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山海經《海外四經·海外南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海外自西南陬至東南陬者①。

山海經《海外四經·海外南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結匈國②在其西南③,其為人結匈。

南山④在其東南。自此山來,蟲為蛇⑤,蛇號為魚⑥。一曰⑦南山在結匈東南。

比翼鳥⑧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

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⑨,身生羽⑩。一曰在比翼鳥東南,其為人長頰。

有神人二八⑪,連臂,為帝⑫司夜⑬於此野。在羽民東。其為人小頰赤肩。盡十六人。

畢方鳥⑭在其東,青水西⑮,其為鳥人面一腳。一曰在二八神東。

讙⑯頭國在其南,其為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一曰在畢方東。或曰讙朱國。

厭火國⑰在其南,獸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東。

三珠樹在厭火北,生赤水⑱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一曰其為樹若彗⑲。

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⑳。一曰三毛國。

〔註釋〕①陬(zōu):角落,山腳;正月又稱陬;地名,《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海外南經》記述的是從西南方到東南方的23處遠方異國,卻沒有説明考察者或撰稿人所在的位置。②結匈國:匈即胸的假借字,結匈是當地族羣的一種服飾特徵。③在其西南:此“其”指《海外西經》的滅蒙鳥。④南山:或謂此處南山即終南山。⑤蟲為蛇:當地人稱蟲為蛇。⑥蛇號為魚:當地人稱蛇為魚,這種稱謂的變化可能與某種巫術活動有關,有點類似顓頊化為魚婦時巫師唸的口訣。⑦一曰:畢沅注稱:“凡‘一曰’云云者,是劉秀校此經時附著所見他本異文也。舊亂入經文,當由郭璞注此經時升為大字。”⑧比翼鳥:比翼鳥的雛形是西山四經崇吾山的“見則天下大水”的蠻蠻鳥,此後比翼鳥變成吉祥鳥和愛情鳥。《周書·王會篇》稱“巴人以比翼鳥”,或許比翼鳥棲息在巴人居住區,或者巴人有裝扮成比翼鳥的巫術活動。 ⑨為人長頭:當地人的頭形較長,很可能實施了頭部變形裝飾術。⑩身生羽:當地人喜穿羽毛衣,或用羽毛裝飾身體。⑪神人二八:明代學者楊慎注謂:“南中夷方或有之,夜行逢之,土人謂之夜遊神,亦不怪也。”⑫帝:此處之帝,袁珂認為指黃帝。 ⑬司夜:通常解釋為夜間巡查以維護社會治安,類似更夫,神人二八即二人一組或八人一組的巡邏隊。⑭畢方鳥:已見於西山四經章莪山,並見於《海內西經》“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⑮青水西:青水疑即黑水。⑯讙(huān):通喧,喧譁;通歡;地名,春秋魯地,即今山東肥城縣南。⑰厭(yā)火國:厭,通壓,意為控制、閉藏。厭火國指擅長控制火、能夠口中吐火的族羣;口中吐火乃是一種古老的魔術或雜技,它的技巧並不複雜,而這種表演則起源於古人使用吹火筒生火的情景。⑱赤水:《山海經》的赤水指黃河上游,或者指我國西南的紅水河。⑲其為樹若彗:樹枝的形狀好像是彗星尾。⑳其為人相隨:可能是一種古老的集體活動,今我國西南少數民族有一種遊戲,即若干人共同踏在兩條木板或竹板上,只有同時邁步才能行走,這種活動在古代應當具有某種積極的巫術價值,例如強化族人的團結意識等。

臷國①在其東,其為人黃②,能操弓射蛇③。一曰盛國在三毛東。

貫匈國④在其東,其為人匈有竅。一曰在臷國東。

交脛國⑤在其東,其為人交脛。一曰在穿匈東。

不死民⑥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匈國東。

岐舌國⑦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

崑崙虛⑧在其東,虛四方。一曰在岐舌東,為虛四方。

羿與鑿齒⑨戰於壽華之野⑩,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齒持盾。一曰戈。

三首國⑪在其東,其為人一身三首。一曰在鑿齒東。

周饒國⑫在其東,其為人短小,冠帶。一曰焦僥國在三首東。

長臂國⑬在其東,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一曰在焦僥東,捕魚海中。

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⑭、視肉⑮、玗珚⑯、文王⑰,皆葬其所。一曰湯山。一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久⑱、視肉、虖交⑲。其範林方三百里。

