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碧螺春製作工藝步驟

碧螺春製作工藝步驟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的綠茶之一,製作工藝繁瑣,一般分爲採摘、晾青、揉捻、烘乾等幾個步驟。下面是詳細的製作工藝步驟:

一、採摘

碧螺春採摘時間一般在穀雨前後,即每年的4-5月份。採摘時要選擇嫩葉,通常以兩片嫩葉和一個芽頭爲一攬,不可帶有老葉或黃葉。

二、晾青

採摘完成後,需要將茶葉放置在通風、溼度適宜的地方進行晾青。晾青時要反覆翻動茶葉,讓茶葉的水分均勻蒸發,使其更加鮮嫩。

三、揉捻

晾青完成後,要將茶葉放置在揉捻機器中進行揉捻。揉捻過程中要根據溫度和溼度的變化進行調整,使茶葉受力均勻,達到最佳的質量和口感。

四、烘乾

揉捻完成後,要將茶葉放入烘乾機中進行烘乾。烘乾時溫度、溼度要恰當,熱風要均勻,以使茶葉乾燥、收縮,去除茶葉中的水分和其他雜質。

最後,經過上述的四個步驟,碧螺春就製作完成了。製作碧螺春的工藝相對較爲複雜,需要注重細節和技巧,以保證製作出的茶葉質量和口感的優秀。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碧螺春的加工工藝有哪些

碧螺春茶加工步驟如下:一、 碧螺春茶手工採製工藝流程

正宗碧螺春茶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東西二山,以豐圻灣、槎灣、俞塢、秉常、石豐、五豐、塢裏爲主,洞庭山地處中帶北緣,氣候溫暖溼潤,土壤深厚肥沃,林果茶滿山。茶樹間種在楊梅、枇杷、柑桔、銀杏、柿、桃、梅等十多種果樹中,洞庭山茶樹羣體種以中葉型灌木爲主,葉色綠,發芽早,生化指標優異,咖啡鹼、氨基酸含量較高,自然品質好。

採製工藝特點是:採摘細嫩,揀剔嚴格,炒制精緻。其工藝流程如下:

(一)、採摘

1、採摘時間:清明前開始至穀雨結束。

2、採摘標準:一芽一葉初展,一級鮮葉芽葉全長1.6~2.5釐米。

3、掌握要求:總的原則是分批勤採。

關鍵在於抓好頭批茶的採摘,有部分茶樹的芽葉達到標準就要開採,並採清,採淨,這是提高碧螺春的品質,多產高檔碧螺春的關鍵。頭一、二次茶採摘得清以後茶樹萌發的芽葉就較勻,反對採單芽,它不僅影響產量,而且製成的碧螺春味淡、形差、香低。

(二)、揀剔

1、揀剔標準:達到芽葉長短大小整齊,均勻一致。

2、揀剔方法:採回鮮葉要“頭頭”過堂,剔除魚葉老葉,“搶標”(秋冬氣溫還暖時,提早萌發的越冬芽)和其他雜質。並將揀好芽葉薄攤在陰涼處,揀剔過程,也是一個輕萎凋過程,有利於香氣形成。

(三)、炒制 碧螺春茶炒制,包括高溫殺青,熱揉成形,搓團顯毫,文火乾燥,四個工序。炒制特點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帶揉,連續操作,起鍋即成”,全過程31-40分。

1、高溫殺青

(1)投葉量:鮮葉1市斤;

(2)下鍋溫度:150℃~180℃,高檔溫度稍低,低檔則稍高;

(3)殺青時間:3~4分;

(4)掌握程度:略失光澤,手感柔軟,稍有粘性,始發清香,失重約二成;

(5)手法:雙手或單手反覆旋轉抖炒,動作輕快;

(6)要點:先拋後悶,拋悶結合,殺透殺勻,青葉於鍋心發白時投入,先拋以散發水分,揮發青臭氣,使茶葉清香。後悶以加速抑制酶素,使湯色清,葉底勻。拋得過長則不利殺透,易產生紅莖,只悶不拋,有黃熟味。悶拋結合,後期以悶爲主,則清香持久,葉底柔勻,色澤嫩綠。

2、熱揉成形

(1)鍋溫:65℃~75℃;

(2)時間:10~15分;

(3)程度:揉葉成條,不粘手而葉質尚軟失重約五成半;

