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道精神與儒家思想的聯繫

茶道精神與儒家思想的聯繫

茶道精神和儒家思想有許多聯繫。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尊重自然:茶道強調尊重自然,會儀式地準備和享受茶葉。同樣,儒家思想也強調尊重自然,認為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共處。

2. 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茶道強調了社交的重要性,茶道對話經常涉及的話題包括文學、文化和哲學。儒家思想也認為交流和溝通是優秀人格的關鍵。

3. 強調禮節和剋制:茶道非常強調禮節和儀式,而儒家思想也強調了道德和行為的規範。在這兩種文化中,剋制和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是重要的。

4. 追求完美:茶道追求完美的主題貫穿始終,從茶具的選擇到茶水的温度和茶的泡製,都要追求最好的效果。儒家思想也倡導追求完美,將毫不留情的自我反省作為修養之一。

5. 強調精神內涵:茶道和儒家思想都非常重視精神內涵,將追求精神境界和精神修行看作重要的價值。在茶道中,泡茶是一種精神修行,而在儒家思想中,修身齊家和推行仁義禮智是精神修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可以看出茶道精神和儒家思想之間有許多聯繫,它們共享相似的價值觀和理念。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道與儒家相互聯繫嗎?

茶道與茶藝的關係從本質上講是“形而上”與“形而 下”的對立統一;是看不見、摸不着的茶道精神與多姿多 彩的茶藝表現形式的對立統一。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茶藝是“心”與“術”的關係。茶道是“心”,心主理,它是茶藝的靈魂。中國茶道博大精深,內涵厚重,既包含了克明峻德、格物致知、以身許國、窮通兼達的儒家思想,也包含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遵 生達生、守真養生的道家理念,還包括了茶禪一味、無住 生心、活在當下、一期一會的佛法真如,所以我們修習茶 藝時必須“以道馭藝”,使茶藝有靈魂、有內涵、有深度,成為生活的藝術乃至人生的藝術。茶藝是“術”,術主技,它是茶道的表現形式。中國茶藝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它昇華了各地區、各民族、各階層的飲茶習俗。

既能夠表現儒家高雅中和之美,又能夠表現道家自然幽玄之美。還能夠表現佛家空靈清寂之美;既能夠表現古典質樸之美,又能夠表現現代時尚之美,還能 夠表現少數民族粗礦豪邁、熱情奔放之美。所以我們在茶事實踐中必須“以藝示道”,通過茶藝,鮮活地展示出茶道 的精神,使無形的茶道能夠被大眾感知。簡而言之,茶道無影無形,無法言説,必須通過茶藝 賦予形象和生命,使其能被人感悟。茶藝賞心悦目,但若無茶道為靈魂則必然失於膚淺。因此學習茶文化必須心術 並重,道藝雙修,體用結合,做到“道心文趣兼備”。

儒家思想與茶文化

導語:儒家思想是我國的核心思想,而茶文化又是我國文明世界的文化,那麼它們兩者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茶道,也多方體現儒家中庸之温、良、恭、儉、讓的精神,並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哲理於品茗飲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揚“仁”即愛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時,強調“仁”的實行要以“禮”為規範,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並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治國理念。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為核心的思想文化體系,並形成影響人類文化數千年的東方文化圈,當今包括全世界華人、華裔、日本、韓國及東南亞諸國都從儒學中尋找真理。而中國茶道,也多方體現儒家中庸之温、良、恭、儉、讓的精神,並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哲理於品茗飲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與浩翰宇宙和神奇的太空相比,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實在太小,隨着世界人口增長和工業技術進步,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便不斷產生矛盾與衝突,在尋求解決人類之間矛盾衝突的辦法時,東方人多以儒家中庸思想為指導,清醒、理智、平和、互相溝通、相互理解;在解決人與自然衝突時則強調“天人合一”、“五行協調”。儒家這些思想在中國茶俗中有充分體現。歷史上,四川茶館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調解糾紛。某某之間產生分歧,有法律制度不夠健全的'舊中國,往往通過當地有威望族長、士紳及德高望重文化人進行調解,這在四川收“吃茶”。調解的地點就在茶樓之中。有越的是,通過各自陳述、爭辯、最後輸理者付茶錢,如果不分輸贏,則各付一半茶錢。這種“吃茶評理”之俗延續到全國解決。

  機械唯物論認為,水火不相容。但被儒家推為五經之首的《周易》認為,水火完全背離是“未濟”卦,什麼事情都辦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條件,叫“既濟”卦。茶聖陸羽根據這個理論創制的八卦煮茶風爐就運用了《易經》中三個卦象:坎、離、巽來説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諧的原理。因為,“坎”在八卦中為水,巽代表風,離在八卦中代表火。在風爐三足間設三空,於爐內設三格,一格書“翟”(火鳥),繪“離”的卦形;一格書“坎”,繪坎卦圖樣;另一格書“彪”(風獸)給巽卦。總的意思表示風能興火,火能煮水,並在爐足上寫“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中國茶道在這裏把儒家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至。

  此外,儒學認為天地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羣體和諧相處之中。“體用不二”,“體不高於用”,“道即在倫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運動之中,人有艱辛、也有快樂,一切順其自然,誠心誠意對待生活,不必超越時空去追求靈魂不朽,“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這就是説,合於天性,合於自然,窮神達化,你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樂,達到人生極至。我國茶文化中清新、自然、達觀、熱情、包容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鮮明、充分,客觀而實際的表達。

  歷代茶詩中,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這一千古絕唱有幾句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對茶的詮釋。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茶道精神指的是什麼?中國茶道與儒家思想有什麼聯繫?

茶道精神指的是什麼?

1.怡指的是身體和精神兩方面,茶本身具有保健功能,可以強身健體,同時,人們從茶中學習,從而自得其樂,得到精神上的昇華。潔強調人的身心純潔,與道家思想密切相關。中華民族歷來崇尚中庸之道,以茶為友,以茶待客,以茶會友等。真就是真誠守信,它是道家哲學“天人合一”的體現,“真”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清”是茶文化核心概念的本質特徵,涵蓋了清淨、正直、真、誠、儉、廉等內涵;“敬”體現了茶、茶人以禮待人、以禮待人的倫理道德;“和”體現了“和為貴”、“和而不同”、等世界觀、社會觀、道德觀。“美”是情境和精神的精神昇華。“樂”是價值追求,體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物質富足的需求,對精神愉悦的追求。

中國茶道與儒家思想有什麼聯繫?

