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

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

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包括《姑蘇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鷓鴣飛》、《黃鶯亮翅》、《五梆子》和《揚鞭催馬運糧忙》。

其中,《姑蘇行》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樂曲,採用崑曲音調,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春到湘江》是湖南特色濃郁的竹笛名曲,表現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喜相逢》則是一首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情節。

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包括《姑蘇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鷓鴣飛》、《黃鶯亮翅》、《五梆子》和《揚鞭催馬運糧忙》。

其中,《姑蘇行》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樂曲,採用崑曲音調,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春到湘江》是湖南特色濃郁的竹笛名曲,表現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喜相逢》則是一首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情節。

1. 《梁祝》- 吳宗憲

2. 《山丹丹開花紅豔豔》- 陶培韻

3. 《櫻花》- 李祥霆

4. 《茉莉花》- 呂思清

5. 《小河淌水》- 南音笛子

6. 《二泉映月》- 陳軒

7. 《天空之城》- 川井鬱子

8. 《半壺紗》- 王菲

9. 《菊花台》- 周杰倫

10. 《青藏高原》- 葉倩文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笛子十大名曲都是哪些?

笛子十大名曲:姑蘇行、梅花三弄、粧台秋思、幽蘭逢春、春到湘江、喜相逢、鷓鴣飛、黃鶯亮翅、小放牛、揚鞭催馬運糧忙。

1、小放牛

這段旋律帶者濃厚的民間色彩,充份表現年青人的天真活潑情緒。《小放牛》的版本很多,演奏的樂器亦各異,很多戲曲也會採用作為唱腔,這個版本是劉森改編,單純不復雜,較重視樂曲的韻味。

2、喜相逢

此曲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動作。改編後,表現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

3、姑蘇行

採用崑曲音調,具有江南風味。樂曲典雅,表現了古城蘇州(古稱姑蘇)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寧靜的引子,是一幅晨霧依稀、樓台亭閣、小橋流水誘人畫面。抒情的行板,使遊人盡情的觀賞精巧秀麗的姑蘇園林。

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

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

一、《姑蘇行》

《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深受廣大人民羣眾喜愛的竹笛經典名曲。

曲名為遊覽蘇州(古稱姑蘇)之意,全曲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樂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奏輕鬆明快,結構簡練完整(俞版),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樂曲之一。

二、《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是寧保生先生1976年創作的竹笛名曲,樂曲表現了湘江兩岸秀麗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壯志豪情。引子廣闊而富於,展現出湘江波光粼粼,煙霧迷濛的美麗景色。如歌的行板,輕盈的旋律時而吟唱般的低迴,時而激揚高唱,甚為柔媚動人。

中段由羽調式到宮徵調式,意境清新。歡騰的快板富有湖南花鼓戲的韻味,熱烈中隱有鼓聲點點,又有深情交融、奔放灑脱、詼諧樂觀的神態躍然在樂曲中,幾番遞升的旋律把樂曲層層推向。

三、《喜相逢》

《喜相逢》是笛子大師馮子存先生的代表曲目,公演於1953年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匯演大會。音樂素材來源於山西梆子和二人台戲曲音樂,常常作為戲曲過場音樂使用。用慢速演奏時適宜表達動情感傷、依依惜別的場面,用快速演奏時表達喜慶熱鬧、親人團聚等場面。

四、《牧笛》

《牧笛》創作於1958年。是竹笛演奏家、作曲家劉森根據劉熾為雙人舞《牧笛》寫的舞蹈音樂改編的。表現了五十年代農村年輕人的美好生活,可稱之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將人們帶到新的農村生活

劉森將傳統技法予以昇華、發展,並將北派的剛與南派的柔結合,吸收長笛氣震等技法,形成了既民族韻味濃烈,又富於時代氣息、如歌,感人肺腑的新風格。

五、《小放牛》

《小放牛》是流行於河北省民間的歌舞小戲。是民間歌舞小戲《小放牛》中的一段載歌載舞的男女對唱。內容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俏皮的牧童和村姑聊天的情景。由4個樂句組成,音調明快流暢、富於表情。曾流傳全國漢族地區,且常被融於戲曲音樂之中。

