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醬壇文化

醬壇文化

醬壇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醬壇是一種製作豆醬的容器,但它的文化意義遠遠超出了它的實用價值。

醬壇文化的主要特點是品味和內涵,它強調深度和廣度,注重傳統、歷史和文化的傳承。醬壇作為文化載體,傳遞着人們對生活、自然、歷史和世界的認知和信仰。

在醬壇文化中,對傳統節日的重視也表現得淋漓盡致,豐富的節日活動和慶祝活動為人們提供了互動、交流和傳承的機會。在傳統節日中,醬壇的使用和製作也成為重要的儀式和象徵。

此外,醬壇文化也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對健康和生命的重視。使用醬壇製作豆醬,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這也反映了醬壇文化所傳遞的人文、道德和精神價值觀。

總的來説,醬壇文化表現出強烈的民俗特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它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國醬缸文化的含義是什麼?

醬缸文化是指人們面對許多問題時,都會受到醬缸文化的影響。面對問題時,一羣人都有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可能各有各的説法,就會產生柏楊先説所言的“這種(高)智商在單匹馬時尤為顯著,可是三個智商加在一起,就起了很大的變化,互相抵消”。

柏楊先生的這段文字深刻的揭示了古代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的困境,時至今日,許多地方也依然阻礙着現今知識分子的思考——比如高考制度中的許多考題答案及考題固化,讓廣大考生只能通過考官得頂的思路來思考,那麼時間一久,人們的思想也就缺乏想象力、逐漸失去鑑賞力。

縱觀歷史長河,每一個朝代鼎盛時期,都是人們思想較為開放的時候——思想的開放,就會讓人的創造力與能動性得到極大的提升。

擴展資料:

來源

説到醬缸,也許年輕朋友不能瞭解。我是生長在北方的,我們家鄉就有很多這種東西,我不能確切知道它是用什麼原料做的,但各位在中國飯館吃烤鴨的那種作料就是醬。醬是不暢通的,不像黃河之水天上來那樣澎湃。

中國文化中最能代表這種特色的是“官場”。過去知識分子讀書的目的,就在做官。這個看不見摸不着的“場”,是由科舉制度形成,一旦讀書人進入官場之後,就與民間成為對立狀態。那個制度之下的讀書人,唯一的追求目的,就是做官,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讀書可以做官,做了官就有美女和金錢。從前人説,行行出狀元,其實除了讀書人裏有狀元,其他人仍是不值一文的工匠。那時候對其他階層的人,有很多制度,不能穿某種衣服,不能乘某種車子。封建社會一切都以做官的人的利益為前提。

封建社會控制中國這麼久,發生這麼大的影響和力量,在經濟上的變化比較小,在上卻使我們長期處在醬缸文化之中,特徵之一就是以官的標準為標準,以官的利益為利益,使我們的醬缸文化更加深、更加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醬缸文化

醬文化的簡介

前言

我們中華民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開始掌握髮酵技術的族羣。我們的祖先廣泛利用各種動植物原料的發酵鹽漬食物“醢”。經過科學考證, “醢”是我國古代先人對醬類食品的總稱謂。“以豆合面而為之”,也就是説那時的人們是以豆和麥面為原料來制曲後再加鹽的工藝來製作“中國醬”的,這在人類發酵食品史上堪稱是獨樹一幟、極具魅力的,我國古代先人的這一偉大創新與發明,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的飲食生活數千年直至現在。並且也深深的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廣大地區的許多國家和民族。此種影響甚至還遠不止於歷史上的這一地域範圍。由此而形成了淵源久遠、形態豐富、藴含深厚、流被廣闊、影響巨大的“中國醬文化”。今天我們對“醬文化”的理解,可以主要概括為:“中國醬”是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制曲,經加鹽發酵等多道工藝而釀製成的發酵食品。“中國醬文化”是人們在醬的製作與使用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風俗習慣、思想認識、行為方式等一切與之相關聯的事象總和。從大的時空和角度去仔細觀察中國醬文化的歷史變遷,不僅對認識以中國的醬文化為代表的中國的飲食文化的發生、發展以及形態規律是有益的,而且對更加深入地理解中華民族更廣闊的社會與文化生活同樣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從“醢”到“醬”

討論“中國醬”和“中國醬文化”,理所當然要從“醢”説起。所謂“醢”, 《説文》:“醢,肉醬也”。據【周禮·天官】記載:“醢人掌四豆之實,醓醢、蠃醢、蠯醢、蜃蚳醢、兔醢、魚醢、鴈醢”。【注】凡作醢者,必先膊乾其肉,乃後莝之,雜以粱麴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甁中,百日則成。鄭司農曰:無骨曰醢。“醢”,就是用小的罈子類器皿裝的發酵了的肉醬。也就是説起先我國先人制醬大多是用動物肉為原料來加鹽發酵並用罈子來盛裝的。

