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思的篆體怎麼寫

1. “思”字的篆體字怎麼寫

“思”字的篆體字寫法如上圖。

思的篆體怎麼寫

1、思,si,從囟(xin)從心。容也。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也。是有心與囟同時作用的"信息處理"方式。

皃(mao)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心曰容,謂五者之德。

2、漢字釋義

思(sī)

1. 想,考慮,動腦筋:~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忖。~索。~維。沉~。尋~。見異~遷。

2. 想念,掛念:~念。~戀。相~。

3. 想法:~緒。~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

4. 姓。

思(sāi)

1、多鬍鬚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者如故矣"。

2、念想。

思的成語:

思斷義絕

思不出其位

思不出位

思潮起伏

思而不學則殆

思婦病母

思古之情

思歸其雌

思過半矣

思患預防

思慮恂達

思慮營營

思念存想

思前慮後

思前算後

思前想後

思如湧泉

思若泉湧

思若湧泉

思深憂遠

思所逐之

思賢如渴

思緒萬千

思緒雲騫

哀思如潮

百思不得其故

百思不得其解

百思不解

2. 思字的小篆寫法

一、思字的小篆寫法如下:

二、釋義:

[ sī ]

1、想,考慮,動腦筋:~想(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想法,念頭;思量)。~忖。~索。~維。沉~。尋~。見異~遷。

2、想念,掛念:~念。~戀。相~。

3、想法:~緒。~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

4、姓。

[ sāi ]

〔於~〕多鬍鬚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於~者如故矣”。

三、相關組詞:

思念 意思 思想 反思 沉思 思考 思索 哀思 構思 思維 秋思 思忖 思慕 凝思于思

擴展資料:

一、字形演變:

思,篆文

(囟,腦)

(心),表示腦和心的能力。古人發現,心不僅是泵血器官,還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覺思維的能力。造字本義:動詞,用頭腦考慮、用心靈感受。

文言版《説文解字》:思,容也。從心,囟聲。凡思之屬皆從思。

白話版《説文解字》:思,把人事放在頭腦、心坎。字形採用“心”作邊旁,採用“囟”作聲旁。所有與思相關的字,都採用“思”作邊旁。

二、詞組釋義:

1、思慕[sī mù]

思念(自己敬仰的人):~前賢。

2、凝思[níng sī]

集中精神思考:閉目~。

3、思戀[sī liàn]

思念;懷戀:~故鄉。

4、思古[sī gǔ]

懷念往昔;懷古:發~之幽情。

5、于思[yú sāi]

形容鬍鬚很多(多疊用)。思(sāi)。

3. “思”的繁體字怎麼寫

“思”字沒有繁體字。

繁體字是指漢字簡化後被簡化字所代替的原來筆畫較多的漢字,以**2013年6月5日公佈實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附件之一〈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為最新規範,“思”字未在其中,何來簡繁之説。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古老的民族,有着它過去光輝燦爛的一頁,而它過去的輝煌又主要是靠漢字——確切地説,應該是繁體字一一流傳下來的,繁體字與歷史文化傳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不可分離。

這種牢不可破的結合又賦予繁體字某種特殊的意義,使她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代名詞,象徵着五千年的古國文明,象徵着國家的統一,象徵着民族的團結,象徵着悠久燦爛的文化。從字體上看,繁簡明確區分始於一九五六年,之前主要是繁體,而法帖又多是在這以前產生的,法帖中所輯的字自然也就以繁體為主了。

人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在接受藝術薰陶的同時,不知不覺中也就承傳了繁體字,以致在自己書寫的時候也有意無意地寫出繁體字來。本來,作為書法藝術,繁體字也好,缺筆少畫的生造字也好,都無可非議,因為此時往往更側重漢字形式上的美,而很少顧及到她作為一種信息載體的意義表達。

但在書法藝術的影響下,有的人一味地將某些字寫成繁體,是由於他們只知道摹仿照搬,沒有分清繁簡字的現時功用與不同使用場合造成的。繁體字繁體字的復興還跟港澳台胞及外籍華人使用繁體字有關。

出於歷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港澳台灣同胞及外籍華人長期被隔絕在我國大陸之外。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民族感和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願望只能是越來越強,而民族感和區別於其他民族願望的形成又必須依賴於共同的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的重要是由於它和民族的每一成員全面相關,最深刻地反映着該民族的特徵,它是維繫民族內部關係和人們區別不同民族時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對港澳台胞及外籍華人來説,繁體字就是如此,他們一生下來就孕育其中並時刻在使用着這種媒介,從而產生了感情,使他們覺得自己跟繁體字分不開,繁體字成了標識他們華人身份的一種標誌,並且認為繁體字使用起來最得心應手,最能表達感情,因此更樂意使用繁體字,而往往不想用他們業己掌握的其他文字,就是大陸推行的簡化字,對他們也沒造成什麼影響。

繁體字符合六書規則,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凡是韻母相同的絕大多數都具有相同的偏旁或部首。

從表面上看繁體字筆畫多書寫繁瑣,但易於記憶。簡化字雖然書寫簡單但靠死記硬背使得學習難度大於繁體字。

這就是速記符號最簡單卻無法推行的原因。中國一九七一年進入聯合國後,全面推動中文簡體字,排除繁體字。

聯合國有關一個國家使用的語言文字相關條例也規定,所有社區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來源國所使用的現代語言,應保持一致。台灣現在使用之繁體中文為正體字,香港為繁體字。

中國歷史上,從上古到西漢,官方的規範字體與現代的繁體字字體有顯著差異。直到秦朝出現東漢盛行的隸書,才與現代繁體字字體較為接近。

歷代朝廷通過編寫“字書”頒定的規範漢字,相對於民間自發使用的各種簡化字,具有的官方權威性,但秦後歷朝所用之玉璽及各級官印,仍使用小篆體。中國大陸於1956年開始制定和推行簡化字。

從此,簡化字在中國大陸成為了規範漢字,而繁體字就是與簡化字相對的傳統漢字。繁體字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到小篆,字體逐步變為以線條符號為主,字形逐漸固定。自南北朝以來,就出現了筆畫較少的俗體字。

現存的元代刻本《水滸傳》中,就已經出現了"劉"的簡化字"劉"。實際上俗體字,或簡體字,一直都在民間流傳。

近代的漢字簡化,可以追溯到1909年(清宣統元年)鼓吹俗體字的《教育雜誌》創刊。陸費逵在其創刊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

1920年2月1日,錢玄同在《新青年》上發表《減少漢字筆畫的提議》。1922年,錢玄同等人又提出八種漢字簡化原則。

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頒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

1936年2月被通令暫緩推行。1956年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審定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

目前流行的簡化漢字(簡體字),基本上以此為基礎。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可的簡化漢字共有2235個。

TAG標籤:篆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