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克里米亞戰爭英國傷亡原因

克里米亞戰爭英國傷亡原因

克里米亞戰爭,在俄羅斯又稱為東方戰爭(俄語:Восточная война),是1853年至1856年間在歐洲爆發的一場戰爭,是俄羅斯與英國、法國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權利而開戰,戰場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半島。是拿破崙戰爭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奧斯曼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撒丁王國先後向俄羅斯帝國宣戰。一開始它被稱為“第九次俄土戰爭”,但因為其最長和最重要的戰役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爆發,後來被稱為“克里米亞戰爭”。克里米亞戰爭是兵力與兵器、軍事學術與海軍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階段。它對火炮槍械和水雷武器的進一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英國女護士南丁格爾(1820—1910年)在戰爭中赴前線護理傷員,使傷病員死亡率下降,由此讓戰場醫療改善,促成了南丁格爾護理制度的誕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克里米亞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一場需要後勤的科技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戰爭”),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爆發的一場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沙皇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沙皇的失敗而告終。

這場戰爭中英法聯軍使用了線膛、蒸汽船等,大大提高了陸海軍作戰效能,鐵路和電報也使軍事行動的後勤指揮產生了性變革。

克里米亞戰爭是近代科技戰爭的開端,是兵力兵器、軍事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它對火炮械和水雷武器的進一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許多新的戰爭手段登上歷史舞台,技術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而在此之前,人力被認為是決定因素。

新式線膛步、蒸汽動力戰艦、鐵路、無線電通訊等科技發明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法首腦和軍事部門利用無線電從千里之外指揮戰爭,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無線電也使得大眾傳媒可以實時傳遞戰況,戰爭距離大眾不再遙遠,對戰爭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

軍事後勤體系發展為一個部門,工程保障、戰地醫療、後勤運輸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法軍統一對錶校正時間進攻馬拉科夫要塞是指揮藝術的重大發明。

各軍事強國在這次戰爭後都加速淘汰舊裝備,摒棄滑膛式武器及木製帆力戰艦,進行新技術軍備競賽,企圖以不對稱的技術優勢擊敗對手。而在這之前,除了海軍,沒有國家特別在意陸地上的技術優勢。

各國對戰爭理解角度不同,結論也不同。英國認為蒸汽動力戰艦具有巨大優勢,為扞衞海上霸權,英國一直走在海軍軍備革新的前沿。

法國認為新式步最具戰鬥效能,因此大力研究新式步。到了1870年普法戰爭,法軍相對於普軍裝備有更好的後裝填步,因此法軍在普法戰爭中的傷亡低於普軍。

普魯士看重的是鐵路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普魯士發展鐵路的同時就規劃了高效率的戰時使用方案。

奧地利注意到大炮在戰爭中作用降低,因此加強了火炮的改進。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擁有更好的火炮。普魯士在普奧戰爭中注意到這一點,到了1870年,普魯士用優良的大炮迫拿破崙三世投降。

可以説,克里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上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它從軍事上和上改變了歐洲列強之間的地位和關係。

克里米亞戰爭,英軍的傷病員死亡率和士兵死亡率分別是多少?在南丁格爾出現以後又分別下降到百分之多少?

邢冰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19世紀50年代,英國、法國、土耳其和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英國的戰地戰士死亡率高達42%。南丁格爾主動申請,自願擔任戰地。她率領38名抵達前線,在戰地醫院服務。她竭盡全力排除各種困難,為傷員解決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護理。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傷病員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每個夜晚,她都手執風燈巡視,傷病員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士”。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回到英國,被人們推崇為民族英雄。

克里米亞戰爭的傷亡,急需!!!

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1856年)——19世紀沙俄繼續黑海地區進行擴張,企圖奪取黑海海峽,引起了英、法等列強的不滿,1852年土耳其將耶路撒冷聖地的伯利恆教堂交給天主教掌管,藉機要求對土耳其境內的東正教徒擁有特別保護權,被土耳其拒絕,1853年7月俄軍佔領土耳其保護國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10月俄土戰爭爆發,英、法、薩丁先後加入土耳其一方。這場戰爭的主戰場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故稱克里米亞戰爭。 戰爭爆發後英法按兵不動,土軍單獨在巴爾幹、黑海、高加索與俄交戰,在巴爾幹,土軍憑藉兵力優勢擊敗俄軍,1854年6月俄軍在普奧壓力下撤出侵佔的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兩公國。在高加索,土軍1853年於10月27日對聖尼古拉發動進攻,11月土軍受挫,12月俄軍擊敗土軍。在黑海方向,兩國爆發了海戰,1853年11月俄黑海艦隊在錫諾普海戰中全殲土耳其分艦隊,獲得黑海制海權。 1854年1月英法艦隊進入黑海,俄對英法宣戰,6月英法聯軍在克里米亞半島的瓦爾納登陸,海軍將俄艦隊封鎖在塞瓦斯托波爾。7月俄軍在高加索擊潰土軍主力。9月,英、法、土聯軍在克里木半島登陸,20日,聯軍突破俄軍防線,近塞瓦斯托波爾,俄軍盡一切可能迅速加強了防線,10月17日聯軍開始進攻塞瓦斯托波爾。10月25日,俄軍襲擊了聯軍後方,11月5日,俄軍對聯軍發動被擊敗,第二年6月18日聯軍強攻塞城,被擊退。8月16日,俄軍再次發動大規模反擊被擊退,聯軍隨後進行了大規模炮擊,9月8日,聯軍攻佔塞瓦斯托波爾,此戰進行了11個月,雙方損失慘重。 1855年雙方在高加索卡斯進行激戰,6月俄軍包圍卡斯,9月攻城受挫,圍困致11月土軍投降。1856年3月俄法簽定「巴黎和約」,黑海中立化,失去了在黑海擁有艦隊的權力,對黑海擴張的長期努力前功盡棄。

