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帶虎字的食物

帶虎字的食物

1、虎皮鳳爪:肥嫩的雞爪經過油炸,表皮酥香起皺,肉掌厚實軟糯。放入口中一抿,軟爛的皮肉立刻脱骨,鮮香味辣,富有嚼勁。

2、清蒸老虎斑:老虎斑是石斑魚的一種,魚皮較厚,頭腩豐滿,多肉爽脆。清蒸的老虎斑淋上醬汁,保留了魚肉的原汁原味,鮮美不油膩。

3、虎皮扣肉:是一道以五花肉為主料的菜。豬五花先炸至肉皮發泡起皺,再切片蒸熟。肥瘦相間的扣肉糯而不肥,瘦而不柴,入口即融,口舌生香。

4、虎皮豆腐:豆腐切好入鍋煎成兩面金黃,表皮微微鼓起成虎紋,焦黃的顏色極似虎皮,色澤光亮誘人。

5、虎皮蛋糕:是一種戚風蛋糕種類,外面一層薄皮經烘烤處理後形成微焦的水波狀紋路,內層蛋糕夾着奶油,鬆軟香甜,奶香濃郁。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帶有虎字的食物有很多種,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虎皮蛋:這是一道傳統的中國菜餚,是一種用茶葉和其他配料醃製的雞蛋,蛋殼會呈現出虎斑紋樣,所以得名為虎皮蛋。

2. 虎骨酒:這是一種中藥酒,由虎骨和其他草藥製成。在傳統中醫中,虎骨被認為具有滋補作用,虎骨酒被認為可以提高體力和壯陽。

3. 虎骨糕:這是一種甜點,主要由虎骨粉和糯米制成。它具有柔軟的口感和甜蜜的味道。

4. 虎皮葡萄:這是一種特殊品種的葡萄,果皮上有明顯的縱向紋路,看起來像虎皮一樣,因此得名為虎皮葡萄。

這些食物中的虎字通常是因為外觀或者某種特徵與虎有關,而得名為帶虎字的食物。請注意,其中一些食物可能具有文化和歷史背景,且對動物保護存在關注,請在購買和品嚐時尊重相關法規和道德準則。

帶虎字的吉祥菜名有哪些?

帶虎字的吉祥菜名有

1、老虎菜:正如老婆餅裏沒老婆,老虎菜中也沒老虎。老虎菜是我國東北地區的一道涼拌菜,由辣椒、黃瓜、香菜、蘿蔔絲、芹菜等食材涼拌而成。據説該菜味道辛辣,像老虎一樣生猛,所以被稱為老虎菜。

2、老虎槓子雞:河南有一道菜叫“老虎槓子雞”,“老虎”指的是辣椒,“槓子”指的是炸饅頭條,“雞”是指雞腿肉。這道菜鮮香麻辣,是不少家庭年夜飯中的一道流行菜。

3、虎皮肘子:虎皮肘子是山西等地的知名美食,做法與普通肘子類似,不同的是虎皮肘子需要將肘子表皮放爐火上烤糊,然後刮洗乾淨再烹製。

4、虎皮青椒:説到下飯神器,虎皮青椒一定榜上有名。這道菜起源於四川,主要是將青椒用油翻炒至表層起皺、膨脹,再放入調味料燒製而成,口感以麻辣為主。

5、虎皮雞蛋:虎皮雞蛋是江蘇的一道傳統名菜,不少家庭的年夜飯當中都會見到。虎皮雞蛋是水煮雞蛋經剝殼、油炸後製作而成。

吃虎粉都記什麼食物

虎粉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小吃,由麪粉製成,口感脆而香,搭配調味料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虎粉。常見的虎粉口味有葱油虎粉、蒜蓉虎粉、辣椒虎粉、酸菜虎粉等。

老虎的食物譜

虎屬哺乳動物、貓科虎屬。迄今已確認的八個老虎亞種:

孟加拉虎:分佈於印支半島,估計種羣數量約有3,060至4,735頭。

西亞虎:分佈於土耳其、亞洲中部及西部,現已絕種。

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分佈於中蘇邊境的黑龍江及朝鮮一帶,估計種羣數量約有437至506頭。

爪哇虎:分佈於印尼爪哇,現已絕種。

華南虎:分佈於華中地區的南部,估計種羣數量約有20至30頭。

巴釐虎:分佈於印尼巴厘島,現已絕種。

蘇門答臘虎:分佈於印尼蘇門答臘,估計種羣數量約有400至500頭。

東南亞虎:分佈於東南亞地區,估計種羣數量約有1,180至1,790頭。

老虎頭及身體全長:1.4至2.8米;尾長:0.6至0.9米。東北虎是現存體積最大的貓科動物:雄性體重約180至306公斤,雌性體重約100至167公斤。老虎的棲息地多樣化,茂密的植被、足夠的獵物及水源是老虎最重要的存活條件。