1.茶詩還包含了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歷代茶詩中,唐代陸通的《寫諫送新茶》,千古絕唱,有幾句話最能代表儒家對茶的詮釋:一碗喉吻,兩碗寂寞。三碗只有五千卷字。四碗光汗,人生所有坎坷,全部散到毛孔裏。五碗為輕,六碗為仙。七碗吃不完,只有兩個腋窩輕輕吹。蓬萊山,在哪裏?湯川子,乘着這股微風回家吧。縱觀全詩,陸通表面上是飲茶,實質上是用茶來表達自己的儒家抱負。

2.中國茶文化因其深厚的歷史淵源而融入中國文化主流,具有獨特的中國人文性。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成為中國茶道的哲學基礎。其本質在於人與自然之間的精神聯繫和精神感知,是人的主體與自然客體之間的感流和精神融合,最終達到“思想與環境的和諧”、“情感與景物的和諧”的境界,這是中國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中國茶道充分展現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儒家思想是中國的主要哲學思想,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着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中華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也與“儒家”的思想密切相關。茶文化是歷史的積澱,茶源於歷史,遍佈全國。儒家思想在中華茶文化中的體現。力求通過茶文化中儒家的思想,反映出人們日常生活的禮儀、和諧、節儉、寬容等方面。

在茶的起源和傳播中,茶的發展受到本土文化的影響。茶文化傳統離不開“和”,這是儒家的中庸。中國人與茶的“和諧”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人們提倡在飲茶中交流思想,營造和諧氣氛,增進相互友誼。事實證明,喝茶可以反省自己,更能善待他人。

茶自古以來就在保持清廉和優雅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一杯茶”有着深刻的含義。中國知識分子,一直主張“以天下為己任”,有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也隱含在茶事中。很多優秀的愛茶人,比如蘇東坡,陸游,都是這樣的。有很多儒生以精神推動“茶文化”的潮流,把茶的清廉與“儒家”的思想結合在一起。唐朝以前,恆温、露娜等家用茶來保持清潔,是為了對抗晉代以來的奢靡之風。它也能產生積極的想法。到了明朝,國家大事艱難的時候,這一傳統被繼承下來,竹製茶爐被稱為“苦君之象”,其實是社會對“節儉”的呼喚。

大部分人將茶品與人品相提並論,他們稱之為“茶勝於仁”,表現了一個追求淡泊、誠實、優雅的“儒家”君子的性格。茶道中的“誠”也不過如此,在品茶中尋求淡然與寧靜。茶道也是一種茶德,用茶來陶冶一個人的性格,保持一個人的清廉。崇茶之人,嚮往茶的清廉高潔,茶的紳士風度,茶的優雅氣質,茶的淡潔君子品格。

儒家茶道

茶是最純的,可以回到人之最初。

從這兒就可以看到茶跟儒家的關係非常隱晦。儒家的思想不那麼高調,可在生活裏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作用。

茶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而茶道與儒家思想融會貫通。在民間的茶禮和茶俗中,更是潛藏着深刻的儒家文化精髓。

道家跟佛家讓你知道茶禪一味,茶跟禪兩者結合在一起,產生了新的樣貌。

道家就是通過喝茶使自己飛到更遠的地方。

儒家是中庸、中道、中和的,每一個不同的細節都可以讓你品味。

儒家主張在喝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感情,入世思想對中國人的人格產生着深刻的影響。

茶適合給那些精益求精的細膩的人。

茶道的內涵“精行儉德”,是非常儒家的。行,實踐、厲行,要去救世;儉就是儉樸,生活很簡單;德就是道德、德行,變成一個有德行的人。

儒家認為喝茶可以塑造理想的人格。儒學裏面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理想,其中重要的就是創造理想的人格典型。孔子教導他的弟子要形成一個理想的人格典型,即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想人格確立以後,生活也就大致確立了。規規矩矩,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積極無畏。

慢慢變成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在生活、行為、道德上建立起有更高文明的優雅社會,這是儒家所追尋的。

儒釋道是三種思想。如果心胸一開闊,從比較宏觀的角度看儒釋道,就會發現三者沒有什麼不同。

儒家朱熹在他的一生裏有兩個重要的東西,第一個是喝茶,第二個就是中庸。

《朱子語類》記載:朱熹跟學生在一起喝茶,就問學生:“如果吃很甜的東西,吃過就感覺到酸;苦的東西吃了以後卻覺得是甘美的,茶從來是很苦的東西,可是吃過以後卻回甘了。”

學生就問:“這到底是什麼道理?”

朱熹説,生活處在憂慮、辛苦的狀態,最後卻終於逸樂。

當把“禮”做嚴格,可以去實踐時,萬物就各得其分,這叫“至和”,最後達到整個世界和諧的狀態。

中庸是儒家的基本主張,是對和諧、平衡、友好的認識和追求,而茶道很好地體現了這種思想。

中國茶文化與儒釋道文化的關係

中國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礎。可以説,沒有這一基礎,茶無以形成文化。本文探討的是,儒道三教特別是禪宗是如何作用於茶文化並使中國茶文化形成盛大氣象的。儘管儒是否成為“教”仍屬爭論之列,但儒所具有的宗教精神和宗教性的道德功能則是無可爭辨的;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就指出儒是“道德性與宗教性之存在”。因而本文將儒列入三教之中仍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實上,離開了儒來談宗教與中國茶文化是不夠公平的。

從歷史的角度看,道教與茶文化的淵源關係雖是人們談論最少的,但實質上是最為久遠而深刻的。道家的自然觀,一直是中國人精神生活及觀念的源頭。所謂“自然”,在道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道無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的天然性質,決定了人們從發現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上述觀念灌注其全部歷程。老莊的信徒們又欲從自然之道中求得長生不死的“仙道”,茶文化正是在這一點上,與道教發生了原始的結合。玉川子要“乘此清風欲飛去”,借茶力而羽化成仙,是毫不奇怪的。陶弘景《雜錄》與西漢壺居士《食忌》的記載,都與此有關。《茶經o七之事》引述《神異記》的故事,更表明陸羽本人對道士與茶茗的關係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從歷史事實與觀念發生的角度看,都顯示了道教與茶文化的關係是最為久遠的。

“自然”的理念導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與茶的自然屬性極其吻合,這就確立了茶文化虛靜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隱逸”,即是在老莊虛靜恬淡、隨順自然的思想上發展起來的,它與茶文化有着內在的關聯;隱逸推動了茶事的發展,二者相得益彰。

從歷史和發生學角度固然要追溯到道教,但從發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則應歸之於儒家學説。這一核心即以禮教為基礎的“中和”思想。儒家講究“以茶可行道”,是“以茶利禮仁”之道。所以這種茶文化首先注重的是“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儒家茶人從“潔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了靈感,應用到人格思想中,這是其高明之處。因為他們認為飲茶可自省、可審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確地對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為“以茶可雅志”的邏輯連續。足見儒家茶文化表明了一種人生態度,基本點在從自身做起,落腳點在“利仁”,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所以“中和”境界始終貫穿其中。這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的體現,其深層根源仍具一種宗教性的道德功能。