這場戰爭中落後的農奴制損失慘重,引發了國內的鬥爭。這場戰爭中英法聯軍使用了線膛、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陸海軍作戰效能,鐵路和電報也使軍事行動的後勤指揮產生了性變革。

這場強弱懸殊的戰爭為何使大英帝國衰落

這場強弱懸殊的戰爭為何使大英帝國衰落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當一個事物發展到頂點之後,衰落必然會降臨。

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大不列顛沉浸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時,日不落帝國的光輝也開始黯淡下來了。1901年,在位64年的維多利亞女皇去世。作為英國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王,她見證了英國輝煌的頂峯。

圖片克里米亞戰爭前,英國海軍的閲艦式,在其他國家還在使用風帆戰艦的時候,蒸汽機開始走入皇家海軍的裝備序列

而她告別這個世界的第二年,英國以一場慘勝終結了長達數百年不斷擴張的歷史。這場改變歷史的戰爭就是英布戰爭,近代史上三場帝國主義戰爭之一。與日俄戰爭、美西戰爭不同的是,英布戰爭完全是一場以強欺弱的戰爭。

巔峯時期的日不落帝國體是布爾人兩個實體無法企及的,它們之間的較量猶如獅子與螞蟻的對決。打臉的是,外表看起來強壯、英武的不列顛雄獅遇到的劇毒的火蟻,被磕的滿臉是血、渾身是傷,靠着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和海量的資源才勉強取勝。

關於這場戰爭的起源,用一句中國古語概括最為合適: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布爾人就是掌握價值連城玉璧的普通人。作為荷蘭等歐陸國家移民的後裔,布爾人算不上非洲的原住民,但在南非這片土地也生活了數百年。布爾就是荷蘭語農民的意思。

在面對南非土地上眾多黑人部落時,布爾人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靠着優勢,曾經的“海上馬車伕”在搶來的土地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實體。到19世紀,作為老牌殖民者遺存的布爾人,在南非的生存很快遭到新興殖民勢力的威脅。這個新興勢力就是國勢蒸蒸日上的大英帝國。

南非連接歐亞、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關鍵位置,對於制霸海洋的英國十分重要。19世紀初,在英國人的步步緊下,布爾人放棄了沿海相對肥沃的土地,逐步深入非洲內陸,建立起新的聚居點。

但英國人不打算放過他們,此時的英國和沙俄一樣對土地十分痴狂。為了爭奪地盤和資源,雙方一度發生戰爭。遠離海洋的英國人失敗了,就像在阿富汗一樣,這讓英國人一度想要放棄深入南非內陸的計劃。

很快兩個重大發現改變了這一切。

1867年,布爾人的奧蘭治自由邦發現鑽石礦。有了鑽石的加持,奧蘭治一時忘乎所以,大肆擴張。1886年,另一個布爾人為主的政權德蘭士瓦共和國發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礦。這兩個重要的發現刺激了英國人的野心,英國資本大量湧向南非。1885年之後的十餘年間,英國在南非投資增長近六倍,從3400萬英鎊猛增至2億英鎊。

面對英國人瘋狂攫取利潤,布爾人不打算束手就擒,他們採用高關税、高運費等方式試圖英國人。“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布爾人的存在影響了英國人賺錢的腳步,這是約翰牛絕對無法容忍的事情,戰爭已經無法避免。

不過英國佬作為“文明人”,起碼的掩飾還是要有的。英國炮製出一個英國人受布爾人壓迫的外地人處境問題。隨着金礦和鑽石礦的發現,大量英國淘金者湧入布爾人的領地,德克薩斯脱離墨西哥的一幕極有可能再度上演。

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發生,布爾拒絕給這些淘金者地位,以免他們衝擊布爾人的地位。英國人抓住這一點,大肆抹黑布爾人,給自己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捍衞外地人的利益、推進人道主義事業……

與此同時,一系列外交斡旋祕密進行。英國積極進行外交活動,主動與一些國家和解,爭取他們的支持,至少讓他們保持中立。布爾人的武器不多,武嚴重依賴於進口。如果能切斷他們武器的來源,英國人的勝算會大得多。

