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安徽茶文化歷史

安徽茶文化歷史

安徽茶文化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當時的安徽周邊地區已經開始種植茶樹,並形成了卓越的茶葉製作工藝。到宋代,安徽的茶葉製作技藝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成為了國內有名的茶葉產區之一。明清時期,安徽的黃山、六安、祁門等地茶葉名聲更是遠揚,成為名茶之一。

安徽茶文化一直以來都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茶都”。安徽的傳統文化和茶文化相互融合,茶文化成為了安徽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安徽還有許多關於茶文化的傳統文化活動,如茶藝表演、茶文化沙龍、茶文化攝影展、茶文化節等等。

安徽的名茶有很多,最有名的是黃山毛峯。黃山茶產區有着數量眾多的名茶品種,製作工藝也十分精湛。其他著名的安徽名茶還包括六安瓜片、祁門紅茶、銀芽茶、瓊花茶等等。這些名茶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也在世界各地受到了茶葉愛好者的高度評價。

總的來説,安徽茶文化歷史久遠,傳統工藝精湛,名茶眾多,茶文化也在不斷地發展壯大,成為安徽特有的文化瑰寶。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安徽的茶文化,你知多少?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而且由於我國地域廣闊,茶的品種也非常多樣化。安徽也是個產茶的地方,祁門紅茶、黃山毛峯、太平猴魁、竹鋪大方、綠牡丹等都是飲譽中外的出口產品。茶文化自然也成為安徽文化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就來品一品安徽的茶文化吧。

安徽黃山為茶葉之鄉,出品之黃山毛峯、祁門紅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譽海內外,黃山人生在這好山好水之間,自然怡情山水,有了這傳世的茶道。

古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現今社會的人們,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閒情逸致,然而,品茶也並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

“茶道”一詞可簡單地解釋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茶道,普遍認為它是日本的傳統藝術形式,其實茶道源於中國,唐宋時期,由日本的留學生從中國傳人日本,就連茶道一詞最早也見於唐代的《封氏見聞記》一書。南宋時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為“茶祖”的禪師榮西,曾二度來到中國學佛,回國時帶回了茶籽和種茶技術,後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廣到民間,成為頗具特色的日本傳統飲茶習俗。

徽州人一年中,飲茶不斷,鐵觀音包裝,但比較集中成習的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畢,一杯香茶,細品滿飲,清新的空氣與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飲”之説。所以朝茶講究細品。午飯之後,濃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與朝茶不同,他講究的是濃。夜幕降臨,一杯香茗飲庭院,一天勞作的疲倦頓消,代之逍遙與愜意;冬夜,熱茶伴火爐,融融暖意彌心間,秋茶,夜茶講究的是舒適、隨興。

黃山人沏茶,很講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茶具也用錫壺膽,茶葉放膽中,膽放壺內,但上有細孔,汁出葉不出,便於飲喝。 古徽州奉行朱熹《家禮》,禮儀甚嚴,作為待人的茶禮就更講究,俗話説“看人上茶分三等”,其意就在此。

客到,主人第一禮便是上茶。貴客來,或遇喜慶,講究吃“三茶”,即棗慄茶(吃蜜棗煮板栗下茶),雞蛋茶(吃五香雞蛋下茶)、清茶。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吃三茶;正月來客拜年要吃三茶;婚禮、新女婿來了要吃三茶。 黃山人的茶禮,還逐漸形成系統的禮規,俗稱“茶道”。他講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境、氣氛,追求湯 清、氣清、心清,和境雅、器雅、人雅。

茶道的主要程序

1、靜氣(排除雜念)

2、烹湯(一般用瓦器、錫壺)。

3、焚香(敬茶神陸羽)。

4、滌器(用白瓷茶盞,洗淨擦乾)。

5、燙盞。

6、賞茶(察茶色、觀茶形、聞茶香)。

7、投察(3——5克為宜)。

8、洗茶(用剛冒泡的初沸水少許浸潤茶葉,後將湯汁棄去)。

9、注湯。

10、敬茶。

11、聞香。

12、觀色。

13、品位。

14、上食(奉上豆乾絲、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

安徽名茶是什麼茶葉

安徽名茶是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制。每年清明穀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峯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峯,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茶產於黃山風景區和毗鄰的湯口、充川、崗村、芳村、揚村、長潭一帶,其中桃花峯、雲谷寺、慈光閣、釣橋庵、崗村、充川等。

黃山,除了具備一般茶區的氣候濕潤、土壤鬆軟、排水通暢等自然條件外,還兼有山高谷深,溪多泉清濕度大,巖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葱蘢水土好等自身特點。在這樣的自然條件裏,很適合茶樹生長,因而葉肥汁多,經久耐泡。加上黃山遍生蘭花,採茶之際,正值山花爛漫,花香的薰染,使黃山茶葉格外清香,風味獨具。

小花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什麼朝代?

