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碑通常指的是什麼

導語:碑是有許多分類的,如功德碑、紀念碑、墓碑、廟碑、墓誌銘、石經等等。那麼,碑一般是指什麼?碑通常指的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碑通常指的是什麼

碑一般是指什麼

碑一般是指一種刻上文字紀念事業、功勛或作為標記的石頭。碑一般多立在宮殿、陵墓或者寺廟中,上方篆刻文字,意在垂之久遠的意思,石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組成,其中碑身是碑的主體部分,是豎長方形的巨石。

碑其實是石刻的一種,它是一種作為紀念物或者標記的豎石,上面多篆刻文字,文字多為紀念事業、功勛或者標記,意為垂之久遠。一般石碑就是一種獨立的小品建築,它具有本身的造型,其主要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個部分組成。

石碑的碑首一般是《營造法式》所規定的“盤龍”形式,當然也有房屋屋頂形式的;碑身是石碑的最主要部分,其前後兩面都可以篆刻文字,碑身一般不做裝飾;碑座一般多為贔屓,並且形象都塑造得非常的寫實,一般多用不高的浮雕來保持碑座的完整性。

碑的相關內容

碑有廣義和狹義,廣義的碑是指鐫有述德、銘功、紀事與纂言等文字的刻石,如碑碣、摩崖、造像記與墓誌等。狹義的碑則是指東漢以後,立於紀念地、建築或墓前、刻鐫文辭的長方形石板。故碑的含義,簡言之,“樹石書丹謂之碑”(張鴻來《書法》)。

其實,刻石與碑是有區別的,如馬衡先生《凡將齋金石叢稿》曰:“今人謂文之載於石者皆曰碑”,其實不然。刻碑之興,當在漢季,古祗謂之刻石。秦始皇議海上也,其羣臣上議曰:‘古之帝者……猶刻金石以自為紀。……今皇帝並一海內……羣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故其東行郡縣諸刻,皆曰刻石,初未嘗謂之碑也。碑之名始於周代,為致用設,非刻辭之具。《禮記·祭義》‘君牽牲……既入廟門麗於碑’,謂廟門之碑也。《禮記·檀弓》‘公室視豐碑’,謂墓所之碑也。”

廟門之碑用石,以麗牲,以測日景(影)。墓所之碑用木,以引繩下棺(見《儀禮·聘禮注》及《禮記·檀弓注》)“……刻文於碑,為漢以後之事,非所論於古刻。然相傳古刻,亦有所謂碑者,故古刻之真偽,不可以不辨。”劉熙載《釋名》説:“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也,施鹿盧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求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謂之碑也。”《封氏聞見記》説:“豐碑桓楹,天下諸侯葬時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貫纖索,懸棺而下,取其安審,事畢因閉壙中。臣子或書君父勛伐於碑上。後又立之於隧口,故謂之神道碑,這神靈之道也。”

從以上這些記載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碑的原意有:①古代奴隸主貴族的宗廟,院中立石系犧口,這種立石稱為碑;②古人安葬時,墓內立豎木,上穿孔以下棺,後來用石頭代替,上刻死者生平功德,為神道碑之始祖。③立碑測日影(定時)。又從碑石的刻文來看,古代封建帝王刻石封禪,記功德,如秦始皇在嶧山勒石紀功。為死者樹碑立傳的風氣,東漢初年大為發展。

碑的原義是沒有文字的豎石,即中國最早的碑,並沒有刻字,僅是作一種標誌。如周室的宮中,宗廟、下棺都可見到。後來經過逐漸發展才成為刻有文字的碑,它用來紀功、表德才刻上文字。現在人們所見到的碑字,有廣、狹二種含義。從狹義來講,它僅僅是許多石刻種類中的一種;從廣義來説,它泛指多種形制的石刻文字。石刻文字統稱之為碑,並非近時才開始。清葉昌熾在《語石》中曾説:“凡刻石之文皆謂之碑,當是漢以後始。”故碑經過含義的引伸,除帖外,它是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總稱。

TAG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