南方祝融⑳,獸身人面,乘兩龍。

〔註釋〕①臷(zhì)國:臷,老也,讀與耋同。八十曰耋,或謂七十為耋。據此,臷國當以民眾頤養天年為特徵;臷國或作盛國,亦有物產豐盛的意思。②其為人黃:指當地人的服飾特徵以黃色調為主,或者是佩戴着某種被稱為“黃”的裝飾物,也可能是擅長加工製作黃色顏料,例如黃鐵礦、硫磺。③射蛇:此處“射蛇”,也可指“射魚”,因前文南山條有自此山來“蛇號為魚”的説法。居住在我國海南島的黎族,至今仍有射魚的習俗。④貫匈國:“匈”即“胸”的假借字,貫匈是當地族羣的一種特殊服飾,或特殊習俗。⑤交脛國:郭璞注:“言腳脛曲戾相交,所謂雕題、交趾者也。或作‘頸’,其為人交頸而行也。”⑥不死民:不死民亦作“不死國”,屬於長壽族羣,或是有特殊的象徵不死的葬俗,例如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製作成木乃伊。⑦岐舌國:岐舌國又作“支舌國”、“反舌國”、“交舌國”,以提供語言翻譯服務而著稱,他們一會兒説這種語言,一會兒又説那種語言,傳來傳去外面的人就把他們説成是舌分兩叉了。⑧崑崙虛:即“崑崙墟”,為四方台形建築。⑨鑿齒:郭璞注:“鑿齒亦人也,齒如鑿,長五六尺,因以名雲。”其實,鑿齒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人體裝飾習俗,即出於美容或宗教目的而人為地將側門牙、犬牙或中門牙敲鑿拔除,國內外許多民族都有此俗,甚至一直流行到近代。⑩壽華之野:“壽華”,《淮南子·本經訓》作“疇華”,高誘注謂:“南方澤名。”不過,此處稱為野,當指原野。⑪三首國:袁珂注:“經文‘一身三首’下,其他各本尚有‘一曰在鑿齒東’數字,郝懿行箋疏本脱去之,應據補。《海內西經》雲:‘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即此之類。《淮南子·地形訓》有三頭民。郭璞《圖贊》雲:‘雖雲一氣,呼吸異道,觀則俱見,食則皆飽;物形自周,造化非巧。’是善能摹狀形容者。”⑫周饒國:郭璞注:“其人長三尺,穴居,能為機巧,有五穀(食)也。”又注引《詩含神霧》曰:“從中州以東西四十萬裏,得焦僥國人,長一尺五寸也。”袁珂認為這是有關小人國的傳聞,並指出:“蓋人體大小,自古恆為士庶興會所寄,擴而張之,想象生焉。” ⑬長臂國:所謂“長臂”可能是穿長袖衣,有點類似今日藏族的服裝。但是,這種長袖衣並不適合捕魚,因此“長臂”也可能指手持某種捕魚用的長形器具,例如漁叉;或許這種漁叉還繪有與人的手臂相同的紋身圖案,遠看上去就像人的手臂一樣。⑭離朱:太陽鳥,袁珂認為其原型是日中三足烏,又稱朱鳥、陽鳥、金烏。⑮視肉:一種有着眼睛狀圖案、沒有固定形狀、割下一塊後能夠迅速生長復原的未明生物。⑯玗珚(yúyān):一種玉器,疑即《海內西經》開明北的玗琪樹,經文誤作“籲咽”。⑰文王:即《海內西經》開明北的文玉樹,經文誤作文王。⑱��久:“久”是“鷲”的假借字,��久即��鷲,屬於大型猛禽;類似的是中山十二暴山的“就”,亦指鷲。郝懿行注稱��久為“鵂鶹”,亦稱“橫紋小鴞”,以齧齒獸、小鳥、昆蟲為食。⑲虖(hū)交:“虖”即“互”的假借字;虖交即互交,又稱璇樹,亦即《海內西經》開明北的挺木互(經文誤作牙)交。⑳祝融:海外南經之神。

【鑑賞】研究《山海經》的學者習慣將《山海經》18篇分為《山經》與《海經》兩大部分,《山經》5篇即《五藏山經》,《海經》13篇包括《海外四經》、《大荒四經》、《海內四經》、《海內經》(海外、海內、大荒均是天下的意思)。從內容來看,《山經》以自然地理為主、人文地理為輔,所述地點均有明確的方位和距離,以及相關的物產。對比之下,《海經》則以人文地理為主、自然地理為輔,着重記述生活在各地的民族或部落、國家裏人們的獨特風土人情,他們的主要發明和貢獻,以及他們的歷史世系和文化傳承關係。