如果説道教體現在源頭,儒家體現在核心,則佛教禪宗則體現在茶文化的興盛與發展上。中國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體現了真正的“禪風禪骨”,其次,禪佛在茶的種植、飲茶習俗的推廣、飲茶形式傳播及美學境界的提升諸方面,貢獻巨大。所以,沒有禪宗,很難説中國能夠出現真正意義的“茶文化”。“天下名山僧侶多”,“自古高山出好茶”,歷史上許多名茶出自禪林寺院,而禪宗之於一系列茶禮、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審美趣味,它對中國茶文化的持續的推波助瀾,直接造成了中國茶文化的興盛,尤其值得大書一筆的是禪宗對茶文化流傳國外特別是亞洲一些國家,有不可磨滅的卓着功勛。可以説,品茗的重要性對於禪佛,早已超過儒、道二家。而“吃茶去”這一禪林法語所暗藏的豐富禪機,“茶禪-味”的哲理概括所濃縮的深刻涵意,都成為茶文化發展史上的思想精藴。

真正説來,中國茶文化的千姿百態與其盛大氣象,是儒釋道三家互相滲透綜合作用的結果。中國茶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釋道的思想精華,融匯了三家的基本原則,從而體現出“大道”的中國精神。宗教境界、道德境界、藝術境界、人生境界是儒釋道共同形成的中華茶文化極為獨特的景觀。

道教與茶文化關係最有説服力的要數陶弘景《雜錄》中所説“苦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啟服之”的記載。其實對丹丘子飲茶的記載還有早於此的漢代的《神異記》。

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於他日有甌棲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丹丘子為漢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個道教人物。故事似不可全信,但仍有真確之處。陸羽《茶經o八之出》關於餘姚瀑布泉的説法即為明證:“餘姚縣生瀑布泉嶺,曰仙茗,大者殊異。”此處所指餘姚瀑布與《神異記》中的餘姚瀑布山實相吻合,歷史上的餘姚瀑布山確為產茶名山。因此“大茗”與“仙茗”的記載亦完全一致。這幾則記錄中的“荼”與“茗”,也就是今天的茶。

更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早在晉代郭璞在註解《爾雅》時,即説:(荼)樹小如梔子,冬生葉,一名茆,蜀人名之苦荼。此中所謂“蜀人”之記載,即可視為飲茶習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巧就巧在它也是道教的真正發源地;其形成年代,也為兩漢期間。其時,張陵奉老子為教主,創“五斗米教”。此後,道教在理論和組織形式上逐漸完善,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各社會階層都普遍地對它感興趣,而且經久不衰,影響至今。大多宗教都鼓勵人們追求死後天國的樂園生活,從而以冷漠態度對待人生及其社會現實。而道教卻無比的熱愛生命,直接否定死亡,認為光陰易逝,人身難得,只有儘早修仙,才能享受神仙的永久幸福和快樂。道教這一內涵特質所體現的是,重人生,樂人世。這也正是古人崇奉仙道的原因所在。

顯然,陶弘景所説“苦荼輕身換骨”,還有西漢壺居士在《食忌》中所説:“苦荼,久食羽化,”都與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觀念有着內在的聯繫,而丹丘子,則是直接給樵夫指點佳茗的仙人。可見道家對茶這種自然之物早有深刻認識,而將其與追求永恆的精神生活聯繫起來。使茶成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便是道家的首功。

千萬不要忘記,茶聖陸羽本人就曾親自在其經典着作《茶經o七之事》中,完整引述過我們剛才談到的《神異記》中那段“餘姚人虞洪人山採茗,遇一道士”的故事。他還引述了《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的記載。

毫無疑問,陸羽本人對這段“道士”、“道人”的歷史是深信不疑的。當子尚提出“何言茶茗?”的問題時,實際上已暗示了那一時期“茶茗”的名稱,尚未有穩定而普遍的叫法,然而“道人”已經實實在在地把它作為“茶茗”了,它已顯示出道家與茶的原始關係。

這就是歷史,這就是陸羽眼中關於茶的起源的真實的歷史。

然而,我們不要忘記,在自然大道到“茶道”之間,仍有過渡性的中介觀念。這就址從道家到道教的歷史中發展出來的“仙道”--成仙之道的觀念。老莊的信徒們曾從自然之“道”中發現出長生不死的根源和作用,一個人能完全掌握這自然之道,才是獲得神仙不朽的唯一法門。這一思想導致了道教的產生。

道家的思想發展到兩漢魏晉南北朝時,便有了一個真正的轉化,此時,自然之“道”的概念逐漸普及,而且不再帶有“觀念論哲學”的色彩,乃-變而為功利主義的宗教。人們在日夜思考着如何才能得道--長生不死,羽化成仙。這不也正是茶人所向往的麼!

人們既以得“道”力可能,那麼如何得“道”,便成為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道士們的答案大致可分兩個部分:一為鍛鍊身心的攝生術;二為服用某種含有“生力”的食物(煉丹術即在此觀念上發展出)藉以收到特殊的效果。後者仍建立在老子自然之“道”的原理之上,這個具有神奇之力的“道”,賦予萬物以生氣。這個整體之道,包括陰陽兩種元素。整體之道通過陰陽兩元素的運動作用,就恰似一個大靈魂,可由自身無限地分化出許多物體,這是個彌散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宇宙萬物每個個體都賦有了一定的生氣。當含“生命素”越多的物質,被人服食以後,則越能收到強身健魄之效。在這種觀念之下,那些含“道”、含“生命素”成分較多的物質(雖為數較少),卻是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珍品。所以在《道臧》中,我們能夠找出無數“注進了道”的或“含有生命素”的物質,服食可以求仙。

茶文化正是在這一點上,與道教發生了原始的結合。玉川子要“乘此清風欲飛去”,借茶力而羽化成仙,是毫不奇怪的。因為那是一個充滿着狂熱求仙風尚的時代,時尚就象瀰漫的空氣,無所不及;茶人的活動及茶文化的興起處於此風之下,是可想而知的。快樂神仙成為理想的形象,而仙境、仙界更是夢寐以求的理想樂園。無怪不少學者説道教的構想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現實主義性格。因為這種理想既不求諸飄渺的來生,也不寄託於渺邈的往日,而是透過自身的努力,保存形體,變化成仙。通過此世的延續,達到一種永恆的存在,這既是精神性的嚮往,也有實踐的操練。從這種角度來看,茶成為成仙的靈藥也是毫不稀奇的,而壺居土所言“苦荼,久食羽化”。(《食忌》)陶弘景所言“苦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雜錄》)就更是可信的了。

道教是以清靜無為、自然而然的態度追求着神仙世界,並以茶能使人輕身換骨,羽化成仙,從而各地道觀大都自產自用着自己的“道茶”,實現着自在自為的自然思想,這種對茶文化原始性和開創性的茶道思想,實在有着不可磨滅的功勞。