六、《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我國著名笛子演奏家簡廣易先生60年代年以內蒙古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

作品以濃郁清新的民族民間音樂風格,親切感人的旋律、活潑跳動的節奏展現出內蒙古大草原的風光和牧場上一片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現了牧民新時期的精神風貌。

七、《鷓鴣飛》

《鷓鴣飛》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間樂曲,樂譜最早見於1926年嚴固凡編寫的《中國雅樂集》,該書所載《鷓鴣飛》的解題是:“簫,小工調。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聲音較低的樂器,似乎幽雅動聽。”

但是以後此曲以絲竹樂合奏、簫獨奏等多種形式在江南流行開來,用笛子演奏的版本反而成為此種名曲。該曲歷經多位民族音樂大師的改編,其中尤以陸春齡先生和趙鬆庭先生改編的版本為佼佼者,陸春齡先生改編的版本更是被譽為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八、《黃鶯亮翅》

《黃鶯亮翅》樂曲根據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駕》改編而成,描繪了鳥類在晴朗天空下自由飛翔的愉快場面。

全曲共分四段以及尾聲。第一段,旭日東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又開始甦醒了,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揚。第二段,黃鶯已經醒來,在樹林的枝頭跳來跳去,亮翅高唱,好像向大自然宣佈: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開始了。

第三、四段,描寫黃鶯在蔚藍的天空中,俯視着美麗的大自然盡情地飛翔,盡情地歌唱。尾聲,用徐緩的速度與遼闊而優美的笛音結束全曲。

九、《五梆子》

《五梆子》是中國北派竹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名曲,具有典型的二人台音樂特點:全曲結構由四個部分組成,演奏速度,一段比一段快,且全曲有較多的“吐、滑、剁、花”的北派技巧的應用,堪稱經典。

十、《揚鞭催馬運糧忙》

《揚鞭催馬運糧忙》是作者魏顯忠於1969年10月在遼寧盤錦地區體驗農村生活,參加秋收勞動時創作而成。

笛子曲子最好聽的十首

1、《牧民新歌》

笛子領域要論那首樂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如果説《牧民新歌》是第二,那麼沒有任何一首笛子獨奏曲是第一。《牧民新歌》是以內蒙民歌音調為素材,由簡廣易、王志偉創作的。

2、《揚鞭催馬運糧忙》

《揚鞭催馬運糧忙》是魏顯忠創作於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獨奏曲。該曲根據東北民間音樂風格創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樂曲之一。

3、《喜相逢》

《喜相逢》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台等吸收為戲曲情節中的過場音樂曲牌,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動作,改編後,表現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

4、《姑蘇行》

《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笛子名曲,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羣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曲名為遊覽蘇州(古稱姑蘇)之意,全曲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

5、《鷓鴣飛》

《鷓鴣飛》原是湖南民間樂曲,也用於簫獨奏或絲竹樂合奏,後經笛子演奏家陸春齡改編並演奏而流傳於海內外,同時也成為了南派笛子風格的代表名曲。

6、《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濃郁。樂曲表現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因子,廣闊而富於,展現出湘江碧波滾滾、煙霧繚繞的壯美景色。

7、《牧笛》

《牧笛》作於1958年。是劉森根據劉熾為雙人舞《牧笛》寫的舞蹈音樂改編的。表現了五十年代農村年輕人的美好生活,可稱之為《新小放牛》。樂曲清新、明快的引子將人們帶到新的農村生活。

8、《帕米爾的春天》

《帕米爾的春天》由李大同先生,以塔吉克族民歌為素材,吸取同名歌曲主題而創作。樂曲描繪了帕米爾高原壯麗多姿的風光,表達了塔吉克族人民純樸豪放的性格,以及生活在社會主義祖國懷抱中的幸福和喜悦心情。

