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具的使用方法介紹

茶具的使用方法介紹

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常用的茶具和用法主要如下

1. 茶壺:用來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質多為瓷質、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壺具有透氣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點,常用於沖泡烏龍茶、普洱茶等。

2. 蓋置:又名蓋託,泡茶過程中,用來放置壺蓋的器具。可以防止壺蓋直接與茶桌接觸,減少壺蓋磨損。

3. 壺承:又名壺託,是專門用來放置茶壺的器具,可以承接壺裏濺出的沸水,讓茶桌保持乾淨,通常用紫砂、陶、瓷等質地。與相同材質的壺配套使用,也可以隨時組合。

4. 茶盤:茶盤又稱茶船,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等的淺底器皿。材質廣泛,款式多樣。

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常用的茶具和用法主要如下

1. 茶壺:用來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質多為瓷質、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壺具有透氣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點,常用於沖泡烏龍茶、普洱茶等。

2. 蓋置:又名蓋託,泡茶過程中,用來放置壺蓋的器具。可以防止壺蓋直接與茶桌接觸,減少壺蓋磨損。

3. 壺承:又名壺託,是專門用來放置茶壺的器具,可以承接壺裏濺出的沸水,讓茶桌保持乾淨,通常用紫砂、陶、瓷等質地。與相同材質的壺配套使用,也可以隨時組合。

4. 茶盤:茶盤又稱茶船,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等的淺底器皿。材質廣泛,款式多樣。

1.洗滌:先用温水將茶具洗滌一遍,再用蘸有茶葉的紗布擦洗茶具,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並擦乾。

2.沏茶:通常將茶磚等茶葉放在茶盒中,用勺子取適量茶葉放入茶壺中,用熱水把茶葉沖洗一遍,再放入適量熱水,等待幾分鍾,待茶湯浸泡完全後即可飲用。

3.倒茶:一般從上方傾斜茶壺,輕輕地倒茶,不要過度傾斜或過急,以免傾斜過度而濺出來。

4.整理:飲用完茶後,將茶具清洗乾淨並擦乾,然後整理放置在合適的茶具盒中,妥善保管。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杯 功夫茶具使用中對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為“白果杯”。

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水瓶與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缽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

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託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

紅泥小火爐 功夫茶具使用中的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

茶具如何使用

茶具如何使用

常見的茶具及使用方法

茶具,古代又稱茗器,同其他飲、食具一樣,它的發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的過程。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想要品茶的意境和樂趣,精緻的茶器具必不可少。

【12種基礎茶具】

蓋碗、茶壺、公道杯、品茗杯、蓋置、茶杯託、茶濾、水孟、茶盤、茶巾、茶則、茶道六君子等

【蓋碗】

是一種上有蓋、中有碗、下有託的漢族茶具。又稱

“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碗為人、託為地,暗合天地之意。

【茶壺】

茶壺是一種泡茶和倒茶用的帶嘴器皿,是茶具的一種,主要用來泡茶。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茶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妞、座和蓋等。

【公道杯】

茶具中的公道杯,又稱勻杯,分茶器。一壺茶,如果直接倒入杯子,先倒出來的茶淡,後倒出來的茶濃,每個人杯中的茶濃淡不一樣。使用公道杯,就是為了均分茶湯。

【品茗杯】

用於品茶及觀賞茶的湯色的專用茶杯。故此品茗杯多為白瓷、紫砂或者玻璃所制。

【蓋置】

是用來放置壺蓋、盤蓋、杯蓋的器物,既可以保特蓋子的清潔,也可以避免沾濕桌面。

【茶杯託】

是一種置茶碗的承盤,它的作用一是讓茶杯有個襯墊,不至於燙手,二是使用茶托給客人奉茶,顯得衞生。此外,使用茶托敬茶,顯得更文雅。

【茶濾】

用於過濾茶湯中的茶葉碎渣,使茶湯更加清透明亮,提高茶湯美感,提升品飲時的口感。

【水孟】

用於盛放洗過茶的廢水,或殘渣茶葉。

【茶盤】

茶盤又稱茶船就是放置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

【茶巾】

用於養壺,擦壺、擦拭茶桌上的水漬茶漬,注意茶巾不是抹布哦。

【茶則】

屬於漢族茶具的一種,是民間烹試時量取茶末入湯的量具。在茶道具中,需要用茶則來量取,把茶從茶罐裏取出。

【茶道六君子】

茶筒、茶叉、茶匙、養壺筆、茶夾、茶刀這六樣,被茶葉興趣者稱為茶道六君子。在不同的茶桌上,它們會有不同的組合方式。    

如何正確使用茶具_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具是我們日常喝茶所必備的用具,那麼茶具怎麼使用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茶具的使用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茶具的使用方法

