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擂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擂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擂茶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飲食文化,是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省市的特色小吃之一。擂茶的製作技藝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其中包括配方、研磨、烘焙、混合等多項工藝。此外,擂茶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因此,擂茶可以被認為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將樂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將樂的風俗習慣有:擂茶、龍池硯、西山紙堪稱“將樂三絕”,均被列入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擂茶廣場“擂缽銅雕”和玉華洞導遊圖“玉華洞志”入選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1、將樂擂茶

請喝擂茶是將樂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禮節。凡人們結婚、添丁、喬遷、參軍、提幹、升學、做壽,擂茶便成為必不可少的喜慶之品。據考證,將樂擂茶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遷時傳入的。

擂茶的藥用功能頗多,酒足飯飽之後喝口擂茶,可感油膩盡退,滿腹舒暢。據驗證,常喝擂茶有防風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壓、潤肺健胃、潤膚美容、延年益壽等功效,是保健飲品。

2、將樂南詞

將樂南詞又稱“八韻南詞”。它的源頭來自浙江的婺劇。

3、玉華洞

由浙江的流浪藝人經江西傳入將樂縣,後經民間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帶有將樂地方韻味的劇種。南詞的道白採用“土官話”(將樂方言腔普通話)。每場戲必先唱《天官賜福》曲目,後唱其他曲目,如《斷橋相會》《合缽粧妖》《昭君和番》《蘆林相會》《蘇文表借衣》等。

4、接春

立春前夕,將樂縣人民從菜地尋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帶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後用大紅紙做成長形條幅,寫上“新春大發”、“春到財來”、“迎春接福”之類的吉利話,插到“春花”旁邊。立春來臨,把“春花”端出來,放到大門前或窗台上,同時擺上清茶、甜酒,點燃線香,待立春時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來。這就叫“春花接春”。

陸豐鹹茶是哪裏的特產

陸豐鹹茶為陸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陸豐鹹茶”——鹹茶(擂茶),是舊時隆重而又經濟的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陸豐鹹茶做法獨特,首先將茶葉放進牙缽(一種特製的內壁有鋸齒紋的陶器),濕潤後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約3尺長的擂槌(木杵)來回攪拌搗碎,接着將熟花生米、芝麻、薄荷葉等陸續投入牙缽擂成漿糊狀,放進適量的食鹽,將煮沸的開水衝入即成,故又謂之擂茶。陸豐鹹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葉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壽之功效。

擂茶粥的廣東雲安區

廣東雲安區茶洞擂茶粥是一道風味獨特的美食。

擂茶粥歷史悠久,飲食文化底藴深厚,2006年12月被雲安縣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7年2月被列為雲浮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茶洞擂茶粥選料有田糙米、細青茶、生薑、小葫、八角、砂仁、陳璘皮、茴香、花生仁(炒熟去衣)、花生油、食鹽、山泉水等。

製作擂茶粥的工具不過是砂盆(擂盆)一個,擂棍一根。但擂棍的取材很講究,首選是肉桂樹,其次是茶油樹或黃牛木,因為這些樹木質堅硬、氣味芬芳。

製作擂茶粥時,先把細茶、生薑、小葫、茴香、八角、沙仁、果皮搗爛拌勻,再把適量的田糙米和山泉水用明火煮成粥,然後將配料和米粥混合,製成擂茶粥。擂茶粥最好裝於瓷盆,在半小時內食用味道最鮮美。 “擂茶粥”也是一道選料上乘的“文化粥”,茶洞村民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古代“軍愛民、民擁軍”的故事。

相傳明萬曆年間,雲霧山一帶,以陳東瓜為首的草寇,四出為害,民不聊生。茶洞圩附近有一個山村,叫茶洞村,尤以羅姓人居多。這裏是東西官道沿線數十里唯一的一條山村,是山裏人往縣城的必經之路,山賊每逢路過該村,均實施搶劫,村民們深受其害。地方稟告朝廷,明萬曆皇帝下旨陳璘率官兵進剿。

陳璘(1532—1607),字朝爵,號龍崖,廣東翁源縣人,明萬曆四年(1576年)率軍到羅旁山平亂,後率廣東水師援朝抗擊倭寇,歷任湖廣總兵、左都督軍職,最後改鎮廣東,落籍東安(今雲安區六都鎮)。

