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上崔相百憂章翻譯、註釋、賞析和鑑賞(李白)

上崔相百憂章全文:

上崔相百憂章翻譯、註釋、賞析和鑑賞(李白)

共公赫怒,天維中摧。鯤鯨噴蕩,揚濤起雷。

魚龍陷人,成此禍胎。火焚崑山,玉石相硾。

仰希霖雨,灑寶炎煨。箭發石開,戈揮日回。

鄒衍慟哭,燕霜颯來,微誠不感。猶縶夏台。

蒼鷹搏攫,丹棘崔嵬。豪聖凋枯,王風傷哀。

斯文未喪,東嶽豈頹。穆逃楚難,鄒脱吳災。

見機苦遲,二公所咍。驥不驟進,麟何來哉。

星離一門,草擲二孩。萬憤結習,憂從中催。

金瑟玉壺,盡為愁媒。舉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網重恢。屈法申恩,棄瑕取材。

冶長非罪,尼父無猜。覆盆倘舉,應照寒灰。

上崔相百憂章全文翻譯:

安祿山像上古的共工那樣狂怒,把大唐帝國攪得天翻地覆,在大海中翻騰震盪,雷霆般掀起萬丈狂瀾。朝中君臣相猜終於種下了今日的禍胎。安史之亂猶如大火焚燒崑崙,玉石俱碎難逃此災。我仰告蒼天快降大雨,澆滅這叛亂的火海。精誠所至李廣能箭發石開,魯陽揮戈連日神也不得不徘徊。鄒衍含冤而大哭,盛夏的燕國竟被寒霜覆蓋。我的忠誠感動不了上蒼,至今猶被囚禁在夏台。獄吏們都像蒼鷹搏擊般兇狠,獄牆插滿了荊棘。即使是大聖人也要憔悴,如今我才體會到《王風》的傷懷。然而老天畢竟未喪斯文,泰山巍然豈會崩壞?穆生逃離楚國免遭日後之難,鄒陽勸説吳王也脱去了禍災。而我卻見機苦遲,二位定會譏笑書生愚呆。良馬不會驟進求用,出非其時麒麟又何必出來?一家人星散各處,倉促間也沒安排好二孩。悲憤萬端鬱結胸中,憂歷不已令人傷懷。彈琴飲酒,又怎能解愁?舉杯長歎,杯中斟滿的分明是血淚之酒。崔大人台星高照,網開一面您高抬貴手。放寬刑罰法外開恩,不計過失讓我重新得救。公冶長無罪,孔仲尼信任依舊。讓倒扣的盆子重見天日,我死灰復燃依然抖擻。

上崔相百憂章字詞句解釋:

(1)崔相:崔渙。唐玄宗時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

(2)共工:古代傳説中的人物,與顓頊爭奪帝位,怒觸不周山。參見《列子》《淮南子》。赫怒:勃然震怒。《列子》:"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成公綏《天地賦》:"共工赫怒,天柱摧折。""

(3)天維:天的綱維,喻國家的綱紀。宋玉《大言賦》:"壯士憤兮絕天維。"

(4)鯤:北溟大魚也。鯨:亦海中大魚。

(5)禍胎:禍根。《漢書·枚乘傳》:"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6)玉石相磓:《尚書·胤徵》:"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廣韻》:"磓,落也。"

(7)煨:灰燼。《韻會》:"煨,燼也。"

(8)箭發石開: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遂發箭射之箭入石,連箭翎都隱沒不見,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西京雜記》:"李廣獵於冥山之陽,見卧虎,射之,沒矢飲羽,進而視之,乃石也,其形類虎。退而更射,鏃破乾折而石不傷。予嘗以問揚子云,子云曰:"至誠,則金石為開。""班固《幽通賦》:"李虎發而石開。"

(9)戈揮日回:即揮戈回日。《淮南子》:"魯陽公與韓構,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

