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公道杯虹吸原理

公道杯虹吸原理

公道杯虹吸原理指的是利用管道中的降壓作用來實現液體的吸出。公道杯是由一個帶有彎頭的長管和一個傾斜的喇叭形容器組成。當傾斜的容器中的液體高度低於管道頂端時,管道內部形成負壓區域;此時液體在重力和管道內潛在能量的作用下會從喇叭形容器中流出,並被管道內的氣體帶出。由於液麪高度低於管道頂端,所以氣體不能進入液體中,只能將液體帶入管道中,從而實現液體的虹吸。公道杯虹吸原理被廣泛應用於化工、醫療、實驗室等領域中的液體輸送和取樣操作中。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公道杯的原理

公道杯就是連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閉容器裏液體上的壓強,處處都相等。而虹吸管裏灌滿水,沒有氣,來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體封閉住。此時管內壓強處處相等。一切安置好後,打開出水口,雖然兩邊的大氣壓相等,但是來水端的水位高,壓強大,推動來水不斷流出出水口。

公道杯,酒器。據傳,明洪武年間,景德鎮御窯所屬浮樑縣的縣令為皇帝進貢一“九龍杯”。朱元璋對此酒杯愛不釋手。有一次,大宴羣臣,皇帝特意下令為其心腹大臣填滿酒杯,不料,注酒至滿的酒流失殆盡,而不滿的卻滴酒未漏。

原來,此杯甚為公道,只可淺平,不可過滿。皇帝為謹記從此杯的“公道”所得的啟發,便把“九龍杯”改命為“九龍公道杯”。自此便有了“公道杯”之説。杯心直立一龍首,外底部有漏孔,巧妙運用虹吸原理製造。入注水,淺,則滴水不漏,滿,則水流殆盡。真可謂“知足者酒存,貪心者酒盡”。寓示世人辦事處世必須講究公道,不可貪得無厭。

有種杯子,倒七分水不漏,倒滿了就漏完了,這是什麼杯子,什麼原理。。。。。

這是公平杯,也稱“公道杯”。這是利用了物理現象中的虹吸原理,利用高度差使杯中的酒只能倒滿規定的分量。

根據陶瓷專家陳德富先生所著《古陶瓷鑑賞》一書介紹,該杯始做於清中期,盛行於清晚期,主要用於娛樂,大家喝酒時,倒酒人心眼要正、要公平,如果給誰倒多了,一旦漏酒免不了要挨罰,而在罰酒時也不能過量,所以稱為公平、公道、平心,是一種處事哲學的寫照。

歷史文化

有個此種杯的設計者還在杯上題詩一首:“斟液平心位,再添漏盡空。願君知節制,處世樂融融。”杯內除立人形外,尚有做成龍形的。以明洪武景德鎮窯九龍公道杯最為精緻,杯圓形,下承高喇叭形座,通高二十釐米,杯麪繪青花八龍,杯內一圓雕龍頭高出杯口,共九龍。福建德化窯平心杯,其杯內瓷雕造型一般以壽星等人物為主。

公道杯原理是什麼啊?

公道杯原理是:

公道杯是運用虹吸原理製造而成的。為了進一步發掘陶瓷傳統工藝技術,景德鎮曙光瓷廠陶瓷藝人對“公道杯”實行了大膽的改進,原來的杯子龍頭角度朝下,裝飾單一,且盛水超過杯子容量的70%時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

經他們反覆試驗改進的“公道杯”龍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裝飾得五彩繽紛,美觀之至,且盛水容量也由原來的70%上升為90%。

公道杯的歷史:

明代洪武間,官府在景德鎮開設“御器廠”,亦名“御窯廠”,專門為皇宮製造御瓷。當時的景德鎮隸屬於江西浮樑縣,臨近的都昌、撫州、豐城、樂平、鄱陽等縣的瓷工聽到景德鎮開辦“御窯廠”的消息後,紛紛聚集到景德鎮。

其中以都昌、撫州的瓷工人數為最多。御瓷要求高,製造難度大,凡是選到“御窯廠”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藝高超的能工巧匠,經他們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種。

公道杯的作用 公道杯原理

據説古時人們曾用公道杯對付貪酒者,斟酒如超過高度,則會全部漏光。那麼,公道杯的作用和原理是什麼呢?下面來看看吧。

公道杯簡介

公道杯,古代漢族飲酒用瓷製品。杯立一老頭或龍頭,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於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頷)。頭體下與杯底連接處留有一孔,向杯內注水時,若水位低於瓷管上口,水不會漏出;當水位超過瓷管上口,水即通過杯底的漏水孔漏光。這種漏水杯,漢族民間稱“公道杯”,系根據物理學上的虹吸原理製成。公道杯盛酒最為公道,盛酒時只能淺平,不可過滿,否則,杯中之酒便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公道杯的歷史

