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西雙版納潑水節的時間

西雙版納潑水節的時間

傣族潑水節,流行於雲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週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等國也過潑水節。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是西雙版納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內容包括民俗活動、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類別,具體節日活動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2006年5月20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報的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Ⅸ—8。2008年,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申報的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Ⅸ—8。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雲南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雲南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一般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舉行。

雲南西雙版納潑水節一般是三天,是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是西雙版納非常隆重的節日。潑水節是非常熱鬧的節日,13號的早上江邊齊排排的龍舟一聲令下奮力爭第一,鑼鼓喧天。14號一排排小攤上各色的美食讓人忘了回家的路。

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人們把潑水節視為最美好,最吉祥,最快樂的日子。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潑水節時間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潑水節時間是4月13~15日。

雲南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每年4月13日至15日舉行,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觀賞和參與。

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是少數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中國西雙版納、泰國、老撾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什麼時候

1、西雙版納潑水節,一般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舉行,為期三至四天。

2、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是中外遊客感受傣族文化的一道窗口,也為西雙版納打造旅遊品牌注入了更強動力。

西雙版納潑水節每年幾月幾號?

西雙版納潑水節每年4月13日至15日。

每年四月中旬是西雙版納傣族的盛大節日傣歷新年,大家耳熟能詳的“潑水狂歡”其實就是其中一天舉行的歡慶活動,也因此被稱為“潑水節”。

盛裝打扮,載歌載舞,潑水節被傣家人視為最美好、吉祥的日子。不論民族,不分男女老少,所有人盡情地歡呼着、潑灑着幸福、吉祥之水。漫天的水花,肆意飛濺,表達着相互間的祝福。

相關傳説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裏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

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於是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説,他變成了一棵大樹。

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