9、《秋湖月夜》

《秋湖月夜》由俞遜發與彭正元創作於1981年,在1983年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民族器樂)評獎中獲一等獎,1992年榮獲“世界華人經典作品”。

10、《三五七》

《三五七》是趙鬆庭1957年根據浙江婺劇亂彈唱腔改編而成的同名笛子獨奏曲,曲名出自曲牌《憶江南》的詞格,即白居易的《憶江南》。因為《憶江南》的前幾句詞格是三、五、七個字,所以曲名叫作《三五七》。

笛子獨奏曲十大名曲

  導語:笛子十大名曲是姑蘇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鷓鴣飛,黃鶯亮翅,五梆子,揚鞭催馬運糧忙這十首曲子。下面是我整理的笛子獨奏曲十大名曲,歡迎閲覽。

  第一首《姑蘇行》

  崑曲音調,江南風味,樂曲典雅,表現古城蘇州(古稱姑蘇)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旋律婉轉動聽,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連忘返,韻味深長,發揮了曲笛音色柔美,寬厚而圓潤的特徵。

  第二首《春到湘江》

  樂曲表現湖南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展現出湘江碧波滾滾、煙霧繚繞的壯美景色。那輕盈的旋律,時而吟唱般低迴,時而激揚高歌,柔美動人,深情交融,灑脱豪放,詼諧樂觀的神態躍然笛聲裏。

  第三首《喜相逢》

  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動作,表現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描繪出全家團聚時的歡樂情景。

  第四首《牧笛》

  根據雙人舞《牧笛》的舞蹈音樂改編,表現五十年代農村年輕人的美好生活。清新、明快的引子將人們帶到新的農村生活,表現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戲時的快樂心情,抒發年輕人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戀人的熱愛。樂曲的演奏能隨情所至,充分的、恰當的、深刻的表達了人們的思想感情。

  第五首《小放牛》

  河北民間曲調改編。原是河北民間歌舞《小放牛》中一對男女的對唱曲調,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牧童姑意為難,考問她的風趣情景。表現年青人的天真活潑情緒。《小放牛》演奏的`樂器各異,戲曲也用作唱腔。

  第六首《牧民新歌》

  以內蒙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一首笛子獨奏曲。樂曲描繪了寬廣遼闊的大草原,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羣,傾吐了牧民對新生活的熱愛。描繪牧民騎着駿馬奔馳的歡樂情景。表達牧民們對社會主義的衷情歌頌,渲染了一望無邊的草原上人歡馬叫的熱烈氣氛。

  第七首《鷓鴣飛》

  湖南民間樂曲改編,注入了江南絲竹的風格,使樂曲更加清麗動人。樂曲通過對鷓鴣飛翔的形象描繪,表現了人們嚮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願望。音樂悠揚委婉、明澈圓潤、活撥流麗,表現鷓鴣展翅高飛的情景。

  第八首《黃鶯亮翅》

  樂曲表現 了東海漁民歡樂而又緊張的勞動生活以及他們對新生活的熱愛和嚮往。樂曲描繪大海波濤,以號子音調刻畫的勞動場面和寬廣的歌唱性主題,從不同的側面描繪了當代漁民的氣質和生活熱情。

  第九首《五梆子》

  根據一首北方民間曲牌改編。曲調明快、歡悦、樂觀向上、質樸明快、詼諧風趣、音樂輕快、熱烈。

  第十首《揚鞭催馬運糧忙》

  樂曲以通俗的音樂語言,熱情的歌頌豐收後的農民不忘支援國家建設,喜送豐收糧的熱烈場面。馬蹄擊節,車輪吟唱,快樂的農夫揚鞭催馬,把豐收的喜悦鋪撒在運糧的小道上,清脆的梆笛演奏體現得淋漓盡至。

中國笛子十大名曲有哪些?