(4)手法:雙手或單手按住殺青葉,沿鍋壁順一個方向盤旋,使葉在手掌和鍋壁間進行公轉與自轉,揉葉邊揉邊從手掌邊散落,不使揉葉成團,開始時旋三四轉即抖散一次,以後逐漸增加旋轉次數,減少抖散次數,基本形成捲曲緊結的條索。

(5)要點:甲:加溫熱揉,邊揉邊抖。碧螺春茶需保持小火,加溫熱揉。熱揉因葉質柔軟,果膠質粘性較大,易揉緊成條,缺點是容易悶黃,產生悶熱氣。故需邊揉邊解塊,以散發葉內水分。乙:先輕後重,用力勻均。先輕揉4-5分,如開始用力太重,茶汁會粘在鍋壁上,結成鍋巴,影響品質,防礙操作,又易使芽尖斷碎,以後要重揉6-8分,否則條索鬆,茸毛不顯露。丙:揉後洗鍋,在揉捻時有茶汁流出,粘着鍋壁,形成鍋垢,故要將揉葉起鍋,洗掉茶垢,以免產生焦火氣。

3、搓團顯毫

(1)鍋溫:55℃-60℃;

(2)時間:12分-15分;

(3)程度:茸毛顯露,條索捲曲,失重七成;

(4)手法:一臂撐着鍋臺,將揉葉置於兩手掌中搓團,順一個方向搓,每搓4-5轉解塊一下,要輪番清底,邊搓團,邊解塊,邊乾燥;

(5)要點:甲:鍋溫要“低—高—低”。搓團初期火溫要低,如溫度過高則水分散失多,乾燥快,條索鬆;中期茸毛初顯時要提高溫度,促使茸毛充分顯露;後期要降溫,否則毫毛被燒,色澤泛黃。乙:用力要“輕一重一輕”。開始水分尚多,用力過大易粘結成團塊,故需輕搓;中期在揉葉韌性大時需要用力搓,以達到毫毛顯露;後期隨水分減少,果膠質變性,可塑性降低,如用力過大,易斷碎脫毫。

4、文火乾燥

(1)鍋溫50℃-55℃;

(2)時間:6分-7分;

(3)程度:茶葉有觸手感覺,成茶水分8-10%;

(4)手法:將搓團後的茶葉,用手微微翻動或輕團幾次,達到有觸手感時,即將茶葉均勻攤於潔淨紙上,放在鍋內再烘一下,即可起鍋。

二、 機械加工碧螺春茶操作規程:

碧螺春的品質風格特徵爲:條索纖細,捲曲成螺,茸毛披覆,銀綠隱翠,清香文雅,甘醇鮮爽,湯色嫩綠清沏,葉底柔嫩均勻。其機械加工工藝技術如下:

(一)、採摘 鮮葉以中小葉種茶樹爲佳,一般在“清明”開始,至“穀雨”前後和秋茶白露前後採製結束。要求採以一芽一葉爲主和少量的一芽二葉初展肥壯的鮮葉,不採魚葉、老葉、紫芽葉、雨水葉、病蟲害葉。

(二)、攤青 採回鮮葉要及時攤放在陰涼通風處,時間4~6小時,厚度爲3cm,其間翻動1~2次。

(三)、殺青

1、選用機械:6csm30、40型名茶殺青機或6CST65型滾筒殺青機。

2、操作方法:殺青前先點燃爐子,同時開動機器動轉,待時口溫度達到140℃,出口溫度達120℃時,開始投葉,投葉時要先多後勻,防止焦葉,殺青時溫度力求穩定,要求殺透殺勻,清香顯露,手握柔軟,有三分之一左右葉緣略卷,手握有觸手感。

3、攤涼:在殺青機出口處,用鼓風機把殺青葉吹開,讓殺青葉快速散熱帶走水蒸氣,防止殺青葉變黃和水悶氣的產生。因此殺青葉的快速冷卻是制好綠茶的重要措施。

(四)、第一次揉捻

1、選用機械:6CKM25、35型名茶揉捻機。

2、操作方法:根據殺青葉的量選擇機械,一般放滿一筒殺青葉,空揉10分鐘,要求條索形成即可下機。

(五)、初烘

1、選用機械:6CH-94I型碧螺春烘乾機。

2、操作方法:機溫達90~100℃時投葉,將揉捻葉鋪開,邊烘邊翻,使其散發水份,一般不要搓團,當葉子比較爽手後,約六成左右干時即可下機攤涼。

(六)、第二次揉捻

1、選用機械:6CKM25、35型名茶揉捻機操作。

2、操作方法:裝滿一筒第一次烘乾攤涼回軟葉,一般空揉2分鐘,待揉筒內葉條全部翻動即可加中壓3分鐘,然後空壓3分鐘,再加重壓3分鐘,達到條索緊細,茸毫顯露,不斷碎。一般不鬆壓立即下機,有利於外形捲曲。

