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

《道德經》讀後感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道德經》讀後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藴含了哪些道理。

《道德經》讀後感範文一

《老子》,又稱《道德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千百年來,從東方走到了西方,魯迅先生更是高度評價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讀《老子》,只覺意藴深遠,令人自然而然地融入那個無慾無求的世界,下面便是我讀完《道德經》後的一些感受。

《老子》一書,分為道、德兩篇,雖只五千餘字,卻系統闡述了以“道”為核心範疇的思想體系,形成了極具象徵性的文化特色。初讀前,我對其還僅停留在“無為而治,消極避世”的印象上,直至認真品讀後,才深覺這更是一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境界,收益匪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的確,最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不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千百年來中華兒女正是深受其影響,以這樣的從容姿態、包容性品格、和諧相處的深厚情懷,共同推進社會文明的互補互融,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在生活或工作中,瞭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而瞭解自己的人是更加明智的。別人是有力量的,而戰勝自己才叫強大。知足常樂,有積極行動力的人能更加長久。確實,一直以來我們總對別人要求太多,卻忽略了對自我的反省與審視。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充分了解自我,才能取長補短,更好的完善自我。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以相反相成的辯證觀點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中萬事萬物對立統一的關係,這也是我們追求天人合一需遵循的原則。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無所作為,而是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不好大喜功,那樣便會有更大的作為,聯繫當前我們所倡導的和諧社會,一定程度上正是吸收借鑑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對於弘揚民族精神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時代在發展,社會也在進步,人的追求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對於理想的選擇也是各有異同。在日復一日的繁忙工作之中,我們是否有過思考:我們人生的價值在哪裏,我們的“幸福感”又到底有多高。通過讀《老子》,領略老子的自然之道,感悟先賢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學習其通達自然的人生觀,我想我們便能夠在喧囂的塵世中不至於迷失自己,更加明白所謂的順境逆境都是心境,得意失意都是心意。也正如老子所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生態智慧,也是發展智慧,更是指引着我們在新的時代邁上新的台階,更好地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

《道德經》讀後感範文二

對於那些有大智慧的中國古代先賢,我一向非常敬佩。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有的時候會感覺身處現代化科技都市的我們,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還遠遠不如生存條件極其落後的古人。

一個人只有內心充實,精神才愉快,生活才和諧。怎樣才能充實呢?人的志向就是一個杯子,他用追求到的東西,比如知識、智慧、品德、成就等東西來填充這個杯子。少了不行,但是也不宜太滿,好比倒茶,有個六七分就好。如果太滿,一個人會因為擁有了太多失去了追求,生活就會變成一潭死水;太淺了也不好,杯子很大,裏面的東西寥寥無幾,那麼你的生活和精神都會很貧乏,這叫做眼高手低。

有智慧的人,總是看到別人的長處,反省自己的不足,養成一種謙虛的心態。人們覺得自己了不起,是因為眼睛只放在自己的身上,看不到別人的高明之處。登泰山之高雖是“小天下”,但是如果之後又登上珠穆朗瑪峯,那泰山的高度與之相比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即使真的比別人強,也不必時時顯擺你的過人之處,氣勢太盛容易顯得咄咄逼人,這樣並不利於與他人和諧相處。鋒芒畢露並不是壞事,但是與人交往的時候,懂得“藏拙”,多展露一點你和別人的相同之處,別人會從心底認同你、接納你,從而更容易和別人融洽相處。在別人面前顯示太多的不同,就會讓人覺得格格不入,認為你跟他不是同一路人,並且疏遠你,這對你的人際關係不利。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具備創造價值的能力,才會成為別人信服和倚重的人。但是,用語言證明自己的價值,不如付諸行動。一公斤事實勝於一噸自我表白,只要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我們有無價值,價值有多大,別人一目瞭然,又何須説得太多?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會整天無聊的強調自己做到了什麼,他們會默默的拿出自己的創造。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靜心,才不會因為名利得失、進退去留而困擾;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每個人都應該遵循“道”的規律行事。人類有無窮無盡的慾望,人生在世人人都有自己的慾望,我們可以恰當的滿足自己的慾望,但不能肆意妄為,你喜歡錢,可以去爭取可以去追求,但是不能盲目窮盡一切不合理手段肆意妄為。現在的現象那麼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物質的狂熱追求。還有許多大學生,為了無關緊要的虛榮心,不惜背上高額貸款也要購買奢侈品,這些都是病態的行為。在這個物慾日益膨脹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守住自己的本心,戒驕戒躁,這樣才能保有清淨,留住內心的那份安寧。