中國笛子十大名曲有:《姑蘇行》、《春到湘江》、《小放牛》、《牧民新歌》、《五梆子》、《霓裳曲》、《黃鶯亮翅》、《鷓鴣飛》、《牧笛》、《喜相逢》

1、《姑蘇行》

譜曲:江先謂

《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羣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

曲名為遊覽蘇州(古稱姑蘇)之意,全曲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樂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奏輕鬆明快,結構簡練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樂曲之一。

2、《春到湘江》

創作者:寧保生

《春到湘江》是寧保生先生1976年創作的竹笛名曲,另有古箏演奏家王中山根據其改編的古箏曲。自問世以來,就以其鮮明的湖南花鼓音樂特色,時而如火,時而流暢清雅的旋律,引起了全國廣大笛子演奏者的熱烈反響,並受到了笛子愛好者的特殊青睞。

不但被多種笛子出版曲集爭相出版,而且還成為眾多笛子演奏家的演出保留曲目和許多音樂院校的笛子教材,還被編入近年普及全國的笛子考級七至八級的曲目之中,成為了青少年業餘笛子學習隊伍中佼佼者們所喜愛演奏的曲目之一和報考許多音樂院校笛子專業的熱門選曲。

3、《小放牛》

重要傳唱者:村民

《小放牛》是流行於河北省民間的歌舞小戲。是民間歌舞小戲《小放牛》中的一段載歌載舞的男女對唱。內容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 ,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難的對答情景。

由4個樂句組成,音調明快流暢、富於表情。曾流傳全國漢族地區,且常被融於戲曲音樂之中。《小放牛》又指主要流行於河北省的同名民歌,原為崑曲中的《吹腔》曲牌,是笛子獨奏家陸春齡等演奏的南方曲笛代表性曲目。

全曲三段:第一段主要用平吹,旋律悠揚恬靜;第二、三段用吐音與平吹交替演奏對句,速度較快,曲尾轉調,情緒明朗清新。音樂富於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濃郁的田園風格,表現天真活潑的村姑與牧童相互詰問、對答的明快情緒。

4、《牧民新歌》

作者:簡廣易

《牧民新歌》是簡廣易於1966年以內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曲子。作品以濃郁清新的民族民間音樂風格,親切感人的旋律,活潑跳動的節奏展現出內蒙古大草原的風光和牧場上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現了新時期牧民的精神風貌。

5、《五梆子》

改編者:馮子存

五梆子是一首由馮子存根據華北地區傳統民間樂曲改編的笛子獨奏曲,是北方梆笛的代表曲目。

原曲優美明快,熱情奔放,曲調優美健朗,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常用於戲曲過門,經馮子存整理加工後,賦予樂曲以粗獷豪爽、熱情奔放的個性,梆笛特殊技法的安排和運用,使樂曲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廣為大眾所喜愛。

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

1、姑蘇行

《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笛子曲,採用崑曲音調,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羣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曲名為遊覽蘇州(古稱姑蘇)之意,全曲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樂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奏輕鬆明快,結構簡練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樂曲之一。

2、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濃郁。樂曲表現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因子,廣闊而富於,展現出湘江碧波滾滾、煙霧繚繞的壯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輕盈的旋律,時而吟唱般低迴,時而激揚高歌,甚為柔美動人;中段由羽調式轉同宮徵調式,意境清新。歡騰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戲韻味,熱烈中隱有鼓點聲聲,又有深情交融,灑脱豪放,詼諧樂觀的神態躍然笛聲裏。

幾翻遞升的旋律,如翻似滾把情緒層層推向。演奏宜使柔潤與交互輝映,以把深切的情誼富有神韻的呈現出來。吐音清秀通暢,乾淨利索,並注意安排好吸氣點。各音區要變換自如,高音要富於共鳴感。