桐城小花茶編輯安徽桐城的歷史名茶,徽茶名品,除了具備花茶的各種特徵,獨具“蘭韻”,如蘭花一樣的美好香氛。因茶葉尖頭細小,故為小花茶。桐城小花茶具有名聞天下的茶文化典故,藴含着豐富的“禮讓”內涵,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有詩為證:“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1品名編輯茶區多高山深谷,山巒疊嶂,雲遮霧繞,故茶葉嫩而多汁。尤其是春天漫山遍開幽蘭,茶葉受蘭香薰陶,天然含有蘭花香氣,且因茶葉峯尖葉小,故稱之為“小花茶”。2茶系編輯屬皖西蘭花茶品系。3起源編輯桐城產茶歷史甚早,有文字記載即可溯至隋唐,而桐城小花的成名史料證實應在明朝。史載明朝大司馬孫魯山(孫晉),乞休隱居龍眠山,在椒子崖下構築了“椒園”。孫魯山生茶,宦遊時得異種茶籽,植之“椒園”,用人蔘剩湯澆之,茶作蘭香,進貢朝廷,稱作“椒園茶”,與當時名茶“顧渚”、“蒙頂”齊名,躋身“貢品”之列。4種植編輯《桐城風物記》雲:“茶,山園皆有種植者,惟小龍山方氏龍泉庵茶產於雲霧石隙中,味醇而色白清香,品不減於龍井,龍眠孫氏椒園茶亦佳。”孫魯山用椒園茶饋贈友人姚孫斐(明末兵部職方司主事),姚賦《孫魯山貽山園新茶》詩:“俱理山中薜荔裳,多君勝事在茶筐。紫茸手焙調生熟,白絹函題寄色香。活水煮泉魚眼沸,小瓷注液乳花嘗。醒餘午後神都爽,蝴蝶休教繞竹牀。”由此,椒園茶從“貢品”擴展到饋贈親友的禮品。產地也擴大到龍眠山雙溪、楊家樓(現名楊頭)等地。5產地編輯桐城境內龍眠、黃鋪、大關等地。最高峯荒草尖海拔高度為850米,茶園高度均在海拔700米以上。日照短,年平均温度16℃,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76%以上。6採製編輯桐城小花茶一般在穀雨後幾天採摘。一芽二葉或三葉,經生鍋、熟鍋、初烘、攤晾、復烘五道工序製成。加工後的茶葉芽葉完整,每個成品茶有芽頭0.8至1萬支。沖泡後,杯中芽茶亭亭玉立,似朵朵綻開的小蘭花,湯色淡綠,香氣四溢。桐城小花茶素負盛名,曾被封為貢品。上世紀六十年代,“小花茶”曾被選為國慶觀禮茶送上北京。《桐城風物紀》記載桐城小花“品不減於龍井”。1983年獲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榮譽證書》,1984年進入國際市場。2004年,產幹茶 10餘萬斤。屬全國名茶,飲譽海內外。7品質編輯桐城小花茶除具有名茶應有的特徵外,還附有獨特的“蘭韻”。蘭花稟天地之精華,香幽遠而飄逸,純皎潔而無暇,彰顯君子風範。桐城小花茶五百多年的歷史傳承中,翰墨茶香,浸潤了桐城派的文章,也造就了一代人臣的謙謙君子之風。“六尺巷”是桐城文化物化了的載體之一,故事的主人翁具有小花茶“精行儉德,蘭幽山中”一樣的品格,兩者文化有一脈相承的契合。探討小花茶文化對“六尺巷”形成的影響,將“六尺巷”作為桐城小花茶文化的載體,對做大做強桐城小花品牌,振興山區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無疑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8評價編輯《皖志述略》載:“小蘭花茶,是桐城特產。此茶採摘於清明之後,選一芽兩葉或三葉,沖泡後芽葉似蘭花,而且含有山上野蘭花清香,故名小蘭花”。清人姚興泉《龍眠雜憶》載:“桐城好,穀雨試新鐺,椒園異種分遼薊,石鼎連枝販霍英,活火帶雲烹”。舊時桐城人品茶講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龍眠山上茶,紫來橋下水”之愛。龍眠山茶也名聲大振,“精茗事者,皆珍異之”。隨着茶葉產量大幅度增加,龍眠茶已不能涵蓋,故名為“桐城小花”。自明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產製歷史。9文化編輯“六尺巷”的由來桐城小花茶伴隨着文派大師們的文墨,見證了桐城派的興衰。桐城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學界將他們連同追隨他們的作家羣統稱之。桐城派綿延200餘年,麇集作家1200多人,留下傳世之作2000餘種,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歷時最長、參加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文派。近代國學大家馬厚文有詩為贊:“黃舒山水古今奇,釋氏衰微儒士追。何意高文歸一縣,遂令天下號宗師”。然而讓桐城人津津樂道的遠不止這一羣名載千秋的大文學家,更有歷史上著名的“父子雙宰相”張英和張廷玉。由他們在“桐城派”的故鄉演釋了“六尺巷”的典故。此巷位於桐城文廟西南側的西后街,巷南原為張英府(舊稱宰相府),巷北為吳氏宅。成因要追溯到康熙四十年發生於城內的一樁鄰里糾紛。據桐城派後期代表作家姚永樸《舊聞隨筆》和《桐城縣誌略》等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詩於後寄歸,雲:“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六尺巷”主人桐城人傑地靈,……乃文人學士會萃之域,飲茶之風盛矣。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張文端公即張英(1637—1708年)就是一個知名的茶人,張英字敦復,號樂圃,清代名臣,文學家,今安徽桐城人。清廷入關後,沿襲明朝官制,廢除宰相之職,分設六部——刑、工、户、兵、禮、吏部,以加強皇權。而張英是清初理學名臣,歷任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他為官清正謹嚴,一生深受康熙寵信,康熙稱他“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為人又極謙和,遇同僚“善氣導迎,未嘗有迕”,家居則鄉鄰以至僕隸“常得其和,……無所寄怨”。張英生平酷好看山種樹,又酷品茶,他稱六安、武夷、羅介為茶中“三士”(野士、高士、名士)。張英於康熙二十年(1681)乞假葬父,在龍眠雙溪構築“雙溪草堂”,閒居四年。康熙四十年(1701),張英告老還鄉,又在雙溪甃建“賜金園”,閒居七載。書齋門聯為“儉勤自是持家本,和順端為受福基。”康熙也給雙溪草堂題了一聯:“白鳥忘機,看天外雲舒雲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開。”這倒也説出張家一門淡泊的、致遠的、少與人爭的處世哲學。張英在山居日子裏,總愛煮茶讀詩。《聰訓齋語》載:“鄙性好多飲茶,終日不離甌碗”。張英在京時,嗜六安、武夷茶;龍眠山居時,愛飲龍眠家鄉茶。有次,入龍泉寺品茗,驚歎“須試龍眠第一茶!”。他強調“儉勤”“和順”,與桐城小花茶性一脈相承。小宰相張廷玉,歷事康雍乾三朝,立朝五十年,日理萬機,多賴名茶爽腦清心。《澄懷園語》載:“餘性嗜茶,日蒙恩賜絡繹,於各省最上之品,無不嚐遍。”然對家鄉茶情有獨鍾。每年春季,桐城相府採購新茶,專人送京,盛讚龍眠茶“色澄秋水,味比蘭花。”在封建王朝中,皇帝終歸是皇帝,他們以個人喜怒為核心,真讓臣子有“伴君如伴虎”之感。加上清朝滿漢隔閡,皇帝提防漢人作亂,大興,稍有不慎,就會招禍。張英能夠在官場上揮灑自如,特別是張廷玉(1672-1755),康熙時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雍正設軍機處,其規章制度均由他擬定。乾隆時又深得信任,加太保。有史料記載,雍正時,張廷玉之子張若靄,殿試得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張廷玉跪求雍正換人,雍正説:“朕選才公允,此前並不知是大臣之子。”張廷玉説:“普天之下,人才眾多,三年一次殿試,都望登鼎甲之榜。臣已居高位,今若子又登一甲三名,擠天下寒士進階之位,心實不安。”雍正受到感動,將其子降為三甲第一名。嚴謹慎勉、低調處世、萬事謙讓、不與人爭,説明“謙讓”確實是張家氏族的優良家風與傳統。張英在朝時倡導以茶敬老請三老進京品茶的“千叟宴”,到告老還鄉後隱住山林,終日看山,以茶為伴,也可看出茶性對其人格的薰陶。民族傳統禮儀客來敬茶,以茶會友,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良風美俗。“禮讓”是人際關係的一種潤滑劑,“禮讓”的美德源於對人生的大徹大悟。“良田千頃日食三餐,廣廈萬間夜眠七尺”。人生在世,物質所求只是生存的必需,而不是生存的根本,惟有精神的安逸才使心靈得到慰藉和昇華。中華和諧文化“六尺巷”與桐城小花茶文化都體現‘和’的精神,‘和’也是一種哲學,中國傳統文化以讓為賢,倡導“和睦”、“順達”,“寬容”,“六尺巷”也許是被“和”字哲學充盈得最寬闊的街巷之一。它的“寬”已超越“六尺”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的精神。品茶添清雅,啜飲一杯桐城小花茶,讓心緒寧靜,讓心態平和,故茶對人性的完善,有獨特價值。人們在功利生活中,難免產生浮躁、庸情、焦慮、內心衝突等消極心理,心靈復歸清靜、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因此,弘揚茶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茶德與懿德陸羽在《茶經》中提出的“精行儉德”,通俗簡單地解釋是指良好的操行與品德。茶與其它食物不同,茶飲除了感官上的享受,還有精神上的愉悦,更可以修身養性,以茶悟道。茶多潔身自好,重視傳統,珍視友誼。正直、善良、謙遜、有知識、有愛心。“茶德”涵義不論莊晚芳的“廉、美、和、敬”,還是日本千利休的“和、敬、清、寂”。“敬”等同於“禮讓”,“和”等同於“和諧”。“六尺巷”所體現出的“禮讓”,追求“和諧”,與桐城小花固有的“茶德”以及延伸的“蘭韻”有異出同工之妙。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時代,人們對競爭的激烈、生活節奏的緊張和人際疏離已有深刻體驗,故人性復歸的衝動尤顯迫切。“六尺巷”懿德與桐城小花茶德與此種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正反映現實社會處境下人們的心靈渴求,引導人們追求品茶精神境界,茶香飄處,收斂奢欲,洗心滌煩,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倫和諧,其樂融融,使品茶生活成為人生旅途的“綠色棲所”。10文化品牌編輯用茶文化提升茶葉價值,振興山區經濟,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重塑以“六尺巷”為內核的桐城小花文化品牌。一要進一步做好桐城小花茶文化素材的挖掘工作。蒐集一些桐城歷史文化名人的茶事逸聞,加以整理創作,不斷豐富茶文化內涵。二要舉辦桐城小花茶文化節。把以六尺巷“禮讓、和諧”為主題的小花茶文化節,作為宣傳桐城茶葉展示桐城形象的主要載體,創作各種以小花茶為題材的黃梅戲等茶節目;邀請茶葉界權威人士舉辦茶葉高層論壇,傳播茶健康、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營造全社會“愛茶、飲茶、論茶”的氛圍。三要註冊“六尺巷”桐城小花茶商標,在桐城小花茶的包裝上印製“六尺巷”的故事,以提升桐城小花茶的文化內涵,讓桐城小花茶的蘭香攜“六尺巷”禮讓佳話同芳五洲。

茶道茶文化

茶道茶文化

  導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又到春茶採摘時,漫山的茶樹,宛如一顆顆小星星,在雲遮霧繞的山間,時隱時現,此情此景,即使沒有飲茶,彷彿也讓人嚐到了新茶的甘甜和芳香。

  名茶飄香 萬國來求

  黃山之麓,有一個美麗的傳説。

  明朝天啟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春遊黃山,傍晚迷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寺院。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一週,升騰,轉圈,化作一朵白蓮花,然後散成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滿室清香。知縣驚歎不已,問後方知此茶名為“黃山雲霧”,由此與長老結下茶緣。時光輾轉,後來,這個知縣得以在皇帝面前重演“白蓮”奇景,皇帝大悦,將知縣官升幾品,留在帝都。然而,這個知縣卻心繫“雲霧”,怎麼也不願意離開黃山,最終棄官為僧,傳為佳話。

  傳説雖不可考,但這名山競秀的土地,卻積澱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藴。對於徽茶歷史,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丁以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據他介紹,關於徽茶最早文字記載見近兩千年前的《桐君錄》:“酉陽、武昌、廬江、晉陵皆出好茗。”漢、晉時的廬江郡轄今安慶、六安、合肥的部分地區,從那時起皖南、皖西兩大茶區初步形成,奠定了後世安徽茶區的格局。東晉元帝時,有記載宣城茶葉入列貢茶,可見徽茶當時品質頗高。到了唐宋時期,歙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地區茶葉因量大質優,受到民間熱捧。據記載,歙州所產茶品質優異,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區“人皆尚之”。每到新茶上市季,在往返歙州的數千裏道路上,茶商絡繹不絕,“浮樑歙州,萬國來求”,“摩肩接跡而至”。祁門境內遍山植茶,以茶為業者達十之七八,衣食、賦役全仰仗茶葉。同一時期,宣州鴨山茶與舒州天柱茶並列,名重一時,風靡江南,遠傳京洛,時人謂之“名茶輩出,萬國來求;名器佳泉,茶道大行”。

  明清時期,徽商崛起。徽茶借徽商席捲全國,遠傳海外。當時,徽州休寧松蘿茶,與長興羅岕茶、蘇州虎丘茶為當時茶界“三甲”,曾引來鄭板橋讚美,“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在《紅樓夢》中,有一段關於賈母飲茶的描寫,當時妙玉端茶給賈母,賈母説“我不吃六安茶”。這段描寫,從一個側面説明了在清朝期間,六安茶已進入王侯將相家,成為當時的名品。

  清末,徽茶傳承創新,厚積薄發。一飛沖天的黃山毛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奪金的太平猴魁、風靡歐洲的祁門紅茶、獨樹一幟的六安瓜片均創制於這一時期。 1955年,中國茶葉公司評選全國十大名茶,此四樣茶榜上有名,徽茶佔之近半。同時,皖產名茶還有歙縣老竹大方、石台霧裏青、嶽西翠蘭等一大批,這些名茶如羣星一般,閃耀在中華茶文化的璀璨天空。如今,黃山毛峯等綠茶製作技藝更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期待在新的歷史時期會有更好的發展。

  品味寧靜 修身立德

  兩千年時光荏苒,今天的茶,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然根深蒂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同時,茶又成為人們修身養性的重要元素——“琴棋書畫劍,茶酒詩禮花”。

  民俗專家宋國強説,茶最早的表述文字是“查”,意為用完餐後喝一碗茶湯,用來減除油膩、消化食物、排除毒素。後到漢代為“荼”,直到唐代,茶成了人們的日常飲料,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便把“荼”字減去一橫,成為今日的“茶”了。宋國強認為,茶的興盛與漢晉佛教傳播、道教興起有關。佛家眼裏,茶是禪定、心靜的必備之物;道家眼裏,茶有助煉“內丹”的作用,同時也是升清降濁、輕身換骨、長生不老的好材料。對茶葉的這些看法和做法,已經脱離作為飲料的物態形式,始有茶文化之端倪。過去由於條件所限,茶樹是不能移植的',因此茶有“不遷”的別稱,進而被賦予從一而終、忠誠不叛的寓意。至今,在我國的不少民族中,訂婚、結婚的儀式上,以茶敬客仍是一項主要儀式,這一儀式的來源大多也就是由於茶樹 “不遷”的特性。