一天,村民聞説陳璘將軍要率大軍由信宜經金雞直插富林,圍剿陳東瓜等草寇。又探得陳璘將軍率三千主力途經茶洞,等糧草運到後再折往歌村(今高村)沿江東進。村民們決定盛情款待剿匪大軍。可是傾盡所有,全村只集得糙米一石,黃豆三石,茶葉、花生、茴香、八角等什物不足一擔。陳璘大軍三千人,這些食物哪夠吃?於是,他們用糙米熬了十鍋白粥,用黃豆製出兩千多斤豆腐,採了十來擔野菜,用豆渣拌野菜煎了三千多隻煎餅。可是熬出來的十大鍋白粥,稀得可以照鏡。有人提出把茶葉、花生、茴香等什物搗碎,放到粥裏,粥也許會變得粘稠一些……那些茶葉等什物擂碎拌到稀粥之後,人們意想不到的奇蹟出現了,不但粥變稠了,而且那些香料還發出陣陣清香。

晚上,陳璘率領三千將士到達茶洞村安營紮寨,村民們用他們七拼八湊的食物盛情款待自己的恩人。又累又渴的將士們,大口大口地喝着帶有茶葉味兒、香料味兒的稀粥,胃口大開。

雖説行軍打仗辛苦,可是陳璘可從未吃過這樣七拼八湊的大餐,吃過以後感覺不但胃口大開,而且還覺得胸腹間的滯氣全消,覺得特別精神,長途行軍也渾身充滿了力氣,甚覺奇怪。於是,他向村裏的長老請教那帶味的黑香粥叫什麼名堂,老人只好如實道來。

陳璘聽後,連連道謝,沉吟道:這粥,以茶葉擂碎拌之,可叫茶粥,吃後消暑去滯,補中益氣,使人渾身充滿力氣,像為我們擂鼓助威一般……那就叫“擂茶粥”吧!

陳璘給這道食物起了名字後,還專門在村裏挑選了幾名年輕力壯的村民做軍隊的廚師,隨軍制作擂茶粥。據説,自從陳璘大軍將士吃上這道食物後,體力恢復很快,士氣大增,一口氣平定了“三羅”(即以前雲浮、羅定、鬱南一帶),立下了曠世奇功。 從此,茶洞擂茶粥就聲名遠播,成為雲浮地區的著名美食。

其實,擂茶粥的發明,與當地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據傳,明萬曆年間,石城鎮茶洞羅氏家族祖先由南雄珠璣巷南下遷到茶洞大塘尾(現上洞村委會)。當時,整個茶洞地方還是一片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古木參天。羅氏祖先到來定居後,披荊斬棘,發展生產,種糧、種茶。所謂山清水寡,當時羅氏人家經常有人出現腸胃不適、頭暈、厭食等水土不服症狀。當時就有人提議把家裏的茶葉、生薑、茴香、八角、花生等芳香行氣的材料磨爛倒入白粥內,以達到消滯健胃的目的。人們選好材料,放時用來磨山草藥的砂盤之中,用擂棍搗爛,再放進一些炒好的花生仁拌勻,然後將煮好的白粥盛入砂盤之中混和,再加入食鹽進行調味,整盤粥果然色香味俱全。身體不適的人聞到粥的美味後,胃口大增,精神很快就恢復了。此後,羅氏家族就經常以此方法煮粥來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由於製作材料中有茶葉,製作工具是擂棍,人們索性就把這色香味俱全的粥起名為“擂茶粥”。

擂茶粥有着400多年的歷史,它的產生及沿襲過程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存智慧和戰勝自然、戰勝自我的韌性和自立自強的精神,可以作為傳統文化和飲食文化的絕好題材進行宣傳推廣,因而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打造擂茶粥系列文化品牌,將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擂茶粥氣味芬芳,除具有食用價值外,其保健價值不可小視。其選用的茶葉、生薑、小葫、八角、陳璘皮、茴香等材料,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中茶葉有分解脂肪、幫助消化的效能,具有提神、解酒、利尿強心、養目保齒、殺菌、消炎等功效;生薑具有驅寒、和胃、健脾的作用;沙仁、小葫、八角、果皮、茴香等具有化氣、消滯、暖胃的作用。所以食用這些材料製成的擂茶粥可以改善人們的體質,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陸河擂茶產自哪裏

