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姜蟲別名叫什麼

姜蟲別名叫什麼

姜蟲別名叫白殭蠶、天蟲、僵蟲、白僵蟲等,其呈圓柱形,多彎曲而皺縮。

長約2~5釐米,直徑4~7毫米。

表面灰白色或現淺棕色,多被有白色粉霜。

頭、足及各節均清晰可辨。

體外常雜有絲團纏繞。

以條直肥壯、質堅、色白、斷面光者為佳。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姜蟲的別名叫作姜蠐、姜螯子、姜尺蠖。

這種昆蟲是姜根的害蟲,通常在姜的根部生活和繁殖。

姜蟲身體細長,外觀呈深褐色或黑色,具有一對強壯的螯肢,可以用來啃食姜的根莖。

由於其形狀和特徵,也被稱為姜蠐、姜螯子或姜尺蠖。

姜蟲別名叫白殭蠶、天蟲、僵蟲、白僵蟲等,其呈圓柱形,多彎曲而皺縮。

長約2-5釐米,直徑4-7毫米。

表面灰白色或現淺棕色,多被有白色語激肥異要粉霜。

頭、足及各節均清晰可辨。

體外常雜有絲團纏繞。

以條直肥壯、質來自堅、色白、斷面光者為佳。

姜蟲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材,它具有安神、鎮靜的功效,患有小兒驚風、中風的患者使用姜蟲的治療效果顯著。

同時,它對一些致病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消責磁各炎、抗病毒的功效。

天應蟲又叫什麼蟲

天應蟲又名姜蟲、僵蟲、白殭蠶等,是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乾燥全蟲,可入藥。有自然感菌和人工引菌兩種。一般各養蠶地區都有生產。

功能主治 中醫認為,天蟲可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痺,皮膚瘙癢等。

古籍摘要:

1.《本草綱目》:“散風痰結核、瘰癧、頭風、風蟲齒痛,皮膚風瘡,丹毒作癢,……一切金瘡,疔腫風痔。”

2.《神農本草經》:“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令人面色好,男子陰瘍病。”……

化學成分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天蟲含白僵菌素(bassianins)、環酯肽類白僵菌素(beau-vericin)、羥基促脱皮甾醇(ecdysterone)、色素3-羥基犬尿素(3-hydroxykynurenine)、動物毒素、蛋白質等。

藥理 煎液對士的寧引起的驚厥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僵蛹尚能抑制小鼠肉瘤S180的生長;對金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輕度抑制作用。此外還有催眠、抗凝、降血糖等作用。

另外還有研究發現,天蟲所含蛋白質有刺激腎上腺皮質作用。現在在美容和保健食品開發上也有應用。

有一種中草藥叫姜蟲的嗎?

姜蟲即殭蠶的別名,又可寫作

天蟲、姜蟲、殭蠶、白殭蠶、白僵蟲、僵蟲、江蠶、姜蠶、炒殭蠶等。

天蟲有什麼作用?

天蟲是幼蠶感染細菌死亡硬化所形成的產品,一般都被當做一種中藥來使用。天蟲是一種比較温和的藥材,對於化痰止咳等有着很好的效果。天蟲是可以直接食用的,不過腥味會比較重。如果大家接受不了天蟲的味道的話,可以將天蟲炒過之後再服用。那麼,天蟲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

殭蠶,別名天蟲、姜蠶。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產品,它又名白殭蠶,是家蠶幼蟲在吐絲前因感染白僵菌而發病致死的乾涸硬化

蟲體,由於其體表密佈白色菌絲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層白膜,故名,主要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痺,皮膚瘙癢等病症。   殭蠶是一味常用中藥,味辛、鹹,性平,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燥濕的功效,臨牀多用於治熱咳,痰喘,吐血,崩,帶,跌打損傷,風濕痛,瘡毒等,近年來其應用範圍和領域不斷擴大。

