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梅花鹿品種有哪些

梅花鹿品種有哪些

東豐梅花鹿:體型中等,體質結實,體型呈正方形。

頭方正,額寬臉短,嘴巴粗短、平齊,鼻樑平直,目光温和。

西豐梅花鹿:體型中等,體質結實,體軀較短。

夏毛多呈淺橘黃色,花斑大而新鮮,冬毛公鹿有灰褐色毛。

四平梅花鹿:中等體型,體質緊湊結實。

面窄稍長,額較寬,眼大明亮有神。

雙陽梅花鹿:外形清晰,背線較淺,體型中等,頭長額寬,胸部寬深毛色較深,梅花斑點大腹圍較大。

長白山梅花鹿:體型中等,結構勻稱,明顯呈矮粗型。

夏毛橘紅色,花斑大小適中,近腹部花斑大而密,無背線。

冬毛密厚灰褐色,花斑不明顯。

興凱湖梅花鹿:體質結實,體軀粗、圓,全身結構緊湊,頭較長,額平寬,角基距較短,四肢較粗長強健,蹄堅實,茸根較細,茸上衝,主幹粗、圓短,嘴呈元寶形。

敖東梅花鹿:體型中等,體質結實;體軀圓粗,胸寬而深,腹圍較大,背腰平直,臀豐滿,無肩峯,四肢較短;頭方正,額寬平,耳大小適中,目光温和,眼大無眼圈,頸較粗,尾中等長;角基距較寬,角基圍中等,角柄低而向外側斜。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梅花鹿品種有哪些”主要包括:雙陽梅花鹿、興凱湖梅花鹿、四平梅花鹿、麋鹿、斑鹿、雙陽梅花鹿、興凱湖梅花鹿、四平梅花鹿、麋鹿、斑鹿,並且大部分用户都認為雙陽梅花鹿更好。

雙陽梅花鹿:我國唯一培育成功的定型品種, 所產鹿茸具有質地鬆嫩、茸形完美、色澤鮮豔和有效成分含量高等優點。

興凱湖梅花鹿:由烏蘇裏梅花鹿經過多年風土馴化、4 個世代系統選擇培育而成, 育種期間未引進外血。

該品種飼養方式是採用人工放養, 屬森林濕地草原地區放牧型品種。

四平梅花鹿:屬中等體型,體質緊湊結實;面頰稍長,額較寬,眼大、明亮、有神。

公鹿頸粗短,結合良好。

鹿的種類繁多,常見梅花鹿、麋鹿、斑鹿、馴鹿、馬鹿等。

其中梅花鹿是一種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無角。

它的羣居性不強,雄鹿往往是獨自生活的,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以及黃昏階段,生活區域會隨着季節變化而變化。

春季多在半陰坡,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冬季喜歡在温暖的陽坡。

主要有梅花鹿、馬鹿、水鹿、馴鹿、坡鹿、麋鹿、斑鹿、白脣鹿等。

“梅花鹿品種有哪些”主要包括:雙陽梅花鹿、興凱湖梅花鹿、四平梅花鹿、麋鹿、斑鹿、雙陽梅花鹿、興凱湖梅花鹿、四平梅花鹿、麋鹿、斑鹿,並且大部分用户都認為雙陽梅花鹿更好。

雙陽梅花鹿:我國唯一培育成功的定型品種, 所產鹿茸具有質地鬆嫩、茸形完美、色澤鮮豔和有效成分含量高等優點。

興凱湖梅花鹿:由烏蘇裏梅花鹿經過多年風土馴化、4 個世代系統選擇培育而成, 育種期間未引進外血。

該品種飼養方式是採用人工放養, 屬森林濕地草原地區放牧型品種。

四平梅花鹿:屬中等體型,體質緊湊結實;面頰稍長,額較寬,眼大、明亮、有神。

公鹿頸粗短,結合良好。

鹿的種類繁多,常見梅花鹿、麋鹿、斑鹿、馴鹿、馬鹿等。

其中梅花鹿是一種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無角。

它的羣居性不強,雄鹿往往是獨自生活的,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以及黃昏階段,生活區域會隨着季節變化而變化。