(七)、烘乾搓毫

1、選用機械:6C-941型碧螺春烘乾機。

2、操作方法:當機溫達80℃時投葉鋪開,可用手輕輕搓團,直至茶葉捲曲成螺,茸毫顯露,達八成干時停止搓團。此時,溫度控制在70℃,茶葉繼續在烘乾機上烘,至含水量達6%左右,下機攤涼。搓團時應注意用力要均勻,先輕後重再輕,搓團後期要輕,以免芽葉斷碎,茸毫脫落。搓團烘乾用時15分鐘左右。

在具體加工中還必須按照鮮葉老嫩情況、環境溫、溼度以及機械等情況,調整不同工序的溫度、時間等參數。在機械選用上,也要隨着更適於制碧螺春茶機械的試製成功,而進行相應的調整。

碧螺春的製作工藝流程

製作碧螺春工藝流程 碧螺春的製做工藝如下: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歷史上的碧螺春茶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着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碧螺春鑑賞細節

烘乾: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製作碧螺春工藝流程 碧螺春的製做工藝如下: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歷史上的碧螺春茶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着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碧螺春鑑賞細節

烘乾: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主要工序爲: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主要工序爲: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碧螺春茶葉的炒制技巧

碧螺春炒制的特點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主要工序爲: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碧螺春茶葉製作要求很高,早春時期,茶芽初發,芽尖部分,即“一旗一”不超過2釐米時採摘下來,經過殺青、烘炒、揉搓等一系列特殊工藝加工而成。 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碧螺春有哪些製作工序?

一斤碧螺春要用5.5萬至6萬個嫩芽製成,每個嫩芽又要揀去褲子瓣,成一旗一的嫩尖,壯如雀舌,一個人採半天茶,還需揀半天才能完成。但一到穀雨季節,茶芽生長特別快,就改爲白天整日採茶,夜裏揀剔與炒制,日夜忙碌了。

後世根據碧螺春的特點,發展出一套茶藝,共十二道程序:

一爲焚香通靈。我國茶人認爲“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一支香,讓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資訊。

二爲仙子沐浴。晶瑩剔透的玻璃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也就是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對飲茶人的崇敬之心。三爲玉壺含煙。在燙洗了茶杯之後,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着壺,讓壺中的開水隨着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溫。壺口蒸汽氤氳。四爲碧螺亮相。就是請客人傳看碧螺春幹茶的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五爲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正如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意境。

六爲飛雪沉江。即用茶導將茶荷裏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七爲春染碧水。碧螺春沉入水中後,杯中的熱水溶解了茶,逐漸變爲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春天的氣息。八爲綠雲飄香。這道程序是聞香,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氳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

九爲初嘗玉液。品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嘗玄玉之膏,雲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十爲再啜瓊漿。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滿口生津。

十一爲三品醍醐。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所品到的是太湖春天的氣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機,在品人生的百味。

十二爲神遊三山。古人講茶要靜品、慢品、細品,唐代詩人盧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誦千古的《茶歌》,在品了三口茶之後,繼續慢慢地自斟細品,靜心去體會七碗茶之後“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絕妙感受。

碧螺春是綠茶嗎

碧螺春是綠茶。

綠茶製作工藝特點是不需要經過發酵,而碧螺春的製作工藝爲:採摘、萎凋、殺青、揉捻、烘乾、揀剔、炒制,製作工藝裏沒有發酵的步驟,與綠茶的製作工藝特點符合,所以碧螺春屬於綠茶。

碧螺春在炒制時也頗具特色,炒制碧螺春講究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炒揉兩個動作連續操作,一出炒鍋就表示也已經揉捻好了,碧螺春的炒制方法獨一無二,非常考驗製茶的手藝,所以碧螺春也被譽爲“心血茶”。

碧螺春的特點

碧螺春別名碧蘿春、佛動心,原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太湖的東洞庭山以及西洞庭山。碧螺春色澤翠綠、捲曲似螺,又在春天出產,所以清朝時康熙賜名爲碧螺春。碧螺春沖泡好後有濃烈的芳香,帶有花果香味,滋味非常鮮醇、回味甘甜。

