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蕪菁幾月份成熟採摘,蕪菁哪個月份成熟採摘

蕪菁哪個月份成熟採摘 蕪菁幾月份成熟採摘

1、蕪菁12月可以陸續拔出,一般下霜後大頭菜的品質最好,要及時採摘,不然會影響其口感。

2、晴天時挖出塊根,曬乾外皮後抖掉土,放入窖中儲藏,選擇種根時要整體完整,無病害等,留着之後種植。蕪菁的病蟲害比較多,霜黴病、蚜蟲、菜青蟲等,都要防治,才能讓品質更加的好。

1、蕪菁12月可以陸續拔出,一般下霜後大頭菜的品質最好,要及時採摘,不然會影響其口感。

2、晴天時挖出塊根,曬乾外皮後抖掉土,放入窖中儲藏,選擇種根時要整體完整,無病害等,留着之後種植。蕪菁的病蟲害比較多,霜黴病、蚜蟲、菜青蟲等,都要防治,才能讓品質更加的好。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蕪菁12月可以陸續拔出,一般下霜後大頭菜的品質最好,要及時採摘,不然會影響其口感。

2、晴天時挖出塊根,曬乾外皮後抖掉土,放入窖中儲藏,選擇種根時要整體完整,無病害等,留着之後種植。蕪菁的病蟲害比較多,霜黴病、蚜蟲、菜青蟲等,都要防治,才能讓品質更加的好。

蕪菁是什麼植物??

蕪菁是雙子葉植物綱、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釐米;塊根肉質,根肉質白色或,無辣味;莖直立,基生葉片大頭羽裂或為複葉,頂裂片或小葉很大,邊緣波狀或淺裂,上面有少數散生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鋭刺毛;總狀花序頂生;萼片長圓形,花瓣鮮,倒披針形,長角果線形,種子球形,淺黃棕色,3-4月開花,5-6月結果。

用途:

塊根熟食或用來泡酸菜,或作飼料。高寒山區用以代糧。在新疆,維吾爾語稱恰,是維吾爾藥中藥食兩用、保肺壯身之佳品。蕪菁的根以及葉子都可食用,現代一般來説小顆的蕪菁用來食用,大顆的蕪菁則是用來餵養家畜。蕪 菁富含維生素A,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K和鈣。

擴展資料

一、苤藍和蕪菁的果實形態:

1、苤藍:苤藍的莖離地面2-4釐米處,開始膨大而成為一堅硬的、長橢圓形、球形或扁球形、具葉的肉質球莖,苤藍的外皮通常淡綠色,亦有綠色或紫色者;苤藍的內部是肉白色。

2、蕪菁:蕪菁的肉質根比較柔嫩、緻密,蕪菁的外形酷似蘿蔔,蕪菁的株高約20~50公分,地下有圓形或橢圓形直根,小型的蕪菁的重量只有幾十公克,大型的蕪菁的重量重達10公斤以上。

二、苤藍和蕪菁的生長地區

1、苤藍:北京、天津、大同、雲南等,西南及南帶地區的光照四季均能滿足生長的需要。

2、蕪菁:蕪菁性喜冷涼,不耐暑熱,中國各地均有栽培,是東北、西北、華北等較冷涼地區春、夏、秋的主要蔬菜,華南等地冬、春也大面積栽培。歐洲、亞洲和美洲均有栽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蕪菁

蕪菁是什麼植物??

蕪菁是雙子葉植物綱、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釐米;塊根肉質,根肉質白色或,無辣味;莖直立,基生葉片大頭羽裂或為複葉,頂裂片或小葉很大,邊緣波狀或淺裂,上面有少數散生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鋭刺毛;總狀花序頂生;萼片長圓形,花瓣鮮,倒披針形,長角果線形,種子球形,淺黃棕色,3-4月開花,5-6月結果。

各種蕪菁不論大小、形狀或顏色的差異都相當大。蕪菁全年都可以買到,青嫩的小型球根可以整顆烹煮並榨泥糊,或將老蕪菁加在煨菜和湯裏。蕪菁上端的綠葉可用來作為春季蔬菜。

擴展資料

蕪菁起源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由油用亞種演化而來。法國有許多蕪菁種質資源;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大量栽培飼用種。中世紀古埃及、希臘、羅馬已普遍栽培,在亞洲(阿富汗、伊朗、日本等國)也普遍栽培。美洲栽培的蕪菁由歐洲引入。

