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日月潭的傳説中誰能制服巨龍

日月潭的傳説中誰能制服巨龍

傳説中只有神話人物神農氏能夠制服日月潭巨龍。根據相關傳説,神農氏曾以其神奇的能力制服了蛇妖和猛獸,並曾將它們變為人類的朋友和家畜。巨龍見到神農氏後便認輸投降,最終被神農氏收服。這也是日月潭成為台灣神祕神話故事的一部分的原因之一。

傳説中只有神話人物神農氏能夠制服日月潭巨龍。根據相關傳説,神農氏曾以其神奇的能力制服了蛇妖和猛獸,並曾將它們變為人類的朋友和家畜。巨龍見到神農氏後便認輸投降,最終被神農氏收服。這也是日月潭成為台灣神祕神話故事的一部分的原因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日月潭的傳説

傳説:

傳説中曹族有一對非常勤勞的夫妻。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社姐,他們以種植玉米為生。有一天,他們正在田裏工作着,忽然地動山搖,緊接着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來“怎麼了?太陽不見了!”等了又等就是不見太陽的影蹤。人們的心裏擔心極了!直到晚上,月亮出來後,人們才趁着月色,趕緊完成白天未完成的工作。

忽然不幸的事再次發生,一陣地動天搖後,月亮也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沒有了太陽和月亮農作物都會死亡,人們可怎麼活下去呀!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決定去尋找太陽和月亮。

他們經過長途跋涉,在一個大水潭裏發現了太陽和月亮。原來是兩條五彩巨龍正在水中把玩着月亮和太陽。大尖哥和水社姐愣住了,不知道如何這兩條巨龍奪回太陽和月亮。正在這時一位被巨龍抓來做雜事的老爺爺告訴他們有一個辦法。在阿里山上藏着一把金剪刀和一把金斧頭,只有找出這兩件寶物才能巨龍奪回太陽和月亮。

他們來到阿里山用雙手刨土刨了一天一夜,雙手都刨出了血,終於找到了寶物。他們把金剪刀和金斧頭丟進潭裏,金剪刀剪破了巨龍的肚子,金斧頭劈開了巨龍的頭。可是怎麼把太陽和月亮送上天呢?老大爺告訴他們只要吞下巨龍的眼珠子就可長高。於是大尖哥跳下潭,挖出巨龍的眼珠,他們各吞下一顆,立刻變成巨人把太陽和月亮拋上了天。

大地又恢復了平靜,人們把太陽落下的潭叫日潭;把月亮落下的潭叫月潭。而守護在潭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就是他們夫妻的化身。

拓展資料:

日月潭為台灣第一大湖泊,以不規則的菱形的日潭與其西細長弧形之月潭構成,故得名。日月潭的邵語稱為zintun,可能是日月潭最早的稱呼。日月潭名稱首見於道光元年(1821)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之〈游水里社記〉文中,在其所著《蠡測匯抄》一書中載有此游水里社記雲:「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几十里,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為日月潭」 。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經營管理範圍以日月潭為中心,北臨魚池鄉都市計劃區,東至水社大山之山脊線為界,南側以魚池鄉與水里鄉之鄉界為界,總面積約為9,000公頃。區內含括原日月潭特定區之範圍及頭社社區、車埕、水社大山、集集大山、水裏溪等據點。

日月潭的傳説

相傳日月潭的發現歸功於一隻神鹿。

300年前當地有40個山胞集體出獵, 一隻體型巨大的白鹿竄向西北,於是尾隨追蹤。他們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蹤影。山胞們又在山中搜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他們越過山林,只見千峯萬嶺、翠綠森林的重重圍擁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靜靜地閃耀着寶藍色的光芒,就像純潔的嬰兒甜蜜地偎依在母親懷中酣睡。

山胞們又發現,碧水中有個樹林茂密的圓形小島,把大湖分為兩半,一半圓如太陽,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於是他們把大湖稱為 “日月潭”,那小島叫做“珠仔島”。

他們發現這裏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於是決定全社遷居此地,帶頭的部落首領就是今日邵族酋長“毛王爺”毛信學的祖先。 環潭一帶地方古稱水沙連,分屬南投縣魚池鄉,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

擴展資料

日月潭的區域特色有:

1、日月潭是台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台灣省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湖岸周長35千米,面積7.7㎞²,水深二三十米。

2、水面比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

3、日月潭四周,點綴着許多亭台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內存放着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當地氣候四季宜人,冬季平均氣温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勝地

4、日月潭是中國台灣風景優美的“天池”,地處玉山山脈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祁於集集大山(潭之西)與水社大山(潭之東)之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日月潭

關於日月潭的傳説是什麼?

