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工夫紅茶出現的順序

工夫紅茶出現的順序

1. 福建武夷山區的巖茶

2. 福建安溪縣的鐵觀音

3. 福建武夷山區的水仙茶

4. 台灣阿里山區的阿里山茶

5. 福建武夷山區的正山小種

6. 福建武夷山區的大紅袍

7. 福建武夷山區的祁門紅茶

8. 湖南湘西地區的祁紅

9. 靖江茶廠特製工夫紅茶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紅茶是天然紅還是加工後紅

後天加工變紅,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 所以變紅!

三大功夫茶是哪幾種茶

三大功夫茶是指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三類功夫茶。

政和工夫:政和工夫產於政和縣,創制於1874年,前身是“遂應場仙巖工夫”,以小葉茶製成紅茶俗稱“小紅”。

坦洋工夫: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麗的坦洋村,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者,試製紅茶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很受歡迎。

白琳工夫:白琳工夫產於福鼎市境內的太姥山,興起於19世紀50年代前後,以主產地福鼎市白琳鎮,命名“白琳工夫”,其以高超的純手工製作工藝和獨特優質的產質,在海內外享有盛名,是閩紅三大工夫之一。

擴展資料:

白琳工夫多以福鼎大白茶,大毫茶品種採製。外形條索細長,稍帶彎曲,色澤黃黑,帶金白毫,香氣毫香顯,具甘草香,湯色淺黃紅亮,滋味清鮮醇和,葉底鮮紅帶黃。

政和工夫外形條索肥壯,金毫尖多,色澤烏褐油潤,內質香氣高而濃烈帶甜香,湯色紅豔,金圈顯目,滋味醇厚甘甜,葉底鮮嫩勻整,呈紅銅色。

坦洋工夫外形條索緊結整齊,葉色潤澤,毫尖金黃,香氣高鋭持久,內質清鮮甜和,甘爽醇厚,湯色紅豔呈深金,葉底紅勻光潤,滋味醇厚,略帶桂圓香氣。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政和工夫茶

百度百科-坦洋工夫

百度百科-白琳工夫

紅茶起源是什麼時候?

紅茶起源於中國明朝時期。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粧裏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早期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英國人摯愛紅茶,漸漸地把飲用紅茶演變成一種高尚華美的紅茶文化,並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國更在中國的福建省廈門市設置基地,大量收購中國茶葉。英國喝紅茶比喝綠茶多,且又發展出其獨特的紅茶文化,均與上述歷史事件有關。因為在廈門所收購的茶葉都是屬於紅茶類的半發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茶市場,且很快成為西歐茶的主流。

武夷茶色黑,故被稱為''Black tea''(直譯為黑茶)。後來茶學家根據茶的製作方法和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茶沖泡後紅湯紅葉,按其性質屬於''紅茶類''。但英國人的慣用稱呼''Black tea''卻一直沿襲下來,用以指代''紅茶''。

擴展資料

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中醫認為,茶也分寒熱,例如綠茶屬苦寒,適合夏天喝(要看個人體質),用於消暑;紅茶、普洱茶偏温,較適合冬天飲用。至於烏龍茶、鐵觀音等較為中性。

紅茶能輔助血糖調節,但仍無確切的定論。 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適的人,可以紅茶酌加黑糖、生薑片,趁温熱慢慢飲用,有養胃功效,身體會比較舒服,但不建議喝冰紅茶。

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鹼控制下丘腦的體温中樞,調節體温,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茶 (茶葉的一個品類)