(10)鄒衍:戰國齊人。李善《文選注》:"《淮南子》曰:鄒衍盡忠於燕惠王,惠王信譖而系之。鄒衍仰天而哭,正夏而天為之降霜。"

(11)夏台:又名均台,在今河南禹縣南。夏台為夏代獄名。《史記》:"桀召湯而囚之夏台,已而釋之。"《索隱》曰:"夏台,獄名。"《廣雅》:"獄,犴也。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圉。"

(12)蒼鷹:漢景帝時中郎將郅都,行法嚴酷,不畏貴戚,時號"蒼鷹"。事見《史記·酷吏列傳》。《漢書》:"郅都遷為中尉,是時民樸,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顏師古曰:"言其鷙擊之甚。"

(13)丹棘:古時大理寺植棘,因借指大理寺。《周易》:"置於叢棘。"虞翻注:"獄外種九棘,故稱叢棘。"孔穎達《正義》:"謂囚執之處以叢棘而禁之也。"《初學記》:《春秋元命苞》曰:"樹棘槐,聽訟於其下。"棘,赤心有刺,言治人者原其心不失赤,實事所以刺人,其情令各歸實。槐之言歸也,情見歸實。《爾雅翼》:棘有赤、白二種。丹棘,即赤棘也。

(14)王風:為《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其音哀以思,後用為王道衰微之象徵。陳子昂詩:"終古代興沒,豪聖莫能爭。"又云:"丘陵徒自出,賢聖幾凋枯。"楊齊賢注:"豪聖,周公也。遭流言之變,王道凋枯,故豳以下諸詩傷哀之。"

(15)東嶽:即泰山。《禮記》:"孔子早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樑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蓋寢疾七日而沒。"《初學記》:"泰山,五嶽之東嶽也。"李白這裏是反用其意。

(16)穆:穆生,漢代魯人。楚元王劉交對其非常尊重,因知穆生不好酒。故每次妄會時都專為其設酸(一種低度甜酒)。後劉交的孫子劉戊即位,忘設酸,穆生知其意怠,恐遭不測,遂稱病而去。事見《漢書》:"楚元王以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及王戊即位,常設,後忘設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稱疾卧。申公、白生強起之,曰:"獨不念先王之德歟?今王一旦失小禮,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稱:"知幾其神乎?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先王之所以禮吾三人者,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以久處,豈為區區之禮哉!"遂謝病去。申公、白生獨留。王戊稍淫暴,乃與吳通謀。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春於市。"

(17)鄒:鄒陽,西漢文學家,齊人。仕吳,以文辯著名。吳王以太子事怨望,稱疾不朝,陰有邪謀,陽奏書諫,吳王不納其言,於是鄒陽知吳不可説,去之樑,從孝王遊。

(18)二公:指穆生、鄒陽二位。咍:笑。《廣韻》:"咍,笑也。"

(19)驟進:速進。宋玉《九辯》:"驥不驟進而求服兮。"

(20)麟何來哉:《孔子家語》:"叔孫氏之車士曰子鋤商,採薪於大野,獲麟焉,折其前左足,載以歸。叔孫以為不祥,棄之於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麏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孫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焉。""

(21)星離:如天星分散,形容骨肉分離。鮑照《舞鶴賦》:"忽星離而云罷。"李善注:"星離,分散也。"

(22)二孩:指李白的孩子平陽、伯禽。

(23)結緝:鬱結不解。《楚辭·九思》:"心結縎兮折摧。"《博雅》:"結縎,不解也。"

(24)金瑟:精美的瑟。玉壺:玉製的酒壺。江淹詩:"白露滋金瑟,清風蕩玉琴。"

(25)天網:法網。恢:寬大。《晉書》:"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説文》:"恢,大也。"台星再朗,謂崔相之明察,能照見幽微。天網重恢,冀其赦己之罪。