明代洪武間,官府在景德鎮開設“御器廠”,亦名“御窯廠”,專門為皇宮製造御瓷。當時的景德鎮隸屬於江西浮樑縣,臨近的都昌、撫州、豐城、樂平、鄱陽等縣的瓷工聽到景德鎮開辦“御窯廠”的消息後,紛紛聚集到景德鎮,其中以都昌、撫州的瓷工人數為最多。御瓷要求高,製造難度大,凡是選到“御窯廠”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藝高超的能工巧匠,經他們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種。

公道杯的作用

公道杯大約興於上世紀70年代,由台灣省傳入,其主要作用是為了滿足喝茶功效之需要,比如鐵觀音、烏龍茶泡入紫砂壺裏,每一泡茶水是需要每次從壺中濾幹倒出,這就需要一個承裝茶水的容器,而且此容器還要方便傾倒茶水,另外象普洱茶同樣一泡茶,前面倒出的與後面倒出的茶水濃度是有明顯差別,如果有另外一個容器能夠承裝茶水就能夠把前後茶水充分混合,而公道杯就能夠起到這個作用。

此外,由於紫砂壺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在夏天喝茶時,把茶水倒入公道杯裏可以儘快降低茶水的温度。同時公道杯還具有眾人聚會喝茶時它能夠做到倒入每個人小杯中的茶水分量儘可能均衡之功能,而不怠慢在座的任何一位客人。

至今“公道杯”已是馳名中外,可稱得上是一種陶瓷高級藝術珍品。在1982年的時候,工人日報還曾經發表過一篇題為《“公道杯”轟動日本》的報道,指出此杯深受外商青睞。現在,凡是來瓷都觀光的遊客,見到這種珍品都是讚不絕口,皆為“公道杯”所傾倒。

公道杯原理

公道杯杯心直立的短柱,外底部有漏孔,巧妙運用虹吸原理製造。這正是物理學中流體力學的原理。

具體地説,酒液從較高處通過一條拱起彎管,先向上再向下流到較低之處,其因為彎管要呈倒U字形且一端較長,使用時管內必須先充滿液體。

公道杯裏外的兩孔之間曲彎管相連,外部一端較內端長,而筒形短柱所標小圓突的位置即彎管最上端的部分。當杯中水低於或平齊於小圓突點時,水不能漫過彎管而泄流,當水超過小圓突時,水面高出彎管產生壓力,於是通過虹吸而使水順右彎管流到杯外直至流淨。

茶海和公道杯的區別

茶海又名茶盅、公道杯、母杯,因地域習慣不同而稱呼各異,用處卻是統一的。茶壺中的茶湯沖泡完成,就可倒入茶海勻茶,平均分給客人。它的主要作用還在於公道,使每杯茶的濃度厚薄一致,無有偏私,不管是顯貴還是布衣百姓,在同一盞茶海前,地位都是平等的。杜牧詩言:「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現在看來,不僅如此,飲茶亦然。

茶海有一個「海」字,言其有容大之心,如果客人多,可利用較大的茶海衝入兩壺茶再平均分茶,人數少時,茶湯置於茶海中,可避免茶葉泡水太久而生苦澀。事實上,中國功夫茶藝多采用了茶海,在烹茶四寶中,分茶器(茶海)名列其三,可見其重要性。

以上就是有關公道杯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虹吸原理 最好配上圖解

簡單的説就是利用液麪高低差形成的液壓力,來引導水流的流向。

虹吸的原理:

虹吸原理就是連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閉容器裏液體上的壓強,處處都相等。而虹吸管裏灌滿水,沒有氣,來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體封閉住。此時管內壓強處處相等。一切安置好後,打開出水口,雖然兩邊的大氣壓相等,但是來水端的水位高,壓強大,推動來水不斷流出出水口。

虹吸現象是液態分子間引力與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壓力差,使水上升後再流到低處。由於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氣壓力,水會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直到兩邊的大氣壓力相等,容器內的水面變成相同的高度,水就會停止流動

虹吸現象示意圖

①根據公道杯的簡易模型圖可知(圖1),杯體內部有倒扣的U形吸管,吸管的右端比左端出水口高,右端與杯中水連通,左端穿過杯底與杯外大氣相通; 當杯中水位低於B點時,水還沒有充滿吸管,吸管內的水只能停留在倒U形吸管的右端,水不能從出水口排出;當杯中水位達到B位置時,吸管右端充滿了水,並且右端偏高、壓強大,此時水從出水口流出,直至杯內的水與吸管右端管口齊平為止.利用了虹吸原理; ②兩心壺上的兩個小孔(圖2),相當於普通茶壺蓋上的小孔,其作用是與外界大氣連通,使水可以順利倒出,利用了大氣壓; ③壺嘴與壺身構成連通器,壺內水不流動時,壺嘴與壺身中的水平相平; 壺蓋上有孔,使得壺內液麪上的氣壓始終與外界大氣壓相等,茶水在重力作用下能方便倒出.利用了大氣壓. 綜上分析可知,在使用中也利用了“虹吸”原理的是公道杯. 故答案為:公道杯.

