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清明可以種玉米嗎

清明可以種玉米嗎

1、清明可以種玉米。

2、一般由南向北,從2月中旬開始至5月上旬均有播種春玉米的地區,一般以10cm土層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播種爲宜。收穫期亦由南向北,從7月下旬到9月中旬,先後相差達50多天。它的生育特點是苗期生長緩慢,基部節間較短,穗位低,植株健壯,抗倒伏能力較強。

3、一般情況下,玉米播種時間是在4月20號穀雨前後開始播種。東北玉米播種期在4月末到五月初,黃淮海分春玉米和夏玉米,春玉米也是在這個時間播種,夏玉米則是在冬小麥收穫後播種,大致在6月份左右。

4、一般情況下,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種,八月下旬可收穫;秋玉米最遲不能遲於7月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收穫。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清明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農曆清明節前後舉行,日期在公曆4月4日或附近。清明時節正值春季,是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季節。種植玉米一般需要適宜的溫度和適量的陽光,而春季正是這樣的時期。

因此,一般情況下,在清明時節是可以種植玉米的。當然,具體是否適合種植還需考慮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質量以及種植技術等因素。如果以上條件都符合,清明時節是一個不錯的時間選擇來種植玉米。

清明可以種玉米嗎

如果在遼寧北部和吉林,黑龍江是不可以的,氣溫和垧情都不允許,我們當地有句話叫“穀雨種大田”我們遼寧北部一般是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種春玉米。吉林和黑龍江要更晚一些,就是說積溫越低,種地時間越晚。如果溫度不夠種地會出現爛籽或者不出苗如果是地膜覆蓋種植的時間會早一些。

天津地區清明節種玉米可以嗎?

天津地區清明節種玉米,當然是可以的,這屬於春玉米。

清明前後種什麼農作物

清明前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有菠菜、玉米、黃瓜、豆薯、苦瓜、茄子、番茄、洋蔥等,其中菠菜屬於耐寒性蔬菜,種子在溫度爲4度的環境中即可萌發,玉米是禾本科的植物,它的花果期在每年秋季,適合在每年4月份種植。

清明節前後種植哪些農作物

1、菠菜

菠菜適合在清明節前後種植,它屬於耐寒性蔬菜,其種子在溫度爲4度的環境中即可發芽,養殖菠菜時,需要爲其提供酸鹼度爲7.3-8.2的鹼性土壤,而且要在土壤中施加氮肥、磷肥和鉀肥,維持菠菜正常生長。

2、玉米

玉米的最佳種植時間是在每年的3-4月份,因爲此時的溫度能保持在10度以上,有利於提高玉米的發芽率,種植玉米時,需要挑選籽粒飽滿的種子,再將其放置在太陽下晾曬1-2天,使玉米更易出苗。

3、黃瓜

清明節前後適合種植黃瓜,黃瓜適宜生長在富含豐富有機質的土壤中,它對光照要求不嚴格,養殖黃瓜時,需要在植株幼苗期間時,將土壤的溼度保持在60-70%之間,而在黃瓜結果期間,需要讓土壤溼度保持在80-90%。

4、豆薯

豆薯適宜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種植,它是豆科豆薯屬的纏繞草本植物,會在每年的8月份開花,在每年的11月份結果,且豆薯原產於熱帶美洲地區,現今在中國的廣東、海南、雲南、四川等地方均有栽培。

單粒玉米種子清明種地可以嗎?

