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葉蛋的梗怎麼來的

茶葉蛋的梗怎麼來的

茶葉蛋的梗來源於中國流行文化中的一種幽默風格,即使用詼諧、誇張的方式來調侃、嘲笑或譏諷某人或某事。茶葉蛋作為一種常見的小吃,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經常被用來作為幽默梗,例如“普通人看到茶葉蛋就想吃,程序員看到茶葉蛋就想找源碼”等等。這些梗既反映了當代文化的特點,又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和喜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是什麼梗 茶葉蛋為何成炫富神器

“人吃不起茶葉蛋”是指茶葉蛋事件。茶葉蛋成為“炫富神器”是因為網友調侃台北美食學院教授高志斌。

2013年11月,《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台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的論壇帖子引爆網絡,帖子內容為近年來台灣新聞及綜藝節目的截圖。其中台北美食學院教授高志斌“人民吃不起茶葉蛋”的言論瞬間引發軒然大波,並且成為網絡焦點。

此後,“茶葉蛋”一詞連續多日佔據微博熱搜詞排行榜前列,相關搞笑圖片和段子層出不窮,網友還紛紛曬出自己吃茶葉蛋的“炫富”照片,茶葉蛋變成“奢侈品”和“炫富神器”。

擴展資料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祕書長楊幽燕對該事件曾説過“茶葉蛋説明和台灣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兩岸隔絕數十年,這樣的誤讀如果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情有可原。兩岸往來熱絡,的崛起全世界有目共睹,台灣距離這麼近反而這麼不瞭解,令人吃驚”。

茶葉蛋事件民間反應

在網上搜索“你吃得起茶葉蛋嗎”,吸引了將近20萬名網友投票。其中,逾八成網友調侃“根本吃不起,高帥富專屬消費品,購買要分期”,而剩下的網友則表示“毫無壓力,一口氣吃十個,身體倍兒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葉蛋事件

茶葉蛋暗指什麼意思?

茶葉蛋是一種常見的中國傳統小吃,是將雞蛋在茶水和香料汁中煮熟後製成的。一般來説,茶葉蛋並沒有特別的寓意或者暗示其他的意思。然而,在一些文化或社交場合中,茶葉蛋可能會被用作象徵、暗示或隱喻某種事物或情況的方式。例如,在商業談判中,送茶葉蛋可能表示的是友好的交流、談判或者建立信任關係;在一些社交場合中,茶葉蛋可能被用作象徵家庭和睦等等。總的來説,茶葉蛋指的是一種食物,其寓意或隱喻的含義,需要根據具體種種情境和文化背景來理解。

網絡語茶葉蛋什麼意思

“茶葉蛋”紅遍大江南北。究其原因,台灣一個電視綜藝節目中,某嘉賓稱人收入低吃不起茶葉蛋。聞此奇語。

網絡語是伴隨着網絡的發展而新興的一種有別於傳統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它以簡潔生動的形式甫一誕生就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喜愛,發展得很神速。

網絡語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縮寫,含有某種特定意義的數字以及形象生動的網絡動化和圖片,起初主要是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種特定的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

網絡上冒出的新詞彙主要取決於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滿活力的網絡語言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後我們就可以接受。

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是什麼梗 茶葉蛋為何成炫富神器

之前因為一個台灣人説吃不起茶葉蛋,網友又氣又好笑,説台灣井底蛙。現在各方面迅速提升,所以有很多台灣人驚歎多方便 ,網友就很`謙虛'説:不不不,吃不起茶葉蛋。久而久之就成為一個梗了

茶葉蛋的梗詳情。

台灣省一檔電視節目播出後引發熱議。受訪民眾坦言瞧不起同胞,並諷刺同胞吃不起茶葉蛋。各路網民紛紛曬出自己吃茶葉蛋的炫富照加以調侃,完全停不下來。

茶葉蛋,著名漢族小吃,中國的傳統食物之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該小吃。是煮制過程中加入茶葉的一種加味水煮蛋,因其做法簡單,攜帶方便,多在車站、街頭巷尾,遊客行人較多之處等場所置小鍋現煮現賣,物美價廉。可以做餐點,閒暇時又可當零食,實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

因為茶葉有提神醒腦的功能,故在燙煮過程中加入少許茶葉,煮出來的蛋便色澤褐黃。然而,有專家指出,茶葉和雞蛋的搭配對胃有刺激,是不恰當的食用雞蛋方法。

茶葉蛋做茶葉蛋最好用紅茶,因為紅茶香濃而不苦澀,顏色鮮亮,煮出來的蛋香氣四溢,色澤均勻,賣相極佳;綠茶多少有點苦味,煮出來蛋會有澀味,且綠茶性寒,不適於有胃病、體弱者及孕婦食用。紅茶的話也不必要用特別好的紅茶,像立頓、車仔的紅茶包就很好用,煮完之後把茶包拿出來丟掉就可以了,不會弄的滿鍋都是茶葉渣,而且容易掌握用量。

台灣為什麼認為大陸窮?

先説結論,造成這一局面,台灣部分媒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可以從“人吃不起茶葉蛋”這個梗開始談起。

這個梗玩了好多年,似乎總沒夠。

那麼,這個梗是怎麼燒起來的?

