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精選8篇)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1

讀完《追風箏的人》這本書,我心中不禁感慨萬分,有時,我常幻想自己的未來,這樣我就會對未來某一天發生突然變化,更加從容。這是一本關於救贖的書,也是一本關於友情、善良的書。

對於這本書所寫的年代與歷史,由於年幼,我並不清楚,只知道是一個連年戰爭,充滿硝煙的地方,在我的意識裏,那裏的人民飽受戰爭的折磨,所以根本不會想到那裏也是一個春暖花開,羊肉串飄香,孩子們可以無憂無慮追風箏的地方。

而在這本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阿米爾與哈桑之間就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如果説他們是朋友,那為什麼當哈桑被一些年齡大的孩子欺負時,阿米爾不挺身而出,卻沉默和逃避?如果説他們是主僕之間的忠誠之情,那阿米爾為什麼要在十幾年後再次踏上這個充滿戰火的土地上來救贖呢?

從這本書裏,我看見作者對種種苦難和暴行毫不諱言,用一種博大寬廣的悲憫之心承載這片土地與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所有歡笑和悲傷。沒有因為對故土的愛而回避了阿富汗社會的種種鄙陋,卻也沒有刻意嘲諷,只是去還原並且在這種環境下每個人的選擇,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快樂。

阿米爾和哈桑之間的友誼從放風箏開始,很多年後,能讓阿米爾記憶猶新的依然是和哈桑追着風箏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追風箏的過程中,看清這個城市的方方面面。

儘管小説的敍述如同流水一般,將故事的發展情書徐徐展開,但作者內心確如同奔騰的潮水,想席捲一切不公正的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正反兩面。一冷一熱,使得整本小説有了正常的體温,甚至能讓人聽到書頁裏的血脈的流動和心跳,最後都衝破作者的身軀的思想,變成寬廣的河流,沉靜而包容。

可能就我目前的生涯狀況,是不能體會作者寫這本小説的初衷。但我能從作品中體會他作為主人和僕人之間尊卑,作為貴族與賤民的隔閡,作為朋友和兄弟的真情,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無法轉變的種種無奈卻又不想要傾訴的一和訴求。

《追風箏的人》將兩個不同人生的人放在歷史的宏大背景下運用生動而細膩的刻畫,洞見人生和人性的複雜。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2

前不久,跟朋友在定王台買了幾本書,開始猶豫不決,不明白買什麼書,糾結了大半天最後買了兩本卡勒德胡賽尼的書。

初讀這本書感覺不怎樣讀得懂,之後,才發現是沒有用心去閲讀。《追風箏的人》這本書交織着愛,恐懼,愧疚,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我的懦弱感到自責跟痛苦,無法應對哈桑,於是用計逼走了哈桑。不久阿富汗爆發戰爭,阿米爾被迫與父親逃亡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我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次回到故鄉,期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好友竟然是跟自我同父異母的兄弟,為了救贖,他把哈桑的兒子

帶到美國,在一次聚會上,阿米爾再次放起了風箏。阿米爾與哈桑從小一齊長大,哈桑對阿米爾呵護極致,兩人的父親也是好兄弟,實際上他們是主僕關係,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倆的感情,相反這種感情得到了延續,哈桑跟阿米爾感情個性深,但是因為哈桑是僕人,媽媽拋棄了自我,經常受到同齡人的譏笑,而阿米爾因為有出色的父親備受大家關心。一次阿米爾與哈桑遇到一羣朋友,那些人被哈桑指指點點,阿米爾在一旁觀望,從小的好兄弟被人欺負,阿米爾竟然無動於衷,哈桑為了保護阿米爾經常受人欺負。他一點也不害怕壞人,他很勇敢。隨即這引起了阿米爾的嫉妒之心,父親對哈桑的讚賞與期許更令阿米爾厭惡。他設計把哈桑趕出家門。

