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東鄉族婚俗

東鄉族婚俗

1、新郎“偷廚”:新郎和伴郎便溜進女方家的廚房,找準機會從廚房中“偷”走一件廚房用具。

2、砸枕頭:新婚之夜,全村的青少年及親友,都要來鬧房,在炕上緊緊地護圍着新娘,所有鬧房的男人,則千方百計地尋找縫隙,摔枕頭砸新娘。

3、耍公婆:在白天的婚禮喜宴上,村人們把公公婆婆綁起來,臉上抹上鍋黑,翻穿上一件皮襖,腰繫鈴鐺,頭頂破帽,倒騎在驢背或牛背上“亮相”。

4、罰新郎:新郎和陪客到女方家娶親時,岳家的鄰人和青年要想法“懲罰”新郎和陪客。所以新郎和伴郎情緒都很緊張,害怕捱整,一出丈人家大門,便早早溜走。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東鄉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甘肅、寧夏、青海等地。東鄉族的婚俗是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特點。

東鄉族的婚姻一般是通過父母之間的商議和協商來安排的。在東鄉族傳統文化中,父母在子女的婚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情況下,男方的父母會選派親信或長輩去女方家中提親,由女方家長決定是否答應婚事。

一旦確定婚事,東鄉族會進行一系列的婚前儀式。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彩禮的交換。男方要向女方家支付一定數量的彩禮,通常包括金銀珠寶、布匹、食品等,以示尊重和表示對女方的愛護。同時,女方也會準備一些嫁粧,包括衣物、首飾等,作為嫁入新家的準備。

婚禮當天,東鄉族的婚宴非常隆重,通常會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在婚宴上,有豐盛的酒席和各種傳統美食。婚宴上還會有歌舞表演和其他的娛樂活動,使整個婚禮氣氛熱烈而歡樂。

在結婚後,東鄉族還有一系列的婚後儀式和習俗。比如,新娘要入鄉禮,表示正式成為新家庭的一員。新郎和新娘還要拜訪親友,向他們報喜,接受祝福。

總體來説,東鄉族的婚俗體現了他們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婚姻對東鄉族來説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婚禮上的各種儀式和習俗都寄託着人們對幸福美滿婚姻的祝福和期望。

東鄉族婚俗

新郎偷廚和戲公伯

居住在甘肅黃河以南的東鄉族的婚禮十分有趣,有新郎“偷廚”的習俗。在娶親這天,新郎和迎親的隊伍到了女方家之後,女方要設宴款待。婚宴結束,新郎要將家中準備好的木梳送到新娘的閨房中,要向幫助新娘梳粧打扮的女眷道謝。接着新郎和伴郎便溜進女方家的廚房,一方面客客氣氣向廚師和燒火的姑娘們道謝,二是找準機會從廚房中“偷”走一件廚房用具。但是姑娘們都是知道新郎的真正來意的,想從她們眼皮子底下“偷”走用具談何容易。但是一般姑娘是不會放過這一戲弄新郎的機會的,她們會捉住新郎,將他臉上抹得黑黑的,就在這混亂中,新郎迅速“偷”走一樣東西,藏在身上,再衝出重圍,在姑娘們的嬉笑中,狼狽逃竄。

在其它一些地方的東鄉族,婚禮上還有戲公伯和砸枕頭的活動。當新娘進入洞房之後,送親隊伍中的來賓便開始戲公伯了。新郎的父親和舅伯等長輩,臉上被塗上鍋煙灰,頭上戴着高高的紙帽,耳朵上掛着一串紅辣椒,身上反穿羊皮襖,手腳還用鐵鏈假裝綁上,被人按坐在一個翻倒的桌子裏,抬着示眾嬉戲。有的地方還要將打扮的象小丑一般的公爹,倒騎在毛驢或牛背上。如此折騰,公爹和親戚都不會生氣,有的還故意做出怪樣和高難度動作,因為在東鄉人眼裏,這樣做是男家對新娘子到來的最真誠的歡迎。

戲公伯之後,還有砸枕頭,這一般是鬧洞房的。新娘躲在炕角,姑娘們圍着她,小夥子們衝進洞房,要看新娘的嫁粧,並將枕頭反覆評頭論足,故意説新娘手藝不好,並將枕頭砸向新娘。炕上的姑娘們緊緊護着新娘,將砸來的枕頭扔回去,雙方你來我往,十分熱鬧。最後,新娘被砸得吃不消了,只好揭開面紗,讓小夥子看她的面容。打開箱子,讓小夥子看她的嫁粧。

東鄉族的結婚有哪些風俗?你知道嗎?

鄉族習俗,男孩12歲或13歲時要舉行割禮。"割禮",穆斯林稱之為"遜奈",是人生之途上必不可少的一項"聖行"之一,東鄉族相當重視割禮。割禮過後,便象徵着受禮的人已步入青年的行列,方可以娶親結婚。

東鄉人因為宗教關係,保持着良好的沐浴習慣。有"大淨"和"小淨"之分。"小淨"每天洗,保持手、腳、口腔、面部、鼻孔的乾淨。"大淨",一週一次,保持全身潔淨。每逢節日前,人們普遍要沐浴。在禁忌方面,東鄉人因宗教原因,禁食豬、狗、馬、騾、驢肉,忌説豬;不食動物的血;禁帶污濁之物進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開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遞煙敬酒。

人死後,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風俗習慣東鄉族在傳統婚姻關係上,還保留尊從"阿哈交"觀念的婚俗,所謂"阿哈交",是一種宗族或家族的殘餘形式。一個"阿哈交"包括有血緣關係的上百户不等,輩分最高的年長者,稱為"當家"。同屬於一個"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違者將受到譴責。寡婦再嫁,同輩親屬有優先權。包辦婚姻為主。男女十六七歲就可舉行婚禮,但按中國《婚姻法》法定年齡結婚的男女越來越多。婚禮儀式帶有宗教氣氛。

東鄉族婚俗 東鄉族的結婚有哪些風俗

趣味橫生的東鄉族婚俗

結婚鬧洞房是一種特殊的習俗,從古代就流傳下來,作為一個慶祝新婚眷侶新婚燕爾的行為。在不同的地方,鬧洞房的習俗也不盡相同。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習俗,那麼,你想知道東鄉族有什麼有趣的習俗嗎?

結婚“砸枕頭”砸得越狠越痛越好

在東鄉族,有一種“砸枕頭”的婚禮習俗。這種活動,多半是在新婚之夜舉行。屆時,前來賀喜的鄉親、好友們,都要翻看女方的嫁粧。尤以枕頭上繡花的色彩、圖案,來作為評價姑娘心靈手巧的標準。當新娘進入洞房後,小夥子們會拿起陪嫁的枕頭,朝坐在炕上的新娘,亂砸一頓。砸得越狠、越痛、越好。而炕旁護新娘的姑娘們和小夥子們,此時也會用枕頭互相戲鬧,直至深夜盡興為止。這樣用枕頭戲鬧的婚禮習俗,是東鄉族男女老幼,對新娘表示熱情歡迎的一種方式。

新郎偷廚困難重重突出重圍

東鄉族結婚還會有新郎“偷廚”的習俗。在娶親的這天,新郎和迎親的隊伍到了女方家之後,女方要設宴款待。婚宴結束,新郎要將家中準備好的木梳送到新娘的閨房中,要向幫助新娘梳粧打扮的女眷道謝。

