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蓋碗茶具怎麼使用

蓋碗茶具怎麼使用

1、三指法,用食指按住蓋鈕,大拇指和中指抓住蓋碗的兩側,拿穩後將蓋碗垂直即可出湯;

2、抓碗法,用大拇指按住蓋鈕,其餘手指貼住蓋碗底部,蓋碗倒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3、飲用方法,用頂蓋撥茶湯,然後端起聞香後方能品飲。

以下是簡要的蓋碗茶具使用步驟:

1. 準備茶具:蓋碗、茶杯、蓋子、茶碟、茶漏、茶船、茶巾等。

2. 清洗茶具:使用開水或茶器清洗劑,將茶具清洗乾淨,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並擦乾。

3. 準備茶葉和水:選擇適合的茶葉和水,備好量杯以便控制用水量。

4. 泡茶:先把熱水倒入蓋碗中,蓋上蓋子,讓蓋碗預熱。然後倒掉備用的熱水,並將茶葉放入蓋碗中,加入適量的熱水,覆蓋上蓋子。隨後把蓋碗放在茶船或茶碟上,以防燙傷桌面。根據不同茶葉的泡茶時間,掌握好泡茶時間。

5. 倒茶:將泡好的茶水通過漏茶器倒入茶杯中,以防止茶葉落入茶杯中。

6. 品嚐茶水:自己品嚐茶水,同時可以將茶水倒給客人品嚐。

7. 清理茶具:品嚐結束後,要及時清理各個茶具,並擦乾,以免茶水滯留而影響下一次泡茶。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具蓋碗的角使用方法注劃是到講意:無名指既曾和小指不可翹起,是茶藝中的大忌,會顯得輕浮。這種拿法,如果拿法不對,很容易燙手,需要多加練習,找準位置。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三指法:蓋來自碗的頂端有蓋鈕,出湯的時候,蓋子調整開口大小,食指放在蓋鈕上,拇指和中指抓住他系修談別技執寬碗沿的兩側,無名指和小指彎曲並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衞散慶經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拿蓋碗的手法,是以三隻手指拿捏蓋碗,稱之為三指法。因為此種手法看起來比較優雅柔美,所以很多女性都喜歡用這種手法。

抓碗法:先調整好蓋子開口的大小,拇指按住蓋鈕,其餘手指貼住蓋碗底部,蓋子的方向朝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此種手法用的人不多,姿勢沒有三指法柔美,而且因為整個手按住蓋鈕,很容易燙手,在茶藝表演裏,多為男士使用。

茶具蓋碗的使用方法注意:無名指和小指不可翹起,是茶藝中的大忌,會顯得輕浮。這種拿法,如果拿法不對,很容易燙手,需要多加練習,找準位置。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三指法:蓋碗的頂端有蓋鈕,出湯的時候,蓋子調整開口大小,食指放在蓋鈕上,拇指和來自中指抓住碗沿的兩側,無名指和小指彎曲並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拿蓋碗的手法,是以三隻手指拿捏蓋碗,稱之為三指法;因為此種手法看起來比較優雅柔美,所以很多女性都喜歡用這種手法。

抓碗法:先調整好蓋子開口的大小,拇指按住等數翻蓋鈕,其餘手指貼住蓋碗底部,蓋子的方向朝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此種手法用的人不多,姿勢沒有三指法柔美,而且因為整個手按住蓋鈕,很容易燙手,在茶藝表演裏,多為男士使用。

茶具蓋碗的使用方法注意:無名指和小指不可翹起,是茶藝中的大忌,會顯得輕浮。這種拿法,如果拿法不對,很容易燙手,需要多加練習,找準位置。

碗蓋茶具的使用方法 碗蓋茶具怎麼用

1、碗蓋茶具的使用方法 :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2、茶盤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使用蓋碗泡茶有什麼技巧

①備具:準備蓋碗(根據品茗人數定)、茶葉罐、隨手泡、茶荷、茶匙、茶巾、水方。

1 備具

②賞茶:用茶匙撥取適量幹茶於茶荷中,供品茗者欣賞茶葉的外形、色澤及香氣。

③潔具:掀開碗蓋。右手拇指、中指捏住蓋鈕兩側,食指抵住鈕面,將蓋掀開,斜擱於碗託右側,依次向碗中注入開水,三成滿即可,右手將碗蓋稍加傾斜地蓋在茶碗上,雙手持碗身,雙手拇指按住蓋鈕,輕輕旋轉茶碗三圈,將蓋碗內的水倒出,放回碗託上,右手再次將碗蓋掀開,斜擱於碗託右側。潔具的同時達到温熱茶具的目的,使沖泡時減少茶湯的温度變化。