春季多在半陰坡,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冬季喜歡在温暖的陽坡。

主要有梅花鹿、馬鹿、水鹿、馴鹿、坡鹿、麋鹿、斑鹿、白脣鹿等。

東豐梅花鹿:體型中等,體質結實,體型呈正方形。

頭方正,額寬臉短,嘴巴粗短、平齊,鼻樑平直,目光温和。

西豐梅花鹿:體型中等,體質結實,體軀較短。

夏毛多呈淺橘黃色,花斑大而新鮮,冬毛公鹿有灰褐色魚毛。

四來自平梅花鹿:中等體型,體質緊湊結實。

面窄稍長,額較寬,眼大明亮有神。

雙陽梅花鹿:站均液促紅夜雷外形清晰,背線較淺,體型中等,頭長額寬,胸部寬深毛色較深,梅花斑點大腹圍較大。

長白山梅來自花鹿:體型中等,結構勻稱,明顯呈矮粗型。

夏毛橘紅色,花斑大小適中,近腹部花斑大而密,無背線。

冬毛密厚灰褐色,花斑不明顯。

興凱湖梅花鹿:體質結實,體軀粗、圓,全身結構緊湊,頭較長,額平寬,角基距較短,四肢較粗長強健,蹄堅實,茸根較細,茸上衝,主幹粗、圓短,嘴呈元寶形。

敖東梅花鹿:體型中等,體質結實;體軀圓粗,胸寬而深,腹圍較大,背腰平直,臀豐滿,無肩峯,四肢較短;頭方正,額寬平,耳大小適中,目光温和,眼大無眼圈,頸較粗,尾中等長;角基距較寬,角基圍中等,角柄低而向外側斜。

梅花鹿的種類有多少?

梅花鹿是中型鹿,體重80-130千克,夏毛為棕褐色、黃褐色或棕紅色,周身佈滿白斑,如梅花一樣,故稱梅花鹿。我國的梅花鹿共有6個亞種,現僅存原產東北長白山

梅花鹿什麼品種好

梅花鹿主要是茸用,家養的梅花鹿經過多年人工培育而形成的,已形工培育品種(品系)的有雙陽梅花鹿、西豐梅花鹿、長白山梅花鹿等優良品種。

1、雙陽梅花鹿:雙陽梅花鹿是在雙陽型梅花鹿基礎上人工培育的品種;具有早熟高產的特點, 成年公鹿體高101—111cm,體長103—113cm,體重130Kg;額寬平,胸寬深,白花大而鮮,茸粗長,肥嫩上衝。1—10鋸公鹿平均鮮茸重2.9Kg以上,58.2%的公鹿鮮茸達到3kg,母鹿繁殖成活率達82%,仔鹿初生重5.62—5.76kg,遺傳性穩定,具有較高的育種價值。

2、長白山梅花鹿是在撫松型梅花鹿基礎上人工培育而成。性情温順,生產利用年限長。 成年公鹿體高95—117cm,體長95—115cm,體重134kg,頭大,頸粗短,胸寬腹大,鹿茸挺園上衝;1—15鋸公鹿鮮茸平均3.16kg,57.3%的公鹿鮮茸達3.0kg,母鹿繁殖成活率達80%,初生仔鹿體重5.2—6.2kg。

3、西豐梅花鹿也是人工培育品種,具有高產早熟,遺傳性狀穩定等特點。 公鹿體高98—108cm,體長102—109cm,體重110—130kg;四肢短而粗,胸腹圓大,頭額寬平眼大。1—10鋸公鹿鮮茸平均3.06kg,70.9%的公鹿鮮茸達3.0kg;母鹿繁殖成活率70—80%,仔鹿出生重5.8—6.1kg。

梅花鹿什麼品種好?

1、

1、雙陽梅花鹿

雙陽梅花鹿是我國經過多年的培育才養殖而成的一種比較早熟的梅花鹿品種,它的體型比較大,七年的梅花鹿大概就有兩百七八十斤,它的優點就是產下的鹿茸非常的鬆嫩,色澤方面也比較鮮嫩而且賣相也非常的不錯,最重要的就是鹿茸的效果非常的不錯。鹿茸的產量相對而言也比較高,其次就是雙陽梅花鹿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很容易養,而且和其他品種的梅花鹿進行雜交之後的新鹿質量也不錯,幼鹿的成活率也比較高,是一種比較成功的人工養殖的梅花鹿品種。

