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佛塔的意義與作用

佛塔的意義與作用

佛塔,又名浮屠(梵語“佛陀”的音譯),藏語稱“曲登”。佛塔最初用來供奉舍利、經卷或法物。佛教於公元一世紀始入中國,歷漢化而形成漢傳佛教,佛塔樣式也由覆缽式塔漢化為亭閣式塔、樓閣式塔,又由樓閣式塔衍生出密檐式塔。傳統中國佛塔按建材可分為木塔、石塔、磚塔。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佛塔的意義與作用

佛塔的建立最開始是為了供養舍利等聖物吉祥物,紀念聖者。建造佛塔期盼着可以淨除惡業、障礙及廣積福德,以恭敬之心禮敬佛塔,即使是最簡單的頂禮、灑掃、供養等,也能累積深厚的福緣,獲得無量的功德。

意義和作用

佛塔的建立最開始是為了供養舍利等聖物吉祥物,紀念聖者,人是不可以隨便進入的佛塔的。佛塔的結構外觀也是代表了佛陀的聖意、法身,它的每個部分都揭示了成佛之道。佛塔下面的塔基代表十善業、三階代表三寶、獅座代表法住於世、蓮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無量心,整個佛塔則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內的六十名數。建造佛塔可以淨除惡業、障礙及廣積福德,不但能夠令自己證悟菩提道,而且能夠饒益眾多受苦的有情,讓他們解脱,進而取得安樂的佛果。

擴展資料

塔是一種佛教建築,所以也稱佛塔。塔最初產生於印度,他是埋藏佛舍利的紀念性建築,把佛的舍利埋藏於地下,在它的上面堆築出一座半圓形的土堆,外面用石材包砌並有雕刻裝飾,名稱為“Stupa”,翻譯為“塔波”或稱“浮圖”,簡稱為塔。這種半圓形的塔隨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原有的樓閣相結合而產生了中國式的佛塔,它的形象是下面為中國木結構的多層樓閣,在樓閣頂上安放一座“塔波”作為閣樓之頂,所以稱為樓閣式佛塔。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因為很高,極易受到雷擊而引起火災,古代不少著名的木塔都因此而被燒燬,所以逐漸用磚代替木料而建造高塔。這張磚造樓閣式塔在實踐中又發展出一種密檐式塔,它的特點是把塔的底層以上的各層樓壓低,形成多層屋檐相疊,將塔分為塔身、密檐,塔剎(即塔頂)三部分,其中密檐部分所佔比例最多,故稱密檐式塔。之後,又從印度等地傳入佛教的喇嘛塔、金剛寶座塔等幾種形式,形成了中國佛塔多種形式並存、共同發展的局面。

塔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塔作為一種宗教建築出現後,其作用最初主要侷限在佛教使用,分佛塔,法塔和僧塔(佛教塔類統稱為“浮屠塔”),但隨着塔本身的世俗化,塔的作用也逐漸向其他領域擴展。塔承載了東方的歷史、宗教、美學、哲學等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東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1、作為墓碑

作為墓碑或者作為墳墓是塔最為原初的功能,印度的窣堵坡本身就是作為墳墓出現的一種建築形式。

隨着佛教東傳後,雖然在建築的技術與外觀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一基本功能卻保留了下來,中國很多寺院都建有塔林,其中著名者如少林寺塔林,所謂塔林便是得道高僧圓寂後的墓園,每僧築一小塔(謂僧塔),便形成了塔林。

2、作為崇拜物

塔最廣泛的用途是作為崇拜物而存在,佛教謂之佛塔。宋以前的寺院均將塔作為整個建築組羣的核心,在塔中供奉佛舍利或者佛教造像,其地位和作用相當於後世的大雄寶殿,但宋以後,雖然塔在寺院中的核心地位被大殿所撼動,但仍佔有重要的地位,有所謂“有寺必有塔”的説法。

3、儲藏寶物

塔多有地宮,作為佛教建築,塔的地宮是安放佛教聖物的地方,因而常常起到儲藏寶物的作用(謂法塔)。

4、作為景觀

塔體量高大,非常醒目,因而很容易形成景觀,很多塔是在建成後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景觀效應,而另有一部分塔則是專門作為景觀修建的,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杭州八景之一的“雷峯夕照”。

5、指導航向

在東方專門建築的燈塔很少,但是塔高大的體量使他天然地稱為水路旅行的指向性建築,許多臨海而建的佛塔都成為航海的地標,而建於山頂的塔對陸路交通也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

6、作為旅遊景點

塔作為旅遊景點存在並非現代特有的現象,明清之際北京西部的居民便有在重陽節登上真覺寺金剛寶座塔賞景的傳統。

塔與文化

按照經律系統分類,可以把塔分為佛塔和文峯塔。它來自於佛教,它的發展中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很大,許多於塔相關的內容都有佛教經典來釋意。

文峯塔是塔在中國本土化的一種表現,是作為鎮物或祈福象徵。總之,塔在文化中是一種神權的象徵,人們賦予其各種含義來崇拜。

古代人為何要建塔,塔有什麼用途呢?