中藥殭蠶的功效

息風止痙類似天麻,比較平和,寒熱虛實都可配伍使用,常與天麻配伍。不同的是天麻是平肝的,對肝陽化風有特殊意義,殭蠶略有一點清熱祛痰的作用,所以肝風內動兼有痰熱的比天麻合適。比如小兒驚風、中風、癲癇,常兼有痰熱內阻。祛風通絡,祛風熱達到利咽、止痛、止癢的作用。用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風熱上攻引起的頭昏、頭痛。通絡,治中風、中風經絡口眼歪斜為主的麻木偏癱。化痰散結。用於痰核、瘰癧,消痰又祛痰。用於肺熱咳嗽、痰多。生用有腥味,一般的要炒一下,以矯臭、矯味。現在用蠶繭裏面的蠶蛹來感染白僵菌,叫僵蛹來代替殭蠶。

中藥殭蠶的作用

1.殭蠶含蛋白質、脂肪、體表白粉中含草酸銨。此外,尚含白殭蠶素、溶纖維蛋白酶等。殭蠶醇水浸出液有催眠、抗驚厥作用;殭蠶、僵蛹及草酸銨有抗癲癇作用;其提取物在體內外均有抗血凝作用。此外,本品對金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有輕度抑制作用。

2.僵蛹系以蠶蛹為底物,經白僵菌發酵的製成品。臨牀觀察及實驗研究表明,僵蛹與殭蠶功用相似,但僵蛹作用緩和。現有製成片劑,用於臨牀,治療癲癇、腮腺炎、慢性支氣管炎等,有效。每片0.3g,每日20~30片,分三次口服。

3.雄蠶蛾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雄性全蟲。性味鹹、温。歸肝、腎經。功能補肝益腎,壯陽澀精。多用於陽痿、遺精、白濁、尿血、創傷、潰瘍及燙傷等證。煎服,5~9g。或研末吞服,每次1~1.5g。

中藥殭蠶的應用

1.用於多種肝風內動證。本品類似天麻有息風止痙之效,且藥性平和,故肝風內動之痙攣抽搐,不論是熱證、寒證,虛證、實證皆可配伍應用。治小兒急驚風,高熱、神昏、抽搐者,宜與清熱解毒,息風止痙藥物配伍,如《壽世保元》千金散,以之與牛黃、全蠍、黃連等同用。若脾虛久瀉之慢驚風者,四肢抽動,當與黨參、白朮等補氣健脾之品配伍。治破傷風之痙攣抽搐、角弓反張,常與祛風止痙類藥物配伍。治癇證發作,手足抽搐,神志不清者,宜與化痰,息風開竅藥物同用。

2.用於風熱目疾,咽喉腫痛,風疹等。本品既有祛風之功,還有明目、利咽、止癢之效。治療風熱目赤腫痛,頭痛,迎風流淚者,常與桑葉、木賊、荊芥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之品配伍。若外感風熱之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者,宜與疏散風熱利咽之品同用。風疹瘙癢者,單用,或與祛風止癢藥物同用。

3.用於中風不遂,口眼喎斜。本品有祛風通絡之效。治中風後半身不遂,或風中經絡,口眼喎斜、面肌抽動或肢體麻木者,可與化痰通絡、益氣活血之品配伍。

4.用於痰核,瘰癧。本品化痰而散結。治痰滯經絡鬱結化熱之痰核,瘰癧,可與清熱化痰散結之品,如貝母、夏枯草等同用。

中藥 天蟲 有什麼別名嗎?

天蟲=殭蠶=白殭蠶(常用)

下面都是它的別名

姜蟲、白僵蟲、僵蟲、江蠶、姜蠶、炒殭蠶

中藥天蟲又叫什麼?