老虎屬食肉動物,捕獵多種類的動物為食糧,一般習慣在黎明至日落期間捕食,主要以大型哺乳動物如豬、鹿、羚羊、水牛及印度野牛為食物。老虎能捕食比本身體型更大的獵物,一頭重約一百至二百五十公斤的老虎可捕獵一頭重達九百公斤的印度野牛。野外的老虎每一次能進食四十公斤的肉類,在未受擾的情況下,它們一般在捕獲獵物後的三至六天內重返捕獵地點享用剩餘的美食,直至食物所餘無幾才罷休。

老虎是捕獵能手,但捕捉獵物時往往有九成機會失手,由此可見,在自然條件下,老虎並不會導致獵物絕種,更不會對獵物的羣落數量造成任何重要的影響。然而,隨著人類不斷破壞老虎的棲息、砍伐及燒燬植物,及捕殺老虎賴以維生的動物,老虎的存活遂備受威脅。

老虎在三至六歲開始繁殖,全年也可進行交配,但主要集中在十一月底至四月初,懷孕期約需一百零三天,每次可生產二至五頭幼雛。雌老虎每兩年至兩年半繁殖一次,並須肩負哺育幼雛的責任,小老虎在十八至二十八個月後便可開始生活。迄今壽命最長的野生老虎約有十五歲半,人工飼養的最多可長至二十六歲。

老虎的分佈範圍可按棲息地及獵物的分佈情況而不同,以印度的分佈地為例,面積只有五百至一千平方公里,範圍最大的分佈地位於西伯利亞東部,約有一萬零五百平方公里。

老虎跟其他貓類不同之處,在於它們善於游泳,以往曾錄得一頭老虎游泳長達二十九公里。

本世紀初,全亞洲相信共有十萬頭老虎,但其後數量便縮減達九成之多,迄今只餘下少於七千頭野生老虎。捕殺老虎作商業用途、其食物數量減少以及棲息地喪失,均是老虎面對的主要威脅。老虎的將來繫於現有的棲息地能否得以保存,及人類可否全面遏止非法捕殺的危機。

一直以來,獵人為蒐集虎皮、製做標本及裝飾物而不斷獵殺老虎,也有以老虎身體部分研製中藥材。十九世紀末及本世紀初,射殺老虎更成為一項運動,一九一一年,短短十一天內在尼泊爾便有三十九頭老虎被同一羣人射殺。在中國,老虎被視為“害獸”,“除害”更可獲賞金。由四十至七十年代三十年間,共有三千頭華南虎因而被獵殺。以往,獲取虎皮是老虎被殺的主要原因,近年殺虎卻是為了獲得虎骨製藥,殺虎取骨的問題備受各方面的關注。

以往,傳統中藥業認為老虎身體各部分也可入藥作醫療用途,惟至今大部分入藥用途也不再通行,近年中醫主要使用老虎的肱骨作為醫治風濕的藥物,同時,虎骨搗碎成粉末可製成藥丸、膏藥或浸製虎骨藥酒。自一九九三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已刪除以虎骨入藥。然而,含虎骨的藥物仍在不少亞洲、歐洲及北美國家廣泛出售。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世界自然基金會贊助舉行一個突破性的會議,席間集合了傳統東亞藥業人士、藥商及研究學者,與環保人士共同商議在東亞藥業中,使用其他動物骨骼取代虎骨的情況。會上研究人員就多個野生及飼養品種虎骨的功效進行闡釋,並期望中國能儘快以其他材料取代虎骨,然而,取代的物料必須避免危及另一種野生動植物。

打擊老虎身體部分非法貿易活動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使用者的保護意識。使用者認識到貿易後,便須遵守有關法例。首先需要使他們理解老虎身處的狀況,鼓勵他們加入救虎行列,包括禁上使用老虎身體部分及衍生物。

隨著老虎棲息地內的人口不斷增加,住宅、農業及其他人類活動促使老虎的棲息地減少。不僅面積縮減,甚至以往的野生地區也變得零散不全,難以作為老虎棲息地。現時,全球五千至七千頭老虎分散為超過一百六十個細小羣落。部分分佈地因受人類砍伐柴木及捕獵老虎的獵物而備受破壞,導致老虎的數量可能因不斷減少以致無法繁殖。目前,華南虎的棲息地分佈零散,雖然已有一些積極的救亡計劃,準備把部分細小的棲息地連繫成主要的保護地區,但恐怕仍未能趕及在這些老虎亞種完全絕跡前成功實行。