從《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詩經》等先秦元典中對“醢”有更多的描述與記載。按《周禮》的説法,周天子每次正餐都要遵循制度擺滿六十個“醢”的品種;此外,《周禮》的“食醫”和“膳夫”職文還分別説到“百羞、百醬”與“醬用百有二十甕”。不過我們今天已經見不到關於這六十個品種醢、一百品或一百二十品醬名目的確切文字記載了,用鄭玄的話説是當時“記者不能次錄,亦是有其物未盡聞也。但這也同時再清楚不過地告訴我們,早在距今三千左右的古代,中國人生活中的醬品已經可以説是非常的豐富了。

中國的醬文化與鹽文化

作為鹹味的醬以及其他各類鹹味食品,毫無疑問都離不開必須有的鹹味調料——鹽。人的日常飲食和生命的維繫都離不開鹽(其他動物也是如此),醬類食品的發明,顯然是基於這種生活需求和生命依存需要的結果。它其實也是一種必然,早早晚晚會出現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的。但是,這種發明或出現,對於整體人類來説不會是機緣均等的,它只應當最早被某種特別生態環境中的人羣所優先認識和掌握。我們不難認識到醬類食品的存在,對擁有它們的人羣的生活來説至少有如下三大功用:一是日常飲食生活中鹽的需要;二是鹹味食品(同時也是鹹味調味品)的豐富;三是食物原料保藏(醃藏和鹽藏)的需要。對於近海或近陸地鹽源(如池鹽、湖鹽、巖鹽、土鹽、井鹽等)的先民們來説,自然鹽料的認識和獲取並不困難,只是他們是比較便利地利用了自然鹽源的天賜之福罷了。但是,如果這個天賜之福過於便利,就很可能從某種意義上限定了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與方向。相反,只有那種經過克服許多困難的努力,才最終有所獲得,才可能將人們的思想智慧與創造力激發得更加完全徹底。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史前史的研究表明,中國的黃河流域文化帶上的中華民族祖先—炎黃族羣就是這樣的早期人類的文明羣體。於是,鹽在他們的手裏使上述三種功用充分發揮到了歷史的極致。

因為鹽是民以食為天的人們的每日必不可缺的必需品,這可以從中國歷史上的歷代政權中幾乎無一例外的、把鹽生產和經營作為專營,而實行壟斷的史實裏得到了間接的證明。漢武帝時國家就明確制定了“敢私鑄鐵器鬻鹽者,釱左趾,沒入其器物。”的嚴厲禁斷之法令。但鹽是一種極易吸濕潮解的物質,於是增加了保管的難度。古代食用鹽的家庭保管,主要是放在相對封閉的粗糙的陶器中的,因為廉價陶器的不滲水功能可以避免潮解了的鹽遺失。為了不浪費任何一點鹽份的目的,貧苦大眾甚至採用了將鹽充分溶解在水裏的辦法,這樣在烹調時僅僅舀取適量的鹽水使用。直到今天,筆者在一些農村和邊遠山區田野考察時,仍然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鹽如此珍貴,於是用造醬來充分發揮鹽的食品作用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存鹽,無疑是非常可取的聰明方法了。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因素,則是中國黃河流域中原地帶早在史前期就已經出現的民艱於食的食事形勢與此有關。因為很可能正是由於這隻無形而巨大的手,才很早就全面啟動了炎黃先民用鹽保藏食料的普遍嘗試,於是各種鹽漬物接踵出現了,於是最原始的“醬”也就應運而生了。最初的醬類食品“醢”主要是取自各種動物性原料這一基本特點,應當正足以説明重要食料保藏的目的。也就是説,隨着原始農業的步伐不久,同時也因為陶器(甚至更早的其他自然形態器皿物)的使用,最早的中國醬就可能出現於我們祖先的日常生活中了。“醬”字字形的演變,也正足以表明穀類原料醬——中國醬從“醢”中出來,並獲得長足發展的歷史是完全可信的。最初的“醬”與“醢”同義。因此説中國的醬文化與鹽文化是相輔相成和互為依託的。

關於做醬的豆和鹽,也是研究中國醬文化不應忽略的問題。中國歷史上的歷代國家政權幾乎無一例外地對鹽實行壟斷專賣。因為鹽是天下百姓賴之活命、不可一餐離之的生活必須品,於是鹽就自然而然成了有力量治民者強加諸人民身上的最牢靠、又最廣大而又最持久的財税來源。然而,由於醬是貧苦得幾乎一無所有的庶民大眾一年365天進食果腹的絕對性依賴,因此保證百姓造醬時節用鹽供應,又自然而然成了統治者“民安國泰”需要的基本。故雖亂世至尊王莽亦詔告天下:“夫鹽,食餚之將”,力求保障市場需求(《漢書·食貨志》卷二十四下)。“百家醬,百家味。”這句久有歷史的民諺,表明中國人對醬的深深依賴,也表明手工操作、經驗把握傳統民間工藝條件下中國醬風味口感的細微變化與微妙差異。造醬同時是中國歷史上的中饋要務和婦功大端;能造出味道宜口的醬,是“好媳婦”、優秀“內當家”的重要標誌,是可以為本人和家庭贏得美好聲譽的重要本事。

