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宋代鬥茶主要鬥什麼

宋代鬥茶主要鬥什麼

宋代鬥茶主要斗的是茶藝和茶道。鬥茶是一種傳統的中國茶文化活動,宋代時期鬥茶已成為一種盛行的社交活動,茶藝和茶道的表演是鬥茶的重要內容。鬥茶者需要展示自己的茶藝和技巧,以及對茶文化的瞭解和理解。同時,鬥茶還是一種交流和交際的方式,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宋代有鬥茶文化 具體鬥哪些方面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古人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大都為一些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闆,街坊亦爭相圍觀,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

一、宋代鬥茶的鬥法:

宋代鬥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調膏。所謂"調膏",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調和茶末如濃膏油,以粘稠為度。調膏之前,還須"温盞"。蔡襄《茶錄》:"盞氣熱,冷則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鬥茶的勝負,一看茶麪湯花色澤和均勻程度;一看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跡。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淳淳光澤",民間稱其為"冷粥面",意即湯花像白米粥冷後稍有凝結時的形狀;湯花均勻適中,叫做"粥面粟紋",像白色粟紋一樣細碎均勻。湯花保持一段時間後就要散退,此時盞內沿就會出現一圈水痕,以先出現水痕者為負。正如祝穆《方輿勝覽》中所説:"鬥試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鬥茶,多為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説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在中國的茶文化中,宋代的“玩茶”最為出名。鬥茶,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二、宋代鬥茶的特點

宋代的鬥茶,從茶民製茶者到茶商,從民間到皇宮,從百姓到文人雅士,幾乎是各個階層都愛玩鬥茶。茶民製茶者玩鬥茶,是為了自己的茶得個好名次;商家玩鬥茶,是為了更好地推銷自己的茶餅;百姓與文人雅士及皇宮玩鬥茶,則是閒情之趣。流行的宋代鬥茶,使宋代茶文化上了一個新台階,茶文化從詩文發展到茶畫。宋代創作了不少茶畫。著名畫家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就是一幅描繪市井鬥茶的情景。

中外歷史上有“鬥雞”、“鬥牛”,可在中國古時還有“鬥茶”之事。鬥茶始於唐代,據考創造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每年春季是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有比技巧、鬥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市民、鄉民所關注。唐叫“茗戰”,宋稱“鬥茶”,具有很強的勝負的色彩,其實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麪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鬥茶,多為兩人捉對“撕殺”,經常“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説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

宋代鬥茶,“鬥”的是哪些

宋代點茶法的流行和鬥茶的興起

宋代以前,中國的茶道以煎茶道為主。到了宋代,中國的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裏,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貢茶制度,地方為挑選貢品需要一種方法來評定茶葉品位高下。根據點茶法的特點,民間興起了鬥茶的風氣。鬥茶,多為兩人捉對“撕殺”,三鬥二勝。

南宋開慶年間,鬥茶的遊戲漂洋過海傳入了日本逐漸變為當今日本風行的“茶道”。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有兩條:

1、一是湯色

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偏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製不及時;色泛紅,是烘焙火候過了頭。

2、二是湯花

湯花是指湯麪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也有二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以鮮白為上;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好像“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被稱為“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宋代鬥茶最關鍵的工序為點茶與什麼

擊拂。鬥茶自然在其過程中諸多環節皆有所考究,最關鍵的即為點茶與擊拂,最精彩的部分集中於湯花的顯現。所以宋代鬥茶最關鍵的工序為點茶與擊拂。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

宋代的“鬥茶”到底是怎麼個鬥法?