陸河擂茶是客家擂茶傳承發展的結晶,是陸河客家先民在適應自然環境中發現的一種飲食。陸河擂茶製作工具有擂茶缽、擂茶棍。擂茶用料有綠茶、芝麻、焙炒的花生仁等。製作時先將茶葉、芝麻放入缽內,用擂茶棍旋磨,後加花生仁並注入少許冷開水旋磨,至磨成糊狀的茶泥即“擂茶膏”,後衝入沸水攪拌均勻即可飲用。飲用時佐以爆米花、豆類、青菜等。

另一種用野菜、青草藥製成的擂茶稱“油茶”,亦稱“生茶”。主要用料有鮮艾葉、薄荷葉、生茶葉、楓樹嫩芽、紫蘇葉、番香、香蘇、雞腳刺、玫嫩芽、芫荽菜等。擂茶具有生津止渴,防風祛寒、開胃健脾、清熱解毒、延年益壽的功效。2011年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客家擂茶製作也很講究,然客家婦女都有熟練的擂茶功夫,每個客屬家庭都有一套擂茶工具──擂缽和擂棍。擂缽為陶製圓形牙缽,直徑約1.5市尺,也有1市尺的小擂。內四周為錯落有致的羅紋,外型拙秀兼容。擂茶棍長約2─3尺,多選用元樟木、山蒼樹或油茶樹,而其它雜木則不能作為擂棍,若使用了,擂出的茶含有異味,不堪入口。擂茶時,首先選用上好的茶葉連同炒熟了的芝麻放入缽內慢慢擂成粉末,再入熟花生倒少許水慢慢地有節奏地旋轉擂棍至成糊狀,放適量食鹽,然後衝進滾水放數片薄荷入茶,便成了一缽香氣襲人的擂茶。聞上一聞清香撲鼻,喝上一口,令你滿口生津,齒頰留香,神清氣爽,五內俱暢,慢慢品嚐,其味無窮。

擂茶不僅可以清飲,也可以配炒米而飲,客家人過春節期間則是用米米呈茶招待客人的。更為獨特的是,客家人每天中午餐食的飯茶,則是米放入鍋內熬熟後連湯帶飯一齊倒入預先擂好的茶葉漿內,攪勻,再炒上芥蘭菜、蝦仁、魷魚、香菇等,此乃上等客家飯茶。

擂茶還有多種用途,如在茶中加入少許胡椒,便起温中散寒之作用,對胃寒體弱、夜尿頻密者有神效。

時至今日,陸河人以擂茶招待客人仍是最隆重的禮節,也是從古至今的傳統風俗。擂茶,成了客家社交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飲料。

(照片拍攝--彭桂雄)

有哪些傳承百年的非遺食品?

梅州的客家擂茶,民間糖人,潮式月餅,靖江湯包,肉夾饃,重慶雞公煲,沙縣小吃,四川麻辣燙,以及雲南過橋米線。

常德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其中一個進行詳細介紹?

常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容太多,具體的介紹請分別百度搜索)

(共23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

1-國1常德絲絃

2-國2常德高腔

3-國3澧水船工號子

4-國4澧州荊河戲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

5-省1劉海砍樵的傳説

6-省2津市嘉山孟姜女的傳説

7-省3桃花源傳説

8-省4澧州夯歌

9-省5安鄉硪歌

10-省6桃源瑜伽焰口手勢

11-省7石門土家族跳喪舞

12-省8常德花鼓戲

13-省9臨澧九澧漁鼓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項)

14-市1臨澧宋玉的傳説

15-市2石門樁巴龍的傳説

16-市3漢壽楊幺的民間故事

17-市4安鄉蚌舞

18-市5桃源蝦燈舞

19-市6澧州皮影戲

20-市7澧州大鼓

21-市8臨澧民間紙紮

22-市9桃花源擂茶

23-市10鼎城龍燈

常德絲絃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常德絲絃是流行於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帶的地方曲種。明末清初,江浙一帶的民歌和時調小曲傳入常德後,經與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不斷演變、發展而成。