老莊虛靜恬淡、隨順自然的思想與後來發展起來的隱逸思想,有着直接而內在的關聯。莊子自身即有全身保真、任性自適的隱逸思想。在後來的道教之中,隱逸本身即一種最為自然的生活方式。魏晉南北朝是老莊思想的極盛時期。莊子的自然養生觀念,被髮展為藉導引之術而在行為層面上的實踐,如一些人的隱逸方式是“保終性命,存神養和”。東漢末的矯慎“隱循山谷,因穴為室,仰慕松喬導引之術”(《後漢書o矯慎傳》)。這種純然的避世隱逸,已趨隱逸極端。此風至魏晉南北朝大盛。

陸羽《茶經》在“一之源”就開宗明義地指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這分明是以茶示儉,以茶示廉,從而倡導一種茶人之德,也就是一種理想人格。儒家文化的思想,主要體現在禮教及其“中庸之道”、“中和”哲學或“中”的境界上。儒家茶人及其茶文化也無不體現了這種精神。

茶之為物,最為高貴醇厚,而茶人茶事也須相應的純潔平和。可以説在漫長的茶文化歷史中,中庸之道及中和精神一直是儒家茶人自覺貫徹並追求的某種哲理境界和審美情趣;這在諸多的文化典籍如《爾雅》、《禮記》、《晏子春秋》、《華陽國志》、《桐君錄》、《博物志》、《凡將篇》等內容中,都有所體現;而在《茶經》等茶文化專着中,也同樣貫注了這種精神。

無論是斐汶的“其功緻和”説,還是宋徽宗的“致清導和”説,還是陸羽的“精行儉德”説,都有着中庸之道的深刻內涵。實際上,我們以上所講儒家茶文化注重人格思想,所謂高雅、淡潔、雅志、廉儉等等,都是儒家茶人將中庸、和諧引入茶文化的前提準備,只有好的人格才能實現中庸之道,高度的個人修養才能導致社會的完美和諧。因此,儒家茶人認為飲茶可自省、審己,清醒看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等等,也都是中和思想的基本條件,它和“中和”原則組成了一條完整的思想邏輯鏈。通過飲茶,營造一個強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和諧的空間,這簡直是一種絕妙的想法,然而它卻代表了儒家茶文化真實的理想。儒家是人世的,然而又是以一種平和、儒雅、謙恭的形象人世的,而茶文化這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卻比其他任何形態的文化都更能具體而實在地造就這種精神和形象。這難道不能説明儒教茶文化真正能代表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嗎?難道不能説明儒教茶文化對整個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貢獻嗎?

無庸諱言,儒家茶文化代表着一種中庸、和諧、積極人世的儒教精神,其間藴含的寬容平和與絕不強加於人的心態,恰恰是人類的個體之間、社羣之間、文化之間、宗教之間、種族之間、姓別之間、地域之間、語言之間、乃至天、地、人、物、我之間的相處之道,相互尊重,共存共生,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現代意識的宇宙倫理、社羣倫理和人道原則。能以清茶一杯,體現這些原則,加強這些原則,這豈不是一幅儒學的天地中和境界嗎?

茶道以“和”為最高境界,亦充分説明了茶人對儒家和諧或中和哲學的深切把握。無論是宋徽宗的“致清導和”,還是陸羽的諧調五行的“中”道之和,還是斐汶的“其功緻和”,還是劉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都無疑是以儒家的“中和”與和諧精神作為中國的“茶道”精神。懂得了這點,就有了打開中國茶道祕密的鑰匙。

文化的基本功能在轉變風俗,亦即純風化俗、德化民俗。而民俗、風俗都是一個社會的根本所在,從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風俗風氣往往可看出它有何等之潛力與前途。這就是儒家時刻不忘把醇風化俗視為職責的原因所在。

茶文化的興起,對整個社會的醇風化俗之功效是顯而易見的。僅唐代諸多茶學着作即可為證。據斐汶《茶述》,已充分彰顯出當時較為廣泛的飲茶風尚,並記錄了具體的一些茶事風俗以及相關的諸多情況。

蘇廙着《十六湯品》,進一步完善發展了陸羽茶道思想,倡導一種良好的茶風茶俗,特別強調了儒家“中庸”、“守一”、“和諧”、“完善”的茶道原則。《十六湯品》已經算得上是儒家茶風及其實踐的體現。

“敬”是儒家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客來敬茶,就是儒家思想主誠、主敬的一種體現。劉貞亮“十德”中所講的“以茶表敬意”,“以茶利禮仁”,都有一個敬字的內涵。

在古代婚俗中,以茶作聘禮又自有其特殊的儒教文化意義。宋人《品茶錄》雲:“種茶必下子,若移植則不復生子,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義故有取。”明郎瑛《七修匯稿》謂:“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也。”此外,王象晉《茶譜》、陳耀文《天中記》、許次紓《茶疏》等着作均有內容極為相近的記述,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認為茶為聘禮,取其從一不二,決不改易的純潔之義。因此,民間訂婚有時被稱之為下茶禮,即取茶性情不移而多子之意。

用茶葉祭神祀祖,在古代中國亦成為一種民俗。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兩晉南北朝時期,樑朝蕭子顯在《南齊書》中談到:南朝時,齊世祖武皇帝在他的遺詔中有“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矣”的記載。此前東晉幹寶所撰《搜神記》有“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未收馬,並痛其妻,着平上幘,單衣人,坐生時西壁大牀,就人覓茶飲。”至於用茶作為喪者的隨葬物,本世紀七十年代從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古墓中得到了印證。事實上,這種習俗在我國不少產茶區一直沿用下來,如湘中地區喪者的茶枕,安徽喪者手中的茶葉包。安徽黃山一帶人民至今甚至還有在香案上供奉一把茶壺的習俗,據説這是為了紀念明朝徽州知府,進京為民消命而設立的。這是充滿儒教精神的行為。在中國人的祖先崇拜中,儒教講究的是“慎終追遠”。朱熹的解釋是“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禮。”從哲學內涵看,這已不完全是一種儒家的孝道了。所謂“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既然作為儒教基本的道德目標的“孝道”,要求人們要“敬”、“無違”、“三年無改於父道”。所以被譽為“瓊漿甘露”的茶,在其祖先的生前必不可少,死後又有什麼理由能不陳供呢。況且茶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既為普遍愛好也是容易得到的。有一間傳説,認為人死之後,在去陰間的路上有一條奈河,奈河橋畔,孟婆具備了一種茶湯,説是喝了這種茶湯,到陰間會忘記生前的一切事情,可以加速其投生轉世。既然人們認為焚化紙錢、衣物都是為亡靈所用,可見孟婆的茶湯也都是未亡人所祭供的。為了紀念祖先亡靈,作為未亡人的後輩自然要勤供茶湯以及其它物品,不能疏忽大意。這裏含有“慎終追遠”的涵義,其追憶祖先應是其中的實質性內容。

我們説儒家茶文化有“化民成俗之效”是絲毫不過分的。因為儒家正是以自己的“茶德”,作為茶文化的內在核心,從而形成了民俗中的一套價值系統和行為模式,它對人們的思維乃至行為方式都起到指導和制約的作用。