接着新郎和伴郎便溜進女方家的廚房,一方面客客氣氣向廚師和燒火的姑娘們道謝,二是找準機會從廚房中“偷”走一件廚房用具。但是姑娘們都是知道新郎的真正來意的,想從她們眼皮子底下“偷”走用具談何容易。

一般姑娘是不會放過這一戲弄新郎的機會的,她們會捉住新郎,將他臉上抹得黑黑的,就在這混亂中,新郎迅速“偷”走一樣東西,藏在身上,再衝出重圍,在姑娘們的嬉笑中,狼狽逃竄。

戲公伯示眾嬉戲如此折騰

某些地方的東鄉族,婚禮上還有戲公伯的活動。當新娘進入洞房之後,送親隊伍中的來賓便開始戲公伯了。公伯指新郎的父親和舅伯等長輩,他們臉上被塗上鍋煙灰,頭上戴着高高的紙帽,耳朵上掛着一串紅辣椒,身上反穿羊皮襖,手腳還用鐵鏈假裝綁上,被人按坐在一個翻倒的桌子裏,抬着示眾嬉戲。

有的地方還要將打扮的象小丑一般的公伯,倒騎在毛驢或牛背上。如此折騰,公伯們都不會生氣,有的還故意做出怪樣和高難度動作,因為在東鄉人眼裏,這樣做是男家對新娘子到來的最真誠的歡迎。

東鄉族婚俗

新郎“偷廚”:新郎和伴郎便溜進女方家的廚房,找準機會從廚房中“偷”走一件廚房用具。砸枕頭:新婚之夜,全村的青少年及親友,都要來鬧房,在炕上緊緊地護圍着新娘,所有鬧房的男人,則千方百計地尋找縫隙,摔枕頭砸新娘。耍公婆:在白天的婚禮喜宴上,村人們把公公婆婆綁起來,臉上抹上鍋黑,翻穿上一件皮襖,腰繫鈴鐺,頭頂破帽,倒騎在驢背或牛背上“亮相”。

1、新郎“偷廚”:新郎和伴郎便溜進女方家的廚房,找準機會從廚房中“偷”走一件廚房用具。

2、砸枕頭:新婚之夜,全村的青少年及親友,都要來鬧房,在炕上緊緊地護圍着新娘,所有鬧房的男人,則千方百計地尋找縫隙,摔枕頭砸新娘。

3、耍公婆:在白天的婚禮喜宴上,村人們把公公婆婆綁起來,臉上抹上鍋黑,翻穿上一件皮襖,腰繫鈴鐺,頭頂破帽,倒騎在驢背或牛背上“亮相”。

4、罰新郎:新郎和陪客到女方家娶親時,岳家的鄰人和青年要想法“懲罰”新郎和陪客。所以新郎和伴郎情緒都很緊張,害怕捱整,一出丈人家大門,便早早溜走。

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都有什麼?

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

【日常習俗】

東鄉族熱情好客,來了客人,都是長者出門遠迎,客人進屋要先請上炕,隨後要獻上比較講究的蓋碗茶。有時還在茶中加冰糖、桂圓或燒棗,俗叫三香茶。正餐時東鄉族喜用雞待客,東鄉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個部位如脖子、肋條、前後腿、羊尾巴依次上盤,使餐桌上樣樣俱全。

東鄉族郵票東鄉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夥”的習慣。即在農閒時,一些人湊在一起,選一隻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飯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鍋,雜碎拌上調料上鍋蒸,吃平夥的人就喝茶、吃油餅,等“發子”熟了,一人一碗,爾後又在肉湯裏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後大家攤錢給主人。也可以用東西和糧食折價頂替。

東鄉族人民也很講禮節,熱情好客,尊老愛幼,講究衞生。老人居上方。在就餐中,老不食,晚輩不得動手。除老年婦女外,婦女一般不與男子同桌吃飯。客人上炕需脱鞋,女客可不脱。東鄉人待客一般不與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對客的敬重。男賓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 東鄉人因為宗教關係,保持着良好的沐浴習慣。有“大淨”和“小淨”之分。“小淨”每天洗,保持手、腳、口腔、面部、鼻孔的乾淨。“大淨”,一週一次,保持全身潔淨。每逢節日前,人們普遍要沐浴。

在禁忌方面,東鄉人因宗教原因,禁食豬、狗、馬、騾、驢肉,忌説豬;不食動物的血;禁帶污濁之物進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開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遞煙敬酒。 人死後,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風俗習慣

東鄉族在傳統婚姻關係上,還保留尊從“阿哈交”觀念的婚俗,所謂“阿哈交”,是一種宗族或家族的殘餘形式。一個“阿哈交”包括有血緣關係的上百户不等,輩份最高的年長者,稱為“當家”。同屬於一個“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違者將受到譴責。寡婦再嫁,同輩親屬有優先權。包辦婚姻為主。男女十六七歲就可舉行婚禮,但現在按我國《婚姻法》法定年齡結婚的男女越來越多。婚禮儀式帶有宗教氣氛。

【飲食習俗】

東鄉人的基本飲食,以小麥、青稞、玉米和豆類、洋芋(馬鈴薯)為主食。通常人們的麪食種 東鄉族手抓羊肉類有:“饅頭、麪條、油香等。最負盛名的“拉拾哈”(“拉麪”或“刀削麪”)、炸油香、“尕雞娃”和手抓羊肉等飲食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雞娃”很有講究,把整雞各部位分為13個等級,“雞尾”最珍貴,一般給席上的長者或尊貴客人吃。

東鄉族的飲食上喜吃飯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東鄉族每日三餐不離洋芋。洋芋既可當菜,又可當飯。煮、燒、烤、炒均可,特別是冬春二季。東鄉族還喜把青稞面,大麥面做成“鍋塌”或“瓊鍋饃”作為主食。

東鄉族熱情好客,以雞待客是東鄉人的傳統禮節。東鄉人在宴席上吃雞十分講究,通常把雞的各個部位分成13個等級,按輩份吃相應等級的部位。在13個部位中,雞尖(雞尾部)最為尊貴,一般只有席間主客和年長者才有資格享用。

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説:“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東鄉族人喜歡喝紫陽茶和細毛尖茶,一般每餐離不開茶,多數用蓋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壺的。蓋碗亦稱“三炮台”,即由茶蓋、茶碗和底盤座組成。

【婚戀習俗】

東鄉族婚禮受教的影響,基本上由父母決定,男女青年不得謀面相談,大多通過媒 東鄉族少女人中間傳話。一般先由男方請媒人到女家説親,女方應允後,男方就要送“訂茶”做見面禮。之後便履行正式的訂婚手續,即送彩禮。屆時,由男方及其父親,叔伯、媒人、陪客共攜彩禮赴女家。

彩禮分兩種:一種是茶葉、紅糖、糕點等,一是經媒人事先議訂的衣服,現金及耳墜、手鐲等。東鄉族有些山區還有訂婚送饅頭的習俗。男方家將當年收下的小麥磨成白麪蒸成饅頭,每個約1公斤,頂部預先抹點薑黃,用刀稍稍切開,蒸熟後,雪白的饅頭頂部如開黃花,預示親家來年五穀豐登。

婚禮當天,新郎與娶親隊伍來到女方家。請阿訇念結婚證詞。如此婚姻才被社會所承認。到新郎家門前,新娘要由送親的兄弟抱下馬車進院子。親朋好友歡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賀。賓客中一人帶頭呼“哈利”,眾人和之,並按拍節擊掌或拍手臂,腿彎曲成騎馬的姿勢,左右轉圈。唱詞由賓客即興編唱,內容大多為新郎英俊,新娘美麗, 東鄉族婚戀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等讚美之詞。