目錄

簡介

歷史溯源

藝術特色音樂結構和演唱方法

演出形式和伴奏方法

音樂形式

傳承意義

傳承人楊建娥

朱曉玲

諶曉輝

簡介

歷史溯源

藝術特色音樂結構和演唱方法

演出形式和伴奏方法

音樂形式

傳承意義

傳承人楊建娥

朱曉玲

諶曉輝

展開編輯本段簡介

常德絲絃是湖南曲種湖南絲絃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絲絃中最為發達,影響最大,已然具有了曲種的地位。流傳於湖南各地常德絲絃演唱

,演唱時用揚琴、琵琶、三絃、胡琴等絲絃樂器伴奏而稱之為絲絃,還因用常德方言演唱,故稱常德絲絃[1]。2006年5月20日,常德絲絃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

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歌舞之風頗盛,亦是名人雅士薈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淵藪"的美譽。地方文化也一直受到文藝巨匠們的影響和培育。屈原、王安石、陸游、袁宏道等人曾在這裏留下不少傳世之作,為常德文化添加了絢麗的色彩,使本地歌舞習俗升到更高的檔次。據《常德府志》記載,自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傳世以來,歷代文人雅士如唐劉禹錫、宋蘇軾等也多次薈萃桃花源,他們的詩文很近似於常德絲絃的唱詞。此後,《桃花源記》被常德絲絃的藝術家們認為是常德絲絃早期的唱詞的雛形。宋元時期,常德城市的經濟進一步繁榮,各地商賈雲集,隨同而來的江浙樂師、歌女等往返於沅澧之間,他們帶來的時令小曲也在濱湖地區逐漸傳播。元末戰亂,大量外地人湧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間藝術廣為交流。王府的娛樂活動,對民間歌舞曲藝的發展無疑也有着重大的影響。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逐步形成了常德絲絃這一獨特的地方曲種。她上承唐代詩文,有説有唱的形式,借鑑諸宮調、元雜劇、崑曲的音樂格局,從本地及外省的民歌小調、時令小曲中吸取營養,兼容幷蓄,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清中葉以後,由於商業的繁榮,常德的文化藝術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常德絲絃的演唱活動逐漸由文人雅士的自娛自樂走向市場,加上常德人具有大碗喝擂茶的習慣,於是,常德絲絃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盤。商賈老闆為了招攬生意,熱鬧門面,紛紛邀請絲絃藝人演唱,以示祝賀。隨着絲絃藝術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間,已有以演唱小曲為業的歌妓。絲絃班社在各地紛紛出現,並湧現出一批有建樹的絲絃藝人,他們與文人墨客一起整理編寫絲絃唱本。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賀小昆,經他整改並流傳至今的傳統曲目有《雙下山》、《二度梅》、《黛玉葬花》等十多個。

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1.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長沙武術。

2. 傳統音樂:長沙山歌、跳馬澗。

3. 傳統舞蹈:地花鼓、舞龍。

4. 傳統戲劇:長沙花鼓戲、長沙皮影戲、寧鄉皮影戲。

5. 曲藝:長沙彈詞、快板、評書、相聲、數來寶、快板書、道情、牌子曲、寧波走書、説鼓子、四川盤子。

6. 傳統美術:望城剪紙、望城版畫、長沙(望城)灰湯刻花、長沙根雕、長沙火宮殿木雕、徐特立書法、湖湘印鈔、長沙湘繡、寶慶竹刻、湘潭石雕、洞庭麻繡、岳陽針法字。

7. 傳統技藝: 瀏陽花炮製作技藝、火宮殿豆腐製作技藝、長沙窯銅官陶瓷製作技藝、塑年畫、灘頭木版年畫、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剪紙、雕花剪紙、菊花石雕、竹編(瀏陽孔明燈)、湖湘木刻、湖湘竹刻、湖南扎紙、煙花製作技藝、資興印花襯布、寶慶夏布織造技藝、湘繡等。