  對於皖產名茶,安農大茶研所丁以壽副所長如此概括:“黃山毛峯,芽尖峯芒,滋味醇甘,香氣如蘭;六安瓜片,去梗去芽,湯色澄明,回味悠長;太平猴魁,兩葉一芽,平扁挺直,龍飛鳳舞……”在丁以壽看來,中國人以茶養生、修性、聯誼、示禮、怡情、育德,在一杯杯品茶中昇華而成的茶文化,是融茶與自然、社會、人文、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文化體系,藴涵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個層次,以奉獻、利人、利國、儉清和真為精神,集中繼承和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誠處世的思想。

  如今,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快節奏時代,也有不少人開始思考、尋求一種讓心靈沉靜下來的慢生活,而讓人靜心,莫若品茗:捧着一杯香茶,讓人在飲茶中品味寧靜、平和,使繃緊的心絃得以鬆弛,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按照丁以壽的看法,這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還是一種修身立德的有效途徑。

  科學飲茶 健康之道

  每當新茶採摘季,不少指導人健康飲茶的書籍也應時而出,其中,“喝茶健康、健康喝茶、喝健康茶”這一新概念正逐步進入人們視野,呼籲更多的人在品茶的同時,認識茶的健康價值,在科學飲茶中增進健康。

  茶葉含有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和茶多糖等多種有益成分,這些成分在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防癌、降血脂、增強記憶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保健作用不勝枚舉。

  喝茶講究健康科學的方法。茶有綠茶、花茶、紅茶、烏龍茶等多種類,各有特色和優點,根據自己喜好,不必特別在意季節區分。從營養保健角度看,沏泡茶葉有不少講究:除非嫩葉新茶用85度左右水,一般需用沸水沏泡,可使更多茶多酚溶於水中。在平時的飲茶中,如果我們習慣於加片檸檬片或金桔,利用維生素C可使人體對茶多酚吸收率提高多倍。

  一天喝幾杯茶為宜?曾有人戲稱:一杯為品,兩杯為飲,三杯四杯就是飲牛飲馬的蠢物了。其實,習慣於飲茶的人,可以在上午下午各喝兩至三杯。不僅可以喝茶水,沏泡後的茶葉也可以吃,其中富含維生素E、食物纖維等有助健康的物質。現在,隨着人們對於“純天然”食品的重視,天然的茶葉也逐漸受到人們熱捧,對此,不少專家呼籲:飲茶本是“雅”事,經營者要以人為本,生產無公害的茶葉,讓馥郁的茶香一直飄下去……

;

茶文化的出現

       茶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但茶文化一詞的普遍引用,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的茶文化研究者認為,茶文化是在茶 “被應用過程中”或者説“在茶的品飲活動中”所產生和形成的文化。茶文化“是茶作為飲料在被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化現象的集合體”。中國發現茶的用途可追溯到我們傳説中的先祖神農氏之時。後來,茶被人們長期使用,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把飲茶當做一種精神享受,產生了各種文化現象和社會功能。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與社會生活不相適應的東西被淘汰和摒棄,但更多的是產生和發展,使茶文化的內容得到不斷充實和豐富,也使茶文化從低級走向高級,從物質上升到精神,在不斷髮展中形成自己的個性。最終,使茶文化博大精深,構築成為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先秦茶文化的醖釀

      唐代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時代,距今有5000年左右。2004年,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距今6 000年前的文化層中,發掘出部分樹根根塊,後經中日考古界、茶學界鑑定,認為是“5 500年前人工種植的茶樹根”。按此推測,發現和利用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 500年前。

       東晉(317—420年)常璩《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在周武王伐紂時(前1066年) 巴蜀一帶(現今的四川、重慶以及雲南、貴州兩省靠近川渝的部分地區)不但有人工栽培茶園,還出現了以茶為禮的上貢。“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表明3 000年前茶已在人類生活中出現並融入上層社會。

       西漢文學家揚雄《方言》中記載:“蜀人謂茶曰葭萌。”明代文學家楊升庵《郡國外夷考》中記載:“《漢志》葭萌,蜀郡名。葭音芒,《方言》‘蜀人謂茶曰葭萌’,蓋以茶氏郡也。”表明蜀王分封其弟的都邑“葭萌”是“以茶氏郡”,是重要的產茶區。這段文字清楚地記述了在周克殷以後,巴變成宗周的封國,當地出產的茶葉等多種方物成了“納貢”之品。而且其中的茶葉,已經不是採集的野生茶,而是種在園中的“香茗”。説明在西周前巴人不僅利用茶、飲用茶,而且會種茶、製茶和藏茶。因此可推測,在西周之前葭萌就是著名的產茶地。

       諸多事例表明,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先民已開始飲茶、種茶、製茶、藏茶,隨之而生的茶文化現象也開始萌生。

二、秦漢茶文化的萌發

       秦漢時,飲茶已在全國範圍內向大江南北逐漸蔓延開來。但明確表示有“茶”的意義,併為史學家認為是茶的最早文字記載,是成書於2200年前秦漢時期的字書《爾雅》,其中有 “檟,苦荼”之説,而“苦荼”當為茶之意。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前141年)陽陵墓葬出土的固體茶,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茶葉。這些茶葉裝在一隻木盒中,是埋在墓葬羣周圍一系列墓坑中,供這位皇帝在另一個世界享用的大量隨葬品之一。漢景帝劉啟卒於公元前141年,因此這些茶葉可追溯至那一年左右。由此,中國古代皇室好飲茶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160年前。

       唐代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提到的《茶陵圖經》載,地處湖南的茶陵古稱荼陵,是西漢荼陵侯劉沂的領地。荼陵的命名也始於西漢,陸羽《茶經》中對其名的由來説得很清楚:“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茶經•七之事》還記載:“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揚執戟雄。”陸羽在談及諸多發生在中唐及中唐前的茶事時,特別提到丹丘子,説他是一個漢代仙人,也就是以後《神異記》中指點晉時餘姚人獲大茗的那個道士。而丹丘位於今浙江寧海縣南九十里,屬有名的茶產地和佛教名山天台山支脈。黃山君,也是漢代得道的一個仙人。黃山,位於安徽歙縣境內,是著名的黃山毛峯茶產地。這表明至遲在漢時,茶的種植、生產和飲用,由巴蜀經荊楚傳到長江中下游和浙江沿海一帶了。同時提到的司馬相如與揚雄是漢賦大家。我國文學史上,楚辭、漢賦、唐詩都是光輝的時代。提起漢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揚雄,常並稱“揚馬”。恰巧,這兩位大漢賦家都是我國早期的著名茶人。司馬相如作《凡將篇》、揚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物角度,一個從文字語言角度,都談到茶。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 司馬相如,為蜀成都人,他所著的《凡將篇》中,記錄了當時的20種藥物,其中談及的“荈詫”便是茶。這是把茶作為藥物的最早文字記載。西漢末年揚雄的《方言》中,也寫道:“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西漢神爵三年(公元前59) ,王褒《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的記述。説明漢時已有飲茶的器具,且講究烹茶技藝。而“武陽(現四川彭山) 買荼”表明,當時在集市上已有商品茶葉出售。在王褒《僮約》之前,關於如此進步的飲茶法,以及茶作為商品的記載幾乎沒有。王褒《僮約》的出現説明當時至少在四川成都一帶,飲茶已成為上層人家的生活習慣,茶已成為商品。據此推側,茶樹的人工栽培在相當範圍內已較普及,茶的加工技術也已達到符合當時商品茶的要求,並已逐漸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還出現了茶葉集市。

        從歷史文獻和漢古看,西漢時,貴族飲茶已成時尚,東漢很可能更普遍。東漢(25—220年) 許慎撰,北宋徐鉉等校訂的《説文解字》中説:“荼,苦茶也,······此即今之茶字。”與此同時,飲茶器具也開始從食器中分離出來,浙江湖州出土的嵌有“茶”字的東漢四系罍和浙江上虞出土的東漢越窯茶器就是例證。

        至此已有足夠史料表明,至遲在秦漢時,茶作為一種飲料,已開始從巴蜀蔓延開來;而茶葉種植也已擴展到大江南北許多地方;飲茶開始為文人所好,這就為茶由物質範疇上升到精神領域打下了基礎。茶文化作為一種現象,已逐漸顯現於世。

三、魏晉南北朝茶文化的形成

       朱自振在《茶史初探》説:“我國發現、利用和飲用茶葉的歷史雖然非常悠遠,但是從文獻記載來説,漢以前乃至三國的茶史資料十分稀少,以至對這時的茶,只能稱之為是一種只流傳巴蜀的區域性的簡單飲料文化。至兩晉以後,隨着茶葉文化與我國各地社會生活和其他文化的進一步相會、相融和相互影響,也隨着文獻記載的增多,這才初步顯示和構建出了我國古代茶葉文化的特點及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茶文化的形成期,茶的藥用及飲用價值得到進一步發掘,飲茶進一步在南方上層社會流行,並開始浸潤到社會多個層面,被用作待客、祭祀等,也被稱為“素業”,抹上了節儉、樸素、清淡、廉潔的色彩。同時,帝王、貴族、文人飲茶的事蹟屢見不鮮,文人也開始謳歌茶葉,出現了以茶為主角的文學藝術作品。茶初步向精神層面演化,並與儒佛道有了初步的融合。

