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普通話哪裏

普通話哪裏

普通話(Standard Chinese、Putonghua、Mandarin)即現代標準漢語,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普通話”並不等於“北京話”。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以北方話爲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國家通用語言”的法定地位。漢民族共同語,古已有之。先秦時期叫做“雅言”,漢代叫做“通語”,明清時期叫做“官話”,民國時期叫做“國語”。新中國成立後,漢民族共同語被稱作“普通話”,取其“普遍、通用”的意思。我國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是提高全國人民科學文化水平的一項基本語言國策,也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舉措之一。隨着脫貧攻堅戰的勝利,中國的鄉村振興進入新徵程。語言文字在教育脫貧攻堅中已經發揮基礎性作用,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大力推廣普通話,有利於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維繫民族團結,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人爲地消滅方言,主要是爲了消除方言隔閡,以利社會交際,與人民使用傳承方言並不矛盾。普通話作爲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首選語言。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普通話是哪裏的話?

普通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定的現代標準漢語。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以北方話爲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可實際上普通話語音採集地是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金溝屯鎮。普通話與漢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官話方言區最爲類似,“普通話”中的“普通”二字有“普遍”和“共通”的含義。

詞語釋義: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1904年,近代女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繫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 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爲“國文”( 文言文)、“普通話”和“ 俗語”( 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後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話”的說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門關以外的戰爭》一文中提出,“ 文學的任務,決不止於創造出一些新式的詩歌小說和戲劇,它應當替中國建立現代的普通話的文腔。”“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應當是習慣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現代‘人話’的,多音節的,有結尾的……”並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展開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 大衆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確定現代標準漢語由國語改稱普通話。

來源:

現代漢語標準語,孕育於中原的 中原官話(所以現代人讀 唐詩宋詞元曲一般都能押韻),從《 唐韻》到宋代《 廣韻》是繼承,定於元明,是“官話”體系。明初定都南京,南京官話被推崇,以 南京官話爲官方語言, 金陵雅音(以《 洪武正韻》爲規範)以古中原 雅言正統嫡傳的身份被確立爲中國漢語的標準音。 朱棣奪取建文帝的帝位,遷都北平(改爲京師,稱北京),以南京人爲主、從全國各地遷徙數十萬貴族、富戶、民衆。以 南京官話爲主要基礎影響元大都語音,經歷明朝整個時代的過程,北京官話(異於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普通話是哪裏的方言?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爲基礎方言。

普通話,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爲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的通用語。漢語不等同於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人爲地消滅方言,主要是爲了消除方言隔閡,以利社會交際,與人民使用傳承方言並不矛盾 。

來源

現代普通話的主要來源是元朝時期以大都(北京)話爲基礎所編制的《中原音韻》,前身是明清官話,到了雍正年間,清朝正式確立北京話爲標準官話。現代普通話跟東南地區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較少,並且消失了“入聲”。

1909年清將北平語音命名爲國語。時多次制定標準,1918年北洋公佈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發“京國之爭”,1932年經國民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彙》後,確定國語標準。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而不是以灤平語音爲標準音。

制定標準後於1955年向全國推廣。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普通話

普通話是哪裏的話?

中國北京人講普通話最標準,國家將北京話定位普通話。

普通話,即標準漢語。普通話是中國不同民族間進行溝通交流的通用語言,以北京語音爲基礎音,以北方方言爲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主要通行於中國長江以北地區,長江以南則一般不說普通話,因爲各地都有漢語方言,不依賴於普通話"。其中,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通行廣東話,中國臺灣地區在官方場合也使用普通話,但是口音與的普通話略有差別。

普通話英文"Mandarin"來自葡萄牙語。現今普通話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官方用語,也是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使用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的法定地位。

普通話在中國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稱謂:官方(包括港澳):普通話;臺灣官方:國語;海外華人:華語;學術界:現代通用漢語 。

普通話是哪裏的方言?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以北方話爲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是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的。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   普通話同時又是國家法定的全國通用語言。它在全國範圍內使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指的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爲標準,並不是把北京話一切讀法全部照搬,普通話並不等於北京話。北京話仍有許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連詞“和(he)”說成“han”,把“蝴蝶(hudie)”說成“hudiěr”,把“告訴(gaosu)”說成“gaosong”,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區的人難以接受。另外,北京話裏還有異讀音現象,例如“侵略”一詞,有人念“qīn lüe”、也有人念成 “qǐnlüe”;“附近”一詞,有人念“fujin”,也有人念成“fǔjin”,這也給普通話的推廣帶來許多麻煩。另外,北京話兒化音很多,如:地—地兒 ,字—字兒 ,天橋—天橋兒 。等等,很多很多,普通話吸收了一部分,但由於北京話兒化音過多,也不能全部吸收。從1956年開始,國家對北京土話的字音進行了多次審訂,制定了普通話的標準讀音。因此,普通話的語音標準,當前應該以1985年公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以及2005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爲規範。   就詞彙標準來看,普通話“以北方話爲基礎方言”,指的是以廣大北方話地區普遍通行的說法爲準,同時也要從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詞語。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這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意思:“典範”就是排除不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爲語法規範;“白話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話的書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語基礎上,但又不等於一般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

TAG標籤: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