  1.蓋碗的使用方法: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2.茶挾的使用方法: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衞生。

  3.茶針的使用方法: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5.茶盤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裏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温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自動電爐。

  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0.茶葉罐的使用方法: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

  11.茶則的使用方法: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衞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茶具的保養方法

  茶具紫砂壺是喝茶人的珍寶,但要使紫砂壺表現出真正的個性,就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泡壺是最好的養壺方法,具體可分以下六點:

  徹底將內外洗淨

  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乾淨。

  切忌沾到油污

  紫砂壺最忌油污,沾一後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泡茶

  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擦與刷要適度

  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銷銷刷洗,用開水衝淨,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

  使用後清理晾乾

  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乾淨,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整理。

  讓壺休息

  勤泡一段時間後,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乾燥,再使 用時才能更吸收。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可經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氣觸摸。

  紫砂壺的保養方法

  1. 將壺與壺蓋分開,放置在盛滿水的乾淨的容器中,容器要足夠大,水要蓋沒整個壺。

  2. 容器中同時放入一些茶葉(您想用此壺來泡的茶葉),放在小火上慢慢煮開,小心看護,防止壺與壺蓋或容器壁互相撞擊而造成破損。

  3. 慢慢的煮1小時左右,移去火源,讓壺仍靜置在有水覆蓋的容器中,慢慢冷卻,放置1天。

  4. 次日,取出壺,倒去留在壺內的泥沙,清水小心淋壺洗滌。重複以上1-3步驟一次。

  5. 次日,取出壺,用熱水小心淋壺洗滌。經過此番處理,壺中的氣孔均已打開,以待使用。

  茶具的配件介紹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稱「茶扒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 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衞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

  5.茶夾:又稱「茶鏟」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衞生。

  6.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具的相關發展

  茶具古代 飲茶 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這一概念與今所説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來的飲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屬類飲茶茶具在唐宋以來是少見的。因為金屬茶具泡茶遠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謂茶道雅桌的,唐以來主要變化較大的飲茶茶具有:茶壺、茶盞(杯)和茶碗。而這幾種茶具與飲茶 文化 的興起有直接關係。

  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裏往外傾水,據《資暇錄》載:“元和初(公元806年,唐憲宗時)酌酒猶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罌是一種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壺類似瓶狀,腹部大便於裝更多的水,口小利於泡茶注水。約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歡“注子”這個名稱,甚至將茶壺柄去掉,整個樣子形如“茗瓶”,因沒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壺”叫“偏提”。後人把泡茶叫“點注”。就是根據唐代茶壺有“注子”一名而來。

  明代茶道藝術越來越精,對泡茶、觀茶色、酌盞、燙壺更有講究,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創新。比如明朝茶壺開始看重砂壺,就是一種新的茶藝追求。因為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為佳品。據《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説到宜興砂壺幾乎無人不知。而宜興砂壺正是明朝始有名聲。據史料記載説,明朝宜興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興砂壺享譽的第一人。

  《陽羨名陶錄》記載説:“供春,吳頤山家僮也。”吳頤山是一位讀書人,在金沙寺中讀書,供春在家事之餘,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製做砂壺。結果做出的砂壺盛茶香氣很濃,熱度保持更久,傳聞出去,世人紛紛效仿,社會出現爭購“供春砂壺”的現象。供春真姓“龔”。所以也寫成,‘龔春”砂壺。此後又有一個名叫時大彬的宜興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顏色的硇砂土製作砂壺。開始,時大彬模仿“供春”砂壺,壺形比“供春”砂壺更大,一次時大彬到江蘇太倉做生意,偶在茶館中聽到“諸公品茶施茶之論。”頓生感悟,回到宜興後始作小壺。其壺“不務妍媚,而樸雅堅粟,妙不可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畫航錄》説:“大彬之壺,以柄上拇痕為識。”是説世人以壺柄上識有時大彬拇指印者為貴。從此宜興砂壺名聲遠布,流傳至今,還是人見人愛的精製茶具。