人類捕獵野生生物,導致老虎的食物減少,對老虎造成嚴重的威脅,在大型的保護區內情況也不例外。研究顯示假如每平方公里內獵物數目低於二至五頭動物的標準,老虎便難以成功繁衍下去。一九九一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資助一項華南虎的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在保護區內並無老虎被殺,但在區內捕殺豬支及鹿,卻對老虎的生存構成威脅。老虎食物數量減少同樣是其他保護區內的重要問題。同時,在保護區內放牧家畜,不但導致牲畜與野生生物爭奪食物,而且老虎及獵物藏身的植被也大幅減少,這些牲畜也可能間接傳染疾病與野生生物。由於老虎的食物減少,老虎的分佈便越見零散,隨著人類活動影響保護區及鄰近地區的生態,老虎的數量也將減少。

保護老虎必須全面遏止捕獵老虎及其身體部分的貿易活動,更須保存現有的老虎保護區。為確保這些美麗的生物能持續繁衍下去,必須擴大保護老虎的行動,識別大型的「老虎保護地點」,包括主要的棲息地及完整的獵物羣落是切實執行保護工作的第一步,其後還需要推行創新的管理規劃,以平衡地區內居民與老虎兩者需求產生的矛盾。凡此種種,均是人類踏入二十一世紀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

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在20世紀,地球上原本還生活着8個虎亞種,但在人類的勤奮捕殺之下,有三個亞種相繼滅絕,另幾個亞種陷入瀕危,其中我國特有的華南虎恐怕已在野外滅絕了。

虎的身型巨大,體長約119-290cm,亞種當中體型以東北虎(P.t.altaica)為最,而蘇門答臘虎(P.t.sumatrae)體型則最小。虎的體毛顏色有淺黃、桔紅色不等。它們巨大的身體上覆蓋着黑色或深棕色的橫向條紋,條紋一直延伸到胸腹部,那個部位的毛底色很淺,一般為乳白色。生活在俄羅斯東部和中國北部的東北虎在幾個亞種當中體毛最長,那是為了抵擋北地的嚴寒。一般來説,所有的虎,冬天的毛都會比夏天長,體毛顏色和花紋也會比較淺。虎的頭骨滾圓,臉頰四周環繞着一圈較長的頰毛,這使它們看起來威風凜凜。雄性虎的頰毛一般比雌性長,特別是蘇門達臘虎。虎的鼻骨比較長,鼻頭一般是粉色的,有時還帶有黑點。它們的耳朵很短,形狀如半圓,耳背是黑色的,中間也有個明顯的大白斑。虎的四肢強壯有力,前肢比後肢更為強健。它們的尾巴又粗又長,並有黑色環紋環繞,尾尖通常是黑色的。

虎原本有8個亞種,目前已被人類滅掉3個:

P.t.balica:巴釐虎,印尼巴厘島,1940年代滅絕;

P.t.sondaica:爪哇虎,印尼爪哇島,1980年代滅絕;

P.t.virgata:裏海虎,裏海地區,1970 年代滅絕。

剩下的5種虎分佈在印度、東南亞、我國以及我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總的來説虎是林棲動物,只要不遠離水源,它們在林地邊緣的沼澤、草原也能適應。在我國,虎有4個亞種生存,即孟加拉虎,主要分佈在南部、雲南西部;印支虎,主要分佈雲南西雙版納、廣西西南部;華南虎,我國特有亞種,因此又被稱為中國虎,分佈於我國南方地區,經過20世紀50-60年代驚天地泣鬼神的打虎運動以後,基本等同滅絕;東北虎,吉林省琿春縣。

虎基本上是奉行單身主義的夜行動物,不過在有些遠離人類的保護區裏,這些傢伙們白天也出來溜達。在寒冷的北部居住的虎有時在白天也得出動四處捕食。它們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動物,包括各種野鹿、野羊、野牛、野豬,有時也捕捉各種小動物,像鳥類、猴子、魚等等。據説它們連昆蟲和漿果也吃,為了幫助消化,它們也會偶爾啃點草。有時飢餓之極虎也會捕食人類家畜,甚至殺人(吃人的虎經常是那些老弱病殘,無法對付健康動物的可憐傢伙,而這種慘劇通常只有在人類進入虎的領地後才會發生),因此遭到某些人類的憎恨。如果食物吃不完,它們也會把剩下的藏起來,通常是距離水源不遠的地方,等過幾天再來吃。