因爲清明的時候溫度還是比較低的,不過這也要看地區,東北地區是完全不可以的

清明節適合種植什麼農作物

1、豇豆:一般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性強的土壤中。2、冬瓜:屬於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3、絲瓜:屬於短日照農作物,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4、玉米:株型高大,莖粗壯。5、高粱:抗寒性和耐澇性強。

清明節適合種植哪種農作物

1、豇豆

清明節適合種植豇豆,豇豆起源於熱帶非洲,屬於旱地農作物,一般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性強的土壤中,注意播種時要避免重茬。

2、冬瓜

冬瓜適合在清明節種植,冬瓜屬於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主要分佈在亞洲的熱帶、帶地區,葉柄較粗,果實爲圓柱狀或近球形,上面分佈有柔毛和白霜。

3、絲瓜

絲瓜屬於葫蘆科罌粟花攀援藤本植物,莖和枝比較粗糙,葉片爲三角形或近圓形,廣泛栽培於溫帶、熱帶地區,屬於短日照農作物,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

4、玉米

玉米屬於一年生雌雄同株、異花授粉的植物,株型高大,莖粗壯,爲重要的糧食作物以及飼料作物,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價值極高。

5、高粱

高粱爲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適合生長在溫暖的氣候環境下,抗寒性和耐澇性較強,可以製作成糖漿或主食,而且高粱穗還可以製成掃帚,曬乾後還能作爲飼料。

清明節前後還能不能種玉米

能種啊,連麥收後都可以種晚玉米的!

種植玉米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哪個時間段?

下種後種子發芽的三個條件(空氣、溫度、水分)不具備,所以種子發芽慢或不發芽,長時間留在土裏種子容易爛掉或被鳥、鼠、蟲、藥危害,導致缺苗嚴重,若再補苗,就會出現大小苗在乾旱年景,4月25日農民已經抗旱坐水播種玉米。正常年景遼西在5月初會有一場春雨。降水量在15毫米以上,地犁開土含水量能捏成團,農民便開始搶種。當然種前種籽是經過芽試。

因爲玉米種子發芽率高好出苗,農田管理比旁的農作物簡單,收穫時期的時間好安排,只要成熟後沒時間可拖延收穫日期。玉米生長期有長短,我們這一帶無霜期短,種產量高的品種生長期長我們屬於山西省原平市北四十華里,滹沱河東岸,土地比較肥沃,但也有很多鹽鹼灘。在我們當地,農民們一般從每年的四月一日開始春澆地,五月一日左右開始播種玉米,先種崗地後種河灘地。

關於春玉米什麼時候播種,也和區域有很大關係。一般情況下,根據地理位置,我國是南邊比北邊會暖和一些。進入春天以後,南方的天氣也會比北方回暖快,而玉米的播種時間,和溫度也有很大關係:春玉米要選擇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發達、株型緊湊、葉片上衝、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單果穗、大粒型的玉米良種。播有要精選種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種子,曬種2-3天。

合理確定玉米的播種時期是實現玉米高產的重要環節。有些朋友誤認爲玉米播種越早越好,其實不然。玉米種子一般在6℃-7如果出現倒春寒有可能會出現粉籽現象。如果在5月15日以後種植玉米看莊稼長勢也不錯,玉米棒子也不小,但生長期是不足的,積溫是不夠的,是會影響產量的。

請問。。玉米幾月份種啊

幾月份種玉米最合適

玉米主要是分爲春玉米和秋玉米兩茬,一般春玉米要在春季的4-5月份播種,當地的溫度要達到10度以上才能播種。秋玉米要在7月中旬前播種,趕在玉米灌漿期的氣溫需在16度以上。我國的地域面積很廣闊,各地的氣候情況不同,所以種植玉米的時間也有差別,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靈活選擇時間。

二、各地種植玉米的時間

1、山東地區:山東地區種植玉米,一般時間是在每年的4月初,到了8月末就基本收穫了。

2、河南地區:河南地區種植玉米的時間要晚一些,大約是在每年的5月份進行種植,到了秋季9月底就能收穫了。

3、湖南地區:湖南地區屬於南方地區,氣溫要比北方地區高,所以春玉米是在4月上中旬播種,到了8月上中旬就能收穫。夏玉米的播種時間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到了9月中下旬就可以成熟收穫了。

4、海南:海南地區的氣溫偏高,所以一年四季都能種植玉米,但一般一年播種兩到三茬。春季在1月底到2月初種植產量高,秋季在8月底到9月初種植產量高。

二十四節氣中哪些農作物分別適宜在哪些氣節播種?