蕪菁生產要求不高,土地疏鬆、水肥充足、氣温涼爽即可。每年8月間播種,苗期30天。選壯苗定植後,到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下旬,陸續採摘,一般每畝六七千斤,為我區出口蔬菜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蕪菁(十字花目十字花科植物)

蕪菁是什麼蔬菜

蕪菁是雙子葉植物綱、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蕪菁高可達100釐米;塊根肉質,根肉質白色或,無辣味;莖直立,基生葉片大頭羽裂或為複葉,頂裂片或小葉很大,邊緣波狀或淺裂,上面有少數散生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鋭刺毛;3-4月開花,5-6月結果。蕪菁起源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中國各地栽培。

蕪菁的營養價值:

1、蕪菁營養價值蕪菁的維生素A,C,K都是特別的豐富的,同時蕪菁還含有大量的葉酸,還含有豐富的鈣質。蕪菁用鹽醃製後再吃也是很不錯的,也可以用蕪菁生吃,再加上糖會更好吃,蕪菁避難所中以和肉類或者是年糕等一起吃。

蕪菁花的《中華本草》:蕪菁花

【出處】出自《證類本草》。

【拼音】 Wú Jīnɡ Huā

【英語】 Flowr of Turnip

【別名】蔓菁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蕪菁Brassica rapa L.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assica rapa L.

採收和儲藏:3-4月花開時採,鮮用或曬乾。 【性味】辛;平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補肝明目;斂瘡。主虛勞目暗;久瘡不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千金方》:補肝明目。三月採蔓菁花,陰乾,治下篩,空心井華水服方寸匕。

【摘錄】《中華本草》諸葛菜,學名蕪菁,又名蔓菁,塊莖類植物,因形似盤狀,故俗稱“盤菜”,是浙南地區冬天的主要蔬菜。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它出自“西番吐谷渾”,估計是張騫通西域時傳入。《後漢書·桓帝紀》記載:“永興二年六月(公元154年)蝗災為害,詔令所傷郡國種蕪菁以助人食。”

傳説諸葛亮行軍時,部隊所駐之處,命士兵種此以為軍食,因此四川及湖北江陵一帶,稱其為“諸葛菜”。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有“黃黃蕪菁花,桃李事亦畢”的詩句,由此可見,盤菜在我國的種植歷史已相當悠久。

浙南區域所產盤菜,以瑞安白門、梓嶴和馬嶼等地所產的個大、色白、最為有名,特別是成熟時埋在土中經霜凍之後,盤菜越發變得質輕、肉細、味甜。浙南盤菜分“大纓”、“小纓”兩種(即地上生長的綠葉部分),植株葉叢,橫展匍匐,它的塊莖部分幾乎全部裸露。生產要求不高,土地疏鬆、水肥充足、氣温涼爽即可。每年8月間播種,苗期30天。選壯苗定植後,到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下旬,陸續採摘,一般每畝六七千斤,為我區出口蔬菜之一。

浙南民間對盤菜有多種食法:生食可謂浙南地區獨創,食前先將盤菜切成薄片狀,要求似斷非斷,如連不連,切工精細,落刀均勻,絲絲相扣,形狀不變,一旦拉開像盞燈籠,能張能合。然後用鹽水醃製三四天,取出拌以上等醬油,再滴上幾滴小磨麻油,俗稱“盤菜生”,其香其脆,別有風味,是下飯飲酒的佳品。

紅燒盤菜、生炒盤菜、湯煮盤菜年糕是盤菜的主要熟食法。用生粉作勾芡,用大蒜葉作輔料,綠白相間。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燒盤菜端上桌,可謂色、香、味俱佳,著名書畫鑑定專家楊仁愷先生來温品嚐之後,讚不絕口,欲將温州盤菜作畫,載入畫冊。

盤菜藥用價值甚高,《本草綱目》載:“根葉苦温無毒,利五臟,輕身益氣,常食通中,令人肥健,消食下氣,治嗽、止消渴”等。

古風音樂《蕪菁花》

蕪菁有哪些繁育特性?