  茶盞、茶碗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盞”等陶瓷製品。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説:“盞杯子。”宋時開始有“茶杯”之名。見《陸游詩》雲:“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現代人多稱茶杯或茶盞。茶盞是古代一種飲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中國茶文化興起於漢唐、盛於宋代。茶盞也隨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較大的變化。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均勻。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依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葉茶,就選用黑色茶盞,説明當時已經注意到茶具的搭配關係。搭配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茶色與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時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當時評賞茶盞的質量,還有茶盞表面的細紋,如建安的紺黑茶盞已經精製到“紋路兔毫”的地步,足見陶藝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見《廣韻》曰“火氣上”,又《集韻》“火通也”,熁音協,含燙意。這裏“熁火”實指茶杯中熱氣的散發程度,明清時期,江蘇的寶應、高郵一帶把“熁火”稱為“燙手”。宋代建安生產的“紺黑盞”比 其它 地區產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熱難冷”的好處。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盞一流產品。

  古今茶具的區別與聯繫

  古代茶具與現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時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與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許多詩人筆下的“茶具”主要指與飲茶有關的茶罏、茶壺、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從大概念來看,依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製茶、盛茶、 烘焙 茶具、飲茶有關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議》提到有“二十四種”茶具,顯然,後兩者是大概念的茶具,這一概念與今有許多不同。

  「茶」、「壺」兩者在中國的飲茶文化上,是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且密不可分。喝茶講究茶湯之香氣、韻味,而茶壺的欣賞在於外觀的視覺、內在骨胎質料的堅潤性及吸收茶湯後的肌理變化。茶壺的把玩、鑑賞,亦隨著每個人欣賞的角度與層次而異,不論是具有歷史年代價值的古壺、宜興壺、手拉坯壺或是具有台灣文化色彩的陶壺,都各有其吸引人之處。茶壺的好壞也不是以價格的高低去衡量,璞石之中含有璧玉,從一個創作者的作品,可看出其所下的苦心和它的精神內涵,這是需要慧眼者與其產生共鳴的。選購時,應考慮其實用性及藝術性兼具,但最重要的還是茶壺的原料、燒成。茶壺的造型變化多

  端、層出不窮,由於市場的變革,使得許多茶具徒有外形,而根本談不上基本的實用要求。許多人趕著「玩茶壺」的風潮,盲目搶購,至於什麼是好玩的茶壺?還是要您用「心」來體會。

茶具的正確使用方法

茶杯使用茶杯的種類和大小有很多,喝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茶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頗具美感。為了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和容易清洗。

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是在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在壺外面。

蓋碗的使用方法蓋碗或稱蓋杯,取茶三公克放在碗內,沖水,然後加蓋五到六分鐘後飲用。用這種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最多再加衝一次。

茶具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有好多愛喝茶的人羣,對於愛喝茶品茶的人來説茶具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對於現代人來講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其實就算這樣茶具在使用上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麼茶具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1、 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2、 蓋碗的使用方法: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3、 茶盤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4、 茶則的使用方法: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茶挾的使用方法: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衞生。

以上就是茶具的使用方法有哪些的介紹,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茶具怎麼用

現在人們為了提高生活品位,都喜歡購買成套的茶具套裝,但有些人購買了這些茶具,以後回家卻不知道他們應該怎麼用,今天小編就對成套的茶具做一個具體介紹,大家對他們多一些瞭解,可以清楚知道每一種茶具應該怎麼使用。

茶具怎麼用茶具套裝使用方法圖解

1、茶杯

茶杯是茶具中最重要的存在,它大小應有盡有,而且在喝不同的茶時,應該用不同的茶杯,而且在一些高檔茶具套裝中,除了品茶用的茶杯以外,還有蚊香用的專用聞香杯。這些茶具都是盛茶湯的主要茶具。

2、茶漏和茶盤

茶漏是置茶的專用工具,平時人們置茶時需要把它放在壺口上,再把茶葉放入壺中,這樣能防止茶葉落在壺的外面。茶盤則是存放茶具的盤子,它也可以盛放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的茶水。現在市場上出售的茶盤有多種不同材質,以木質和不鏽鋼材質最為常見。

3、茶挾和茶巾

茶挾的功能類似於茶匙,這種茶具的主要作用是把沖泡以後的茶渣從茶壺中取來,有時人們也會用把它茶杯夾起來清洗,這樣既衞生又能防止燙傷。茶巾也是所有茶具很常見的存在,這種茶具主要用來幹壺,也可以用擦拭泡茶時滴落在外面的水珠。

4、茶海

茶海是茶具套裝中必備的存在,這種茶具也叫公道杯或者茶盅,平時人們泡茶時,在茶壺中的茶湯泡好以後會直接倒入到茶海中,然後及時續水,而茶湯中的茶湯會再分別倒入到小的茶杯中,方便多人一起品飲。茶湯在倒入茶海時,還可以在它的上面放一個濾網,這樣能防止茶葉殘渣進入茶海中,能讓得到的茶湯更純淨。