2 賞茶

3 潔具,旋轉温燙蓋碗後倒去廢水

④置茶:左手持茶荷,右手拿茶匙,將幹茶依次撥入茶碗中待泡。

4 置茶

⑤沖水:用水温在80℃左右的開水高衝入碗,水柱不要直接落在茶葉上,應落在碗的內壁上,沖水量以七八成滿為宜,衝入水後,迅速將碗蓋稍加傾斜地蓋在茶碗上,使蓋沿與碗沿之間有一空隙,避免將碗中的茶葉燜黃泡熟。

5 沖水

⑥奉茶:將茶禮貌地奉給貴賓。

6 奉茶

⑦品飲:稍稍斜放茶碗蓋,透過縫隙嗅聞茶香,掀起碗蓋,輕嗅蓋碗蓋上的茶香,觀賞茶湯顏色,之後用碗蓋拂去茶葉,慢品茶。

聞湯香

聞蓋香

賞湯色

慢品茶

習慣上,安溪鐵觀音、茉莉花茶是最常使用蓋碗沖泡。蓋碗如做泡茶具使用,適合沖泡各種茶類,只要把握好細節,如泡細嫩綠茶要斜蓋碗蓋以免燜熟茶葉、沖水量等;如做飲茶具,需注意調整茶葉用量。

蓋碗怎麼用

蓋碗的用法是:首先將杯蓋稍微傾斜以留出恰好出水的縫隙,然後將中指和拇指放在蓋碗邊緣並用食指輕壓蓋紐(三點一線,正好是蓋碗的中心線),接着虎口微抬與蓋碗後半部分保持一定距離即可。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為“三才碗”、“三才杯”,其中“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蓋碗茶必須用滾燙的開水衝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約為20秒至3分鐘。

蓋碗茶如何使用

蓋碗茶如何使用

  蓋碗茶如何使用,隨着近年來茶文化的盛行,許多朋友紛紛對泡茶痴迷了起來,蓋碗茶,一種飲茶風俗習慣,蓋碗茶在清朝的時候就非常盛行了,以下介紹蓋碗茶如何使用。

  蓋碗茶如何使用1

   蓋碗泡茶手法常用有2種,分別為三指法、抓碗法:

   1、三指法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拿蓋碗的手法,是以三隻手指拿捏蓋碗,稱之為三指法;因為此種手法看起來比較優雅柔美,所以很多女性都喜歡用這種手法。

  蓋碗的頂端有蓋鈕,就是開蓋時我們手捏的地方。出湯的時候,蓋子調整開口大小,食指放在蓋鈕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兩側,無名指和小指彎曲並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注意,無名指和小指不可翹起,是茶藝中的大忌,會顯得輕浮。這種拿法,如果拿法不對,很容易燙手,需要多加練習,找準位置。

   2、抓碗法

  此種手法用的人不多,姿勢沒有三指法柔美,而且因為整個手按住蓋鈕,很容易燙手,在茶藝表演裏,多位男士使用。

  這種拿法的要點是,先調整好蓋子開口的大小,拇指按住蓋鈕,其他手指貼住蓋碗底部,蓋子的方向朝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此種手法抓碗法操作簡單,一手即可掌握,顯得豪邁、大氣,多為男士使用。

   蓋碗茶沖泡七要領:

  一、軟水沖泡(純淨水最佳);

  二、無論用什麼茶具,茶水一定要分離;

  三、茶葉老水温高(100℃),茶葉嫩水温低(80-90℃)

  四、投茶量(標準120ml蓋碗):綠茶與紅茶3g;烏龍茶7g;普洱茶5-8g;

  五、注水手法:高衝髮香,低吊成湯;

  六、出湯速度:從快到慢,逐泡加長;烏龍茶類忌悶泡;出湯徹底,不留殘餘;

  七、整個沖泡過程注意保温,茶葉涼後再泡會影響口感;

  蓋碗茶如何使用2

   蓋碗茶具使用方法

  1、在喝蓋碗茶之前應當先提前準備好茶具和適當的茶葉,隨後提前準備一定量的沸水,把準備好的沸水立即倒進到蓋碗中,並輕輕地搖晃,讓蓋碗温度上升,隨後把杯裏的水扔掉,再把準備好的茶葉立即放進到蓋碗中。

  2、置茶之後要衝進95度上下的沸水,大概衝到蓋碗兒的八成滿,水衝之後要把蓋碗的蓋兒立即蓋好悶泡1~2分鐘,這時候蓋碗中的湯色就早已泡好,能夠隨時隨地剛開始品茶。品茶時要用右手撐起茶托,右手夾起茶蓋,輕輕地刮動兩下把湯色中的白沫子及飄浮的茶葉所有塗刮。

  3、把蓋碗呈歪斜狀拿着,送至嘴上,再用嘴漸漸地把湯色消化吸收到嘴中,漸漸地品茗。在再換蓋碗品茶時,要留意座姿擺正,頭和嘴都不可以往前伸,並且不可以低下頭,再有就是品茶時不可以讓嘴發出聲響。喝蓋碗茶時碗蓋不可以除掉,也不可以用嘴向蓋碗中吹氣檢查,要不然會影響品茶的藝術美。