碧螺春的製作工藝 碧螺春怎麼製成的

洞庭山碧螺春茶農陳勇是原產地碧螺春茶農炒茶技藝傳承人之一,也是當地炒茶師傅中少有的“70後”,16歲就跟父輩學炒茶了,憑着對炒茶的悟性,心得最拿手的便是“高溫殺青”和“搓團顯毫”兩個環節。“殺青時候,一般人怕燙不敢用高溫,但是殺青時候火一定要旺,就跟炒菜似的,旺火才能炒得好菜。”許多訣竅都是多年摸索的結果,像搓團也不是使勁搓,而需要借“巧勁”而這些看家“絕活”都在手上,能掌握此技能的都不是一般的老師傅

碧螺春炒茶工藝是透過上千年經驗的歸納總結而得出的一種工藝,具有優良的文化傳統。一代代蘇州茶人保護原產地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質,傳承碧螺春的製作工藝,使得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源遠流長、代代相傳。

  

碧螺春因獨特的製作工藝,需四斤鮮葉炒出一斤幹茶

新茶價格爲何年年小幅上漲。“關鍵在於勞動力成本上漲20%,我們從蘇北找來的採茶工日薪從80元漲到了110元,來回車費也從200元漲到了300元。炒茶製茶成本上漲。”

“自產自銷”、“現炒現售”,在蘇州市吳中區東西山的路上片地生花,但也不乏部分奸商以次充好,坑騙消費者,大家需要擦亮眼睛

 

茶農宗旨:徹底擺脫兩頭跳;當中笑的尷尬局面,不給中間商留利潤,做真正良心茶。茶農第一手貨源價直供.支援果園採摘遊.還可以觀摩茶師炒茶全過程。

希望能幫到你

碧螺春的產地出自哪裏 關於碧螺春的介紹

1、碧螺春屬於綠茶,產地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洞庭東山及西山兩地,也稱洞庭碧螺春。碧螺春的製作工藝爲採摘、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炒制、包裝,碧螺春幹茶捲曲如螺,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果香馥郁,口感醇厚鮮爽,回甘生津。

2、碧螺春的特點:

洞庭碧螺春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的特點而聞名,其品質特點爲: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香氣濃郁,有天然的花果香,滋味甘醇,回味綿長,湯色嫩綠清澈,葉底芽頭細嫩柔勻。

當地的茶農形容洞庭碧螺春爲“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果香味,鮮爽生津”。

炮製碧螺春步驟

泡茶步驟有(綠茶第一開可以喝,發酵茶要洗):

1:先選擇好杯子,要選擇玻璃杯,口稍大,不要太高,要光滑.

2:要選好水,泡茶的水最好是泉水,其次是河水,再次是井水,泡茶對水的選擇是很重要的.上等好水才能泡出上等好茶,泡碧螺春的水的溫度在70-80之間.

3:先用一點點水燙一下杯子,使杯子的溫度身高,在往杯子裏面倒水,水到杯子的三分之一稍下一些,在放茶葉(5克左右)進去,茶葉要讓它慢慢的自由落下去.

記住:要先倒水,在放茶葉.等茶葉全部沉澱之後(好的茶葉會較快的沉澱下去,不好的不會了),在倒掉一小半水,在沖水進去,水一定要沿着玻璃杯的邊緣下去.這樣就可以喝泡好的碧螺春了,這稱之爲第一開.等茶喝到茶水與茶葉同等高的時候,在沿着杯子邊沿往裏面倒水,這爲第2開,這一開味道最好,帶有甜味.喝完第2開後,在按照泡答2開的程序啪第3開,這一開早倒完水後可以用杯蓋蓋住杯子一兩分鐘.在此3開之後,這茶葉的使命也就完了.這就是碧螺春茶的泡法.碧螺春茶的最好採摘時間在3月25到4月5號.