有多少人瞭解福建坦洋工夫紅茶

一、“坦洋工夫”的問世,至今有着150多年的發展歷史,以其原料優質、製作工藝獨特、技術精湛、品味香醇等特點,名列“閩紅”三大工夫紅茶之首,1915年與貴州“茅台酒”同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曾一度風靡世界。坦洋工夫頗具傳奇意味,其誕生過程,就充滿了傳奇色彩。其傳奇版本,已知的有兩種:其1,雍正版:傳説清雍正年間,坦洋胡氏家族有個叫胡福四的年輕人(即胡桂禹,坦洋胡氏第四世,出生於康熙61年,即1722年,他老人家活到七十歲,仙逝於1791年),當時依父兄之命,從水路前往廣東辦事,途中,在廣州附近水域遇風翻船落水,幸遇一過往船隻搭救,船上的主人是一對母女,是某英商洋行買辦的眷屬,買辦大人見胡福四機靈俊朗,十分賞識,有意相攜,得知這個後生來自茶鄉,就透露以商機,説是洋人喜歡一種紅茶,這種紅茶是一個少數民族製作的,因為產量極少,英商往往重金都求之不得。這位熱心的買辦大人,還將這種紅茶的基本製作方法告訴給了胡福四,並囑咐其返鄉如法制作,説是如果能做出來,那麼做好後可運抵廣州,由其洋行銷往海外。胡福四回到坦洋,便依法試製這種紅茶,經過一番努力,最初的坦洋工夫紅茶從此面世 。這種製法後來漸漸傳開,鄉人競相仿製。 其2,咸豐版:相傳清朝咸豐元年,坦洋有位胡姓茶商外出做生意,途中在一客棧遇見一位建寧茶客身患痢疾,那人上吐下瀉,病情萬分危急。事茶者往往心善,胡姓茶商見狀,便以坦洋出產之茶,加生薑、紅糖泡衝為藥,那人服下之後,彷彿神蹟出現,病情大為好轉,並很快康復。為報答救命之恩,建寧茶客與胡氏結拜為兄弟,並傳他一門獨特的私家紅茶製法。後來胡氏回家以坦洋之茶為原料照法一拭,發現製出的新茶品質果然不凡,外人品過,也讚不絕口。因為此茶以坦洋當地茶葉為原料,且製作工藝頗費工夫,胡氏有感而發,稱之為“坦洋工夫”。二、歷史發展:坦洋工夫屢屢為國爭光:當年清朝深受鴉片毒害,華夏財富源源不斷被掠往英倫三島,但令人驕傲的坦洋工夫,卻能從大不列顛帝國虎口奪食,為中國爭回無數真金白銀;公元1915年,其聲譽更達到一個歷史巔峯:與國酒茅台一起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實乃工夫不負有心人,坦洋工夫亦醉迷天下愛茶人!1、1371年(明洪武四年),福安坦洋村民發現野生“坦洋菜茶”。2、1851年(清咸豐元年),福安坦洋村胡氏成功試製“坦洋工夫”紅茶。3、1875年(光緒元年),安徽籍閩官徐幹臣返鄉,將坦洋工夫種苗及工藝帶回祁門,始創“祁紅”,其後,坦洋工夫工藝又由祁門傳到雲南,稱“滇紅”。清代·坦洋工夫通過閩商航運,遠銷英國,併成為英國王室特供茶。4、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5、2007年11月,中國申奧第一茶。6、2008年2月,“坦洋工夫”成功註冊為“中國證明商標”7、2009年3月,“坦洋工夫”成為“福建省著名商標”8、2009年10月,“坦洋工夫”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的國家標準,成為第一個獲得國家標準的本土產品。9、2010年1月15日,“坦洋工夫”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我國工夫紅茶是在()一帶的水種紅茶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黑色旗幟

世界著名四大紅茶

世上最早發現並利用茶的人據説是神農氏。相傳在公元前2737年時,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樹的葉子所煮沸的水,覺得神清氣爽;另有一説是他嘗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樹葉化解,從此中國人日漸懂得對茶的藥用、食用及飲用。

到了唐朝,飲茶的風氣已經遍及民間。在公元780年左右,陸羽將他對茶相關的考察和經驗集結成《茶經》,這是世上第一部茶書;而在此之前,人們對茶的名稱不一,陸羽

在書裏則統一用其中的“茶”字,對於後世確立“茶”為總稱是一大關鍵。

紅茶起源的確實年代已不可考。成書於明朝中期(約16世紀)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紅茶"這一名稱,是現在最早的記載。據推測,在17世紀時,已經開始製作紅茶,最先出現的是福建小種紅茶。以小種紅茶的製作工序為基礎,18世紀中期在福建又演變產生工夫紅茶,製作加工更為精細。

世界的四大名茶是:祁門紅茶,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錫蘭高地紅茶。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當地的茶樹品種高產質優,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中,而且氣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適度,所以生葉柔嫩且內含水溶性物質豐富,又以8月份所採收的品質最佳。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藴含着蘭花香(號稱“祁門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豔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泡過的茶渣)紅亮。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飲紅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適。

阿薩姆紅茶,產於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以6-7月採摘的品質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阿薩姆紅茶,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是冬季飲茶的最佳選擇。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當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裏常年瀰漫雲霧,是孕育此茶獨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大吉嶺紅茶擁有高昂的身價。三、四月的一號茶多為青綠色,二號茶為金黃。其湯色橙黃,氣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帶有葡萄香,口感細緻柔和。大吉嶺紅茶最適合清飲,但因為茶葉較大,需稍久燜(約5分鐘)使茶葉盡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進食口味生的盛餐後,最宜飲此茶。