儘管虎是獨居動物,並有着自己的領地,公虎仍可能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孩子們待在一起。成年虎,尤其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間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未知是否長期性)相互協作,共享收穫。虎利用在樹幹上抓撓以及噴灑排泄物來劃分自己的領地範圍,一個公虎的領地內可能有不止一隻母虎,不過母虎之間的領地未必交疊。公虎對自己的領地嚴格捍衞,領地面積過大,就難免有人想佔便宜。面對無恥的入侵者,公虎通常是奉行殺無赦,而且這樣也能減少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母虎一般沒這麼無聊,即便它們的鄰居死了,它也未必會去開拓疆域。

虎不喜歡炎熱的天氣,因為它們缺少汗腺,夏季到來之後它們總會四處找樹蔭躲着。由於游泳技術高超,它們更是十分熱愛游水,炎熱地區的虎特別喜歡在水塘泡澡嬉戲。不過它們的爬樹本領就遠比不上游泳技能了,估計這是體型太大太重所致……:S

虎沒有固定的繁殖期,不過它們常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間四處尋找自己的心上人。這種時候女士可能有好幾個傾慕者追求呢,當然,只有比武獲勝的一方才能贏得美人的愛情。母虎的孕期大約有93-112天,每次通常產下2-3個寶貝,最多可能會生下7個!寶寶們通常在6-14天后睜眼,20天左右學會走路,5-6個月斷奶,長到一歲大的時候就能和媽媽一起狩獵了。雖然可以自力更生,孩子們通常還會和媽媽待着,直到2歲左右。東北虎可能成長的比較慢,甚至有年輕的孩子在媽媽身邊待四年的記錄。一般當媽媽有了另一羣寶寶的時候,這些大孩子就會離開母親了,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傢伙可能仍然賴着就是不肯走。年輕的母虎一般在36-48個月性成熟,而公虎需要48-60個月。圈養記錄中,壽命最長的虎活了26年。

虎在近代是極為倒黴的,人們貪圖虎骨虎皮等製品,又因為它們捕食家畜而惡毒地憎恨它們(吃人虎只是極少數)。在過去,人類沒多少“改變”自然的能力,特別是沒有多少火力強勁的殺傷性武器,所以,虎,以及全球其他七七八八的動物還算生活的安生。到了近代,當人類自封為自然的主人,一切就都改觀了…… 以下是5種倖存亞種數量的簡單介紹:

華南虎(或所謂的‘中國’虎):1950年前後在野外大約還有4000只,由於被我國認為是危害人們羣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惡霸動物,因此在1950-60年代人民羣眾在號召之下對它們瘋狂捕殺,男女老幼皆不放過(估計還讓個別人狠狠致富了一把)。捕殺行動堪稱成績斐然,因為自1990年起在野外就再也沒見過華南虎的活體了(基本可算野外滅絕)。加上目前在南非野化留學的三隻,如今中國還剩72只圈養華南虎,而它們都是過去6只野生華南虎的後代。由於近親繁殖嚴重,圈養華南虎已嚴重退化,能否在放歸後生存很難預料,何況連合適的棲息地恐怕都難以保證。因此,基本可以預料,在不遠的將來,所有的中國虎將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它們將成為自然界的另一個傳説。

阿穆爾虎

別名:西伯利亞虎、滿洲虎、

東北虎

科: 貓科

學名: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英文名: Siberican Tiger

東北虎是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平均體長為1.8―2.8米,尾長0.9米,體重227―272千克,最大的記錄體重超過300千克。分佈於中國的東北地區,國外見於西伯利亞。棲居於森林、灌木和野草叢生的地帶。獨居,無定居,具領域行為, 夜行性。感官敏鋭,性兇猛,行動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動物, 偶食小型哺乳動物和鳥。

野生的東北虎幼仔要和母親一起生活2―3年,學會捕獵本領, 然後才生活。繁殖期冬季,孕期98―110天,每產2―4仔,3―4歲性成熟,壽命20―25年。

野生東北虎現存數量只有400多隻,大部分分佈在俄羅斯,在我國的數量不足20只,朝鮮半島已經再沒有東北虎的蹤跡。

中國Ⅰ級保護動物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印支虎:生活在東南亞以及我國部分地區。由於有數條國境線穿越印支虎生活的深山老林,致使出入印支虎的棲息地相對比較困難,這倒保護了它們的存在。據推測,野外可能還有1,180-1,790只印支虎生存。