碧螺春茶茶藝(上投法)

一、器皿選擇

玻璃杯四隻,電隨手泡一套,木茶盤一個,茶荷一個,茶道具—套,茶池一個,茶巾—條,香爐一個,香一支。

二、基本程序

1.點香——焚香通靈

2.滌器——仙子沐浴

3.涼水——玉壺含煙

4.賞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漲秋池

6.投茶——飛雪沉江

7.觀色——春染碧水

8.聞香——綠雲飄香

9.品茶——初嘗玉液

10.再品——再啜瓊漿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遊三山

三、解說詞

“洞庭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萬里醉。”煙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吳越,太湖洞庭山所產的碧螺春集吳越山水的靈氣和精華於一身,是我國曆史上的貢茶。新中國成立之後,被評爲我國的十大名茶之——,現在就請各位嘉賓來品啜這難得的茶‘戶瑰寶,並欣賞碧螺春茶茶藝。這套茶藝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靈

我國茶人認爲“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這支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資訊。

2.仙子沐浴

今天我們選用玻璃杯來泡茶。晶瑩剔透的杯廣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壺含煙

沖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開水,在燙洗了茶杯之後,我們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着壺,讓壺中的開水隨着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溫。請看這壺口蒸汽氤氳,所以這道程序稱之爲“玉壺含煙”。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請大家傳着鑑賞幹茶。碧螺春有“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生產一斤特級碧螺春約需採摘七萬個嫩芽,你看它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多像民間故事中嬌巧可愛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漲秋池

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個很美的意境,“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

6.飛雪沉江

即用茶導將茶荷裏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後,杯中的熱水溶解了茶裏的營養物質,逐漸變爲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春天的氣息。

8.綠雲飄香

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氳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這道程序是聞香。

9.初嘗玉液

晶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嘗玄玉之膏,雲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10.再啜瓊漿

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滿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釋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我們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氣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機,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遊三山

古人講茶要靜品、茶要慢品、茶要細品,唐代詩人盧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茶歌》,他說:“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後,請各位嘉賓繼續慢慢地自斟細品,靜心去體會七碗茶之後:“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絕妙感受。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7061.htm

碧螺春爲什麼在製作過程中被稱爲 工藝茶 呢

答:因爲碧螺春茶做工精密複雜,而且幹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細而不斷、清香撲鼻,所以碧螺春在製作過程中被稱爲 工藝茶。

我也學了。呵呵!

碧螺春的產地出自哪裏

碧螺春的產地出自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

碧螺春是漢族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碧螺春產地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屬於不發酵的綠茶,茶性偏寒,碧螺春的製作工藝爲採摘、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炒制、包裝,當地茶農形容碧螺春爲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果香味,鮮爽生津。

碧螺春如何種植?

1、開挖種植溝施足底肥

在梯田外側內側或果園周圍,開挖種植溝。夠寬80-60釐米。溝底鋪稻草1000公斤/畝,再覆蓋一層土,然後施餅肥200公斤/畝,另外施複合肥15公斤/畝。分層入種植溝,肥土拌勻,上覆層表土,宜在種植前一月完成。

2、茶籽直播

選用有性良種,將茶籽倒入容器中,用清水浸泡2-3天,每天換水一次。沉於水底的是質量較好的茶籽,而浮於水面的是比重小,質量低劣或變質,腐爛的茶籽,應剔除。茶籽播種期間以當年11-12月份中旬爲宜,也可於早春2-3月播種。

但冬擦比春播早出苗,成苗率高。播種前用鋤頭按標準挖播種,雙行種植的小行距爲40釐米,距離30釐米;單行種植的距20釐米。每穴播籽3-5粒,覆蓋土3釐米。再鋪上稻草、糠殼、桔梗等。以保持水土,防止乾旱,提高出苗率。

3、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的茶苗移植時間以春季2月上旬至3月中旬爲宜。單行條植大行距150釐米,株距25-30釐米。雙行條植25-30釐米,呈三角形排列。每穴植茶苗二株。茶苗要求無性系中小葉良種,苗高30釐米左右,莖粗3釐米左右,具有兩個分枝以上,根系生長髮育良好。山茶農一般採用營養鉢苗木種植,成活率更高。

栽苗前,先將地面整理好,土壤疏鬆的砂質土用低溝栽植法,即茶苗栽在低於地面5-10釐米的畦面上,茶苗放入溝中邊覆土,邊踩緊,使根與土緊密結合。當天栽的苗,當天就要澆定根水,澆後適當覆土,栽好茶苗後,立即定型修剪,高度爲15釐米。

然後在行間鋪上稻草。在茶苗成活前,要根據天氣及土壤含水情況,每隔5-7天澆水一次,茶苗成活後要勤除雜草,防止草荒。

4、採摘

種植成活後一般前兩年以長樹爲目的,待第三年看茶樹穩定可以適當進行採摘。

TAG標籤:碧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