蕪菁由於種植當年形成母根,翌年才抽薹、開花和結實,完成整個生育週期,所以如果要繁殖種子,第一年收穫塊根時就要選個體完整、大小中等的塊根作母根,冬藏保存,防止腐爛和受凍害。第二年應根據當地條件,合理栽植母根,株、行距以30cm×40cm為宜,以擴大種根繁殖係數。一般5月上旬栽植,6月中旬開花,8月下旬種子成熟。

蕪菁也可採用塊根切割繁殖種子,可將每個種根切成4塊繁殖。收穫期視角果1/3以上變黃時為宜。

盤菜又叫什麼菜

盤菜的學名叫做蕪菁。又叫做蔓菁,別稱有大頭菜,芥菜疙瘩、香大頭、諸葛菜、狗頭菜。

一種蔬菜它一直被人誤認是“蘿蔔”,種植歷史悠久,營養價值豐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吃。它叫盤菜,這種蔬菜的根看起來特別像蘿蔔。然後菜葉子的形狀又像一個盤子,由此而得名。盤菜又稱蕪菁,大頭菜,大頭芥。盤菜中的水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蘿蔔素的含量都是比較高的,盤菜中還含有一定的粗纖維,鈣,磷,鐵,硫胺素等等這些營養物質,能夠提神醒腦,解除疲勞,明目利膈、寬腸通便的作用。

盤菜做法多樣:

盤菜雖然在我國有着悠久的種植歷史,但現如今很多人都沒有吃過新鮮的盤菜,並不是説盤菜不好吃,相反,相比於蘿蔔,盤菜可好吃多了,可熟吃,也可直接生吃,脆甜多汁兒。至於為何很多人沒有吃過新鮮的盤菜,一個是因為現如今蔬菜品種豐富那是因為如今的盤菜常用來做出榨菜了。相信很多朋友都吃過榨菜,那種辣中帶點甜味的榨菜,一般就是以盤菜為原材料製成的,超級下飯。

急!急!急!求一些蔬菜的介紹!

大白菜,又稱為“結球白菜”、“黃芽菜”或“窩心白菜”等,是我國的原產和特產蔬菜,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產區。大白菜以其細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質,易種植、耐儲藏的特性,在我國的蔬菜生產和消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人們秋冬季節餐桌上的美味佳蔬。在北方,大白菜被稱為“當家菜”、“半年菜”,現已先後引種世界各地。在日本,大白菜叫做“唐人菜”、“山東菜”;在歐美,有人把大白菜叫做“中國甘藍”。

大白菜雖然起源於我國,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獻上可以找到悠久確實的記錄,也不象有些原產於中國的蔬菜,在山川野間仍有原始的野生種類可尋。遍覽古籍,元代以前並無關於大白菜記載的典籍。根據考證,我國大白菜的歷史較短,自元代以後歷經明清兩朝,迄今約七、八百年,農學家對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結論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蕪菁天然雜交演化而來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來歷,必須從小白菜和蕪菁的源頭説起。

小白菜,又名青菜、油菜、普通白菜等,古時稱“菘”。原產於中國南方。最早的歷史記載從西晉開始;蕪菁,又稱蔓菁,是一種根用芥菜,俗稱“辣疙瘩”,原產我國,以西北、華北為主產區。蕪菁在我國的栽培年代較久,在先秦文獻《詩經》中已被記載,稱為“葑菁”,西漢《範勝之書》的蔬菜專篇中亦有“蕪菁”的收錄。東漢已普遍栽培,桓帝時曾有“橫水為災,五穀不登,令所傷郡國,皆種蔓菁以充飢”的記述。

關於小白菜和蕪菁這兩種蔬菜的地域特點及演變,西晉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在“蕪菁附菘”一節中是這樣寫的:“蕪菁嶺嶠以南俱無之,偶有,士人因官攜種,就彼種之,出地則變為芥,亦橘種江北為枳之義也。至曲江方有菘,彼人謂之秦菘。”南朝蕭子顯的《南齊書》載:南方有小白菜栽培,稱為“菘”。唐蘇恭著《唐本草》載有:“蔓菁與菘,產地各異。”宋代陸佃所著《埤雅》一書上説:“菘菜北種,初年半為蕪菁,二年菘種都絕。蕪菁南種也然。”南宋陳敷在《陳敷農書》也記載:“七月種蘿蔔、青菜。”青菜即指小白菜。

