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北靜王強娶林黛玉

北靜王強娶林黛玉

這個想法不太正確。首先,《紅樓夢》中沒有北靜王這個角色。其次,林黛玉是小説中一個虛構的人物,她不是真實存在的人,也不可能被娶。再者,小説中的婚姻關係是非常複雜和特殊的,強行將某些角色娶在一起可能會扭曲小説的情節和主題。因此,這個想法並不適合《紅樓夢》這個作品。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北靜王求娶林黛玉,寶玉為何成了大媒人?

如果説北靜王真的與黛玉會有交集,除了那些象徵婚姻緣分的寶玉轉贈的東西以外,寶玉個人也會是那個穿針引線的大媒人。若是説寶玉是北靜王求娶黛玉的大媒人,肯定會遭到不同的質疑。當然這樣説也是有依據的,那要從寶玉將大觀園詩社中的閨閣詩歌傳抄出去説起。

原文如下:寶玉道:“這也算自暴自棄了。前兒我在外頭和相公們商畫兒,他們聽見咱們起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瞧瞧,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看。誰不是真心歎服?他們抄了刻去了。”探春黛玉忙問道:“這是真話麼?”寶玉笑道:“説謊的是那架上鸚哥。”黛玉探春聽説,都道:“你真真胡鬧!且別説那不成詩,便成詩,我們的筆墨,也不該傳到外頭去。”寶玉道:“這怕什麼?古來閨閣中筆墨不要傳出去,如今也沒人知道呢。”

從這段話中我們得出了兩個信息,一個就是寶玉將大家在大觀園詩社中的詩歌外傳,而且外頭看到的人還非常的喜歡和欣賞。另一個就是探春和黛玉覺得寶玉不該把這樣很私密的東西傳出去,尤其是閨閣中的詩歌,在當時的社會,那是不被允許的。

這裏面就有一個疑問,那些外頭的清客相公們讀到了黛玉詩,會不會繼續傳抄下去,直到被北靜王讀到。從北靜王對寶玉的欣賞來看,他不僅是一位特別愛才的王爺,更是一個十分正直的王爺。

話説這位十分愛才的王爺看到黛玉的詩,尤其是寫這首詩歌的還是一位絕色美女,他會怎麼想,若是這位絕色美女還待字閨中,他肯定願意留在自己的身邊,能夠常常的看到。既如此,他會利用自己的關係網搞清楚這位才情出眾的才女到底來自那裏,一旦知道了歸宿所在,前去求親也就是很順理成章的事。

當然這個前提是北靜王不知道寶黛之間的感情,若是知道,以他與寶玉的交情,還有他一代賢王的名聲,不會去做奪人所愛的惡事。北靜王若是有機會去求娶黛玉,那一定是因為喜歡和不知情才會去的。

以北靜王的身份地位,如果他要到賈府去提親,賈母即便是一萬個不願意,也要笑着謝恩,王夫人自然是十二分的沒有意見,賈政更不會拒絕。這裏面只有兩個人是最痛苦的,那就是寶玉和黛玉,明明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黛玉死了,寶玉會娶寶釵,若是黛玉不能嫁寶玉,而被嫁北靜王,相信她會以死來成全自己的愛情,這就是區別。

作家西嶺雪在她的書中安排了北靜王求娶黛玉的細節,其中就提到了那個金貴的魚缸,當時賈母覺得事情比較突然又有些嚴重。北靜王與賈府雖是世交,但黛玉的生日卻送來了這樣貴重的禮物,擺明了就是提親,因沒有明説,賈母也只能裝糊塗。結果寶玉為了救巧姐,砸壞了那個金貴的魚缸,徹底惹了大禍。寶玉去北靜王府請罪,卻被留下,當時賈府人心惶惶,黛玉的心裏更是七上八下的,或許這一刻只有她才能救回寶玉,可還沒有等她去,寶玉就回來了。

作者這樣安排,一來交代了北靜王對黛玉的愛慕,二來也寫了北靜王對寶黛感情的不知情,一旦知道就放回了寶玉,成全了寶黛,也顧全了北靜王賢王的名聲。

為何北靜王想迎娶林黛玉?