哈桑被阿米爾這個好兄弟拋棄,遠離了他們的生活,多少年過後,阿米爾明白哈桑是自我的兄弟,他很愧疚於是四處尋找哈桑,找到哈桑又能怎樣樣,感情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了,好朋友的背叛,無疑是對哈桑的巨大打擊。

友情這麼脆弱,因為身份的差距,因為嫉妒心,竟然被拋棄,阿米爾的愧疚是一輩子的,他與哈桑那放風箏的日子已經遠去,斷了線的風箏再也不可能回到原點。哈桑依舊,只是他的臉上少了笑容,剩下的只有空洞的眼神。可見阿米爾對友情的背叛給哈桑那個留下了多大的陰影,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癒合。

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鮮紅或湛藍。望着遠方的風箏,我們追尋,我們仰望,在追風箏的路途中,我們詮釋一整個世界。這途中,有溝壑,有山坡;有彷徨,有疲乏。但是,沒有人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因為,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

風箏來來回回,可放風箏的人不再是原先的摸樣。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3

當一個人對生活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即使是在年幼無知的孩童也會選擇奔向天堂吧!

這是今天寫這篇讀後感最想提的一件事情,也許是因為自己今天中午才將這本書讀完,對最後的阿桑的孩子的一舉一動更加揪心的緣故。

當生命對於自己已經沒有太大的希望,當世界上沒有更多的期望,更多的是對這個世界的失望,甚至一點點的希望也被一個自己以為已經逃脱困境的事情而打破的時候,那麼還有什麼選擇,唯一的選擇只有是:死。他,一個孩子,一個僅有幾歲的孩子就是這樣,“我保證”,但是“我保證”卻因為沒有辦法而變成“下不為例”,於是導致了死亡,導致了一個大膽的行動,即使對於一個剛開要開花的花朵。

“孩子終歸是孩子,過一會就忘記了”語言大概是這樣的,我提出這樣的想法時,我忘記了索拉博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而是一個在戰火中長大的孩子,是一個小小的年紀就已經經歷了太多的生死,太多的人間疾苦的孩子,如果説“人恆過,然後能改”“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那麼,這樣的阿富汗,這樣的悲慘的世界造就的不是一個天將降大任的人,而是一個人間煉獄下悲慘的孩子的童年和一個更加堅強,更容易獲得希望的孩子。但是當一切的希望,那麼一丁點都已經沒有了,也是更容易喪失希望的孩子。

經歷了大苦大難,這樣的孩子的成熟度要完全超出他們的實際年齡,這就是我的低估,於是,沒有太多的在意,悲劇導致了,滿盆的鮮血,滿眼的鮮紅,這對於我無疑是一個噩夢,一個久久不能抹去的記憶。

上面的這段也算是,我如果作為作者會針對最後的幾章節而寫的自己的感想吧。

最後只想説一件事,請不要無情的打破別人的希望,請哪怕是在最最沒有希望已經逼到絕望的懸崖邊,也請留下下一根樹藤,哪怕短短的一根,給予一點絕望中的希望,也許樹藤的盡頭,在懸崖邊將會有別有洞天。

“一點點微笑,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我覺察到了”,“我知道,有那麼一片雪花正在融化,雖然是一片,但是一年復一年,一冬的雪一定會在春天融化”大致書本的最後是這樣寫的,希望,一個春天足以融化深埋在索拉博內心的一冬的冰雪。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4

偶然間聽人説起這本書,一直沒有忘記這個奇特的書名。如今,我真正得到了它——這本《追風箏的人》。

哈扎拉族人,一個經歷了被羞辱、被踐踏,在蹂躪中頑強抵抗的民族。阿米爾是阿富汗的富家少爺。而哈桑,僅僅是阿米爾家的僕人,在後來的戰爭中被隨意殘害的哈扎拉族人。兩個人身份截然不同。哈桑,至始至終對阿米爾——他的少爺懷着至高無上的敬意。即使在那場風箏比賽後。即使他知道自己的阿米爾少爺,眼睜睜地看着他被侮辱,看着他就像任人宰割的羔羊,沒有反抗的能力。而他,卻跑了。即使哈桑知道,知道阿米爾背叛了他。卻毫無怨言。他具有令人敬佩的寬容、忠心。哈桑敬愛他的阿米爾少爺。不只是敬愛,是一種無私的愛,可以用一切去為他付出,卻從不求回報的人。