中國醬文化的演變與發展

中國醬的釀造技術,是經歷了十分緩慢的歷史演進過程的。史前時代炎黃先民的造醬技術理所當然是原始的,簡單的鹽漬,應當是其基本特徵。先秦時期中國醬的釀造工藝應當在各種“醢”中去認識。醢,《説文》釋為“肉醬也”。醬,《説文》則釋為:“醢也,從肉、酉,酒以和醬也。”“酉,就也,八月黍成可為酹酒。”“酒,就也……從水酉”。段注:先秦“醢無不用肉也”;“為酒多用黍也”;“以水泉於酉月為之”。就是説:先秦的醢基本是分別用各種肉料(加入適量的穀粉)與酒合制的。這裏,適量的穀粉(當時應當主要是黍粉)是為了促進發酵,而酒則是用來有效掌握髮酵的(當然穀粉和酒同樣也有味道和口感的意義)。這種方法,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在田野考察時發現。筆者數年前在海南黎族山寨,曾驚喜的品嚐了黎家的鮓:鮮魚剖淨,裹以糯飯,調入酒、鹽等料,置於透氣、瀝水壇中,緩慢發酵而成。此即中國古代文書中屢屢提到的“鮓”,也就是先秦時醢的基本釀製工藝。漢代人所説的“醬,以豆合面而為之”,是肉料基本被豆類取代了的情況。

醬香酒的起源是哪裏?

醬香型白酒的起源鼻祖——枸醬酒。近年來醬香型白酒的熱銷,人們越來越喜歡這一獨特而古老酒中佳釀,被其獨有的品質深深吸引。據現有史料查證,醬香型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西漢武帝時期,當時俗稱“枸醬酒”。

據傳,遠古時赤水河畔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於釀酒,時間上比杜康還早。而更為確切的是:《史記》記載,在漢朝,今仁懷一帶已有了“枸醬酒”,可以説是醬香型白酒的雛形。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劉徹使臣唐蒙出使南越(今廣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嚐到了今仁懷一帶產的酒——枸醬酒。唐蒙奉旨赴夜郎,由於枸醬酒的緣故,竟改道出符關(今四川省合江縣南),沿赤水河而上奔鰼部而來。

清代大詩人鄭珍也有:“橡蠶不自烏江渡,枸醬還從鰼部來”。證實了早在漢朝以前,仁懷已盛產美酒。至唐、宋朝,仁懷一帶已成酒鄉,釀酒之風遍及民間。茅台釀製的優質大麴酒“風曲法酒”盛行於市。

到清朝,茅台酒業興旺,有“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及“仁懷城西茅台村釀酒全省稱第一”的記載。1784年茅台“偈盛”酒號正式取名為茅台酒,清末至相繼有“成義”、“榮和”出現。

1915年,“成義”、“榮和”兩家酒坊均送出產品參加了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以其精美絕倫的品質冠蓋羣芳,一舉奪得金獎。至此,茅台酒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峯,暢銷海內外。

過去,由於其生產工藝特殊性和複雜性,產量小,人們很難品嚐到它;隨着近年來茅台鎮酒業的發展,不少企業把精力投放到醬香型白酒的生成上,相信將會為市場帶來更多優秀的醬香型白酒,為中國白酒市場譜寫出絢麗樂章!

醬香酒的鼻祖是誰?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35年,生長在赤水河岸的仡佬族濮人釀造出了第一罈醬香酒,醬香酒的鼻祖應該是仡佬族的濮人。説到醬香酒,那肯定是貴州的茅台鎮,那邊的酒文化歷史蠻悠久的,我知道雄正醬香酒,是雄正酒業旗下的,他們家掌舵人張再彬先生就是仡佬族釀酒技藝非遺傳承人,他們的酒都是他親釀調製,如果想要品嚐醬香酒本來的味道,還是建議你選擇這種貴州老字號比較好。

而且我去參觀過雄正的仡佬族傳習基地,見識了2000多年的仡佬族非遺釀酒技藝,大為震撼。聽説雄正醬香酒的酒廠只專注做這一瓶酒,可見其用心,品質自然能保證。

醬香酒的54個知識點,趕緊收藏非常全面!

介紹和展示醬香酒文化、醬香酒傳統釀酒技藝。

1 、醬酒鑑評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醬酒鑑評一般以感官鑑評為主,也可以通過科學儀器分析醬酒詳細指標。

2 、品評醬酒對品酒環境有何要求?

答:品酒室要求光線充足、柔和、適宜,温度為20℃~25℃,濕度約為60%。恆温恆濕,空氣新鮮,無香氣及邪雜氣味。

3 、品評醬酒對品酒杯有何要求?