2、西豐梅花鹿

西豐梅花鹿也是一種人工培育出來的品種,但是它在很多方面都比不過雙陽梅花鹿,但是相對於很多的雜交品種來説西豐梅花鹿還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選擇,它的生長週期比很多品種的梅花鹿都要短,而且產量和遺傳基因都是比較強悍的。成年的西豐梅花鹿一般是在兩百二三十斤左右,四肢比較短,所以看起來很圓潤,每年的幼鹿成活率可高達百分之八十左右,繁殖也是比較穩定的。

3、興凱湖梅花鹿

興凱湖梅花鹿的原型其實是烏蘇裏梅花鹿,烏蘇裏梅花鹿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生長週期還有配種情況以及繁殖能力都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由於後天的環境對烏蘇裏梅花鹿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國家處於對烏蘇裏梅花鹿的保護,對它們進行了人工培育,經過多年的人工飼養,終於培育成功,所以講究取名為興凱湖梅花鹿,改良之後的興凱湖梅花鹿在兩歲半左右就可以進行初次配種了,而且公鹿產下的鹿茸質量好而且產量高,並且基本上都沒有什麼畸形,幼鹿的成活率可達到百分之八十三左右,是很多梅花鹿無法達到的高度。

4、長白山梅花鹿

長白山梅花鹿的一個特點就是和其他的梅花鹿相比體型要小很多,成年的的梅花鹿也就只有一百六十斤左右,它的花斑長的病不是很明顯,而且沒有背線,它鹿茸的產量並不能和雙陽梅花鹿以及興凱湖梅花鹿相比,但是它的繁殖能力確實它們中間最強悍的,每年的幼鹿成活率可高達百分之八十六,所以很多地方人工養殖的梅花鹿都是長白山梅花鹿,因為產量高,可以作為梅花鹿養殖的重點考慮對象。

哪個品種梅花鹿最好

雙陽梅花鹿品種

是中國和世界上第一個茸鹿人工培育品種,也是最好的梅花鹿品種。鹿茸具有質地鬆嫩、茸形完美、色澤鮮豔和有效成分含量高等優點。

產茸性能:茸質鬆嫩上衝。鮮茸單產3.0kg,幹茸單產1.2kg以上。公鹿產茸利用年限10年。

繁殖性能:母鹿繁殖成活率為82.82%。比西豐梅花鹿高8.22%,比長白山梅花鹿高1.42%。 母鹿繁殖利用年限10年。

其他還有

西豐梅花鹿

產茸性能:鮮茸單產3.083kg,幹茸單產.203kg,公鹿產茸利用年限10年。

繁殖性能:母鹿繁殖成活率為74.6%,母鹿繁殖利用年限10年。

長白山梅花鹿(品系)

產茸性能:鮮茸單產3.166kg,幹茸單產1.232kg,公鹿產茸利用年限10年。

繁殖性能:母鹿繁殖成活率 81.4%,繁殖利用年限10年。

敖東梅花鹿

敖東梅花鹿品種 茸形規整,茸質鬆嫩,繁殖力和產茸力高,遺傳性能穩定等突出特點。

產茸性能:成年公鹿平均單產成品幹茸1.2kg以上。

繁殖性能:母鹿繁殖成活率在80%以上。

四平梅花鹿

繁殖性能:成年母鹿繁殖成活率87.2%,比全國平均水平70%高出17.2%。比雙陽梅花鹿高4.4%,母鹿繁殖利用年限為10年。

產茸性能:鹿茸主幹粗短,嘴頭粗壯上衝,茸質鬆嫩,多呈元寶形。1-12鋸公鹿三杈鮮茸平均單產3.42kg。

三杈鋸茸平均優質率89.3%,二槓鋸茸平均優質率96.2%。公鹿生產利用年限為10年。

興凱湖梅花鹿

產茸性能:鹿茸主幹粗長,枝頭肥大鬆嫩。成年公鹿平均單產鮮茸2.644kg,幹茸0.942kg以上,最高產量達5kg以上,生產利用年限可達15年。

繁殖性能:育成母鹿16月齡參加配種,母鹿繁殖成活率達83%以

鹿的種類有哪些?

我國有鹿科動物9屬16種,它們是

斑鹿屬的斑鹿;鹿屬的梅花鹿。水鹿(黑鹿)、白脣鹿、馬鹿、澤鹿(坡鹿);糜鹿屬的糜鹿;狍屬的狍;駝鹿屬的駝鹿;馴鹿屬的馴鹿;麂屬的黑麂、小麂、赤麂;毛冠鹿屬的毛冠鹿;獐屬的獐(河麂)。

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分佈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

擴展資料: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徵,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脱落受腦下垂體和激素的影響。

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脱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着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脱落。

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後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有角種類的雌鹿如無角亦不具獠牙狀上犬齒。雄鹿大於雌鹿。毛色冬深夏淺,多數幼鹿有白色斑點。

鹿有多少品種?

