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養生

當前位置 /首頁/保健養生 > /列表

人類一般可以忍受多低的體温?

人的生存温度極限是大約116℃。這是人體置身其間尚能呼吸的温度。科學家曾對人體在乾燥的空氣環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做過實驗: 人體在71℃環境中,能

在理論極限上,人體可以忍受0攝氏度的低温。在這個温度下, 人體組織會結冰, 體內的細胞則會被摧毀。不過,現已知的世界最低體温紀錄是13.7攝氏度。

冷血動物就是變温動物,變温動物體內沒有自動調節體温的“温控裝置”,只能通過陰涼處或水等來降低體温,通過曬太陽來提高體温,體温跟着外界温度變來變去的,也就叫變温動物了。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體温一般都恆定在37°

人類一般可以忍受多低的體温?

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温都是在37℃左右,外界温度在20攝氏度左右,就能引起體温下降。核心體温降低2攝氏度,就會導致體温過低:失去知覺、心跳失常。不過,因為孩子的器官復原能力較強,所以他們忍受低體温的能力要強一些。

最高體温極限:大約46.5℃ 正常人腋窩温度的上限通常為37.4℃。如果發熱,最高不過達到42℃。但人 體最高體温極限大約是46.5℃。 環境温度極限:大約116℃ 環境温度極限是指人體置身其間尚能呼吸的温度。有關實驗發現,由於無法 通過排汗蒸發散熱,人

一旦體温降到36攝氏度,人的反應和判斷能力就會削弱;降到35度走路會覺得困難;降到33度的時候,人會失去理智;30度的時候,人們則會失去知覺。核心體温達到24攝氏度時,心跳則會停止。核心體温達到24攝氏度時,心跳則會停止。不過,安娜·巴根霍姆的體温曾降到13.7℃仍活着,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低體温紀錄。理論上的人類體温最低極限是0℃,在這個温度下, 人體組織會結冰, 體內的細胞則會被摧毀。

每個人和周圍的人都有着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比如年齡、身高、體重……但是在一個數字上,大家都一樣,那就是體温37℃。 真是不可思議,我們的體温竟然會如此相似:不論是住在北極冰天雪地下的因紐特人、棲身於非洲伊圖裏森林的俾格米人,或是北京

人類一般可以忍受多低的體温? 第2張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鳥類的體温比人類的體温高還是低:拜託了各位 謝謝