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小白菜和蕪菁的產地不同,且在南北引種過程中有發生性狀變異的情況,但鑑於當時科技尚不發達,因此人們也就無從知曉小白菜和蕪菁的變異是由什麼因素所引起的了。史至元代,才有大白菜的出現。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上第一次將所謂的“菘”直接叫做白菜,並精細繪製成圖,從他所描繪的白菜形態來看,已經不再是塌地而生的小白菜了,而是外葉向上攏起,其抱合狀態已經進化為結球的大白菜類型了。但不能割裂和漠視的是,從晉到元這漫長的歷史,是大白菜在進化過程中經歷的從內因到外因、從量變到質變、從偶然到必然引發突變的重要階段。同時,這一時期的戰亂動盪,人民遷徙,南北文化交流,農作物的交互種植,對大白菜的演化起到了促進作用。元朝以後,記述大白菜的典籍漸多,明王世懋著《廣百川學海》在“果蔬疏”一節介紹了大白菜的定義和產地,並推薦“燕地黃芽菜”是著名品種。清弘書等所著《授時通考》中讚美大白菜“脆美無滓”,還確切指出:黃芽菜是白菜的別種,決不能與小白菜混為一談。丁宜曾在《農圃便覽》中對大白菜作了較明確的論述,他把大白菜稱之為“窩心大白菜”。他介紹了山東地區立秋種小雪收的栽培經驗,還介紹霜降後可用草繩將外葉捆起以保護球葉的方法。現代農業科技證明,小白菜和蕪菁均屬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不同亞種,而十字花科蔬菜最易天然雜交,尤其小白菜和蕪菁的親緣關係最近,基本染色體組相同,彼此間天然雜交可育率達百分之百,其親本後代也能正常生長和繁殖,而且,大白菜的生物特徵又介於小白菜和蕪菁之間。

蔬菜專家對這兩種蔬菜進行人工雜交的結果,也佐證了大白菜是小白菜和蕪菁雜交的產物。農學家的進一步推論是:一則由於小白菜和蕪菁南北相互引種,兩種蔬菜又是同期開花,其親緣關係又極為密切,在天然受粉的情況下,完全可能天然雜交,出現雜交後代。二則這種雜交後代,屬半耐寒性蔬菜,它既要求氣候涼爽濕潤、晝夜温差適宜,又不遭受凍害,日照、雨量等均符合結球的外界環境條件。而華北的秋季氣候、温度和弱鹼性土壤特性正符合這些要求,而且又經近千年的進化和培育,才終於出現了結球結實的大白菜。在此需要申明的是,筆者以為,今人稱大白菜為“菘”或“菘菜”是一種誤稱,應該予以澄清改正。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所食用的大白菜的高級變種——結球大白菜,是經歷無數次演化和歷代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辛勤培育的結果。當代的大白菜已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可謂五彩紛呈,今非昔比。它的品系已發展到四個變種和結球變種三個生態型的一千餘個品種。大白菜的適應性更強,成為祖國大江南北舉國種植的“國菜”。更令人感到振奮的是,隨着農業科技的日新月異,反季節的耐熱大白菜和彩色大白菜也相繼問世了。

大白菜個大體壯、物美價廉、營養豐富,令人久吃不厭。它一經問世,備受人們喜愛。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寫到:“白菜,味甘,温,無毒。主通腸利胃,除胸中煩,解酒毒。”明朝王世懋對大白菜很賞識,認為是蔬菜中的神品。清朝吳其睿説北方大白菜運到南方之後:“競相爭購、味勝於肉,不脛而走。”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品評吃大白菜的好處説:“甘平養胃,葷素皆宜,味勝珍饈。”清史學家柯劭忞作《種膠州白菜》詩:“翠葉中飽白玉肪,嚴冬冰雪亦甘香。”魯迅在《滕野先生》中褒獎的“膠菜”即是山東青島的著名特產,當年的“膠菜”物以稀為貴,運到南方被商家用紅頭繩繫住菜根招搖銷售。現代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對大白菜鍾愛有加,在他的《辣椒白菜》圖中很為大白菜鳴不平,他慨然題詞:“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從此,大白菜乃“菜中之王”的美名,廣為傳頌認同。老百姓的大白菜情結更濃,常見的民諺道:“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日本人評價大白菜:“性質極優,其味甜美,質極柔脆,諸菜中之最良品也。”