婚禮期間,人們 還戲謔性地將新郎的父親或叔伯等長輩臉上抹鍋黑,翻穿羊皮襖,腰繫鈴鐺,頭頂破帽,手腳象徵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騎毛驢“亮相”,人們稱之為“戲公公”。 東鄉族有許多有趣的婚禮習俗,如新婚之夜鬧房砸枕頭。新婚之夜,戲鬧的小夥子們手持早已準備好的枕頭,朝炕角上蒙着面紗的新娘砸去,護衞新娘的女友們則組成一道防線,將砸過來的枕頭反砸過去,鬨笑呼叫,場面十分熱鬧。然後,女友們揭去新娘面紗向眾人“亮相”,並打開箱籠,出示珍貴的嫁粧。至此,夜深人靜,新郎、新娘便進入洞房花燭的夢鄉。

【迎客禮節】

東鄉族具有注重禮節和熱情好客的傳統,去那裏作客尤如貴客蒞臨,長輩要出門迎接。如果是穆斯林客人,還要互致“色倆目”問候,然後按輩分和年齡依次讓進大門。客人上炕時須脱鞋,主客居中,以示首位,其餘則按輩分和年齡分坐兩側。主人首先獻上蓋碗茶,蓋碗很講究,都是繪以飛龍、花草的細瓷燒成的,茶水清香並加以白糖或冰糖,主人不斷殷勤地為客人添水,客人喝茶的短暫功夫,炸好的油香或烙好的油餅托盤而上,請客人品嚐。

主人接待貴客,一般不和客人一起上炕飲茶用飯,而要站在地上燒水、倒水、端盤招待客人,主人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品嚐完油香或餅之後,隨之而來的“拉哈哈”,更會使客人增加食慾,“拉哈哈”是東鄉族的拉麪或刀切長麪條,盛在碗中的面講究放得有條理,寬細勻稱,再客氣的客人也得吃兩碗。 另外,吃“雞娃”是東鄉族招待客人的盛宴。東鄉族人吃雞十分講究,雞宰完煮熟,分成十三塊,要求分得恰如其分,以雞尾最為貴重,必須給最年長或最尊貴的客人食用,這是對客人最大的敬意。男客由男主人陪伴,婦女要退避,女客要主人坐陪。

東鄉族招待客人還吃手抓羊肉,吃肉的方式中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叫“平和”。首先,瞭解哪家出售羊,再確定時間,推出一位茶飯手藝好的人家作東道主。羊煮熟後,由執刀者將羊的各個部位分得公平合理,肥瘦搭配,即便是由大到小的羊尾也要根據來客人數適當分割,首先由長輩動手“口到”(吃),然後大家就可以圍坐在炕桌邊飲茶吃肉了。吃手抓羊肉過程中,東道主把汕香和飯亦端了上來,真誠地請來客盡情享用。待客時,對有名望的客人忌直呼其名,而要以其祖籍的地名、村名稱呼、或用其他尊稱,否則就是不禮貌。 不論來客的多少,主人在地與招呼客人時,總是把客人的鞋放好。客人下炕時;主人主動俯首取鞋,為客人提供方便。客人告別時,主人會謙虛地説“茶飯做得不好,請不要見笑”。並將家中土特產讓客人帶點嚐嚐。

臨夏的結婚習俗有哪些

其實在百度上就有哦。我只是複製了下。

一、漢族婚俗

臨夏縣男子娶親稱“娶媳婦”,女子出嫁稱“打發丫頭”,新郎稱“新女婿”或“新人”,新娘稱“新媳婦”或“新人”。

解放前,男婚女嫁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解放後,提倡婚姻自主,結婚時男女雙方到婚姻登記機關登記,領取結婚證。但一般需經如下習俗:

説媒:由媒人對男女雙方介紹情況,又稱説親。

相親:新郎由其父親和媒人陪同帶上衣物到女方家相親,如中意男方給女方錢物,女方以端茶等方式互相見面,如雙方同意,即商定財力作為初步定親。

送定茶:雙方同意結親,即擇定吉日,由媒人和新郎父親帶上禮品去女方家送定茶,雙方在財禮方面無爭議就算定了親事。

送禮:擇吉日,男方將議定的財禮送到女家,並帶上白酒兩瓶,用紅布、花線包紮瓶口(以示吉祥),男方送禮者一行由媒人和新郎父親及其兄弟、舅舅等人組成,一般不超過10人。到達女方家時,兩親家碰杯,互致敬意謂之“交典”,女方須設宴招待謂之“接禮”,宴前,女方家族,親友請客人吃飯叫“叫茶”。然後請客人入席,謂“讓席”。主位稱“上席”,一般新郎父親及媒人坐上席。席間,新娘或上菜或鞠躬行禮(過去是叩頭)以示謝意。然後由女方一男子端盤給新娘要“頭錢”,輩分大者給的多,小者次之。宴席畢,新郎父親還要端上兩杯酒,到廚房謝廚師,宴畢時女方家將男方帶來的兩瓶酒換成兩瓶五色糧食,另換紅布花線扎瓶口,讓男方帶回,以示五穀豐登。送過禮就算正式建立親戚關係。逢年過節,雙方互相拜訪,謂之“走親戚”。

會親家:送禮後,會親家約定日期由男方請女方的父親等人到男方家設宴招待稱“會親家”。

提話:男方選定迎娶吉日,由男方父母至女方家求娶,謂之“提話”。女方一般均答應,若備嫁粧不及,請延期者也有之。

添箱:女方的親朋趕在新娘出嫁的前幾天,給新娘送衣服、被單等禮物,以作賀禮,叫做“添箱”。即增添新娘嫁粧箱中之物也。

通信:男方將娶妻的吉日告訴女方,謂之通信,現進須送衣物。

送櫃:女方在出嫁的頭天將準備的嫁粧送到男方家,送櫃,一般三人,一人稱押櫃,二人稱送櫃,一般由新娘兄弟擔任,在給新娘裝櫃時孃家長輩、兄弟還要放些錢,同進女方家將陪送的衣物裝入櫃中,出嫁前不能開。

娶親:男方備駿馬或車輛,遣兩名“用相”男子在天亮前去迎娶(車輛忌用騾子),“用相”必須是與新娘屬相無沖剋者(稱“喜相”反之稱“避相”),有時新郎也去迎親。如新娘家較遠,迎娶者前一日動身,住在新娘家鄰莊或鄰居,待天亮前即去新娘家娶親,新娘早已梳粧停當,等招待完迎娶者之後,即與父母揮淚辭別。有的前去娶親的人要偷回一小灶具(一雙筷子或一個小碟),女方派兩男一女相送,謂之“送親”。女陪送者一般是已婚姐姐或家嫂,一路上逢物作記,即用紅紙條貼在路旁樹上或石上,以示新娘回孃家時不致迷路(撒紅紙條表示吉利)。

拜天地:新娘到家門之後,由男方迎親之人扶新娘下馬(車),鞭炮齊鳴,新娘新郎雙方拜天地,也稱“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指父母親),夫妻對拜,以示白頭偕老。拜畢雙方入洞房。還有新娘新郎搶上炕的婚俗,誰先上炕,就象徵婚後由誰來當家。

擺嫁粧:又名“擺針線”。即將新娘家陪嫁箱櫃衣物及新娘為公、婆、姑、姐等所做衣物、鞋帽等陳列,讓親朋觀看,然後女方家將給公婆兄弟等全家人送衣物、鞋帽等物稱“抬針線”。

