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牛是什麼樣子

牛是什麼樣子

牛的外形特徵因不同品種而異,但一般都有32顆牙齒、四條腿和退化的側趾。牛的體型較大,高度在一米到兩米之間,長度在兩米左右,皮膚上帶有細毛,顏色有白色、黃色、黑色等。1歲以後的牛的頭骨上都長有一對角,角的形狀在各品種之間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是由額骨突起衍生形成的對稱骨枝。奶牛頭部輪廓清晰,略長,頸薄有皺褶,皮薄,毛細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結構勻稱,細緻緊湊,稜角清晰。後軀較前軀發達,乳房龐大,重可達11~28千克,乳靜脈明顯。比利時藍牛則屬於典型的短粗型,肌肉發達呈塊狀、凹凸分明,腰、肩、背及大腿的肉因為過於“集中”而出現擠壓、重疊,有點像填充了發泡劑。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牛的外形特徵怎麼描述

1、小牛犢的兩隻圓眼睛,就像兩盞燈。

2、這條牛的兩隻眼睛像銅鈴一樣大,兩隻彎角青裏透亮,特別是那一身黃毛,像綢子一樣光亮。

3、這些奶牛,身上白一塊黑一塊的,好像穿着花棉襖。

4、大黃牛的身體非常高大,“國”字頭,鼻子“呼哧”。

5、體態清稜優美,頭較小而狹長,表現清秀。

6、四條又粗又胖的腿,虎虎實實的腦袋;金黃金黃的毛兒,像閃光的亮緞子;兩隻圓圓的大眼睛,就像兩盞燈。

7、周身披滿了黑褐色的毛,除了濃厚的絨毛,在肩、股、下腹、肋等部位生出一尺多的長毛,密密下覆,尾毛也蓬生如帚。

8、好一條壯牛,簡直肥胖得像只象。四蹄像柱頭落地,全身黑緞似的毛溜光滑,眼睛懷疑地望着人。

9、“呼哧”地喘着氣,雞蛋大的眼睛炯炯有神。

10、頭兩邊豎着一對靈敏的耳朵,不時地擺動着。耳朵兩旁彎而尖的牛角像兩把鋼鑽,用來決鬥、護身。

牛的外形特徵怎麼描述

牛體長1.5~2.5米,體重200~350公斤,體格強壯,頭大、額廣、鼻闊、口大、眼大。上脣上部有2個大鼻孔,其間皮膚硬而光滑、,稱為鼻鏡;頭上耳後有角一對,左右分開,角的長短、大小隨品種而異,角彎曲、無分支、中空,內有骨質角髓。

四肢勻稱,四趾均有蹄甲,其後方兩趾不着地,稱懸蹄。尾較長,尾端具叢毛,毛色大部分為,也有黑色、雜色、紅棕色、白色等。根據產地不同分為不同品種,如秦川牛、西鄉牛等。

黃牛適應能力強,耐粗飼,放牧性能好,在炎熱季節不懼日光照射,不怕酷熱,正常採食,放牧和反芻。在寒冷季節,不畏嚴寒,不懼大風,一如既往地採食牧草殘根枯枝。温長的冬春季掉膘少,春乏少,死亡少。在植被稀疏的荒漠,草場上只靠放牧即能復膘體壯。不僅有較強的抗病能力,而且對不少疾病也有特殊的抵抗力。

擴展資料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為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着下門牙,而且下犬齒也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

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角與鹿類有極其明顯的區別。

通常情況下,1歲以後的雄獸和雌獸的頭骨上都長有一對粗大的角,角的形狀在各種之間有所不同,但都是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外邊包着一層角質套,角質套可以脱下,角內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牛科動物也因之被稱作“洞角”動物。

角不分叉,外面還有一層堅硬的角套,角套為空心,套在骨質的角心上,並且隨着角心的生長而擴大,所以也把它們叫作“洞角類”。與鹿類具有的實角不同,牛科動物的角上沒有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牛

牛的資料

牛(拉丁學名:Bovine),屬牛族,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染色體數為56的野牛、60的黃牛和58染色體的大額牛,雜交有可育後代,為哺乳動物,容易發生羅伯遜易位(絲粒融合)改變染色體數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種類為家畜(包含家牛、黃牛、水牛和犛牛)。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有一對角。牛能幫助人類進行農業生產。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着下門牙,而且下犬齒也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

擴展資料

常見種類:

1、普通牛(Bos taurus)。分佈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係極為密切。

2、犛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牛(十二生肖之一)

牛的特點和生活特徵有哪些

牛的特點和生活特徵有哪些

牛的特點和生活特徵有哪些,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它們的腿比較適合長跑,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所以比較適合奔跑,一起來看牛的特點和生活特徵有哪些。

牛的特點和生活特徵有哪些1

一、牛的特徵和特點

1、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比較強壯。它們的腿特別適合長跑,這是因為它們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退化的要厲害,所以適於奔跑。牛的門牙和犬齒全部已經退化,但是還保留着下門牙,牛的下犬齒也齒化了,三對門齒呈向前傾斜鏟子狀,這樣可以吃比較堅硬的植物。

牛的適應性很強,可以適應所在地氣候,適宜生活的温度是15-25°C。牛吃飽後會停止進食,但還會不停的反芻,牛生單胎、雙胎率一般僅佔懷孕總數的1-2.3%。

2、牛的適應能力較強,可以很好適應所在地氣候,它的適宜温度為15-25°C。牛在吃飽後會停止進食,但是還會不停反芻。由於牛是素食動物,所以它食物範圍很廣,最喜歡吃青草和一些綠色植物。

3、牛在繁殖時,生單胎、雙胎的概率一般僅佔懷孕總數1-2.3%。除了高寒地區的犛牛會因終年放牧,而受到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牛舍裏面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牛的發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21天左右,妊娠期約280天。