北靜王想迎娶林黛玉。

林黛玉和北靜王之間似乎存在着某種聯繫,有三處暗示。一處是北靜王送給賈寶玉的鶺鴒香念珠,被賈寶玉送過林黛玉;二處是北靜王送給賈寶玉的蓑衣斗笠,被賈寶玉送過林黛玉;三處是林黛玉“瀟湘妃子”的稱號,説明她是一位王妃,極有可能暗示她嫁給了北靜王。

因為紅樓未完,林黛玉的結局歷來被猜測紛紛,似乎有無限種可能。那麼,林黛玉是不是真的嫁給了北靜王呢?

襲人的判詞“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根據前八十回給出的多處明示暗示,我們能確定襲人最終是嫁給了蔣玉菡的。其中有一件物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馮紫英家宴上,賈寶玉邂逅了蔣玉菡並一見如故,當下兩人就互換了汗巾子以表示親近,蔣玉菡把北靜王送給他的茜香羅贈給了賈寶玉。而賈寶玉把襲人送給他的松花汗巾送給了蔣玉菡。

回到怡紅院後,因襲人嫌賈寶玉把自己的松花汗巾贈予別人,賈寶玉便將茜香羅轉贈給了花襲人。襲人雖然並不想要,但次日醒來時,茜香羅已經系在了她的腰上,而她的處理方式是:扔進了箱底。

在這段姻緣中,賈寶玉無意間充當了媒人這一角色,蔣玉菡的茜香羅和襲人的松花汗巾互換主人,也似乎是作者特意設定的暗喻橋段。

賈寶玉兩次把北靜王的物品轉贈給林黛玉,似乎也證實了林黛玉與北靜王之間存在非同一般的關係。結合前八十回原文劇情推測,林黛玉確實也有嫁給北靜王的可能。

北靜王為什麼只娶林黛玉

北靜王為什麼只娶林黛玉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林黛玉和北靜王之間似乎存在着某種聯繫,原著中有三處暗示:一是北靜王送給賈寶玉的__香念珠,被賈寶玉送過林黛玉;二是北靜王送給賈寶玉的蓑衣斗笠,被賈寶玉送過林黛玉;三是林黛玉“瀟湘妃子”的稱號,説明她是一位王妃,極有可能暗示她嫁給了北靜王。

大觀園的菊花詩是林黛玉奪魁,寶玉把黛玉的三首菊花詩抄在自己隨身攜帶的扇子上,並帶到外面給人看了,寶玉還説別人誇這詩寫得好。這個“別人”很可能就是北靜王。因為在書中,寶玉和北靜王是來往比較多的,私下的感情也很好。從北靜王的角度來説,他也不太可能知道寶玉和黛玉已經心意相通,因為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這時黛玉已經亭亭玉立,和賈雨村遇上,怎麼着也得拜見一下自己的啟蒙老師吧,所以賈雨村是見過了長大後的林黛玉,這為他做媒人打下了一個基礎。

寶玉與北靜王爺的關係這麼好,在北靜王面前提起過黛玉也很正常,所以北靜王應該知道黛玉的存在,對她的性情、才華也有所瞭解。寶玉與黛玉雖然有很深的感情,但寶黛終不得如願是已定的事實,

林黛玉在大觀園一起作詩的時候奪魁,賈寶玉便把林妹妹的詩寫在了扇子上。自家妹妹寫的詩,當然要給外人好好看看炫耀一番,而賈寶玉和北靜王的關係也非常好,北靜王不可能在寶玉嘴裏沒有聽過黛玉。在平常兩個人多多少少的聊天中,北靜王對林黛玉的才情肯定也是有所瞭解的。

但是在那個封建傳統的社會中,北靜王可能沒有感覺出寶玉與黛玉的情意。反倒北靜王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女子心生好感,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其中賈寶玉還送給過林黛玉北靜王的珠子,因為那顆珠子好看又富貴,寶玉想以此討好林妹妹。但是沒想到的是,黛玉看出了這不是寶玉的,就扔掉了珠子。

不管是這件事還是其他的情節,都可見黛玉對寶玉的感情其實是非常深的,也非常瞭解寶玉。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始終沒有好的發展,最後的結果也是令人痛惜。儘管兩個人心意相通,但是也少不了其他人的阻擋。寶玉其實也並不是可以堅持自己的人,最後無奈也沒有和林黛玉一起堅持。