茶與禪淵源深長,“茶禪一味”的精練概括,濃縮着許多至今也難以闡述得盡善盡美的深刻涵意。佛教在茶的種植、飲茶習俗的推廣、飲茶形式的傳播等方面,其巨大貢獻是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個字,並非提示那提神生津、營養豐富的茶是僧侶們的最理想的平和飲料,而是在講述佛教的觀念,暗藏了許多禪機,成為禪林法語。“天下名山僧侶多”,“自古高山出好茶”。歷史上許多名茶往往都出自禪林寺院。這對禪宗,對茶文化,都是無法迴避的重頭戲。尤其值得大書一筆的是,禪宗逐漸形成的茶文化的莊嚴肅穆的茶禮、茶宴等,具有高超的審美思想、審美趣味和藝術境界,因而它對茶文化推波助瀾的傳播,直接造成了中國茶文化的全面興盛。

茶在禪門中的發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莊重嚴肅的茶禮儀式,最後成為禪事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層的原因當然在於觀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質與禪悟本身融為一體。正因為茶與禪能融為一體,所以茶助禪,禪助茶,“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決非僅由其藥用性質的特殊方面所決定,正如道教最早在觀念上把茶吸納進其“自然之道”的理論系統中一樣,禪門亦將茶的自然性質,作為其追求真心(本心)説的一個自然媒介。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事實中,這都是一個絕佳的無與倫比的自然媒介。它的無可替代性,正是禪宗能將其真正作為一種文化而大大興盛起來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與禪的碰撞點,最早發生於藥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開始便與禪門最基本的工夫--禪定結合在一塊。而禪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連最富神祕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場合也無法離開茶。

在禪宗眼裏,任何事物都與道相通。“一切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永嘉大師禪宗集o證道歌》)“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景德傳燈錄》卷六)這裏,最關鍵的是一個“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為,就會“矇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定的功利為目的,從而經常會成為悟的束縛。禪宗強調直悟門性,也就是對本性真心的自悟。

禪宗是中國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國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種佛學流派更多地從老莊思想及魏晉玄學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盡意”,“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華,形成了以直覺觀照、沉思默想為特徵的參禪方式,以活參、頓悟為特徵的領悟方式;以自然、凝鍊、含蓄為特徵的表達方式改變了過去佛教灌輸與説教的習慣,突出了自悟的直覺觀照方式。 “吃茶去”三字,成為禪林法語,就是“直指人心,見心成佛”的“悟道”方式。唐高僧從諗禪師,常住趙州觀音寺,人稱“趙州古佛”。因其嗜茶成癖,所以每説話之前總要説聲“吃茶去”。《廣羣芳譜o茶譜》引《指月錄》中載: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處,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並非要你直接吃茶而是要你作當下”悟道“。自此以後,”吃茶去“成為着名的茶文化典故。讓我們看看詩僧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是如何説的吧:”三碗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顯然,皎然的所謂的”得道“成了這裏的真正核心,無論怎説,那”興味“只能從此而出;以茶禪之”悟“,真是何須苦心去”破煩惱“啊!”得道“是一種禪宗的當下之悟,正如趙州和尚所謂”任運隨緣,不涉言路“。趙州接連三稱”吃茶去“,不就是要人們在”不涉言路“的前提下去悟道麼。由此看來,”茶禪-味“中的茶與禪的溝通與融合,也不正是首先從”不涉言路“的條件下取得的麼。如單方面地執着究為茶或禪味,不就正好落人了語言的圈套了嗎!”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即不知茶味。“(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 顯然,禪師論禪,是要排斥法執、吾執,以便自悟本性。執,即束縛。就如”吃茶去“,如拘泥於此三字死鑽牛角尖,有可能成為人們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縛。因此,禪家是要人們做到”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也就是説要達到”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壇經》)的精神境界。但為什麼”吃茶去“獨獨能成為禪林機鋒並作為禪的”悟道“方式呢?這正是佛家茶文化的密碼所在,本節所論禪宗思想與茶文化的內在關聯,只是一個探討的開端,而遠非一個探討的結果。不過,我想把禪宗思想中最為內在的東西--悟道方式抉發出來,然後結合茶文化來演繹,這個出發點大致是不會錯的。當然,出發點並不能保證演繹方向的正確,這就需要在掌握材料的基礎上始終保持明確的思路。因此,我仍要強調禪宗的一個”悟“字。

禪茶的深厚基礎,緣於真實體驗的深刻性。正是在”悟“這一點上,茶與禪有了它們的共同之點。上文所引”體驗有得處,皆是悟“,”必工夫不斷,悟頭始出“,”古人把此個境界看作平常“,都與茶及茶事活動有着深刻的內在關聯。茶事及其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極平常而自然的境界,然而真正要有高深的境界又必須是工夫不斷,”悟頭始出“。雖然”凡體驗有得處,皆是悟“,但此體驗本身即得來不易,必工夫不斷,方可有悟。進而言之,悟雖可得,亦隨時可失,所以説”得火不難,得火之後,須承之以艾,繼之以油,然後火可不滅“。這就全然是一個保持境界的事了。禪宗的茶事活動之所以日益講究,甚至將其化為一個藝術境界,奧妙全在於此。

趙州和尚的”吃茶去“早已從具象實際生活上升到超脱物我的一種”悟“,從而具備了一種嶄新而深刻的文化意義。如果我們僅僅依據茶的醒腦提神的藥用功能,對禪宗的坐禪修持的證道法,倒有解釋的用場,但對慧能以後禪宗那種”見性成佛“,不靠禪定的那種順乎自然的境界,則很難解釋得通。説到底,”吃茶去“,是和”德山棒,臨濟喝“一樣的破除執着的特殊方法,是要去除人們的執着,一任自心。

為了使人”妄心不起“,就執着坐禪,這豈不是將人作為死物一般。須知”道須通流“,心若住而不動就是心被束縛。在禪宗看來,悟道成佛完全不須故意做作,要在極為平常的生活中自然見道。長慶慧升禪師,二十餘年坐破七個,仍未見性,直至一天偶一卷簾,才忽然大悟,即作頌曰:”也大差,也大差,捲起簾來見天下,有人問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頭打。“一旦豁然貫通,靠的卻是解去坐禪的束縛。因而真正深通禪機者,往往一切聽任自然,自在無礙。”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熱即取涼,寒即向火“。慧能所以強調”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這也就是人們常説的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外再無什麼”道心“。就這點而言,禪宗的確表現了”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的世俗精神。

而茶正好應合了這種世俗精神,體現了這種世俗精神,它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毫無神祕之處。卻又是世俗生活中不可少之物。有了它,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茶之為物,在禪宗看來,真可悟道見性,因它是物又超越物,如”吃茶去“就是悟道方式的機鋒;又囚它有法而又超越法,自在無礙,不須強索。正如臨濟義玄所説:”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飯,困來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尊宿語錄》卷十一)這正是禪宗的精神所在;這種精神無不體現在禪宗的茶文化中。