有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你是否想過:不論人的年齡、身高、體重差別多大,有一個數字是相同的,那就是體温是37℃左右。不論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還是棕種人,也不論你住在赤道還是北極,體温都基本相同。哺乳類、鳥類以及其他的温血動物都具有恆定的體温,它們的體温同樣是37℃上下。寒帶的南極企鵝和熱帶撒哈拉沙漠的駱駝,它們的體温同樣是37℃上下。為何體温偏偏選擇了37℃? 人體內有一個精密的空調 37℃只是體温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温均存在着差異。正常人口腔温度為36.3℃~37.2℃,腋窩温度較口腔温度低0 . 3℃~0.6℃,直腸温度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温最低,下午5~7時最高。另外,女子體温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温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體對體温的調節是非常精確的,體温只要比正常值有0.5℃的變化,就會讓你感到不舒服。如果體温比正常值上升或下降了1℃,你就可能需要趕快去掛急診。那麼,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温恆定的呢? 這是因為人體內有一套產熱和散熱的自動調控裝置,它由下丘腦的體温調節中樞和皮膚內臟的許多温度感受器組成。當人感到冷或熱時,信號由神經系統傳入,下丘腦的體温調控“司令部”很快下達指令,使有關係統如肌肉、內臟器官、皮膚、毛細血管、汗腺等全部啟動起來,各司其職,有序地進行體温調控,儘量使體温保持在恆定範圍。比如,當環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就會收縮發抖(打冷戰),使產熱增加;天熱時,人體就會排汗,利用水分蒸發來散熱。 當然,人體的這種調控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當患感染性疾病或長時間暴露在高温環境下時就會發熱,因為這時機體的體温調控裝置已力不從心。 大家一定有這樣的體驗,當患有各種感染症時,體温就會上升。這是因為身體受到細菌的感染後,體內的免疫系統開始工作,進行抵抗的原因。此時,被稱為大噬菌細胞的免疫細胞刺激體內的免疫系統,分泌出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由血液向腦中輸送,再由腦室附近的終極部位進入腦內。這種物質進入大腦後在丘腦下部發揮作用,使體温上升,所以在發生感染症狀時體温就上升。為什麼我們的體温通常都在小範圍內變化呢?這如同處於一個非常保温的恆温箱裏一樣。也就是説體温高於正常温度時,全身皮膚的血管會擴張,皮膚變紅身體出汗。當低於正常温度時,身體就會發抖,產生熱量,毛髮立起來以防止散熱。 雖然我們對感冒很熟悉,但為什麼患上感冒時即使發熱、體温上升時我們也會感到寒冷、發抖,而當治療後恢復正常時,即使體温下降我們也會出汗呢?為了説明這個道理,我來打個比方,把空調的設定温度假定為我們體內的設定温度,患感冒時設定温度上升,但體温未達到時就會感到寒冷。反之,感冒治好後設定温度達到正常,而體温要通過出汗才能降至正常。 同樣,一陣寒風吹過,你的皮膚會繃緊,你的牙齒會嘚嘚作響。這是為什麼呢?你的身體在這種時候這種條件下為什麼會顫抖呢?這是因為大腦的連結系統對皮膚的温度進行監控,決定什麼時候開始顫抖。顫抖是由身體自行調節的眾多無意識和下意識功能的一種。顫抖能在骨骼肌中產生熱量,這個過程需要相當多的能量,它通常是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保持體內温度的最後一個方法。 當我們由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時,可以感覺到四周温度的變化,但是我們的體温卻不會改變。這是因為人類屬於“恆温動物”類,恆温動物還包括所有温血動物、哺乳動物、家禽、家畜和鳥類。恆温動物的體温均在37℃左右:大象的體温最低,是35.5℃;小鳥的體温最高,可達42.8℃。但是有些動物的體温,會隨環境温度的變化而改變,這類動物被稱為冷血動物。它們包括昆蟲、蛇類、青蛙、魚、蜥蜴和龜等。冷血動物的體温,會比周圍環境低一點。 科學家研究發現,某些動物能夠保持體温恆定的開始時間,幾乎恰好和他們從水生變成陸生的時間相吻合。生存於水底下的生物,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避開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特別是在深水中,周圍的温度幾乎可以保持不變。反過來,生活於地表上的動物則必須承受一天24小時的温度變動,它們會經歷夜晚和白天、雨天和晴天、颳風和暴風雨。因此,在地表生活的許多生物已經進化到可以快速隨機應變的地步。 大腦和行動需要同時運作,這是動物必備的生存之道。科學研究發現:大腦在恆温下運作得最好。支配人類思想和行動的是腦,這是由幾百億交互聯結的神經細胞所組成的線路,奇妙又精巧。假若體温發生變化,必然導致動物體內的各種複雜化學反應呈現出不同的狀況,各種激素信息也有所不同。所以,保持恆定的體温是像我們一樣複雜的動物的最佳進化選擇。 為什麼把體温設在37℃? 人類把體温設定在37℃,是進化的選擇。因為要保持一個恆定的體温,必然要選擇一個產熱和散熱最容易平衡的點,在這一温度時,機體活動所產生的熱量最容易與機體散失在環境中的熱量平衡,也就最容易保持體温的恆定。科學家認為,人類的體温之所以設定在37℃,和我們在20℃的房間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樣。當200 多萬年以前人類剛出現在非洲時,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當人類的體温超過35℃時,打獵這類活動經由新陳代謝過程所產生的熱最容易發散出去。也就是説,是人體自身新陳代謝水平和地球環境温度之間的平衡, 決定了37℃這一恆定體温。恆温動物的體温大多在 35℃~40℃範圍,這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鏈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較量的結果,即為動物捕食活動等生存競爭過程的平衡點。 追問: 廢話那麼多幹什麼?只要答一個字就OK 回答: 高。

人類能超越體能極限嗎

一.心跳停止極限:大約4小時

解疑:曾有這樣一個實例:1987年有一位名叫揚·埃伊爾·雷夫斯塔爾的挪威漁民在卑爾根附近水域不幸落入冰水中.當他被送進醫院時,體温已降到24℃,心跳也已停止.但是當給他接上人工心肺機後,他的心臟奇蹟般地又恢復了跳動.

提示:醫學理論認為,一般情況下,心跳停止4分鐘後,人體可能由於腦部無法得到血液、氧氣而死亡.

二.心跳極限:1分鐘220次

解疑:這是指心臟運動極限,即人體最大心率的計算公式.因此,也是迄今為止,科學發現的心臟能夠工作最大極限的心跳次數.超過這個數值,心臟就不能繼續完成正常的搏血功能.科學研究發現,即使參加體育鍛鍊,在檢測和評估鍛鍊效果時,都不可能超越這個極限.

提示:極限運動和麪對應急事件一樣,如果人經常處於緊急戰鬥狀態,此過程一結束,身體就會感到特別虛弱.長此以往會使生命透支.

三.環境温度極限:大約116℃

解疑:這是人體置身其間尚能唿吸的温度.

科學家曾對人體在乾燥的空氣環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做過實驗:人體在71℃環境中,能堅持整整1個小時;在82℃時,能堅持49分鐘;在93℃時,能堅持33分鐘;在104℃時,則僅僅能堅持26分鐘.但是,據有關文獻記載,人體能忍受的極限温度似乎還要高一些.

提示:有關實驗發現,由於無法透過排汗蒸發散熱,人在水中的耐高温能力明顯低於乾燥空氣中耐熱的能力.