茶具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一、茶杯: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從茶壺而來,倒進茶杯,之後給客人品嚐茶水。茶杯分大小兩種:小杯亦叫品茗杯,是與聞香杯配合使用;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於高級細嫩名茶的品飲。

二、茶漏:常用沖泡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三、蓋碗: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漢族茶具。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衝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量和種類約為20秒至3分鐘。在清雍正年間,盛行使用蓋碗。

四、茶盤:茶盤就是放置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夾層用以盛廢水,可以是抽屜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單層以一根塑料管連接,排出盤面廢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

五、茶則:茶則是漢族茶道六用之一,是漢族民間烹試茶時量取茶末入湯的量具。在茶道中,把茶從茶罐取出置於茶荷或茶壺時,需要用茶則來量取。

六、茶挾: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衞生。

七、茶巾: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針:一般是木質、角質材料製作而成。另外喝普洱茶的習慣把撬茶的茶刀放在茶桶中。茶匙,茶針,茶夾,茶則,茶海,連同茶筒,六個器具又稱為茶道六君子。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九、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

十、茶葉罐:茶葉是一種幹品,極易吸濕受潮而產生質變,它對水分、異味的吸附很強,而香氣又極易揮發。從質地上區分,茶葉罐的一般有錫制、鐵製、陶瓷、玻璃、紙製等,其中以選用有雙層蓋的鐵製彩色茶罐和長頸錫瓶為佳,用陶瓷器貯存茶葉,則以口小腹大者為宜。

十一、茶船:古代漢族民間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始於南朝。其用途以承茶盞防燙手之用,後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十二、茶海: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十三、茶匙: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衞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具使用方法步驟 關於茶具的介紹

1、首先是茶筒,它是用來盛放茶具六君子的。

2、茶勺,茶勺是用來舀茶葉的,然後將茶葉放入茶壺或者蓋碗。

3、茶刀,茶刀用來將餅茶分散開,這樣才能取適量茶葉沖泡。

4、茶匙,茶匙是用來將茶葉掃進茶勺中。

5、茶壺,這個肯定是泡茶的。

6、茶杯,喝茶的。

7、茶叉,茶叉主要是用來拖住茶杯底給對方送茶的,這樣顯得禮貌和衞生。

8、茶夾,茶夾用來將洗乾淨的茶杯從水裏夾出來供朋友飲茶用的。

9、濾茶器,它是為了保證茶葉口感,經過過濾的茶水喝起來會更細膩。

茶具怎麼使用

茶具中的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一、茶漏置於壺口防止茶葉掉落壺外,蓋碗分為碗蓋,託碟,茶碗三部分沖水泡五六分鐘即可。

二、茶盤來盛放茶杯或茶具,盛接流出的茶水或倒掉茶水。茶則用來盛茶,茶挾與茶匙相同,將茶渣從壺中挾出,或挾茶杯防燙。

三、茶巾是用來擦壺,茶針疏通茶壺內網,泡茶的煮水器,多為酒精燈和電壺,儲存茶葉的罐必須無味,密封且不透光。

茶具的認識和使用方法

人們口中的茶具一般都指茶壺,而隨着茶行業的不斷髮展,功夫茶具也越來越講究。在泡茶過程中,茶具的使用方法特別重要。常見茶具通常有茶杯、茶漏、蓋碗、茶盤、茶則、茶挾、茶巾、茶針、煮水器、茶葉罐、茶船、茶海、茶匙等十三種,而瞭解他們是沏好茶的關鍵,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常見茶具及其使用方法: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一、茶杯

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從茶壺而來,倒進茶杯,之後給客人品嚐茶水。茶杯分大小兩種:小杯亦叫品茗杯,是與聞香杯配合使用;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於高級細嫩名茶的品飲。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二、茶漏

茶漏又稱茶鬥,漢族茶藝的主要茶具之一。常用沖泡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三、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茶托”又稱“茶船”。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衝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量和種類約為20秒至3分鐘。在清雍正年間,盛行使用蓋碗。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四、茶盤

茶盤(也可稱茶船)就是放置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夾層用以盛廢水,可以是抽屜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單層以一根塑料管連接,排出盤面廢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其選材廣泛,金、木、竹、陶皆可取。以金屬茶盤最為簡便耐用,以竹製茶盤最為清雅相宜。此外還有檀木、紅木的茶盤,例如綠檀、黑檀茶盤等。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五、茶則

茶則是漢族茶道六用之一,是漢族民間烹試茶時量取茶末入湯的量具。在茶道中,把茶從茶罐取出置於茶荷或茶壺時,需要用茶則來量取。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六、茶挾

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衞生。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七、茶巾

