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贈汪倫的詩是怎麼寫的

1. 誰能告訴我《贈汪倫》這首詩怎麼寫

《贈汪倫》 唐·李白

贈汪倫的詩是怎麼寫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分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仙”。他的詩想象奇特,感情飽滿,風格豪放飄逸,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

《贈汪倫》是一首著名的送別詩。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一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2. 贈汪倫這首詩怎麼寫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載來踏歌之聲。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

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擴展資料:李白在天寶十四載曾遊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

宋人楊齊賢在李白詩注中説:“白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釀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指此詩)。”

有部分學者據宋人胡安定的石壁詩序文,斷定汪倫為當地富豪、村豪,可參考。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以短幅狀深情。

前兩句寫送行場面,後兩句抒感慨。結構緊湊,情景相生,表現了李白的個性,尤以開創送別詩的新局面而備受人青睞。

從這首詩可知李白與汪倫之交情至深,又可妙悟出他們的友情是建築在互相敬慕,性格與志趣相投的基礎上。李白是直道己名,直呼汪倫,可見性格豪放,心口如一,心無嫌猜。

汪倫聞訊,特地組織踏歌隊伍,趕來相送,為友壯行。性格爽快,熱烈樸直。

雖有酒與歌,但非酒肉之交。而是以心相托,以誠相見,平等相待。

李白與汪倫之交誼,已成千古流傳的佳話。今天安徽省涇縣桃花潭一帶還流傳着貧苦農民謁見李白,邀請李白遊桃花潭,以及江邊踏歌送行等美妙的佳話。

可見這種淳美人格深深地植在這塊生殖繁衍中華民族的古老大地上,代代相續,不斷揚棄,奔向更高更美的境界。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贈汪倫。

3. 贈汪倫的詩是什麼

贈汪倫

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簡析]

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敍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着一羣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着手,一邊走,一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説明出於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説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羣村民一起來送行,怎麼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説:“若説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説:“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這一評論是恰當的。

4. 贈汪倫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贈汪倫》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全詩的內容如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白話文釋義: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載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擴展資料

這首詩的前半是敍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讀者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敍,而用了曲筆,只説聽見歌聲。一羣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説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

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TAG標籤:汪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