鹿在全世界約有52個品種。分別包含了花鹿屬的4種、鹿屬的10種、黇鹿屬的2種、麋鹿屬的1種、毛冠鹿屬1種、麂屬的7種、獐屬的1種、駝鹿屬的2種、馴鹿屬的1種、狍屬的2種、空齒鹿屬的2種、南美澤鹿屬的1種、草原鹿屬的1種等。

其中該52個鹿的品種中最為常見是梅花鹿(為亞洲東部特產種類)、馬鹿(國內分佈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歐亞駝鹿(廣泛分佈於歐亞和北美的北部)、狍(分佈於東北、內蒙古、青海、河北、河南)以及馴鹿(廣泛分佈於歐亞和北美北部)。

擴展資料:

梅花鹿分佈範圍:

1、中國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台灣亦分佈有一個特有亞種。

2、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立陶宛、馬達加斯加、新西蘭、菲律賓、波蘭、烏克蘭、英國和美國等地區已引進梅花鹿。

3、在韓國,梅花鹿已經滅絕,朝鮮和越南的種羣也面臨着可能滅絕的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梅花鹿

鹿的種類有哪些?

鹿的種類有:

1、梅花鹿:

梅花鹿是一種中小型鹿,體長125至145釐米,尾長12至13釐米,肩高70至95釐米,體重70至100千克。毛色夏季為慄紅色,有許多白斑,狀似梅花;冬季為煙褐色,白斑不顯著。頸部有鬣毛。雄性角長達30至66釐米。

2、歐亞駝鹿:

歐亞駝鹿是鹿科、駝鹿屬動物。頭體長2.0~2.9米,肩高1.7~2.1米,尾長7~10釐米,體重:雄性320~450千克,雌性275~375千克。

3、加拿大馬鹿:

加拿大馬鹿是有蹄類與偶蹄目中的大型動物,雄鹿有着碩大的鹿角,於春季開始成長,並於每年冬季脱落。它們的皮毛視季節與棲息地的種類,會有不同的色澤。

4、麋鹿:

麋鹿是偶蹄目、鹿科、麋鹿屬的哺乳動物,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

5、馴鹿:

馴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身長約200釐米,肩高100-120釐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複是其外觀上的重要特徵。

常見鹿有幾種

梅花鹿:毛髮多為慄紅色,分佈有梅花形白斑。 豚鹿:體型中等,四肢短粗,臀部圓潤,毛髮多為淡褐色。 白脣鹿:因嘴脣下頜為白色而得名,體型高大。 馬鹿:體型和馬相似,羣居分佈。 坡鹿:外形和梅花鹿相似,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常見的鹿有哪些品種

1、梅花鹿

梅花鹿是一種中小型鹿,體長約為130釐米,毛髮多為慄紅色,分佈有形似梅花的白斑,而且梅花鹿常在早上、黃昏活動,羣體性不強,雄性梅花鹿會獨自活動。

2、豚鹿

豚鹿又叫蘆蒿鹿、豬鹿,其體型中等,四肢短粗,臀部圓潤,毛髮多為淡褐色,且雄鹿長有三叉狀鹿角,但目前豚鹿的數量稀少,屬於瀕危物種。

3、白脣鹿

白脣鹿體型高大,全身覆蓋有厚密的粗硬毛,因嘴脣下頜為白色而得名,是一種典型的高寒動物,多棲息在海拔為3000米到5000米的高山樹林中,以羣體形式活動。

4、馬鹿

馬鹿又叫紅鹿、赤鹿,屬於大型鹿類,其體型和馬相似,毛髮為深褐色,腹部為淺褐色,常以羣體形式棲息在高山森林中,夏季會在清晨和夜間活動,冬季則會在白天活動。

5、坡鹿

坡鹿又叫澤鹿,外形和梅花鹿相似,但體型偏小,毛髮多為黃棕色,背脊兩側均有一道白色斑點,主要棲息在東南亞、海南的丘陵草坡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現存的鹿有哪些種類?