紅樓夢中並沒有寫黛玉要嫁給北靜王,也沒有寫寶玉從中做了煤。雖然是根據小説中的情節讀者推斷出的,但是確實是不無道理的。

北靜王為什麼接走林黛玉

北靜王對林黛玉有好感。

説起北靜王的時候,林黛玉總有一種看不起的感覺,也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從何而來,説不定是因為林黛玉的才氣太重,所以對於很多事情都看不順眼。

而北靜王當時送給了林黛玉一件禮物,很可能是因為北靜王對林黛玉有所好感,只不過這段感情在最後沒有得到迴應,所以也就隨風而去了。

在紅樓夢中對於這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和交集描寫的並不多,所以可以看出這兩個人是肯定不會發生什麼故事的,之間的關係也僅僅處在普通朋友上面,甚至連普通朋友都不是,畢竟林黛玉是一個恃才傲物的女性,對於一般的人,林黛玉根本就看不上眼。

北靜王與林黛玉的婚姻有關:

《紅樓夢》賈母將自己一手撫養長大的元春送進宮,原本就是為了賈府的將來打算。卻不想元春雖然封妃,但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甚至給賈府惹來了一羣上門打秋風的太監。這就意味着賈府在危難之際,元春只能束手無策。

這種情況下,賈母只能以犧牲賈府其他女孩子的婚姻為代價,為賈府尋求新的依靠。賈府中女孩子中,才貌最出色的要屬林黛玉。賈府有來往的皇親國戚中,關係最親密且最尊貴的要算北靜王了。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出,在《紅樓夢》後四十回中,當賈府面臨着四面楚歌的困境時,賈母為了解除賈府的危機,以犧牲林黛玉的幸福為代價與北靜王進行了聯姻。

黛玉在紅樓中的結局,是嫁給了北靜王嗎?

《紅樓夢》裏的女兒,大多難逃“千紅一窟,萬豔同悲”的厄運,然而相較起來,林黛玉的悲劇總要更牽動人心。這位五歲失怙、六歲投奔祖母、一腔深情盡付寶玉的貴族才女,最終卻落個“淚盡而亡”的結局,臨終之時,寶玉都沒能在她身邊。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紅樓未完,所以林黛玉的的結局歷來被猜測紛紛,似乎有了無限種可能,而在許多讀者眼中,林黛玉的結局是嫁給了北靜王。

持有這種觀點的紅迷,大多因為前八十回中,林黛玉不僅間接性和北靜王發生過兩次關係,就連她的住所,也曾被稱為“有鳳來儀”,種種細節都在暗示,林黛玉最終成為王妃。

然而,這樣的猜測有沒有道理?我個人認為,這更像是一廂情願,不信我們往下看。

所謂的林黛玉和北靜王產生交集,是鶺鴒串事件和斗笠事件。

在給秦可卿送殯路上,賈寶玉初次邂逅北靜王,兩人相見恨晚,寒暄過後,北靜王直接從手腕卸下了一串珠鶺鴒珠串,謂之皇帝親贈。轉贈了賈寶玉。

賈寶玉視若珍寶,回去後珍藏起來,等着林黛玉從姑蘇回來後,贈送與她。不想手串剛被珍重地放出來,林黛玉卻擲而不取:

“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

賈寶玉只得收回,此事到此為止。

到了第四十五回,賈寶玉雨夜探望黛玉,穿的一身斗笠精細別致,黛玉見後連聲讚歎,問是哪兒得的,賈寶玉得意告知,乃北靜王所贈,若是喜歡,改日再要一副送你。林黛玉聽後忙拒絕:

“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漁婆了。”

如果我們留心,會發現除了林黛玉,賈寶玉還曾將他們之物轉贈另一個人,那就是茜香羅一事。

話説賈寶玉在馮紫英家宴上邂逅了蔣玉菡,兩人一見如故,當下就互換了汗巾,蔣玉菡的贈給寶玉的是北靜王前兒剛送給他的茜香羅,繫上肌膚生香。而賈寶玉送給蔣玉菡的,是襲人送給他的松花汗巾。

回到怡紅院後,賈寶玉便將茜香羅轉贈了花襲人,次日花襲人醒來時,茜香羅已經系在了她的腰上,而她的處理方式是:扔進了箱底。

根據前八十回給出的多處明示暗示,我們可以確定花襲人最終嫁給了蔣玉菡。而賈寶玉在這段姻緣中不知不覺扮演了媒婆的角色。

問題來了,賈寶玉將蔣玉菡之禮轉贈花襲人,最終花襲人嫁了蔣玉菡。那麼,他將北靜王之物轉贈林黛玉,是否意味着林黛玉最終嫁給北靜王?