《海外南經》敍述的內容是,中國的夏朝時期,在遙遠的南方有許多小國家或部落,他們各自都有着奇異的習俗或者特殊的生活方式。相傳羽民國的人身上都長着羽毛,今天看來他們實際上是喜歡穿用羽毛編織的服裝。相傳厭火國的人能夠從嘴裏吐出火來,今天看來他們很可能是在表演吐火的雜技魔術。相傳岐舌國的人舌頭像蛇一樣分叉,今天看來很可能他們的工作是提供語言翻譯服務。相傳貫匈國的人胸口開着一個大洞,出門時可用竹竿穿過讓人抬着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至今學者都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第2節的結匈國位於《海外西經》滅蒙鳥的西南方,當地人的特點是結胸。郭璞、袁珂都認為結胸即人的胸部肋骨向外凸出,今俗稱雞胸,通常是因為人在童年發育期缺鈣所致。其實,結有屈曲之意,因此結胸可以泛指各種脊椎彎曲畸形的病症,例如駝背、佝僂病。此外,結又有盤結之意,因此結胸也可能指一種獨特的胸部(包括背部)服飾或裝飾,例如胸前佩戴着結狀吉祥物(中國結或即源於此風俗),或者背後有類似日本和服的裝飾結構。

第6節中之帝袁珂認為指黃帝,並總結道:“帝,天帝,《山海經》中凡言帝,均指天帝,而天帝非一:除中次七經‘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屍’之‘帝’指炎帝、中次十二經‘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之‘帝’指堯而外,其餘疑均指黃帝。”這個結論可能有值得商榷之處,因為它意味着《山海經》諸篇文字形成之時,各時期各地的人們都已經公認黃帝為天帝,而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第7節中,畢方鳥在《山海經·西山經》裏是火災的報警標誌,但是《韓非子·十過》卻稱:“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凰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據此可知,畢方亦是一個部落或一種官職的名稱,其職責是協助駕馭黃帝的象車或龍車。所謂黃帝“大合鬼神”,與禹召集天下諸侯聚會的性質類似,都屬於先夏時期民族整合與融合過程中的重大事件。

第8節中的讙頭國又名讙朱國,其名稱應與該族人的頭部特殊裝飾有關。所謂“其為人人面”的陳述存在着重複,既然是人,當然是人面;因此“人面”可能是“朱面”之誤,也就是説當地人有將頭部或全身塗紅的習俗。所謂“有翼,鳥喙”當是一種與捕魚有關的裝飾、裝束或用具,一種可能是當地人在模擬魚鷹捕魚的樣子,另一種可能是當地人乘坐有帆的船,手持魚槍扎魚。所謂“方捕魚”,表明此處文字撰寫者是在看圖説話,而這正是《海經》的特點,即《海經》原本有圖,而且圖畫的內容相當清晰,可能還寫有人物的名稱。

學者普遍認為讙頭國即堯臣讙兜或堯子丹朱的後裔,郭璞注:“讙兜,堯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畫亦似仙人也。”袁珂認為讙頭國即丹朱國,讙兜亦即丹朱,由於丹朱不肖,堯以天下讓諸舜,三苗之君同情丹朱,丹朱叛堯,堯擊敗三苗和丹朱,流放三苗和丹朱到南方。不過,在今天的民間傳説裏,既有譴責丹朱的故事,也有讚美丹朱的故事。

第10節提到的三珠樹,陶潛《讀山海經》有“燦燦三珠樹,寄生赤水陰”之句。陶潛又名陶淵明(約公元365—427年),字元亮,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任彭澤令,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而去職歸隱田園。陶潛晚於郭璞,他們所看到的山海經圖均缺少山川地形地貌距離等地圖要素,屬於一幅幅插圖性質。郝懿行認為,《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遺其玄珠”的故事,即源於此處三珠樹的記載。當年黃帝北渡赤水,登上崑崙丘,歸途時不慎遺失玄珠,黃帝先後派善於思考的人、眼力好的人、勤問的人尋找玄珠卻都沒有找到,後來派一個名叫“象罔”的人,他迷迷糊糊地就把玄珠找到了。袁珂認為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説故事並非純粹寓言:“意者此生赤水上之三珠樹,或為黃帝失玄珠神話之別傳,為所失玄珠所生樹乎?”據此,三珠樹實際上可能是人工用珠玉裝飾的玉樹、神樹、星星樹,亦即後世的搖錢樹和聖誕樹。

第11節中的三苗國,郭璞注:“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為三苗國。”《淮南子·修務訓》:“堯立孝慈仁愛,使民如子弟。西教沃民,東至黑齒,北撫幽都,南道交趾。放讙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流共工於幽州,殛鯀於羽山。”高誘注云:“三苗蓋謂帝鴻氏之裔子渾敦、少昊氏之裔子窮奇、縉雲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袁珂認為三苗即有苗,亦即苗民,而“相隨”即該族人相隨遠徙南海之象也。