無疑,茶對禪宗是從去睡、養生,過渡到入靜、除煩,從而再進入到”自悟“的超越境界的。最令人驚奇的是,這三重境界,對禪宗來説,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它悄悄地自然而然地但卻是真正地使兩個分別的東西達到了合一,從而使中國文化傳統出現了一項嶄新的內容--茶禪一味。千萬不要小看了它的意義,它不僅是一個文化範疇,也是一個歷史範疇,尤其是它開發了日本的茶道,設置了一種文明的方法與道路。

茶文化與儒家道家的關係

  中國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礎。可以説,沒有這一基礎,茶無以形成文化。宗教最基本的是儒禪道三教。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與儒家道家的關係,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與儒家的關係

  茶文化的概念有(內藴、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開買賣)、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為和)、和戎(古代謂漢族與少數民族結盟友好)、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癒)、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一個‘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

  茶文化與道家的關係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有着豐厚的思想基礎,它融合了儒、佛、道家思想和精華。儒家的“中庸和諧”學説,以茶修德;佛教的普度眾生,以茶修性;道教長生觀、養生觀與“天人合一”,以茶修心。儒、佛、道的思想,互相滲透,互相統一,共同培育了茶文化這朵傳統文化百花園中光彩奪目的花朵。因此,我們有必要深入地探究茶文化與儒家、道家思想的聯繫,追尋佛教和道教對茶文化形成的影響,進而深入瞭解中國茶文化的思想基礎和茶文化形成的軌跡,更好的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

  茶文化與道家思想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這對茶人以茶道為修身養性的途徑,藉以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有好處。而道家的學説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1、道教的生長觀對中國茶文化的影響

  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有長生不死的概念,人們如何才能得道而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呢。道士們的答案之一就是服用某種含有“生力”的食物,籍以收到特殊的效果。茶文化正是在這一點上與道教發生了原始的結合。西漢壺居士在《食忌》中説;“苦荼,久食成仙”。五代毛文錫提出服茶可以成仙。他在《茶譜》中:“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頂,頂有茶園,其中頂曰上有清峯”。説其地之茶,“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兩,當眼前無疾;三兩,固以換骨;四兩,即為地仙矣。”服茶可以成為“地仙”,就是地上活着的仙人。可見,茶的輕身換骨之功效早已被道教所理解,飲茶與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觀念聯繫到一起。在道家看來,茶本身既是與丹丸、經書一樣的不尋常之物,是可以引領凡人登錄仙籍的作用物之一,飲茶可以超凡脱俗。一些道士為了達到長壽成仙的目的,視茶為甘露。

  2、道教清靜無為的養生觀與中國茶文化

  道教的第一養生要旨是清靜無為,這與春秋戰國時道家的創始人老、莊的思想是相通的。老莊認為養生的關鍵是把生死看破,薄名利,洗寵辱,保持心地純樸專一。老莊的“清心寡慾”、“與世無爭”是一種符合自然法則的養生之道,只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得其樂,才會使內心恬靜。因此, “靜”是道教的特徵。能與道教精神相輔相成者,非茶莫屬。茶者,自然之物也。茶樹性喜潮濕,因為雲霧籠罩,又生長在空氣中濕度較大的山地區域,較少人涉足,經常與清靜相依。茶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嚐,只有在寧靜的意境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才能感悟出品茶的要義,才能獲得品飲的愉悦。靜品才能使人安詳平和,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才能進入超凡忘我的境界。盧仝的詠茶詩篇《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人稱《七碗茶詩》常被人引為典故。詩人緊閉柴門,獨自品茶有着無限情趣,每飲一碗茶,都有一層細細的體會,一連品茶七碗。“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在冷靜和淡泊中,最後甚至迴歸自然、現實,“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憂及種茶人的辛苦。唐代的李秀蘭,又名李冶,是唐代的女道士和女詩人,和“茶聖”陸羽友善。她寫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陸鴻漸至》,曰:“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相逢仍卧病,欲語淚先垂。強欠陶家酒,還吟謝客詩,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詩裏無不藴含着道教的自然、清靜、無為之感。

  “靜”是道家的重要範疇,把靜看成是與生俱來的本質。靜虛則明,明則通,“無慾故靜”,人無慾,則心虛自明,所以道家講究去雜念,而得內在之精微。如《老子》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莊子》也説:“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靜也。”老莊都認為致虛,守靜達到極點,即可觀察到世間萬物成長之後各自復歸其根底。復歸其根底則曰靜,靜即生命之復原。水靜能映照萬物,精神進入虛靜的狀態,就能洞察一切,聖人之心如果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像明鏡一樣,反映世間萬物的真實面目。因此道家特別重視“入靜” 將它視為一種功夫,也是一種修養。道家在養生過程已經非常熟悉茶葉的藥用性能,當然也會發現茶葉的自然屬性中的“靜”與他們學説中的“虛靜”是相通的,自然也會將道家的思想追求融入到茶事的活動中去。所以道家對中國品飲的藝術境界影響尤為明顯。中國茶道精神的“靜”的特性與道家學説的關係極為密切。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歷來為文人雅士所喜愛,是因為茶淡泊,清純,自然,樸實的品格與他們所追求的淡泊,寧靜,節儉,謙和的道德觀念相一致,從歷代文人的煎茶詠茶的高雅意境中我們不難悟出他們清靜無為的追求品飲中所藴含的“超凡脱俗”的神韻,自覺地遵循返璞歸真的茶藝茶規。這一切無不洋溢着道家的氣韻,無不閃爍着道教文化的色彩。這正是文人雅士的受道教文化的深遠影響和潛移默化的薰陶所致。

  3、“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與中國茶文化

  道家主張“天人合一”,“天”代表大自然以及自然規律,古人認為“道”出於“自然”,即“道法自然”,不把人和自然,物質和精神分離,認為物與精神,自然與人是互相包容和聯繫的整體,強調物我和情景的合一,這一學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認同,對自然美的羨慕和追求。因此,古人常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景物當作感情的載體,寄情於自然,順應人與自然的和諧,受道家“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影響,中國曆代茶人名家都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傳統的茶文化正是自然主義與人文主義精神的高度結合的文化形態。吸取了天地精氣的自然之物—茶,與天地宇宙之精靈—人,有着“性之所近”的可溝通的一面,即茶的清和淡雅之性接近於人性中的靜、清、虛、淡的品性,也正是基於這一點,茶的自然本性與人生精神在茶文化中能夠得到高度的統一