答:品酒杯是評酒的主要工具,它的質量對酒樣的色、香、味可能產生心理的影響。品酒杯可用無色透明、無花紋的高級玻璃杯,大小、形狀、厚薄應一致。白酒的標準評酒杯是鬱金香型品酒杯,它的特點是腹大口小,腹大蒸發面積大,口小能使蒸發的酒氣味分子比較集中,有利於嗅覺。

品酒杯要專用,以免染上異味。在每個品酒杯外杯壁標註編號,在每次評酒前酒杯應徹底洗淨,先用温熱水沖洗多次,再用純淨水或蒸餾水清洗,用烘箱烘乾或用白色潔淨綢布擦拭乾淨。洗淨後的酒杯,應倒置在潔淨的瓷盤內,不可放入木櫃或木盤內,以免感染木料或塗料氣味。

4 、品酒員應具備哪些素質?

答:要求感覺器官靈敏,經過專門訓練與考核,符合感官分析要求,熟悉白酒的感官品評用語,白酒的特徵。評語要公正、科學、準確。

5 、醬酒的典型口味風格特點是什麼?

答: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空杯留香持久。

6 、感官鑑評醬酒有幾個基本維度?

答:四個基本維度:色(即用肉眼觀察酒的色調、透明度和有無懸浮物)、香(主要考查酒的溢香性、噴香性、留香性)、味(指甜、酸、苦、辣、澀、鹹等基本口味)、格(又稱風格,也稱酒體。在整個品酒過程中,要眼觀其色、鼻聞其香、口嘗其味,綜合色、香、味的感受來確定風格)

7 、為什麼醬酒會空杯留香?

答:空杯留香——即裝過好的醬香型白酒的杯子,酒的氣會保留很長時間,並且香氣是綿綿不絕的沁人心脾。主要原因是聚合後的大分子酒精、多種含有芳香氣味的酯類等揮發的速度慢,而一般的醬香型白酒的酒精分子小,具有芳香氣味的酯類少,揮發的速度快,而劣質白酒會很嗆人。

8 、醬酒的典型顏色有什麼特點?

答:醬酒的典型顏色為無色或微黃,儲存時間越長的醬酒,顏色會呈現出微黃或淡。

9 、醬酒品鑑時聞香有什麼要求?

答:1)酒杯置於鼻下,頭略低,杯與鼻保持1—3cm距離。

  2)只能對酒吸氣,不要對酒呼氣。吸氣量要一致,不要忽大忽小,吸氣要平穩。

  3)可輕晃酒液使香氣溢出,以增強嗅感。用鼻進行聞嗅,記錄其香氣特徵。

  4)聞香不嘗酒,一輪聞完再嘗。同時注意聞香的間隔,以防止杯與杯的影響。

一般來説,香味越重的酒齡越短。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窖藏或裝瓶的酒經過長時間的老熟,酒的柔和度增加,而香氣則減弱了。

10 、醬酒品鑑時品味有什麼要求?

答:1)喝入少量樣品(約2mL)於口中。

  2)酒液入口後,使酒液接觸舌尖、舌邊,並平鋪於舌面和舌根部,全部接觸味蕾,然後再用舌鼓動口中酒液,使之充分接觸上顎、喉膜、頰膜進行全面辨味。以味覺器官仔細品嚐,記下口味特徵。

  3)品味酒的醇甜、醇厚、豐滿、細膩、柔和、諧調、淨爽及刺激性等情況。

  4)2—3秒鐘後,可將酒嚥下,然後使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檢查酒氣是否剌鼻及香氣的濃淡,判斷酒的回味。

11 、為什麼醬酒的標準酒度是53°?

答:53度是茅台醬香酒酒精濃度科學合理。科學測定,酒精濃度在53度時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締合得最牢固,加之要經三年以上的窖藏陳釀,所以茅台醬香酒較柔和,酒度高而不烈,對人體的刺激小,醇和回甜。

12 、醬酒總酸與其他香型有什麼區別?

答:優質醬酒的總酸遠遠高於其他香型白酒,這也是醬香白酒成為健康白酒的重要基因,優質醬酒酸的標準值不低於1.4。

13 、醬酒指標中固形物指的是什麼?

答:是指在指定的温度(100℃~105℃)下,經蒸發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揮發性成分後的殘留物。釀造用水中的無機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來源。如果水中有較大量的無機鹽和不溶物,不僅會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標,也會影響酒的口味,甚至出現沉澱或渾濁現象,這樣的水質必須進行預處理。

14 、是不是存期越久遠的醬酒越好喝?

答:醬酒存放年限越久其老熟度越高,香味越是幽雅,但是一般超過15年以上的老酒都是作為重要調味酒使用,直接飲用並不見佳。

15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原料包括哪些,比例為多少?

答:醬香白酒的生產原料主要是高梁和小麥,其中高梁為主糧。小麥為大麴原料,比例一般為1:1。

16 、釀酒時,為什麼每次發酵完,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潑窖?

答:尾酒潑窖可以使糧食發酵更加充分,加強產香。

17 、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的製造過程有那幾步驟?

答: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的製造過程,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主要包括選料、制粬、釀酒、貯存、勾兑、檢驗和包裝這樣七個重要環節,這些環節決定着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的最終產品質量,酒的風味。

18 、什麼是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生產工藝?