第13節中的貫匈國又稱穿胸民。《藝文類聚》卷96引《括地圖》記有大禹治水時,召集各地諸侯開會,因防風氏姍姍來遲,於是“禹誅防風氏。夏後德盛,二龍隆(降)之。禹使範氏御之以行,經南方,防風神見禹,怒射之。有迅雷,二龍升去。神懼,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瘞以不死之草,皆生,是名穿胸國。”袁珂注引元周致中纂《異域志》雲:“穿胸國,在盛海東,胸有竅,尊者去衣,令卑者以竹木貫胸抬之。”

穿胸國之名得自防風氏“自貫其心而死”的行為,這可能是一種類似剖腹自殺的習俗。與此同時,所謂“防風”可能也是指一種特殊的裝束,類似護心鏡,以保護胸腹部不受外物傷害,同時也有預防風寒的作用;由於這種裝束看起來彷彿胸部有竅洞,於是人們便稱其為穿胸民。此外,也可能與用滑竿抬人走山路的方式有關。

第14節中的交脛國,郝懿行注:“《廣韻》引劉欣期《交州記》雲:‘交趾之人,出南定縣,足骨無節,身有毛,卧者更扶,始得起。’引此經及郭注,並與今本同。《太平御覽》七百九十卷引《外國圖》曰:‘交脛民長四尺。’《淮南子·地形訓》有交股民,高誘注云:‘交股民腳相交切。’即此也。”

交脛國的人為什麼有“交脛”的特徵呢?一種可能是他們習慣盤腿而坐(古代中原流行跪坐式),另一種可能則與病態有關。眾所周知,如果某一地區環境中(包括水裏、食物裏、煤、柴裏)存在有毒有害元素,或者缺少某些必要的微量元素,就有可能導致該地居民患骨骼畸形或軟骨病的概率增加;此外,某些疾病例如小兒麻痺症也會造成下肢殘疾,從而出現“交脛”的行走特徵。

第15節中的不死民,袁珂認為:古人所謂“不死”實有兩種情況,第一種類型即《楚辭·遠遊》:“仍羽人于丹邱,留不死之舊鄉。”在這裏羽人、不死乃學道登仙的兩個階段,初則不死為地仙,久乃身生羽毛,遐舉而為天仙矣。《論衡·無形篇》:“圖仙人之形,體生毛,臂變為翼,行於雲。”是仙人生羽翼之説明著於漢世者,證以武樑祠石刻畫像,其伏羲與女媧交尾圖像中所刻飛行雲中之小仙人,確均生有翅翼。第二種類型即《山海經》之所謂羽民國、不死民,則殊方之族類,有其異形與異稟而已,非修煉之類也。

袁珂此論甚確,問題是此處不死民究竟有什麼特殊的稟賦或習俗呢?可以考慮的解釋包括,一是當地人不舉行葬儀,老者自行離開族人走入山林而不歸;二是當地人有將死者人體制成黑色木乃伊的習俗,並相信如此一來其人便獲得永生。

第18節原文應作:“鑿齒國在崑崙虛東。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羿持弓矢,鑿齒持盾。一曰戈。”羿與鑿齒之戰,乃先夏時期一系列部落戰爭之一,根據《淮南子·本經訓》的相關記載,上述戰爭的起因是自然災變事件(十日並出)嚴重破壞了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環境,從而導致部落間的遷徙和激烈衝突。值得注意的是,今日貴州的革家人,凡12歲以上的男人死後均要敲去兩顆牙齒,意思是不要變成鑿齒害人;而未婚女子則要戴“白箭射日”帽,以象徵羿射九日。

第19節提到了三首國。在畸形胎兒中,偶有兩個頭共用一副身軀的情況,條件好的時候他們也能長大成人。但是,三個頭共用一副身軀的畸形胎兒,非常少見,更不用説能存活下來了。因此,這裏的三首國,可能是指一種佩戴面具的習俗。每個人可以有多個面具,根據不同情況或場合輪流佩戴,也可能是佩戴一種三面都有面孔圖案的面具(所謂黃帝四面的傳説,則可能是一種四面都有面孔圖案的面具),或者是一種類似今日變臉的特技。佩戴面具的習俗曾經遍及世界許多地區,源於頭部化裝以及頭顱靈魂崇拜。