答案是:否!

原因在這幾次的轉贈過程中,當事人出現不同的行為。

第一個不同的是:花襲人接受了賈寶玉的轉贈;而林黛玉則兩次拒絕賈寶玉的轉贈。

第二個不同的是:在轉贈蔣玉菡禮物之前,賈寶玉將花襲人之物送給了蔣玉菡,由此,蔣玉菡和花襲人之間完成了互贈禮物的情節;而北靜王呢?根本沒機會碰到林黛玉的東西。

所以事實只能是,接受蔣玉菡禮物,並給蔣玉菡送貨禮物的花襲人,嫁給了蔣玉菡。而拒絕北靜王禮物的林黛玉,後來卻拒絕了北靜王。

是的,雖然沒有嫁給北靜王,但是不可否認,作者埋下了這麼多的伏筆,註定佚稿中,北靜王會和林黛玉產生糾葛。這種糾葛就是北靜王求娶林黛玉。

至於北靜王如何得知林黛玉此人,又是如何求娶的,因為與此主題相去甚遠,也因為之前我們多次詳細推測過,所以這裏就不贅言了。

哪位要問了,如果林黛玉不是王妃,那她瀟湘館別名“有鳳來儀”怎麼解釋?

沒錯,“鳳”一詞,是神鳥,多被用於代表尊貴的帝王。而更多時候,是指鳳凰,鳳凰則指王妃?

而林黛玉的住所被冠之“有鳳來儀”,似乎暗指林黛玉就是一位妃子,加上其別號“瀟湘妃子”,似乎意味着林黛玉會嫁一個王級的人物。

有沒有這種可能呢?別急,在《紅樓夢》裏,“有鳳來儀”的解釋,絕非僅此而已。

文本中,關於瀟湘館為何會題“有鳳來儀”四字,作者通過賈寶玉之口給出瞭解釋:

“這是第一處行幸之處,必須頌聖方可。”

賈元春遊幸大觀園,第一處就是瀟湘館,這時,瀟湘館的“鳳”,就成為了賈元春這隻名副其實的鳳凰。

其次,黛玉的別號“瀟湘妃子”,源於其愛哭,探春笑稱“將來她哭林姐夫去”,為此取了這麼個別號。我們知道,能讓林黛玉哭的人,只有賈寶玉一人,這是她前世許下的諾言。所以這個“林姐夫”,就是賈寶玉。

值得一提的是,賈寶玉也曾被稱為“鳳凰”,結合“有鳳來儀”來看,就是愛慕的人來臨的意思嘛。

最後一層,在《葬花吟》中,“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句明確預示了林黛玉是清清白白死去的。如果她嫁了北靜王,能以死守住貞潔嗎?那不僅是她本身,賈家都要被連累。以作者的筆墨,寫不出這麼狗血的劇情。

我們還應當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縱觀全書,除了賈寶玉,作者不曾描寫過她與某位男子相處的場景,即便是老師賈雨村護送其上京,表兄賈璉護送其下揚州,那長長的一段路程,他們必然有所接觸,可是卻沒有一字相關,為何?因為林黛玉是仙子啊,她此生下凡只會與賈寶玉一個男子產生瓜葛,其他一概不入她眼,連説話都嫌被玷污。

如此被作者愛惜的林黛玉,又怎麼會臨了臨了跟了北靜王呢?她與北靜王的關係,最多是在其求娶時,無助絕望中淚盡而亡罷了。

紅樓夢林黛玉嫁給誰了?林黛玉嫁給北靜王了嗎?