天蟲,就是殭蠶。

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4~5齡幼蟲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乾燥體。

處方別名:天蟲、姜蟲、殭蠶、白殭蠶、白僵蟲、僵蟲、江蠶、姜蠶、炒殭蠶。

姜蟲的姜蟲簡介

主要成分:含脂肪及蛋白質,據報告此蛋白質有刺激腎上腺皮質作用。

英文名:White silkworm

別名:白殭蠶、天蟲、僵蟲、白僵蟲 白殭蠶:揀去絲毛,洗淨灰土,曬乾。

炒殭蠶:用麩皮撒於熱鍋中,侯煙冒起,倒入殭蠶,炒至,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殭蠶100斤,用麩皮10斤)

性味:辛鹹,平。

歸經:入肝經、肺經,胃經。 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治中風失音,驚癇,頭風,喉風,喉痺,瘰癧結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

1.《本經》: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黚,男子陰瘍病。

2.《別錄》:女子崩中赤白,產後餘痛,滅諸瘡瘢痕。未之,封疔腫,根當自出。

3.《藥性論》:治口噤,發汗,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

4.《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並一切風疾,小兒客忤,男子陰癢痛,女子帶下。

5.《本草圖經》:治中風,急喉痺,搗篩細末,生薑自然汁調灌之。

6.《醫學啟源》:去皮膚間諸風。

7.《綱目》:散風痰結核,瘰癧,頭風,風蟲齒痛,皮膚風瘡,丹毒作癢,痰瘧癥結,婦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兒疳蝕鱗體,一切金瘡,疔腫風痔。

8.《本草正》:治小兒疳蝕,牙齦潰爛,重舌,木舌。

9.《玉楸藥解》:活絡通經,驅風開痺。治頭痛胸痺,口噤牙疼,癮疹風瘙;燒研酒服,能潰癰破頂,又治血淋崩中。 內服:煎湯,3~10g ;研末,1~3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調敷。 1.《藥性論》: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

2.《本草經疏》:凡中風口噤,小兒驚癇夜啼,由於心虛神魂不寧,血虛經絡勁急所致,而無外邪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產後餘痛,非風寒客入者,亦不宜用。 1.治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殭蠶、全蠍各等分(並生用)。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牽正散)

2.治小兒驚風:白殭蠶、蠍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微炮過)。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以生薑温水調,灌之。(《本草衍義》)

3.治小兒撮口及發噤:白殭蠶二枚。為末。用蜜和,敷於小兒脣口內。(《小兒宮氣方》)

4.治頭風:白殭蠶(去絲、嘴)、高良薑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白梅茶清凋下,臨發時服。(《百一選方》)

5.治纏喉風並急喉閉喉腫痛者:白殭蠶一兩(新瓦上炭火略炒微)、天南星一兩(炮裂,颳去粗皮,銼)。為細末。每服一字,用生薑自然汁少許調藥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時服之。(《魏氏家藏方》白殭蠶散)

6.治喉閉牙關不開者:白殭蠶,微炒為末,生薑自然汁調下一錢。(《中藏經》)

7.治瘰癧:白殭蠶,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千金方》)

8.治空洞性肺結核:白殭蠶、白及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二錢,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9.治風,遍身癮疹,疼痛成瘡:白殭蠶,焙令,細研為末,酒服。(《聖惠方》)

10.治野火丹從背上兩脅起:殭蠶二七枚,和慎火草搗塗之。(《產乳集驗方》)

11.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衣中白魚、殭蠶等分。為末。以井花水服之,日三服。(《千金方》)

12.治腸風下血:殭蠶(炒,去嘴、足),烏梅肉(焙)各一兩。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湯下,一日三服。(《衞生雜興》)

13.治重舌、木舌:殭蠶一錢,黃連(蜜炒)二錢。為末,摻之,誕出為妙。(《積德堂經驗方》)

14.下奶:白殭蠶末兩錢。酒調下,少頃以脂麻茶一錢熱投之。(《經驗後方》)

15.治喉痺失音 瓜蔞皮(炒)、釐蠶(炒)、甘草簿(炒)各二錢。共為末。每服三錢,薑湯下。(《疑難雜避症簡方》)

16.治小兒身上皮膚如蛇皮之鱗 白殭蠶去絲嘴為末,煎湯,適温暖浴之。(《小兒衞生總微論方》)

殭蠶,全蠍,竹瀝,膽南星等中藥材。?