四.最低體温極限:大約14.2℃

解疑:這是經過檢測認定的結果.在1994年,一個名叫卡里·科索洛夫斯基的2歲的加拿大女孩被鎖在門外6小時之久,據説,當時户外氣温是-22℃.最後小女孩除了一條左腿因凍傷不得不截去外,幸運地保全了生命.

提示:正常人的腋窩温度下限通常為36.5℃,也有人是低於36℃的,但是極為少見.

五.最高體温極限:大約46.5℃

解疑:這也是個有實例證明的結果.在1980年,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氣温為32.2℃,52歲的威利·瓊斯因中暑住進了亞特蘭大的格拉迪紀念醫院,當時他的體温達到的最高記錄為46.5℃,經過24天后才完全退熱.

提示:正常人腋窩温度的上限通常為37.4℃.如果發熱,最高不過達到42℃.

六.人腦記憶體資訊極限:大約1020

解疑:經估算:人的腦部儲存量在1020之多,而留在記憶中的卻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是不是能夠透過訓練和開發增加,目前還不得而知.

提示:試想一下,如果可以全部利用人腦這些潛力,我們將能夠完成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説,人腦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七.腎臟殘存極限:大約30%

解疑:腎臟的功能單位為腎單位,雙側腎臟大約有200萬個腎單位,從而使腎臟具有較大的代償功能.當各種致病因素導致腎單位喪失達到60%~70%左右時,剩餘健全的腎單位仍可滿足機體的生理功能需要.

提示:當殘存腎單位進一步減少低於30%時,就將出現腎功能不全.當低於10%~15%時,尿毒症的症狀就會出現.

八.分辨氣味極限:大約3000種

解疑:一般人可以分辨出十幾種不同的氣味,而經過訓練的聞香師在畢業時,就已經能分辨並記憶400多種氣味,以後在不斷的實際操作中,還會進一步增強這種能力,至少要能熟悉2000種氣味,出色者大約可以記住3000種氣味.

人體正常體温是多少度

平均正常體温為36-37℃(腋窩),高於腋窩的為發熱。

38℃以下為低熱,39℃以上為高熱。體温不超過口表37℃,肛表37.6℃為正常體温。口腔温度計是測量口腔體温的温度計。兒童的正常體温高於*,容易波動。

一般來説,兒童的正常體温約為37.37.2℃,少數兒童一天的最高體温可達37.4℃。此外,兒童的體温在一天內會有很大的波動。幼兒一天的温差可達0.5~1℃,較大的幼兒一天的温差可達1℃以上。飯後、運動後、洗澡後、哭泣後、大汗淋漓和炎熱的天氣後,下午的體温更高。相比之下,早晨和睡眠時的體温更低。

擴展資料:

較高等的脊椎動物如鳥綱和哺乳綱動物,逐漸發展了體温調節功能,能夠在不同温度的環境中保持體温的相對恆定,這些動物叫做恆温動物或温血動物。還有一些哺乳動物如刺蝟等,則介乎上兩類動物之間。在暖季,體温能保持相對恆定;到了寒季則體温降低,蟄伏而冬眠。

人在嚴寒中原地踏步、跑動以取暖,均屬此種調節。人類能根據環境温度不同而增減衣着,創設人工氣候環境以祛暑禦寒,則可視為更復雜的行為調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正常體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體温調節

如果人類體温降到18℃,將會活多久?

體温低於35℃稱為體温不升。 臨牀分為 輕度 32~35℃ 中度 30~32℃ 重度 30℃ 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 23~25℃ 。18攝氏度估計一下就死了

為什麼人的正常體温是37攝氏度?

人類把體温設定在37℃,是進化的選擇。

正因為恆定體温是37攝氏度的特點,才能夠讓複雜的化學反應固定在最佳的狀態,使得人類和其他恆温動物可以適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複雜活動。也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鏈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較量的結果。

若要保持一個恆定的體温,必然要選擇一個產熱和散熱最容易平衡的點。在這一温度時,機體活動所產生的熱量最容易與機體散失在環境中的熱量平衡,也就最容易保持體温的恆定。

人類的體温之所以設定在37℃,和在27℃的房間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樣。當200多萬年以前人類出現在非洲時,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

這種氣候條件下,當人類的體温超過35℃時,打獵這類活動經由新陳代謝過程所產生的熱量最容易發散出去。

擴展資料:

37℃只是體温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温均存在着差異。正常人口腔温度為36.3℃~37.2℃,腋窩温度較口腔温度低0 .

3℃~0.6℃,直腸温度較口腔温度高0.3℃~0.5℃。

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温最低,下午5~7時最高。另外,女子體温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温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是人體自身新陳代謝水平和地球環境温度之間的平衡,決定了37℃這一恆定體温。 

恆温動物的體温大多在 35℃~40℃範圍,這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鏈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較量的結果,即為動物捕食活動等生存競爭過程的平衡點。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體温之謎:人的體温為什麼是37℃

TAG標籤:多低 體温 忍受 人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