現代營養科學測得每百克大白菜含蛋白質1.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1克,膳食纖維0.6克,維生素A原250微克,維生素A42微克,維生素PP0.8毫克,維生素C47毫克,維生素E0.92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黃素0.07毫克,鈣69毫克,鐵0.5毫克,鋅0.21毫克,磷30毫克,硒0.33毫克,鉬0.08微克。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白菜中富含的硒和鉬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可與維生素E相輔相成,有預防心肌梗死、高血壓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能;鉬是酶的重要構成要素,還可協助糖類和脂肪的代謝,兩者極具抗癌作用,可直接或間接殺死癌細胞。大白菜的草酸含量甚微,幾乎不見報道。因此,營養專家將大白菜列為保健與防癌的首選蔬菜之一。

油菜

【科屬】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莖葉。

【別名】蕓薹、寒菜、胡菜、苦菜、苔芥。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人肝、脾、肺經。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解毒消腫,寬腸通便,強身健體。主治遊風丹毒,手足癤腫,乳癰,習慣性便祕,老年人缺鈣等病症。

【營養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93克,蛋白質2.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維生素0.5克,鈣140毫克,磷30毫克,鐵l.4毫克,維生素A 3.15毫克,B1 0.08毫克,B2 0.11毫克,維生素C 51毫克,尼克酸0.9毫克,胡蘿蔔素3.15毫克。

【食療作用】

1.降低血脂 油菜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纖維,能與膽酸鹽和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並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故可用來降血脂。中醫認為油菜能活血化瘀,用於治療癤腫、丹毒。

2.解毒消腫 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夠增加酶的形成,對進人人體內的致癌物質有吸附排斥作用,故有防癌功能。此外,油菜還能增強肝臟的排毒機制,對皮膚瘡癤。乳癰有治療作用。

3.寬腸通便 油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的體積,縮短糞便在腸腔停留的時間,從而治療多種便祕,預防腸道腫瘤。

4.強身健體 油菜含有大量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油菜所含鈣量在綠葉蔬菜中為最高,一個成年人一天吃500克油菜,其所含鈣、鐵。維生素A和C即可滿足生理需求。

胡蘿蔔(Daucus carota),又稱紅蘿蔔或甘荀,是傘形科胡蘿蔔屬二年生草本。以肉質根作蔬菜食用。原產亞洲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

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

約在13世紀,胡蘿蔔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並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蔔為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於短縮莖上。頂端各着生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胡蘿蔔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為長日照植物。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中國多於夏秋播種。

胡蘿蔔營養豐富。有治療夜盲症、保護呼吸道和促進兒童生長等功能。此外還含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生食或熟食均可。還可醃製、醬漬、制幹或作飼料。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冬季採挖,除去莖葉,洗淨鮮用,亦可風乾用。【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potato

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又稱土豆、洋芋、山藥蛋、薯仔(香港、廣州人的慣稱)等。塊莖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有的學者認為馬鈴薯共有 7個栽培種,主要分佈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及其附近沿海一帶的温帶和帶地區。最重要的馬鈴薯栽培種是四倍體種。四倍體栽培種馬鈴薯向世界各地傳播,最初是於 1570年從南美的哥倫比亞將短日照類型引入歐洲的西班牙,經人工選擇,成為長日照類型;後又傳播到亞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亞等地。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佈世界各地,熱帶和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並獲得較高產量。世界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前蘇聯、波蘭、中國、美國。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山東滕州素有“魯南糧倉”之稱,農作物有323個品種,動物有145個品種。被國家和山東省列為商品糧基地、優質蔬菜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是中國農業部命名的“中國馬鈴薯之鄉” 黑龍江省則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普通栽培種馬鈴薯由塊莖繁殖生長 , 形態因品種而異。株高約 50~80 釐米。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塊莖圓、卵圓或長圓形。薯皮的顏色為白、黃、粉紅、紅或紫色;薯肉為白、淡黃或。由種子長成的植株形成細長的主根和分枝的側根;而由塊莖繁殖的植株則無主根,只形成鬚根系。初生葉為單葉 ,全緣 。隨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羽狀複葉。聚傘花序頂生,有白、淡藍、紫和淡紅等色。漿果。

