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從在嶧山碑怎麼寫

1. 如何寫好小篆,從《嶧山碑》聊起吧

《嶧山碑》圍子分為兩部分,前部分為“皇帝詔”,計144字,刻於公元前219年。

從在嶧山碑怎麼寫

後部分為“二世詔”(即“皇帝曰”之後),計79字刻於公元前209年。由於封建等級制度原因,“二世詔”字要略小一些。

由於李斯寫在竹木筒上的小篆墨跡至今為能流傳下來,故刻石便更顯珍貴。唐張懷 譽其書雲:“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

清楊守敬贊為:“筆畫圓勁,古意畢臻”(見《中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63國書法鑑賞大辭典》第55頁)《嶧山碑》線條圓潤流暢。結果對稱均衡。

形體清瘦修長,風格精緻典雅,可謂一派貴族風範。加之該碑筆法嚴謹,端莊工穩,臨寫尤其能強化手腕“提”的功能,增強“中鋒”意識,因而不失為學書入門的最佳範本。

值得注意的石,有的人認為此碑線條粗細勻稱,用筆似乎簡單,甚至以為用禿筆或將筆尖剪掉書寫即可完成,其實,這是極大的誤解,其原因是未能“透過刀鋒看筆鋒”,對小篆筆法沒有作深入瞭解所致。倘若將《嶧山碑》解析解讀後便可發現,其線條是在圓勻的筆致中凝結着敦厚的力量,滋潤而不軟沓,流暢而不浮滑。

它使人們在圓勻勁挺的點畫中,仍能品出雋永超逸的韻味。可以説,《嶧山碑》線條的墨跡呈現應當是鮮活的,跳蕩的。

既有力度又有厚度,更有線條自然的粗細變化及書寫時的節奏變化,切忌把它當成板滯僵硬的美術體對待。臨寫此碑。

首重用筆,妙在用鋒。因為沒有寫出高質量的線條,結構再好仍是無功而返。

因此,掌握正確的用筆犯法至關重要。那麼,應當怎樣臨寫此碑或者説應當注意什麼呢?我們知道,小篆的點畫只有兩種,一是直畫、二是弧畫。

但無論哪一種點畫。其書法都有“起、行、收”三個過程。

所謂“起”,即“逆鋒起筆”,它要求筆鋒應朝行筆的反方向入紙,使其鋒藏。對初學者而言,起筆“藏鋒”使一個難度較大的而又必須首先解決的技術問題。

它不僅關係到點畫書寫的力度,而且對點畫之間的承接呼應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説,沒有熟練地掌握“起筆”的這個技術動作,學書要想深入那將是寸步難行。所謂“行”,即“中鋒行筆”,它要求勻筆時筆鋒處於線條的中間,同時應充分利用筆毫的彈性,用“提”法抽擎“殺紙”而行。

當然,在運筆的過程中並非就是“一味”的“提”,其中也有“按”的成分控制線條的圓勻及水墨的摻入含量。並且,不讓筆墨“走偏”,還常常伴有連續的餓提按交替動作,這種情況在書寫弧畫時尤為明顯。

但應注意的是,書寫弧畫時,最好不要用“捻管”的方法來維護“中鋒”,而應儘可能通過“腕”的“旋動”,伴以微妙的提按來對鋒芒加以驅動,這樣產生的線條更富有彈性。另外,在連續出現弧形的線條時,“提按”的幅度還可能加大,但一定要注意“交接”自然,不露圭角,以保持線條的流暢。

所謂“收”,即“回鋒收筆”,它是運筆至點畫盡頭時的一個技術動作,通常為“一駐即收”並伴有輕微的“反彈”現象。值得注意的是,收筆的“回”並非是為了填補點畫尾部的缺陷,而是“回頭”尋找下一個“落點”,同時,在“回”的瞬間將筆鋒“挺正”,以迎接下一個“逆鋒起筆”。

再就是“筆勢”的問題,臨寫《嶧山碑》切忌將每個字視為點畫的機械組合,而必須考慮到“形”所導致的“勢”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字比做人體,四肢五官如同點畫,則“勢”就是“筋脈相連”。

儘管它是看不見的,但卻是維繫生命的“內在網絡”。人一旦有了“筋脈相連”,就有了生氣、活力,一旦缺少“筋脈相連”,就如道具“模特兒”,哪怕外觀再美,一看便是“死”的。

因此,就書法藝術而言,“形”的作用遠遠無法與“勢”抗衡。有了“勢”,字就靈氣飛動。

沒有“勢”,字就板滯僵硬。那麼,臨寫《嶧山碑》怎樣才能產生“勢”呢?關鍵再處理好點畫之間的呼應關係。

即在熟練地掌握各種點畫的書寫的基礎上,在具體書寫每一個字時,不要將各個點畫孤立地看待,而要將他們當作一個有機的整體。當第一個點畫書寫完畢,應順勢使筆鋒迅速地找到下一個“落點”。

也就是説,上一筆的“收筆”就是下一筆的“逆鋒起筆”,而下一筆的“收筆”又緊接再下一筆的“起筆”,這樣承上啟下,環環相扣,循環往復,自然意氣連貫,顧盼生情,神氣活現。“學書之要,惟取神、氣為佳。

若模(摹)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蔡襄《蔡中惠公文集》)。過去許多人臨《嶧山碑》,多重結構而不究用筆,多重形而不求質,故往往落入俗套,這一點不能不引起臨習者注意。