(26)屈法申恩:放寬刑罰,棄小過重大節。丘遲《與陳伯之書》:"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27)棄瑕取材:不計較缺點、過失而錄用人才。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收羅英雄,棄瑕取用。"

(28)尼父:孔子的尊稱。《史記》:"公冶長,齊人,字子長。孔子曰:"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9)覆盆:反扣的盆子。覆盆倘舉,希望能夠重見天日,昭雪冤獄。《抱朴子》:"是責三光不照覆盆之內也。"

(30)寒灰:死灰。《三國志》:"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

上崔相百憂章全文拼音版註釋:

gòng gōng hè nù , tiān wéi zhōng cuī 。

共工赫怒,天維中摧。

kūn jīng pēn dàng , yáng tāo qǐ léi 。

鯤鯨噴蕩,揚濤起雷。

yú lóng xiàn rén , chéng cǐ huò tāi 。

魚龍陷人,成此禍胎。

huǒ fén kūn shān , yù shí xiāng duī 。

火焚崑山,玉石相磓。

yǎng xī lín yǔ , sǎ bǎo yán wēi 。

仰希霖雨,灑寶炎煨。

jiàn fā shí kāi , gē huī rì huí 。

箭發石開,戈揮日回。

zōu yǎn tòng kū , yàn shuāng sà lái 。

鄒衍慟哭,燕霜颯來。

wēi chéng bù gǎn , yóu zhí xià tái 。

微誠不感,猶縶夏台。

cāng yīng bó jué , dān jí cuī wéi 。

蒼鷹搏攫,丹棘崔嵬。

háo shèng diāo kū , wáng fēng shāng āi 。

豪聖凋枯,王風傷哀。

sī wén wèi sàng , dōng yuè qǐ tuí 。

斯文未喪,東嶽豈頹。

mù táo chǔ nán , zōu tuō wú zāi 。

穆逃楚難,鄒脱吳災。

jiàn jī kǔ chí , èr gōng suǒ hāi 。

見機苦遲,二公所咍。

jì bù zhòu jìn , lín hé lái zāi !

驥不驟進,麟何來哉!

xīng lí yī mén , cǎo zhì èr hái 。

星離一門,草擲二孩。

wàn fèn jié jī , yōu cóng zhōng cuī 。

萬憤結緝,憂從中催。

jīn sè yù hú , jìn wéi chóu méi 。

金瑟玉壺,盡為愁媒。

jǔ jiǔ tài xī , qì xuè yíng bēi 。

舉酒太息,泣血盈杯。

tái xīng zài lǎng , tiān wǎng chóng huī 。

台星再朗,天網重恢。

qū fǎ shēn ēn , qì xiá qǔ cái 。

屈法申恩,棄瑕取材。

yě cháng fēi zuì , ní fù wú cāi 。

冶長非罪,尼父無猜。

fù pén tǎng jǔ , yīng zhào hán huī 。

覆盆儻舉,應照寒灰。

上崔相百憂章賞析(鑑賞):

《上崔相百憂章》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安史之亂爆發後被囚禁於潯陽(今江西九江)時創作的詩歌。李白在詩中訴説了自己無辜被囚的憂憤,寄希望於宰相崔渙幫助自己減罪。

此詩大量用典,採用四言句式,説明自己跟隨永王完全是為了平滅叛亂,並懇請崔渙能夠理解他的做法,能為他昭雪,免除他的罪名。全詩感情悲憤,沉鬱典雅,節奏急促,用典切當,在李詩中較為少見。

李白創作此詩時正處於危難的境地,他因為皇室政治突變而被送入死牢。他在詩中用四言的句式與大量的典故説明自己跟隨永王完全是為了平滅叛亂,並懇請當時的宰相崔渙能夠理解他的做法,免除自己的罪名。

