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

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怎麼寫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首先可以寫《水滸傳》這部名著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時間;2、其次可以寫這部名著的作者施耐庵的個人信息以及個人經歷;3、接着可以寫書中宋江為首的水泊梁山好漢起義到失敗招安的過程;4、最後結尾部分可以寫自己從中得到的感悟。

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1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着,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着”。《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

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衝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着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2

我正痴迷地讀着《水滸傳》,轉眼已經到了最後一頁,我輕輕地合上書,思緒萬千。

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主要講述的是宋朝,因官迫民反,宋江等共一百零八位好漢聚義梁山泊,發誓永存忠義之心,替天行道,劫富濟貧,保境安民。但最終被朝廷招安,解散的悲壯故事。

肝膽青天·忠義滿堂

梁山好漢中大多數人都有非凡的武藝,或身懷絕技。但由於梁山好漢眾多,有些淡淡無奇的人很容易被遺忘,忽略,那麼怎麼樣的人會被認作英雄,被大眾熟記於心呢?必須武藝高強嗎?不,例如宋江,他並不會什麼高超武藝,但被好漢們推舉為山寨之主。必須擁有深謀遠慮嗎?也不一定,例如武松。

但宋江和武松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義”。宋江有“忠”,有“義”,還有“孝”。“忠”就體現在對原山寨之主晁天王晁蓋的忠心耿耿,當晁天王曾頭市中箭後,宋江每日伏在天王榻邊,細心照顧,療傷。“孝”體現在宋江無論身在何方,都心念父親,弟弟上。“義”更不用説了,好漢們都擁護宋江,不就是因為他重義氣,對人和善,禮賢下士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宋江夜看小鰲山”“宋江賞馬步三軍”都證明了這一點。武松的“義”更顯而易見,“橫海郡柴進留賓,景陽岡武松打虎”“王婆貪賄説風情,武松鬥殺西門慶”還有“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醉打獨火星”等事件。

仔細研讀,你一定會發現,書中梁山泊英雄都有“義”。作者施耐庵也説過:“身雖百死而無怨,具懷忠義笑問天。”或許這種肝膽照青天,忠義滿堂的品質才是《水滸傳》這部千古動人小説的閃光點。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梁山上的英雄不僅具備了“忠,孝,義”的品質,讓我更佩服的是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品格,他們嫉惡如仇,對待他人又有一種熱心腸。

《水滸傳》中我印象深刻的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打得好生痛快!魯智深面對金氏父女的悲慘遭遇,他沒有置之不理,而是為他們伸張正義。

在當今社會,人與人越來越疏遠,很多人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次,媽媽搬着極重的箱子上樓,腰都快折斷了,正好遇到了鄰居和別人聊天,那位鄰居瞟了一眼媽媽,連路都不讓。如果社會中所有人都如此,這個社會將會成為沒有温度的社會,這個國家就不能團結心齊,助人為樂也只是一個空虛的口號。

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

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3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説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它以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敍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會人民大眾對統治者階級的反抗鬥爭。它運用純粹的白話,達到了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確立了白話文體在小説創作方面的優勢,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對後代文學具有深遠影響。

《水滸傳》真實反映了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它由相對獨立、完整的各個故事聯結成一個整體。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是由層次分明而又統一連貫的前、中、後三大段落組成。作者首先寫了林沖、晁蓋、武松、魯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種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各路英雄逐漸聚集,梁山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

《水滸傳》充滿了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小説通過對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全過程的.描述,展現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的社會面貌,在封建專制社會具有普遍意義。

作為對社會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層,有高俅、蔡京、童貫、楊等一羣禍國殃民的高官;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樑士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為、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寫成的長篇小説,它標誌着古代通俗小説語言藝術的成熟。《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活潑,極富表現力,充滿生活氣息。無論寫人敍事,還是描景狀物,其語言或細膩,或簡潔,或誇張,或明快,都顯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國古代長篇小説中,《水滸傳》是運用日常口語達到爐火純青藝術境界的典範。

《水滸傳》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範。它以輝煌的藝術成就彪炳文學史冊。

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4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凝聚着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舉世聞名。我們按老師的要求在暑假中讀了這本書,飽覽了中國古代各位梁山好漢的英雄事蹟,瞭解了“一百零八將”是如何相遇,如何結拜的全過程。我敬佩他們的為人;敬佩他們的武功;敬佩他們的英雄氣概。

讀了《水滸傳》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先説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裏的江湖。但是晁蓋一夥,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後的真實動機又是什麼?是為了劫富濟貧?還是説為了準備農民革命?