關於日月潭的名字,有一個美麗的傳説。話説很久以前,這個大潭裏住着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裏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裏快成熟的稻穗也乾癟了,家家户户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這時,當地一對青年男女,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花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大尖哥和水花姐悄悄地鑽進惡龍居住的巖洞裏,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

大尖哥和水花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後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裏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花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頭。

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裏。大尖哥摘下公龍的兩顆眼珠,一口吞下肚;水花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裏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花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託着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着水花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

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甦。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裏稻穀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花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花山。直到現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着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玩託球舞,學着大尖哥和水花姐的樣子,把綵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頂着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花姐這對青年英雄。

日月潭的傳説

日月潭原為全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水源全仰賴雨水供應。源〈日月潭〉一名首見於清道光元年(1821)升任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所著“蠡測匯抄”一書中第2篇〈水沙連紀程〉所記:“…過水裏社,望見日月潭中之珠仔山;藍鹿洲東征集所紀之水沙連即此…”,及第11篇〈游水里社記〉所記:“…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几十里,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珠山矻立潭中,高一里許,圍五之…” 。文中知其潭中有〈珠仔山〉(拉魯島,舊稱珠嶼島、光華島),以其潭水之顏色而區分為日月潭。而不是如今所謂:“…島東及北側形圓如日,島西南側狹長微彎如月,故名〈日月潭〉”早期的英文文獻裏稱日月潭為"康第紐斯湖" (Lake Candis),乃紀念來台傳教的康第紐斯,為1873年由甘為霖所命名。另有傳教士來日月潭向邵族人傳教時,亦將日月潭名之為"龍湖"(Dragon Lake)、"林伊西巴坦湖"(Nin-Isivatan Lake)等之名稱。

誰知道日月潭的傳説 急!!!!

話説很久以前,這個大潭裏住着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裏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裏快成熟的稻穗也乾癟了,家家户户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這時,當地一對青年男女,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花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大尖哥和水花姐悄悄地鑽進惡龍居住的巖洞裏,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

大尖哥和水花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後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裏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花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頭。

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裏。大尖哥摘下公龍的兩顆眼珠,一口吞下肚;水花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裏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花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託着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着水花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

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甦。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裏稻穀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花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花山。直到現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着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玩託球舞,學着大尖哥和水花姐的樣子,把綵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頂着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花姐這對青年英雄。

日月潭是台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台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湖岸周長35千米,面積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中國另一個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的傳説也是非常豐富的,台灣的很多傳説都有連續性,下面説到的日月潭的傳説就與前面講到的阿里山的傳説有聯繫。

日月潭最早叫水社湖。相傳二百多年前,在阿里山中被阿巴里射傷的一對惡龍向北逃竄,來到水社村上空時,看到下面一潭清澈的碧水,就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雙雙扎進湖中養起傷來。於是,人們就把水社村又叫龍湖。

一天傍晚,太陽正從湖邊經過。龍公一見紅彤彤的太陽像個大繡球,伸出爪子就把太陽抓進了湖中。過了幾個時辰,月亮又從湖邊經過,龍母也伸出爪子把月亮抓進了湖中。從此, 天地漆黑一團,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獵户們打不到獵物了,農夫們種不了莊稼了,漁民們捕不到魚蝦了。阿巴里聽説惡龍又在作惡,發誓一定要征服它們。他在瑪祖婆的指點下,點燃火把。背上彎鐵弓,插上金頭箭,向水社村出發了。不知走了多少天,阿巴里來到了一條清水溪邊,又寬又深的溪水擋住了他的去路,正當他望着茫茫的溪水發愁的時候,突然對面出現一團明亮的火光,火光處划來一隻小漁舟,一個俏麗的姑娘站在船頭正向他點頭微笑。姑娘叫水社妹,是奉瑪祖婆的命令來接他的。於是,阿巴里跳上小船過了小溪。當他倆來到龍湖時,眼前突然出現了兩個亮晶晶的東西,在湖水中忽上忽下地滾動着,這正是太陽和月亮,被兩條惡龍含在口裏一吞一吐地玩弄着。阿巴里從背上摘下彎鐵弓,搭上金頭箭,向着北邊的水面上瞄了一會兒,又向南邊的水面上瞄了一會兒,卻不敢放箭。水社姑娘早已猜到了阿巴里的心思,知道他是怕射到惡龍以後,惡龍一疼會把太陽和月亮咬壞了。於是她急忙從懷中掏出兩個親手繡的繡球,一個扔向潭南,一個扔向潭北。兩條惡龍一見那五顏六色的綵球,趕忙吐出了太陽和月亮,緊緊咬住了綵球不放。説時遲那時快,水社姑娘對着兩條惡龍的眼睛,撤出了兩把繡花針。惡龍被繡花針刺疼了眼,在水中直打滾。此時阿巴里拉響弓弦,兩支金頭箭一前一後直向兩條惡龍的頭上射去。兩條惡龍大吼一聲,駕着雲霧逃到附近的一條清水溪裏。這條台灣最長的清水溪,經過惡龍的翻騰,便成了濁水溪。