公道杯原理

公道杯原理如下:

“公道杯”這個東西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但是如果是喜愛茶道的人的話,一定對它非常熟悉,這個杯子是茶具中的公道杯,它也叫勻杯及分茶器。

如果我們起好一壺茶的話,直接倒進杯子,那麼先倒出來的茶就會很淡,而之後倒出來的茶卻比較濃,這樣對品茶的人來説是不公平的,因為每個人杯中的茶味道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有了公道杯的產生,可以讓我們更加均勻的分配一些茶水,讓大家的濃淡保持一樣。同樣,公道杯現如今也被象徵着一種公平的精神。

  公道杯告訴我們大家,它是象徵禮儀和規範的杯子,大家也不能輕易亂用,它的功能和特性是有要求的 。公道杯過去是古代漢族飲酒用的陶瓷製品,在杯中會有一個老頭或者是龍頭,杯體內有一個空心瓷管管下,還有一個通道杯底的小口而管的上口,也相當於這個老人胸前黑痣的高度。

因為公道杯的頭體與杯底連接處有一個小孔,所以如果我們將杯內注水超過一定的高度時,水就會全漏出。,所以我們在乘酒或者乘茶時,不可以倒的非常的滿,只能平行,這也告訴我們什麼是公道,否則將會一滴都不漏。

公道杯過去是一個非常精巧的上等佳品,他也告訴很多人,我們做事一定要講究公平,而且人不要貪得無厭。公道杯的原理是虹吸原理,我們景德鎮的陶瓷藝人對其進行過改進,原來的盛水容量是70%,現在也變為了90%,並且杯子變得更加的巧妙美觀。不論是茶水還是酒水,只到七分滿是大家的共識,而且方便客人品嚐。

  公道杯也是連通器的原理,因為在密閉容器內,液體上的壓強每出都是相等的,所以我們要在温到杯內放着一個出水口,雖然兩邊的大氣壓相等,但是進水端的水位比較高,就可以推動,奶水流出出水口。所以裝滿了的水會流失,而裝不滿的就可以一滴不漏,這代表的就是公道。所以公道杯就是讓大家公平對待很多事情,不要走歪門邪道。

公道杯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公道杯,酒器。據傳,明洪武年間,景德鎮御窯所屬浮樑縣的縣令為皇帝進貢一“九龍杯”。朱元璋對此酒杯愛不釋手。有一次,大宴羣臣,皇帝特意下令為其心腹大臣填滿酒杯,不料,注酒至滿的酒流失殆盡,而不滿的卻滴酒未漏。原來,此杯甚為公道,只可淺平,不可過滿。皇帝為謹記從此杯的“公道”所得的啟發,便把“九龍杯”改命為“九龍公道杯”。自此便有了“公道杯”之説。杯心直立一龍首,外底部有漏孔,巧妙運用虹吸原理製造。入注水,淺,則滴水不漏,滿,則水流殆盡。真可謂“知足者酒存,貪心者酒盡”。寓示世人辦事處世必須講究公道,不可貪得無厭。公道杯杯心直立的短柱,外底部有漏孔,巧妙運用虹吸原理製造。這正是物理學中流體力學的原理。具體地説,酒液從較高處通過一條拱起彎管,先向上再向下流到較低之處,其因為彎管要呈倒U字形且一端較長,使用時管內必須先充滿液體。公道杯裏外的兩孔之間曲彎管相連,外部一端較內端長,而筒形短柱所標小圓突的位置即彎管最上端的部分。當杯中水低於或平齊於小圓突點時,水不能漫過彎管而泄流,當水超過小圓突時,水面高出彎管產生壓力,於是通過虹吸而使水順右彎管流到杯外直至流淨。

馬未都有一個乾隆公道杯,為什麼杯子一倒滿水就往外漏?

馬未都在收藏界的名氣不是一般的大,但凡是搞收藏的,基本上都知道他的鼎鼎大名。馬未都收藏門類極其廣泛,不僅有瓷器、傢俱等老本行,還有一些冷兵器、玉器等。至於馬未都收藏的乾隆公道杯,就值得説道説道。公道杯特別神奇,杯子一倒滿水就往外漏。為何會有這樣的設計?