8. 傳統醫藥:傷科正骨療法(何氏正骨術)、侗醫藥(胡氏骨康療法)、新化山歌藥療法、安化擂茶保健製作技藝。

9. 民俗:中國端午節(汨羅江畔端午習俗)、中國七夕節(發雲寺“七月七”趕會)、中國中秋節(“火宮殿廟會”)、中國春節(火宮殿春節廟會)、苗族趕秋、鼻煙習俗。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

擂茶是哪裏的特產

擂茶主要流傳於廣東汕尾市、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薑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製的擂缽,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香草、黃花、香樹葉、牽藤草等)。

待缽中的東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後,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濃郁、綿長……據説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又一説,擂茶源於中原,盛於長江中下游。

擴展資料

各地擂茶製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選擇差別較大。按地域和族羣可以分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兩大類。比如福建西北部民間的擂茶是用茶葉和適量的芝麻置於陶製的擂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細末後加滾開水而成。

廣東的清遠、英德、汕尾市、揭西、普寧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葉放進牙缽(內壁有紋路的擂茶陶盆)擂成粉末後,依次加上熟花生、芝麻後旋轉研搗,再加上一點鹽和香菜,用滾燙的開水沖泡而成。

湖南的桃花源一帶有喝芝麻擂茶的特殊習俗。是把茶葉、生薑、生米放到山楂木做的碾缽裏擂碎,然後衝上沸水飲用。若能再放點芝麻、細鹽進去則滋味更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熱,二要慢嚥,只有這樣才會有“九曲迴腸,心曠神怡”之感。

湖南的桃江擂茶是芝麻和花生為主,放入碾缽裏擂碎,後用白開水沖泡,再放點白糖。擂茶製成後稠粘如糊,色呈淡咖啡色,香氣撲鼻,入口滑溜柔潤、甜爽。

製法大致和桃源相同,只是在吃法上各有不同。桃江擂茶一般放糖,成為“甜飲”。而桃源擂茶則放鹽,大多為“鹹食”。桃江的婦女懷孕後,有特別要喝擂茶的習俗,説喝擂茶越多,養出的嬰兒越白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擂茶

擂茶是哪裏的特產

擂茶是湖南益陽桃江的一種特產,但是現在在很多地方都有。擂茶和普通的茶不太一樣,準確的來説它是一種衝制的飲品。

擂茶主要用生米、生薑、生茶葉擂制,所以又名三生湯。發源於漢代、盛於明清,是一種漢族特色的養生茶飲。也有傳説,擂茶起源於中原人將青草藥擂爛沖服的藥飲。

現在擂茶在中國華南六省: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都有分佈。各地擂茶製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選擇差別較大。

擴展資料:

保留擂茶古樸習俗的地方有:湖南的桃源、臨澧、安化、桃江、益陽、鳳凰、常德等地,廣東省的海陸豐、英德、陸河、揭西、五華等地;江西省的贛縣、石城、興國、於都、寧都、瑞金等地;福建省的將樂、泰寧、寧化等地;廣西的賀州黃姚、公會、八步等地;台灣的新竹、苗粟等地。

另外,在江西省豐城市下轄的荷湖、羅山、蕉坑、鐵路、洛市、秀市等地(即當地所稱的河東地區),江西撫州南豐縣(桑田、太源、太和)等地,也有擂茶的習俗,不過仍不清楚其流傳的開始時間。其製作方法比客家人的擂茶簡略了許多。

雲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六祖誕

每年的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是佛教禪宗惠能的誕生日和圓寂日,被譽為“春秋二誕”。屆期海內外各地佛教徒、遊客、信眾紛紛前來賀誕、觀光、瞻仰,高峯期人數達十萬之多。“六祖誕”活動主要在新興縣龍山國恩寺舉辦。

據記載,“六祖誕”始於中唐714年,是由六祖弟子發起,民間信眾自發參與的祭祀活動。誕期新興縣內龍山國恩寺、六祖故居、龍潭寺等寺廟均舉行佛事活動。千百年來,六祖誕活動一直綿然不斷,並形成了固定的活動時間和傳統的表現形式,是新興縣乃至嶺南地區較具地方特色的大型宗教信仰活動,是以民間宗教信仰為特點的傳統民間文化。