林黛玉嫁給北靜王

從古至今,很多人研究《紅樓夢》,曹雪芹留下的前八十回故事引人遐想,從此也衍生出很多研究《紅樓夢》的學派,在不同的人眼中,故事的結局也是不一樣的。後來,高鶚補上的後四十回廣為流傳,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樣的結局。有人則猜測,後來林黛玉嫁給北靜王了。

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賈敏的女兒,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表妹。在賈寶玉心中,這個從小就一處玩耍的妹妹,和其他姐妹似乎是不一樣的。只可惜,他們之間朦朧的愛情最後還是被長輩們扼殺於無形之中。林黛玉才思敏捷,貌如桃花,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兒。相傳,她前世是一棵絳珠草,受神瑛侍者灌溉之恩,決定今生用所有眼淚償還,所有才那麼愛哭鼻子。

北靜王是當今皇上的弟弟,原名水溶,被封為北靜王。他雖然貴為皇室血統,但是為人謙和,從來不以位壓人。因為祖上是世交,並且他和年齡相當的寶玉相互欽佩,彼此欣賞,所以二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北靜王還曾將皇上贈與他的鶺鴒念珠轉贈與寶玉,後來寶玉將念珠又送給了林黛玉,想來那是黛玉和王爺就結下了淵源,或許曹雪芹在此就是暗示,日後林黛玉嫁給北靜王。

誠然,比起林黛玉香消玉殞,林黛玉嫁給北靜王這一結局少了幾分悽慘,多了幾分温情。温柔如北靜王,應該會使玻璃心的林黛玉幸福吧。

林黛玉與北靜王結局

在廣為流傳的《紅樓夢》版本中,唱着“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瀟湘妃子林黛玉難逃最後香消玉殞的結局。而贈與寶玉鶺鴒念珠的北靜王,在解救了榮國府的危機後再沒有出現過,或許他妻妾成羣,過着平凡王爺的生活。但是,民間流傳的另一版本的《紅樓夢》將林黛玉與北靜王結局改寫,成就一段佳話。

林黛玉和北靜王各自的結局或悽慘或平淡,看慣大團圓結局的廣大中國觀眾當然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局。還好曹雪芹只寫了前八十回,結局還未寫定。折中的辦法就是將林黛玉與北靜王結局合在一起,兩個同樣落魄的人靠在一起相互取暖。

通過林黛玉與北靜王結局來看,最後林黛玉嫁給了北靜王為妾。想來也是啊,貴為王爺的北靜王肯定從小就成親有了家室,到認識林黛玉的時候,估計他早已妻妾成羣。所以,縱然林黛玉才貌雙全,家世顯赫,也只能委身嫁作妾室。不過,北靜王為了她置妻妾於不顧。

相傳,他們像西施和范蠡那樣,泛舟湖上,吟詩作曲,瀟灑自得,簡直比神仙還快活。比起孩子氣的賈寶玉,儒雅的北靜王更適合林黛玉,他善良體貼,更懂得心疼人。把一生的眼淚都償還給寶玉的黛玉,自此再也不會流淚了吧,淺笑梨渦,明眸中自此只容得下一個人,那就是伴她一生的北靜王。神仙般悠然自得的生活,飄之水中,悠然水上,林黛玉也終於做了回真正的瀟湘妃子。

北靜王和林黛玉是什麼關係

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你要問北靜王和林黛玉是什麼關係?其實是這倆人唯一的接觸便是,北靜王路祭秦可卿碰上賈寶玉,然後送了寶玉一串香珠。寶玉回家又轉送黛玉,被黛玉拒絕。除了這一點倆人是沒有關係的。

《紅樓夢》後三十回合,曹雪芹似乎有意要撮合林黛玉和北靜王,竟讓林黛玉和北靜王之間多了些曖昧不清的元素。這樣看來北靜王和林黛玉是什麼關係似乎讓人有點霧裏看花了。眾所周知,北靜王是一代王爺,其氣度不凡,就連寶玉見了也不得不服。而林黛玉呢,惜花之人。本身又如同花朵一般的女子,將這兩人放在一起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合適。《紅樓夢》裏講黛玉不是病死,而是相思而死。這個相思的對象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賈寶玉。那既然這個林黛玉心心念唸的都是賈寶玉,又怎麼會和八竿子打不着的北靜王有什麼關係呢?硬要把他們扯在一起恐怕只是讀者的意淫罷了。後面説到林黛玉死的那天,寶玉回家通報説北靜王的愛妾沒了,北靜王哭的好慘。這一段中曹雪芹在原著中只是草草帶過,然而就有人把北靜王的愛妾聯想成林黛玉,而揣測兩者有什麼關係,其實這只是個巧合而已。北靜王和林黛玉唯一的聯繫便只是那串香珠,除此以外怕是兩個連面都沒見過的人了。

北靜王和林黛玉是什麼關係説到這裏彷彿就已經很清楚了。自古英雄配美人,大家只是把這個美好的願望投射在這兩個原型上罷了,其實兩人本是沒什麼關係的。本是虛構的人物,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理所應當把。

林黛玉最終嫁給誰做小妾了?