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八、茶針

茶針又名“茶通”,漢族茶藝的茶具之一。一般是木質、角質材料製作而成。另外喝普洱茶的習慣把撬茶的茶刀放在茶桶中。茶匙,茶針,茶夾,茶則,茶海,連同茶筒,六個器具又稱為茶道六君子。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如今,人們喝普洱茶時便把金屬茶針當茶錐使用。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九、煮水器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十、茶葉罐

茶葉是一種幹品,極易吸濕受潮而產生質變,它對水分、異味的吸附很強,而香氣又極易揮發。從質地上區分,茶葉罐的一般有錫制、鐵製、陶瓷、玻璃、紙製等,其中以選用有雙層蓋的鐵製彩色茶罐和長頸錫瓶為佳,用陶瓷器貯存茶葉,則以口小腹大者為宜。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存放茶葉時,用什麼盛器,用什麼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茶館,用大口玻璃瓶來裝茶葉,其目的是為了讓顧客較為清楚的看到茶葉的品相。

十一、茶船

“茶船”,又名“茶托”或“盞託”,亦稱茶托子、茶拓子。古代漢族民間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始於南朝。其用途以承茶盞防燙手之用,後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十二、茶海

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有的茶海則是指品茶的工藝傢俱,利用竹、木、石等原材料製作而成,其作用基本等同於茶盤,具備有排水系統,但是比茶盤更具有藝術性。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十三、茶匙

茶匙又稱茶扒、調羹,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衞生,故皆使用茶匙。

十三種常見茶具及使用方法,這是沏好茶的關鍵!

茶具泡茶的基本步驟:

1、泡茶講究的是茶壺內外和茶杯都得用熱水燒燙,這樣既可以淨壺,也可以去黴,所以第一步先温杯。

2、然後是選擇茶葉,大概有茶壺總量的五分之一或是二分之一左右的放進去,不要放多了,也不要放少了。

3、倒入開水後,馬上把茶壺中的水倒掉,是為了洗一下茶葉。

4、正式泡了,倒入大概80-85攝氏度的水,等待1分鐘左右,就可以飲用啦!

5、使用完之後,取出壺蓋,壺底朝天,這樣可以保護茶具。

茶具的使用步驟

茶具的使用步驟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現代人所説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精通我就跟大家一起看看茶具泡茶的步驟,感興趣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哈!

  煮水器

  目前最常用的煮水器是以電為熱源的電熱水壺,俗稱隨手泡,水壺為不鏽鋼材質或塑料材質。此外還有配合明火或電磁爐燒水的陶瓷壺,玻璃壺,鑄鐵壺

  茶壺

  用以承裝茶葉和沸水,是泡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常見的泡茶壺有紫砂壺、陶壺、瓷壺、玻璃壺等,紫砂壺是絕對的主流品種,其密閉性和透氣性很好,是公認的上選泡茶壺具。陶壺色彩造型多變,瓷壺最是養眼,玻璃壺沖泡花草最得其所。

  茶杯

  用來品嚐茶湯,品茶大多用小容積,無把柄的品杯。品杯的款式、花色、質地非常多樣,其中瓷質品杯為大宗,目前比較受歡迎的是各種花色的仿汝窯品杯。

  蓋碗

  也稱三才杯,多由杯蓋、杯身和杯託組成,寓意“天,地,人”三和。以瓷制最為常見。蓋碗可”一碗兩用“:可以用來替代茶壺沖泡出茶湯後分飲,也可以泡好茶後直接用來品嚐茶湯,做茶杯使用。

  茶倉

  即茶葉罐,是貯放茶葉的容器,有紙罐、鐵罐、錫罐、陶罐、瓷罐、玻璃罐等。

  公道杯

  也稱公杯、茶盅、茶海,用來均勻、盛放泡好的茶湯,使茶湯濃淡一致、避免茶在茶壺中久泡產生不適口的苦澀味道。常用的公道杯有瓷、玻璃、陶等材質,外觀上分為無把炳型和有把炳型兩款。

  茶盤

  用以放置泡茶器具、盛接泡茶灑,溢出的茶湯和温燙、清洗壺具杯具的廢水。

  茶道六君子(茶藝六用)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則、茶夾、茶針。材質通常為竹木,竹製品氣質清雅,木製品質感純然,與茶香墨香相得益彰。

  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 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會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衞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

  茶夾:又稱(茶鏟)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衞生。

  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寵

  也叫茶玩,是擺放在茶盤上的”小可愛“,造型題材多有寓意,絕大多數為紫砂製品。茶寵為茶台增添很多情趣。

;

TAG標籤: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