3、喜相逢

曲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動作。改編後,表現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一]以散板的形式開始,加之緩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運用,表現親人依依惜別時難捨難分的心情。[二]表現久別重逢的喜悦。[三]表現返回家鄉時歡欣雀躍的情緒。[四]氣氛更為熱烈,描繪出全家團聚時的歡樂情景。

4、牧笛

《牧笛》作於1958年。是劉森根據劉熾為雙人舞《牧笛》寫的舞蹈音樂改編的。表現了五十年代農村年輕人的美好生活,可稱之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將人們帶到新的農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現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戲時的快樂心情。

第二段慢般優美、動人,抒發的年輕人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戀人的熱愛。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現和發展。《牧笛》屬於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風格,但又與和常見的北派民間演奏風格不同。從技巧上説,樂曲的演奏能隨情所至,充分的、恰當的運用了氣息控制,深刻的表達了人們的思想感情。

5、小放牛

笛曲,陸春齡改編,樂曲明快流暢,表現了天真活潑的牧童在互相問話對答時的快樂情緒,富有有田園風味。笛子獨奏曲,原為崑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兩人一問一答,對歌而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音調明快流暢,富於表情。後經陸春齡編成笛曲,根據歌舞音樂進行器樂化加工,充分發揮笛子演奏技巧對曲調的裝飾作用。

引子的《八板》頭和第一大段運用南方曲笛運氣的綿長不斷、悠揚曲折,以及打音、倚音、贈音、連奏等,使音樂富有田園風味和歌唱性,流暢活潑,富有生氣。第二段轉入快板,旋律多在高音區活動,吐音和連奏交替進行,清晰明快,富有韻味,加上調性變化,音樂顯得更加活潑愉快。

6、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以內蒙民歌音調為素材,70年代由簡廣易創作的一首笛子獨奏曲。樂曲的引子,描繪了寬廣遼闊的大草原,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羣……短暫的離調,使動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動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內蒙民歌風味的曲調,傾吐了牧民對黨、對新生活的熱愛。第二段在羽調旋律上,再配上活躍的節奏型,描繪出牧民騎着駿馬奔馳的歡樂情景。

接着進入第三段,節奏放寬,旋律舒展,表達牧民們對社會主義的衷情歌頌。第四、五段音樂情緒更加,運用了花舌、吐音、飛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擬駿馬的嘶鳴聲。最後,在強烈的節奏音型襯脱下,旋律更加急驟,進一步的渲染了一望無邊的草原上人歡馬叫的熱烈氣氛,在中結束了全曲。

7、鷓鴣飛

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間樂曲,也用於簫獨奏或絲竹樂合奏。後經笛子演奏家陸春齡改編,注入了江南絲竹的風格,使樂曲更加清麗動人。樂曲通過對鷓鴣飛翔的形象描繪,表現了人們嚮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願望。

樂曲分慢板、中板兩個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間樂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發揮曲笛渾厚抒情的特長,通過氣息的控制、變化,運用音色、音量得收放變化以及滑音。輕音、打音、疊音等手法,使音樂悠揚委婉、明澈、圓潤。中板部分是前奏的變奏,音樂活撥流麗,表現鷓鴣展翅高飛的情景。

8、黃鶯亮翅

此曲取材於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駕》改編。樂曲描繪黃鶯在晴朗天空自由飛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聲。第一段:旭日東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甦醒了,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揚。第二段:黃鶯醒來,在樹林的枝頭跳來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佈: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開始了。

第三、四段:描寫黃鶯在蔚藍的天空中,展望着美麗的大自然盡情地飛翔,盡情地歌唱。尾聲:用徐緩的速度與遼闊而優美的笛音結束全曲,詞曲傳播並不廣,但是也很經典,小編認為可以換為鴻雁,個人很喜歡的一曲。

9、五梆子

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傳統樂曲,是着名笛子演奏家馮子存根據一首北方民間曲牌改編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鐘的一首過場曲牌,名"碰梆子"。曲調明快、歡悦、樂觀向上,主題共六句,微調式,格局落音逐級下行,分別為3,2,1,6,5,5。