答: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生產堅持採用傳統的大麴醬香工藝。以小麥和高粱為原料,高温制曲、高温堆積、高温鎦酒,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正是茅台人對傳統大麴醬香工藝的堅持,因而釀造了純正的醬香白酒。

19 、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的勾兑流程是?

答: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的勾兑流程首先要選定庫存到期酒、反覆鑑定確認、類別選定、勾小樣、小樣調和記錄、加增香酒和陳年老酒並記錄、小樣送檢或複審小樣成功、按比例換算勾兑各種酒數量、按計算量對照分類入酒槽、種類酒在槽內相互調和混為一體,勾兑成型。

20 、什麼是大麴?

答:以純小麥為原料,粉碎成粗麥粉,加曲母和水,踩曲製坯,經高温培養而成。

21 、醬香型白酒釀造的基本工藝是什麼?

答:醬香型白酒釀造的基本工藝是指“12987”工藝。即端午制曲、重陽下沙、1年生產週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

22 、醬香型白酒為什麼要端午制曲?

答:端午過後温度升高,滿足了制曲對高温條件的要求:同時端午左右小麥成熟,滿足制曲對原料的需求。

23 、醬香型白酒生產過程的“三高”工藝具體指什麼?

答: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積、高温餾酒。

24 、醬香型白酒生產過程的“三長”具體指什麼?

答:制曲時間長、餾酒時間長、儲存時間長。

25 、醬酒制曲的基本工藝是什麼?

答:選擇制曲原料——曲料粉碎——曲料配比——踩曲製坯——曲坯培養——成品曲質量鑑定。制曲以高温為關鍵特性。

26 、醬香型白酒工藝中有“重陽下沙”一説,其“沙”是指什麼?

答:醬香型白酒把生產原料——“高梁”稱為“沙”。

27 、醬香型白酒工藝中的“下沙”和“糙沙”分別指什麼?

答: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一般都是在重陽節,即陰曆的九月初九。每甑投高梁350kg,下沙的投料量佔總投料量的50%。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時間一般為下沙一個月後。

28 、為什麼要重陽下沙?

答:以茅台鎮醬酒釀造為標準,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重陽節前後,赤水河河水清澈,滿足釀酒對水質的要求;二是重陽節前後,當地小紅樑成熟,滿足釀酒對釀酒原料主糧的需求。

29 、醬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藝是什麼?

答:醬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藝是回沙工藝,即每輪酒醅都潑入上輪尾酒,回窖發酵,加強產香。尾酒用量應根據上一輪產酒好壞,堆積時醅子的乾濕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潑酒15kg以上,隨着發酵輪次的增加,逐漸減少潑入的酒量,最後丟糟不潑尾酒。

30 、醬香型白酒的七個輪次酒各有什麼特點及區別?

答:一輪次:無色透明、無懸浮物:有醬香味,略有生糧味、澀味,微酸,後味微苦;酒精度≥57.0%VOL。

  二輪次:無色透明、無懸浮物;有醬香味、味甜,後味乾淨,略有酸澀味:酒精度≥54.5%VOL。

  三輪次: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突出、醇和、尾淨;酒精度≥53.5%VOL。

  四輪次: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突出、醇和、後味長,酒精度≥52.5%VOL。

  五輪次:無色(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突出、後味長、略有焦香味;酒精度≥52.5%VOL。

  六輪次:無色(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明顯、後味長、略有焦糊味;酒精度≥52.0%VOL。

七輪次:無色(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明顯、後味長、有焦糊味:酒精度≥52.0%VOL。

31 、新釀造的醬香型白酒的存放年限有什麼基本要求?

答:新釀造醬香型白酒必須經過三年以上的存放陳化,才能勾兑,所以醬酒釀製出來以後必須經過“長期陳釀”這一道工序。

32 、為什麼醬香型白酒都選擇用土陶壇存放?

答:因為陶壇的透氣性較好,空氣中的氧氣能進入壇內,與酒產生“微氧循環”,使壇內酒液產生呼吸,從而加速酒的酯化、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正是陶壇這一獨特的“微氧”環境和壇內酒液的“呼吸作用”,促使醬酒在貯存過程中不斷陳化老熟,越陳越香。經過氧化還原等一系列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有效地排除了酒的低沸點物質,如醛類、硫化物等。除去了新酒的不愉快氣味,乙醛縮合,辛辣味減少,增加了酒的芳香。陳化過程中甲醇等有害物質進一步揮發,酒體變得醇和;空氣透過缸壁與酒液接觸,緩慢氧化,使酒產生成熟的老陳味;同時酒中的酒精分子與水分子會以氫鍵形式進行締合,從而使酒的口感變得更加柔和、適口,提高了酒的品質。

33 、醬香型白酒有多少種香味成分?

答:據權威檢測,醬香型白酒有1400多種有益成分。

34 、醬香型白酒可以添加外來物質嗎?