  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現為人對自然的迴歸渴望,以及人對'道'的體認。具體地説,人化自然表現為在品茶時樂於於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能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這種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現。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不同,中國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別強烈,表現味茶人們在品茶時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與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唐代高僧靈一,他與無居士飲茶時選擇在白雲深處的青山潭,相對而坐,在品嚐茶時,也不忘體驗山水之樂。為此,他在《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詩中寫道:“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潺。”身邊潺潺的清溪流水映帶左右,山間野泉煙雲蒙繞,席地而坐。清茶入口,香徹入心,渾不知此身處於何處之中,飲茶當此,方得盡其真味。而唐代詩人劉言史,與好友孟郊,選擇在洛北的野泉上親自煎茶,劉氏的《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詩中,為求得“茶”的“正味真”,用的是鮮火,取的是沒魚腥味的水,邊飲茶邊親近大自然,如此擺脱人世間的擾紛與煩惱,創造一個新的心靈世界。陸羽在《茶經》裏,提倡“精”與“儉”的茶道思想。“精”,指茶、茶具、茶水及烹煮過程,必須精心選擇,精益求精。“儉”,指的是不搞奢華,不鋪張,以自然味美。茶乃大自然的精靈,其質樸無華自然天成,文人寄情山水間,不思利祿,不問功名,“平生於物原無取,消受山中一杯茶”,品茶一直被文人當成一種高雅的藝術享受,既講究泡飲技藝,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帶給文人的是淨化,是純潔,心靈的純淨與山水融為一體,天人合一,找回最自然的真我。朱權在《茶譜》中最精彩的是飲茶環境的界定。在朱權眼中,茶能幫人“去絕塵境,棲神物外,不伍於世流,不污於時俗”“有裨於修養之道”,所以品茶一定要選在景物幽靜之所“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茶人也只有達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為自己的品格,才能從茶壺水沸聲中聽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體的自然,才能徹悟茶道、天道、人道。喝茶,其實就是學習心境平靜,與自然的本體為一,有我亦無我,我似在自然的母體之中,似有似無,無中又有。

 

儒家思想同茶文化有什麼關係?

茶樹生長在山野之中,察山川之靈氣,得天地之精華,具有獨特的察性,被人們視為“草木之靈者”而備受鍾愛。身為灌木,默默生長在山野丘陵,寒冬不凋,四季常青,無論是豔陽高照,還是雲遮霧罩,綠色的葉片總閃耀着光亮。客觀的自然條件,決定了茶性微寒,味醇而不烈,使人提神醒腦而不過度興奮以至迷惘、狂躁。“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早在唐代,裴汶就已經在《茶述》中如此評價茶葉;而韋應物在《喜園中茶生》詩中也説:“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心靈味,本自出山原。”可見,出自山原的茶葉,天然具備精清、浩潔、雅靜的品性,微寒、味醉的特性,與一般烈性飲料大不相同,飲後會使人更為寧靜、冷靜、閒靜。因為茶葉對人類文明進程所發揮的作用,曾被譽為“智慧的靜穆”。

飲茶的這種效應,也體現在茶藝操作的過程中,使得茶藝也具有同樣的功能。這一現象自然會引起儒家的注意和重視,因為與其學説思想有共通之處。

一、中國茶道與儒、釋、道三教精神的聯繫

反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我國傳統文化精神基本上是由儒、釋、道三教精神及其影響組成的,而這一切又直接影響和制約着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與走向。比如儒學的“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道家的“寧靜致遠,道法自然”,佛教的“茶禪一味,梵我一如”,其要義均在於人與大自然的精神聯繫與心靈感悟。儒、釋、道的思想精髓滲透到茶文化,進一步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其中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禪,從茶中體昧苦寂的同時,在茶文化中注入佛理禪機;道家強調人在品茶時要樂於與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而儒家則是以茶作為溝通自然與心靈的契機,重視自然與人文的高度契合,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與和諧心境。表面看,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與價值取向不盡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燈孤寂,要在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無論意境和價值取向都有着各自的獨特色彩。這種表面的區別確實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實際上是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

二、儒家思想對中國茶道的影響

中國茶道思想融合了儒、佛諸家的精華而成,而儒家思想是其中的主體,處於主導的地位。儒家思想產生於古代,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展中表現出來了。

論中國茶文化中體現的儒家思想現象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孔子的故鄉,儒家思想的發源地。茶與“儒”相互碰撞會產生什麼?先帶大家瞭解一下“儒”,儒,表現為尊孔重禮等,有國學之稱。過去中國人尊的是皇天厚土,以大地為母親,所以平和、温厚、持久,這便成就了儒家的思想體系。其核心思想表現為“仁義禮智”等,尤以中庸為本,互為得益為前提。這裏將儒家與茶的結交及茶事中隱含的儒家思想進行分解。中國的儒家思想突出於中國人性格,中國人性格雖然較温和,但並非無原則。

儒家思想

在茶的發源與傳播的,茶的發展均受故土文化的影響。傳統茶文化脱離不開“和諧”,這就是儒家的中庸為本。中國人與茶中之“和”,好像是天成的, 人們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誼。事實證明:飲茶可以反省自己, 更多地善待他人。在過去的農村,有客人進門就會敬上清茶一杯,以示歡迎、友好與尊重。 酗酒會導致鬥毆, 卻沒有聽説有人因喝茶而打架 , 這就是傳統文化長期以來給人以內在的“規範”。

即使爭吵、雙方有不愉快的事情,也去茶館評理、講和,這不一定是茶道,但卻是中國人賦予了茶的“中國特色”。茶中的內涵是深刻的,懂得茶理的人往往能從茶事裏悟出其中的“道理”,但對許多人來説,講到茶“道”不容易,其原因難於簡而言之,有時與“道”擦肩而過也不知。茶道以此為基礎,精妙高深,與《周易》的陰陽五行思想相合。中國人的茶事,處處體現和諧,“和合”便熱鬧興旺。

茶道

然,古往今來,有識之士一直倡導廉、儉。茶在養廉、雅志等方面的作用是由古及今的,“清茶一杯”寓意深長。中國的知識分子,從來主張“以天下為己任”,很有使命感和責任心,這也寓意於茶事中。許多優秀的大茶人如蘇東坡、陸游等無不如此。以精神來推動茶文化潮流的不乏儒生們,茶的清廉與儒家思想結合在一起。唐朝之前的家恆温、陸納等以茶養廉,以對抗兩晉以來的奢靡之風。亦能產生積極的思想。明代,國事艱難,更繼承了這種傳統,稱竹茶爐為“苦節君像”,實是社會對“儉德”的呼喚。

陸羽在《茶經》中開宗明義地講,茶之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可行道”也。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特色及其藝術的創造受人歡迎,人們的興趣不僅僅在於新鮮,還與其內在的樸實、好客和質真的內涵相關。如雲南白族的“三道茶”就頗為人傳揚,且韻味無窮,遠勝過點頭和鞠躬。潮汕地區的“功夫茶”是典型的嶺南特色茶藝文化。

茶道

茶的禮儀有入鄉隨俗的必要與趨勢,傳統文化也有發展的需要。以茶示禮產生於何時,難於考究,但可以肯定它不會脱離開文人和宮廷禮儀。以前的宮廷之多知書達禮,文人雅士儘管沒有較好的條件,但不得志的生活可能給予他們更為寬闊的思想空間。民間的範圍更廣,“大智隱於市”,加上鄉間人多面廣,以茶示禮的多樣化和特色化也是自然的。以茶示禮的方式很多,有茶宴、以茶訂親等,但含義最為廣泛的要算是“客來敬茶”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相關介紹,關注小編,大家可以瞭解更多茶知識,歡迎前來訪問哦!