中藥名:殭蠶 jiangcan

別名:天蟲、僵蟲、白殭蠶、姜蟲。

英文名:Bombyx Batryticatus

性味:性平,味鹹、辛。

歸經:歸肝經、肺經、胃經。

入藥部位:家蠶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乾燥體。

功效與作用:祛風定驚、化痰散結。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息風止痙藥。

用法用量:5~10g。

功能主治: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用於肝風夾痰,驚癇抽搐,小兒急驚,破傷風,中風口㖞,風熱頭痛,目赤咽痛,風疹瘙癢,發頤痄腮。

臨牀應用:用量5~9克,煎服或人丸、散。用治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痺。

主要成分: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脱皮甾酮和白僵菌素等。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驚厥、鎮靜、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癌作用,並有雄激素樣作用。

使用禁忌:心虛不寧、血虛生風者慎服。

中藥材中的昆蟲

中藥速記

來源《醫承有道》

一、鼈蠊科——地鼈蟲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瞥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蟲乾燥體。

別名

土元、土蟲、土鼈、土別蟲、土鼈蟲、蟅蟲、地鼈、蟄蟲、庶蟲、地蟞蟲、地蜱蟲、地烏龜、簸萁蟲、蚵蚾蟲、蓋子蟲

產地

    地鼈主產於江蘇、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冀地鼈主產於河北、北京、山東、浙江等地。野生或家養。

採收加工

夏、秋兩季捕捉後,置沸水中燙死,曬乾或烘乾。

性狀鑑別

呈扁平卵形,長1.3~3cm,寬1.2~2.4cm。前端較窄,後端較寬,背部紫褐色,具光澤,無翅。前胸背板較發達,蓋住頭部;腹背板9節,呈覆瓦狀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部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脱落,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節。質鬆脆,易碎。氣腥臭,味微鹹。

冀地鼈

  長2.2~3.7cm,寬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邊緣帶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

性味歸經

鹹,寒。有小毒。歸肝經。

性能特點

本品鹹軟寒清,善於泄散,專入肝經,雖小毒而力猛。既破血逐瘀,治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及症瘕痞塊;又續筋接骨,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

功效

破血逐瘀,續筋接骨。

主治病證

(1)血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症瘕痞塊。

(2)跌打損傷,筋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 研末,每次1-1.5g; 或入丸散。

注意

本品破血力強,故孕婦忌服。

土鼈蟲的故事

    古時候,有一家榨油的油坊。油坊裏僱了很多人幹活,其中有個叫王老大的老頭兒是專管燒火的。 

一天早上,他正在灶下燒火,看到灰堆裏爬出幾個地鼈蟲來,忙放下火鍬去抓,小鼈蟲“呼”地一聲爬進灰堆裏了。一會兒灰堆裏又爬出幾隻來,他忙拿起火鍬撲地一砸,可是一個也沒砸着,只氣得他連聲叫罵。低頭一看,還有一隻,他又急忙砸下,結果把這隻小鼈蟲切成了兩節。

這時鍋里正炒着菜籽,由於王老大急於捕蟲,把這給忘了,致使鍋裏的菜籽全都炒黑了。

第二天,王老大掃地時,無意中發現昨天那隻被切成兩節的小鼈蟲又活了。再仔細一看,原來這隻小鼈蟲是自動連接起來的,連切斷的痕跡都沒有。他再仔細地觀察,發現只有雌蟲切斷了才可以自動連接起來。          