   蓋碗茶正確喝法圖解

   1、備器

  蓋碗、電燒水壺、茶巾、茶荷、茶道組(茶道組包括茶筒、茶漏、湯匙、茶則、茶夾、茶針六種茶器)。

   2、置茶

  將茶葉用湯匙撥入茶荷中。

   3、燙杯

  將茶蓋反扣在茶碗上。提到茶壺,順着茶蓋的邊沿反方向灌水一圈,水就會立即溢流式至茶碗中,注水流量約5分鐘滿就可以。用茶針壓下去茶蓋的一側,用右手往上面翻外蓋的頂角,將茶蓋翻正。隨後右手舉起茶碗,右手託着瓷碗,反方向轉動三圈後將水倒入。

   4、投茶

  將茶蓋滑至茶托的右下角。右手舉起茶荷,右手舉起湯匙,將適當茶葉拔入茶碗中,一般以3-5克為宜,可視性本人口感而定。

   5、潤茶

  將水順着茶碗反方向灌水一圈,注水流量約5分鐘滿。舉起茶碗,反方向轉動三圈,有益於茶的.色、香、味充分發揮。

   6、灌水

  將水引入茶碗中八分滿。灌水時要拉昇茶壺,使高衝的流水沿蓋碗一側斜衝而下,在杯裏產生漩渦,推動茶葉轉動,可讓茶分更得到充分發揮。

   7、品茶

  用右手託着茶托,右手提到茶蓋,輕刮兩下,將浮上來的茶葉刮落。將茶蓋呈歪斜狀,送至嘴上,把湯色吸入嘴中就可以。

  蓋碗茶如何使用3

   一、蓋碗茶一般泡的什麼茶

  對於綠茶來説,一般適合用玻璃杯來泡。但是對於其他茶葉來説,比如烏龍茶、白茶、花茶、紅茶這些都可以用蓋碗來泡。每次泡的時候,用的茶葉的量大概在四克左右,通常來説用蓋碗泡的茶,茶葉都會選比較好的那種,這樣泡出來的茶,茶的香味也更加的清晰,口感也會更加的濃郁。

   二、可以直接用蓋碗喝茶嗎

  當然可以。蓋碗把這種茶具吧,根據名字就知道了,裏面既有蓋子又有碗,還有茶船。茶船是為了喝茶時是不被燙到,而碗就是可以拿來喝茶的了,當然,喝茶的時候,蓋子沒必要全部拿掉。因為茶蓋可以用來輕輕的刮茶水,刮的程度不同,茶水的味道也會不一樣,如果刮的力度大一些,那麼茶水的味道就會濃一些,相反,茶水的味道就會淡一些。

  蓋碗茶一般泡的什麼茶?除了綠茶以外,其他的紅茶、烏龍茶、白茶都可以的。因為用代蓋碗茶泡出來的茶水喝起來更加的有味道,所以蓋碗茶很受歡迎,當然,蓋碗作為一種茶具,也是可以直接拿來喝茶用的,而且還很方便。

蓋碗的使用

「蓋碗」原本是「個人」、「單次」使用的茶器,而且是「沖泡」與「飲用」功能合二為一,也就是將茶葉放入碗中,沖水後端給客人飲用。當然也可以將茶泡好後,只倒入茶湯,這時的「蓋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後來發現若將「蓋碗」作為「茶壺」使用,亦有其方便之處,如看得到茶湯,易於掌握濃度;可以直接欣賞泡開後的葉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壺來得方便。因而蓋碗演變成了「沖泡期」,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茶器組合。

所以「蓋碗茶法」可分為「個人使用」與「多人使用」兩種方式。

置茶:放入適量茶葉。蓋碗一般的大小為140ml,若打算只衝泡一次,建議放2克茶葉(既水量的1.5%)。可依個人的喜好稍做調整。

沖水:以適當温度的熱水沖泡之。

計時:上述的茶水比例需要浸泡10分鐘方得適當濃度。10分鐘後大致固定於那個濃度,所以此後可慢慢飲用,不會濃度繼續升高。

飲用:端出奉茶。打開碗蓋,欣賞薰於蓋底的香氣,以蓋子撥動茶湯,欣賞茶湯的顏色、茶葉舒展後的姿態,並使茶湯濃度均勻。將蓋子斜蓋碗上,留出一道縫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以濾掉茶渣,按住蓋紐,端碗飲用。正式場合連託端起,

蓋碗多人使用法

輕鬆場合可只端起碗身。飲用前若嫌湯温過高,可打開碗蓋讓其散熱。

將「蓋碗」作為「茶壺」使用時,就如同「小壺茶法」一般,僅是茶壺換成了蓋碗。蓋碗倒水、倒茶時的拿法是:將「碗蓋」斜蓋,留出一道縫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濾掉茶渣。拇指、中指按住蓋紐,快速傾倒碗身。