(一)三國時期:茶葉功效認識的深化期

       在三國華佗(約145—208年)的《食論》中,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句,表明當時茶的藥理功能已為人知。三國吳時,人稱太極仙翁的仙道家葛玄(164—244年),已將茶作為養生、、陶情之物。現有史料證明,葛玄種茶之地有兩處:一處在浙江天台山華頂,另一處是在浙江臨海的蓋竹山。南宋胡融《葛仙茗園》詩曰:“……草秀仙翁園,春風發幽茗。……攜壺汲飛瀑,呼我烹石鼎。……”南宋天台山道士白玉蟾《天台山賦》雲:“釋子耘藥,仙翁種茶。”清康熙《天台山全志》載:“茶圃,在華頂峯旁,相傳為葛玄種茶之圃。”清《浙江通志·物產》載:“蓋竹山,有仙翁茶園,舊傳葛元植茗於此。”清乾隆齊召南《蓋竹山長耀寶光道院記》稱:“吳葛孝先嚐營精舍,至今有仙翁茶園。”齊召南另有《台山五仙歌·葛孝先》詩曰:“華頂長留茶圃雲,赤城猶熾丹爐火。”這些史料均記載葛玄為煉丹養生而種植茶樹,建造茶園。道家認為茶是集天之精氣、地之靈氣、人之神氣於一體之靈草,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所以,葛玄在天台山種茶煉丹,當在情理之中。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江南最早的茶園,因此葛玄被稱為“江南茶祖”。1998年5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王家揚帶領著名茶葉專家實地考察,證實天台山脈主峯歸雲洞前尚存的30多株進化型古茶樹,是葛玄手植茶樹留下的後代。遂立“葛仙茗圃”碑以做紀念,並立有碑文:“葛玄茗圃,為三國吳時高道葛玄住山時的植茗之圃,位於天台山蓮花峯南麓歸雲洞前……”

       晉代(265—420年)陳壽的《三國志·吳志·韋曜傳》載:吳國國君“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升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從這則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宮廷中有茶葉的儲備;茶被當做酒的替代品。由此可見,至遲在三國吳時,吳國的上層社會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飲茶風俗了,宮廷中已有“以茶代酒”之舉。

       三國吳(222—280年)秦菁《秦子》:“顧彥先曰:‘有味如臛,飲而不醉;無味如茶,飲而醒焉,醉人何用也。'”這裏“臛”是指肉湯,飲用肉湯和飲茶應該是相對於飲酒而言。肉湯不會讓人醉,飲茶非但不會讓人醉,反而提神振氣、頭腦清醒。如果説《三國志·韋曜傳》中的以茶代酒尚是生理原因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秦子》中的這段話則説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茶本身的功效了。

       三國魏(220—265年)張揖《廣雅》同樣認識到茶有醒酒、振奮精神的作用:“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三國魏吳普《本草》認為茶可以安心益氣、耳聰目明、延年益壽:“苦菜,味苦寒,無毒。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卧,輕身、耐老、耐飢寒豪氣,不老。”

       三國時期,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茶葉功效。對茶葉功效認識的深化,一方面豐富了茶自身的內涵,另一方面又為飲茶風尚的進一步傳播創造了條件。三國的歷史較為短暫,與茶有關的記載也相對有限,只有寥寥數條。除了上面幾處記載,三國時張揖的《埤蒼》、郭璞的《爾雅注》、張華的《博物志》等都有關於茶事的記載。傅巽的《七誨》中寫到當時8種珍品:“蒲桃、宛柰、齊柿、燕慄、峘阻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南中相當於現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雲南、貴州兩省。表明當時茶已列入珍品之列。

(二)兩晉時期:茶文化的形成期

       與三國時期相比,兩晉時期飲茶的風氣日漸盛行,茶逐漸與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交匯融合,與茶有關的文獻記載增多。中國茶文化的特徵和風格開始初步顯現與構建。人們把飲茶作為一種高級享受和精神力量而超出它的一般自然使用價值。

       兩晉時期,隨着飲用人數的增多,茶從藥用逐漸向飲用轉變,飲茶的風氣有所普及。《本草衍義》記載:“晉温嶠上表貢茶千斤,茗三百斤。”這裏表明,在晉代宮廷裏茶的消費量很大。西晉末,八王起事:“惠帝蒙塵洛陽,黃門以瓦孟盛荼上至尊”,晉惠帝淪為階下囚之時,還不忘飲用茶水,可見其對茶的嗜好程度非同一般。

       與此同時,茶葉及茶水的買賣交易有了初步發展。據《太平御覽》引《傳》雲江統:“遷懷太子洗馬,嘗上疏諫雲:‘今西園賣酰、麪、茶、菜、藍子之屬,虧敗國體’。”酰、麪、菜、藍子等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在茶和這些物品在西園一起售賣,説明在當地茶已經是人們日常飲用品。

       晉時,詠茶詩作開始湧現。西晉(265—316年)左思的《嬌女》詩是中國最早的茶詩,詩中有:“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䥶”之句,寫的是左思的兩個嬌女,因急於品香茗,就用嘴對着燒水的“鼎”吹氣。西晉張載有《登成都樓詩》,其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之句,六清,是指古時的六種飲料:水、漿、醴、涼、醫、酏。作者讚譽,茶的芳醇勝過這六種飲料,傳遍全國九州。西晉孫楚《出歌》中,又有“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之説。此外,在兩晉之際杜育的《荈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首以茶為主題的詩歌,也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完整地記載了茶葉從種植到品飲全過程的作品。從茶的種植、生長環境到採摘時節,從勞動場景到烹茶、選水以及茶具的選擇和飲茶的效用等內容都一一記錄其中。這些詩作一方面道出了飲茶習俗傳播的廣泛性,另一方面也説明茶給人的精神帶來愉悦。

       該時期,飲茶開始被人們賦予節儉、樸素、清廉等社會所崇尚的品質,是養廉的手段之一。養廉問題的提出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有直接關係的。始自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在晉代日漸完備,該制度鞏固了東漢末年開始形成的門閥制。當時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為美,多效膏粱厚味。於是,曾擔任太子洗馬、尚書右丞、御史中丞等職的西晉文學家傅鹹疾呼:“竊謂奢侈之費,甚於天災。”於是,在晉代社會日漸奢靡的社會背景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養廉的問題。據南朝宋(420—479年)何法盛撰的《晉中興書》中記載,東晉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衞將軍謝安常欲詣納(《晉書》雲:納為禮部尚書)。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畢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説明在東晉(317—420年)時,身居吳興太守的陸納,不但提倡“以茶待客”,而且僅用茶、果招待衞將軍謝安,用茶表自身的清廉。又如,在唐代房玄齡等撰的《晉書》中,還記載着東晉徵西大將軍“桓温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這進一步表明,晉時上層社會流行“以茶、果宴客”,用以標榜節儉。這一流行從客觀上促進了飲茶的普及。我們看到,在陸納、桓温那裏,飲茶已不是僅僅為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能,成為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此時,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且已進入人精神領域。茶的“文化功能”開始表現出來。此後,“以茶代酒”,“以茶養廉”,一直成為我國茶人的優良傳統。

       兩晉時期的飲茶之風還與清談之風的盛行有着緊密的聯繫。魏晉以來,天下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談之風。最初的清談家多酒徒。竹林七賢之類,如阮籍、劉伶等,皆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好酒之人。酒能使人興奮,但醉了也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於是清談家們從好酒轉向好茶。所以後期的清談家出現了許多茶人,以茶助清談之興。《世説新語》載:東晉清談家王濛好飲茶,每有客至必以茶待客,有的士大夫甚以為苦,每欲往王濛家去便雲“今日有水厄”,把飲茶看作遭受水災之苦。後來,“水厄”二字便成為南方茶人常用的戲語。《洛陽伽藍記》中記載,梁武帝之子蕭正德降魏,魏人元乂欲為其設茶,先問:“卿於水厄多少?”這本是問蕭正德能喝多少茶水,然而蕭正德顯然沒有聽過王濛“水厄”的段子,於是茫然回道:“下官雖生於南方水鄉,卻不曾遭受過水災之難。”引得周圍笑。今人鄧子琴先生著《中國風俗史》,把魏晉清談之風分為四個時期,認為前兩個時期的清談家多好飲酒,而後兩個時期的清談家多以飲茶為助談的手段,故認為“如王衍之終日清談,必與水漿有關,中國飲茶之嗜好,亦當盛於此時,而清談家當尤倡之”。

        唐代陸羽《茶經》引《晉書·藝術傳》曰:“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鬆、桂、蜜之氣,所飲茶蘇(含有紫蘇的茶)而已。”單道開是東晉敦煌人,幼年開始過隱居生活,後習辟穀,“不畏寒暑”。又於後趙武帝(335—349年)時在河北臨漳昭德寺為僧。期間,單道開在室內坐禪時,曾用飲紫蘇茶來防止睡眠,這是佛教與茶結緣的最早文字記錄。

       總之,兩晉時期茶不僅是人們提神解渴的飲料,在茶使用價值被人們充分認識和利用的同時,人們逐漸感受到了茶給人所帶來的審美情感和精神愉悦,茶於是被賦予了新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茶成為日常待客的飲品,在宴會上經常出現,能夠助聚會之雅興;飲茶之風在文人中興起,為茶吟詩作賦,引為雅舉;茶被用來表現人們的精神和操守,是清廉的標誌。這一切可以説明,茶文化在該時期已形成。

(三)南北朝時期:茶文化的初步發展期

       南北朝是朝代更迭、鬥爭不斷的時期,同時也是文化大融合的時期,各種思想交融碰撞。相比北朝,南朝社會較為穩定,物質生產較為富足。西晉末年,很多士族從北方遷往南方,經濟中心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南朝的社會狀況及南北朝之間人員的往來為茶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該時期茶己經成為南方較為尋常的飲品。《宋錄》是一部記錄南朝宋史實的著作,著錄於《隋書·經籍志》,曰:“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這表明住持安徽壽縣八公山的法師曇濟道人侍奉王子,是以“設茶茗”相待。南朝齊世祖武皇帝(483—494年在位)蕭賾是一個佛教信徒,也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在位期間朝廷無大的戰事,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在他的遺詔中曰:“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並要“天下貴賤,鹹同此制”,想帶頭提倡簡樸的好風氣,開創了“以茶為祭”的先河。這段記載一方面説明蕭賾將茶視為檢行的標誌,這是兩晉時期“以茶養廉”的延續;另一方面,茶與餅、乾飯、酒脯等相提並論,説明茶在當時是較為常見的飲品。《謝晉安王餉米等啟》中亦載:“傅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該文同樣證明,南朝江浙一帶,茶己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尋常的飲品。《洛陽伽藍記》記載,當時魏定都洛陽,為獎勵南人歸魏,於洛陽城南伊洛二水之濱設歸正裏,又稱“吳人裏”。於是,南方的飲茶之風也傳到中州之地。有位叫劉鎬的人效仿從南朝投奔北魏的王肅,“專習茗飲”。有人説他是附庸風雅,東施效顰。自此朝貴宴會雖設茗飲而眾人皆不復食。可見當時隨着南人和北人的交流往來,茶已經向北方傳播,但飲茶之風仍是南方文人的好尚,北朝尚未形成習慣。