梅花鹿是鹿科鹿屬的1種。因為身上有一些明顯的白斑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排列成行而得名。也叫花鹿。梅花鹿分7個亞種,中國有5個亞種。鼻端裸出而呈裂縫狀;雄鹿有角,每年約4月脱盤長茸,其角一般到4杈為止,眉杈斜向下伸,第2杈與眉杈相距甚遠;冬天毛的顏色為慄棕色,白色斑點不顯,尾下部為白色,腹毛淡棕;夏天毛紅棕色,有的為暗灰褐色,背部中線地方為黑色,有的至尾部黑色線變細,尾上部黑色,下部白色。分佈於西伯利亞東南方,日本,中國的東北、華北、東南和台灣。現今野生梅花鹿數量非常稀少;中國列為一類保護動物。棲於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邊緣,一般不進入密林。冬季多在陽坡低凹背風處,春秋則在空曠少樹地區活動。夏季喜蔭涼,多在陰坡開闊透風的地方,有時為了避免蚊蠅叮咬也到高山草原活動。性機警,晨昏時結羣。主要以青草、嫩芽、樹葉、沙蔘等為食。每年8~11月交配,懷孕期7~8個月,4~6月為產仔盛期,每胎1~2仔。

麝(Moschusmoschiferus),體型較小,體重約10公斤。雌雄性皆無角。雄性上犬齒獠牙狀,突出口外。後肢比前肢長。具膽囊。雄麝有麝香腺,分泌具有濃郁香氣的麝香,是極名貴的藥材和高級香料。我國麝香的產量與質量均居世界之首位。在分類上有人主張麝應單科。

麂(Muntiacusmuntjak),是華南地區常見中型鹿類。麂皮細韌,是服裝製革和精密儀器用革的良好材料,為我國傳統出口商品。

梅花鹿(Cervusnippon),夏毛紅棕色,有顯著的白色斑點,冬毛棕褐色,白色斑點不顯。臀部具明顯的白斑。雄性角有四叉。眶下腺發達。在我國曆史上曾有過廣泛分佈,但目前僅存於安徽少數地區和四川最北部。我國很多地區都建立了養鹿場,進行人工繁殖,作為割取鹿茸的主要來源。鹿胎、鹿血、鹿鞭和鹿內臟等均是貴重的藥材。

馬鹿(Cervuselaphus),是大型鹿類,體重可達200餘公斤,鹿茸也是名貴藥材,品質僅次於梅花鹿,但產量較高。

鹿曾經廣泛分佈於每個,澳大利亞有6種在19世紀引進的鹿,它們是:黇鹿、馬鹿、水鹿、豚鹿、蒂汶黑鹿和花鹿。但由於環境的,只分布在有限的範圍。

通常只有公鹿長角,馴鹿是惟一一種公鹿和母鹿都長角的鹿,但母鹿的角要小得多。在每年冬天,公鹿的角都會脱落,到春天開始長出新的角,那時鹿角會覆蓋者一層皮,叫做鹿茸。當鹿角成型時,鹿茸就會脱落。

母馴鹿的角是在春天脱落的。另外,麝和獐無的還是母的,都沒有角,它們用長長的獠牙去自衞。公麂既有獠牙也有角,而母麂既沒有獠牙也沒有角。

雪是鹿最大的敵人之一。如果雪並不是很大,那到沒什麼的。但當雪變得非常厚時,它們就很難找到食物,因為雪都把食物蓋住了。另外,雖然鹿跑得很快,但由於有些鹿的體重可達300公斤,當它們跑時,它們就會陷到雪中,減慢它們的速度。僅50公斤的狼便很容易地追上了它們。

不像大多數動物,鹿沒有固定的家。對鹿來説,所謂的家就是地盤。夜晚它們就睡在灌木叢中。在冬天時,當鹿的地盤覆蓋着厚雪時,它們就會再找一個雪相對較淺的地盤。當很多鹿都選這個地盤時,它們就會分地盤。

總的來説,鹿科動物是哺乳類動物中最富有價值的種類。它的價值是多方面的。自古以來,由帝王、貴族到一般老百姓,不論中外,都把“狩鹿”作為一種兼具體育性、社交性、娛樂性以及實用性的重要活動。在古代的記事中,“狩鹿”總是佔有重要地位。連孔子所訂六藝之一的“射”,也和“射鹿”有關。中國古代射獵的,主要是麋鹿,即四不象,到清代康熙、乾隆時是馬鹿和駝鹿。

