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正視網絡人際交往的特點

人類正在進入因特網時代。這場曠古未有的信息技術革命,引起了整個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變化。從人際交往關係來説,網絡賦予人的社會交往及其關係、結構以新的內涵,從時間和空間上根本改變了傳統的社會交往和人際溝通的方式,形成了許多獨特的觀念、準則。同時,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政治、法律、倫理道德等方面的社會問題,直接影響了人類的交往,迫使人類重新審視自己身處的這個時代和社會,反思網絡的利弊得失。

正視網絡人際交往的特點

網絡提供了人際交往的特殊空間,正是這種特殊性,決定了網上人際交往不同於現實社會生活的新特點。把握這些新特點,有助於人們正確、健康地擴大交往空間,建立新的人際交往關係。相對於傳統社會而言,網絡人際交往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一是開放性與多元性。網絡化的交往超越了時空限制,消除了“這裏”和“那裏”的界限,拓展了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使人際關係更具開放性。“電子社區”的誕生,使得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在一起”交往和娛樂。同時,交往範圍的不斷擴大,必然會使人們的各種社會關係向多元化和複雜化方向發展。

二是自主性與隨意性。網絡中的每一個成員可以最大限度地參與信息的製造和傳播,這就使網絡成員幾乎沒有外在約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時,網絡是基於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來的,網民有權利決定自己幹什麼、怎麼幹,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網民必須“自己管理自己”,因此,有的人會在網上放縱自己、任意説謊、傷害他人,有的人甚至會扮演多種角色,在網上與他人進行虛假的交往,從而造成網上交往極大的隨意性。

三是間接性與廣泛性。網絡改變人際交往方式,突出的一點,就是它使人與人面對面、互動式的交流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帶有明顯的間接性。這種間接性也決定了網絡交流的廣泛性。過去,時空侷限一直是人們進行更廣泛交往的主要障礙,而在網絡社會,這一障礙已不復存在,只要你願意,在網上可以與任何人直接“對話”。

四是非現實性與匿名性。網絡社會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的定義,已經突破了傳統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的內涵。在網上,人們可以“匿名進入”,網民之間一般不發生面對面的直接接觸,這就使得網絡人際交往比較容易突破年齡、性別、相貌、健康狀況、社會地位、身份、背景等傳統因素的制約。部分網民在網上交際時,經常扮演與自己實際身份和性格特點相差十分懸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虛擬角色。比如,五尺壯漢可以將自己偽裝成妙齡少女,與其他網民共演愛情悲喜劇;一旦“壞了名聲”,又可以很方便地改名換姓,以新的面目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網民往往會面臨網上網下判若兩人的角色差異和角色衝突,極易出現心理危機,甚至產生雙重或多重人格障礙。

五是平等性。由於網絡沒有中心,沒有直接的領導和管理結構,沒有等級和特權,每個網民都有可能成為中心,因此,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交往趨於平等,個體的平等意識和權利意識也進一步加強。人們可以利用網絡所特有的交互功能,互相交流、製造和使用各種信息資源,進行人際溝通。儘管“數字鴻溝”仍然存在,許多“信息邊遠地區”的人們,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網絡人際互動中來,但總體而言,平等性仍是網絡人際關係的主要特徵。

六是失範性。網絡世界的發展,開拓了人際交往的新領域,也形成了相應的規範。除了一些技術性規則(如文件傳輸協議、互聯協議等),網絡行為同其它社會行為一樣,也需要道德規範和原則,因此出現了一些基本的“鄉規民約”,如電子函件使用的語言格式、在線交談應有的禮儀等。但從現有情況看,大多數網絡規則僅僅限於倫理道德,而用於約束網絡人際交往具體行為的規範尚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控制手段。這就容易造成網絡傳播的無序和失範。事實上,網絡社會充滿競爭、衝突,時不時還會發生犯罪活動,這就需要有一定的社會道德、法律規範來調整網絡人際關係,以維護正常的網絡秩序。

七是人際情感的疏遠。網絡的全球性和發達的信息傳遞手段,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沒有了空間障礙,同時也使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更加疏遠。雖然網上虛擬交往可以幫助人們解脱一時的現實煩惱,找到一時的寄託,卻不能真正滿足活生生的人的情感需要,而有些人由於過分沉溺於虛擬的世界,往往會對現實生活產生更大的疏離感。

八是信任危機。網絡虛擬化的人際交往方式,使得許多網民往往抱着遊戲的心態參與網上交往,致使網上的信任危機甚於現實社會。與此同時,一些網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又會採取“寧信機,不信人”的態度,沉溺於“虛擬時空”,不願直面現實生活。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為人們帶來便捷、高質量的社會生活,也會造成巨大的負面效應。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處理和調適網上人際關係?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綜合考察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人與社會等各種因素,把克服技術負效應與克服人自身的侷限同時並舉。首先,確立具有普遍意義的網絡人際交往規範,既要保持網絡運行的自由、通暢,又要防止交往者彼此之間的行為越軌,造成過度侵害;其次,加強網絡倫理建設,對網絡技術給予更多的道德關懷,不應聽任信息社會的道德無序;第三,制定、完善維繫網絡人際交往秩序的相關法規,打擊網絡犯罪;第四,加強對計算機介入的人際交流和人機協作的心理學研究,利用網絡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第五,加強網絡教育和控制,凸顯網絡所特有的合作和奉獻精神;第六,利用網絡特有的“虛擬羣體”環境,幫助網絡參與者體驗社會多重角色,建立新型的社會關係。

TAG標籤:人際交往 正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