第20節提到了周饒國。我國古史野史及文學故事裏有關小人國的傳聞甚多,例如《神異經·西荒經》記有:“西海之外有鵠國焉,男女皆長七寸,為人自然有禮,好經綸拜跪,其人皆壽三百歲。其行如飛,日行千里,百物不敢犯之,惟懼海鵠,遇轍吞之,亦壽三百歲。此人在鵠腹中不死,而鵠一舉千里。”

第21節的長臂國,郭璞注:舊説(《三國志·魏志·東夷傳》、《博物志》)雲:“其人手下垂至地。魏黃初中,玄菟太守王頎討高句麗王宮,窮追之,過沃沮國,其東界臨大海,近日之所出,問其耆老,海東復有人否?雲:嘗在海中得一布褐,身如中人,衣兩袖長三丈,即此長臂人衣也。”所謂“魏黃初”指魏文帝黃初年號,即公元220年至226年,正值魏、蜀、吳三國戰猶酣之際。

第22節的狄山又名湯山,是帝堯和帝嚳的陵墓所在地,其中帝堯陵墓在狄山的南面,帝嚳陵墓在狄山的北面。所謂“爰有”云云,均指陵墓裏的陪葬物品或陵墓前的雕塑。關於視肉,經文並無任何描述,這表明它在當時應該是人所共知的東西。郭璞注:“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更復生如故。”據此視肉有可能是一種生長迅速的真菌,或許亦即民間所説的“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太歲”;在陵墓的隨葬品裏有視肉,意思是讓墓主人擁有食之無盡的食物。有趣的是,近年我國不少地方陸續出土類似視肉的不明生物,它們能夠自我生長,而且能夠淨化水質,有膽大的人嘗試吃過,似乎並無毒副作用,甚至有不少人相信它有藥效作用。奇怪的是,對這種不明生物卻檢驗不出細胞結構和DNA,或許它們是一種沒有細胞膜和DNA的最原始的生物。

有必要指出的是,此段經文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玗珚訛變成籲咽,文玉訛變成文王,而不少學者又把籲咽、文王解釋為人名,並認為這個“文王”就是周文王,接下來又據此認為《海外四經》乃至《山海經》都是周人的作品,顯然是一錯再錯了。看來“玉”與“王”僅僅是一點之差,但是如果不能夠認真審讀,就難免謬之千里了。

第23節提到了南方祝融。《海外南經》所述區域的人們尊崇南方之神祝融,他身披獸皮,乘兩龍而行,頗有些類似今日馴獸師兩腳踏在兩條海豚背上行遊。在古史傳説裏,祝融既是火神,又指掌管火的官職,還指部落。郭璞注此:“火神也。”《呂氏春秋·孟夏篇》稱:“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淮南子·時則訓》雲:“南方之極,自北户孫之外,貫顓頊之國,南至委火炎風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里。”《山海經·海內經》稱祝融為炎帝后裔,而《大荒東經》又稱祝融為顓頊後裔,這種情況可能源於母系後裔和父系後裔的差異。

祝融的主要事蹟,一是鯀治水失敗後,受帝命殺鯀於羽郊。二是《史記》司馬貞《補三皇本紀》稱共工與祝融戰,不勝而怒觸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訓》則稱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山)。或謂鯀即共工,則兩事可能指同一件事,實際上反映的是兩大部落集團長期爭戰的故事。

此外,《墨子·非攻下》記有:成湯伐夏時“天命融(祝融)隆(降)火於夏之城間,西北之隅。”《尚書大傳》、《太公金匱》等書稱武王伐紂時,祝融等七天神雪天遠來助周滅殷,則祝融乃革命者之吉神。今南嶽衡山最高峯名祝融峯,海拔1290米,相傳祝融氏葬此,峯上建有祝融殿(又名老聖殿),山頂有“天半祝融”等石刻。

綜觀《海外南經》所述諸國,涉及的地理地名僅有南山、赤水、壽華之野、崑崙虛、狄山等,涉及的地形也僅有捕魚海中、司夜此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今天很難確指其地域範圍。而且古代有地名隨人走的習俗,即人遷徙到新的地方,仍然習慣用故鄉的山名水名來命名新居的山和水,特別是當它們有某種相似之處的時候。與此同時,當人們遷居到新的地方後,也會重新設立祭祀先祖的墓地;由於同一族羣的人們可能遷徙到不同的地方,因而使情況變得更為複雜。

例如赤水,在《西山經》裏屬於崑崙丘水系,位於黃河上游地區。但是在《海外南經》裏,它可能仍然屬於崑崙丘水系,例如無定河上游的紅柳河;也可能指南方某處的水質發紅的河流(流經紅壤區或流域內有赤鐵礦),例如貴州與四川交界處的赤水河,屬於長江水系;或流經貴州和廣西的紅水河,屬於珠江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