世界各地馬鈴 薯 的栽培技術因地 理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主要利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為避免切刀傳染病毒 (紡錘塊莖、X和S花葉病毒)和環腐病,應選用直徑為 3~3.5釐米的健康種薯進行整薯播種。馬鈴薯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瘡痂病、早疫病。細菌病有環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葉病、卷葉病、類病毒病以及支原體病害等。蟲害有塊莖蛾、線蟲、地老虎和蠐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選育成的。鑑於普通栽培種馬鈴薯品種資源的貧乏,近年來尤其重視綜合馬鈴薯的近緣栽培種,包括普通栽培種及二倍體栽培種的染色體組,以利於選育高產、高抗和高澱粉、高蛋白質含量的新品種。選育途徑主要有:①利用產生 2n配子的二倍體雜種與普通栽培種雜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種與普通栽培種雜交。

馬鈴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一般新鮮薯中所含成分:澱粉9~20%,蛋白質1.5~2.3%,脂肪0.1~1.1%,粗纖維0.6~0.8%。100g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熱量66~113J,鈣11~60mg,磷15~68mg,鐵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黃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而外,馬鈴薯塊莖還含有禾穀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蔔素和抗壞血酸。從營養角度來看,它比大米、麪粉具有更多的優點,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馬鈴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維持生命和健康。因為馬鈴薯的營養成分非常全面,營養結構也較合理,只是蛋白質、鈣和維生素A的量稍低;而這正好用全脂牛奶來補充。馬鈴薯塊莖水分多、脂肪少、單位體積的熱量相當低,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B族維生素是蘋果的4倍,各種礦物質是蘋果的幾倍至幾十倍不等,食用後有很好的飽腹感。馬鈴薯鮮薯可供燒煮作糧食或蔬菜。但鮮薯塊莖體積大,含水量高,運輸和長期貯藏有困難。為此,世界各國十分注意生產馬鈴 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 式凍炸條、炸片、速溶全粉、澱粉以及花樣繁多的糕點 、蛋卷等,為數達 100多種。馬鈴薯的鮮莖葉通過青貯,可作飼料,但其中含龍葵鹼,須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國一些地區利用馬鈴薯莖葉做綠肥,其肥效與紫雲英相似。

蕪箐是什麼東西?

蕪菁

【俗名】大頭菜、大頭芥、香大頭。

【性味】性平,味苦辛甘。

【功效】開胃,消食,下氣。

【宜食】適宜食慾不振或食積不化,痞滿腹脹和黃疸之人食用。

《醫林纂要》:“利水解熱,下氣寬中,功用略同蘿蔔。”

【忌食】蕪菁一次不宜食之過多,以免耗氣。

《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氣脹。”《本草衍義》:“過食動氣。”《隨息居飲食譜》:“諸病無忌。”

【按語】蕪菁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一般都醃藏作鹹菜食用。對加強肝臟機能,幫助消化很有功效。

【俗名】大白菜、黃芽菜、黃矮菜。

【另】蕪菁甘藍是蕪菁及甘藍雜交形成的。

蕪菁甘藍(Brassica napobrassica)又名土苤藍、洋蔓菁、羊蔓菁、洋疙瘩、洋大頭菜。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大的肉質根為主要產品。因容易栽培,產量高,莖葉均可利用,我國各地栽培漸多。肉質根可以炒食、煮食和醃漬,莖葉可以做飼料。

特性:蕪菁甘藍根部肥大,呈球形或紡錘形,單根重0.5千克--3.5千克。葉色深綠,葉面有白粉,葉肉厚,葉片裂刻深。總狀花序,花。留種時應注意隔離。蕪菁甘藍為長莢果,成熟時果莢開裂,種子散落 ,應及時採怍。種子略呈球形,深褐色,千粒重3.3克左右。蕪菁甘藍耐寒耐熱性強。種子能在2℃--3℃時發芽,生長適温為13℃--18℃,幼苗能耐-1℃至-2℃低温。幼苗的耐熱、耐旱性較強,能在7--8月份高温季節播種。

品種:依肉質根頂部顏色可分為兩種:綠頂種和紫頂種。

菁果是什麼東西,需要詳細解答

是這個吧,圖上的和你見到的一樣嗎?