錫蘭高地紅茶,以烏沃茶最著名,產于山嶽地帶的東側,常年雲霧瀰漫,由於冬季吹送的東北季風帶來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園生產,以7-9月所獲的品質最優。產于山嶽地帶西機時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則因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風送雨的影響,以1-3月收穫的最佳。錫蘭的高地茶通常製為碎形茶,呈赤褐色。其中的烏沃茶湯色橙紅明亮,上品的湯麪環有金的光圈,猶如加冕一般;其風味具刺激性,透出如薄荷、鈴蘭的芳香,滋味醇厚,雖較苦澀,但回味甘甜。汀布拉茶的湯色鮮紅,滋味爽口柔和,帶花香,澀味較少。努沃勒埃利耶茶無論色、香、味都較前二者淡,湯色橙黃,香味清芬,口感稍近綠茶。

紅茶的排序有哪些?

中國十大紅茶排行榜如下:

1、正山小種,中國排名第一的紅茶,福建省的紅茶,是世界紅茶的鼻祖。沖泡後,湯色紅濃,香氣高揚,帶有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金駿眉是正山小種的代表,乃極品紅茶。

2、越紅工夫,產於浙江省紹興、諸暨、嵊縣等縣,以“緊結挺直,重實勻齊、鋒苗顯、淨度高”的優美外形而著名。

3、川紅工夫,產於四川省宜賓等地,色澤烏黑油潤,內質香氣清鮮帶枯糖香,沖泡後滋味醇厚鮮爽,湯色濃亮,葉底厚軟均勻。

4、九曲紅梅,產於西湖區周浦鄉,是紅茶中的珍品。外形曲細如魚鈎,色澤烏澤多白毫。沖泡後,滋味濃郁,香氣芬馥,湯色鮮亮,葉底紅豔。

5、寧紅工夫,產於江西省修水縣等地,緊細多毫,鋒苗顯露,略顯紅筋,烏黑油潤。沖泡後,鮮嫩濃郁,鮮醇甜和,湯色紅豔,葉底紅嫩多芽。

6、閩紅工夫,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三種紅茶的統稱,都是福建特產。三種工夫紅茶雖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都盛興百年而不衰。

工夫紅茶的介紹

工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也是我國傳統出口商品。當前我國十九個省產茶(包括試種地區新疆、),其中有十二個省先後生產工夫紅茶。我國工夫紅茶品類多、產地廣。按地區命名的有滇紅工夫、祁門工夫、浮樑工夫、寧紅工夫、湘江工夫、閩紅工夫(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紅工夫、台灣工夫、江蘇工夫及粵紅工夫等。按品種又分為大葉工夫和小葉工夫。大葉工夫茶是以喬木或半喬木茶樹鮮葉製成;小葉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製成的工夫茶。

紅茶有哪些種類,紅茶產區分佈

世界四大紅茶

1、祁門紅茶

2、阿薩姆紅茶

3、大吉嶺紅茶

4、錫蘭高地四大世界名茶。

中國紅茶的種類

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泉城綠、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紅茶

我國17個省產茶,其中12個省先後生產工夫紅茶。我國工夫紅茶品類多、產地廣。

按產地命名的有滇紅工夫、祁門工夫(含浮樑工夫、霍山工夫)、寧紅工夫、宜紅工夫(含石門工夫)、川紅工夫(含黔紅工夫)、湖紅工夫、閩紅工夫(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台灣工夫、越紅工夫、江蘇工夫有粵紅工夫等

按出口方式可分為號碼工夫茶及原籍工夫茶兩種,號碼茶稱中國工夫,原籍茶則冠以地名如祁門工夫、寧紅工夫。按大區產地可分為華東工夫(如祁門工夫)、中南工夫(如湖紅工夫)、西南工夫(如滇紅工夫、川紅工夫)等。

紅茶產區分佈

1、世界紅茶產區分佈

紅茶主產地在中國、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肯尼亞。

2、中國紅茶產區分佈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至德及江西浮樑等地;

滇紅—產於雲南鳳慶、順寧等地;

霍紅—產於安徽六安、霍山等地;

蘇紅—產於江蘇宜興;

越紅產於浙江紹興一代;

湖紅—產於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

川紅—產於四川馬邊、宜賓、高縣等地;

英紅—產於廣東英德等地;

昭平紅——產於廣西昭平縣;

其中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寧紅工夫產於江西修水一帶,是中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之一。

茶道步驟 工夫茶道的表演步驟

工夫茶道流行於中國閩南及廣東的潮汕地區一帶,是一種歷史悠久極為講究的品飲藝術,在當地也是一種莊重的待客禮儀。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工夫茶道的表演步驟,一起來看看。

工夫茶道的表演步驟

  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興紫砂壺)、若琛甌 (茶杯)、玉書碾(水壺)、潮汕烘爐(電爐或酒精爐)、賞茶盤、茶船等。