《紅樓夢》林黛玉最終結局:嫁給北靜王做小妾。

《紅樓夢》由於後四十回的缺失,導致書中很多人物的結局變得模糊迷離,尤其是女主林黛玉的結局,受到眾多論者的討論。

目前主要有這麼幾種猜測:第一種,林黛玉早早夭逝,死在賈寶玉成親之前;第二種,賈母、王熙鳳等人偷行調包計,林黛玉在金玉大婚之夜溘然長逝,即高鶚續寫結局;第三種,則認為林黛玉淪為賈府聯結北靜王府的工具,最終嫁給了北靜王水溶為側妃,其後淚盡而亡。

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容貌清麗,兼有詩才,是古代文學作品中極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5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10歲師從賈雨村啟蒙。外祖母賈史氏疼愛幺女賈敏,愛屋及烏疼愛黛玉,10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寢食起居,一如嫡孫賈寶玉。

與11歲的賈寶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賈母打點,自視地位在三春(迎春、探春、惜春)之上,實則只是隔一代近親,因被王夫人的僕人最後一個送宮花而很不愉快。

11歲時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12歲時,賈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裏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

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梅竹馬,脂硯齋説“二玉近中遠”“實遠之至”。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才女榜上並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林黛玉最後於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曹雪芹的哪三點構思證明,林黛玉並沒有被迫嫁給北靜王?

希望林黛玉有個好的歸宿,這是很多黛玉迷們的願望,但這並不是曹雪芹寫這本小説的目的。林黛玉嫁給北靜王,這種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

北靜王在小説中的意義

北靜王的原型根據劉心武老師的追索,有乾隆的第六子永瑢的影子。北靜王的名字叫水溶,與永瑢很接近,也符合諧音命名的特點。

但是永瑢的年齡與曹雪芹相差比較大,倒是康熙的第二十一子允禧與曹雪芹相近,而永瑢後來在乾隆年間過繼給了允禧為孫。允禧比雍正小三十三歲,他無心權力,能詩善賦,能書擅畫,很可能私下與曹雪芹有交情。

因此,北靜王的原型水溶很可能是允禧和永瑢的融合,而能被曹雪芹寫入小説的人物,有三類,一類是被作者崇拜的人,一類是被作者唾棄的人,還有一類便是被命運左右的人。

這三類人,我們在小説中都可以找到原型,北靜王就是曹雪芹所崇拜的人,有人把他稱為賈寶玉的精神領袖。年輕有為,有着自己評判世人的獨特價值觀。

二類,我們從作者的諧音命名上可以看出來,比如卜世仁、單聘仁、戴權等。第三類便是無法掌握命運的人,比如甄英蓮、馮淵、元迎探惜(原應歎息)等人。

曹雪芹將現實中對允禧和永瑢的感情融入到了小説中,紅學界一向認可紅樓為曹雪芹的自傳小説,並且將曹雪芹當作賈寶玉的原型。

小説中的北靜王經常在私下召集一些興趣相投的人到府上開坐談會,那麼在現實中,很有可能曹雪芹在現實中也經常被允禧請到府上與志趣相投的人開坐談會,自然也就和永瑢也熟悉了起來。

所以,從原型追溯這個角度上看,北靜王的存在更多的是為賈寶玉準備的,而不是為林黛玉量身訂作的對象。

不符合木石同盟傳説構想

小説在開篇便是兩個神話傳説,女媧補天被遺棄的大石一心要去繁華之地走一遭。這個神話是為賈寶玉準備的,它不僅賦予了寶玉石性的性格,而且為賈寶玉的結局作了鋪墊,從哪裏來還回到那裏去。

另一個神話便是木石同盟,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恩怨故事。知恩圖報也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曹雪芹也把這種中國元素運用到了小説中,自創了一個傳説,以淚報恩,淚盡而亡,多麼美麗的一個傳説,但它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個悲劇。

