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怒江方言和臨滄方言一樣嗎

怒江方言和臨滄方言一樣嗎

怒江方言和臨滄方言不一樣,每個地區的方言都有一定的區別,但總體歸屬爲北方語言分支。方言最早出自漢揚雄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書,在不同的人羣中指代不同,中國人口中所稱方言是一個政治學概念,實爲地方語言。方言又稱白話、土話或土音,指的是區別於標準語的某一地區的語言,這種叫法不考慮語言間的親屬關係。

根據性質,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地域方言是語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別而形成的變體,是全民語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會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會成員因爲在職業、階層、年齡、性別、文化教養等方面的社會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社會變體。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寨子鬼是哪裏的方言

寨子鬼是臨滄的方言。寨子鬼是農村裏的非主流的意思,臨滄,雲南省轄地級市,地處雲南西南部,東鄰普洱,北連大理州,西接保山,西南與緬甸交界,地處瀾滄江與怒江之間,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是昆明通往緬甸仰光的陸上捷徑,有3個國家級開放口岸,有19條貿易通道、13個邊民互市點和5條通緬公路

雲南哪個地方呢方言最板札?

雲南民族衆多,所以各地方言差別很大,不過有幾處很有代表性的:如昆明的馬街話(滇中語系),紅河州的箇舊話(滇東南語系),臨滄方言(滇西南語系),怒江方言(滇西語系)等等,真是過而不忘

臨滄地區方言

有一種給力叫攢勁,有一種搭訕叫我隨隨在乃跌見過你;有一種表白叫我們兩個談旁戀愛怕。。。有一種感嘆叫啊乖;  有一種力量叫氣大,有一種飯碗叫博偷;  有一種謾罵叫小死丫子,有一種背時叫挨刀呢;  有一種神志不清叫死眯羊眼,有一種粗心叫拉扎;  有一種謊言叫哄人,有一種憤怒叫鬼火盧;  有一種厭惡叫給老子勾B開,有一種髒話叫說個巴巴呢;  有一種心情叫心昌不有,有一以後叫2幾回壞叫主窮/折奪;

差一點叫帽大時;  

大笨蛋叫大神幾吧屎;血叫旺姿;瀟灑叫把姿;

怎麼樣叫咋些;

上廁所叫改手;  

膝蓋叫咳西頭;  

乞丐叫老丫巴

;好像叫隨隨;  

去哪裏叫克乃跌;

憨包叫日膿拔翹;

傻叫勺;嚇人叫盒人;  

噁心叫物俗;

幹什麼叫搞順;

勺子叫條根;用力叫使氣;  

聊天叫忡闊子;

看看叫瞄瞧;

哎呀呀叫啊嘛呀; 

哎喲叫啊啦喂;

哎叫哦或;哪叫聶;  

抽菸叫砸煙;

菸頭叫煙格帝;

何必叫活消; 種警告叫招呼着;  

雲南臨滄話mm是什麼意思

美女。雲南方言,亦稱雲南話,總體上屬於西南官話,明代的屯田,對雲南漢語方言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隨着人們歷史文化知識逐漸豐富,終於明白,雲南方言的形成,與漢民族的遷徙以及今天民族格局的形成有密切關係,雲南方言其實就是歷史上的中原漢語方言,研究這些方言詞語,可以解釋許多歷史文化的問題。