茶具的搭配與擺置方式同「小壺茶法」。

從靜態道動態:茶巾拿到茶盅的下方。將倒扣的杯子打開。若擬「燙杯」,將杯子拿到蓋碗的前面排成一列,杯託留在奉茶盤上,若不擬「燙杯」,則只將杯子翻正。

蓋碗通常附有杯託,不需要另備茶船。

備水:將蓋碗的位置騰出,將水壺拿到這個地方加水。一切準備就緒,向客人行禮(或自行調整心情),表示就要開始泡茶了。

温碗:將碗温熱,以免降低泡茶的水温,且可烘托茶香以利「聞香」。若不是這兩項原因,「温碗」可以省略。

備茶:放置適量的茶葉於茶荷內。

識茶:持茶荷認識茶葉的狀況,以利沖泡,且便於向客人介紹。

賞茶:讓客人從外觀上先了解所要品飲的茶葉。

温盅:以温碗的水温盅,若省略了温碗,温盅也可以省略。

置茶:將茶荷內的茶葉置入碗中。

聞香:不論有無「温碗」,都可以持碗欣賞茶葉沖泡之前的香氣,自己先欣賞,再讓客人欣賞。聞香時只取碗身與碗蓋,欣賞後即行蓋上蓋子。

衝第一道茶:衝入所需温度的熱水,沖水高度以蓋子不浸到水為原則。

計時:衝完水,放回水壺,蓋上碗蓋,按下計時器開始計時,沒計時器時用心算

燙杯:以「温盅」的水「燙杯」。若沒温盅的水,先倒一些水入盅,再持盅燙杯,若無燙杯需要,甚或欲降低茶湯温度以利品茗,可不燙杯。

倒茶:待茶湯浸泡到所需濃度,持蓋碗將茶湯倒入盅內。

備杯:若行「燙杯」,將燙杯的水倒掉,放回奉茶盤上,若未行「燙杯」,則直接進行下一個步驟。

分茶:持茶盅將茶分倒入杯。

端杯奉茶:端起奉茶盤,請客人自行端取杯子。自己的一杯等回座位後,放下奉茶盤,再行端取。

衝第二道茶:調整水温,衝入適量的熱水於碗內。將計時器歸零,重新計時。

持盅奉茶:把泡好的茶倒入盅內,將盅與茶巾放於奉茶盤,端奉茶盤,持茶盅將茶倒入客人的杯內。

去渣:泡到茶味變淡,持渣匙將碗蓋內附着的茶葉清入碗內,再將碗內的茶葉清於排渣孔(或水盂)內,渣匙暫放茶巾上。

涮碗:倒半碗水,將渣匙清洗乾淨,擦乾,放回茶巾盤上。倒掉碗內殘渣,放回碗託上,蓋上碗蓋,提起碗身,沾幹碗底,暫放於茶盅的上方。

歸位:將碗託擦乾,桌面水滴沾幹,碗身放回碗託上。

清盅:將盅口濾網暫放茶巾上,倒入八分水於盅內,持盅將濾網的茶渣沖掉。濾網歸位後持茶盅於客人杯內倒入半杯熱水。客人品飲茗泉之美,也將杯子內的茶味沖洗乾淨。最後擦乾蓋置,關掉煮水器,計時器歸零。(若不是繼續以原來的茶具泡飲第二種茶,也不是為了表現茶道的完整性,可以省略「去渣」至「清盅」的動作。)

收杯:客人將杯子送回奉茶盤上,並向司茶或主人致謝。

汝窯蓋碗第一次怎麼用

汝窯蓋碗第一次怎麼用

  汝窯蓋碗第一次怎麼用,泡茶的時候,茶葉選擇是很重要的,其次是器具,新手泡茶,離不開使用茶具。而蓋碗則更容易上手,也是泡茶的最佳選擇,下面看看汝窯蓋碗第一次怎麼用。

  汝窯蓋碗第一次怎麼用1

   1.三指法

  三隻手指拿捏蓋碗,暫且稱之為三指法。三指法比較優雅,是最普遍的一種拿蓋碗的方法法。

  蓋碗有一個蓋鈕,既是開蓋時捏住的地方,也是蓋住時需要按住的地方。

  出湯的時候,蓋子調整好合適的開口大小,食指放在蓋鈕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兩側,無名指和小指彎曲並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把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注意無名指和小指不可像蘭花指那樣翹起,這個動作會顯妖嬈,是茶藝中的大忌。這種拿法,如果拿法不對,很有可能就會燙手。

   2.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為整個手抓住蓋碗,還是比較燙手的。在廣東潮汕的部分地區,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藝表演裏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較多。

  這種拿法的要點就是先調整好蓋子開口大小,拇指按住蓋鈕,其他手指貼住蓋碗底部的圈足,一隻手掌抓住蓋碗,蓋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對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對習慣用這種方法的人來説,實在是豪邁、大氣。