立春:(2.4)

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22℃爲春天,根據這一標準,浙北春天一般始於4月初。近年來隨着氣候變暖,春季也提早來到。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多樣,對於春天的始日,各地相差甚大,華南各地入春最早。本節氣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3~4℃,降雨量20~30毫米國。麥田清溝瀝水防漬。油菜追肥,排水,中耕除草,重施迎苔肥。

雨水:(2.19)

冬去春來,氣溫回升,溼度增大,江南一帶,雨日和雨量都有明顯增加,確也名符其實。但是初春的天氣乍暖還寒,變化無常。

本節氣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5~7℃,降水量30~40毫米。其時大小麥陸續進入拔節孕穗期,看苗施肥,清溝排水,加強油菜的田間管理。

驚蟄:(3.5)

天氣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滬);驚蟄聞雷聲,全月雨轟轟(浙、魯);驚蟄滴幾點,九九倒回轉(甘)

本節氣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7~9℃,降水量30~40毫米。麥田要加強肥水管理,看墒(土壤有效水含量的經驗判斷方法俗稱田間驗墒,將土壤墒情分爲5種類型,即汪水、黑墒、黃墒、潮乾土和乾土)、看苗、看天澆灌拔節肥、拔節水。

油菜施苔肥。早稻準備育秧,植樹造林。

春分:(3.20/3.21)

日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晝夜時間幾乎等長。

本節氣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8~12℃,降水量40~60毫米。

長江兩岸自南到北,早稻先後浸種催芽,開始塑料薄膜育秧(防寒潮),抓冷尾暖頭搶睛播種。繼續管好小麥、油菜和做好植樹造林,改善、保護生態環境產,調節氣候。

清明:(4.5)

我國黃河流域冰雪融化,草木繁茂,自然界空氣清新明潔,宜於踏青。從氣候上分析,氣溫進一步回升,如受暖氣團控制,遇上暖好天氣,江、浙、滬、皖最高氣溫可升至25℃以上,當遭到較強冷空氣影響時,最低氣溫可降到5‘、1以下,因此,乍暖還寒仍是這個節氣的主要特徵。

從降雨來看,本節氣內點雨未下有之,節氣平均雨量60~70毫米。平均氣溫可達12~15℃。大江南北都進入了農忙季節,早、中稻先後播種,小麥拔節,油菜揚花,田間管理不能放鬆。玉米花生播種。

穀雨:(4.20)

清明過後,雨水增多,有利穀物生長,但是,有的年份此時滴水不下,甚至從清明到立夏一直不下雨,出現春旱,這對農業生產影響是很大的。

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節;春播作物播種後需要雨水才能保證出苗率高。一般本節氣降雨量爲70~80毫米,日平均氣溫14~18℃。此時,正是農村準備割麥、插秧、種棉的大忙季節。

立夏:(5.5)

暮春方去,新暑初回,萬物生長,欣欣向榮。但根據氣象學劃分,候溫(5日爲一候)高於22℃時爲夏季的標準對照。此時,只有以南真正進入夏季。

有的地區四季不明顯,如黑龍江省的愛琿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區根本沒有夏季。立夏節氣所反映的夏季開始主要是指黃河以南地區。

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19~22℃,節氣降雨量爲90~110毫米。春花作物進入黃熟階段,要及時搶晴收割。立夏過後浙江將進入雨季,梅雨汛期開始,要做好防汛準備。

小滿:(5.20)

“小滿”是指黃河流域麥類作物籽粒開始飽滿還未成熟,所以稱小滿。但是浙江此時春花作物籽粒已飽滿成熟,農村一派豐收繁忙景象。

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在20~23℃,節氣降雨量爲50~70毫米,與前後節氣相比降雨稍偏少。但華南地區卻先後進入雨季。