像綠葉,從來都只是在背後默默襯托着鮮花的光輝,像野草,在風中堅韌不拔,傲然挺立。哈桑,始終在堅持,始終在等待阿米爾,等待着自己在出生時説出的第一個名字的主人。可惜,終歸他們並沒有相逢。哈桑走了,離開了,被殘忍的組織輕鬆地用地雷炸死了。一個生命就這樣消失了。

往事永遠不會被埋沒。我看到,一個人犯下可怕的錯誤,他可能用一生來彌補。有些事錯過了,就再也不會來了。阿米爾就是背叛過後,重新踏上尋找本質的路的人。哈桑走了,不會再回來。阿米爾即使用他的性命,也要把哈桑的兒子帶出戰場。帶到自己的身邊。這是給自己內心的救贖吧,我想。錯過的就過了,再一次的情形,就不會再放棄了。

當一個人犯下了讓自己不可原諒的錯誤,背叛了對自己全心全意的人,他的心裏好像就留下了一道刀口。當再一次的情景,相似的人再次出現,人就開始贖罪。他們對不起自己的心靈,想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救贖。即使這很困難,但或許他們會用一生去彌補自己曾經的過錯。

錯過的,犯下的錯,都是過去的了,而現在,曾經背叛過最重要的人的他們,也許只能用那種方法,抹掉自己曾經的過錯。用對他人、對對於被自己背叛的人來説是無比重要的人的無私奉獻,來彌補,彌補往事割下的傷口。即使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因為自己的靈魂,已經得到了救贖,那一道傷口,也即將癒合。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5

為什麼要買這本書?説實話呢,是因為它的題目吸引了我,初看到時,還以為會是一組優美的散文、一組唯美的詩歌,或者呢,還是一篇充滿意境的童話。可是,當我真真正正翻開這本書時,裏面的內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它騙走了我好多眼淚……

故事是從主人公阿米爾少爺12歲那年開始的,他有一位對他最信任、最忠誠、並且於他同齡的僕人:哈桑。他們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一起去上山那棵樹下讀書,一起去參加當地獨特的風箏比賽……劇情的轉折就是從這次的風箏比賽而發生,哈桑為了幫助阿米爾追到那支十分好的藍風箏,在一條小巷子的角落裏被另外一羣富家少爺圍毆,巷子外出現了一雙眼睛,小心翼翼的往巷子裏偷看這,這雙眼睛是阿米爾的。是的,哈桑最信任、最忠誠的朋友、主人,這個時候膽怯了,阿米爾沒有勇氣像哈桑保護自己那樣衝上前去保護哈桑,淚流滿面、哭着跑開了。

從此後,阿米爾每每見到哈桑都會想到自己當時的懦弱並且極端害怕直至慚愧不已,最後,他盡然是自己親手趕走了哈桑,阿米爾也許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隨着歲月的流逝,阿米爾長大了,他發現哈桑竟然是自己的弟弟,此時我的心情也是七上八下,阿米爾會怎麼做?他拋下了自己的妻子獨自回到故鄉阿富汗,為的就是找到哈桑,那個讓他充滿了內疚的人,踏上了救贖心靈的路程……

也許故事的作者並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藻。可是,他卻用最細膩的語言,牴觸到了你心裏那最柔軟的地方。是的,他的文筆似乎可以看透阿米爾的內心,書中的情感超越了友情,超越了親情,如果你靜下心去讀,也許你會品嚐出更多的味道,不安、無奈、無助、愧疚、悲傷、孤獨……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更是文學中的一本佳作,故事如此的殘忍卻又美麗,也許這本書的結局並不是很完美吧,又或許稍帶一點悲傷,讀過,你一定會被感動。這種感動不是突然來到的,而是慢慢的,深入去體會的。情緒是通過一點一點地遞進,令人感覺自己就是男主人公,隨着發生的這麼多事情,不能自抑地被震撼,完成了自我救贖。