二、牛的.生長週期多長時間

1、牛的生長期分為兩個階段。即初生至6月齡和7月齡至12月齡,這個階段牛的生長比較快,所需要的營養也會比較多。

2、牛在生長期蛋白質代謝強度會變大,體內沉積的蛋白質、水分、礦物質會變多,淡脂肪沉積會變少。在牛生長期時由於營養水平高,各器官發育較快,一定要讓牛保證營養物質充足供給,尤其是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

3、牛生長期時的飼料粗蛋白質含量應該為14%-19%,總可消化養分為68%-70%,精飼料採食量控制在體重的1.2%-1.5%。粗飼料可讓牛自由採食,這樣每日大約可增重0.7-0.8kg。

牛的特點和生活特徵有哪些2

生活習性:

牛的適應性很強,能夠較好地適應所在地氣候,其適宜温度為15-25攝氏度;牛吃飽後會停止進食,但還會不住的反芻;牛是素食動物,且食物範圍很廣,最喜歡吃青草,還喜歡吃一些綠色植物(或果實),如水花生、紅薯藤(苗)、玉米(苗)、水稻、小麥苗等。

特點: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着下門牙,而且下犬齒也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

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擴展資料:

牛類是哺乳動物中最後出現的一個類羣,很可能起源於原始的羚羊類,隨着進化過程,體形演變為高大而健壯,四肢粗壯,達到頂點的便是非洲野牛屬和野牛屬。

牛類的共同特點是雄獸和雌獸頭上都有表面光滑的角,並且緊靠着枕骨的兩側長出,角的基部遠遠地分開,吻邊沒有毛,尾巴較長,末端有簇毛串,眼睛前面和趾間沒有臭腺,雌獸有4個等。

牛的特點和生活特徵有哪些3

外貌:

依不同牛種(屬)而異。其共同點為牙齒32枚,其中門齒 8枚,上下臼齒24枚,無犬齒。上顎無門齒,只有齒墊。胃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芻。蹄分兩半。鼻鏡光滑濕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單胎,雙胎率一般僅佔1~2.3%。除高寒地區的犛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21天左右。

魯西黃牛的品種特徵

在體型外貌上,魯西黃牛體軀結構勻稱,細緻緊湊,為役肉兼用。 公牛多為平角龍門角,母牛以龍門角為主。垂皮發達。公牛肩峯高而寬厚。胸深而寬,體軀明顯地呈前高後低的前勝體型。母牛鬐甲低平,後軀發育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傾斜。關節乾燥,筋腱明顯。前肢呈正肢勢,後肢彎曲度小,飛節間距離些 蹄質緻密但硬度較差。尾細而長,尾毛常扭成紡釺狀。被毛從淺黃到棕紅色,以為最多,一般前軀毛色較後軀深,公牛毛色較母牛的深。多數牛的眼圈、口輪、腹下和四肢內側毛色淺淡。俗稱“三粉特徵”。 鼻鏡多為淡肉色,部分牛鼻鏡有黑斑或黑點。角色蠟黃或琥珀色。體型結構分為三類:高轅牛、抓地虎與中間型。

在生產性能上,據屠宰測定的結果,18月齡的閹牛平均屠宰率57.2%淨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積89.1平方釐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淨肉率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積94.2平方釐米。 肌纖維細,肉質良好,脂肪分佈均勻,大理石狀花紋明顯。生長髮育快、週歲體尺可長到成年的79%,體重相當出生重的10.1倍。個體高大、公牛體高146.3cm,體長160.9cm,胸圍206.36cm,體重685.18kg,最大體重1040kg。皮質好,加工後不出萌眼。性情温順,體壯抗病,便於飼養管理。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成熟早,有的8月齡即能受胎。一般10-12月齡開始發情,發情周期平均22天,範圍16-35天;發情持續期2-3天。妊娠期平均285天,範圍270-310天。產後第一次發情平均為35天,範圍22-79天。

濟寧的魯西黃牛,肉質鮮嫩,肌纖維間均勻沉積脂肪形成明顯的大理石花紋,具有無可比擬的良種優勢。周總理在世時送給日本友人兩頭魯西黃牛,現在日本有大理石花紋的牛肉比普通牛肉價格高一倍還多。本縣所產牛肉、牛皮(皮質密,韌性好,先進機器能分割六層),多用於出口,深受國內外客户歡迎。

生活:

養過牛的人應該都知道養牛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吧?要是隻靠飼料來養,當然它會長得很好,但是它要吃很多,恐怕你伺候不了,而且牛本來就應該是食草動物。所以養牛的多數是放牛的。但是牛對吃的相對其它家養動物來説是比較苛刻的。

凡是它啃過沒多久的地方,一般來説再看到就不會有什麼反應了,因為可能會留下一些牛糞之類的會刺激它們嗅覺的東西。要是找到一塊長勢茂盛的草地,它們會不停地拒絕,你看他吃東西的過程就像是一台割草機,一刻不停的樣子。要吃上一整天它才會吃飽,然後晚上回家就開始了它的反芻了。總體來説,牛的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嘴的活動彷彿永不停止。

躺着睡覺的

牛是反芻動物,一般一晝夜進行反芻6~8次,多達10~16次,總共約需7~8小時,佔全日約1/3時間,且大部分在夜間進行,白天只約反芻4~6次。而牛的睡眠時間很短,每日總共1~1.5小時。牛和其他家畜一樣,不吃被它們自己糞尿沾污的牧草,但卻肯吃生長在綿羊糞堆邊的草,而不吃綿羊卧過的牧草,放牧的牛羣,每日採食鮮草量約為其體重的10~14%,乳用牛以幹物質計算,每日採食量為8.2~12.3公斤。

TAG標籤:牛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