答:醬香型白酒裏無法添加外來物質。原因是醬香型白酒所含的1400多種具體物質成分用現有科技手段尚未完全檢測清楚,自然無法添加外來物質。所以在中國所有白酒中,只有正宗醬香型白酒是以酒勾酒,屬於真正的純糧食品。

35 、醬酒的三種典型體的確立與命名是如何完成的?

答:醬酒香型的確立和三種典型體的發現是由茅台酒廠原副廠長、一代醬酒勾調大師李興發完成的。他分別為它們取名:醬香味道好,口感幽雅細膩的稱為“醬香”;用窖底酒醅釀造,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稱為“窖底”;香味不及醬香型但味道醇甜協調的稱為“醇甜”。後來,這三種香型被證實為構成正宗醬酒香型的三種典型體。三種香型的確定,為醬酒實現質量穩定打下了堅實基礎,為中國醬酒的香味和工藝的標準化、規模擴大和品質提升均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65年下半年,輕工部在山西召開的茅台酒試點論證會上正式肯定了醬酒三種典型體的確立和醬香型的命名。

36 、為什麼説醬酒有益人體健康?

答:醬酒屬於純糧固態發酵食品,並經過多輪次發酵、長期儲存,標準體系非常複雜,用不同年份、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體、不同酒精度的酒樣來精心勾調而成,醬香酒經過長期陳釀和精心勾兑後,不僅香味香氣成分組成十分複雜、豐富、協調,而且酒體藴涵有多種有益健康的微量成分。

37 、醬酒分子結構和其他香型白酒有何區別?

答:醬香酒不能等同於普通白酒及其他名酒和洋酒,醬香酒經高温蒸餾和三年以上陳釀後,容易揮發的小分子物質已經通過化合反應生成大分子物質。

38 、醬酒主要含有哪些有益物質?

答:醬香酒含有大量的酸類物質。由於酒精相對容易揮發,所以接酒時開始酒精度高,後面越來越低,而酸相對來説不易揮發。醬香酒所含的酸類物質是其他白酒的3~4倍,而以乙酸、乳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有利於人體健康。同時,醬香酒的天然酚類物質多。醫學界認為乾紅葡萄酒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其原因就是酒中含有大量的酚類物質。根據白酒專家分析,醬香酒中的酚類化合物是其他名優酒的3~4倍。

39 、喝醬酒為什麼不上頭?不燒心?

答:醬香酒蒸餾時的接酒温度高達40℃以上,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如醛類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質。醬香酒中易揮發物質相對較少,不易揮發物質相對較多,對人的刺激小,所以飲後不上頭、不辣喉、不“燒心”。

40 、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天飲用多少醬酒為宜?

答:人體肝臟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千克體重一克。一個60千克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在100克以下。醬酒由於相對健康,每天飲用量控制在150克內為宜。

41 、飲酒主要有什麼忌諱?

答:不宜速飲;不宜喝悶酒;不宜空腹飲酒;不宜煙酒同用;不宜與咖啡同飲;服藥後不宜馬上飲酒………

42 、與其他香型相比,收藏醬酒有哪些優勢?

答:醬酒存儲期越長越好,而其他香型白酒存儲最佳時期一般只有三、五年。醬酒隨年份增加其市場價值也隨之升高,而其他香型白酒不具備這一價值。

43 、什麼樣的醬酒才具有收藏價值?

答:醬酒的收藏有三個方向:好產區的醬酒、大品牌的醬酒、大容器裝的醬酒;

44 、醬酒收藏以多少度數為宜?

答:53度的大麴醬酒具備較好的收藏價值,其他度數或非大麴醬酒不具備收藏價值。

45 、為什麼説醬酒收藏容器越大越好?

答:大容器裝更有利於醬酒的老熟和醇化,更有利於口感和風味的提升。大容器一般指陶瓷的材質而不是玻璃等其他材質。因為陶瓷的材質才保證了酒質好和空氣之間的互動和呼吸。

46 、醬酒儲藏對環境有什麼要求?

 答:一般要求恆温恆濕、避震、通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

47 、醬酒收藏是不是原產地儲存效果更好?

答:是。一般情況下,原產地氣候環境更有利於大壇醬酒老熟,並且在原產地,更有利於保持其品質穩定。

48 、如何辨別藏酒的品相價值?

答:首先看酒瓶瓶體,是否完好無損;瓶貼是否齊全、完整,正背標是否乾淨,是否損壞,是否有污漬;瓶口封膜是否完整,是否開裂:瓶蓋密封是否完好,瓶內酒液是否,有無揮發跑液。

49 、為什麼説低價格定位不適合醬酒?