吃宴席:即招待女方家和男方家賀喜的客人。女方到男方家吃宴席的有新娘母親、叔父、兄嫂、舅舅、舅母等一行二、三十人,有的達四五十人,西鄉一帶一般父親、伯父不去吃宴席,北塬、西川一帶則由父親、伯父另備禮物去男方家賀喜,同席招待,宴席前男方家族,親友要請客人吃飯,稱“請茶”,然後入席,女席第一首席由媒婆和岳母坐,男席第一席首席由大媒翁和女方家舅舅或年歲大的長輩坐。席將畢時新娘要向公、婆問話,新郎新娘一起向各席鞠躬,所有客人向新人抬錢,席畢後男方要向女方吃宴席的抬錢,給岳母的最多的達四、五百元。

鬧房:結婚的當天晚上,村裏年青人到洞房戲耍,要求新人給點煙,要糖果、核桃、謂“鬧房”。

回門、吃試刀面:新娘在出嫁的第三天新婚夫婦要去孃家拜訪,須當天返回,稱“回門”。當晚新娘親自上灶切面,男方姑、嫂們在所擀麪中故意暗放細線或紙,以試新娘的手藝與智慧,如粗心大意,不能發現細線而抽去,刀切過處,長面往往成為短面,或碎面,貽笑於人,凡邀請吃試刀面者,飯後須放錢幣於碗中,以謝新娘。

二、回、東鄉、保安等族的婚姻習俗

回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信奉教民族的婚姻,同樣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習俗如説媒、送定茶、擇日子、回門、試刀面等大體與漢族相同,但也保存有自己獨特的婚俗,扼要述之。

迎娶時男方必須有兩名已婚的女客(一般是新郎的姐姐)和兩名男客陪同前往,新郎和男客必須騎高大的駿馬;女方須有8至12名女客(一名是新娘的姐妹,稱押橋)作伴相送,新娘也騎高大、性情馴良的駿馬。

念尼卡哈(主婚詞),婚日上午,男方前往娶親,迎娶時,先須請阿訇念“尼卡哈”(主婚詞),男女雙方必須三個以上男子在場商議“尼卡哈錢”(男方給女方的保證金,以防新郎途中變心),商妥後新娘父親把女方的姓名告訴新郎,並説“尼卡哈就是你的人了”。算是在教教規上正式承認了雙方的婚姻關係。唸完“尼卡哈”後將男方帶來的核桃、棗撒向空中,讓眾人搶拾,新郎要趁亂出門,動作遲緩者可遭女方親屬的戲耍,亦稱“打新郎”。

跑馬:將新娘全身用牀單包裹,由其兄長抱上駿馬,整粧待發前,新郎騎馬由好事小夥子鞭策,來回跑經空地,以試其騎馬術謂之“跑馬”。

送人情:新娘出嫁前,親朋好友送去衣服、被單、牀單之類的物品,表示祝賀,謂之“送人情”,相同於漢族的“添箱”。

夯媳婦:送親者伴新娘到新郎門前,新娘由其兄懷抱而入,圍觀者數人盡力擋在門前使其難以進去,此俗一是能新娘之兄,一是察看新娘的本事,若新娘兄不致掉下妹妹,奪門而入,證明哥哥有本事。

尕宴席:結婚頭一天設宴待客送新人謂之尕(小的意思)宴席,宴罷男客即回去,女客留下來當晚護新娘,是防鬧房時俏皮小夥子們鬧的過分,第二天,新婚夫婦起牀先淋浴,女方來人給新娘梳頭打扮,稱“上頭”,始以新娘身分拜見公婆及男家親朋。

大宴席:新婚第二天,男方才大宴雙方親朋,謂之“大宴席”,此日,新娘家一方多為女客,新娘母親為上客。宴畢,岳母把準備好給新娘父母及兄嫂每人一份禮物,主要以鞋襪為主,稱“抬鞋”,抬鞋結束後,稍作間息,再擺宴設席稱“拉三日”。宴席期間一律禁煙、酒。

鬧公公和夫兄:此為穆斯林有別於漢族特有的婚俗,即迎娶第一天,許多樂於戲鬧的人將新娘公公或夫兄用鍋灰等顏料塗抹,讓其戴上破草帽和黃蘿蔔制眼鏡逗樂,稱“鬧公公”,次俗旨在增加樂趣。

會親家:新婚第四日請岳父到男方家,稱“會親家”。

保安族婚禮除與上述相同外,還有別致之處。如舉行婚禮當日,由男方率親朋數十人的迎親隊伍去迎親,其中必須有二位婦女參加,並在女家舉行祝福儀式,撒核桃、紅棗等表示吉祥如意,夫妻和睦,早生貴子,然後由女方送親隊伍將姑娘送往男家,離家時,向行進的後方撒麥、豆、玉米、茶葉等五種物稱為“五色糧食”,以示將幸福留給父母家。新娘過門後三日不吃婆家飯,由女方送,以示父母對女兒的關懷。在新婚之夜,村裏的人聚集在新人家的院內唱“宴席曲”,有問有答,十分熱鬧,抄錄一段,聊備一格。

恭喜恭喜大恭喜,各莊的鄉親們來討喜。

恭喜恭喜大恭喜,沒拿一把茶葉空討喜。

你答個調來我唱個曲,歡歡樂樂地討上個喜。

唱地不好了彆着氣,宴席的夥夥裏要和氣。

恭喜恭喜大恭喜,你喜我喜大家喜。

東鄉族的婚禮又有些別緻之處。在舉行婚禮時,新郎在本家一位長輩的陪同下去女家,先要拿些禮物依次到鄰近新娘家族的長輩家拜訪,然後娶親。宴席間新郎要到廚房致謝還要順手“偷走”一件餐具,表示偷來了新娘家做飯的技巧,使新娘心靈手巧,新娘離家時由雙方德高望重者説“高比”(祝詞),互相祝賀。新郎、新娘騎馬登程後雙方的親朋在適當的地方設茶點招待,並與新郎賽馬。新娘到達男家時,歡娶的親朋齊唱“哈利”,表示祝賀,唱詞由賓客們即興編唱。

參考資料:http://lxx.gsjb.com/Get/rwfq/20080325122818.htm

各地鬧洞房的習俗

福建婚禮

青褲瑤的婚俗

天津婚俗

雲南彝族--奇俗婚宴跳跳菜

僳僳族有趣的婚禮

景頗族的婚姻習俗

拉祜族婚俗

青島婚禮習俗

温州婚禮習俗

怒族婚禮

閩台婚俗-茶禮

海南苗族

北京婚俗

基諾族婚前長居女家

走婚:滇藏線奇妙的民間婚俗

阿壩藏族婚禮習俗

藏族婚俗禮儀

奇特的裕固族婚俗

花腰傣族:奇異的婚俗

三江奇特婚俗吸引八方遊客

蒙古族婚俗

廣西賀州盤瑤婚禮

五花八門的澳門婚俗

哈薩克族的婚禮習俗

錫伯族婚俗

回族婚俗

景頗族的婚俗

滿族的婚俗

僳僳族婚禮:很遙遠但很唯美

僳僳族婚俗-跺腳舞

瑤族婚俗-瑤家婚禮歌聲美

苗族的婚俗

壯族的婚俗

哈尼族的婚禮習俗

怒族婚禮習俗-龍日與蛇日的慶典

獨龍族的婚禮習俗

基諾族婚俗-白木蟲的翅膀永遠成雙

布依族婚禮習俗-鍋灰、荷包和戴假殼

佤族婚禮和婚俗

納西婚俗醉遊人

柯爾克孜婚俗

達斡爾族婚俗

舅舅試新郎--門巴族婚俗

耳朵裏插鮮花--基諾族婚俗

京族婚俗

壯族婚俗-隔街相望找情人

赫哲族婚俗-婚禮上吃豬頭豬尾巴

彝族-潑水迎親和摔跤婚禮

蒙古族婚禮習俗-騎馬迎親與抱木枕頭

錫伯族的婚禮習俗

塔吉克族婚禮習俗

維吾爾族婚禮習俗

仡佬族的婚禮習俗

山西婚姻食俗禮儀

雲南德昂族結婚習俗

鄂温克族婚俗

畲族婚俗

東鄉族婚俗

土族婚俗

彝族結婚要用搶

神祕川藏部落的走婚禮

納西族婚俗

瑤族婚俗

布朗族婚禮習俗

老北京婚姻禮儀食俗

漢族的婚姻習慣

巴族有什麼婚俗

潮汕婚俗“六禮”