《道德經》讀後感範文三

很多人認為,我這種年紀不適合讀這本書,其實不然,道德經的閲讀對象可以是任何年齡段。而根據自己的閲歷與人生經歷,會有不同的感悟。因其有一種深邃的、獨特的哲學視角,於是,我被深深吸引……

《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歎。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説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就象一棵枯萎的秧苗,渴望汲榷道德經》中的精華。畢竟,人性的虛榮與慾望充斥其中。而我們沒有足夠的定力去靜心、淨心。少私寡慾。所以,我們要學"道".

如果我問你什麼是"道",你可能會講出一大堆東西,別人聽得雲裏霧裏,甚至連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講什麼。似乎沒有人能給道一個標準的解釋。老子在第一章開頭就做了詮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説,道要是能説出來,就不是普通的道了。我們難以理解道,所以追求的人不多,而成道者更少。基於此,我們所熟知的成道者大抵是那些看破紅塵,頓入空門的高僧道佬。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這本書的意義就太淺了。當在我緊蹙雙眉而對"道"一頭霧水時。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提醒了我,老子認為"道"就好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虛懷若谷,包容天地,以無慾普濟生靈,借虛懷渡盡羣生。道,就像水一樣,無聲無息無為而養萬物,水就是道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它所承載的道,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

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道"呢?

"道",似乎很難解釋,我們經常用"道",卻不知其意。在科學中,我們不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有壽命,於是給了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因為有時間。而這本書中僅用一"道"字就深刻的詮釋了人的一生,雖簡卻精。同樣,在已知科學中我們知道質子中還有夸克,而夸克中還會有東西,甚至還有!我們不得而知,於是又以道喻之。對於人們難以解釋的事物或事情,這本書中都給出了簡潔卻確切的答案--道。老子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什麼意思?"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當然如此。所以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誰,那麼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及它的規律。

道養育了萬物,以地球為例,道讓萬物各廝各職,演化出一套穩定的生態系統,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不使其中任何一員太興或太衰。植物腐後可成為天然養料,為下一片長在這裏的植物以充足的養分,食草動物憑藉這些植物填飽肚子,鳥類和食肉動物又以這些東西充飢,這些動物死後,又為新的植物創造養料!萬事萬物都從它的根本出發,那麼一切事物也就簡單而明朗了。"道"之大,可大到宇宙形成,"道"之小,可小到電子運轉。星球的公轉自轉,週期一定,循環往復,從不間斷,是規律!電子的有序排部,是規律!可能這樣會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被接受。但是,這只是我的一種解讀,而我對道的理解也只能説是淺顯的。道就像數學中sinα的函數圖象一樣,函數兩邊永遠沒有盡頭,且周而復始,而我們只能不停的探索……去尋找道的真諦。

有人也許會認為我們人類是個例外,因為我們有高超的智慧,發達的科技。既然人類有這麼發達的科技,為什麼"生物圈二號"的實驗還是失敗呢?原因很簡單,人類永遠不可能超越自然,超越道!如果我們一再違背道的規律,反其道而行,那麼我們必將受到道的懲罰。難道你沒有看到人類一意孤行的後果嗎?頻繁的地震現象以前從未有過,氣候異常也愈演愈烈……人類還以自己比其他動物略大的頭腦與"道"比高,卻不知"道"的智慧是你難以琢磨的,它滲透在每一件事物中,而這些事物又被道所包含,誠可以説是"眾妙之門".