  蓋碗,無疑是泡茶最好用的茶具之一。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蓋碗又名三才碗,以蓋喻天,碗喻人,託喻地。那麼天時地利人和,當然要全抓在手裏。

  蓋碗一般為三件套,好處是不燙手。

   汝窯茶具的使用注意事項:

  1.收到新茶具後,打開包裝,要先洗淨雙手晾乾後查看寶貝(避免手上灰塵進入冰裂紋或釉質)初次使用請對茶具進行清洗,清洗時不要局部清洗,要一下全部侵入常温水中,等水全部潤了茶具後 ,再清洗。

  2.在使用汝窯茶具時要儘量避開灰塵和油漬物質,灰塵和油分子會進入開片,開片雖然不在表面但物體的分子可以融合。

  3.剛開始使用汝窯茶具,不提倡用濃茶,剛開始使用可用淡茶來養,有的茶友為了儘快看到開片效果,用濃茶泡或用濃茶水煮,結果開片非常不雅(表層效果沒有古樸味)開片的養需要時間就像國畫的工筆的暈染 ,要一層一層的“暈染”而不是用濃墨去直接塗。而且每次使用後要用清水清洗茶具。

  4.開片如同樹木的年輪,不同茶葉,不同茶水,不同生活習慣的人養出的杯子的開片自有不同。綠茶紅茶一般是較淺的金線,普洱或巖茶養出來偏深些的褐色線,一杯最好固定同種茶,養出的紋理更均勻。

  汝窯蓋碗第一次怎麼用2

   1,什麼是汝窯開片

  汝窯開片是汝窯茶具的特點,在經茶湯沁養潤色一段時間後,茶具表面出現開片紋路,持續使用,開片紋路顏色愈加深、紋路愈加明顯,最終整個杯子內外佈滿蟬翼細紋,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汝窯開片”現象。

   2,汝窯茶具第一次怎麼用

  很多朋友第一次使用汝窯茶具,到手初次不知道怎麼使用,首先我們將新買到的杯子清水洗淨,燒開一壺開水,將杯子放入容器中,倒入開水完全將其覆蓋淹沒即可,等水冷了拿出來就可以正常喝茶使用。

   3,用什麼茶葉養好

  至於這個問題,我建議是一茶一杯,也就是説一個杯子喝一種茶,烏龍茶養出來是金色的開片紋路,稱之為“金線”,常喝紅茶養出杯子是褐色的,普洱茶則養出黑色的開片紋路,也是樣色最重的一類茶,建議條件允許的,專茶專杯,避免交叉使用,導致開片紋路色澤不均勻。

   4,一般多久能養開片

  開片時間長短,跟個人平常喝茶習慣有關,就我個人來説,養的如上圖青澹的一個瓜稜杯子,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已經實現杯裏杯外都開片了,平時喝的鳳凰山單叢茶,開片紋路為金,關於一般多久養開片這個問題,看個人使用頻率,喝茶多時間長開片就快,反之亦然。

   5,使用時應注意什麼

  得空喝茶時,洗淨雙手,因為我們手上的汗腺油脂,會使杯外部開片紋路毛細孔堵塞,長久下去導致外部不開片;喝茶前,清水洗淨開水燙杯一遍就行,喝完茶後,温水洗淨倒扣晾乾;除茶湯外,勿使杯子接觸油污等化學品,不用時投入水洗中倒入開水完全淹沒整個杯子,用茶湯養線條,清水養潤度。

   6,開片後應注意什麼

  每每喝茶,持續開片,茶湯不斷沁入染色,使用中應保持常用,勿將杯子長期擱置不用,長久閒置後使用,開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斷層現象,也就是開片紋路銜接不上,不均勻,影響杯子整體美感,以喝茶常用為榮,以閒置不用為恥。

  7,杯子開片紋路不均勻

  有茶客朋友説,我的杯子怎麼越養越醜,看起來髒亂不堪,嚴重影響喝茶時心情,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不能着急和氣餒,你可以只是沒有掌握到正確的方法,詳見可參照我上面幾步,且養杯也是有個過程的,過了這個瓶頸期就會有收穫,貴在堅持。

  汝窯蓋碗第一次怎麼用3

  《1》

  之前遇到位北方茶友,她反映過一個情況。

  最近在家泡茶時,茶友特意將手頭的開片汝瓷蓋碗,和白瓷蓋碗放在一塊對比。

  結果發現,在其他沖泡條件相同的前提下,薄瓷蓋碗泡出來的茶湯,喝起來口感要更清爽分明。

  反觀養出開片的汝瓷蓋碗,茶味泡出來似乎更渾厚,但沒有那麼清爽直接的香氣,這是為什麼?

  難不成造成茶味差距的原因,是汝瓷開片沒養好,由縫隙中常年累積下來的茶垢所致,導致茶湯變味?