這本書的封面十分唯美,在一片火紅的夕陽中,一位小男孩奔跑着,一隻手裏緊握着一支風箏,也許男孩是阿米爾,他拿着的是自己的風箏,又或許是哈桑,拿着的是那支藍色的風箏。如果把阿米爾形容如那支風箏,那他找回自己的“歸宿”了麼?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6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願意放棄一切為你去追逐風箏的人,他就守護在你的身邊,請你——珍惜。

——題記

合上書,我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讓我的心靈為之顫動。許久,我沉浸在這蕩氣迴腸的故事情節中無法自拔,彷彿自己也跟着主人公阿米爾一起回到了戰亂中的阿富汗,體驗友情與親情,背叛與救贖。

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風箏比賽後,哈桑為了保護阿米爾得罪了阿塞夫,遭到了阿塞夫的毒打。阿米爾無意中看見了,卻背叛了哈桑躲在一旁。這件事一直讓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忠誠的哈桑明知道阿米爾背叛了自己,卻再次救了他。阿米爾最終逼走了哈桑,又跟隨父親逃往美國。長大後的阿米爾為了贖罪,回到了阿富汗,發現哈桑已經不在了,只留下了兒子索拉博。他將哈桑唯一的兒子帶回美國,卻發現一個驚天祕密——哈桑竟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整本書情節跌宕起伏,驚心動魄,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忠誠的哈桑追風箏時對阿米爾説的:“為你,千千萬萬遍。”他們兩人的友情讓我十分感動,我的生活中,也有一個和我一起玩耍,為我付出的夥伴——我的朋友小妤。

一天,小妤和我一起欣賞路邊美麗的野花,我們沉浸在花的芬芳中,並一起暢想着未來。我們發現竟有幾隻潔白的蝴蝶穿梭於花間,我頓時心生歡喜,小妤對我露出笑容,説:“我要把最美麗的蝴蝶捉來送給你!”我也微笑着點點頭,我們在花間追逐着蝴蝶,為彼此而追。

蝴蝶撲扇着輕盈的翅膀,忽高忽低,我和小妤怎麼也追不上,不過我們卻也樂在其中。忽然,小妤的手幾乎要觸到了蝴蝶精緻的翅膀,我激動得差點叫出聲來……

“砰!”突然一聲巨響,讓我回過神來,只見小妤跌坐在地上,膝蓋擦破了皮,留下了紅紅的血印。看到我關切的眼神,小妤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好像在説:“這點小傷,沒事的。”

“對了,快看!”小妤微微張開合攏的雙手,一隻白色的蝴蝶撲騰着一對潔白的翅膀,輕盈地飛起,落在我的指尖。我滿足地笑了,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蝴蝶,它將帶着我們最美的友情飛遠。

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國度,我們的情誼不用經歷血與火的洗禮,但同樣彌足珍貴,簡單而真實。我們是彼此追逐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7

《追風箏的人》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歷經戰爭洗禮,經受貧窮考驗的國家——阿富汗在戰爭之外的温情。

小説這麼受歡迎的原因就是她寫了太多可以觸及我們內心的東西,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大概都面臨過與阿米爾類似的困境:在生命某個成長的階段,總會有過那麼一次深刻的錯誤、缺陷、遺憾、甚至難堪,讓我們耿耿於懷痛心疾首,即使有過千百回的反思、痛悟、自責也難找出口,或許我們不會像主人公阿米爾那樣長久的受其折磨,或許我們也會偶爾假裝遺忘,但只要我們願意選擇繼續保持着清醒,那麼這些記憶還是會像夢魘一樣隱藏在內心深處,伺機發作。沒有人願意因為一次錯誤就甘心承認自己是墮落的,醜惡的,所以我們也會像主人公阿米爾一樣在苦苦的尋找那個打開自己心結的鑰匙。

我們最後在小説的結尾看到:“它只是一個微笑,沒有別的了,它沒有讓所有事情恢復正常,只是一個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樹林中的一片葉子在驚鳥的起飛中晃動着。但我會迎接它,張開雙臂。因為每逢春天到來,它總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許我剛剛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羣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脣上掛着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我追。”阿米爾找到了自己嚮往的答案!