       南朝處於繼漢開唐的階段,無論詩賦、散文、文學理論都很有成就,尤其是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的思想特點一是崇尚清談高雅,二是喜歡作自由自在的玄想,天上地下,剖析社會自然的深刻道理。終日談説,會口乾舌燥,演講學問又不比酒會可以隨心所欲,談吐舉止都要恰當,思路還要清楚。而茶不僅能提神益思,還能保持人平和的心境,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所以玄學家也愛喝茶。於是,茶與文人的關係更進一步。范文瀾先生在考察東晉南朝時期的瓷器生產時曾經談到,早在西晉,文人作賦,茶、酒便與瓷器聯繫起來。而到東晉南朝近三百年間,士人把飲茶看做一種享受,開始進一步研究茶具,從而進一步推動了越瓷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道教思想大行其道,佛教在這時正處於一個與漢文化進一步結合,艱難發展的時期。道家修行長生不老之術,佛教徒坐禪唸經。而茶不僅能使人不眠,而且能升清降濁,疏通經絡,所以他們都愛喝茶。於是,除文人之外,和尚、道士、鬼神,都與茶聯繫起來。南北朝時許多神怪故事中出現大量與茶有關的事件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南朝劉敬叔著《異苑》,説剡縣陳務妻年輕守寡,房宅下多古墓,陳務妻好飲茶,常以茶祭地下亡魂。一日鬼魂在夢中相謝,次日陳務妻得錢十萬養活自己的三個孩子。《廣陵耆老傳》記載,晉元帝時有位老太婆在市上賣茶,從早到晚壺中茶也不見少,所得錢皆送乞丐和窮人。後州官以為有傷“風化”,將老太婆捕入獄,夜間老婆婆自窗中帶着茶具飛走了,證明她是一個神仙。《釋道該説續名僧傳》説,南朝法瑤和尚好飲茶,活到九十九歲。南朝齊樑(479—556年)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在《雜錄》中記載:“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丹丘子、黃山君都是傳説中的“仙人”,這裏指飲茶有“輕身換骨”之功效。這些茶與丹丘子、黃山君等仙人和神怪的傳説,反映了早期道教提倡飲茶,並對茶的功效的認知。從這些記載我們看到,在東晉和南北朝之時,茶已進入了宗教領域,儘管此時還沒有形成後來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它已經脱離作為飲食的一般物態形式。

       此時,文獻中關於茶的記載也有所增多。除了上面的引用的以外,一些詩詞特別是地方誌中都提及到了茶葉,例如,《坤元錄》、《括地圖》、《吳興記》、《夷陵圖經》、《永嘉圖經》、《淮陰圖經》和《茶陵圖經》等。詩人鮑照之妹鮑令暉有《香茗賦集》刊行於世,可惜今已已散佚。

在魏晉南北朝,茶文化的基本形態己經形成,呈現出多種可能,但尚未成熟。這預示着一個新的茶文化時代即將到來。

安徽十大名茶 安徽十大名茶有哪些

1、黃山毛峯。黃山毛峯不僅是安徽十大名茶,還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黃山毛峯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經過手工炒制,外形如雀舌,而且黃山毛峯的口感是屬於非常有活力的甘醇類型。

2、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無論是悠久的歷史底藴還是豐富的茶文化內涵,都是值得大家留意並種植的,從唐代開始就備受各位詩人關注的安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如今也是很多機關高層指定飲用的一款茶類。

3、太平猴魁。太平猴魁是中國的極品名茶,也因為多次被評選為全國時代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經常因為優異出眾的品質,作為國禮送給友邦國家,而太平猴魁作為安徽十大名茶之一,透明亮麗養眼的鮮嫩綠色是太平猴魁最大的特點。

4、祁門紅茶。祁門紅茶是安徽引以為傲的為數不多的紅茶類飲品,早在多年前,祁門紅茶就已經作為中國名優紅茶被大家所熟知,更因為祁門紅茶的製作工藝較為繁瑣,也擁有祁紅這一特殊的芳香味道,因此出眾的祁門紅茶更是被評為了安徽十大名茶。

5、屯溪綠茶。屯溪綠茶作為綠茶類的茶飲,在安徽的休寧、績溪、寧國、屯溪等均有出產,其中屯溪所出產的綠茶是最為有名氣的,更憑藉着特殊多個不同的等級,讓屯溪綠茶一舉成為安徽十大名茶。

6、霍山黃芽。霍山黃芽是屬於黃茶類的茶飲,該茶葉條索十分的緊實,而且葉片非常的肥碩,無論是欣賞幹茶葉狀態的霍山黃芽還是細品霍山黃芽的醇厚滋味,霍山黃芽都會以別具一格的清爽質感俘獲你,可想而知安徽十大名茶並非是浪得虛名的。

7、嶽西翠蘭。嶽西翠蘭是屬於非常優質的雲霧茶,也是作為在安徽省非常知名的綠茶,運用安徽知名的小蘭花製茶工藝技術完成嶽西翠蘭,只會選用一芽二爺的部分,更因為無論是形態還是茶香都與蘭花近似,嶽西翠蘭作為安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屬於較為獨特的茶類品種。

8、涇縣特尖。安徽十大名茶之一也包含了大家或許會感覺比較陌生的涇縣特尖茶葉,品種優異的涇縣特尖,最難能可貴的是,它不是屬於歷史悠久的老茶類,而是屬於運用先進工藝創造的經過改良後的綠茶類。

9、湧溪火青。湧溪火青憑藉着五百多年的額飲用歷史,並且在古時代到現在,從貢茶到現在送禮首選的茶類,湧溪火青不愧為是安徽十大名茶之一,因為出品夠優秀,品質有保障。

10、桐城小花。沖泡之後的桐城小花,撲面而來的都是清新清爽的蘭花香味,心曠神怡,還有助提神醒腦,好處多多。

綠茶的文化

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着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脱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為榮,多效膏樑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陸納、桓温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遊宴,死前下遺詔,説他死後喪禮要儘量節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乾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並要“天下貴賤,鹹同此制。”在陸納、桓温、齊武帝那裏,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喃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於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發展,以致出現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後來,清談之風漸漸發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濟條件也不允許。於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裏,飲茶已經被當作精神現象來對待。

隨着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繫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儘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脱離作為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黃茶▲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後,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過於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裏,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綠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誌着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於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後,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於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於是仍懷礪節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為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烏龍茶▲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着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編輯本段]茶文化特性

歷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 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着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時代性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內涵和活力,在這一新時期,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 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 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為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區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區茶文化。我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 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 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 文相結合,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 現紳士風格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 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 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為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為全國茶日。中國茶文化是各國 茶文化的搖籃。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 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

中國茶的歷史及其發展,不僅僅是形成簡單的一種飲食文化的過程,而同樣映射出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質。 [編輯本段]1、綠茶常識篇

綠茶做為中國的主要茶類,全國年產10萬噸茶葉,產量位居六大初製茶之首。中國生產綠茶的範圍極為廣泛,山東、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江蘇、四川、湖南、湖北、廣西、福建、貴州為我國的綠茶主產省份。

綠茶是未經發酵的,中國產量最多,飲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茶.它的特點是湯清葉綠。

綠茶據傳發源於湖北省赤壁市。相傳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領農民起義,羊樓洞茶農從軍奔赴新(疆)蒙(古)邊城。他們在軍中見有人飯後腹痛,便將帶去的蒲圻綠茶給病者服用。服後,患者相繼病癒。這件事被朱洪武得知,他記在了心裏。當了皇帝后,朱洪武和宰相劉基到蒲圻找尋隱士劉天德,恰遇在此種茶的劉天德長子劉玄一。劉玄一請朱皇帝賜名。朱洪武見茶葉翠綠,形似鬆峯,香味俱佳,遂賜名“鬆峯茶”,又將長有茶葉的高山,命名為鬆峯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飲羊樓鬆峯茶成習慣,遂詔告天下:“罷造龍團,唯採茶芽以進。”因此,劉玄一成為天下第一個做綠茶的人,朱元璋成為天下第一個推廣綠茶的人,羊樓洞成為天下最早做綠茶的地方。

市場上常見有,日照綠茶,西湖龍井,峨眉雪芽,黃山毛峯,洞庭碧螺春,廬山雲霧茶,漢家劉氏茶,信陽毛尖,竹葉青茶,六安瓜片,顧渚紫筍,江山綠牡丹,太平猴魁,慧明茶,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頂甘露,劍春茶,休寧鬆夢等等,都屬於綠茶類。

綠茶是將採摘來的鮮葉先經高温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保持茶葉綠色,然後經揉捻、乾燥而製成,清湯綠葉是綠茶品質的共同特點。

[編輯本段]2、綠茶品種篇

綠茶的特性,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鹼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中國綠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長,品質優異,且造型獨特,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綠茶按其乾燥和殺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為炒青、烘青、曬青和蒸青綠茶。

炒青綠茶:由於在乾燥過程中受到機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故又分為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等。長炒青精製後稱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貢熙、雨茶、針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質特徵。如珍眉:條索細緊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澤綠潤起霜,香氣高鮮,滋味濃爽,湯色、葉底綠微黃明亮;貢熙:是長炒青中的圓形茶,精製後稱貢熙。外形顆粒近似珠茶,圓結勻整,不含碎茶,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離出來的長形茶,現在雨茶大部分從眉茶中獲取,外形條索細短、尚緊,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圓炒青:外形顆粒圓緊,因產地和採製方法不同,又分為平炒青、泉崗輝白和湧溪火青等。平炒青:產於浙江嵊縣、新昌、上虞等縣。因歷史上毛茶集中紹興平水鎮精製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細圓緊結似珍珠,故稱"平水珠茶"或稱平綠,毛茶則稱平炒青;扁炒青:因產地和製法不同,主要分為龍井、旗、大方三種。龍井:產於杭州市西湖區,又稱西湖龍井。鮮葉採摘細嫩,要求芽葉均勻成朵,高級龍井做工特別精細,具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質特徵。旗:產於杭州龍井茶區四周及毗鄰的餘杭、富陽、蕭山等縣。大方:產於安徽省歙縣和浙江臨安、淳安毗鄰地區,以歙縣老竹大方最為著名。