舊貴族嚴密婚俗

蒙古族婚姻食俗禮儀

布依族男人最最鬱悶新娘都不入洞房

新江南走婚記

南昌婚禮風俗介紹

台灣人結婚禮俗

土家族的奇特偷婚

三亞黎族別具特色的婚俗

帕裏婚俗

湖北荊州婚俗禮儀

湖北宜昌婚俗

河南農村婚嫁習俗

長沙新婚風俗

彝族婚俗--揹簍好柴送女家

江西農村結婚習慣

欽州人結婚風俗習慣

甘肅省結婚的風俗習慣

河南安陽的婚俗習慣

浙江慈溪結婚風俗習慣

貴族嚴密婚俗

川北農村婚俗記實

四川婚俗

維吾爾族婚俗

字太多,百度不讓發。你點這個鏈接進去吧[我找的也很辛苦啊]

http://bbs.readnovel.com/simple/index.php?t316915.html

結婚的喜茶怎麼泡

1.婚禮敬茶的習俗

古代婚禮,行聘多用茶,謂之茶禮,亦名“受茶”。

為什麼要用茶?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十四“種茶”有解:“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生,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所取也。” 其實,茶用種籽、扦插或壓條皆可繁殖,古人此説應是當時茶樹栽培的情況。

清代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九載,淮南一帶人家,男方下給女方的聘禮,“珍幣之下,必襯以茶,更以瓶茶分贈親友。”至遲宋代已有這種婚俗。

其他地方也有這種風俗。並延續到近現代。

清人福格《聽雨叢談》卷八載有:“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滿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可見這是很普遍而且很嚴肅的。

也有一些人娶妻入門,有時不用茶,但定親的聘禮卻要叫做“下茶”,表示定親以後不可移易。 今天甘肅東鄉族,訂婚前男家請媒人到女家説親,應允後,男方送給女方一件衣料、幾包細茶,即算訂了親,故稱“訂茶”。

*** 的“吃喜茶”也叫“下定茶”。青海循化地區女方允婚後,由媒人三人于吉日將茯茶、衣服、化粧品以及綠頭繩、紅頭繩送至女家,表示已經訂婚。

雲南 *** 訂婚當天,男女雙方均須備些糖、茶、果品、米糕等招待各自的內親。甘肅臨夏 *** 則維持“定茶”的稱謂,即説親時男家給女家送茶磚或茶葉,若女方接受即為允婚。

浙江西部地區漢族把説媒叫“走媒”。媒人説媒,倘女方應允,則泡茶、煮蛋招待,俗稱“食茶”。

嘉興一帶,由媒人將男方的禮品如茶棗、糕點、首飾、衣料、禮金等送往女方,女方受禮稱“受茶”,就不可再另許他人。同時託媒人將答禮帶回男家,並請至親好友吃酒,以示公佈婚約,也叫吃“安心酒”。

更有趣的是,湖北黃坡、孝感一帶的“行茶”。當男家備禮通知女家,決定締結婚姻時,在備辦的各種禮品中,除果品外,必須有茶和鹽。

因茶產于山,鹽出於海,故名之曰“山茗海沙”,諧方言中“山盟海誓”之音。亦有用糖霜代鹽的。

甘肅積石山的保安族,訂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禮品,一般以茶葉為主,所以叫“拿茶”。總之,不管漢族、少數民族,凡是女方接受了男方茶禮之後,一般婚姻就不能更移了。

但是,過去在貴州天柱、劍河、三穗一帶卻流行過一種“退茶”的婚俗。姑娘婚事由父母包辦,如果姑娘實在不願意,就用“退茶”的方式退婚。

即姑娘用紙包一包乾茶葉,送到男家去,對男方父母表示:“自己沒有福來伏侍老人家,請另找一位好媳婦。”説完即把茶葉放在堂屋的桌子上,轉身就走。

如不被未婚夫或他房族的人抓住,婚就退成;若被抓住,可以馬上殺豬成婚。因此,要事先探清男家的環境,進出路線,並要趁父母在家,又不會碰上別人。

若要退成功,既要有膽量,又要有計謀。成功者,會受到婦女們的稱讚和崇敬。

雖然父母會對女兒罵或打,但還得辦退婚手續。下次訂婚,不得不多少尊重女兒的意見。

不單是訂婚退婚離不開茶,在有些地方,有些民族中,茶貫串婚禮的始終。 司馬遷的故鄉韓城,把男女青年初次見面談戀愛叫“談話”。

談成了女方就向男方父母倒茶相認,南方也倒茶回敬,訂親之日,女到男家,早飯與午飯的空閒時間,女方先向男方父母親戚一一倒茶,先叫後雙手捧杯敬茶。南方也像女方來賓一一敬茶,明確稱謂。

新婚之夜,新媳婦由姑嫂相陪,向全家老少一一敬茶。又向同姓族內人倒茶相認。

耍房前,鄰居爭喝新娘子的一口香茶,都説:“喝了新媳婦的茶牙不疼”。名為喝茶,實則觀看新媳婦容貌,鑑賞其舉止是否文雅,叫人盯的羞澀靦腆之情態。

耍房時,夫妻要喝交臂茶。耍房人若出難題,是新婚夫婦尷尬為難,聰明的姑娘便叫新娘倒茶解圍。

耍房末了,新媳婦倒茶送客。 在湖南等地的漢族中,有“三茶”之説,它是提親、相親和洞房前所沏茶水的合稱。

媒人上門提親,女家以糖茶甜口,含美言之意;男子上門相親,雙方目成,女子遞茶一杯,男方喝茶後,置錢鈔或其他貴重物於茶杯中送還女方,女方收受,是為心許;洞房前,以紅棗、花生、桂子、龍眼泡入茶中並拌以冰糖招待客人,取早生貴子跳龍門之意。這三次喝茶,統稱“三茶”。

青海、甘肅等地區的撒拉族,婚日,迎娶新娘途經各個村莊時,這些村莊中曾與新娘同村而已出嫁的婦女們,端出熬好的茯茶,盛情招待新娘及送親者,表示對新娘的熱情迎送,稱“敬新茶”,行至靠近男家的最後一個村莊時,該村的女鄉親除了敬新茶外,還要把男家迎親的一些情況透漏給新娘一行,使其有所準備。據説此俗由來已久,是撒拉族先民初到循化時與藏族聯姻時產生的。