全詩可分為三部分。開頭十六句為第一部分,詩人運用神話傳説作比喻,寫安史之亂帶來的災難,國土板蕩,生靈塗炭,自己也蒙冤入獄。"共工"以下八句,概括出安史之亂造成嚴重局面,有如凶神惡煞摧折天柱,鯤鯨魚龍興風作浪,戰亂中生靈塗炭,玉石俱焚。"仰希"以下四句,盼望早日平定叛亂,解民倒懸。連用了李廣射石、魯陽揮戈的典故,非常切合當時冠軍平叛戰爭緊急而艱苦的形勢。"鄒衍"以下四句,暗喻自己盡忠保國反而蒙受冤獄。詩人不敢正面抗爭,而以鄒衍含冤、六月飛霜的歷史傳説和自己的"微誠不感",身陷囹圄的悲慘遭遇作鮮明對照,委婉曲折地表達悲憤的心情和希望對方為之昭雪的意願。

中間十二句為第二部分,詩人慨歎自己未能效法先賢見機行事,及時引退,以致蒙受屈辱,備嘗鐵窗繫囚之苦。"蒼鷹"以下四句,將當時法律煩酷、獄吏森嚴和賢才凋敝、朝政衰敗現象對比出之,諷喻之意,言外可見。"斯文"以下八句,惋惜自己沒有能及時隱退。其中"斯文未喪,東嶽豈頹"兩句是借孔子來比喻朝中賢臣。接着以穆生和鄒陽兩位先哲因能見機而退,終於擺脱災難的事蹟,對照自己的困境,發出"二公所咍"之歎。感歎之餘,頗含愧悔之意。"驥不驟進",典出宋玉《九辯》,"麟何來哉"典出《家語·辯物篇》。李白用此二典一方面是表白自己出山從政本意是出於愛國,並不是趨炎附勢、搞政治投機;另一方面也是痛惜自己參加永王幕府不是時候,觸犯了當局。

最後十六句為第三部分。這一部分詩人聯繫家庭妻離子散的悲慘情況,表達自己內心深沉的哀憤和憂愁;同時也表達了對崔渙的希望。"星離"八句,抒寫變亂中家室離散,內心如焚的情景。李白在潯陽獄中時,其妻宗氏在豫章(今南昌),女平陽,兒伯禽流落穆陵關(今山東沂山北),其他親戚也散於各地,所謂"穆陵關北愁愛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萬憤詞投魏郎中》,就是當時境遇的寫實。這使他十分憂憤,因此即使有金瑟奏樂,玉壺斟酒,也只能成為憂愁的媒介物。"台星"八句,則希望崔渙等朝廷大臣執法量刑,寬大為懷,能為自己昭雪伸冤,使自己這塊有瑕之材,為李唐王朝效力;使自己這堆覆盆下的寒灰,能再沐三光,重新燃燒發熱。

作者在詩中以大量典故申訴自己的冤情,這是此詩的第一個顯著特點。全詩用典二十來處,舉凡古代神話、歷史故事、名人軼事、成語警句等,莫不拈以為詩,而且都顯得十分精確貼切。

敍事簡潔,抒情委婉,兩者水乳交融,渾然一體,是此詩的第二個藝術特色。詩中以"見機苦遲"四字表達自己懊悔就李璘之闢入幕,並以穆生、鄒陽的故事來反襯,聯繫自然,顯得十分真實,沒有絲毫虛偽做作。詩寫個人遭遇時,聯想到一家離亂的悲慘處境,用"星離一門,草擲二孩"兩句來概括,既洗練簡明,又婉轉悱惻,催人淚下。緊接着"萬憤"一下六句繼以強烈的抒情,傾吐自己內心的悲憤憂愁,已達到飲食奏樂"盡為愁媒"的地步。其憂憤之深,可以想見。簡潔的敍事結合強烈的抒情,使此詩具有感人肺腑的魅力。

全詩感情悲憤,沉鬱典雅,節奏急促,用典切當,在李詩中較為少見,體現了李白詩歌風格的另一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