2. 《嶧山碑》的首怎麼寫

《嶧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時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塊,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立郡縣的功績。嶧山又名東山,與泰山南北對峙,孟子所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東山即指嶧山。原石為北魏太武帝推毀,今已不存 。

碑文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

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

登於繹山,羣臣從者,鹹思攸長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羣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

3. "從"字的篆書怎麼寫

"從"字的篆書寫法如下: 從的基本解釋: 從[cóng] 1. 依順 :順從。

2. 採取,按照 :從優。 3. 跟隨 :願從其後。

4. 跟隨的人 :侍從。 5. 參與 :從業。

6. 由,自 :從古至今。 7. 次要的 :主從。

8. 宗族中次於至親的親屬 :從父(伯父、叔父的通稱)。 9. 中國魏以後,古代官品(有“正品”和“從品”之分,宋代龍圖閣大學士為從二品)。

10. 姓。 從[zòng] 1. 古同“縱”,豎,直。

2. 古同“縱”,放任。 字形演變: 擴展資料:文言版《説文解字》:從,相聽也。

從二人。凡從之屬皆從從。

隨行也。從辵從,從亦聲。

白話版《説文解字》:從,彼此都聽對方的。字形採用兩個“人”會義。

所有與從相關的字,都採用“從”作邊旁。 相關詞彙解釋: 1、遵從[zūn cóng] 遵照並服從:遵從上級的指示。

2、脅從[xié cóng] 被脅迫而隨別人做壞事:脅從分子。 3、從頭[cóng tóu] 從最初(做):從頭兒做起。

4、從容[cóng róng] 不慌不忙;鎮靜;沉着:從容就義(毫不畏縮地為正義而犧牲)。 5、從業[cóng yè] 從事某種職業或行業;就業:從業機會。

4. 看篆書《嶧山碑》

《嶧山碑》即《秦嶧山碑》的簡稱,《秦嶧山碑》者2113,始皇帝東巡,羣臣頌德之辭,至二世時丞相李斯始以刻石。

今嶧山實無此碑,而5261人家多有傳者,各有所自來。昔徐鉉在江南,以小篆馳名,鄭文寶其門人也,嘗受學於鉉,亦見稱於一時。

此本文寶雲是鉉所摹,文寶又言嘗親4102至嶧山訪秦碑,莫獲,遂以鉉所摹刻石於長安,世多傳之。《嶧山碑》是1653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時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塊,內容是回歌頌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立郡縣的功績。

嶧山又名東山, 與泰山南北對峙,孟子所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東答山即指嶧山。原石已不在,相傳魏武帝曹操登山時令人推倒。

5. 哪位有嶧山碑的譯文

嶧山,又名東山,位於鄒城市東南12公里,與泰山南北對峙,被譽為“岱南奇觀”。

孟子曰:“登東山而小魯,孔子登泰山而小下。”東山即指嶧山。

嶧山,早在秦漢時期就著稱於世,它是中國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嶧山因其“怪石萬迭,山無土壤,積石相連,絡繹如絲,故名繹焉”。

《詩經·魯頌》有“保有鳧嶧”的詩句。《書經·禹貢》有“嶧陽孤桐”的記載。

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馬遷、華佗、李白、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陸放翁、趙孟頫、董其昌、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 秦始皇立國之初,首次東巡齊魯,即慕名率羣臣登上了嶧山,於驚歎山石神工鬼斧、風光雋秀婀娜之際,命傑出的篆書大師、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頌揚“廢分封,立郡縣,統一天下”之奇功。

著名的秦嶧山碑就是秦始皇東巡的第一塊刻石。 嶧山有一種天造地設的自然美。

一是石美。那參差嶙峋、玲瓏剔透、被地理學家稱為當今世界之奇觀的海蝕石,自不待説,滿山遍峪如禽如獸、靜動有之的怪石則數不勝數,使嶧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

怪石如龜、如魚、如兔、如冠、如丸,子孫石、元寶石、五巧石、駱駝石、鸚鵡石、試劍石、八卦石……象形之惟妙惟肖,遠眺、近視、上仰、下俯之變幻無窮,千姿百態,使人歎為觀止,難怪遊人無不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 故嶧山與中華五嶽相比,其主要特點是石巧。

二是洞穴、泉水美。山上,磊磊巨石之下,有許多天然洞穴,據考察,有名洞穴144個。

諸洞大如廣庭、小如斗室、縱橫通達、曲徑通幽、深邃莫測;且洞多有泉水,每每東北風起,百泉湧漲,雲氣洶湧,“嶧山戴帽”,大雨來到,其情景尤似仙山。 三是神話傳説美。

女媧煉五色石神工補天,而將滾滾亂石疊成嶧山;梁山伯、祝英台求學於“梁祝洞”;貞婦明志的“捨身台”;“金鐘化作石”;“騎鶴隱仙”昇天去……千百年來,人們借物寄情,把許多美好的憧憬和願望變成種種神話傳説,曲折離奇,令人陶醉。 嶧山還是道家活動的場所,甚得歷代達官顯貴的垂青。

多有慷慨解囊捐資修山之人。經過歷代慘淡經營,山上建有五大奇觀,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廟宇,宮殿廟庵數百楹,瓦縫參差,錯落山間,碧瓦紅牆,十分壯觀。

TAG標籤:山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