  還是自己在泡茶時沒有注意區分,同一個開片蓋碗在泡過多種茶葉後,造成茶湯串味?

  不得不説,茶友的猜測很有道理。

  至於問題的根源答案,由於沒有看到實物,更沒有親自感受對比,暫時不好下定論。

  不過從省心泡茶角度看,和開片蓋碗相比,更推薦大家使用基礎款的白瓷蓋碗。

  因為,瓷器擁有如玉石般的緊密光潔的材質,作為公正不阿的泡茶工具,基本所有的評茶活動都會用到它。

  泡好茶,離不開用蓋碗。

  談及蓋碗要怎麼用,才更得心應手?

  這背後大有文章。

  《2》

  近期有位新茶友在後台留言。

  “為什麼我每次只要一用蓋碗,在倒出茶湯時,不是燙紅食指就是燙到掌心?”

  一看茶友的提問姿勢,不難讓人猜出問題所在。

  顯而易見,這是拿法不對。

  否則,不會陷入這樣進退兩難,怎麼用蓋碗都會被燙紅手的尷尬局面。

  用蓋碗泡茶時,每次都會將食指燙紅的原因,必然是手指頭碰到了滾燙的蓋碗壁面。

  比如,食指直接抓在碗底。

  比如,合蓋出湯時,食指直接扣進蓋子凸起的底部。

  比如,出湯開口留太大,造成倒出茶湯時,水流過急過猛,將手指頭燙傷。

  再比如,往蓋碗內注水沖泡時,注水過量過滿,整個蓋碗處於“水漫金山”狀態時。不論用盡什麼樣的方式去拿起蓋碗,都免不了火中取栗般的燙手感!

  至於單手拿起蓋碗出湯時,手掌心會被源源不斷上湧的水蒸氣薰燙,這種情形值得特別注意。

  因為掌心之處,位置較巧妙。

  只要不是故意將掌心貼近滾燙的蓋碗表面,那麼燙到手掌心的概率極低。

  除非説,出湯開口太大。

  導致冒着熱氣的`滾燙茶湯,在快速傾瀉而下時,攜帶大量熱氣的水蒸氣扶搖而上。

  當你倒出茶湯的手勢動作不對,出湯開口預留過大,或者將蓋子摁得太進去(導致尾巴高高翹起)……

  種種情形下,手掌心免不了遭遇燙紅這一劫!

  《3》

  正確使用蓋碗,要講究竅門。

  拿蓋碗的姿勢,推薦用三指握碗法。

  泡茶前,先伸出自己的慣用手,稍微活動一下筋骨。

  熱身動作結束,確保手腕靈活,再開始泡茶。

  伸出大拇指和中指,握住蓋碗的兩側,牢牢拿穩。

  再合上蓋,留出一絲月牙般的縫隙後,用食指摁在蓋鈕上方。

  此時,這三根手指頭的合力,剛好能實現三角形能形成穩定性。

  可以做到穩妥、自如的單手拿起蓋碗,將碗內的熱茶湯倒出。

  倒出茶湯時,蓋碗開口要對準公道杯,與其保持垂直。

  合蓋,出湯,短短數秒以內,傾倒出蓋碗內的大部分茶湯。

  彼時,進入收尾環節。

  為了將蓋碗底部的殘留茶湯徹底瀝出、滴湯不留,要進一步將手腕往裏收。

  傾斜的角度越大,越利於茶湯瀝出。

  倒出大量熱茶後,收回蓋碗平放,再重複一遍前面的動作。

  此時,可以檢查蓋碗內的茶湯是否完美瀝乾。

  圍繞着蓋碗泡茶,在熟能生巧面前,基礎用法不過是入門課。

  等熟練後,便能做到行雲流水的施展泡茶動作!

  《4》

  合蓋出湯時,如何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又準?

  燙壺温杯,投茶進入蓋碗後,快速注入沸水。

  在注水時,手勢動作可以參考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術,一手持燒水壺往下注水,一手持蓋,隨時準備着注水完畢就合蓋出湯。

  當注水線接近蓋碗碗沿時,快速放下水壺,合上蓋。

  合蓋時,要找準一個適合茶水倒出的縫隙。

  既要能擋住茶葉,不易使其倒出,又要能做到乾淨利落倒出茶湯。

  通常,合蓋縫隙的寬窄,要根據具體的茶葉體積大小來定。

  若是茶葉較碎,那麼縫隙就不適宜留過寬。

  以免得一倒出茶湯時,茶葉一股腦兒全部湧出。

  另外,合蓋角度是寬是窄,需要提前瞄準。

  不能等加滿水,即將要倒出茶湯,事到臨頭時再去調整合蓋角度。

  一再左撥右撥,始終覺得角度彆扭。

  在這段糾結猶豫的過程中,最佳出湯時機早就被耽誤了!