據京華時報報道,一切源自台灣某電視台2011年播出的一檔綜藝節目。

節目中,嘉賓在聊到茶葉蛋時竟稱,百姓收入非常低,根本消費不起茶葉蛋。這期節目在2014年“冷飯新炒”後,引發熱議。

網友用“一般人根本吃不起,高帥富專屬消費品,購買要分期”、“給最愛的人用最貴的茶葉蛋求婚”等調侃足足玩了幾年。

而去年年底,環球時報報道,兩大媒體拎出這兩篇新聞,主角還是茶葉蛋。

它們發聲的“根據”,部分來自於網易新聞的一篇呼籲大家關注農村弱勢羣體的評論。

這篇文章引用了國家統計局關於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態、貧困線人民人均食品消費支出等兩組數據,以及《新華社》之前對中國最貧困的大涼山山區的報道,得出中國13億人中“許多人吃不起茶葉蛋”的結論。

而從題目上看,這兩家媒體關注的重點與原評論文章相差甚遠:“吃不起茶葉蛋”。

其實,“吃不起”的何止是“茶葉蛋”?

還有泡麪:在深圳,吃泡麪幾十號人圍觀。

部分台灣綜藝節目上的嘉賓為台灣對的刻板印象背書,甚至可能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台灣民眾對的偏見也落實在行動上。

其中,環球網的《學生:台灣人站在虛妄的文明制高點俯瞰》中,作者顏婧敍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之前去台灣,一個年輕的輔大男老師説他第一次去時十分忐忑,聽大家説一定要帶衞生紙、方便麪,因對岸是蠻荒之地什麼都沒有,最後他帶了大半旅行箱的衞生紙和方便麪,到了看着箱子哭笑不得。

茶葉蛋為什麼那麼紅

因為用的是紅茶。。。哈哈,好吧,言歸正傳,其實挺無聊的,就是台灣一語言類節目中説道“人吃不起茶葉蛋”,於是引起海峽兩岸網友對罵的事。

可能是錯在節目中無考究的亂講話,而且涉及範圍廣,整個都被他説進去了,據後來那人解釋只是説一些貧困地區而已。

也可能是錯在網友斷章取義。

於是茶葉蛋就變成了網友們用來調侃的一個梗。

反正整個事件略顯無聊,都是中國人,搞什麼嘛!!望採納!

現在説的茶葉蛋是什麼意思?

就是茶葉和雞蛋一起水煮出來的食物,煮出來後蛋清會變黃,帶有茶葉味……但是茶葉蛋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是致癌物,偶爾吃一下還是可以的……

網絡語辣條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就是一種搞笑的東西,來自那個暴走漫畫,兩個小學生之間吵架,吵架的原因是一個人偷吃了另一個人的辣條,於是另外一個人把它抓了起來打了一頓,説你敢偷吃我的辣條!一張高效圖片而已,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偷吃辣條顯得比較小學生,吧友們比較喜歡惡搞,自嘲小學生

《盜墓筆記》小哥吃西班牙毒蒼蠅和吳邪三人賣茶葉蛋是什麼梗?

西班牙大蒼蠅是藏海花裏的,吳邪聽説小哥百毒不侵,後説改天要弄幾隻西班牙大蒼蠅餵給小哥吃。看看會怎樣。賣茶葉蛋就不知道了。

《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盜墓題材小説,講述吳邪、張起靈、吳三省等人進入古墓探險的故事。

該系列小説於2006年開始在網上連載,2007年1月正式出版,2011年12月19日,《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上)》和《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下)》兩本上市,首周銷量破100萬冊。至此,《盜墓筆記》系列全部完結,共出版實體書九本,單本銷量平均過百萬,九部總銷量超過1200萬冊,成為南派三叔的代表作。

2015年,《盜墓筆記》由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改編成為網絡劇。2016年11月,《盜墓筆記》榮登2016中國泛娛樂指數盛典“中國IP價值榜-網絡文學榜top10”。2017年7月12日,《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發佈,《盜墓筆記》排名第二。

內容簡介

故事起源於1952年,主角吳邪的祖父吳老狗在長沙的血屍墓裏發現戰國帛書,而引發後來吳邪從帛書解謎途中的一段段冒險。五十年後,吳邪一個看似單純的吳家富二代,大學畢業後便經營著古董店,日子過一天是一天,殊不知其身世冒險之離奇,因為發現先人筆記中一個祕密就此展開。

抱著好奇和一顆想見世面的心,他硬是跟上他三叔及一羣盜墓高手的魯王宮之旅,欲解開帛書之謎。在這個過程中他遇見了悶油瓶和胖子。在途中,很多他一輩子都沒見過的東西,或是連想都沒想過的東西,一個接著一個出現。遭遇的每件事,越來越離奇。

就在他發現自己的生活滿是謎題,並欲尋求解答時,唯一的線索──「三叔」卻消失了。不甘放棄的吳邪,決定追根究柢,也決定今後不凡但卻不為人知的冒險旅程。

TAG標籤:茶葉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