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為什麼會頻繁地震

為什麼會頻繁地震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的非同步漂移引起的板塊間相互擠壓造成的。而如今地震越來越頻繁,其中的源頭就是地球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環境破壞導致全球氣温上升,南北兩極的冰川逐漸融化,海平面逐漸上升,進而促進了地震發生。因此,可以説地球環境的破壞是導致現在地震越來越頻繁的主要原因。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近年來全球地震頻發,罪魁禍首是什麼?

當然不是因為高層建築太密集。建造高層建築時,會根據建築的體積和高度設置相應的基礎深度。頻繁的地震與地表建築無關,與地殼運動有關。頻繁地震的主要原因如下。地球進入地殼運動活躍期。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集中地震甚至大地震。這是地球運動的結果,人們沒有辦法改變。但活躍的地殼運動數量在不斷增加,這確實與人類活動有關。地下礦的大規模開採會影響地殼結構。太陽活動週期的變化地球上的活動深受太陽的影響。根據以往科學家的觀測,太陽活動週期約為14年,但近年的觀測結果表明,太陽活動週期約為9~12年,太陽活動週期的縮短導致地殼運動頻繁。

氣候逐漸變暖地球上有板塊和海洋板塊,它們承受的壓力幾乎相等,這種平衡維持着我們的日常活動。近年來,隨着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温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導致全球變暖。陸地板塊上的一些冰川融化,然後水進入海洋板塊,這又增加了海洋板塊的壓力。板塊和海洋板塊之間沒有平衡,導致地震頻發。雖然地震是正常的事情,但是重大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是大自然的提醒。樓層過高、過密的建築雖然不會導致地震,但會大大降低人類在地震後的存活率,讓人無處可逃。雖然地球有着億萬年的頑強生命力,但愛護自然環境和地球是我們的責任。

地震是地球物質運動的表現,是地殼巖層位移和變形達到極值時巖層剪切斷裂的結果。目前世界上的地震主要分佈在兩個地震帶:一個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即太平洋板塊和相鄰板塊擠壓的區域;另一個是從中亞到地中海的地震帶,即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的區域。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連續發生大地震:2004年印尼發生8.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2008年中國汶川發生8.0級地震,今年1月海地發生7.3級地震,前兩天智利發生8.8級強震。因此,有人認為,近年來地震活動性明顯增強,全球可能已進入地震活動活躍期,尤其是強震頻繁發生期。從目前來看,近年來世界8級以上地震活動水平明顯偏高,基本相當於上世紀上半葉的地震活動水平。

地震活動水平在上世紀上半葉也很高,下半葉相對較弱。進入21世紀後,有地震活動增加的跡象。如果地震活動具有百年週期的特徵,那麼它可能再次進入頻繁的高震級地震活動階段。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強震活動是週期性的,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在20世紀的頭60年裏,強震頻繁發生。1960年,智利發生9.5級地震,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地震;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又發生了一次8.4級地震。在隨後的近40年裏,世界上沒有發生8級以上的大地震,進入了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因此,地球可能再次進入強震頻繁發生的時期。

為什麼近兩年地震頻繁發生?

地震原因有很多:1.由於興建水庫等大型設施,會造成近地表壓力失衡從而引發地震。2.溶洞垮塌等。但是這兩種地震很小,幾乎不能察覺。3.也是最主要的一種:構造地震,這種地震與人類活動沒有任何關係。是由地殼活動引起的。

它有一定的週期性,就像我們平時掰餅乾一樣,只有當外力施加一定時間、積聚了足夠的能量之後才能斷裂產生振動。而且會像彈簧一樣反覆震動,所以會餘震不斷。

頻繁發生地震的原因 頻繁發生地震是為什麼

1、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殼由許多板塊組成,而當板塊在地層上運動時會相互碰撞。由此可知,處於板塊相接處的地方即地震帶容易經常發生地震,如日本和環繞太平洋的地震帶。

2、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為什麼地震會頻繁?

今天,在這裏,我説一説我自己的看法,對與不對,敬請批評。

第一,頻繁的採掘使地殼活動加劇。

人們為了利,在瘋狂地採掘,煤、天然氣等等,而採掘卻沒有及時回灌,這樣,地下變得空曠起來,時間一久便充滿了各種易燃氣體,在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下膨脹起來就容易發生地質性災害。

第二,太空探索的極其不負責任。

各個國家在探索太空時,根本沒有注意太空垃圾的問題,極小的太空碎片或碎片撞擊小星體使其改變軌道進入大氣層時,如果燃燒得不徹底也會對地球表面造成巨大的傷害。這也是地震發生的一個原因。

第三,樓房的高度太高。

現如今,樓房的高度太高,人們在追逐“利”的時候,發現樓房高會多賺錢,就隨意地增加樓層,這樣對地殼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而地殼的承受能力並不是無限的。這樣導致地震的發生。建議嚴格控制樓房的高度。

第四,水電站的建設。

在地球上,水是偏重的物質,尤其是水電站中的水的重量可以比樓房還要重得多,這樣使地殼嚴重變形。發生地震,建議多建設小水電站,減少大型水電站的建設,雖然比較費錢,但是從長遠方向考慮,是一個利國利民的措施。

TAG標籤: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