因為古時候佛教從印度傳到了中國,所以古人就開始了建造佛塔,塔的用途一般是用來供奉佛像和高僧的舍利子,同時也能起到弘揚佛教的作用。我國古人建造的塔一般都是佛塔,在唐朝初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時候,得到了當時唐朝君王的大力推崇,因此從唐朝開始佛教就興盛起來,為了滿足善男信女和僧人的需要,在全國各地都建了許多寺廟,而基本上每座寺廟都有一座佛塔。

佛塔在古時候也叫作浮屠,古時候有句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思就是説如果能夠救人一命,其功德勝過建造七層佛塔。浮屠和佛的稱呼“佛陀”也比較接近,而佛塔也是用來安放得到高僧的遺骨或舍利子的,另外在佛塔中也會供奉各種佛像,讓善男信女們可以前來參拜。

一般來説我國的古塔主要分成三個部分,最下層是地宮,裏面存放着和尚的舍利子、佛經書籍、還有一些佛教中的法器;第2層就是古塔的主體,除了有許多佛像供人們瞻仰之外,還可以讓人們登高望遠,欣賞一下週圍的景色;最上一層就是塔剎了,也就是塔頂尖端的那一部分。

後來隨着歷史的發展和時間推移,古塔的用途漸漸發生了一些變化,許多凡夫俗子都喜歡登上塔頂觀看風景,有的讀書人還詩興大發,隨手在塔上題詩一首,或者留下自己的名字以做紀念。如果寺廟和佛塔建在河邊或海邊就能起到導航的作用,遠方的船隻很遠看到這座古塔就知道港口到了,一座城市如果有一兩座矗立的古塔,也會讓城市形象不知不覺中提高很多。此外在打仗的時候,高聳的古塔還能起到瞭望敵情的作用,站在塔頂,敵人還在很遠的地方就能夠發現。

什麼是佛塔?佛塔的作用是什麼?

   佛塔的近義詞就是佛頭,佛頭常用於念珠之上的,同樣看起來形狀也就像是一座小寶塔又或者是一個小葫蘆。而在佛教中真正建立的佛塔,所存在的意義以及作用又是什麼呢?跟着我在本期的佛教文化中瞭解吧!

  【什麼是佛塔?佛塔的作用是什麼?】

  佛塔曾被音譯為“塔婆”、“佛圖”、“浮圖”、“浮屠”等,由於古印度的Stupa是用於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經之用的,亦被意譯為“方墳”、“圓冢”,直到隋唐時,翻譯家才創造出了‘塔’字,作為統一的譯名,沿用至今。

  一開始是供養舍利等聖物,紀念聖者的作用,應該是不可以隨便進入的。而中國人的佛塔將樓閣和塔本身結合起來,建了樓閣式的佛塔。

  佛塔的起源,上可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以前。佛典如《四分律》、《五分律》等都曾提及地下有迦葉佛古塔之事;而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舍衞國的給孤獨長者也曾經供養佛的發塔、爪塔。在佛陀涅盤後,弟子們因為緬懷、紀念佛陀的緣故,便建塔以供養佛舍利。

  隨着佛教的流傳和發展,造塔的原因也變得很多,並不一定是為了收納敬奉舍利。《長阿含經》雲:「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懸繒,使國行人皆見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饒益」,便説明了造塔是為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誨的另一層意義。而在佛塔中,通常會安奉着聖者舍利、經書及各種吉祥物品,讓繞塔及頂禮者皆能積集功德。

  在象徵意義方面,佛塔則是代表了佛陀的聖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個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層基台則代表十善業、三階代表三寶、獅座代表法住於世、蓮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無量心;整個佛塔則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內的六十名數。

  禮塔,即是以恭敬之心禮敬佛塔,即使是簡單的頂禮,或是灑掃、供養等,皆能累積深厚的福緣。甚至即使是我們只在心裏,對他人建造塔的功德生起一點點隨喜之心,都能獲得無量的功德。

  佛塔是威力強大的聖境,甚至連無心地繞塔一週,都足以讓我們淨罪集資。因為諸佛有無量無邊勝福德故,無量無邊大智能故,無量無邊三昧解脱等,種種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繞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無差別。

TAG標籤:佛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