  幹茶與沸水的接觸時間過長,勢必會導致茶味被悶濃,變得重口味。

  所以,瞬間合蓋後,立刻就要倒出茶湯,不能有片刻猶豫。

  將茶湯從蓋碗內倒出時,開口要對準公道杯,利於從蓋碗內飛瀉而出的熱茶呈垂直狀,飛瀑傾瀉而出。

  為避免在出湯過程中,掌心被燙紅。

  此時要格外當心,蓋碗的蓋子迎向手心的那一面開口,千萬別留太寬。

  可見,説來説去,還得回到合蓋出湯的起點。

  蓋碗泡茶出湯前,提前瞄準適合茶湯倒出的縫隙開口,是順利使用蓋碗的關鍵!

  《5》

  曾經有茶友在私信裏,提到一個令他尷尬的泡茶細節。

  原來他每次只要一用蓋碗,在倒出茶湯的同時,還會將茶葉倒出來。

  連茶帶湯一併倒出在公道杯內,看起來就像直接是用玻璃杯泡茶,根本體現不出蓋碗泡茶的優勢!

  “按這樣,我還不如直接用玻璃杯泡!”

  其實在合蓋之後,要用蓋子稍稍擋住茶葉,就不會在出湯時造成茶葉流失。

  完美實現茶水分離,更能體驗蓋碗泡茶的樂趣!

  和蓋碗相比,玻璃杯的泡茶功能存在明顯侷限性。

  最明顯的地方是,玻璃杯泡茶時,無法做到茶水分離。

  投茶進入玻璃杯內,再倒入沸水。

  注水的瞬間,身姿輕盈的幹茶會隨着水流方向蹁躚起舞。

  待注水畢,稍等片刻,在靜待水温下降過程中,茶味物質也在源源不斷浸出。

  等到熱茶温度達到適口狀態,不燙嘴時,茶湯即可享用。

  但這種懶人快捷的玻璃杯泡茶,不能像蓋碗逐次沖泡那樣,發揮一款好茶的最大優勢。

  由於茶水不能分離,玻璃杯泡茶時,僅需投茶一小撮。

  往往第一杯熱茶喝盡後,再注入沸水泡第二杯時,滋味就會快速下滑。

  而蓋碗泡茶,按功夫茶的方式逐次沖泡。

  只要掌握好出湯的節奏,內質豐沛的好茶,大可沖泡七衝八衝,甚至更多。

  每一沖茶湯所展現出來的蓋香、落水香、滋味層次、湯感飽滿程度、回甘韻味等,不盡相同。

  如果因為自己在用蓋碗動作不熟練,就徹底放棄蓋碗,轉而回歸大杯泡茶的老方法。

  這未免太因噎廢食了!

  《6》

  合蓋出湯的動作,在老茶客手中,能施展得行雲流水。

  而在新手茶客的手裏,同樣是拿起蓋碗出湯的動作。

  不僅容易手抖,還會顯得整套泡茶動作磕磕絆絆,不連貫,不流暢。

  其實,問題的關鍵,出在動作不熟練。

  合蓋倒出茶湯的第一時間,要找準一個適合出湯的開口。

  好比是攝影,當你在摁下快門的瞬間,就要提前確定角度。

  要不然,等看到精彩的瞬間時,再去左右調整鏡頭。

  那一剎那的最佳光影畫面畫面,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已經徹底錯過了!

  熟能生巧,滴水穿石。

  勤練竅門,自能練成蓋碗泡茶的功夫精髓!

茶具怎麼使用

很多人喜歡泡茶的話,肯定少不了茶具。那茶具怎麼使用?PChouse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一、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種類和大小有很多,喝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茶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頗具美感。為了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和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的。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拿着舒服,喝着順暢。

二、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是在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在壺外面。

三、蓋碗的使用方法

蓋碗或稱蓋杯,取茶三公克放在碗內,沖水,然後加蓋五到六分鐘後飲用。用這種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最多再加衝一次。

四、茶盤的使用方法

用來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用來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

蓋碗泡茶怎麼使用?

用蓋碗飲茶,男、女的動作與氣度略有不同。

女士飲茶講究輕柔靜美,左手端託提蓋碗於胸前,右手緩緩揭蓋聞香,隨後觀賞湯色,右手用蓋輕輕撥去茶末細品香茗;男士飲茶講究氣度豪放,瀟灑自如,左手持杯託,右手揭蓋聞香,觀賞湯色,用蓋撥去茶末,提杯品茶。

女子用蓋碗

蓋碗茶具怎麼使用

隨着人們生活品質逐漸的提升,茶一天比一天受到國人的喜愛,因此使用的泡茶工具也越來越受人關注,其中就有蓋碗茶具,那麼什麼是蓋碗茶具呢?蓋碗茶具怎麼使用呢?下面小編來和大家説道説道吧!