在炒青綠茶中,因其製茶方法不同,又有稱為特種炒青綠茶,為了保持葉形完整,最後工序常進行烘乾。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漢家劉氏茶、金獎惠明、高橋銀峯、韶山韶峯、安化松針、古丈毛尖、江華毛尖、大庸毛尖、信陽毛尖、桂平西山茶、廬山雲霧等等。在此只簡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峯的品質最佳。外形條索纖細、勻整,捲曲似螺,白毫顯露,色澤銀綠隱翠光潤;內質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清澈,滋味清鮮回甜,葉底幼嫩柔勻明亮。金獎惠明:產於浙江雲和縣。曾於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獎章而得名,外形條索細緊勻整,苗秀有峯毫,色澤綠潤;內質香亮而持久,有花果香,湯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

烘青綠茶:是用烘籠進行烘乾的。烘青毛茶經再加工精製後大部分作熏製花茶的茶坯,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數烘青名茶品質特優。以其外形亦可分為條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針形茶等。條形烘青,全要主要產茶區都有生產;尖形、片形茶主要產於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種烘青,主要有黃山毛峯、太平猴魁、汀溪蘭香、六安瓜片、敬亭綠雪、天山綠茶、顧渚紫筍、江山綠牡丹、峨眉毛峯、金水翠峯、峽州碧峯、南糯白毫等。如黃山毛峯:產於安徽歙縣黃山。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整,有鋒毫,形似"雀舌",色澤金黃油潤,俗稱象牙色,香氣清鮮高長,湯色杏黃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豔。

曬青綠茶:是用日光進行曬乾的。主要分佈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有少量生產。曬青綠茶以雲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質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蒸青綠茶:以蒸汽殺青是我國古代的殺青方法。唐朝時傳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國則自明代起即改為鍋炒殺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來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形成幹茶色澤深綠,茶湯淺綠和茶底青綠的"三綠"的品質特徵,但香氣較悶帶青氣,澀味也較重,不及鍋炒殺青綠茶那樣鮮爽。由於對外貿易的需要,我國從80年代中期以來,也生產少量蒸青綠茶。主要品種有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中國煎茶,產於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綠茶是歷史最早的茶類。古代人類採集野生茶樹芽葉曬乾收藏,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綠茶加工的開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是從公元8世紀發明蒸青製法開始,到12世紀又發明炒青製法,綠茶加工技術已比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並不斷完善。

綠茶為我國產量最大的茶類,產區分佈於各產茶省、市、自治區。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產量最高,質量最優,是我國綠茶生產的主要基地。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綠茶佔國際貿易量的70%以上,銷區遍及北非、西非各國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綠茶銷量佔內銷總量的1/3以上。同時,綠茶又是生產花茶的主要原料。

[編輯本段]3、綠茶精品篇

龍井是中國極品名茶,產於浙江杭州,是綠茶中絕品。因其產地與炒制技術的不同,可分為獅、龍、雲、虎四個系,今天已經歸併為獅、龍、梅三大品類,其獅峯最為珍貴,採於穀雨前更佳,成品以色翠、香味濃郁、味甘、形美四絕而着稱於世,有“國茶”之稱。

黃山毛峯產於安徽黃山風景區,是歷史名茶。特級黃山毛峯產於桃花峯的桃花溪兩岸的雲谷寺、鬆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黃山毛峯芽葉肥壯勻齊,白毫顯露,形如雀舌,成茶色澤嫩綠微黃,泛象牙色,魚葉金黃,香郁味醇,回味甘甜,耐沖泡。品質主要特徵:外形略卷勻直顯露,色澤翠綠微黃油潤,香氣高而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湯色清澈,葉底嫩綠明亮。

漢家劉氏茶屬於綠茶類。產於湖北省谷城縣。20世紀80年代創制的漢家劉氏代表茶,外形扁直平整翠綠悦目,內質香高持久,滋味鮮醇回甘。

雲霧毛尖茶產於湖北省隨州市雲峯山茶場,該茶的特點是:條索緊秀,圓潤彎曲顯毫,色澤綠潤,湯色嫩綠明亮,慄香持久,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嫩綠明亮。

各類綠茶名:西湖龍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顧渚紫茶;午子仙毫;黃山毛峯;信陽毛尖;雲霧毛尖;曾侯銀劍;大悟綠茶;平水珠茶;寶洪茶;上饒白眉;徑山茶;峨眉竹葉青;漢家劉氏茶;南安石亭綠;仰天雪綠;蒙頂茶;湧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綠茶;永川秀芽;休寧松蘿;恩施玉露;都勻毛尖;鳩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崗輝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綠雪;天尊貢芽;灘茶;雙龍銀針;太平猴魁;源茗茶;峽州碧峯;秦巴霧毫;開化龍頂;廬山雲霧;安化松針;日鑄雪芽;紫陽毛尖;江山綠牡丹;六安瓜片;高橋銀峯;雲峯與蟠毫;漢水銀梭;雲南白毫;遵義毛峯;九華毛峯;五蓋山米茶;井崗翠綠;韶峯;古勞茶;舒城蘭花;州碧雲;小布巖茶;華頂雲霧;南山白毛芽;天柱劍毫;黃竹白毫;麻姑茶;車雲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黃檗茶;雙橋毛尖;覃塘毛尖;東湖銀毫;江華毛尖;龍舞茶;龜山巖綠;無錫毫茶;桂東玲瓏茶;天目青頂;新江羽絨茶;金水翠峯;金壇雀舌;古丈毛尖;雙井綠;周打鐵茶;文君嫩綠;前峯雪蓮;獅口銀芽;雁蕩毛峯;九龍茶;峨眉毛峯;南山壽眉;湘波綠;曬青;山巖翠綠;蒙頂甘露;瑞草魁;河西圓茶;普陀佛茶;雪峯毛尖;青城雪芽;寶頂綠茶;隆中茶;松陽銀猴;龍巖斜背茶;梅龍茶;蘭溪毛峯;官莊毛尖;雲海白毫;蓮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貴定雲霧茶;天池茗毫;通天巖茶;凌雲白茶;蒸青煎茶;雲林茶;盤安雲峯;綠春瑪玉茶;東白春芽;太白頂芽;千島玉葉;清溪玉芽;攢林茶;仙居碧綠;七境堂綠茶;南嶽雲霧茶;大關翠華茶;湄江翠片;翠螺;窩坑茶;餘姚瀑布茶;蒼山雪綠;象棋雲霧;花果山雲霧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銀猴;墨江雲針, 日照北緯35度綠茶。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製成的茶葉。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

中國綠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長,品質優異,且造型獨特,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綠茶按其乾燥和殺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為炒青、烘青、曬青和蒸青綠茶。

炒青綠茶:由於在乾燥過程中受到機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故又分為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等。長炒青精製後稱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貢熙、雨茶、針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質特徵。如珍眉:條索細緊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澤綠潤起霜,香氣高鮮,滋味濃爽,湯色、葉底綠微黃明亮;貢熙:是長炒青中的圓形茶,精製後稱貢熙。外形顆粒近似珠茶,圓結勻整,不含碎茶,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離出來的長形茶,現在雨茶大部分從眉茶中獲取,外形條索細短、尚緊,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圓炒青:外形顆粒圓緊,因產地和採製方法不同,又分為平炒青、泉崗輝白和湧溪火青等。平炒青:產於浙江嵊縣、新昌、上虞等縣。因歷史上毛茶集中紹興平水鎮精製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細圓緊結似珍珠,故稱"平水珠茶"或稱平綠,毛茶則稱平炒青;扁炒青:因產地和製法不同,主要分為龍井、旗、大方三種。龍井:產於杭州市西湖區,又稱西湖龍井。鮮葉採摘細嫩,要求芽葉均勻成朵,高級龍井做工特別精細,具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質特徵。旗:產於杭州龍井茶區四周及毗鄰的餘杭、富陽、肖山等縣。大方:產於安徽省歙縣和浙江臨安、淳安毗鄰地區,以歙縣老竹大方最為著名。

在炒青綠茶中,因其製茶方法不同,又有稱為特種炒青綠茶,為了保持葉形完整,最後工序常進行烘乾。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獎惠明、高橋銀峯、韶山韶峯、安化松針、古丈毛尖、江華毛尖、大庸毛尖、信陽毛尖、桂平西山茶、廬山雲霧等等。在此只簡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峯的品質最佳。外形條索纖細、勻整,捲曲似螺,白毫顯露,色澤銀綠隱翠光潤;內質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清澈,滋味清鮮回甜,葉底幼嫩柔勻明亮。金獎惠明:產於浙江雲和縣。曾於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獎章而得名,外形條索細緊勻整,苗秀有峯毫,色澤綠潤;內質香亮而持久,有花果香,湯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

中國的茶文化和歷史,是什麼樣的,有沒有歷史好的給我簡單介紹下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製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乾淨。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用木頭做亭子、凳子,搭設茶室,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供人們小憩,不由意趣盎然。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温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中國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茶在中國精神文化中的體現,這比“茶風俗”、“茶道”的範疇深廣的多,也是中國茶文化之所以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的原因。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國飲茶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有‘神農氏嘗百草,遇毒,以荼解之’的説法。經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日本茶道是於我國唐代傳入日本,而現在提起茶道,人們卻只知日本茶道,不禁使我們不得不做些什麼以弘揚中華這一寶貴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呼籲:

中國人喝中國茶,發揚傳統文化,再造民族雄風 !