2、張公廟廟會

張公廟位於鬱南縣連灘鎮,是為紀念明朝萬曆年抗倭將領、廣東總兵張元勛而建的,至今已有400多年。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是張公廟廟會,雲浮、肇慶、廣西梧州等鄰近地區的羣眾自發前來參拜祈禱,並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廟會主要內容有:參拜、燒香、燒炮、打蘸、唱山歌、演戲、傳統扮相巡遊、將軍出巡、八音朝賀等等。廟會盛期前來參與的信眾達十萬人之多。大緣首是廟會的組織者和指揮者。文化大期間,廟宇受到損壞,廟會停辦,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修復廟宇並恢復廟會。1991年當地以廟會為基礎舉辦民間藝術節,現已舉辦了12屆,並發展成為雲浮市一項大型的文化活動。

張公廟廟會保留了粵西地區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民間吉祥文化。是研究南江流域地區民眾世界觀和生活情況的重要根據,在雲浮市民俗研究中有較重要的作用。

3、連灘山歌

據《西寧縣誌》記載,連灘山歌始於明朝隆慶年間,因源於鬱南縣連灘鎮而得名。主要流傳於兩廣鄰近農村。演唱內容主要是愛情和勞動生活,多在豐年、集會、節日、辦喜事時演唱。表演形式主要有獨唱、對唱、打擂台三種。深受民間羣眾喜愛,是民間羣眾自娛自樂、抒發情感的民歌,是雲浮市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山歌。連灘山歌傳承方式主要是師徒傳授。目前演唱連灘山歌的人已不多。

4、瀧州歌

瀧州歌因起源於羅定(古稱瀧州)而得名。是一種不同於山歌,近乎於竹枝詞又獨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對研究南江地區的、經濟、文化,對研究文言與方言的結合,格律詩與民歌體的融合都有一定的作用,目前瀧州歌已處於瀕危狀態。

5、字眼調

字眼調,又稱新娘歌、哭嫁歌,其內容多為對包辦婚姻的控訴和分別親友時的衷情傾訴。南江地區民間舊俗,女子出嫁前幾晚,邀同村未婚女子為“伴娘”,集其家中,出嫁者則唱字眼,以向親戚朋友——泣別。歌詞內容多由新娘根據所唱對象不同而即時抒發,或讚頌祝禱,或惜別叮囑,或埋怨譴責,或揭露詛咒。

字眼調主要流行於雲浮市各地農村及信宜縣、廣西岑溪一帶。是研究雲浮市社會民俗的重要依據,目前字眼調已處於瀕危狀態。

6、雲浮石藝

石材雕刻藝術是雲浮市一項傳統的民間工藝,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明朝期間,石材雕刻就已分為建築實用裝飾,家居用品,石板畫,石碑等工藝行業,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雲浮市民間文化有較重要的作用。目前由於受到現代科技的衝擊,傳統的手工技藝瀕臨失傳。

7、花燈製作工藝

新興縣花燈製作較具特色,過去每逢春節、元宵、婚禮、添丁、新屋入夥等喜慶日子,民間羣眾都有掛燈籠的習慣,是民間喜慶的一種獨特形式和民間吉祥文化。新興的花燈製作工藝主要由中原流入,燈式品種主要有大紅燈籠、宮燈、走馬燈、彩燈、龍鳳燈等等。形式多樣,色彩豔麗,富有獨特的審美價值,是研究民俗民間文化生活的依據。目前新興縣花燈製作工藝已處於瀕危狀態。

8、禾樓舞

禾樓舞據傳源於鬱南縣連灘鎮,是古百越民族的一種祭祀舞蹈。

禾樓舞舞蹈動作原始、粗獷,跳舞者男扮女粧,身穿黑色衫裙,頭戴黑色涼帽,腰扎圍巾,腳穿麻鞋。領舞者分別手拿禾穗,邊唱禾樓歌邊擺身、搖手、踏足,向着東南西北方起舞。禾樓歌旋律固定,曲調悠揚。

禾樓舞對研究嶺南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作用。目前該舞已處於瀕危狀態。

9、擂茶粥

擂茶粥主要源於雲安縣茶洞鎮,是民間流傳的保健食品,據傳已有400年的歷史。是雲浮市富有特色的一種民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