一次,王老大的孩子一不小心從高高的山坎上摔下來,把腿摔斷了。他請了幾個醫生都沒能治好,這下可急壞了。忽然,他想起了地鼈蟲,就抓來幾隻雌的,把它烘乾,磨碎拌在香油裏敷在兒子的傷處。沒過幾天,孩子的腿竟好了。

從此,地鼈蟲可以治瘀血、折傷的事便在民間傳開了,並流傳至今。

二、斑蝥

 

本品為芫青科昆蟲

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黃黑小斑蝥 Mylabri scichorii Linnaeus 的乾燥體。

別名:  斑蝥、斑毛、芫青、地膽、斑貓、斑蠔、花殼蟲、花羅蟲、大斑蝥、小斑蝥、螌蟊蟲、老虎斑蝥、葛上亭長

產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河南、廣西、 安徽、 雲南、 四川等省區。

採收加工

    夏、 秋二季清晨露水未乾時捕捉,悶死或燙死,曬乾。

性狀鑑別

南方大斑蝥

  呈長圓形,長1.5~2.5cm,寬0.5~1cm。頭及口器向下垂,有較大的複眼及觸角各1對,觸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質鞘翅1對,黑色,有3條或棕的橫紋;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狀透明的內翅2片。胸腹部烏黑色,有足3對。有特殊的臭氣。

黃黑小斑蝥  體型較小,長1~1.5cm。

飲片:

    米斑蝥:南方大斑蝥

  體型較大,頭足翅偶有殘留。色烏黑髮亮,頭部去除後的斷面不整齊,邊緣黑色,中心灰。質脆易碎。有焦香氣。黃黑小斑蝥  體型較小

性味歸經:  辛,熱,有大毒。歸肝、胃、腎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熱散泄,毒劇力猛,入肝、胃、腎經。外用攻毒發皰蝕瘡,治癰疽、頑癬、瘰癧。內服除攻毒外,又破血逐瘀、散結消症,可治經閉、症瘕。

功效:  攻毒蝕瘡,破血逐瘀,散結消症。

主治病證:

(1)癰疽不潰,惡瘡死肌,頑癬,瘰癧。

(2)血瘀經閉,症瘕。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塗敷患處。

內服:炮製後入丸散,0.03-0.06g。

注意

本品外塗皮膚,即能發赤起瘡,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故只宜小面積暫用。又有大毒,內服宜慎,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三  殭蠶

    本品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yxmoriLinnaeus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Beauveria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乾燥體。

別名

天蟲、姜蟲、殭蠶、白殭蠶、白僵蟲、僵蟲、江蠶、姜蠶、炒殭蠶

產地

主產於江蘇、 浙江、 四川、廣東等地。

採收加工

多為自然病死者,也有在非蠶區進行人工養殖。 多於春、秋季生產,將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蠶乾燥。

性狀鑑別

本品略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長2~5cm,直徑0.5~0.7cm。表面灰,被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頭部較圓,足8對,體節明顯,尾部略呈二分歧狀。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外層白色,中間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絲腺環4個。氣微腥,味微鹹。

性味歸經

鹹軟辛散,平而偏涼,入肝、肺經。

性能特點

本品既善息風化痰止痙,治肝風或痰熱之驚癇抽搐;又能祛風而止痛、止癢,治風熱或肝熱之頭痛目赤、咽痛及風疹瘙癢;還能化痰散結消腫,治瘰癧痰核、痄腮。

功效

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

主治病證

(1)急慢驚風,癲癇,中風面癱。

(2)風熱或肝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

(3)風疹瘙癢。

(4)瘰癧痰核,痄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9g; 研末,每次1-1.5g。散風熱宜生用,餘皆炒用

注意

本品外塗皮膚,即能發赤起瘡,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故只宜小面積暫用。又有大毒,內服宜慎,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炙殭蠶與殭蠶有什麼不同?

