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用什麼什麼每逢造句

下面為您提供關於【用什麼什麼每逢造句】內容,供您參考。

1、每逢佳節來臨,王大媽更加思念她那遠在邊關的兒子。

2、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遊子的共同感受。

3、每逢星期天,媽媽都帶我去動物園。

4、每逢國慶日,處處張燈結綵,火樹銀花,洋溢著一片喜氣。

5、每逢下雪,我們就到院子裏打雪仗,堆雪人。

6、每逢小朋友來我家裏玩耍,媽媽就會大顯身手,準備下可口的午餐讓我們大飽口福。

7、每逢災荒之年,那些官紳奸商便趁火打劫,大發橫財。

8、每逢颱風來臨時,當地居民都能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共同來注意河堤的安全。

9、他會唱幾支小曲,每逢村裏誰家有什麼紅白喜事便去拜恩私室,混頓飯吃。

10、每逢在陌生朋友面前,他總愛裝腔作勢,真讓人厭惡。

11、每逢例假日,動物園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

12、解放前,每逢荒年,農民飢寒交迫,農村裏一片慘不忍睹的淒涼景象。

13、此人權傾朝野,每逢出門,當地官紳士民多望塵而拜,爭相趨奉。

14、小夥子英俊瀟灑,每逢出門,總是引來不少姑娘頻頻注目。

15、每逢説起小時候得意的事,爸爸總是眉飛色舞,興高采烈。

16、在舊社會,每逢水旱戰亂,人民就被迫四處逃亡,哀鴻遍野,一片淒涼。

17、每逢節假日,市場上的行人真是摩肩接踵,一派熱鬧繁忙景象。

18、封建社會時期,每逢災年,百姓飢寒交迫,餓殍遍野,慘不忍睹。

19、每逢夜闌人靜,思鄉之情便湧上他的心頭。

20、古人説,每逢佳節倍思親。

用什麼什麼每逢造句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歎號。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並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説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着敬意抬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裏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説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衞生是光榮的,不講衞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衞生是一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藉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彷彿”造句:“今天冷極了,風颳在臉上彷彿刀割一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儘管……可是……”造句:“儘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 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並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着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並有將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一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並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一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一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徵主要是將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

TAG標籤: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