至此,我們應該懂得按照道的規律行事。人類有無窮無盡的慾望,但是我們只能適當地釋放慾望,不能恣意妄為。其實也就是道家所謂的"無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也就是不違背道的規則而胡亂作為。有些人被慾望衝昏頭腦,胡作非為。例如重慶的文強,本是一位維護人民利益的好官,但卻經不起金錢的誘惑,一發不可收拾,於是名聲掃地,在獄中度完此生。而處在青春期的我們,有時為了虛榮互相攀比,穿名牌衣服,戴貴重的珠寶。其實,他們都不懂:真正美的東西是不需要任何裝飾的。更明確來説,他們不懂"道".貪慾過度只會讓你墮入苦海,商紂王后宮佳麗無數,還要徵集民間美女,吃肉喝酒便罷,非要設酒池肉林,以供消遣,百姓難以忍受,遂有武王伐紂,商王朝也被推翻,於是後人稱紂王為無道昏君。虛榮心也常常害人不淺,《項鍊》中的女主角因為虛榮,白白耗費了十幾年青春。道讓萬物繁衍生息,而無慾無私,順其自然無為之道,利萬物而不求回報。我們這個被金錢與慾望所充斥的社會中,缺少的就是少私寡慾的優良品質,火熱的慾望讓我們難以靜心、淨心。道無窮無盡的智慧告訴我們要"至虛極,守靜篤",方能活得自在。

不要讓慾望與虛榮控制自己,要理性的對待外在的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不要背離道的規律。只有這樣,我們就可以"無所不為",什麼都可以做,只要遵循道的規律和規則。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同之"道".

《道德經》讀後感範文四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每每讀到這裏,我的心中總會湧起一種複雜的情感。慶幸?惋惜?我不得而知。

千里之行

小學的第一堂課,老師問道:“你長大了想當什麼?”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爺爺也問我:“今天是你上學的第一天,你想好以後要做什麼了嗎?”

白衣天使、杏壇園丁、辛勤科者……一個個自豪的身影在我腦海中轉換,讓我時常改變想法。而要實現這種.種想法,對於當時的我來説,又顯得過於遙遠。我想不出答案。

每個孩子大概都會在童年夢想着自己長大後成為這樣那樣的“家”,然而,當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又有多少人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願望呢?

少之又少。

見我沉默了一路,爺爺慈祥地笑了。“你看那要旅行千里的人,哪一個不是從腳下第一步的跨出開始?人的一生,不就像這千里之行,看似漫長,總也要從邁出第一步開始。無論你想要長大後做什麼,都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從現在開始,打好基礎。”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我懵懂地點點頭。爺爺的話,語重心長。

持執盈滿

常憶兒時夏夜,天氣炎熱,又被蚊蟲叮咬,睡不着覺時,便纏着正在書桌前看書的爸爸,要他給我講個童話故事才肯入睡。

那天,爸爸放下那本薄薄的卻被看了許久的《老子》,起身到我的牀前開始講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阿拉伯的一個山洞裏埋着一大堆被封印起來的寶藏。有一個人聽説了這件事,便決定要找到寶藏,並將所有寶藏據為己有。他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藏寶的山洞。在山洞裏,這個人找到了一個寶瓶。寶瓶上貼着一張紙條,上面寫着‘打開瓶蓋,裏面就會冒出金沙。請在取到足量金沙後把蓋子蓋上。’”