我國是茶的故鄉,悠悠五千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從而發現了茶的藥用價值。從此,茶從我國西南莽莽原始森林中走向世界。

多少年來,中華茶文化植根於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吸取了民族優秀傳統中豐涵無比的給養,融宗教、哲學、醫學、格律、樂理、繪畫、美學、建築學等各家之長,發展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彌可珍貴的遺產,在歷史的長廊中熠熠生輝。

世界第一部茶葉著作——《茶經》,就是出自我國唐代陸羽之手

龍井茶:龍井茶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產於浙江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龍井村獅子峯所產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稱。

碧螺春:康熙所名,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捲曲呈螺,銀毛遍佈,香濃芬芳,滋味醇厚,湯色嫩綠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

黃山毛峯:產於安徽黃山桃花溪,為宋代貢茶。

君山銀針:產於岳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其沖泡後,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叢林立,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祁門紅茶:產於安徽祁門縣,又名祁門香。

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地區齊雲山,外形似瓜子,色綠香高,味鮮甘美,很具特色的片形茶。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大別山。

都勻毛尖:產於貴州布衣族的都勻山區,詩云:“雪芽芳香都勻生,不亞龍井碧螺春。飲罷浮花清鮮味,心曠神怡公關靈”。

武夷巖茶:產於閩北武夷山。99巖,巖巖有茶,一巖一茶,一茶一名,獨特採製,有“大紅袍”、“鐵羅漢”、“肉桂”、“水金龜”。

鐵觀音:於閩南安溪縣。外形頭似蜻蜓,尾似蝌蚪,質地重如鐵,美如觀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烏龍茶之上品

“中國茶史”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眾説紛紜,爭議未定,大致説來,有先秦説、西漢説、三國説。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茶神陸羽有著《茶經》一書。《神農本草經》亦有記載關於茶這方面的知識。 中國飲茶始於西漢有史可據,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西漢對茶作過記錄的司馬相如、王褒、楊雄均是四川人。兩漢時期,茶作為四川的特產,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並逐漸向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陝西、河南等北方地區傳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飲茶風尚沿水路順長江而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從西漢直到三國時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品,飲茶限於王公朝士,民間可能很少飲茶。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記:"陸納為吳興太首時,衞將軍謝安常欲詣納,……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西晉劉琨《與兄子南州刺史演書》有:"吾體中煩悶,恆假真茶,可信致之"。晉左思《嬌女詩》有:"止為茶荈劇,吹噓對鼎礪"。南朝宋劉義慶《世語新説·輕詆第二十六》記:"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與茗汁"。又《紕漏第三十四》載:"任問人云,此為茶為茗。"兩晉時期,江南一帶,"做席竟下飲",文人士大夫間流行飲茶,民間亦有飲茶。南朝梁蕭子顯《南方書·武帝本紀》:"我靈慎勿的牲為祭。唯設餅、茶飲、乾飯、酒脯而已。"《釋道該説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後魏楊衡之《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時給事劉鎬,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南朝宋山謙之《吳興記》有"烏程温度,出御荈","長興啄木岑,每歲吳興、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會於此,有境會亭。"南北朝時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風較晉更濃。吳興有御茶園,採茶時節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葉,上貢朝廷。望採納!!!

茶文化詳細資料?

歷史淵源  根據找到的大量實物證據和文史資料顯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飲茶的習慣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人們普遍認同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在歐洲,可笑的英國人説飲茶的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有人指出這些茶樹種其實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栽種的,而且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在印度從未發現過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製茶,怎麼這麼巧,侵略東南亞的英國人一來就有野生茶樹了。而且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説哪裏有茶樹,哪裏就是製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製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根據可靠地考古發現,中國才是飲茶的真正發源地。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樹,按照英國人的邏輯,浙江的發源地身份就更加可信了。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其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茶樹的起源地:

1.西南説:“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説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説: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説成立,那麼西南説就成立了。四川説要比西南説“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説: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説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説: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説: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説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源時間  中國飲茶起源眾説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説法也都有,造成眾説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説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

1、神農説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説法也因民間傳説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説法。另有説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説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説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説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説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已有飲茶習俗。

飲茶習慣的養成: </B>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人類最早為什麼要飲茶呢?是怎樣形成飲茶習慣的呢?

1、祭品説:這一説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説:這一説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説:“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説: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的習慣。

以上這幾種説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説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的了。

“茶”字及飲茶習慣的由來

荼茶二字之轉變

《九經》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於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不獨《九經》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東漢以下,音宅加切,讀若磋;六朝樑以下,始變讀音。唐陸羽著《茶經》,雖用茶字,然唐岱嶽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讀説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樑始變,茶之,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態紛呈,對同一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代表茶字的還有茗字 。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茶的廣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説,茶發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編輯本段]茶的性味  性味理論認為,甘則補而苦則瀉。

二、茶的歸經

典籍記載,茶的歸經是“入心、脾、肺、腎五經”。

【性味】有温涼之分。

【歸經】歸心、肺、胃經。 [編輯本段]茶藥與茶療  茶文化與中醫藥,兩者間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 而且都與神農氏這一傳説有關。

由於祁龍泡茶葉有很好的醫療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藥”(見唐代宗大曆十四年王國題寫的“茶藥”)一詞;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藥也”的論斷。可見,茶就是藥,併為藥書(古稱本草)所收載。但近代的習慣,“茶藥”一詞則僅限於方中含有茶葉的製劑。 由於茶葉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內外婦兒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藥,而目是如同唐代陳藏器所強調的:“茶為萬病之藥”。

茶不但有對多科疾病的治療效能,而目有良好的延年益壽、抗老強身的作用。

茶水的營養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稱含量成分名稱含量成分名稱含量可食部100水分(克)99.8能量(千卡)0能量(千焦)0蛋白質(克)0.1脂肪(克)0碳水化合物(克)0膳食纖維(克)0膽固醇(毫克)0灰份(克)0.1維生素A(毫克)0胡蘿蔔素(毫克)0視黃醇(毫克)0硫胺素(微克)0核黃素(毫克)0尼克酸(毫克)0維生素C(毫克)0維生素E(T)(毫克)0a-E0(β-γ)-E0δ-E0鈣(毫克)2磷(毫克)1鉀(毫克)1鈉(毫克)3.9鎂(毫克)3鐵(毫克)0.1鋅(毫克)0.03硒(微克)0.08銅(毫克)0.01錳(毫克)0.12碘(毫克)0 [編輯本段]茶葉的種類  按茶葉顏色分類:

1、綠茶: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裏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捻一干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名貴品種有:龍井茶、碧螺春茶、黃山毛峯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 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蕩毛峯茶、華頂雲霧茶、湧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幹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日照清茶、霄坑毛峯。

2、紅茶 :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於80%)。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名貴品種有:祁紅、滇紅、英紅。

3、青茶 :又稱烏龍茶,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功夫茶。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名貴品種有:武夷巖茶、鐵觀音、鳳凰單叢、台灣烏龍茶。

4、黃茶 :黃茶的製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三天;在製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在、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於黃茶。

5、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名貴品種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茶”、雲南的“緊茶”、“扁茶”、“方茶”和“圓茶”等品種。著名的雲南普洱茶就屬於黑茶。

6、白茶: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曬製成的,是我國的特產。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名貴品種有:白豪銀針茶、白牡丹茶。 [編輯本段]名茶介紹  1、杭州西湖龍井 ,居中國名茶之冠。 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羣山之中。多少年來,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峯)、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2、江蘇蘇州洞庭碧螺春,位居第二。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蘇州吳縣太湖洞庭山。當地人稱“嚇煞人香”。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級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説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目前大多仍採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藝過程是:殺青——炒揉——搓團焙乾。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炒制特點是炒揉並舉,關鍵在提毫,即搓團焙乾工序。

3、太平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黃山毛峯茶園就分佈在雲谷寺、鬆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黃山茶的採製相當精細,從清明到立夏為採摘期,採回來的芽頭和鮮葉還要進行選剔,剔去其中較老的葉、莖,使芽勻齊一致。在製作方面,要根據芽葉質量,控制殺青温度,不致產生紅梗、紅葉和殺青不勻不透的現象;火温要先高後低,逐漸下降,葉片着温均勻,理化變化一致。每當製茶季節,臨近茶廠就聞到陣陣清香。黃山毛峯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細扁稍捲曲,狀如雀舌披銀毫,湯色清澈帶杏黃,香氣持久似白蘭。

4、安溪鐵觀音 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幹清雍正年間(1725~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採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製茶品質以春茶為最佳。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曬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綠 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豔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

5、岳陽君山銀針 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茶,始幹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着淡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採,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序。

6、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8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藥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鋭持久,帶有云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佈。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

7、廬山雲霧 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製技術。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8、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震雷山、黑龍潭和白龍潭等羣山峯頂上,以車雲山天霧塔峯為最。人云:“溮河中心水,車雲頂上茶。”成品條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清綠明亮,香氣鮮高,滋味鮮醇;葉底芽壯、嫩綠勻整。

鑑別方法: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捲曲 形,葉片發黃。

9、安徽祁門祁紅 在紅遍全球的紅茶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稱。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祁紅生產條件極為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為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祁紅向以高香着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困香,並藴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

10、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著名綠茶,也是名茶中唯一以單片嫩葉炒制而成的產品,堪稱一絕。產於安徽西部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六安瓜片”,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它最先源於金寨縣的齊雲山,而且也以齊雲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齊山雲霧瓜片”之稱。

在齊雲瓜片中,又以齊雲山蝙蝠洞所產瓜片為名品中的最佳,因蝙蝠洞的周圍,整年有成千上萬的蝙蝠雲集在這裏,排撒的糞便富含磷質,利於茶樹生長,所以這裏的瓜片最為清甜可口。但由於產量的制約,很多茶客對“只聞其名,未見其容”。六安瓜片的成品,葉緣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與其他綠茶大不相同,沖泡後,湯色翠綠明亮,香氣清高,味甘鮮醇,又有清心明目,提神乏,通竅散風之功效。如此優良的品質,緣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同時也離不開精細考究的採製加工過程。瓜片的採摘時間一般在穀雨致電立夏之間,較其它高級茶遲半月左右,攀片時要將斷梢上的第一葉到第三四葉和茶芽,用手一一攀下,第一葉制“提片”,二葉制“瓜片”,三葉或四葉“梅片”,芽制“銀針”,隨攀隨炒。炒片起鍋後再烘片,每次僅烘片2-3兩,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葉片白霜顯露,色澤翠綠均勻,然後趁熱密封儲存。果如宋代梅堯臣《茗賦》所言:“當此時也,女廢蠶織,男廢農耕,夜不得息,晝不得停”。色香味俱佳,是瓜片茶中的珍品*****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可以解決您的疑惑