浙南一帶的畲族,娶親日,新娘到了男家,鳴放鞭炮,並派“接姑”二人將新娘接入中堂。這是婆家挑選一位父母健在的姑娘,端上一碗甜蛋茶(雞鴨蛋均可,無茶葉)遞給新娘吃,叫“吃蛋茶”。

按習俗,新娘只能低頭飲茶,不能吃蛋。若吃蛋,則被認為不穩重,會受到丈夫和他人的歧視。

到其他客人(指陪送新娘來婆家的人)吃掉蛋茶後,新娘將一事先備好的紅包放到盤上,曰“蛋茶包”,對端茶人表示謝意。

2.如何泡茶

首先要講究泡茶用水。古人對泡茶用水的選擇,一是甘而潔,二是活而鮮,三是貯水得法。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提出了科學的水質標準,衞生飲用水的水質標準規定了感官、化學、毒理學和細菌等四方面的內容。

其次是泡茶器皿。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陸羽《茶經》裏列舉了煮茶和飲茶的29種器皿,如今的茶具已無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壺、茶杯、茶碗、茶盤、茶盅、茶托等飲茶用具。東北、華北一帶,大多數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江南一帶,普遍愛好喝綠茶,多用有蓋瓷壺泡茶。福建、廣東、台灣以及東南亞一帶,特別喜愛烏龍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區流行喝蓋碗茶,蓋碗由碗蓋、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組成。

三是要注意泡茶用量。茶葉用量為泡茶三要素(用量、水温、沖泡時間和次數)之首。茶葉種類繁多,泡茶時茶葉用量各異,還要考慮泡茶用具大小和飲茶者的習慣。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葉,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烏龍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壺沖泡,則按茶壺容量大小適當掌握比例,投入量為茶壺容積的一半,或更多。

四是注意泡茶水温。泡茶水温的因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沖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壞茶中維生素C,咖啡鹼容易析出,致使茶湯變黃,滋味較苦。飲泡各種花茶、紅茶、中低檔綠茶,則要用90—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温低,茶葉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葉味淡。沖泡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粗老,必須用100度的沸滾開水沖泡。少數民族飲用的緊壓茶,則要求水温更高,將磚茶敲碎熬煮。

五是注意沖泡時間。沖泡茶葉的時間和次數相關。茶葉沖泡時間與茶葉種類、用茶量、水温和飲茶習慣都有關係。沖泡時間以茶湯濃度適合飲用者的口味為標準,一般講,用茶量多,水温高。細嫩紅綠碎茶,沖泡時間宜短,3—5分鐘即可。沖泡次數1—3次為宜,隨着沖泡次數的增加,沖泡時間應適當延長。沖泡時最好先倒少量開水,浸沒茶葉,再加滿至七八成,便可趁熱飲用,當喝至杯中剩1/3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二次沖泡,繼續喝至1/3茶湯時,再衝泡第三次,這樣可使前後茶湯濃度比較均勻。沖泡烏龍茶的次數可達5—7次,又由於其多用小型紫砂壺,沖泡時間較短,一般約2分鐘左右,第一泡1分鐘就要倒出來,從第二泡開始漸漸增加15—30秒的沖泡時間,這樣前後茶湯濃度才比較均勻。

3.茶葉應該怎麼泡

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據茶葉用量。

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

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一般來説,茶、水的比例隨茶葉的種類及嗜茶者情況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檔茶用量可少一點,粗茶應多放一點,烏龍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應多一點。

對嗜茶者,一般紅、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至1:80,即茶葉若放3克,沸水應衝150至240毫升;對於一般飲茶的人,茶與水的比例可為1:80至1:100。喝烏龍茶者,茶葉用量應增加,茶與水的比例以1:30為宜。

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葉3克衝開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衝開水150毫升。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係。

在 *** 、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

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峯等名優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

福建、廣東、台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

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古人對泡茶水温十分講究。

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説:“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作者注)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説得更為具體:“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鬆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

以上説明,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

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

培養沸滾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

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温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

而在高温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説的,水温高,把茶葉“燙熟”了。

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温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

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

少數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温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一般説來,泡茶水温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當於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這裏必須説明一點,上面談到,高級綠茶適宜用80℃的水沖泡,這通常是指將水燒開之後(水温達100℃),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無茵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茶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温、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不可一概而論。

如用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加蓋4—5分鐘後,便可飲用。這種泡法的缺點是:如水温過高,容易燙熟茶葉(主要指綠茶);水温較低,則難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時喝不完,浸泡過久,茶湯變冷,色、香、味均受影響。

改良沖泡法是:將茶葉放入杯中後,先例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當喝到杯中尚餘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這樣可使前後茶湯濃度比較均勻。

據測定,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其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

4.自己泡茶要怎麼泡才好喝

怎樣泡茶最好喝?茶的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據茶葉用量。

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

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係。在 *** 、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

他們普遍喜飲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峯等名優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台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

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

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泡茶水温 古人對泡茶水温十分講究。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説:“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作者注)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

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説得更為具體:“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鬆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

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以上説明,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

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

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培養沸滾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

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温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温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

正如平時説的,水温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

如水温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

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少數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温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一般説來,泡茶水温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當於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這裏必須説明一點,上面談到,高級綠茶適宜用80℃的水沖泡,這通常是指將水燒開之後(水温達100℃),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無茵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沖泡的時間和次數 茶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温、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不可一概而論。 如用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加蓋4—5分鐘後,便可飲用。

這種泡法的缺點是:如水温過高,容易燙熟茶葉(主要指綠茶);水温較低,則難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時喝不完,浸泡過久,茶湯變冷,色、香、味均受影響。改良沖泡法是:將茶葉放入杯中後,先例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

當喝到杯中尚餘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這樣可使前後茶湯濃度比較均勻。據測定,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其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則所剩無幾了。

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與綠碎茶,有沸水沖泡3—5分鐘後,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飲用。

飲用速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

在用茶量較多(約半壺)的情況下,第一泡1分鐘就要例出來,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從第二泡開始要逐。

5.誰能跟我説説泡茶的步驟

泡茶首先必須燙杯,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温度的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

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幹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葉如旗;湯麪水汽夾着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時 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

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

此乃一泡。 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温度均為45-55C。

若高 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 這個時間不易控制。

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温度合適即飲; 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完全依靠經驗,所以 實踐是最重要的。

至於你想買好茶,這次算你運氣好,你算是問對人了,我喝茶也有十年了,我都是在一個地方買,雅韻閣鐵觀音網店,別小看這個網店,信譽好,貨真價實,處處為顧客着想,貨到付款,絕對誠信。所以我推薦您去這個地方買,根本沒有那麼多後顧之憂!!! 。

少數民族資料

苗族侗族的好鄰居——水族

水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里、黎平、榕江、從江等縣,少數散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於雲貴高原東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都柳江和龍江上游。森林密佈,山水如畫,適於農林業的發展,是貴州高原的魚米花果之鄉。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來形容自己的家鄉。

水族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九阡酒”是水族傳統佳釀。

水族的遠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唐宋時與壯侗各民族一起被統稱為“獠”。北宋時在水族地區設“撫水州”。“”族之稱,最早見於明代史籍。清代,多稱其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國成立後,水族被正式定名。

水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水族先民曾創制過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其形狀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但只有400多個單字,且多用於巫術活動。水族有自己的歷法,水歷與夏曆基本一致,但以夏曆八月為歲末,九月為歲首。