“尋寶人欣喜若狂,打開了瓶蓋,果然是寶物。一開蓋,金沙就像禮花炮一樣飛射出來,黃金閃亮,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我要發大財啦!’這個人手忙腳亂,用袋子裝,用帽子接,用衣服兜,用雙手捧,甚至鞋襪裏也盛滿了金子。寶瓶裏的金沙像湧泉噴湧而出,越噴越多。漸漸地這人沒東西裝了,金沙從他手上溢出……溢出……溢出,但他還是一動不動地,跪在地上捧着手接。他太過高興,過於瘋狂,過於痴迷,只顧着欣賞金沙狂湧的美景,想象着獨佔所有財物的情景,而忘了瓶上的告誡:‘請在取到所有金沙後把蓋子蓋上。’最後,他被埋葬在厚厚的金子堆裏。”

“孩子,你要知道,當你擁有了不能再多的東西時,不如適時的停止擁有。如果仍然不知滿足,放縱自己的慾望,無休無止地追求那些對於你來説過多的東西,那麼你最終會受到私慾的毒害。”

我伴着父親的輕語朦朧入夢,夏夜的風輕輕撫過那本還未合攏的書扉,月光淡淡,映在“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這句話上,彷彿在訴説着一個個未曾適可而止的悲劇故事。

寵辱得失

中學時代,我的成績十分優異,曾是班上公認的“學霸”之一。考試名列前茅,老師對我青睞有加,同學們也十分樂意與我交朋友。漸漸地,我有了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到後來便發展成驕矜之情。一次月考,分數不盡人意,我擔心會失去人前人後的顏面,立志下次的期中考試一定要翻身。在中期考試中,我卻更加慌亂,不但沒有翻身,反而退步。中期家長會開完,看見媽媽走出教室,我趕緊躲得遠遠的,以免被瞧見又招來一頓訓斥。家長們都散盡,同學們陸續回教室,我才坐到座位上。

我的座位,一張紙,分外熟悉的筆跡。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我盯着這張紙,反省良久。

古人詩云:“世事如庭前花,花開也有花落,又如天邊雲,雲舒也有云卷。”若是面對得失,斤斤計較,瞻前顧後,猶豫不決,那麼再拿手的事恐怕也做不好,若是有着“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心境,心態平靜,淡泊自然,有些事反倒水到渠成。不患不得,亦不患得而復失,這是一種自然、曠達、超然的人生態度。

我·《道德經》·家

年年歲歲,我在父親的慈愛,母親的温柔下長大,家中那本承載者厚厚情意的薄薄典籍,早已發黃褪色,但當我再次翻開它,一行行文字便立即化為家中長輩從前的諄諄教誨,幕幕鮮活,恍如昨日,從未褪色。書頁翻動,纖塵輕舞,書香撲面,我在這充滿書香的家中長大,伴着書香,向天際遠航。

《道德經》讀後感範文五

感悟《道德經》已有些時間了,自己的感悟,一段時間過後總有所不同,在這個過程裏,有看到不同人的感悟,當然也有與不同的人進行討論交流,講實在,這是一段充實的時光,很有感觸,每一個人對於《道德經》的感悟都是不一樣的,正如西方有位哲學家説過的一樣:“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句話的意思是事物總是不斷變化,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完全相同,事實上“變化”才是事物的共同特點,所以我們也應這樣理解:每一個人對於《道德經》的感悟是不會完全相同。

明白這樣後,如果看到一些人總是號稱天下第一或者什麼的,那你亦要認可:林子這麼大,什麼樣的鳥沒有呢?當然你也不要認為自己的才是對的,這樣的情況就象佛家的一個故事講的那樣:幾個瞎子去摸大象,有人説大象象一條木柱,有人説大象象一把扇子,還有人説大象象一把尖錐。

對一頭大象的形容,幾個瞎子的看法都不同,這樣的情況就象是我們對《道德經》的感悟一樣,現在想來,我自己也是這樣的瞎子,所以這麼多年對於《道德經》的研究與感悟,沒有什麼可以自我稱耀的,除了一點,那就是我,自己戰勝了自己的某些觀念與做法,一直以來,還是有所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