中國茶文化核心來自儒釋道的

我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常常聽到看到某個習茶之人在修身養性,做放生之事,講大愛,發現了習茶修茶的人都有一顆慈悲之心。而且在習茶人的圈子裏有一股清正之風,很少被名譽和利益矇蔽雙眼。於是,我就不斷去思考,這些中國的傳統文化究竟和茶道也就是中國茶文化是不是有一種聯繫呢?經過翻書本、查資料,也和自己多年的實踐相結合,真的發現了原來中國的茶文化與儒、釋、道有一種必然的聯繫。欣喜之餘,把我學習和研究的一些成果去和更多的人分享,也把自己的心得説出來以求和更多的人達到共鳴。中國的歷史長河發展到今天,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作為一個小小的習茶之人,肩上也擔負着要把中國茶文化發揚光大的歷史任務。在新時代裏,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敢做敢當,向夢想出發!在這篇文章裏首先解釋了中國茶文化的主要定義: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接着提出了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而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樣就把儒、釋、道和中國茶文化結合起來了。接着分別從儒、釋、道和中國茶文化的關係分開闡述,儒教講“中庸”,佛教講“中觀”,道教講“天人合一”,而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是“正、清、和、雅”,分別與儒、釋、道的主要觀點不謀而合。儒教茶、佛教茶、道教茶三種茶文化的內涵雖有差異,但和“和諧”二字卻是共同的理念,故為政者用之,並創建飲茶“至清導和”的核心價值體系。

中國的茶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專指其精神財富的部分。而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精神,茶道基於儒家的治世機緣,倚於佛家的淡泊節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於是,茶文化與儒、釋、道的結合有了一定的契機。中國人的最基本的生活即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早就滲透到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是以儒、釋、道三家為主流,有了契機又有了文化的支撐,中國茶文化與儒、釋、道的有機結合就毋容置疑了。但它們三者與中國茶文化又是以一種什麼關係發展起來的呢?下面來一一分解:

(一)儒家思想與中國茶文化

儒家“中庸”學説哲學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儒家認為能“致中和”則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境界。唐代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曾將飲茶的功德歸納為十項:“以茶散悶氣,以茶驅腥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修身、雅志、表敬意、利禮仁四德就是講發揮中庸之道,協調人際關係。中庸之道是儒家的處事信條,這也是儒家思想貫穿於茶文化之中,始終居於核心地位,並規定影響着茶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在整個茶文化發展歷程中,儒家的哲學思想佔據了統治地位,形成了知識分子的核心,以至“儒”字成了知識分子的代名詞。今天仍對有文化修養的人稱“儒”,如有文化的商人稱“儒商”,有文化、有教養的人稱“儒雅”。儒家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用儒家的周禮去規範茶禮,用儒家的樂感文化薰陶茶文化,用儒家的仁學規範茶學!

(二)佛教思想與中國茶文化

在中國影響頗大的大剩佛教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有佛性,物物皆有佛性,因此它的法界是自然的世界而不是物質的世界。僧人出身的陸羽,一生愛茶,遊歷茶區,品茶評水,於公元780年寫成世界第一本茶書《茶經》,對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中國茶最早傳到海外,也是由日本僧人傳出去的,公元805年首先由日本最登禪師把中國茶籽帶到日本種植。茶的本性質樸、清淡、純和,與佛教精神有相通之道,因此能被佛教所接受。佛教在推動茶業生產和茶文化發展方面功不可沒。中國茶道追求清、靜、和、虛,要求心無雜念、專心靜慮、心地純和,忘卻自我和現實,這些來源都是出自佛教思想。在中國的茶詩中有不少是寫僧與茶的,如我國第一首名茶詩就是李白寫給他僧侄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曰“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蘇軾《問大治長老乞桃花茶栽東坡》詩曰“江南老道人(和尚),齒髮日夜逝。他年雪堂品,尚記桃花裔”。無可否認,自東漢初年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的茶葉便開始沐浴佛的光輝,伴隨佛教中國化的進程,這種影響也日漸加強,由名山名寺植名茶到飲茶成為“和尚家風”,僧人在茶藝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三)道教思想與中國茶文化

“自然”一詞最早見於《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裏的自然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天地萬物,其二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就第一個意義説,它是生存的整個宇宙空間,它是天地日月、風雨雷電、春夏秋冬、花鳥蟲魚等諸種現象。就第二個意義説,它又使人們在大自然中獲得思想和藝術啟示,是人在自然界裏的昇華。道教崇尚自然追求人生淡泊,追求境界超脱,渴望羽化成仙,清靜無為的生活觀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希望能找到一種有“生力”的食物服之能長生不老,所以在道教中興起“煉丹”、“飲茶”。煉丹不成,而“飲茶”能長壽。強調自然,是道家的思想,中國茶道沒有嚴謹的規範,其道理也在於此。因此自然之道乃變化之道,心通造化,使自然妙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法無法,有生命的無秩序。喝茶的時候忘記茶的存在,快樂自足,泡茶不拘於規矩,品茗不拘於特定的環境,一切順其自然,因勢而異。由於道家把茶視為養生成仙的“仙藥”,所以在“道觀”、“洞天”的周圍都種有茶樹。如在浙江天台山主峯華頂山歸雲洞前就有三國時道學家葛玄栽的茶樹。天台山在西漢時就成為道源仙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稱。

綜上所述,中國飲茶文化的源頭基因是儒、釋、道三教文化。儒講“中庸”,佛教講“中觀”,道教講“天人合一”,茶與三教間的單向結合,分別產生了儒教茶、佛教茶、道教茶,茶道的確是宗教存在的一種方式,換一句話説茶道這門生活藝術負載了宗教文化內涵。但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只是説中國士子對茶的迷戀可與宗教徒對某種宗教的迷狂相比。茶道思想彙集了儒、釋、道諸家精神,而以儒家思想為核心,是貫徹和諧中庸的思想的,再把佛教、道教的“內省”思想引入茶道。近年來儒、釋、道共同提出中國茶道的核心:“正、清、和、雅”。“正”是儒家的浩然之氣,中庸之道;“清”是道家的清風道骨;“和”是佛家的一團和氣,眾生平等;“雅”是茶的和甘清香的雅氣。這就把儒、釋、道的主張組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茶文化!如果説,可口可樂是歐美文化的象徵,那麼茶文化則是東方文明的一朵奇葩,它凝結着中國人的基本人性,是一種來自幽深歷史的中庸、含蓄、温綿和柔韌。它把泱泱大國的文明和智慧集於一葉、溶於一杯,潤澤着世世代代龍的傳人!

TAG標籤:茶道 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