其實在《水滸傳》中,像這樣的故事不知還有多少個呢!

魯智深又是如何從一個提轄變成一個“善良”的大和尚呢?——俗話説不在高,有仙則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當然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的,何況象魯達這樣有命案在身兇犯然而作者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江浙更笨不可能的事情串聯到了一起的。

同時我對宋江這個人物還有一些偏見——當梁山泊英雄排定座次,宋江坐穩了法定的第一把交椅後,他的行為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身先士卒的宋江不見了,自那以"一向不曾下山","每日肉山酒海,大吹大擂,與弟兄們打團兒吃酒。"而且他下山的第一件事竟是去東京賞燈,任憑"眾人苦諫不住,他堅執要行。"

拿着弟兄們出生入死換來的血汗錢供自己肆意揮霍。看完了燈會之後他還去逛妓院,為了會一會名妓李師師,光見面禮便花了黃金一百兩。為了不使自己的所作所為引起弟兄們的不滿,他早就想好了一個絕妙的理由:這一切都是為了山寨的前途着想,為了讓大家將來有個好的歸宿。

這就是我讀完這一本書的一些觀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撒。

然而不管怎麼説,這部小説還是一部不朽的文學名著,它描繪了一幅真實的革命的畫面為我們展現了那個時期的人民神火的畫面,是一部值得閲讀的好書。

初中生觀看《水滸傳》讀後感5

《水滸傳》,怎麼説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自然對此書有點印象—一羣大多是農民的武林高手聚在一起,喊着“替天行道”的高亢口號。我想問他們:“天是哪個天,行的是哪個道?”招安前,説是為了保護朝廷,劫富濟貧,欺負朝廷沒警察,沒槍,大肆破壞治安,社會秩序;招安後,到老實了點,替朝廷南征北戰,平了遼國,方臘,立了戰功。但是,本尿不到一壺的人們更是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落得一個疏導獼猴散的結局。

看水滸,不外乎看裏面一百零八將的性格以及他們的“英雄事蹟”:宋江的“忠”與“義”,李逵的“猛和孝”,魯智深的“智和勇”,花宋的“帥”,吳用的“謀”……一百零八將,性格各不相同,作者將他們描繪得栩栩如生,形象鮮明,怪不得被稱為四大名著之一。

再細説兩人,一個是宋江,一個是魯智深。先説這宋公民,外號及時雨,暫且不説,他的“忠”與“義”我是真的不理解。説是“忠”與朝廷,為了不使李逵以後造反,竟邀他一起喝了毒酒,真是夠“義”氣的!不知李逵泉下有知,估計會跳起來宰了宋江。為了不使“智取生辰納”一事敗露,一刀砍了老婆閻婆惜的狗頭,顯示出他的“義”,真是與朱元璋殺人不眨眼一樣一樣兒的。

再講魯提轄,也不愧於那個法號—智深:智慧還真的挺深。他,也算是水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了,在三拳打死鎮關西中,他明知道鎮關西已斷了氣,可他還是叫罵着:“鳥!看你再裝死,等老子下回再收拾你!”頗有一番放學後別走的架勢。等:“吃瓜羣眾”們反應過來此人已死時,魯智深早已溜之大吉,此時不跑,還待何時?這一情景,把我深深吸引了,這更體現出了他的智。論到“勇”,他絕對不一般。想那時李逵發現唯一老母被大蟲吃了時,也是憤怒到極點才用朴刀捅死老虎。

武松更是,只因為糊里糊塗地上了崗,糊里糊塗的地喝到爛醉,又糊里糊塗地打死大蟲,成為了所謂“打虎英雄”。而魯智深倒好,不知是吃錯了什麼藥,竟在亂軍叢中一杖擊碎了方臘的腦袋。要知道,方臘可是擊敗過無數梁山好漢的人,這人卻輕輕鬆鬆,“取敵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真是堪比關羽,比關羽還關羽呀!文末他“悟道圓寂”的場景,更突出了他的傳奇。一個平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花花和尚,還“看破紅塵凡世,大徹大悟”,不能不説他的確是個傳奇人物。

説到底,其實我也並不喜歡《水滸》裏的某些人。但是,這本書的人物細緻入微地描述以及對當朝社會的批判,卻是世上絕無僅有的,怪不得,它在國內外知名度這麼高,一些史學家也這麼感興趣。唉,世上再無施耐庵,人間再無《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