大江南北夏熟作物先後成熟,搶晴收割。北方地區需加強麥田後期管理。春玉米、高粱、中耕、除草、培土尤其重要。

芒種:(6.5)

芒是谷實尖端的細毛;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緊張的夏收開始了,同時又是夏種比較繁忙的季節,所以芒種又稱“忙種”。

民間還流傳着“春爭日,夏爭時”,“小滿天趕天,芒種刻趕刻”,“麥熟一晌,龍口奪糧”。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23~25℃,節氣降雨量爲50~90毫米。

要抓緊早稻培育管理,及時耘田、烤田提高土溫,注意防治病蟲害。適時播種晚稻。

夏至:(6.22)

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全年白天最長。

北京白天有18小時。往後,白天開始慢慢變短。但此時不是最熱的時間,我國南北溫度相差很小,不過10℃。多數年份降雨量100超過毫米,日平均氣溫24~28℃。

要不失時機加強夏季田間管理,及時清除雜草,防治病蟲害。

小暑(7.7)

“小暑不算熱,熱在數伏天”。7月是全年夏季風最強盛的時期,副熱帶高壓籠罩江南,正常的情況是高溫少雨爲主要特色。

日平均氣溫28~31℃,降雨量減少,一般60~80毫米。

小暑面臨着梅汛和乾旱的轉折期,各地在抓好防汛的同時,要及時掌握氣象預報資訊,加強蓄水防旱,力求做到防汛、抗旱兩不誤。

大暑:(7.22)

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炎炎盛暑,這個節氣對全國都適用。從降雨量來看,北方雨季已經到來,降雨量增多。長江流域梅雨結束,伏旱擡頭,晴熱少雨。

在華南此時東南季風帶來南海上空的水汽,降雨量仍比較多,本節氣浙北降雨量20~50毫米。日平均氣溫27~31℃,是全年最高的時段。喜溫作物,行長速度之快達到了頂峯。水肥田間管理一定要加強。晚稻插秧應搶在立秋之前。

立秋:(8.7)

黃河流域真正的秋天要比立秋晚一個半月左右,長江流域要推遲一個半月到兩個月。江南仍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大地上積蓄的熱量,一時尚不能散盡,所以還有秋老虎的暑熱。雨少年份常有伏旱出現。

日平均氣溫29~27℃,開始呈下降,雨量80~100毫米且分佈不均勻。對晚稻要中耕除草,發生旱象要灌溉。秋播要抓緊。棉花摘頂,促進秋桃(棉)發育。

處暑:(8.23)

江南有些地方仍炎熱不減,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之說,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25~27℃;

冷暖空氣又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相遇,進入秋雨期,選題爲80~120毫米。這時晚稻正處於生長關鍵時期。

白露:(9.7)

全國各地氣溫下降加快,天氣轉涼爽,“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隨着季風轉換,日照漸短,強度變弱,冷空氣開始向南活動,全國大部分地區秋高氣爽,連我國西南地區日平均氣溫也降到22℃以下,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21~24,降雨量70~90毫米。

棉花分批採摘,秋玉米等作物加強後期的田間管理。

秋分:(9.23)

太陽直射點又回到赤道上,全球晝夜平分。從氣候學的角度分析,秋分以後,北方冷空氣活動日趨活躍,有時一場西北風便可吹盡夏暑迎來秋涼。

按常年規律,江、浙、滬的入秋期在9月底至10月初。我國東北、新疆等地多半在8月中下旬入秋,黃河下游地區9月中旬入秋,華南大地10月底到11月都會有秋涼的感覺。

繼續抓好晚稻田間管理。棉花選種收花。冬小麥、油菜做好播種前的準備。

寒露:(10.8)

此時,北方冷空氣熱力增強,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冷的高氣壓控制,雨季結束,經常晴空萬里,日暖夜涼,日溫差大,有利晚稻結實。