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發於神農,興於大唐,而盛於宋,宋代是飲茶的巔峯時代,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鬥茶成風,宋代的“鬥茶”是怎麼個鬥法? 不瞞您説鬥茶文化我是從電視劇裏面學到的。

一部熱播電視劇《知否知否》把宋代茶文化帶出歷史舞台,電視劇中人物的言行舉止有一種淡雅之氣,他們宋代人不論是過日子,還是走親訪友,都要喝茶,不論是起房蓋屋,還是談婚論嫁,也都離不開茶。據説日本的抹茶道就是源於宋代。

讓大家更好奇的是他們的茶以及喝茶的工具,很多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拿個刷子在碗裏攪拌。這是什麼喝法? 《知否知否》中,不管是盛府幾位小姐,還是工於心計的顧家秦大娘子,或者是已經下線的林小娘,都非常精通點茶,他們使用茶筅(xian三聲)進行點茶。

宋代鬥茶是中國古代茶藝的最高表現形式,上至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都熱衷於鬥茶。將茶壓輾成粉末後放入茶盞中以水注點,用力攪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狀再飲用。

具體過程為將茶葉研磨成粉狀,先用熱水淋一遍茶盞後倒出,後將茶末放在茶盞裏,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膏狀,稱為『調膏』,然後再入沸水『迴環』,用茶筅攪動『點茶』,使茶末上浮,形成粥一樣的茶麪。

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一斗湯色、二斗水痕、三鬥茶盞

鬥茶用的茶盞有什麼講究?鬥茶的終極是黑色建盞,為什麼他們都用這種黑色敞口杯?這種茶杯可以更好更清晰看見茶的顏色,“曜變建盞”是南宋時期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 '曜變'指燒製成功的黑瓷建盞在光照之下,煥發出黃、藍、紫等色彩融合一起的彩光,非常絢麗奪目,人稱茶杯裏看宇宙,朱元璋時代鬥茶文化也消失了,大家都改成喝葉茶,葉茶的顏色比較淡,更適合淺色茶杯,葉茶的喝法後來成為全世界飲茶的主流,這種黑色茶盞就此消失了。

古人鬥茶是怎麼鬥,畢竟每個人喝茶的口感都不一樣,以什麼標準分勝負呢?

我們經常聽到“鬥茶”兩個字,腦中想到最多的可能一羣人沖泡比賽誰的茶更好喝:“色香味形”。但是宋人的鬥茶就很特別了,因為我們現在的喝茶方式是從明代奠定的,宋代可還沒有人見識過沖泡喝的葉片茶。

所以古人的鬥茶方式就很特別了。首先鬥茶的用具,我們現在可能是紫砂壺,可能是蓋碗,可能是品茗杯。古人鬥茶的用具是黑色茶盞,就是我們今天所説的建盞,又叫天目盞。

而古人鬥茶的方式是,用的茶粉,將蒸青綠茶餅,在宋代皇家專用的又叫龍鳳團茶。撬下來,磨成粉,然後用專門茶筅去攪拌,打泡,類似現在的咖啡,茶筅的工具是固定的製作工藝,都是竹製品,古人喝的茶,若是要在今天的找對比的話,可能更像是日本的抹茶道。在宋代和唐代的時候日本大規模引進學習當時唐宋古風,佛教、茶道、飲食等方方面面。

茶筅在擊打茶湯的時候,就會起泡沫,泡沫在經過不斷地擊打會從大泡沫打發成小泡沫,用的力度,茶粉研磨的細密,都是鬥茶中評定標準。

由於以宋徽宗為代表的權威官方的喜好,造成上行下效,宋代文人士大夫階層爭相鬥比,民間當然是以貴族為榮,也更是盛行鬥茶。貴族有貴族的玩法,民間有民間的玩法。

元朝時,茶文化凋敝,到了明朝,茶發生了最大的轉變,不再以團茶作為進貢的標準,改為現在我們常見的散茶,所以,後面的喝茶方式的改變,漸漸鬥茶不再盛行,逐漸被世人遺忘。今人只能從典籍和古代圖畫中尋找到古人之樂。好在現在國潮復興,這種古人的喝茶方式,今人也在尋求。文化不會斷層,我們都能找回來的。

中國古代風靡一時的鬥茶:鬥茶是怎麼斗的

在古代,鬥茶可謂風靡一時,如同西班牙鬥牛一般惹人眷愛。但不同的是,鬥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內涵也十足豐富。