孟加拉虎(印度虎):它們的數量是剩下的5個亞種當中最多的。印度在保護印度虎上的遠矚以及卓越努力都很值得敬佩。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就制訂了印度虎保護計劃,為此他們建立了幾十個自然保護區,並付諸實施。如今野生印度虎大約有3,500-4,000只左右,約佔全球虎數量的一半。現在對印度虎危害最大的就是偷獵者。

(Cattleya:根據2006年的最新消息,這個數字已經有了驚人下降,有消息稱,目前孟加拉虎可能已不足1500只。造成這種惡果的仍然是偷獵,而驅使偷獵行為不斷髮生甚至升級的,就是來自我們東亞各國對虎製品的貪婪需求。在這裏,請讓我們一起呼籲,抵制虎製品,從自身做起…… 於2006.05.23)

蘇門答臘虎:生活在印尼蘇門達臘島,目前數量可能有400-500只。

因為商業利益瘋狂偷獵、持續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目前是威脅虎生存的主要因素。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它們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為我們人類的一些荒謬的舉動白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虎的未來掌握在人的手中,我們是繼續保持短視和貪婪而選擇讓它們滅亡,抑或摒棄無知,盡力做到人與動物的和諧共處,這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要知道,作為生態圈的一份子,保護動物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身,對自然的破壞和對物種的滅絕,如同打開潘多拉的盒子,人類能承受的起這樣的代價麼……

IUCN紅皮書:東北虎、華南虎、蘇門達臘虎被列入嚴重瀕危名單;其他兩個亞種被列為瀕危名單。CITES:所有亞種列入附錄I。

---

分佈

全世界的老虎有八個亞種。老虎的分佈向四方的森林地帶遷徙,幾乎整個亞洲地帶的

森林中都有它的足跡。有向北擴展的西伯利亞虎;向西延伸的西亞虎;向南遷徙的東

南虎,也有向西南擴展的孟加拉虎,更有一些跨海至蘇門答臘、爪哇、巴里等島嶼上

,而形成蘇門答臘虎、爪哇虎和巴里虎。

老虎的攻擊方法

老虎遇到獵物時會伏低,並且尋找掩護,慢慢潛近,等到獵物走近攻擊距離內,就突

然的躍出,攻擊背部,這是為了避免遭到獵物反抗所傷到。老虎會先用爪子抓穿獵物

的背部並且把它拖倒在地,再用鋭利的犬齒緊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不然就是咬斷

頸椎,直到獵物死亡才鬆口。這種攻擊方式也是貓科動物最典型的攻擊方法。

食量

成年的老虎一天平均吃下6公斤左右的肉,一年約吃下3500公斤的獵物。

習性

1. 愛水並且也擅於游泳。 2. 晝伏夜出。 3. 只要在植物濃密也有水的地方便可居住。

4. 喜歡以四處灑尿、抓磨樹幹、排糞來劃清界線。

--- 虎是中國文化傳統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它一直被當作是權力和力量的象徵,也一直為人們所敬畏。虎在中國生肖中排位第三,並被認為是世上所有獸類的統治者,出生於虎年的人被認為是英勇的、樂觀的,也是寬容的、慷慨的,他們能夠長壽而且善於領導而非服從。

虎前額上的花紋構成中國的"王"字,事實上,中國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來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國人巧妙地以它前額上的花紋作為一個漢字,意思是統治者。如今,這個字已成為了百家姓中的一個了。虎是一種極具陽剛之氣的動物,它具備勇敢與威嚴,虎也被人們認為是山大王,傳説它能夠驅除一切。在戰爭年代,虎頭被繪製在戰士的盾牌上用以嚇阻敵人。