全曲共四段,為變奏體結構。笛一段呈示主題,速度較慢,旋律明晰,富於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潤飾旋律,質樸明快。第一變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裝飾旋律,詼諧風趣。第二變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節奏性貫穿全曲,音樂變得輕快、熱情。第三變奏速度更快,即興發揮更大,多次花"花舌"(顫舌音),是音樂更加熱烈,推向。

10、揚鞭催馬運糧忙

是魏顯忠創作於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獨奏曲。該曲根據東北民間音樂風格創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樂曲之一。樂曲熱情明快,以生動樸實的音樂語言,描寫豐收以後的農民駕着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馬蹄擊節,車輪吟唱,快樂的農夫揚鞭催馬,把豐收的喜悦鋪撒在運糧的小道上。

十大著名笛子曲是哪些?

十大著名笛子曲是:《梅花落》、《月光下的鳳尾竹》、《牧民新歌》、《姑蘇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鷓鴣飛》、《黃鶯亮翅》、《揚鞭催馬運糧忙》。

1、《梅花落》

《梅花落》是漢樂府中二十八橫吹曲之一,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歷唐宋元明清數代一直流傳不息,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品。《梅花落》也是一首大角曲,用於特定的朝廷儀式,由專門人員演奏,隸屬一定的部門。

2、《月光下的鳳尾竹》

《月光下的鳳尾竹》是由我國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傣族樂曲,詞作家、詩人倪維德作詞。該曲以其悠揚的曲調、娓娓動聽的旋律,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不由聯想起那鬱鬱葱葱的鳳尾竹林,那別具一格的傣家樓閣撒落在竹林間,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

3、《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簡廣易於1966年以內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曲子。作品以濃郁清新的民族民間音樂風格,親切感人的旋律,活潑跳動的節奏展現出內蒙古大草原的風光和牧場上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現了新時期牧民的精神風貌。

4、《姑蘇行》

《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羣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

曲名為遊覽蘇州(古稱姑蘇)之意,全曲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樂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奏輕鬆明快,結構簡練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歌曲之一。

5、《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是寧保生先生1976年創作的竹笛名曲,另有古箏演奏家王中山根據其改編的古箏曲。

自問世以來,就以其鮮明的湖南花鼓音樂特色,時而如火,時而流暢清雅的旋律,引起了全國廣大笛子演奏者的熱烈反響,並受到了笛子愛好者的特殊青睞,不但被多種笛子出版曲集爭相出版。

唐俊喬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

唐俊喬笛子最好聽的10首曲如下:

1、《紅梅贊》。

2、《太湖美》。

3、《珊瑚頌》。

4、《長城長》。

5、《十五的月亮》。

6、《鷓鴣飛》

7、《愁空山》。

8、《梅花三弄》。

9、《掛紅燈》。

10、《江南風韻》。

唐俊喬介紹:

唐俊喬,著名竹笛演奏家,中國民族音樂領軍人物之一,她是當代國樂領域標杆式的演奏家和教育家。

作為演奏家,她是唯一受邀帶着多部竹笛協奏曲與美國紐約愛樂、英國BBC、德國班貝格等世界名團進行常年合作演出的中國民樂獨奏家,並曾為30多位國家元首演奏過中國傳統樂曲,演出足跡遍佈世界各地。

笛子的十大名曲有哪些

  閒暇時光,聽幾首笛子曲是一件很抒情的事情,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關於笛子的十大名曲,歡迎大家閲讀。