答:醬酒的長生產週期及高生產成本決定了醬酒的市場表現價不應該低端化,否則不具備説服力。

50 、為什麼説適量飲用茅台醬香酒還有利於身體健康。

1993年5月28日,新華社發文《國酒茅台新發現,天天飲用不傷肝》。這篇報道源於醫院對當時茅台醬香酒廠職工的體檢。檢查發現,長期飲用茅台醬香酒的職工身體非常健康。

這篇與傳統醫學理論相悖的報道引起肝病專家程明亮教授的注意,他大膽做了《貴州茅台醬香酒對肝臟的作用及其影響的研究》的課題。通過實驗,專家們驚訝地發現,茅台醬香酒中含有抗衰老的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還含有能誘導肝臟產生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的金屬硫蛋白。

51 、 同一種酒,兩次喝,感覺口感不一樣,消費者會以為酒的品質發生了變化,怎麼解釋?

答:1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情,會影響品酒的感受。所謂“酒入愁腸愁更愁”,一個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酶的分泌活躍程度難免下降,而“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好朋友之間説話開心,從體內排出乙醛也多,而且喝的時間長,乙醛有更充足的時間被轉化。不同的身體狀態,以及不同的時間段,喝酒的味道會感覺不一樣。

2 、飲酒環境、温度不一樣,酒的口感不同。傳統醬香酒,七輪取酒,每個調酒師的每個輪次的量放的不盡相同。個人的身體狀況在兩次喝酒時有可能會不同,味蕾對酒香的敏感度也會有變化,口感會產生差異,就像人感冒了:原來喜歡吃的東西也沒有了食慾,同樣的東西口感自然不同。

52 、 為什麼地道的醬香酒只能在茅台鎮釀造?茅台鎮有什麼釀酒的祕密?

答:釀造傳統純糧的醬香酒有四個必不可少的條件:1、貴州茅台鎮空氣中特有的微生物羣體(茅台鎮獨特的環境,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四季無風,適合微生物菌羣的生長繁殖);2、赤水河的水,河流沿岸沒有工業污染,是長江上游至今保護最好的一條支流;3、貴州當地糯性小紅高粱紅,粒小皮厚,支鏈澱粉高,能經受住醬香酒多輪次的烘烤蒸煮;4、特有的釀造工藝,糧食破碎率小於等於20%。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七輪出酒,長期窖藏,精心勾調。

53 、 醬酒遇冷空氣怎麼變渾了或者有絮狀物?

答 : 1、中國白酒大多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可偶爾會碰到一瓶白酒出現渾濁、沉澱現象。隨着温度、酒精度的變化,白酒中的溶解物質出現過飽和狀態,而出現結晶物。形狀有針狀、片狀、粉狀、絮狀等;顏色有乳白色、灰白色、淡、棕色、藍黑色、綠色等。

基酒中高級醇類和高級脂肪酸酯類含量過多會引起沉澱。由於高級醇類和高級脂肪酸酯類溶於酒精而不溶於水,當對酒遇冷空氣時,酒中的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及某些高級酸、高級醇類因溶解度變化而析出,造成成團的絮狀物沉澱或白色渾濁。特別是裝瓶後的白酒,當外界氣温變化過大,這種現象就更容易發生。

54 、 喝醬香酒對人體的好處?

答:1、不上頭—— 醬香酒蒸餾時接酒温度高達50度以上,高温下有效地揮發了有害於人體健康的物質。

2、不口渴——53度的時候,是水分子和酒分子結合最好的時候,經過肝臟不需要額外的水去分解,所以飲酒後不會大量飲水。

3、不傷肝——酒中的有益菌刺激肝臟產生金屬硫蛋白,其對肝臟的星狀細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離膠離纖維,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醬香型白酒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為主,酸主脾胃,保肝,軟化血管。

4、酒中存在SOD活性因子能夠清除人體內多餘的自由基,有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

醬瓿之議説的是誰

醬瓿之議説的是揚雄。《漢書·揚雄傳贊》中説,揚雄著《太玄經》時,“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這裏是藉以喻指在以上種種不正的批評風氣之下,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只能被人用來蓋醬罈子,難以得到正確的評價。

揚雄:

字子云,蜀郡郫縣(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人。漢朝時期辭賦家、思想家,廬江太守揚季五世孫,名士嚴君平弟子。少年好學,博覽羣書,長於辭賦。遊歷長安,擔任大司馬王音門下史。漢成帝時,得到同鄉楊莊推薦,入奏《甘泉》、《河東》等賦。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範疇,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方面,是漢朝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對後世意義可謂重大。

有誰瞭解醬香酒文化嗎?

醬香酒是越陳越香,正如醬香酒的歷史一樣,在兩千多年前仡佬族釀造出了第一罈醬香酒,仡佬族一直將醬香酒的釀造技藝傳承下了,仡佬族釀酒技藝現已是貴州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其非遺傳承人,張再彬一直致力於傳承仡佬族文化,讓更多人瞭解醬香酒的歷史。雄正醬香酒是由張再彬親釀調製的,是醬香酒本來的味道。如果您滿意,求給大大的贊。

生活中醬的故事是什麼?

生活中醬的故事.生活就像一罈醬,雖然時將它也有波浪.不經歷發酵的痛苦怎能引來無比的芳香.生活就是一罈醬,它經歷了風霜,經歷了長醭,不讓怎會到餐桌上被人品嚐.生活就是一罈大醬,男人就是醬耙,女人就是醬缸.好醬不打不行,好醬不耙不香!!