  (一)鑑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温,即所謂“温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衝: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衝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衝到氣孔上,否則水易衝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薰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温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衝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複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複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沖泡程序。

  工夫茶道的茶藝要求

  工夫茶有一整套與眾不同的古色古香的茶具,人稱“茶房四寶”。一是“玉書?”,是一隻赭褐色的扁形的陶燒水壺,容水僅200毫升左右,二是潮汕風爐,用以生火燒水;三是孟臣罐,一種小型精緻的宜興紫砂壺,相傳出於一代紫砂名匠惠孟臣之手,大小若鵝蛋,容水僅50毫升左右(器小茶香易發);四是若琛甌,一種小得出奇的白瓷茶杯,只半個乒乓球般大小,通常四隻為一套,放在一個橢圓形的瓷盤中。四寶齊備,方可烹飲。

  工夫茶所用茶以烏龍茶為主,也有用工夫紅茶的。工夫茶的衝飲方法,別具一格。先取潔淨的泉水,洗滌茶具,放入茶盤,用木炭生火,待茶中水開,將孟臣罐、若琛甌一一燙過。繼而在孟臣罐中投入半壺以上的茶葉,衝入沸水至壺口(講究一點的,還將頭道茶水到去,用以再燙茶盅)。衝時需高“衝”,就是將茶裏的沸水,從茶壺上方二三十釐米的高處直衝下去。這種高衝法,可使壺裏每片茶葉都能在滾水裏翻動,充分受熱,並能把茶葉的雜質衝激上水面,溢出壺外。水滿至罐口時,用壺蓋颳去表層浮沫後當即加蓋,以保香氣。有時怕水温不夠高還可以用沸水淋澆蓋上蓋的茶壺,俗稱“淋壺”,以發茶性。壺在盤中,以水滿而止淋,隨即也可敷上乾淨的熱毛巾以保温。然後將四個小茶盅(若琛甌)排成方形,杯口相連。待片刻後,茶有香氣溢出時,便可提壺轉圈,將茶湯依次注入四個小盅內,以保證每盅之內,茶汁濃度一致。這種轉着傾注的方法,傳統上稱為“關公巡城”。斟茶時要“低斟”就是用壺嘴貼着盅面斟茶,這樣可以避免發出聲響,也不會使茶湯泛起泡沫。注到最後一點一滴時,還要轉着往四個小盅內滴茶(當地人認為這是茶之精華所在)。此舉,傳統上稱為“韓信點兵”工夫茶茶壺小,壺把更小,所以提壺斟茶,須用大拇指和中指夾住壺把,食指則輕輕按住壺蓋。等到“韓信點兵”時,食指又把壺蓋輕輕推開一點,這樣茶湯就可以滴乾淨了。飲完一輪再飲下一輪時,要用滾水燙杯淨杯,這也有一定的規矩與技巧。先在一隻盞中注滿滾水,然後把盞內水倒入另一盞中,這時用三個手指拿着盞,讓盞的邊沿浸在那隻盛滿滾水的盞中,然後靈巧地用三個指頭使茶盞在手中輕輕轉動,這樣盞沿都經滾水涮了一遍。茶入杯後,不能馬上就喝,按工夫茶的規矩,應先舉杯,置於鼻端,聞一下撲鼻而來的濃郁的香味,然後才啜茶入口,讓茶湯在口中慢慢迴旋,辨其真味。為此,近年來港台一帶的工夫茶更配以徑小壁深的"聞香杯",以助細賞茶香。此時,口鼻生香,喉吻生經,周身舒坦。飲工夫茶,重在細細品嚐。工夫茶可謂是中國一種古風猶寸的茶道。

我國工夫紅茶是在()一帶的水種紅茶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白天不懂夜的3005

不是水種紅茶哦!是小種紅茶,因為其茶樹是"小葉種".

我國工夫紅茶是在福建(武夷山)一帶的小種紅茶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

工夫紅茶:是由小種紅茶演變而發展起來的。主要產地是閩、滇、皖、鄂、湘、贛、川等10多個省(區)。其中著名的有產於福建武夷山一帶的“正山小種”.

小種紅茶:是福建省特有的一種紅茶,紅湯紅葉,有松煙香,味似桂圓湯。產於福建崇安縣(現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的稱“正山小種”,其毗鄰地區生產的稱“外山小種”。品質以正山小種最好。小種紅茶特有的松煙香,是用鬆柴燃燒薰煙焙乾時,茶葉吸收了大量的松煙而形成的香味。安徽、雲南引種後產生了"祁紅"和"滇紅"等品種.

TAG標籤:紅茶 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