  笛子的十大名曲有哪些

  01. 姑蘇行

  《姑蘇行》採用崑曲音調,具有江南風味。樂曲典雅,表現了古城蘇州(古稱姑蘇)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寧靜的引子,是一幅晨霧依稀、樓台亭閣、小橋流水誘人畫面。抒情的行板,使遊人盡情的觀賞精巧秀麗的姑蘇園林。中段是熱情的小快板,遊人嬉戲,情溢於外。接着再現主題,在壓縮的音調中,更感旋律婉轉動聽,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連忘返,令人尋味。此曲韻味深長,發揮了曲笛音色柔美,寬厚而圓潤的特徵,再結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疊音、打音、顫音等技巧,使樂曲表現更加動人完美。

  02.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濃郁。樂曲表現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因子,廣闊而富於,展現出湘江碧波滾滾、煙霧繚繞的壯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輕盈的旋律,時而吟唱般低迴,時而激揚高歌,甚為柔美動人;中段由羽調式轉同宮徵調式,意境清新。歡騰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戲韻味,熱烈中隱有鼓點聲聲,又有深情交融,灑脱豪放,詼諧樂觀的神態躍然笛聲裏。幾翻遞升的旋律,如翻似滾把情緒層層推向。演奏宜使柔潤與交互輝映,以把深切的情誼富有神韻的呈現出來。吐音清秀通暢,乾淨利索,並注意安排好吸氣點。各音區要變換自如,高音要富於共鳴感。

  03. 喜相逢

  此曲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動作。改編後,表現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一]以散板的形式開始,加之緩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運用,表現親人依依惜別時難捨難分的心情。[二]表現久別重逢的喜悦。[三]表現返回家鄉時歡欣雀躍的情緒。[四]氣氛更為熱烈,描繪出全家團聚時的歡樂情景。

  04. 牧笛

  《牧笛》作於1958年。是劉森根據劉熾為雙人舞《牧笛》寫的舞蹈音樂改編的。表現了五十年代農村年輕人的美好生活,可稱之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將人們帶到新的農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現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戲時的快樂心情。第二段慢般優美、動人,抒發的年輕人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戀人的熱愛。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現和發展。《牧笛》屬於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風格,但又與和常見的北派民間演奏風格不同。從技巧上説,樂曲的演奏能隨情所至,充分的、恰當的運用了氣息控制,深刻的表達了人們的思想感情。

  05. 小放牛

  06. 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以內蒙民歌音調為素材,70年代由簡廣易創作的一首笛子獨奏曲。樂曲的引子,描繪了寬廣遼闊的大草原,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羣……短暫的離調,使動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動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內蒙民歌風味的曲調,傾吐了牧民對黨、對新生活的熱愛。第二段在羽調旋律上,再配上活躍的.節奏型,描繪出牧民騎着駿馬奔馳的歡樂情景。接着進入第三段,節奏放寬,旋律舒展,表達牧民們對社會主義的衷情歌頌。第四、五段音樂情緒更加,運用了花舌、吐音、飛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擬駿馬的嘶鳴聲。最後,在強烈的節奏音型襯脱下,旋律更加急驟,進一步的渲染了一望無邊的草原上人歡馬叫的熱烈氣氛,在中結束了全曲。

  07. 鷓鴣飛

  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間樂曲,也用於簫獨奏或絲竹樂合奏。後經笛子演奏家陸春齡改編,注入了江南絲竹的風格,使樂曲更加清麗動人。樂曲通過對鷓鴣飛翔的形象描繪,表現了人們嚮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願望。樂曲分慢板、中板兩個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間樂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發揮曲笛渾厚抒情的特長,通過氣息的控制、變化,運用音色、音量得收放變化以及滑音。輕音、打音、疊音等手法,使音樂悠揚委婉、明澈、圓潤。中板部分是前奏的變奏,音樂活撥流麗,表現鷓鴣展翅高飛的情景。

  08. 黃鶯亮翅

  此曲取材於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駕》改編。樂曲描繪黃鶯在晴朗天空自由飛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聲。第一段:旭日東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甦醒了,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揚。第二段:黃鶯醒來,在樹林的枝頭跳來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佈: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開始了。第三、四段:描寫黃鶯在蔚藍的天空中,展望着美麗的大自然盡情地飛翔,盡情地歌唱。尾聲:用徐緩的速度與遼闊而優美的笛音結束全曲。