為什麼泡泡菜要用罈子?

這是一個好問題,瞭解了這個問題,泡泡菜就是不是什麼問題了。

首先要知道,能這麼提出這個問題的,通常所指的罈子是四川泡菜壇。

2015年2月8日《光明日報》刊出這樣一則新聞《浙江出土西漢泡菜罐》。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的西漢“李未”墓出土的兩件硬陶泡菜壇。由此可見早在西漢晚期該地區的泡菜製作工藝已經成熟。據考古人員推斷,該墓葬的年代為距今至少2100年的西漢晚期漢宣武帝時期。出土的兩件泡菜罐極有可能是我國現今發現最早定型了的醃製泡菜專用陶罐。

此次出土的泡菜罐文物雙脣口沿,都覆有半環鈕蓋。一眼看去,外形與現在的沒有什麼明顯差別。

怎麼樣?從這一事件來看, 泡菜壇出於吳,而非蜀。

我們再來看看泡菜。

文獻《詩·小雅·信南山》裏面説“田中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菹”就是指醃菜、酸菜。這是距今有3000多年的商周時期了。

再到上面出土的西漢的醃製泡菜專用陶罐,又過去了近千年。既然在當然已經有了如此漂亮的專用於泡菜的器具, 説明早在西漢時期,吳地龍遊地區居民就有食用泡菜的習慣 ,而且泡菜製作水平已經相當成熟,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需要燒製專用的器具。

最早吃泡菜的地方,仍然不是蜀地。

北魏崔浩所撰《食經》介紹蜀人的醃酸瓜,稱讚其味“美好”。還有“芥葅”,就是用芥菜做的酸菜。這就是火遍全中國的酸菜魚的酸菜。但這和上面那個泡菜壇存在的時間,相去已是1700多年了。

至今四川泡酸菜的主要原料之一還是蜀芥,四川產的大葉青菜質量為上乘。 雖然在古代的文獻中找不到四川泡菜或者四川酸菜的確鑿的證據,但從工藝上來看,只有四川泡菜發揚光大了春秋戰國烹飪裏的制葅工藝,對各種蔬菜進行復雜的發酵製作,也只有四川才做到了一個老罈子,泡盡天下菜。

清乾隆時期,四川羅江李調元在所著的《函海.醒園錄》中,論述了大蒜、生薑等20多種蔬菜的泡漬方法,大大加快了四川泡菜的發展。初年出版的《成都通覽》記載了,泡菜有“家家均有”。

泡菜罈子和其它的酒罈子、醬罈子、醋罈子不一樣。四川泡菜壇帶一個可以裝水的沿口,這個很重要。這個沿口起的作用是一個水封的作用。阻止罈子外面的空氣進去,同時,可以讓罈子裏的氣體自行出來。前面那個出土的罈子就有這個設計。這個設計很簡單,是古人非常有智慧的地方。這個裝置就是現在的“單向閥”。

除這個可以起到水封的作用的沿口之外,四川的泡菜壇和其它的罈子就沒有什麼不一樣了。

換句話説,裝有單向閥,可以密封的容器都可以做為四川泡菜用的泡菜壇。

那為什麼一樣要用這種有單向閥作用的罈子來泡菜呢?

原因很簡單,泡菜是厭氧發酵的,而乳酸菌和一些微生物在泡菜初期發酵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會將罈子中的氧氣擠出壇體,從而形成更好的無氧狀態。另外,在發酵後期,壇內因為二氧化碳產生減少,壇體內又會形成負壓狀態,壇沿的水也好起到密封和減壓的作用。

保持好了壇內的微生態環境,壇內的乳酸菌優勢更易長久,泡菜更能長期存放。

我們現在能幾句話説清楚,是因為科學的發展,發現了微生物的生長代謝特性,知道了利用這些特性來改變食物的風味,增加食物的功用。

但古人,源於實踐。

醬香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醬香型白酒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的漢武帝時代,只不過那個時候不叫醬香酒,那個時候的醬香酒被俗稱為“枸醬酒”,據更為準確的《史記》記載,在漢朝時期,現在的仁懷一帶已經有“枸醬酒”的出現了,所以現在就可以肯定“枸醬酒”就是醬香型白酒的雛形了。

很多人都喜歡喝醬酒,是因為它的口感獨特,醬味明顯,回味酣甜。像平價醬酒的代表坤醬台醬香酒,就是一款純正的糧食酒,從源頭到成品,全程均按照傳統坤沙工藝進行釀造,並且以5年陳釀的老酒作為基酒。

肉眼所見,酒液微黃油亮,入杯堆花,掛杯厚重,酒香濃郁撲鼻,甜美的醬香,讓人聞到就流口水,迫不及待想喝一杯。入口後絲滑細膩,口感非常柔潤,酸度適中,一帶而過的微苦,整體結構非常渾厚、緊實,回口微甜,協調性和平衡感非常棒。

TAG標籤:醬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