怒江方言和普通話的區別

發音不同、文化不同。

1、發音不同。怒江方言和普通話的最大區別在於發音,普通話以北京話爲標準,重視聲調、發音的準確性和規範性,而怒江方言之間發音差別很大。

2、文化不同。怒江方言和普通話的使用也與不同的文化密切相關,怒江方言往往與地域文化、方言文學、民間文化等有聯繫,而普通話則更多地關注於現代化、標準化的文化傳播。

臨滄方言與普通話有什麼異同

青海方言語音以青海方言爲主的西寧方言,與普通話相比,最明顯的特點是:在韻母系統裏前後兩種鼻音韻母的混同,如在口頭髮音上“成就”和“陳舊”難分,“真”、“蒸”同音,“秦”、“情”同音,“心”、“興”、“新”同音,“賣”、“買”同音等等;在聲母方面,普通話凡讀爲“知”、“吃”、“溼”的字在青海話裏明顯地分爲兩類,一類仍讀“知”、“吃”、“溼”,與普通話相同,一類卻讀“資”“雌”、“思”,例如“棧”、“沾”等字與“佔”、“戰”等字普通話讀音完全相同,而在青海話裏前一組聲母讀“資”,後一組讀“知”,二者有明顯的區別。再如“生”、“牲”、與“聲”、“升”等同音。青海方言語法青海方言的口語語法,動詞、賓語的使用與普通話和其它方言相比,都有十分突出的特點。賓語、動詞用法上普通話中賓語一般在動詞之後,青海方言而則相反,如“你黑飯吃了沒?”(普通話:你吃晚飯了沒有?);“你茶喝了吧?”(你喝茶了嗎?);狀語與否定副詞的用法上把狀語放在否定副詞之前,如“你胡不要說煞”(你不要亂說);“你趕緊把飯做好”(你抓緊時間做好飯);比較句在普通話裏常駐機構用“甲比乙如何”來表示,青海話裏卻常常相反,如“致些房子把奈些房子不到”(這些房子沒有那些房子好);“我們的話把你們的話沒像着”(我們的話跟你們的話不同)。青海方言中某些語氣詞的用法與普通話的用法有明顯的區別,如“給”普通話爲動詞,青海話中常表示動作的完成或有祈求、商量的口氣:“牲口飲給了”(牲口飲過了);“把你哈麻煩給了”(把你麻煩一下);“哈”青海話中做爲語氣詞廣泛應用,“沙果紅哈了”(沙果已經紅了);“我致兩天病哈了”(我這兩天病了);“阿”普通話中作爲前綴,而在青海話中除對人親暱稱呼外,還有很多方面經常應用,如:“阿蒙加了”(怎麼樣了);“你阿個時候來了”(你什麼時間到了);“唄”在青海話中作爲語助詞應用相當多,如:“瓜老了唄”(瓜熟透了);“家沒來唄”(他沒來啊);“着”在普通話裏作爲虛詞,青海話作爲虛詞在不同語言條件下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讀音,如:“張工還沒來着,其他的人一掛來着”,前一個“着”讀音如“招”,後一個“着”字讀音爲“遮”。“着”字還有很多用法,如:“夜來你們阿里去了着”(昨天你們上哪兒去了呢?);“你先走着,我後腳就來”(你先走,我後面就來);“煞”青海話中作爲語氣助詞經常出現,如:“你喊給一聲煞”(你去叫一下);“你實話帶給了煞”(你確實給他帶了嗎?);“佛”青海話中經常在句尾使用,作爲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或肯定的語氣,如:“家阿蒙沒來佛?”(他怎麼沒來呢?);“家說不來了佛”(他說他不來了);“倆”在青海方言裏除在“你倆兒”、“我倆兒”等結構中意義和用法與普通話相同外,其他用法比較特殊,如“有倆沒”(有沒有?);“剪剪倆甭剪,用刀刀倆割”(不要用剪子,用刀子割);“天大的窟窿我戳我戳哩,地大的補丁倆甭哩”等。“兒”在許多句尾中都帶,如“花兒”、“梨兒”、“雀兒”、“狗娃兒”、“鈴兒”、“電影兒”,“鉤搭兒”、“老伴兒”、“羞臉兒”、“月牙兒”,等等。爲了加強語意,青海話還多用重疊語言、拖音和重音,重疊語如“鞋鞋”、“帽帽”,“碗碗”、“勺勺”“尺尺”“錐錐”(尺子、錐子);“今晚夕天氣黑着,黑着,胡都黑啊!”(今晚天氣特別黑);拖音如“只個尕娃長的胖墩墩兒的”(這個小孩胖乎乎的);“你煮的扁食沒綿,硬棒棒的不好吃”(你煮的餃子太硬不好吃);重音如“這個壞鬆壞的沒人惹,我把他試當個,他阿麼哈倆”。青海漢語中還有部分羣衆將“我”不稱“nao”,按標準話仍稱“wo”,把“我們”卻稱“阿門”。青海地區的藏語屬安多語系,書面語與口語間存在差別,在發音上純牧區與農業區有差異。回族講話與漢族一樣,部分人講河州話(以臨夏的“八坊”話爲主),部分人講西寧話。回族講話多脣音、舌音、齒音,在發音上與漢族講話稍有差別。

雲南話與四川話的區別

我是雲南的,也接觸過很多四川人、靠近重慶的知曉點點

雲南話不像四川話那樣好辨別!幾乎一個調

雲南的方言最爲多,除箇舊、臨滄、保山口音,其他都好理解其意思!

雲南人能完全聽清楚普通話,至於那些口頭禪!