在中國的傳説中,人們相信虎是極其有力的動物,它們能驅除家庭的三大災難:火災、失竊和。虎畫經常被掛在牆上並正對着大門以使惡魔因害怕而不敢進入。乃至在當代中國,也有兒童戴着虎頭帽、穿着虎頭鞋用以驅邪,還有的人睡虎頭枕以使自己更加強壯。在虎年,孩子們的頭上都寫上了紅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強他們的精力與活力。在早期的中國,老虎是主要的動物神靈,人們認為它能驅除旱災,還有人相信一頭虎在500年後將變得雪白,然後還能再活1000年,當它們死後,它的靈魂將滲透入地下變為琥珀,這便是"琥珀"一詞的由來,意思是"虎之魂"。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徵,在早期的中國法庭上能見到"迴避"、"肅靜"的字樣。虎符:虎形的木塊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達的軍令的標誌;古代的強盜首領也將虎皮鋪在自己的座位上以顯示自己的至高地位。帶虎字的中國成語:龍騰虎躍、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 虎的形象和稱謂曾經出現在歷代的歌舞和戲劇中,如元朝雜劇《虎頭牌》,清朝傳奇《虎囊彈》、崑曲《虎囊彈》、京劇《虎牢關》、《卧虎溝》、《胭脂虎》等,不勝枚舉。其中兩個表現人與搏鬥場面的最為激動人心。一個叫做《東海黃公》,是在漢代長安附近流行的一種"角抵戲"。晉朝葛洪在《西京雜記》裏對此有頗為詳細的記載:"東梅人黃公,少時為未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絳繒束髮,立興雲霧坐成山河,及衰老氣功羸憊,飲酒過度不能復得其術。秦末有白虎見於東海,黃公乃以赤刀往厭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三輔人遂以為戲。漢帝亦取以為角抵戲馬。"看來這裏對虎的威力還是誠惶誠恐的,因為象東海黃公那樣有武功、有法術的人仍然沒有鬥過虎,終於枉送了性命。由古典小説《水滸傳》改編的京劇和其他地方戲"武松打虎",也是表現人虎搏鬥的,但結果恰與《東海黃公》相反,武松打死了虎,成為打虎英雄。在我國有關虎的語彙中也有不少含有貶意的,如"為虎作倀"形容本身受了虎害,又被驅使去害別人的勢利小人的醜惡品質;"狐假虎威"則勾畫出了一幅仗勢欺人的奴才嘴臉。在我國民間童話中,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老虎學藝》的故事:儘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樣地走來走去,但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會上樹。因為在很早以前,虎什麼本領都沒有,只好拜貓為師,學習各種本領。熱情的貓很快就教會了它縱、跳、躥、撲等諸般技藝,但也發現了虎兇狠殘暴的本性,就在傳授的過程中留了一手。當虎覺得自己已將貓的本領完全學會之後,便一反常態,恩將仇報,竟然猛撲過來,要把貓一口吃掉。貓卻不慌不忙,敏捷而靈巧地縱身爬上了樹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樹下無計可施,便又央求貓把上樹的方法傳授給它。貓則不再上當,虎也就終於沒有學會上樹的本領。宋朝大詩人陸游在《劍南詩稿·嘲畜貓》自注中寫道:"俗言貓為虎舅,教虎百為惟不教上樹。"這個故事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小人。至於以虎為地名、人名,繼而演繹出的故事傳説、趣聞逸事,就更是數不勝數。而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文化中的虎年,則是每隔12年就要到來的歡樂節日。由於我國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之一,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隨着人口的不斷遷移,幾乎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找到華人的身影。他們所到之處,也必將或多或少地帶去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的十二生肖文化就是絕大多數遠離故鄉的海外華人所難以丟棄的,同時也逐漸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因此,近年來這種以十二種動物命名年的習俗,不僅在亞洲各國和俄羅斯等的影響越來越大,也悄然傳到了歐美各國,尤其是有關虎年的來歷和各種傳説,各種媒體都樂於廣泛地進行宣傳,使虎年成了虎名副其實的"本命年"。

拯 救 老 虎

丁巍

伴隨着這隻巨大野獸的出現,地面上捲起了一陣旋風。她的花色皮毛像幻影一般飄忽而去。

這裏是印度的一家最大的國家自然公園,一隻正處於飢餓狀態的孟加拉雌虎從茂密的草叢中一躍而起,它要開始捕獵了。為了餵飽那330磅重的身體,它每星期至少要捕食一隻鹿、一頭野豬或是其他大型動物。它堅實的肩膀和有力的前肢可以將一隻重1300磅的野牛擊倒,匕首樣的牙齒能夠迅速地致獵物於死地。

那隻孟加拉雌虎在公園的小路上僅僅逗留了短短的一瞬間,便突然消失於叢林中了。面對這一情景,紐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印度籍生物學家烏拉斯·卡蘭教授十分感慨地説道:“能看見一隻虎,簡直跟做夢一樣。”的確,這種亞洲巨獸正在迅速地消失,其速度遠大於除犀牛之外的任何一種哺乳動物。即使在一些自然保護區內,由於屢禁不止的非法偷獵以及來自人類的多種威脅,使得這種動物已經所剩無幾了。

就拿印度那家最大的國家自然公園來説吧。大約有6000多名印度人長期居住在這片26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而在其四周,分佈着大大小小250多個村落,人口數以萬計。人們時刻都在與虎競爭着稀有的生活資源,這對虎來説,不能不説是一種災難。更有甚者,一些不法之徒為了能在黑市上賺一筆,不惜想方設法地捕殺虎,即使是虎仔也絕不放過。如果不是250多名保安人員為保護虎的生存而晝夜巡邏的話,恐怕這裏為數不多的虎早已滅絕於世了。