在中國近代史上,水族人民譜寫了光輝篇章。1855年10月,潘新簡領導水族人民武裝起義,提出“不繳糧,不納税,清朝享太平”的響亮口號,堅持鬥爭16年之久,配合了太平天國鬥爭。1909年吳朝俊領導水、布依、苗等民族起義,提出“滅洋興漢”,進行反洋和反帝反封建鬥爭,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新民主主義時期,水族人民的優秀兒子鄧恩銘是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數民族同志。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水族人民也積極參加了當地地下黨組織所領導的鬥爭。

傳統女服

水族男裝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與周圍漢裝無大差別,倒是婦女服飾至今仍保留有鮮明的民族特徵。水族婦女織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紗質精細均勻,所染青、藍、綠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聞名遠近。水族獨創的豆漿畫印染工藝技術,相傳已有700多年曆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羣眾喜愛。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製,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繡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婚禮服上裝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繡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風采翩翩。此外婦女刺繡的揹帶更有藝術性。説是“帶”,實際上是一塊刺繡華麗的“T”形“簾子”,上端兩邊有帶,“簾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兒。它是將白色馬尾纏繞上白絲線,再加上其它色彩絲線,先把各種圖案分別刺繡好,最後將繡好的圖案拼鑲到揹帶布料上做成的。揹帶美觀實用,是母親給出嫁的女兒最好的禮品。

水族婦女在婚前喜用淺藍、綠色或灰布做成便服長衫,上衣多以綢緞為衣料。衣身衣袖都比過去收縮,顯得貼身利索有曲線美。胸佩繡花長圍裙,頭包青白布長條巾,素雅文靜。已婚婦女的袖口、環肩、褲腳口,都鑲一道藍杆花邊做裝飾。長髮梳成一把盤於頭頂,從右側插梳子固定。有的婦女在頭巾外又橫扎白巾,有的直接用花格方頭巾包頭,傳統而不失時髦。

婚俗禮儀

水族婚俗留有較濃的傳統色彩,講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節日及趕集時的對歌活動交遊相戀。即使自由戀愛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青年男女相愛後,先託人告訴雙方家長。若家長表示願意,男方才請媒人去女方家送禮定親,並擇定吉日,派人抬着豬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親時,再抬大豬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乾一杯酒,以喝醉來表現主人的盛情。接親與送親,男女雙方的家人不參加,除少數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數是盛裝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開一條縫的紅傘步行在前,接親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粧的長隊緊隨其後。一般是於中午出孃家門,傍晚六七點鐘進夫家門,吉時不到不得進門。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前外出迴避,新娘進屋後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與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門去孃家住。婚期之後,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就長達一兩個月時間,謂之“坐家”,實際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殘存餘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因此婚期在秋冬舉行。

“藉端”和“過卯”

水族一年中過端節最隆重。“端節”是以水書水歷推算出來的。水歷也將一年分為12個月和四季,但把農曆九月作歲首,把農曆八月當歲末,以十二地支記日。水歷每年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即農曆八月下旬十月上旬),每逢亥(豬)日,各地依傳統分批過節。這就是端節,又稱“瓜節”,水族羣眾叫“藉端”。

在水族中,有“過端不過卯,過卯不過端”的傳統區分,而且各地區過節的先後次序是不能顛倒或混淆的。關於這種風俗,較一致的傳説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兩個兒子,哥哥被分住到上邊內外套地區,弟弟被分住到下邊的九阡地區。原先約定好,豐收後到祖公處團聚慶祝。後來感到相距路遠,往來不便,就決定哥哥過端節,弟弟過卯節。時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過節。

端節之前,家家灑掃庭院,居室內外收拾得乾乾淨淨。節日的前一天,過節村寨敲響銅鼓,辭舊迎新。節日裏殺雞宰鴨吃新谷,並要以鮮魚燉湯,準備好新米鮮湯招待親朋。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忌食葷,供品不能有魚以外的其它肉類,忌葷但不忌魚。祭祖的主品是魚包韭菜,原因是傳説先人們曾以九種菜和魚蝦做成的藥驅除過百病。它的做法是將韭菜、糟辣及葱、姜、蒜等調味品填進洗好的魚腹,捆紮後清燉或清蒸而成。

端節時,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圍奏樂歌舞,而且舉行賽馬、鬥牛、文藝演出、放映電影、親友歡聚會餐等活動。鄰近的苗、侗、布依、壯、瑤、漢等兄弟民族上萬人前來參加。

不朽的英雄鄧恩銘

鄧恩銘是水族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人。他有如此影響,其因有二,第一, 是一大代表,凡是知道是怎樣建立的人,都知道他;第二,2001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發行《中國黨早期領導人(一)》紀念郵票一組,鄧恩銘的光輝形象在第三枚郵票上,凡是集郵的人或收到貼有這枚郵票的郵件的人,都會知道他。

鄧恩銘,原名鄧恩明,1901年1月生於貴州省荔波縣水浦村的一個水族勞動人民家庭。1917年秋,他小學畢業後,因家境困難,赴山東省投奔自己的二叔,進入濟南市省立第一中學讀書。在五四運動中,他走上道路,被選為一中學生自治會的領導兼出版部,主編校刊。在此期間,他與王燼美同志結為戰友,並進一步接受了馬列主義。1920年11月,組織勵新學會,創辦《勵新》半月刊,並參與組織山東主義小組。1921年7月與王燼美一起作為山東代表出席一大,次年赴莫斯科出席遠東各國黨及民族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回國後,任青島、山東地委,領導膠濟鐵路工人和青島日商紗廠工罷工。1927年任山東。1928年12月在濟南被反動派逮捕,曾領導越獄鬥爭。1931年4月5日,英勇就義,年僅30歲。作為無產階級家的鄧恩銘,英名不朽,精神永存。

獨特的生產習俗

水族經濟是典型的山地稻作農耕類型,早在150年前,水田在水族聚居區就佔耕地面積的80%以上。在農業生產中,水族農民仍保持着一些特殊的習俗。從今天綠色農業的角度來看,有些做法是值得借鑑與推廣的。

積肥與施肥。現在水族農民雖然也使用農藥和化肥,但其成本高和有污染是明顯的弊端。為了增加和多使用農家肥,水族農民仍普遍採取牛踩肥的辦法來積肥。他們在耕牛休閒的時候,將其圈養,把牛吃剩下的青草墊在圈內,適時加入墊圈土,讓牛把糞尿和草土踩混在一起,漚成肥料。

耙田工具。耙田是為了耙碎田中的泥塊,耙平水田,使稻子有疏鬆的生長土壤,且能均勻受水。特殊的是,水族農民用“船耙”和“石耙”耙田。“船耙”是長1米左右的木製船形耙,“船底”是平的,底部外面朝下裝有木齒或竹齒。若用人拉耙,“船”內裝土或石塊來;若牛拉耙,人則站在“船”內駕馭。石耙就是一塊長方形石條,條石兩頭鑽孔穿繩牽引,條石底面有粗的刻紋。石耙的主要作用不是耙田,而是磨平。

灌溉。水族地區灌溉得自然之利。在高於水田的山谷修塘堰或河壩蓄水,然後開渠引水灌溉,或直接引山泉溪流到田頭灌溉。田高水低處,也使用筒車、翻車(龍骨車)等古老的提水裝置。