  09. 五梆子

  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傳統樂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馮子存根據一首北方民間曲牌改編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鐘的一首過場曲牌,名"碰梆子"。曲調明快、歡悦、樂觀向上,主題共六句,微調式,格局落音逐級下行,分別為3,2,1,6,5,5。全曲共四段,為變奏體結構。笛一段呈示主題,速度較慢,旋律明晰,富於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潤飾旋律,質樸明快。第一變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裝飾旋律,詼諧風趣。第二變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節奏性貫穿全曲,音樂變得輕快、熱情。第三變奏速度更快,即興發揮更大,多次花"花舌"(顫舌音),是音樂更加熱烈,推向。

  10. 揚鞭摧馬運糧忙

  樂曲描寫豐收以後農民駕着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

  其它還有: 《農家樂》、《粵海歡歌》、《幽蘭逢春》、《延邊之春》、《收》、《苗嶺的早晨》等等,都是笛界的不朽佳作!


十大著名笛子曲

十大經典笛子名曲有《姑蘇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鷓鴣飛》、《黃鶯亮翅》、《五梆子》、《揚鞭催馬運糧忙》等。

1、《姑蘇行》

《姑蘇行》採用崑曲音調,具有江南風味。樂曲典雅,表現了古城蘇州(古稱姑蘇)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悦心情。寧靜的引子,是一幅晨霧依稀、樓台亭閣、小橋流水誘人畫面。抒情的行板,

2、《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濃郁。樂曲表現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因子,廣闊而富於,展現出湘江碧波滾滾、煙霧繚繞的壯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輕盈的旋律,時而吟唱般低迴,時而激揚高歌,甚為柔美動人;中段由羽調式轉同宮徵調式,意境清新。

3、《喜相逢》

《喜相逢》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動作。改編後,表現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

4、《牧笛》

《牧笛》作於1958年,是劉森根據劉熾為雙人舞《牧笛》寫的舞蹈音樂改編的。表現了五十年代農村年輕人的美好生活,可稱之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將人們帶到新的農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現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戲時的快樂心情。

5、《小放牛》

笛曲,陸春齡改編,樂曲明快流暢,表現了天真活潑的牧童在互相問話對答時的快樂情緒,富有有田園風味。笛子獨奏曲,原為崑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兩人一問一答,對歌而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

6、《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以內蒙民歌音調為素材,70年代由簡廣易創作的一首笛子獨奏曲。樂曲的引子,描繪了寬廣遼闊的大草原,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羣。短暫的離調,使動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動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內蒙民歌風味的曲調,傾吐了牧民對新生活的熱愛。

7、《鷓鴣飛》

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間樂曲,也用於簫獨奏或絲竹樂合奏。後經笛子演奏家陸春齡改編,注入了江南絲竹的風格,使樂曲更加清麗動人。樂曲通過對鷓鴣飛翔的形象描繪,表現了人們嚮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願望。

8、《黃鶯亮翅》

此曲取材於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駕》改編。樂曲描繪黃鶯在晴朗天空自由飛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聲。第一段:旭日東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甦醒了,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揚。

9、《五梆子》

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傳統樂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馮子存根據一首北方民間曲牌改編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鐘的一首過場曲牌,名“碰梆子”。曲調明快、歡悦、樂觀向上,主題共六句,微調式,格局落音逐級下行,分別為3,2,1,6,5,5。全曲共四段,為變奏體結構。

10、《揚鞭催馬運糧忙》

《揚鞭催馬運糧忙》是魏顯忠創作於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獨奏曲。該曲根據東北民間音樂風格創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樂曲之一。樂曲熱情明快,以生動樸實的音樂語言,描寫豐收以後的農民駕着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

TAG標籤:首曲 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