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錢有閒人的一種雅玩。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宋徽宗趙佶曾撰寫《大觀茶論》,蔡襄曾撰寫《茶錄》,黃儒曾撰寫《品茶要錄》等等,可見,宋代的“鬥茶”之風極盛。

1、 鬥茶時間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兩勝。

2、鬥茶內容

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等等。

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

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湯色能反應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説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説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説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説明烘焙過了火候。

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的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為“擊拂”。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

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行茶令。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戲能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瑰麗多變的景象。若山水雲霧,狀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需要較高的沏茶技藝。宋代,茶大都是用來招待貴客的,喝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難度較大的茶百戲,流行的範圍比較窄,一般只流傳於宮廷和士大夫階層,底層百姓掌握這種技藝的人,少之又少。

3、鬥茶茶盞

説到鬥茶,不能不説茶盞。宋代盛行鬥茶,所用茶具為黑瓷茶具,產於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或“紫建”。

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於觀察茶麪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曾在《茶錄》中記載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

宋人鬥茶之風的興起,與宋代的貢茶制度密不可分。民間向宮廷貢茶之前,以鬥茶的方式,評定茶葉品級等次,勝者作為上品進貢。

古人鬥茶的一些技法,已難覓蹤影,可我國大部分產茶區,仍能看到古代鬥茶的遺風。有些“鬥茶”大會上,還會奏起古樂。心隨絃動,古樂空靈,茶香裊裊。這種“鬥茶”,與古代有根本的不同,但也能反映中國茶文化的精深與歷史的源遠流長~

宋代鬥茶的主要內容是看什麼

宋代鬥茶的主要內容是看湯色、湯花。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陪樑雀,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麪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渣升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

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

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蘆早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簡介: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手困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慧告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古人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大都為一些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闆,街坊亦爭相圍觀,像現代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畢碧念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

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古代的鬥茶是怎麼斗的?

在古代,鬥茶可謂風靡一時,如同西班牙鬥牛一般惹人眷愛。但不同的是,鬥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內涵也十足豐富。

1、 鬥茶時間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兩勝。

2、鬥茶內容

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等等。

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

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湯色能反應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説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説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説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説明烘焙過了火候。

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的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為“擊拂”。

3、鬥茶茶盞

説到鬥茶,不能不説茶盞。宋代盛行鬥茶,所用茶具為黑瓷茶具,產於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或“紫建”。

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於觀察茶麪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曾在《茶錄》中記載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

宮變時刻竟有心鬥茶?宋仁宗一句“無憾無懼”,道出定與靜的智慧

説起宋代鬥茶,總會想起《清平樂》中宮變的一幕。皇后看似指揮若定,仁宗默默冷眼旁觀。就在各方嚴陣以待時,官家卻緩緩地説:“丹姝,我們鬥一回茶吧”。鬥茶結束,皇后認輸。官家説,“ 你心裏不靜 ”,皇后答曰,“ 臣妾本以為官家是強撐,誰知官家是真的淡定 ”。

於茶,這如如不動的定與靜是極高的境界。用仁宗的話説,“ 無憾,所以無懼 ”。

《風雅宋》一書中説,宋人鬥茶主要是“鬥色鬥浮”,色是指點出來的茶湯色澤,“ 以純白為上真,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 ”;浮則是指茶沫,要求點出來的茶沫乳白如瑞雪,並且咬盞。所謂咬盞, 即茶沫如“乳霧洶湧,溢盞而起,週迴凝而不動”,以咬盞最久者勝 。當然,茶湯的香氣、味道也很重要,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就提到“鬥味斗香”:“ 鬥餘味兮輕醍醐,鬥餘香兮薄蘭芷 ”。

不過,在我看來, 宋人鬥茶,表面上是品評色香味,內裏卻是在考驗定與靜,而真正藴含其後的,是在爭與不爭間的文化自信 。

這自信從盛唐而來,到了宋代,已經從達官貴人深入到市井小販,這在傳世的宋畫中可見一般,比如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鬥茶圖》,南宋佚名的《鬥漿圖》。在圖中宋人的精神狀態中,可以看出太平富庶背後的“無懼”與“無憾”。