公道杯之“公道”二字,可是來頭不小,語出《禮記.禮運》,原文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由此可見,公道杯注重的就是公平、公正、客觀。這一點與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不謀而合,尤其在待人接物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公道杯一般用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喝茶,另一方面是喝酒。前者主要是主要是甄別茶水顏色,令客人都覺得自己是被公平對待。後者就是用來喝酒,就是馬未都所收藏的乾隆太白醉酒公道杯。

馬未都所藏乾隆公道杯設計極為精美,李太白居於酒杯中間,內部設計有一個瓷管。大家別小看這個瓷管,杯子一倒滿水就往外漏的奇特景觀全靠這一獨特設置。根據馬未都的説法,這裏邊有聲兒是活的。馬未都特意用一瓶礦泉水做了實驗,隨着水的逐漸加多,裏邊的“太白”小人就飄起來了。馬未都指出,太白醉酒是傳統的畫面。

但是,馬未都收藏的公道杯有一個問題,水倒滿了卻沒有漏。馬未都強調,一般來説水倒滿之後,這裏邊的水就會漏出來。之所以沒有漏出來,全在於這個公道杯出現了損壞。暫且不説馬未都殘器版公道杯價值幾何,不妨看一看公道杯的水為何會漏出來。馬未都解釋,之所以水倒滿了會漏出來,主要是利用了物理學中虹吸現象。

早在宋代,大文豪蘇軾在《東坡志林》卷四中,就記載了四川鹽井中利用唧筒,把鹽水吸到地面。關於虹吸現象的原理具體細節,大家在中學時代都學習過,在此不做過多贅述。古人是非常會玩的,喝酒也好,喝茶也好,圖的就是一個樂趣,是不能超過那個線的。一旦超過,那就不公道了,水就會漏出來。通過馬未都收藏的公道杯,你就能看到古人真會玩兒。

馬未都的乾隆太白醉酒公道杯雖然是一個殘器,可也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獨特的酒文化。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玩兒,確實是有一定人文主義精神。反觀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忽略了酒文化,變成了純碎的喝酒,這也就失去了喝酒的樂趣。當然了,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件特殊的文物感受到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還是相當發達的,最起碼在運用虹吸原理上確實是玩出了花樣。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人的科學技術講究經驗,而不注重理論。換言之,我可以利用這一現象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稀罕物件,可想要從中的整理出科學知識,更高級別的使用,這就非常困難了。中國科學技術在近代不如西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一特殊的侷限性,這又是另外一個沉重的話題了。

你可知道九龍公道杯,你瞭解它的特點嗎?可以講講嗎?

酒杯是生活中一種非常常見的杯具,雖然樣式各有不同,但並未有什麼稀奇的地方。不過有一種杯子卻不一樣,比如這個杯子中間比普通的酒杯多了一個圓柱,當你往酒杯裏倒酒的時候,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好像這個圓柱只是用來裝飾的。但是當酒杯裏的酒超過了這個圓柱,杯子裏的酒就會瞬間從杯底流出來,一直到所有的酒都流光了才會停止。

這種杯子在國內有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九龍公道碑。相傳在明朝洪武年間,御窯裏的工匠製造出了一種九龍碑進貢給朱元璋,這讓朱元璋非常的高興,邀請了很多的王公大臣使用了這種杯子喝酒。對於一些喜歡的大臣,他給他們倒了滿滿的一杯美酒,而一些不討他喜歡的則只給他們倒了半杯酒。結果得到滿杯美酒的大臣還沒來得及喝,御酒就已經從杯底流光,那些只有半杯御酒的大臣卻一滴不漏,這讓朱元璋非常的納悶,詢問了原因後才明白這種杯子的特性,於是就把這種杯子命名為九龍空道杯。那公道杯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呢?利用了什麼原理?

這個杯子內部的構造,圓柱的內部很像一個彎曲的吸管,吸管較短的一端連接着杯子裏圓柱的底部暗口,而長的一端則在杯子的底部倒酒的時候,氣管裏的空間也會有酒進入,並且裏面的酒和外面保持同樣的高度。但是當杯子裏的酒超過了圓柱,就破壞了這種壓強的平衡。所以一旦酒的水平面超過了吸管的最高點,因為壓強的原因,外面的大氣壓會推動液體經過吸管的u形彎道從杯底流出,產生虹吸效應。現在的抽水馬桶系統也是利用了這種原理。不過當你先在杯子裏倒入一些高密度的液體,比如水銀,然後再倒入酒或者清水,在這種情況下,哪怕酒的液平面超過了圓柱也不會流出。這是因為大氣壓推動水產生的力量不足以推動密度更高的液體從吸管中流出。而這種杯子製作起來非常的簡單,一根u型吸管,一個一次性水杯,在水杯的底部鑽一個孔,將吸管插進去,然後將杯底的洞口密封。當你往杯子裏倒水的時候,一旦水面超過了吸管杯子裏的水。水就會全部流出,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公道杯。

TAG標籤:虹吸 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