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論語怎麼寫註釋

1.論語全文,帶註釋,翻譯,賞析

《論語十則》

論語怎麼寫註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yuè)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説:"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温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裏)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裏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説:"在温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説:"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説:"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説:"看見賢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説:"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曾子説:"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子説:"(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説:"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2.論語全文加註釋

你好《<論語>六則》解析鑑賞 【作者介紹】 孔丘(前55l~前479),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zōu)邑(現在山東省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出身貴族,早年做過乘田(管理牛羊的官)、委吏(管倉庫的官)一類的小官。30歲開始聚徒講學。

50歲時任魯國中都(現在山東省汶上縣)宰,後來一度任司空(掌建築)、司寇(掌司法)。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他遊歷列國,不被重用。

晚年整理過《詩》《書》等古代文獻。孔丘長期從事私人講學,據傳先後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

他提倡仁政、德治與禮樂教化,創立儒家學派。自漢以後,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

【解題】 本文選自《論語》。《論語》是記載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

全書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取首章中的兩三個字為篇名。一章記一件事或幾句話、各章基本上是獨立的,沒有結構上的關係。

課文的一則,就是《論語》中的一章,其中第一則見於《學而》篇,第二、三則見於《為政》篇,第四則見於《公冶長》篇,第五、六則見於《述而》篇。《論語》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哲學、政治、教育、文學等許多方面,是研究孔丘和儒家學説的重要資料。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些言論,後來發展成為成語和格言,很有啟發教育作用。

課文所選的六則,是關於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 【注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子: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或尊稱,特指有學問的男子,如荀子、孟子,相當於“先生”。

在《論語》中,孔丘門人稱自己老師為“子”。書傳直接説“子曰”的,都專指孔子。

曰:説,説道。學:學習。

而:順接連詞,表示被連接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着下來的,可不譯。時習:按一定時間實習(或温習)。

時:按時。習:有演習、實習和温習、複習兩種意思,後者偏重於書本知識,前者偏重於技能。

之:代詞,指學到的知識。不:不是。

亦:這裏是一個加重語氣的助詞。説:同“悦”愉快,快樂。

乎:語助詞,相當於“嗎”。“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這一句講一個人就當好學,並按時温習學得的知識。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指朋友。

古代“朋”與“友”的稱呼有區別,“同門曰朋,同志曰友”。自:從。

遠方:很遠的地方。來:來到,有“來共同研究學問”的意思。

樂:快樂。○這一句強調要樂於共同學習。

《禮記·學記》部:“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指自己有學問而人家不知道或人家不賞識、任用。

而:轉折連詞。愠:惱怒,惱恨。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道德高尚的人。

○緊承第二句,提出了一條與人相處的道德準則,這就是要有寬廣的胸懷,即使由於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暫時受了委屈,也不惱恨人,這才稱得上道德高尚。 以上一則三個並列的反問句,從不同角度説明應有的學習態度。

句一講不僅要好學,而且還要按時温習。句二講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到一起,互相切磋學問,值得珍惜。

句三講要注意自我修養,要謙遜,受得住委屈。把深刻的道理用委婉的語氣講出來,讓人心悦誠服。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温:温習。

故:舊的。這裏指已經學過的知識。

而:順接連詞。知新:有得到新的體會和通悟新的內容兩重意思。

可以:在古代漢語中是兩個詞,“可”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可以”,“以”是個介詞,這裏表示動作行為直接涉及的對象。(這一句中,這個對象承前省去了。)

為:動詞,做為,當做。師:教師,老師。

矣:句末語助詞。○對所學知識不斷複習,不僅可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由此及彼的獲得新的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

以上一則説明學習方法,強調對所學知識要反覆温習,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

學:學習。這裏指死記硬背不求甚解。

兩個“而”都是轉折連詞,相當於“卻”,“可是”,“但是”。思:思考,思索。

罔:受矇蔽,受欺騙。殆:通“怠”,精神疲倦。

兩個“則”:都是順接連詞,就,便。○學習和思考是求知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以上一則講學習和思考的關係,指出“學”和“思”緊密結合,才是正確途徑。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貢:孔子的弟子。

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衞國人。孔文子:姓孔名圉(yǔ),字仲叔,衞國大夫。

“文”是他死後的諡號。何以:即“以何”,介詞結構,憑什麼。

疑問代詞賓語提前。謂之:稱他,動賓結構。

謂:叫做。之:代詞,他,指孔文子。

也:語助詞,相當於“呢”。○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及大臣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一個表示褒貶的稱號叫做“諡”。

諡有一定的標準;因為同一個諡號可以概括不同身分的人的幾種主要品行,所以子貢問孔子,孔文子的諡號是依據哪一條。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文’也。”敏:聰明,敏捷。

而:順接連詞,相當於“既……又……”,所連接的兩部分有遞進意思。好學:勤學,努力學習。

不恥下問:不以向。

3.《論語》註釋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註釋】

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孔子的“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

和:調和、和諧、協調。

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斯:這、此等意。這裏指禮,也指和。

【譯文】

有子説:“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評析】

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禮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論語疏證》寫道:“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孔門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這是説,既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相互之間又不要出現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有意義的。在奴隸社會,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着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係開始破裂,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由子提出“和為貴”説,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致於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但從理論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4.論語十二章翻譯和註釋

論語十二章翻譯和註釋:

字詞分析:

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按一定的時間複習。

{不亦説乎}乎:語氣詞。

説:通“悦”,愉快。

自:從。

知:知道,瞭解。

愠:生氣,發怒,惱怒。

君子:這裏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吾:人稱代詞,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為人謀:替人謀劃事情。

忠:竭盡自己的心力。

傳: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十有五:十五歲。有,同“又”,用於整數和零數之間。

立: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認為天是世間萬物的主宰。命,命令。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疑惑。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曲肱:彎着胳膊。肱,胳膊。

從心所欲:隨心所欲。

逾:越過,超過。

堪:能忍受。

篤:堅守

文章翻譯

1、孔子説:“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學而》

2、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學而》

3、孔子説:“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情達理,不為外物所迷惑,五十歲瞭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為政》

4、孔子説:“温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就憑藉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為政》

5、孔子説:“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為政》

6、孔子説:“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籃竹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貧窮與愁苦,顏回卻沒有改變在其中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雍也》

7、孔子説:“懂得怎麼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雍也》

8、孔子説:“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做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説就像天上的浮雲。” -------《述而》

9、孔子説:“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看到自己身上也有她的缺點就改正自己的缺點。” -------《述而》

10、孔子在河邊感歎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 日夜不停。” ------《子罕》

11、孔子説:“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但是哪怕一個普通人的志氣也不可改變。” -------《子罕》

12、子夏説:“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且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張子》

5.幾句論語的註釋與翻譯

1.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説:“(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領會不了的時侯,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説而又説不出來的時侯,不去啟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個角,就不再重複去教他了。”

憤:説文“懣也”。《廣雅·釋詁》憤:盈也。氣盈為憤,引申為多,指學識深厚。啟:開,開悟。

悱:説文“口悱悱也”,意思是多説。發:原意是射箭,引申為傳達,這裏指講明白。

2.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説:“有智慧的人不會感到困惑,有仁愛的人不會感到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會感到恐懼。”

知:通智。

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在大河的岸上説:“(時間)就像這樣奔流逝去啊,不管白天還是黑夜。”

斯:這,這樣。 舍:分,區別。

6.求(論語)全篇及註釋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説(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譯文】 孔子説:“學了又時常温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

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譯文】 有子説:”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裏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係,而孝、悌説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係。

孔子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説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説,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

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説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 【註釋】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説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悦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説:“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悦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評析】 上一章裏提出,孔子和儒家學説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之一就是孝與悌。這是從正面闡述什麼是仁的問題。

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於辭令。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説話應謹慎小心,説到做到,先做後説,反對説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説不做,停留在口頭上。

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樸精神長期影響着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註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説《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

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

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

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

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温習、實習、演習等。 【譯文】 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評析】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

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

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範疇。

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後已。如後來儒家所説的那樣,“盡己之謂忠”。

7.論語原文及對照註釋

孔子論語十則原文翻譯譯文

論語十則

選自《論語》

孔子説:“學習知識,進而按時温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兒嗎?我有才學,別人不瞭解我,可是我自己並不惱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説:“温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説:“光讀書學習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什麼都學不到。”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論語原文及對照註釋

孔子論語十則原文翻譯譯文 論語十則 選自《論語》 孔子説:“學習知識,進而按時温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兒嗎?我有才學,別人不瞭解我,可是我自己並不惱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説:“温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説:“光讀書學習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什麼都學不到。”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9.《論語》十則的註釋

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

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裏既有學習方 法,也有學習態度。

朋,這裏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 趣。

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

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裏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説:“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説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説:“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這裏借回答於貢的問話, 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裏,不 斷積累知識。

“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 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

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説:“對我來説,有 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説:“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 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這裏説的是隻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 孔子説:“(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 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歎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講的是珍惜寶貴 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衞靈公》) 孔於説:“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

10.論語十二篇註釋

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重點字詞解釋:(1) 子:先生,指孔子。

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 時習:時常地複習。(3) 説:通假字,音yuè,愉快.(4)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5) 人不知:別人不瞭解自己。(6) 愠:生氣,發怒。

(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第二則: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重點字詞解釋:(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説《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3)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真誠、誠實 (5)傳:老師傳授的知識第四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重點字詞:故:舊的,原來的。

此處指已學過的知識. 而:連詞,表示順承關係,就。知:領悟,獲得。

可:可以。 以:憑藉。

為:成為,做。第五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字詞解釋:而:連詞,表示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dài):本意是危險,這裏指有害。

第六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註釋】 簞: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樂:樂於學。第七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註釋】知:懂得,知道。之:代詞,它。

這裏指學問和事業。樂:以……為樂趣。

好:喜歡,愛好。者:代詞,……的人。

第八章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註釋】1、疏食(si 嗣)---粗糧。

2、肱(gong 公)由肩至肘的部位。泛指胳膊。

3、枕(zhen 診)---枕着。4、樂(luo 洛)第九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註釋①擇:選擇。

第十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註釋①逝者:指流逝的時光。

②斯:這裏指“川”,即河,河流。 ③不捨:不停。

④如:就像。 ⑤晝夜:白天和黑夜夫(fú):〈書〉①指示詞。

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②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

③助詞。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

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歎: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夫(fū):①丈夫。

②成年男子。③稱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

④舊時指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第十一章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罕》【註釋】1.三軍:軍隊的通稱。古制,12500人為一軍。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漢3.奪:改變,換。

4.志:(某人的)志氣第十二章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註釋】 篤志:志,意為“識”,此為強記之義。

切問:問與切身有關的問題。

TAG標籤:註釋 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