對一般人説來,獵鹿主要是着眼於經濟價值。鹿全身都是寶,鹿茸、鹿胎、鹿鞭、鹿尾、鹿筋、鹿肉、鹿脯等等,無一不是藥材或補品,另外有幾種鹿的毛皮,可製為高級衣物或皮革。馴鹿更具有廣泛的用途,例如拉雪橇、馱東西、擠奶,等等。近年來駝鹿和梅花鹿還有家畜化的傾向。

正是由幹鹿的經濟價值這樣高,所以人們獵得出多。麋鹿作為一種野生動物,幾乎在一兩千年前就已打絕了。梅花鹿由於鹿茸質量最優,所以在幾十年前已將山西、河北兩個亞種的野生種打絕,另外華南、東北、台灣三個亞種也所剩無幾。其他鹿種也有類似情況。現在國家固然已將絕大部分鹿種列入保護動物名單,但在野外尚未受到嚴格的保護。有些稀有種,例如海南島的坡鹿、華南的梅花鹿、西雙版納的豚鹿等,仍然處在瀕危的邊緣,值得嚴重注意。

中國是世界上產鹿種類最多的國家。屬於鹿科的動物,全世界共有17屬,38種,其中有10屬、18種在中國曾經產或現在仍產。這就是説,中國產的鹿,佔世界鹿屬的一半以上,佔世界鹿種的將近一半。相形之下,前蘇聯的國土比中國大1倍多,但只有5屬、6種;美國和加拿大面積和中國大小相近,各只有4屬、5種;印度的面積固然沒有中國大,但印度素以鳥獸種類“最豐富”著稱,卻只有鹿屬4個、鹿種8個,仍遠不及我國。更應指出,這四個國家,誰都沒有一個特有屬或特有種的鹿科動物,可是在中國產的鹿科動物中,至少有一個麋鹿屬是特有屬,有麋鹿、白脣鹿、毛額黃麂、小黃麂或再加上林麝等四五個種是特有種。另外還有黑麂(毛冠鹿)和河麂(獐子)2屬2種,除緬甸和朝鮮各產少數外,中國分佈既廣,數量又多,所以基本上上可視為我國的特產動物。

四不象就是麋鹿。麋鹿是古書上的名稱,四不象則是民間的俗名。《封神演義》裏講到過四不象,説這是武王伐紂大軍主帥姜子牙的乘騎。小説把四不象描述成“麟頭豸(Zhi)尾體如龍”,這當然與真實形象相去十萬八千里。但這書中所説並不是純粹出自想象。從化石資料可以知道,武王伐紂的時代,正是麋鹿最為繁盛的時代,長江南北出土的麋鹿化石,以商末周初為最豐富,之後逐漸稀少,周朝以後更急劇減少,到秦漢時代已變得極少了。有人認為,麋鹿作為一種野生動物,可能在漢朝時就已經滅亡了。但也有人考證説,直到明朝,甚至清初,在長江以北的蘇北地區,還有殘餘的麋鹿生存,只是數目已微不足道了。

馴鹿:在這麼多“假四不象”當中,以馴鹿最容易引人誤會,因為不僅在大興安嶺產地羣眾叫它四不象,而且許多種古書,例如《清文匯書》、《黑龍江外記》、《異域錄》、《曹廷裘日記》等,都將它傳得很廣很久,使得人們相信這就是真的四不象。記得1950年春北京動物園重新開園之際,報紙上和動物説明牌上都有“四不象”一名,人們興沖沖跑去一看,原來就是馴鹿。

馴鹿和麋鹿在外形上的區別較大,即使外行人也不難一眼看清。麋鹿是尾巴最長的鹿,馴鹿的尾卻極短。麋鹿的角好似沒有眉杈,各杈皆向後發展,馴鹿卻有非常複雜的向前生長的角杈,而且它是惟一雌雄皆長角的鹿種。在體形毛色上也有不少差別。二者惟一相同之處,就是蹄子扁平寬大,間距較寬,懸蹄發達。這是因為麋鹿原來生活在沼澤和濕地,而馴鹿則長期活動在冰天雪地,二者都需要這種類型的蹄子。