殭蠶:

【藥 名】:白殭蠶 【拼 音】:BAIJIANGCAN 【來 源】: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乾燥全蟲。【功 效】: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清熱解毒,清熱燥濕。【主 治】:治熱咳,痰喘,吐血,崩,帶,跌打損傷,風濕痛,瘡毒。【性味歸經】:①《陸川本草》:“苦辛,涼。”②《嶺南草藥志》:“味微酸微苦,性涼。”入肝、肺、胃經。①《綱目》:“厥陰、陽明。”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用藥忌宜】:①《藥性論》:“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②《本草經疏》:“凡中風口噤,小兒驚癇夜啼,由於心虛神魂不寧,血虛經絡勁急所致,而無外邪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產後餘痛,非風寒客入者,亦不宜用。” 【別 名】:白麪水雞(《陸川本草》),白背絲綢(《生草藥手冊》),白底絲綢(《嶺南草藥志》),綢緞藤、銀背藤(《廣西藥植名錄》),一匹綢(《廣西中草藥》)。【處方名】:殭蠶,僵蟲,姜蠶,姜蟲,白殭蠶,白僵蟲,生殭蠶,炒殭蠶,殭蠶末,制殭蠶等。處方中寫殭蠶、僵蟲、姜蠶、姜蟲、白殭蠶、白僵蟲均指生白殭蠶。為原藥去雜質,洗淨、曬乾,生用入藥者。偏於疏散風熱。炒殭蠶又名炙殭蠶、制殭蠶。為淨白殭蠶用麩炒至深入藥者。一般多炒用。殭蠶末為炒殭蠶碾成粉末入藥者。【商品名】:殭蠶,白殭蠶,白僵蟲。以條直肥壯、色白質硬、斷面明亮者為佳。【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收集病死的殭蠶,倒入石灰中拌勻,吸去水分,曬乾或焙乾。【拉丁名】:昆蟲家蠶蛾BombyxmoriL.,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 【炮製方法】:白殭蠶:揀去絲毛,洗淨灰土,曬乾。炒殭蠶:用麩皮撒於熱鍋中,候煙冒起,倒入殭蠶,炒至,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殭蠶100斤,用麩皮10斤)①《雷公炮炙論》:“凡使白殭蠶,先須以糯米泔浸一日,待蠶桑涎出如蝸牛涎浮於水面上,然後漉出,微火焙乾,以布淨拭蠶上黃肉毛並黑口甲了,單搗,篩如粉用也。”②《日華子本草》:“入藥除綿絲並子盡,勻炒用。” 【考 證】:出自《神農本草經》①《別錄》:“白殭蠶,生穎川平澤,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濕,濕有毒不可用。”②陶弘景:“人家養蠶時,有合箔皆僵者,即暴燥,都不壞。今見小白色,似有鹽度者為好。” 【生藥材鑑定】:呈圓柱形,多彎曲而皺縮。長約2-5釐米,直徑4-7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現淺棕色,多被有白色粉霜。頭、足及各節均清晰可辨。體外常雜有絲團纏繞。頭部黃褐色,類圓形。足8對,呈突起狀。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色棕、黑不一,多光亮,外層為白色,顯粉性,內有4個褐色的亮圈。微有腐臭氣,味微鹹。以條直肥壯,質堅,色白,斷面光者為佳。此外,用白殭蠶菌接種於蠶蛹,使發病而成僵蛹,可代白殭蠶供藥用,參見“僵蛹”條。

江西天氣暖後出現蟲子叫什麼

蜱蟲、姜蟲。

江西天氣暖和,以後會出現蜱蟲、姜蟲,這些蟲子在天氣變暖以後就會開始活動,尤其會出現在雜草密集的地方,也會附着在人的衣服上,而且被這種蟲子咬到的話,有可能會引發繼發染。

蜱蟲是一種長卵圓形,揹負扁平呈紅褐色或者灰褐色的蟲子,平常會吸食人血,吸食飽以後脹大如黃豆。

TAG標籤:姜蟲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