因為“無懼”所以“無憂”,因為“無憾”所以“無慮”,因為無憂無慮,所以鬥亦為定,爭亦為靜。

蘇轍《和子瞻煎茶》一詩云:“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心茶事不知老”。 在這“不知老”的境界裏,鬥茶不過是物我兩忘的自如與安然,篤定與禪靜。

也正是這份篤定與禪靜,在鬥茶之外,讓宋人的“分茶”技術爐火純青,宋徽宗、李清照、楊萬里、陸游……都是分茶的高手,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嗎?下一篇,為大家講述:)

宋朝人是怎麼鬥茶的?

碾茶、燒水

昨天聊了一下宋朝人制茶喝茶的方法,今天咱們主要聊聊宋朝人鬥茶的方法。

其實從昨天的文章裏,咱們也能瞭解到,當時製作一杯好茶的關鍵,除了茶餅要選好,點茶師也非常關鍵。而這兩個因素,在鬥茶的過程中同樣也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

想要得到一餅好茶,沒有別的辦法,肯定是需要花重金去購買的。而想要得到一個好的點茶師,那也是要花大價錢去培養才行的。

一個點茶師,都要做哪些工作呢,我們給大家簡單列舉一下。

手輕筅重指繞腕旋

首先,是研茶末。一個好的茶餅,不但製作時工藝繁複,衝點的時候同樣也有很多講究。首先,要將茶餅炙幹、搗碎,再用茶磨或者茶碾研磨成粉末。然後,再用細羅篩一遍,以便保證茶末的細膩程度可以達到最佳。至此,茶末才算準備妥當。

千萬不要小看了最後篩選的這個過程,茶末的粗細對於鬥茶的勝負來講,可是非常重要的呢。

其次,就是點茶。備好了茶末,燒開了水,就要開始點茶了。在點茶之前,先要將茶盞預熱一下,防止開水在冷茶盞中温度降低,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在茶盞温度適宜的時候,開始將茶末放進茶盞中,然後倒一點水進去,慢慢的攪拌成膏狀,確保茶與水充分接觸。然後再繼續倒水,然後不停的用筷子或者湯匙攪拌。

昨天也説過,點茶對水温要求極為嚴格,温度低了茶末會浮起來,温度高了茶末又會沉下去,這都不利於最終效果的呈現。而攪拌的手法,則更是嚴苛,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這樣描述攪:“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這是歷史上藝術造詣最高的皇帝,對點茶技巧的描述,可以説是最為精確的。

復原後的點茶法

那既然費了那麼大的力氣,要把茶與水融合到一起,到最後肯定還是要看茶與水的融合程度。那個一斤茶賣二兩金的蔡襄就説:“建安鬥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也就是説,在鬥茶的過程中,誰的茶盞裏先出現水痕,誰就輸了。

從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到,想在宋代喝到一杯地道的茶,確實是不太容易的。茶末要夠細,水温要合適,連攪拌也要足夠有技巧,最終才能得到一杯好茶,如果想要鬥茶中獲勝,還要“着盞無水痕”。

復原後的點茶法

只為一杯茶,便耗費了如此心思,可見當時上層階級的生活狀態是多麼悠閒。説好聽了,叫逍遙自在,説難聽了,叫沒心沒肺。也只因如此,才會被金人一路追趕,逃到江南依舊樂不思蜀,最終被蒙古人取而代之。

所以,元朝人吸取了這個教訓,將末茶改為散茶。明朝初年,朱元璋甚至禁止民間製作茶餅,在朝廷的大力推動下,明清時期許多人都不知道點茶法是怎麼回事,直到考古學逐漸發展,各種出土文物的相繼出現,這些被遺忘千年的點茶文化,才算是被人們所瞭解。

TAG標籤:鬥茶 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