《追風箏的人》為我們尋找到心靈安定的力量:那就是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不僅僅是悔恨,不僅僅是內疚和自責,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勇敢原諒,原諒那些過錯和陰暗,那些傷害,振作開朗,建設性地對待未來的人生,也許從這個角度上説,我們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吧。那在半空中飄飛不定的風箏,或許就象徵着那遲遲不肯落地,無法讓我們安心的責難。我們每個人都在它的下面追逐奔跑,無論多苦多累也在所不惜,幸運的人或許可以找到風箏的落點,不幸的人或許要勞其終身,怎麼追也追不到……

《追風箏的人》給了我們暗示:只要相信它會終有落下的那一天,只要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正確的方向,終有一天風箏會被追到,並且平靜安穩地停落在我們的掌心。?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800字8

風箏,是美好與憧憬的象徵,就像來人間的一隻天使。

這或許是個美好的故事。我想。我懷着期待進入了作者用淡柔的文字細膩勾勒的情景,進入了阿米爾和哈桑的人生,我一口氣把書讀完了。現在細細品來,卻又覺得意猶未

在阿米爾十二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告訴他:世界上只有一種罪行,那就是盜竊,當你殺害一個人,你偷走一條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為人婦的權利,奪走他子女的父親。當你説謊,你偷走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當你詐騙,你偷走公平的權利。

文中充斥着不同人的謊言,而謊言並不都是惡的,一些謊言是為了保全,一些謊言是為了私利,一些謊言是為了逃避,一些謊言是為了沉默,我們無法斷論這些謊言是善還是惡,但有一點事實卻是明確的:一旦我們説謊,我們也就剝奪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權利。而阿米爾一生都受着謊言的影響,在真相揭示之前,他當然不會知道父親對哈桑一個僕人的兒子為何如此照顧,他當然也不會知道自己的謊言到底會帶來什麼改變,他唯一清楚的是:時機不到,他寧願生活在矇蔽中!

可當我們欺騙,愚弄着一個人,一個願對你説: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人的時候,那個人面對你的謊言,不會對你埋怨甚至敵視,反而一如往常的真誠的忠貞,那種永恆的忠貞為讓我們窒息,沒有人會因為對別人説謊後受到這種毫無責備的寬恕而心安,反而那種深深的愧疚感愈來愈烈。哈桑,卻是這樣忠貞的人,他習慣於僕人的地位,習慣於逆來順受,於是,阿米爾開始懼怕,因為哈桑的忠貞只能顯示他的膽怯,懦弱,卑劣與自私,最終他選擇了逃避和説謊,他的選擇,因為他是個孩子,也許他能得到大人的寬恕,但卻無法獲得自我救贖!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讓我看到了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裏,非常稀缺的一種純潔無污的情感友情。那又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他説一條終結輪迴的路。

阿米爾在猶豫,他在逃避與救贖中猶豫,最終他踏上了這條據説再次成為好人的路,去實現自我救贖,去減輕罪責,阿米爾,鼓起勇氣,收拾懦弱,在槍林彈雨中,在死神前救出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獲救的不單是索拉博,更是阿米爾自己。

合上書,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就像那風箏一樣,在它高飛時承載着阿米爾與哈桑美好的快樂時光;落地時是阿米爾對哈桑的背叛,對謊言的逃避;再次飛起是阿米爾解救了索拉博,解救了自己,讓哈桑失去的快樂,讓索拉博找回。

故事始於風箏,也止於風箏。

TAG標籤:讀後感 風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