為了取勝,英國人在南非集結大量軍隊,還籌集了大量軍費。全世界都能看出來,大戰一觸即發。不過英國人忽略了一個新興勢力,那就是威廉二世統治下的德意志帝國。為了牽制英國的力量,德國向布爾人的德蘭士瓦共和國提供了大量軍事物資以及必要的物質支持。

有了德國的支持,布爾人決定先下手為強。1899年10月9日,德蘭士瓦向英國人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軍撤出新集結的軍隊,並限48小時內答覆。

面對這份通牒,整個不列顛估計都懵了。自從拿破崙在滑鐵盧被徹底打垮後,幾十年來還沒有人敢這樣威脅他們。結果可想而知,英國人拒絕了。10月11日,戰爭爆發了。作為同胞的奧蘭治也迅速加入戰爭,一同對英軍作戰。

對於布爾人,世界各國事實上並不看好。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如此耀眼,布爾人連正規軍都沒有,只有臨時組織的民兵。可結果讓所有大吃一驚,在戰爭最初的階段中,英國被布爾人按在地上暴打。原因很簡單,沉浸在維也納體系下營造的“百年和平”中,英國人的戰術還停留在拿破崙時代:依舊是線式戰術、密集隊形……

可時代變了,使用無煙火藥的新式步射速、精度早已不是燧發可以比擬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馬克沁機也已經走上戰場,甚至還有同樣原理研製的馬克沁機炮。更何況布爾人熟悉地形、射擊精準,還有大量的戰馬可供使用。

一番較量下,英軍傷亡慘重。戰爭最初的四個月中,英國只取得過一次小勝。其餘的戰役中,都以慘敗收場。

塔拉納之戰,英軍陣亡465人,布爾人只損失145人;尼科爾森峽谷之戰,英軍再度戰敗,損失1272人;11月28日莫德爾河之戰,英軍傷亡483人;12月10日馬格斯方丹之戰,英軍慘敗,傷亡968人;12月15日科倫索之戰,4500布爾人擊潰22000餘英國人,以傷亡29人代價殺傷英軍1145人……

很顯然,英國人咽不下這口氣。來自本土和各個殖民地的武裝力量開始向南非集結。1900年1月,英軍規模達到18萬;3月,兵力進一步增至25萬。到了1902年3月,英軍兵力達到巔峯,總兵力45萬人,甚至超過了布爾人的總人口。

與此同時,大批裝備也在集結,數千門大炮,數千匹戰馬被調往南非。為了壓倒布爾人手中的毛瑟步,全新的李恩菲爾德步、馬克沁機等新式武器被裝備英軍。電話、電報等新式通訊工具也被廣泛應用。

面對大舉壓來的英軍,布爾人祭起了老祖宗荷蘭人的絕招——游擊戰、總體戰。當年的尼德蘭中,者就是用游擊戰拖垮了鼎盛時期的西班牙人。布爾人化整為零,從城市退往農村,不斷襲擊英國人的巡邏隊,破壞英軍的後勤線。有着布爾人民的支持,游擊隊的行動無往不利,甚至把觸角滲入英軍後方。

在英軍不斷增兵的1901年,5000名布爾騎兵千里奔襲,一度推進到大西洋沿岸和開普敦近郊,迫使開普敦地區宣佈戒嚴。1902年3月,布爾游擊隊在45萬英軍的圍剿下依然在比勒陀利亞附近包圍一位英軍中將,併成功將其俘虜,再次打臉日不落。為了對付布爾人,英國國的軍費開資如同流水般付出,但收效甚微。幾十年後日本人在華北享受過的待遇,英國人此時已經享受到了。

為了對付游擊隊,他們的招數也和後來的日本人如出一轍。6000公里鐵絲網、8000多座碉堡構成的封鎖線被建立起來,靠近者一律射殺。3萬多座農舍因“通敵”被焚燬,40多座城鎮被徹底摧毀。近14萬普通布爾人被抓進集中營,死亡率一度高達40%。

前面兩位布爾士兵手中的正是英國佬的李恩菲爾德,至於哪裏來的,懂的都懂

在英國人焦土的打擊下,布爾人堅持不下去了。他們沒有中國的深厚底藴和廣闊縱深,更何況他們本身也是入侵者。與此同時,英國也有點撐不住了。為了對付幾十萬的布爾人,英國的軍費消耗了5億英鎊。這可是金本位下的英鎊,按照當時的匯率幾乎是庚子賠款總額的兩倍。

既然打不下去了,那就只能和談了。

戰爭最終的結果是英國取得了整個南非,依舊掌控着金融霸權和殖民霸權。當時英國再無實力繼續擴大帝國,甚至不得不給予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領地更多的自主權,由他們幫助維護英國的海外利益。而英國則將注意力轉回歐洲,長期堅持的光榮孤立被拋棄。

英日同盟開啟了英國結盟的序幕,拉開了日俄戰爭的閘門。幾年後,隨着協約國的建立,光榮孤立徹底成為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進入倒計時。

不列顛的太陽開始落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