呵呵

我想你不用擔心,沒有什麼深意

雲南各地方言有別

比如你來到昆明

雲南大多地方“克”是“去”的意思,例如:

你要克哪裏?

“挨”是“和”的意思,我挨你去

昆明人說

“某”拼音mou

是“沒有”的意思

謝謝你。麗江和大理的確很美麗,我很想知道納西族和白家的古老語言文字有哪些。能不能舉個例子呢?

呵呵,他們的語言我不太瞭解,這是我幫你查到的,請見諒。

納西族:於納西語方言的差異,有:納西、納、納日、納罕、納若等多種自稱。這些自稱在發音上有輕微差別,但基本族稱都是“納”;而西、恆、罕、日都是“人”的意思。1954年,民委派出雲南民族識別調查小組根據名從其主原則,確定 納西族 爲統一族稱。納西語,一般歸入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爭議;有學者認爲納西語界於羌語支與彝語支之間)。納西語分爲西部、東部兩大方言。使用西部方言者約有26萬人,佔總人口的87%。納西語的基本語序:主語——賓語——謂語(S——O——V)。文字 一般認爲,納西族有兩種傳統文字:東巴文和哥巴文。東巴文(納西象形文字):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態比甲骨文還要原始。被認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 哥巴文:是一種音節文字。

白語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語,主要使用區域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省內其他一些白族聚居區內也有使用,分佈地域較爲集中。

白語是漢藏語系中系屬問題存在較大爭議的語言之一。由於白語在語言結構上與漢語、藏緬語族語言有着錯綜複雜的關係,學術界至今還無法就白語的系屬形成一致的認識。主要的意見有藏緬語族說、漢白語族說、漢語方言說、混合語說等多種。其中,藏緬語族說是民族語言學界的主流意見。關於白語在藏緬語中的地位問題,傅懋勣、徐琳、趙衍蓀等認爲白語屬藏緬語族彝語支。馬提索夫、戴慶廈、楊應新等主張白語自成一語支,即白語支。有的學者則將白語列爲藏緬語族中的“語支未定”語言。

白語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語,主要使用區域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省內其他一些白族聚居區內也有使用,分佈地域較爲集中。

白語是漢藏語系中系屬問題存在較大爭議的語言之一。由於白語在語言結構上與漢語、藏緬語族語言有着錯綜複雜的關係,學術界至今還無法就白語的系屬形成一致的認識。主要的意見有藏緬語族說、漢白語族說、漢語方言說、混合語說等多種。其中,藏緬語族說是民族語言學界的主流意見。關於白語在藏緬語中的地位問題,傅懋勣、徐琳、趙衍蓀等認爲白語屬藏緬語族彝語支。馬提索夫、戴慶廈、楊應新等主張白語自成一語支,即白語支。有的學者則將白語列爲藏緬語族中的“語支未定”語言。

與漢藏語系的其他語言一樣,白語也是單音節的詞根語,形態變化不復雜,詞序和虛詞是表示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由於和漢語、藏緬語密切而複雜的關係,白語在語音、詞彙、語法上既有很多和藏緬語對應的地方,也有不少特點和漢語相同或相似。

白語語音的一般特徵如下:輔音方面,三個方言都有雙脣、脣齒、舌尖、舌面、舌根五組輔音,怒江方言另有舌尖後和小舌兩組輔音。怒江方言的塞音和塞擦音有清、濁對立,其他兩大方言清濁對立已消失,雖然31調和33調的塞音、塞擦音的仍保留濁音,但不區別詞義。元音方面,各方言的元音數量都較少,元音都普遍分鬆緊兩類,這一特點和彝語支語言相同。大理方言的鼻音韻尾已完全脫落,只剩下較單純的口元音。劍川、怒江兩個方言則有和口元音相對應的鼻化元音。大理和怒江兩個方言有捲舌元音。聲調方面,都有六到八個聲調,聲調和聲母有密切聯繫,並可按元音鬆緊分爲鬆緊兩類。漢語藉詞的聲調和白語的聲調之間有明顯的對應關係。

詞彙上,單音節詞較多,多音節詞較少。很多詞彙(包括大量基本詞彙)和漢語關係密切,應爲不同歷史時期借入的漢語藉詞,並多以音義全借的方式直接輸入。早期的漢語藉詞可以追溯到上古漢語的來源,並已進入白語的基本詞彙,能夠作爲構詞詞素構成新詞。近百年來,尤其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白語又從漢語中借入了大量的新詞術語。因此,白語詞彙中漢語藉詞所佔比例非常大,這是白語詞彙的一個重要特點。構詞形式有附加式、重疊式和複合式三類。