據估計,目前地球上生存着的虎不會超過5000~7500只,其數量在本世紀內已下降了95%。如果我們不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的話,虎——這種與人類共存多年的珍貴動物,恐怕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也只能在動物園或者馬戲演出中才能觀賞到它的雄姿了。

人類有關虎的文化淵遠流長。在阿穆爾河畔,蘇聯考古學家曾發現了具有6000年曆史的虎雕,並證明當時的人類曾將它視為崇拜的偶像。在印度神話中,女神德伽總是騎着一隻虎。中國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也將虎的造形看作是驅邪避妖、長生不老的吉祥物。

如果説現代的亞洲文化已不再將虎推崇為至尊,那麼將虎視為醫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的人卻大有人在。傳統醫學幾乎將虎體的每一部分都視為具有珍貴的醫藥價值。人們認為,服用虎骨可以醫治風濕症並使人長壽,虎鬚可增強體力,而用虎鞭浸泡的飲料則可以提高人的性功能。

老虎的主要食物有哪些?

老虎屬食肉動物,捕獵多種類的動物為食糧,一般習慣在黎明至日落期間捕食,主要以大型哺乳動物如豬、鹿、羚羊、水牛及印度野牛為食物。老虎能捕食比本身體型更大的獵物,一頭重約一百至二百五十公斤的老虎可捕獵一頭重達九百公斤的印度野牛。野外的老虎每一次能進食四十公斤的肉類,在未受擾的情況下,它們一般在捕獲獵物後的三至六天內重返捕獵地點享用剩餘的美食,直至食物所餘無幾才罷休。

老虎喜歡吃什麼食物 老虎喜歡吃什麼食物圖片

1、老虎是肉食性動物,最喜歡的食物是鹿、麝、野兔、狼、熊、羚羊和野豬等,有時也捕食青蛙、小鳥等一類動物。虎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躺在草叢中睡覺。

2、虎行走時,像貓一樣輕手輕腳不露一點聲響。一旦發現獵物,先伏下身體,在草叢中儘量趴着行進,一直潛行到只有幾米遠時,突然猛撲過去,利用尖齒和鋭利的前爪將獵物置於死地。

老虎食物有哪些

兔子 主要是肉 各種各樣的動物! 野生虎食量十分大,以大中型食草動物為食,也會捕食其他的食肉動物,已有確切記載標明:有攻擊或捕殺亞洲象、犀牛、鱷魚、熊等動物的實例。 大米,小麥等等。。出糧類的都能夠,這很經濟又實惠便當的 會跑會跳的動物都是他們的食物 雞肉、牛肉 主要是肉食,家禽,牲畜,等,是肉,它就吃, 它打的過的它都吃

關於東北虎的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以下是其中一條食物鏈(“→”代表被捕食):

農作物→蟋蟀→蠍子→老鼠→蛇→野豬→東北虎

問大家一個字:上邊一個食品的"食",下邊左邊是一個"號"右邊是一個老虎的"虎"這個字怎麼讀啊

饕tao 一聲

饕餮

漢語拼音:tāo tiè

饕餮(拼音:Tāotiè),傳説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傳説是龍生九子之一。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神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饕餮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祕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

《辭海》中記載:饕餮是“傳説中的貪食的惡獸。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

《辭海》在解釋饕字説:饕即“貪,《漢書·禮樂志》:‘貪饕險’顏師古注:‘貪甚曰饕。’特指貪食。”

《呂氏春秋·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

上面幾段話裏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

一是,饕餮是一種“惡獸”,而不是魚蛇蟒鱷,不屬於魚類或爬行類。《辭海》中還有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紋。你只要看一看就可以認出那個兇惡的猛獸像誰,非常像狼的正面像,也是圓眼吊睛,兇狠無比。

二是,饕餮甚貪食。這個特徵鮮明地指出了狼的特性。“極貪食”是草原狼的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咱倆養過狼,太知道狼的這個天性了,咱倆可以舉出無數個狼貪食的例子。天下再沒有比狼更貪食的動物了。不信可以讓人去問老牧民,天下最“貪食的惡獸”是誰?回答肯定是狼。人所共知,“貪”就是狼性的代名詞。董仲舒説秦“以貪狼為俗”,也把貪與狼相併列。中國人形容貪食總是用“狼吞虎嚥”,而且還把狼排在虎之前,狼比虎更貪食。形容貪心都説“狼子野心”,不會説“虎子野心”。