水族地區廣泛流行“活路頭”生產習俗。“活路頭”是當地漢語方言土語,“譯”為普通話是“幹農活的領頭人”。水族村寨裏的重要農活,如犁田、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全寨各家都要等“活路頭”開始幹了,才能開始幹。農時到來,“活路頭”擇吉日,舉行簡單的儀式,象徵性地犁一壟地,插幾蔸秧,或割幾把稻子,其他人再開始在自己承包的田地裏幹這項農活。這種習俗起碼有兩個含義,其一是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其二是“活路頭”是種莊稼的老把式,他們根據氣候掌握農時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性,跟着他們幹可獲好收成。

水族在農業生產中有明確的性別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是傳統,誰若違反,會遭到非議。過去,曾有缺勞動力的家庭,婦扮男裝在夜裏犁田的。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這些活兒較費力,且泥裏水裏的拼搏,對婦女來説確實困難。這並不是説婦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説別的,僅就腰來説,一天下來,幾乎都有“快要累斷了”的感覺。

經過世世代代的辛勤勞作,水族人民把自己生活的山山嶺嶺打扮得像鳳凰一樣。波光 粼粼的梯田,花果累累的園林,層層疊疊的幹欄木樓,堆綠砌翠的樹木,歡快流淌的泉溪,就像鳳凰光彩美麗的羽毛 。山鄉美景,田園風光,泥土氣息,自然的美、淳樸的情,與城市的繁華共同交響,演奏出偉大祖國的時代樂章。

關於各民族的民風民俗

傣族,在民族識別以前又被稱作擺夷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的撣族、老撾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有歷史和文化淵源,語言和習俗也與上述民族接近。

潑水節(傣歷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節期在傣歷六月,相當於公曆4月。潑水節這一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着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後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飯。製作方法是將新鮮的米裝進竹筒後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雲南西雙版納特產,唐代就遠銷中國各地,清代時遠銷東南亞及南亞,現已進入日本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成為中外馳名的名茶。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產非常豐富,僅水果就有110多種,這裏動植物品種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1991年,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正式向外界關門節

“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祖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9月15日(農曆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   相傳,每年傣歷9月,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3個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3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稱之為“關門節”。

開門節

“開門節”,亦稱“出窪”,傣語為“豪瓦薩”,我國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地區,源於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解復。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約在農曆九月中)。   開門節,象徵着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表示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間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節日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裝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鮮花、臘條、錢幣敬 獻。祭把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點孔明燈、唱歌跳舞。青年們還將舞着各種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遊村寨。這時,正逢稻穀收割完畢,故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開放,人們可以親身遊歷大自然的寶庫,體味濃郁的帶風情。

苗族 是一個發源於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人口為:894,0116人,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温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苗族人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也有一些苗族信仰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傳統地講,苗族對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認為是一種靈性的體現,因而對其頂禮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巖洞、大樹、山林等。此外,苗族認為一些自然現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語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兩詞並用。多數情況下,鬼被認為是被遺棄或受委屈的靈魂和工具所變成的,常給人類帶來災難、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謂東方鬼、西方鬼、母豬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稱為惡鬼。而有靈性的自然現象常被認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風神、雷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對於善鬼、惡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對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較真誠,對惡鬼則須賄賂哄騙直至驅趕使之遠離。   在許多地區,苗族還認為自然界存在許多精怪。比如牛在廄內以糞便蓋身或在廄內打轉、將糞踩成圓圈,豬吃豬仔或躺在食槽裏,鴨吃鴨蛋,老虎進田,遇到兩蛇交尾,母雞發出公雞的鳴叫等均屬出現了相應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區,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製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於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家神信仰存在於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立“家神”偶像。祭橋流行於黔東南大部分地區。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圖騰崇拜方面。東部地區許多苗族與瑤族共同崇拜盤瓠(一種神犬)。他們世代傳説着“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盤瓠視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區一些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於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另有一些地區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去,其靈魂卻永遠與子孫同在,逢年過節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飲食也要隨時敬奉祖先。許多地區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豬”、“椎牛祭祖”,黔東南有“吃牯髒”,黔中地區叫“敲巴郎”,黔西北、滇東北有打老牛習俗。其中,黔東南的吃牯髒至今盛行不衰,最為典型。吃牯髒亦稱祭鼓節、鼓社節、鼓藏(牯髒)節,以宗族(鼓社)為單位,每七年或十三年舉行一次。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寄居中在木鼓裏,祭鼓就是敲擊木鼓召喚祖先的靈魂來享用兒孫的供品。主祭者稱為牯髒頭,祭品牯髒牛是專門為此而飼養的。每屆祭祀活動前後延續三年之久。   大多數苗族人虔信巫術。主要的巫術活動有過陰、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還有蠱術等。巫術活動由巫師主持。巫師大多是非職業化的。他們在前述各種原生性崇拜和巫術活動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師還兼任寨老。巫師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還能講述本宗支的譜系、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和遷徙來源的路線,熟悉各種神話傳説、古歌古詞和民間故事,有的巫師還兼有歌師和舞師的職能。所以説,巫師是苗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的傳承人,在苗族社會中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師還掌握一定的醫術,懂得一些草藥,在為人驅鬼的同時,輔以科學的醫藥手段。   除了這些傳統信仰之外,自近代以來,隨着西方傳教士深入我國內地傳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區、貴州凱里、湖南沅陵等地區有一些苗族羣眾皈依了教,在滇東南有少數苗族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滇東北、黔西北一帶的教信仰曾經勢頭強盛,影響極大。外國傳教使團或者傳教士們在苗族地區開設了許多的中小學校、醫療機構、甚至實施了一些經濟發展項目,對於苗族社會的進步、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著名的牧師有安順的黨居仁、柏格理、張道慧、王樹德等,前二者均殉職苗區.新中國建立之後,教、天主教的影響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復甦的趨勢。但是,現在教、天主教實行“三自”,與1950年以前的教信仰在社會組織、社會影響甚至信仰內容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國外的苗族,在越南、老撾有少數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苗族也有信仰教、天主教的。老撾、泰國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儘管如此,在他們的社會中,傳統的祖先崇拜、靈魂觀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佈。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説法主張白語(白族的語言)、土家語也屬於漢語族。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元明時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漢字白讀”。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傳統飲茶方式。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繼承權。   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響白族地區盛行火葬。元代以後,因受內地漢族和漢文化的影響而改為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蕎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於醃製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餚,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温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錯雜居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當先,認為無酒不成禮。佤族待客敬酒習俗多樣。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飲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種戒意,然後依次遞給客人飲。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盡力喝乾,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被認為對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先倒在地上一點或右手把酒彈在地上一點,意為敬祖。然後主人和客人一起喝乾。佤族民間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習慣。每逢兒子出門,客人離去,主人還要打“送親禮”。即給親人或客人敬酒,屆時主人用葫蘆(盛酒器)盛滿酒,先喝一口,然後送到客人或遠離的親人嘴邊,客人需要喝到葫蘆見底,以表示親情、友誼永遠不忘。新米節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收,品嚐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曆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户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牀,準備好過節的酒肉佳餚。然後到田裏去採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着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唸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消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悦。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過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後跳的一種舞蹈,現已成為一種娛樂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與我國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兩根大竹竿平擺在地上,在兩根大竹竿外面,人們兩人一對,面對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來回滑動碰擊,舞者在兩竿滑動相撞的空隙中跳動。舞蹈動作為模仿螞蟻、斑鳩、豹子、畫眉等動物形態起跳,活潑歡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響的老人死後舉行,以碓杵擊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參加。當地老人説:“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不死,它到另一個世界後同樣離不開歌舞,所以人們要唱歌跳舞歡送他。”正是這種曠達的生死觀,造就了佤族諸多的喪事舞蹈。

TAG標籤:東鄉族 婚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