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16~19℃,降雨量繼續減少,約15~30毫米。寒露節氣是長江流域直播油菜適宜期,江北地區開始播種冬小麥。

霜降:(10.23)

從黃河流域看,初霜一般出現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氣非常吻合,全國各地的初霜日南北相差很大,如東北的長春,在秋分時就有了初霜,而南方的廣州,通常霜是罕見的,即使有,到冬至才見初霜。

此時,長江中游地區日平均氣溫14~16℃,降雨量20~30毫米。要加強油菜、田園蔬菜的培育管理。森林防火的資金積累工作也要儘早落實。

立冬:(11.7)

黃河中下游開始結冰的日期是11月1~11日,與立冬是一致的,但在長江流域,真正的冬季要比立冬遲半個月左右;

而青藏高原上是“六月暑天猶着棉,終年多半是寒天”;在廣州至南寧北迴歸線附近冬無幾日;海南夏無冬。

所以立冬這個節氣不適用於全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10~13℃,降雨量20~40毫米。搞好晚稻的收曬。做好冬小麥播種的掃尾工作。

小雪:(11.22)

由於北方冷空氣熱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

黃河流域在小雪節氣,一般開始下雪。就全國而言,長江流域平均情況2月中下旬降雪;東北地區的初雪要提前到11月初以前;在福州、柳州、百色以南,是終年不見雪的。

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7~10℃,降(雨)雪量10~20毫米。做好牲畜保暖越冬工作。

大雪:(12.7)

此時,地上有了積雪,黃河中下游地區,各地12月的積雪日數比11月要多一倍,甚至多四倍。

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8℃,降雪(雨)量10~20毫米。要加強冬小麥、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

冬至:(12.22)

陽光直射南迴歸線附近,北半球白天最短;其後陽光直射位置背移,白晝漸長。“過了冬長一針,過了年長一線”。

此時,北方冷空氣強盛,標誌着寒冬將至,最冷的時節來臨。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2~5℃,降雪(雨)量10~30毫米。加強冬小麥、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

小寒:(1.6)

氣候變化除了其自身週期性的變化外,人類活動的深度、廣度、力度以及大氣環流異常、火山噴發塵煙等諸多因素,影響了氣候固有的週期化變化規律。

致使過去連續出現14年的暖冬現象。本節氣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1~3℃,江北0℃以下。降雪(雨)量10~30毫米。

大寒:(1.21)

此時在“數九寒天”,實爲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再往後便是“水暖三分”的立春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1~3℃,降雪(雨)量10~30毫米。

主要農事活動:積肥、造肥,冬修水利掃尾,開始綠化植樹,清理改造魚塘。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農曆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還包括與節令關係密切的中國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具有很高的農業歷史文化的研究價值。

2006年5月20日,中國農業博物館申報的的農曆二十四節氣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4節氣按照所反應的現象不同可劃分爲以下3類:

第一類是反映季節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來表明季節,劃分一年爲四季的。

二分、二至是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因爲是從天文角度上來劃分的,所以適用於中國全部地區。四立便不盡然。

儘管也從天文上反映季節的開始,由於中國地域遼闊,氣候的季風性和性都極爲顯著,各地氣候懸殊,因此各地四季開始日期和其持續時間並不相同,有些地區四季分明,有些地區不甚明顯,甚至某一整個季節都不出現。

例如黑龍江省璦琿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帶便沒有夏季。青藏高原上流傳着:“六月暑天猶着棉,終年多半是寒天”。華南福州以南沒有冬季,有些地區幾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經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雲貴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無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稱。所以四立雖是從天文上劃分得來,卻有很強的地區性,它不能適應於全國。

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直接反映熱量狀況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它們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暑的程度以及暑熱即將過去等都很確切。直接反映降水現象的有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此外,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雖說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也反映出溫度逐漸下降的過程,和每個節氣溫度下降的程度。