語法方面,白語各方言在語法上差異不大。詞序和虛詞是表示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語序以SVO爲主,和漢語類似,但仍保留古代白語的OV型語序。副詞、助動詞和能願動詞位置大多在中心動詞之後。量詞非常發達,一般情況下名詞都要帶量詞,部分量詞已具有名詞詞綴的特點。量詞的位置在名詞之後。結構助詞和語氣助詞使用廣泛。動詞、助動詞的否定和肯定、人稱代詞數和格的變化,都透過語音屈折變化來表示。可見,白語語法在受漢語深刻影響的同時,也保持了古代白語的一些特點。

白語三個方言之間,劍川方言和大理方言比較接近,除了一些方言詞彙和語音的差異外,一般都可以相互通話。碧江方言和其他兩個方言(特別是大理方言)的差別較大,通話有較大困難。白族民間一般認爲,怒江方言最爲“古老”,受其他語言(主要是漢語)的影響較少,劍川方言次之,大理方言受漢語的影響最大。這一認識總體上符合白語方言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

語言及各方言的地區分佈和人口

大理(南部)方言包括大理和祥雲兩個土語,分佈於大理、洱源、賓川、雲龍、漾濞、永平、雲縣、鳳慶、祥雲、彌渡、巍山、保山、南華、昆明、元江等縣市,以大理語音爲代表;劍川(中部)方言,包括劍川和鶴慶兩個土語,分佈於劍川、鶴慶、蘭坪、麗江、雲龍、洱源、漾濞、永勝、寧蒗等縣,以劍川語音爲代表;怒江(北部)方言原稱碧江方言,分瀘水(原碧江)、蘭坪兩個土語,通行於怒江州的瀘水、福貢、貢山、蘭坪和迪慶州的維西、香格里拉(原中甸)、雲龍、洱源等縣,以瀘水語音爲代表。

全國白族人口爲185萬(2000年),主要聚居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內白族多以白語爲母語。大理方言的使用人口約60餘萬人,劍川方言的使用人口約50萬人,怒江方言的使用人口約10萬人。再加上省內其他白族聚居區的白語人口(包括大理一帶以白語爲主要交際語言的回族人口),白語的使用人口約有130萬(使用人口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和調查材料綜合估出,非準確數字)。

文字和書面語

白族有兩種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漢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白文則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拼音文字。

老白文歷史上又稱爲“白文”、“僰文”,創制於南詔中後期(公元9—10世紀),是一種典型的漢字系文字。爲和建國後創制的拼音白文相區別,又稱“方塊白文”或“漢字白文”。其書寫符號系統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①假借漢字。利用現成漢字來記錄白語,有音讀、訓讀、音義全借、借形字等幾種。②自造新字。包括以下數種:漢字變體字(由漢字增減筆畫構成)、漢字省略字(由漢字省略部分構件構成)、漢字仿造字(借鑑漢字造字理論,由漢字及其偏旁重新組合構成,其中形聲字和音義合體字最多)、加形字(由漢字加無意義的偏旁構成)。因此,古白文是一種在漢字基礎上產生、由多種造字方法構成的複合性的書寫符號體系。

白文形成以後,由於南詔、大理國兩個民族政權都以漢文爲官方文字,沒有對白文進行規範和推廣,因此,白文一直沒有能發展成爲全民族通用的文字。但在民間仍廣泛使用,文獻材料包括各種碑刻銘文及歷史著作、文學作品。明王朝推行文化,大量白文文獻被焚燬,白文的社會功能大爲萎縮。但在白族民間,白文至今仍保持着強大的生命力,白族民間藝都使用古白文記錄曲本和唱詞,一個民間藝人往往藏有三四十本或五六十本不等的白文曲本、唱詞。宗教經師也多用白文書寫各種、祭文等。白文文獻的數量較爲可觀,也有着深厚的羣衆基礎。

建國以後創制的白族文字一般稱爲新白文或拼音白文,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爲符號基礎的拼音文字,其字母次序、名稱、書寫方法、讀音都和漢語拼音方案大致相同。“白族文字方案”(草案)1958年制訂,但未獲推行。方案於1982年和1993年兩次修訂,並在劍川、大理兩個方言區進行了試驗和推廣,在雙語教學、掃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來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雲南話與四川話的區別

四川話和雲南話的區別如下:

1、分佈區域不同。

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主要分佈於四川省、重慶市及陝南境內。

雲南話屬於漢語西南官話,主要分佈於雲南省。

2、所屬漢語系不同。

四川話屬西南官話。

雲南話屬於北方方言。

3、口音不一樣。

相比之下四川話要清脆一些,雲南話要沉重、口音重一些。

4、疏遠關係不同。

西南官話區外,湘語與四川話聯繫最爲緊密,兩者擁有大量的獨具特色的共有詞彙,與川渝地區以外雲、貴、鄂等地的西南官話關係卻比較疏遠。

四川話舉例:

1、“鼓到”:,意思是強迫、讓別人做不願意的事情。例如:他鼓到要喊我去打牌。

2、“彎酸”: 指挑剔的意思!比如:你這人怎麼這麼彎酸啊,我都給你弄了幾道了,你還彎酸人! 

3、“薩過”:過去了,結束了的意思。比如:“今天的會就薩過了,就到這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四川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雲南話

臨滄方言笑話

臨滄方言wó(厲害/兇)

三國形(三角形)

嘎(好不好)

噶人(壞人)

2幾回(以後)

主窮/折奪(壞)

帽大時(差一點)

大神幾吧屎(大笨蛋)

旺姿(血)

博偷(大碗)

死眯羊眼(精神不振)

小死丫子(混蛋)

挨刀呢(背時)

把姿(瀟灑)

咋些(怎麼樣)

改手(上廁所)

咳西頭(膝蓋)

隨隨(好象)

克哪疊(去哪裏)

麻渣(蟈蟈)

渠蛆(蟋蟀)

渠善(蚯蚓)

渣媽蟲(蟑螂)

格早(蝨子)

凹糟(體垢)

拉扎(粗心/邋遢)

撾(踢)

日膿拔翹(憨包)

勺(傻)

鍋鍋(哥哥)

盒人(嚇人)

盧色(綠色)

渣詩(小氣,愛炫耀)

廁耐/物俗(噁心)

哄人(騙人)

搞shòng(幹什麼)

夾馬(騎馬)

貓咧(毛驢)

乾飯(吃飯)

鬼火盧(生氣)

條根(勺子)

兩過人(兩個人)

老楚(老鼠)

老撫(老虎)

使氣(用力)

款bé(聊天)

瞄瞧(看看)

吃yó(吃藥)

啊嘛呀(哎呀)

啊啦喂(哎喲)

假比(假設,比如)

惱(噁心/心煩)

聶(哪)

心昌好(心情好)

砸煙(抽菸)

煙孤巴(菸頭)

kuǒ連(可憐)

kuǒ以(可以)

kuó頭(磕頭)

哦或(哎...)

架啊(不行/想得美)

小蛙(小孩)

趕該(逛街)

還姿(鞋子)

還帶(鞋帶)

帽鐵(帽子)

向太陽(曬太陽)

招呼(當心)

活消(何必)

贊車(撞車)

老抱手(癩)

癌姿(懸崖)

頭型(髮型)

馬掛(背心)

色姿(篩子)

娃心(傷心)

轉波luō(陀螺)

一jió(一腳/一角錢)

qiō qiō(悄悄)

niāng niāng(阿姨)

咚當(勺)

幹酒(喝酒)

木單子(可憐,沒主見) 一

某商店售貨員對一個正在咂煙的顧客說:

“你皆,我們這點兒不準咂煙。”

顧客回答到:“這個麼是在你們這點兒買呢噻。”

售貨員:“莫挨我煩 ,我們這點兒還賣手紙呢!

玉溪人說乖和歪一樣.

一玉溪抓了一外地嫌犯,命令他"歪歪"站好,

嫌犯連忙歪了身姿,見狀大聲呵斥:"歪歪站好!"

嫌犯更是加劇身姿,上前踢了一腳,

嫌犯困惑:警官,還不夠歪嗎?

雲南人脖子嗓子不分,

某生到北方上學,喉嚨發炎,去校醫室:醫生我脖子疼.

醫生圍他脖子找了一圈,告訴他:

你的脖子很好,不行就去醫院照片

愛暱族將男女之事稱爲擂,

一村幹部下山去接上級女幹部,爬至半山,女幹部坐下,邊解衣服邊喊:"累 累 累"

村長連忙說:不擂不擂.

女幹部不悅:你不累我累.

村長想上級發話不擂白不擂.就撲了上去.

瑤族說看和幹,進和見都不清楚.

一矮個瑤族看電影,前面的女孩老動,他忍無可忍大叫:

姑娘,你一動一動的,我幹也幹不進.

舉座譁然.

TAG標籤:怒江 方言 臨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