中國沒有真正野生的馴鹿。鄂温克族人所豢養的馴鹿,估計現有1000多頭,不知當初是從哪兒得來的。它們與西伯利亞及北歐各少數民族養的馴鹿,習性上基本相同,都是屬於半飼養、半野生的狀態。日間大都任其跑到山野間自由覓食閒逛,晚上跑回村裏過夜。有需要時,就把它套上拖雪橇,馱東西,擠鹿奶,甚至宰殺剝皮、割肉、煉油。寒帶少數民族需要馴鹿,正好比青藏高原上的人需要犛牛一樣。

駝鹿:駝鹿的情況卻不同。它是真正的野生動物。它的分佈區不象馴鹿那樣靠北,在我國可以分佈到大小興安嶺的北緯四十七八度一帶。《動物學大辭典》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麋”。這就更容易使之同“麋鹿”相混淆。在大興安嶺有人口叫它“四不象”,但是在小興安嶺就沒有人這樣叫了。看來還是叫它“駝鹿”最為相宜,因為它身體高大如駱駝,四條長腿也有一點像駱駝,肩部特別高聳,略似駝峯。

駝鹿是世界上所有鹿中個體最大,角也最大的鹿。頭很大,臉特別長,脖子非常短,鼻子肥大而下垂,喉下有肉柱,上有許多垂毛,軀體十分雄壯短粗,四條腿卻又細長得不成比例。雄鹿的角與別的各種鹿的角形狀都不同,不是枝杈形,而是扁平的鏟狀,中間寬闊似仙人掌,四周生出大量的尖杈,最多可達三四十個。每支角的長度可超過一米,最長的竟達1.8米,寬度能達40釐米。兩支角的重量就達三四十公斤。那支撐着如此巨大的角的身體,不用説也是大得可觀了。在阿拉斯加曾經發現過肩高超過2米,體長將近3米,體重達到650公斤的大駝鹿。在興安嶺獵獲的駝鹿,沒有超過500公斤重的,毛色也較淡,角出較小,不十分寬扁。

駝鹿生活在亞寒帶多湖沼的森林地區,不愛吃草,喜歡吃嫩枝葉和樹皮,春夏秋三季常下水浸泡,攝取水草和蓮花、蓮莖,冬季則在雪地上覓食各種苔蘚。很少集合成羣。牡鹿平時更喜歡獨居,但在冬季缺食時,卻有過混人牛羣裏覓食的情況。在內蒙古阿爾山的牛羣中,就曾有兩隻駝鹿被人捉住,其中一隻雌的被送到北京動物園展覽。

駝鹿和馴鹿也有鹿茸,論尺寸和重量都比梅花鹿茸大得多,但據説質量次,藥用效能低。其原因還不清楚。駝鹿如此巨大,肉量自然很可觀,可是味道如何,似乎沒有多少人稱道。但據説古代著名美味“八珍”之一的“猩脣”,就是它那肥大下垂的鼻脣。

駝鹿在外國是一種最重要的狩獵獸。人們獵它,是為了要它的巨角做紀念品。在我國,鄂倫春等少數民族獵它,是為了吃肉取皮。現在,它屬於國家第二類保護動物。至於麋鹿和馴鹿,因為都沒有野生種,所以都不用列入國家保護動物的行列。

黑鹿:在湖南南部多水的山林裏,還有一種“假四不象”,就是黑鹿。越過湘粵邊境,到了廣東北部的山區,人們叫它水鹿。在四川產地,它的名字是黑鹿。到了雲南,人們又叫它馬鹿。聽説海南島上的人還叫它水牛鹿。總之,除了湖南人叫它四不象之外,所有各地都承認它是鹿。

這是一種熱帶、帶的鹿種,向南一直分佈到馬來西亞、蘇門答臘,最北的產區是在我國四川西北部和青海南部一帶。台灣島上上有一個亞種。

黑鹿是一種大型鹿,身體粗壯,比馴鹿更為高大,和麋鹿差不多。我國產的黑鹿,雄的肩高可達1.25米到1.3米,體重可達200多公斤。雌鹿較小,重約130到140公斤。毛色一般黑褐,頸和尾的顏色更深。毛十分粗雜。尾巴雖比不上真正的四不象長,但比起其他各種鹿也算是長的。雄鹿有粗大的角,一般長達七八十釐米,粗達十七八釐米,最長紀錄是1.25米。這種鹿的茸角,雖不如梅花鹿和馬鹿的鹿茸價值高,但較優於駝鹿、馴鹿,過去為我國西南各省的主要土特產,每年收購數量相當大。現在它已被列入第二類保護動物名單。

TAG標籤:梅花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