什麼是蓋碗茶具

其實,很好理解的,它是一種有蓋、託、碗的一類茶具,通常它是陶瓷材質的,由碗、蓋、船構成。別看它只是一副小小的茶具,事實上,它藴藏着

天蓋,地載,人育

的哲理。

此類茶具,它具有獨特的外形,工藝精美、上大下小,而且蓋子能夠放進碗口,船則是承託的作用。蓋不僅不會輕易掉落,船託又能使茶杯不燙手,端着茶船即可,想要飲用茶湯無需開蓋,半張開飲用,不但茶湯能慢慢流出,茶葉又不會跑出,十分合意。有人喜歡喝淡茶,有的人則反之,只需拿蓋刮刮,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不是很神奇呢。

蓋碗茶具的使用方法

想要用它來泡製茶湯,應當先拿開水衝燙一下碗,再放入茶葉,加水開始泡製,通常是20秒-3分鐘,看茶種或量來定。過去沖泡花茶和鐵觀音較普遍,但是沒有規定的,只要茶湯分開飲用都是可以的,也可以多準備幾個,當做茶杯使用。用該種茶具泡製的茶湯色清味甘,微香小苦,看來受到那麼愛茶人士的喜愛也是有其道理的。

它由成都人發明,並且他們使用獨具特色,後來在各地都流行起來了,遍及整個南方。一些懂茶的人認為,使用它飲茶有講究,順序是這樣的:1、淨具,2、置茶,3、沏茶,4、聞香,5、品飲;而且放置的位置及朝向,對茶客的用意也是有説法的,如蓋放在桌上,説明已無茶湯了;若要暫時離開,把蓋扣於竹椅上,説明未走遠,很快會回來。

正確的蓋碗泡茶方法

正確的蓋碗泡茶方法

  蓋碗是一種瓷質的碗,是我國古老的器具。又簡稱三才碗。由蓋、碗、託組合而成,“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取天地人三才之意”。瓷質表面光滑,可以繪畫各種圖案,使蓋碗美觀大方。蓋碗作為茶具,用蓋碗泡茶可以很方便直接的就可以看到茶湯色、葉底情況。很多人喜歡用蓋碗泡茶。

  用蓋碗泡茶也是工夫茶的一種,要經過清潔茶具,洗茶,投茶,沖水,刮杯,出湯等步驟,這種工夫茶可以成為表演,具有觀賞性。蓋碗是我國的一種知名器具。它能泡幾乎所有的茶類,而且不會有一隻蓋碗只能泡一種茶的情況。

  蓋碗泡綠茶和烏龍茶的性質區別較大,泡茶用的茶具也應當有所不容。綠茶葉質嬌嫩,適合用玻璃杯沖泡;而烏龍茶葉片較大,用紫砂壺泡才能揮發出它的.香氣和滋味。但這兩種茶遇到蓋碗,產生了奇妙的一致性,綠茶可以用蓋碗泡,烏龍茶也可以,紅茶、黃茶、白茶也都可以。

  泡綠茶不宜時間過長,水過燙,因為會破壞綠茶的嫩葉,茶葉被燙熟,香氣散掉,味道也老而苦澀。蓋碗是瓷做的,保温性一般,也能散熱,所以用蓋碗泡綠茶,只要水温不高,出湯快,一樣能品嚐到滋味鮮美的茶湯。烏龍茶比較耐泡,蓋碗內放入茶,然後衝入沸水,再加上蓋子,熱氣保留在蓋碗裏,烏龍茶的香味在裏面慢慢散發,堆積,一開蓋,只覺蘭花香撲鼻,瓷蓋上也沾上了鐵觀音的香氣。

   【蓋碗泡茶禮節】

  1、在泡茶前先説出準備好的茶葉種類,並詢問客人要喝什麼茶。隨之簡要介紹要衝泡的茶葉的名稱、產地、品質。

  2、切忌當着客人的面潑茶水,因為這個動作很不禮貌,代表送客、趕對方走的意思。

  3、小指不指人,小指要自然輕鬆,不能指着別人。永遠記住,用手指指向別人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除了一些必要的蓋碗禮儀外,用蓋碗泡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燙手!如何解決呢?

  1、一隻不燙手的蓋碗是基礎,選擇蓋碗碗沿比較外撇,注水的最高位置,離蓋碗邊緣有一段較大的距離。這樣器型的蓋碗,即使注滿水,捏着邊緣也不會太燙。

  2、注水量,注水不能過多,以在碗壁的七、八分處為宜。沖水太滿,碗沿受熱面積大,倒茶時會非常容易燙到手。

  3、三點一線要注意,拿起蓋碗時,要使大拇指、食指、中指儘量在一條直線上,蓋碗要拿穩,倒茶時用拇指和中指拿住蓋碗兩側口沿上,食指按在蓋紐上,壓住茶蓋,不偏不歪。拿蓋碗時,手勢控制好蓋碗,垂直向下沿着公道杯慢慢向下讓茶水緩緩倒進杯內。

  蓋碗它不僅是茶具,同時也具有收藏價值。

;

TAG標籤:蓋碗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