由於饕餮具有“惡獸”和“甚貪食”這兩個狼的特徵,而且饕餮紋又像狼。因此,傳説中的饕餮很可能就是狼,或是從狼演變而來的神獸。

三是,饕餮成為商周鼎的主要紋飾,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問題。寶鼎是華夏民族在青銅時代的立國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徵至高無上王權的神器和禮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華夏先民心目中處於民族“圖騰柱”的地位。因此,只有屬於民族的圖騰才有資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鐫刻鑄造在寶鼎重器之上。這一現象又反映出兩個問題:其一,到商周時,華夏族可能還仍然崇拜狼圖騰,至少是猛獸圖騰,炎帝黃帝族祖先的圖騰崇拜遺風可能還繼續存在,而周朝時期的華夏族受狼圖騰的影響更深,因為,周起源於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圖騰的遊牧族。其二,當時的“龍”可能還沒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為華夏族的民族圖騰,否則,象徵王權的寶鼎就一定會以龍作為主要紋飾。而且,當時周天子也還沒有坐龍座,那時還延續着炎黃遊牧遺風,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紋飾主要由饕餮紋和雲紋所組成,以饕餮為中心,雲紋環繞其周圍。顯然,饕餮神獸在天上,從雲層裏探出頭,俯看人間。它的身體則藏在雲裏,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龍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腦袋後面續上龍身,那就與後來的標準龍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認為,在狼圖騰和龍圖騰之間可能還有一個饕餮圖騰的過渡階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後來龍的猙獰面目。

獸面紋所指稱的神獸的真正名稱與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復現的年代之中,後人因其面相兇惡、神祕、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賜名為饕餮。饕餮原是《左傳》中用來形容貪財貪食之不仁不義者。近世學者已指出把獸面紋命名為吃人的饕餮純是牽強附會,有悖於商周的社會文化狀況。

因為面相兇猛恐怖,又行饕餮惡名,此獸在中國文化與藝術演變中的蹤跡幾乎無從尋覓。西周中期,盛行了幾百年的動物紋飾突然退出了青銅器裝飾主紋的領域。但是,與饕餮紋同時出現在青銅器上的幾種動物紋樣,如龍、虎、鳳、龜等,在以後的文化演變中,都大量出現在官方與民間,成為中國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藝術表現源源不絕的主題。特別是龍,在青銅器時代,多數也都擁有與饕餮紋相同的兇惡面孔。若論神祕、威武和地位,龍在青銅時代遠遜於饕餮。然而,龍後來卻登上了中國文化與象徵的最高寶座,“饕餮”這一青銅時代的至尊,蹤影難尋了。

饕餮紋到底指稱什麼?歷來爭論紛紜,迄今尚無定論。有説是牛、羊、虎、鹿、山魈……。在這諸説中,饕餮為虎説聲音最響。許多從事原始文化與藝術研究的學者認為,饕餮紋是虎紋的誇張、變形。在古代,虎亦為很重要的通天神獸,巫師乘虎的造型在後世文物中多有出現。而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在“龍鳳”崇拜之前,曾有過一個相當長的龍虎崇拜的階段,龍虎鬥圖案造型在東周至西漢時代大為盛行,其中尤以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龍虎相鬥圖最為精美,氣勢不凡。古人認為虎為陽獸,“雲從龍,風從虎。”龍虎相鬥表示陰陽交合。在漢代,蒼龍、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東、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國歷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龍之下。然而,古籍中對虎的神通的描繪顯然難與饕餮在青銅器上的顯赫地位相比。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雲:“週期着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説,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狍(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東北虎主要的食物有哪些?

東北虎主要的食物有哪些呢,在它的食譜中包括野鹿、野羊、水鹿、狍、麝、野豬等等,其中百分之七十的食物都是野豬,所以人類無的狩獵野豬會導致它的食物減少,以至於它們找不到食物經常忍受飢餓甚至死亡,一次進食後,東北虎可以一個星期不用吃東西,除了捕獵外,它們幾乎不會浪費體力以免浪費更多能量。

老虎吃什麼食物為主

老虎是食肉動物,其主要以其他動物作為食物。它們的主要獵物包括鹿、野豬、水牛等大型哺乳動物,以及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老虎以肉類為主食,其食物來源與其棲息地和生態系統的可用資源有關。在自然環境中,老虎會通過潛伏、追捕和攻擊來獲得食物。它們的捕獵技巧和強大的身體使其能夠捕捉並消化大型獵物。老虎適應了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需求,並擁有鋒利的犬齒和強壯的顎骨來咬碎和咀嚼肉類。老虎的核心食物是肉類,其適應了以獵物為主食的食性。

TAG標籤:帶虎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