在這個傳説當中,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的仙草不止絳珠一顆,但唯有絳珠仙草吵着要報恩,一廂情願的追逐,換來的是傷痕累累。這中間涉及到的人物只有神瑛和絳珠,沒有第三個人,而且傳説的結局也是註定的,以絳珠仙草淚盡而結束她的人間之旅,同樣也是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賈寶玉有諸多的人間俗緣,但林黛玉身上沒有。在賈寶玉的身上有兩個神話加持,所以,我們看到賈寶玉在小説中的角色比林黛玉要複雜,他面臨的人生境遇是全方位的,矛盾也是全面的。他要面對男權的各種挑戰,也要面對婚姻的壓力。而林黛玉則不然,她面臨的矛盾是單一的,她的人間之旅皆為還淚而來。

當她的愛情失敗後,也是她淚盡而歸的時間,因此,從小説原始的神話傳説來看,林黛玉不可能嫁給北靜王。

林黛玉和北靜王在小説中的交集

在小説的情節設置上,林黛玉和北靜王並沒有見過面,有過交集的情節也只有兩處。

第一處,第16回,北靜王送了賈寶玉一串御賜的鶺鴒香念珠,寶玉認為這是一件貴重的禮物,剛好黛玉回京,他便把此物轉送黛玉,誰知黛玉不僅不要,而且還把它扔了,還罵道“什麼臭男人拿 過的,我不要他。”

黛玉對權勢的厭惡比寶玉還要甚,她的一生都與權勢沒有關係,秉持着“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人生理念,她口中所罵的臭男人,既是對權勢的厭惡,又是對寶玉以外男人的拒絕。

第二處,第45回,在一個秋雨淅瀝的晚上,寶玉穿着北靜王送得蓑衣斗笠來看她,黛玉看着很特別,寶玉便説要向北靜王也弄一套來送她,黛玉説她不要,不然就變成畫上的漁婆,和寶玉的扮象漁夫湊成一對了,黛玉這次的挽拒是出於害羞,與上次拒絕的鶺鴒香念珠完全不同。

所以,林黛玉與北靜王在小説中的交集,完全是出於刻畫林黛玉的形象而設定的,並不是為了與北靜王牽紅線。

在曹雪芹的構思中,林黛玉有沒有可能被迫嫁給北靜王或與其定親呢?

提這個問題的作者想必是看到北靜王給寶玉的禮物,一個手串一套簑衣,寶玉都拿到黛玉那裏獻寶,想轉送給黛玉,但是被黛玉乾脆利落的徹底拒絕了。感覺和寶玉把蔣玉菡的汗巾子轉送給襲人一樣,是為後文的兩人婚姻做鋪墊,畢竟襲人和蔣玉菡最後成為一對是沒有任何疑義的。

説實話,當初看到這裏我也是十分疑惑,很替賈寶玉擔心,畢竟那時候年紀小,還是非常喜歡賈寶玉的。但是林黛玉的徹底拒絕禮物讓我又放心了不少。

但是後來大點再看紅樓夢,又開始惋惜,畢竟北靜王也是人中龍鳳,無論品貌才情家世比起富貴閒人賈寶玉不知好了多少,心裏只巴望着北靜王還沒有妻室,和黛玉能來一個天雷勾動地火的相遇才好,怎麼也比黛玉成天為賈寶玉情根深種、哭哭啼啼不招人待見、最後被寶釵成功第三者上位而氣死強,當然這是玩笑話,但果真是想過的。

我想,作者寫這個線索一定不是白寫的,但是黛玉是情比金堅,任何人也不可能替代賈寶玉在她心裏的位置,畢竟她是來還淚的,淚盡而亡。

但是北靜王倒是真有可能在某個場合見到林黛玉而一往情深,想那個薛呆子看見林黛玉立馬忘了母親妹妹香蓮的危險處境直接酥在那裏,當然薛呆子看看林黛玉我都覺得侮辱了林黛玉的仙美,但也由此可知林黛玉是那種讓人一見傾心的大美人。

個人猜測這是作者的小心思。就是希望那個和他相愛的女子,從此再也看不上別人,就算是風流倜儻温文爾雅、比他強上很多倍的北靜王也無法奪走林黛玉的心,林黛玉自始至終都是至愛他賈寶玉一人,多情而執着。而且專門安排襲人和蔣玉環的環節作為對照,表明連和他同牀共枕過的襲人都能見異思遷,但是林黛玉不會,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休想讓林黛玉移情別戀,他賈寶玉就是林黛玉心裏的唯一。

TAG標籤:強娶 林黛玉 北靜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