蕪菁別名蔓菁、圓根、盤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蕪菁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在《上書禹貢》一書中,即記載着“荊州包匭菁茅”,“菁”即蔓菁也。在我國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一、特徵特性

蕪菁肉質根皮有白色、淡和紫紅色之分,形狀有扁圓、圓和圓錐形等,肉白色或淡金,葉柄有葉翼,葉面多刺毛,葉形有花葉、板葉之分。肉質根膨大期,一般有葉12-14片。蕪菁極易與大白菜、白菜、苔菜、烏晶菜和菜薹等天然雜交。留種時要注意隔離。

蕪菁喜濕潤的砂質壤土,要求較多的磷、鉀肥。有一定得抗寒性,種子在2-3℃時期可發芽,幼苗可耐2-3℃的低温,肉質根膨大時最適温度為15-18℃,並有晝夜温差。

二、營養價值

蕪菁的肉質根有較豐富的營養,幹物質含量較高,一般為9.5%-12.0%。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6.3克、鈣41毫克、磷31毫克、鐵0.5毫克,還含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3毫克、維生素C35毫克。蕪菁的肉質根組織柔嫩緻密,煮食風味甚佳,可以代糧,也可用於鹽漬和炒食。

蕪菁入藥性温味辛,可利五臟,輕身益氣,開胃,解毒。

三、栽培技術

(一)整地  蕪莆的主要產品是肉質根,所以應選擇有機質含 量高、疏鬆、排灌良好的砂壤土栽培。前作收穫後翻耕,每畝施廄肥2000-2500公斤作底肥。然後打碎、耙平作畦。

(二)育苗  播種期與產量有密切關係。播種過早,影響產量和品質。北方一般採用直米。出苗後在第一片真葉和第3-4片真葉期間間苗兩次。南方都行育苗移栽,在處暑前後播種,一般每畝苗牀播種量0.75-1公斤,育成15-18萬苗,可供大田栽培50-60畝。種子下地後應保持地面濕潤,有利於出苗。

(三)田間管理  育苗移栽的定植要在下午5時以後進行,或選擇陰天進行,這樣,土壤水分較多蒸發少,容易成活。全生育期的田間的管理,水分要經常保持地面濕潤。收穫期應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則。隨後可逐漸提高濃度。

收穫時期與冬蘿蔔相似,冬藏方式請參考蘿蔔一節

大頭菜怎麼做好吃,大頭菜的做法教程

大頭菜是一種根莖類菜品,它的學名叫蕪菁,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存在,但對這種蔬菜的吃法,很多人瞭解的不全面,不知道他怎麼做才好吃,今天我會為大家介紹大頭菜的做法教程,能讓大家輕鬆掌握大頭菜的做法與技巧。

大頭菜怎麼做好吃1、大頭菜醃着吃最好吃,在醃製大頭菜的時候需要準備大頭菜,一個小辣椒兩三個大蒜一頭生抽和醋都要適量準備一些,還要準備少量的食用鹽。

他準備好了大頭菜洗淨以後去皮,再從中間對半切開,然後把它切成比較厚的片狀。

2、把準備好的大蒜去皮剁成蒜末,辣椒洗淨以後也剁成細末,準備好的大頭菜和辣椒末,以及大蒜末放在同一個容器中,放上適量食用鹽,用手抓勻,兩小時以後把醃出的水分倒掉,在加入準備好的生抽和醋調勻後醃製兩三天以後大頭菜就能醃好,取出以後可以直接吃。

大頭菜的做法教程1、把大頭菜做成五香大頭菜特別好吃,在做的時候需要先把大頭菜洗淨以後晾乾水分,把它從中間切開以後,放入的乾淨的容器中加入清水和食用鹽醃製,十幾天以後把醃好的大頭菜取出,再把它切成薄片,用手擠壓把裏面的水去掉。

2、準備五香粉,辣椒粉,花椒麪,白糖,味精和適量生抽蠔油,把它們放在一起調勻製成醃製料,然後把它放入的精鹽醃製的大頭菜中調勻以後繼續醃製一星期,這時滋味誘人的五香大頭菜就能醃好,想吃的時候取出能直接吃。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大頭菜的做法教程,能讓大家知道大頭菜怎麼做最好吃,從上面的介紹大家也可以知道大頭菜是一種適合醃製以後再吃的食材,想吃大頭菜的人可以試着醃製一些。

TAG標籤:採摘 成熟 蕪菁 幾月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