先是溫度開始降低,水汽凝露較多;以後溫度下降更甚,不僅露更多,而且涼起來,但還未結冰;最後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爲霜。從農業生產上看,這三個節氣的熱量意義大於它們的水分意義,具體而生動。

第三類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向天地萬物通報春回大地的資訊。

擴展資料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氣候現象、氣候變化等。

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

象徵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

反映降水量的則是: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

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節氣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

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迴歸。

二十四節氣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四個“立”,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爲“四立”。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爲“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來。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陽直射北緯23.5度,黃經90度,北半球白晝最長。冬至,太陽直射南緯23.5度,黃經270度,北半球白晝最短。

“分”在這裏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稱爲“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時黃經分別爲0度、180度,太陽直射赤道上,晝夜相等。

節氣意義:

二十四節氣中的一部分節氣已逐步成爲大衆歡慶節日,並與民俗相結合,發展爲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節日文化。例如冬至節,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較爲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吃羊肉等習俗。至今,我國臺灣地區依舊儲存着冬至時節用九層糕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最後,二十四節氣申請世界“非遺”是順應人類文明發展趨勢的工程。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流淌數千年的黃河農耕文明的印記,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沉澱,也是人類天文與農耕技術的空前重大成就,更是人類尊重自然走向自由的里程碑。

它理應跨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古代創造以及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和藝術,爲世界文明注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

早在2006年5月,農曆二十四節氣就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4月,中國文化部正式啓動將“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工作,這是一件順天理、應地氣的工程。我們期待二十四節氣申請世界“非遺”早日成功,期待東方智慧之花的再次綻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下稱“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於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

11月30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透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節氣規律:

人們一般都透過黃道日曆得知準確的節氣時間,還有一種節氣日期速算法:

通式壽星公式——[Y×D+C]-L

Y=年代數、D=0.2422、L=閏年數、C取決於節氣和年份。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您知道前一年的某一節氣準確時間,可以透過一首歌謠輕易算出,之後的年份就是該節氣的時間,節氣的規律歌訣如下:

立春五日三時頭  驚蟄倒退三時首

一時一刻清時節  立夏九時三刻收

芒種兩日退一時  小暑三日五時求

五日退三立秋節  白露六日退一週

寒露六日加六時  立冬六日七時遊

大雪六日四時到  小寒五日九時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農曆二十四節氣

早玉米什麼時候種

在南方地區早玉米是在清明前後栽種,北方地區要在4月末播種育苗,栽種前先將種子放在赤黴素溶液中浸泡處理,向土壤裏施加廄肥作爲基肥,再噴灑適量的過磷酸鈣和硫酸銨溶液,栽後澆透一次水分,施肥主要以尿素爲主,以促進產量。

一、早玉米春季栽種

由於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在不同的地區早玉米的栽種時間是不同的,那麼早玉米什麼時候種最好,一般在南方地區是在清明前後栽種,也就是每年的3月底進行,海南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種,北方地區要在4月末進行播種育苗。

二、早玉米的栽種方法

1、催芽處理

早玉米栽種前最好將其進行催芽處理,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也利於增加產量,一般選取抗病害能力強且生長健壯的種子,將種子放在赤黴素溶液中浸泡2個小時後,再放在富含有機質的沙土中催芽處理,大概25天左右即可露白。

2、土壤要求

早玉米的生長對土壤的要求很高,也是早玉米獲得高產的重要條件,可先將土壤進行深翻處理,深度大概爲10公分左右,播種前施加廄肥作爲基肥,再噴灑適量的過磷酸鈣和硫酸銨溶液,澆入水分後保持溼潤即可。

3、入栽定植

將發芽後的種苗放入土壤中,根苗要完全入土,深度大概爲3~5公分左右,栽種後澆透一次水分,在生長幼期施肥主要以尿素溶液爲主,開花和孕穗期間還要適當追施氮肥,每天澆入水分1~2次左右,保持土壤溼潤。

TAG標籤:玉米 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