安徽六安茶文化隨筆

六安茶之主要產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地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之品質最佳。六安茶概分為六安瓜片及孫義順六安;六安瓜片屬綠茶類,每年春季採摘,茶製成之後形似剖開香瓜片狀,因而得名。六安瓜片雖是綠茶類,但於烘焙工序方面,卻較其它綠茶複雜,特別在於最後焙「老火」時候,技術及經驗掌握尤其重要;因為六安綠茶焙火時間不能太長,太長則有焦味,所以每次最多隻能焙三秒,即馬上要翻茶,但太短則香味無法散出。所以烘焙時候需要兩人抬烘籠,在一條長長火坑上,邊走邊翻,焙茶室中來回走動,所以烘焙一籠茶葉往往要走上五六十里的腳程才可完成。

  陳舊六安,非產自安徽的六安,而是產自安徽的祁門的蘆溪和溶口兩鄉。

  有空一起飲酒品茶,快意人生

  新月、杯茗、古卷,挾着花香、茶香、墨香,一派寧謐之美。都市的喧囂被融化了,留下迷失的人們趨向禪的世界。茶給我的感覺便是禪,人生的苦樂存於咂摸間。朔漠、烽煙、揚眉劍出鞘,酒該是濃烈的,伴着壯士的豪情。舉杯銷愁,對月獨酌,這時的酒卸去了白日的狂野,有了茶的三分靜,卻平添人生的七分愁。茶酒相伴的人生,時而漫步庭院與雅士暢談,時而策馬揚塵遊走江湖。實況不再,我們只能在字裏行間追憶茶酒人生。

  古來有用雪水煎茶,認為是雅事,因此,唐宋以來在一些詩詞裏面便出現這種雅事的句子。白居易《晚起》有“融雪煎茗茶,調酥煮乳糜”;又在另一首詩有“冷詠霜毛句,聞嘗雪水茶”。陸龜蒙與皮日休和詠茶詩,有“閒來鬆間坐,看煎鬆上雪”。《紅樓夢》中也有用雪水煮茶的例子,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寫皈依佛門的妙玉,請黛玉寶釵飲茶,寶玉夜跟着去,烹茶用水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貯在罐裏埋在地下,夏日取用的。寶玉飲後,覺得清涼無比。又,第二十三回,賈寶玉的《冬夜即事》詩所説:“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紅樓夢》裏的賈府是世代簪纓的詩禮之家,他們無論飲茶飲酒,豪華講究,而且高雅,不失大家風範;而《金瓶梅》裏亦官亦商的西門慶,儘管也窮極奢華,畢竟是市井俗物,難免有暴發户的俗氣。《金瓶梅》寫喝茶的地方極多:有一人獨品,二人對飲,還有許多人聚在一起的茶宴茶會。無論什麼地方,客來必敬茶,形成風尚。寫西門慶家裏飲茶,提到的茶名只有兩個:一個是“六安茶”,另一個是“江南鳳團雀舌芽茶”。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一回中分別提到:吳月娘吩咐宋惠蓮“上房揀粧裏有六安茶,頓(燉)一壺來俺每(們)吃;”“教小玉拿着茶罐,親自掃雪,烹江南鳳團雀舌芽茶。”此兩種茶皆當時貢品,可見生活的奢靡。《金瓶梅》裏吃泡茶有個特點,就是很少看到他們喝清茶,卻要摻入乾鮮果、花卉之類作為茶葉的配料,有福仁泡茶、蜜餞金橙子泡茶、鹽筍芝麻木樨泡茶、果仁泡茶、榛鬆泡茶、鹹櫻桃泡茶、土豆泡茶、薑茶等等。綜觀《金瓶梅》中所寫的種種以花、果、筍、豆等物摻入泡茶的情況,應該説,這都是當時的社會風尚,並非杜撰;不過有些地方,小説略有誇飾,藉以形容西門慶家富貴無比而已。果品點茶,在官場新貴、市井商人中最為流行。明代小説《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中寫到:“此茶喚作阿婆茶……兩個出煨黃栗子,半抄白芝麻,江南橄欖連皮核,塞北胡桃去殼相。”今日聽來,不禁叫絕,茶之清冽可貴,但翻出這麼多花樣地泡茶,也只有在那個年代吧。箇中滋味後人沒有口福,但小小茶碗中吐着的氤氲中卻藏着百味人生。

  偶得友人贈予的竹葉青,上面印着大大的“靜”字,旁邊批着一行小字:“靜勝躁,寒勝熱。清淨為天下正。”這是老子《道德經》裏的一句話,意在表達竹葉青的品質,大概也是茶的品質吧!四川峨眉仙境,霧氣縈繞間,吐納日月精華,其中的意境被無為的老子詮釋淋漓,凝神靜心地細品,方能體味。武俠大師金庸博學旁通,在他的作品中亦以茶入境。桃花島,隱士,還帶着幾分邪氣。黃藥師,不僅武學精深,而且深諳五行八卦、音律、棋藝、茶道。茶是隱士的好伴侶,幽林翠竹盡頭,一座小屋便是一生,超然物外,多有大修為。但這種境界不是我等可達到的,就如品茶,只有經歷過跌宕的人生才能有所感悟。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乃酒之一種,但酒為何能夠解憂,是其飲後欲仙的感覺,還是酩酊後的熟睡,不得而知。縱觀古今愛酒之人,他們對酒有各自的感情,道不盡也説不完。太白善以酒入詩,酒是他的一部分,醉後的“力士脱靴,貴妃捧墨”,只有這時才是真正的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羈。“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以酒送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酒麻痺了多愁之人,酒醒後卻又無法消愁。

  作為飲料之王的酒,按照生產工藝分類,主要有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三種。《紅樓夢》裏描寫的酒,這三種類型的有。發酵酒類曾寫到過“黃酒”“紹興酒”“黃湯”“惠泉酒”以及“西洋葡萄酒”等。蒸餾酒類寫到“燒酒”。配製酒類有“合歡花酒”“屠蘇酒”等。可見在賈、史、王、薛這樣的貴族家庭中,無論是大規模的官私筵宴,還是小範圍的家常便飯,席上杯中的酒是不可或缺的。當然,這些描繪都是曹、李、孫、馬等貴族世家的富貴繁華生活的'形象寫照。曹雪芹本人,就是一個詩酒放達的“燕市酒徒”,嘗作戲語説:“若有人慾快睹我書不難,唯日以南酒燒鴨享我,我即為之作書。”《紅樓夢》中,確有雪芹經歷和曹家史事的影子,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書中有關“合歡花酒”的描寫,就是最好的例證。在藕香榭擺下的螃蟹宴上,黛玉拿起那烏銀梅花自斟壺來,揀了一個小小的海棠凍石蕉葉杯,斟了半盞,看時卻是黃酒,説道:“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喝口燒酒。”寶玉忙説:“有燒酒。”便讓人將那“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黛玉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在這個小小的生活細節中,曹雪芹一氣呵成地寫出了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飲料酒。寥寥數筆酒把三種酒的名稱、酒度、效用、製法畫龍點睛地寫了出來。

  江湖中,酒是名片。金庸大俠的《笑傲江湖》中有一處場景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令狐沖品酒。不同的酒器,即便是同一種酒也會有不同的味道。用毒蠍、毒蟲、毒草等各種毒物調成的酒,在“江湖”中成了以毒攻毒的良方,這種場景在武俠作品中是常見的,酒便如藥,替人療疾,試人膽量。《天龍八部》中,在少室山下,蕭峯、虛竹、段譽三兄弟,在契丹十八勇士的簇擁下,開懷暢飲,有難同當。酒在此地又見證了兄弟情誼,勇氣和不可阻擋的氣勢。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名曰《酒公墓》,寫了一位不得志的雅士,抑鬱的書生。張先生是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終不得志,愛酒,人送雅號“酒公”。據作者述,酒公在去世前曾請求作者代寫一闋碑文,如下:

  “酒公張先生,不知籍貫,不知名號,亦不知其祖宗世譜,只知其身後無嗣,孑然一人。……少學西學,長而廢棄,顛沛流蕩,投靠無門。一身弱骨,或踟躕於文士雅集,或顫懾於強人惡手,或驚恐於新世問詰,或惶愧於幼者鬨笑,棲棲遑遑,了無定奪……釋儒道皆無深緣,真善美盡數失落。終以濁酒、敗墨、殘肢、墓碑,編織老境。一生無甚德守,亦無甚惡行,耄年回首,每歎枉擲如許粟麥菜蔬,徒費孜孜攻讀、矻矻苦吟……嗚呼!故園神州,莘莘學子,願如此潦倒頹敗者,唯張先生一人。……”

  看後有感,寫了一行小字:一壺濁酒,行走於塵世之間;潦倒一生空留七字碑文“酒公張先生之墓”,悲哉!這壺酒苦得想讓人流淚。

  對茶賦文,蕭散沖淡之中,流露出幾多人生況味;精緻細微之下,藴藏着如許文化精義。卸下盔甲,抖落塵埃,清茶一壺,知己三兩,於剎那間體會永恆,此乃生活的藝術。酒香四溢,令人神往,或月下獨酌,或與酒友淺斟,無鯨吸百川之量,但求悠然舒雅之味,竟顯品酒之真諦。茶酒人生,保羅萬千,淺話茶酒之事,行到之處即止,卻也樂此不疲;挾茶酒走一遭,如仙人般逍遙。

  自己不會飲酒,卻喜談酒事,酒令、酒戒、酒器、酒話……收集各地名酒的品牌標籤是我一大愛好。人的一生,便是窖酒的過程,多一分少一分都不相宜,唯有經歷九千九百九十九天的辛酸方能開啟佳釀,正如人生,三分甘甜,七分苦澀。茶對於不會飲酒的我來説便是最佳飲品了。夜深人靜,手捧一杯香茗,對着月光,那是我追求的生活,但似乎不太容易實現。現代化的快節奏生活讓人們變得浮躁,心少有了寧靜,尤其在都市獨行。但我仍努力的讓自己靜下了,會對着杯子,凝神看竹葉青是如何一根根直立的,而且不倦地看下去;茶香氤氲,人也跟着飄然,超脱塵世。茶讓心有了暫時寧靜的港灣。我喜酒,但愛茶,茶酒相伴,嚐盡百態人生。

TAG標籤:安徽 茶文化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