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重陽節是哪個節氣

重陽節是哪個節氣

1.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重陽節在什麼節氣

寒露過後,黃花紅葉,粧點秋光,重陽來到,又是一年登高望遠的日子。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遠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重陽節”之名稱記載,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着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在哪個節氣時期*

重陽節一般都在秋分節令。

重陽節是農曆的節氣是哪一天,古人的這一天有什麼什麼的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

在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採中草藥、擺敬老宴、吃重陽糕、製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習俗,接下來我就詳細介紹一下古時重陽節的幾個習俗吧,一起來了解一下。


1、賞菊

歷來重陽節都有觀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在古時重陽節又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徵,古時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2、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嘯詠騁懷,活動筋骨,所以,人們於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3、飲菊花酒

菊花象徵長壽,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古時菊花酒,是頭一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製的。九月九日這天,人們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説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4、插茱萸

古代還風行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5、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以上就是我瞭解的關於重陽節的習俗了,你們還知道哪些呢?在評論區裏説一下吧。

TAG標籤:重陽節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