阿里巴和水社姑娘連忙跑到潭邊,捧起紅彤彤的太陽和亮晶晶的月亮,使勁往天上拋。可是,拋來拋去總是往下掉。正在這時,瑪祖婆駕着祥雲飛來,告訴他倆玉山頂上有兩棵棕桐樹,能把太陽、月亮頂上去。阿巴里和水社妹又歷盡千辛萬苦,從玉山頂搬來了兩棵棕桐樹,終於在陰曆八月十五那一天,把太陽和月亮頂上了天。阿巴里和水社妹,為了防備惡九再回潭裏興妖作祟,就雙雙手抱大棕桐樹,守候在潭兩旁。天長日久,阿巴里和水社妹變成了兩座大山。阿巴里變的山又高又尖,直刺雲天,人們稱之為大尖山。水社妹變的山彎腰俯首,深情地凝視着碧潭,人們稱之為水社山。後來,人們發現龍湖北半邊形狀像日輪,南半邊形狀似上弦的新月,於是,就把龍湖改名為日月潭。

美麗的傳説中藴含着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力。

另外一個傳説是這樣的:古時候,大青溪邊住着一對青年夫婦,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社妹。他們靠捕魚為生。他們非常勤勞,織網捕魚,做浮筒釣魚,鑽進深潭裏的石巖底下摸魚。日子過得很舒心。

有一天,太陽像往常一樣在天空中照耀着,他們鑽進溪水中捕魚。忽然,轟隆一聲,大地震動了,河水也震動了,在水底下看不見東西了。他們急忙浮上水面,啊!太陽不見了,天地一片漆黑。

到了晚上,月亮出來了,夫妻倆趁着月光,在大門口補魚網。忽然又聽到轟隆一聲,地面上的石頭和房子都跳動起來。月亮一瞬間就不見了。天地一片漆黑。從這天起,天上沒有了太陽,也沒有了月亮,天地間黑茫茫一片,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不久,田裏的禾苗變得黃白黃白的,長不起來了。山上的樹木也低垂着黃白黃白的葉子,萎萎縮縮。花不開了,鳥也不叫了。蟲子都在哭泣,家家户户在唉聲歎氣。大尖哥坐在溪邊甕聲甕氣地對水社妹説:“這種日子怎麼過呀?”水社妹順手抓了一塊石頭抑下溪水裏説:“不光我們倆口子難過,所有人的日子都難過啊!”大尖哥説:“太陽月亮一定落到地上來了,我想去尋找它們,要回我們的光亮。”水社妹説:“好啊,讓我們倆一起去吧!” 小夫妻倆拿起大火把就往大山深處走去。

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婦女弓着背設精打采地在鋤甘蔗地,地邊燒起一堆柴火。水社妹間問:“請問,你為什麼這樣沒精神呢?”這位婦女歎了一口氣説:“沒有太陽,沒有月亮,種了地也是白種,什麼也長不出來呀!”大尖哥説:“你在這裏好好鋤地,我們去把月亮找回來!”

他們又往前走看到了一個小夥子點着火把在放牛,懶懶地躺在地上不起身,還唉聲歎氣的。 大尖哥説:“請問,你為什麼歎氣呀?”小夥子看了看天説:“這還用問嗎?太陽沒有了,月亮沒有了,牛沒草吃,人也沒法活了。” 水杜妹説:“你好好看牛吧,我們一定把太陽和月亮找回來。”

他們繼續往前走、走過了一座座山,一條條河,走過了一叢叢的深樹密林。可是就是看不到太陽、月亮的影子。火把熄了,又點上,點上又熄了。終於有一天,他們走到一座大山上,望見遠遠的地方亮一陣黑一陣,黑一陣又亮一陣。小夫妻看到了希望,他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太陽和月亮一定在那裏了。”他們拿着火把連跳帶跑地朝着光亮的地方走去。

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老爹坐在草屋門口抱頭唉聲歎氣。小夫妻走到老爹身旁,和他談了起來。

老爹爹説:‘前面不遠,有個深深的大潭。潭裏有兩年惡龍,一條公龍,一條母龍。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吞食下肚。這一對惡龍,在潭裏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地,像玩大珠球一樣。你們看,潭裏面不是一亮一黑嗎?那就是它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千千萬萬的人沒有太陽和月亮,日子過不下去呀!”大尖哥説:“老爹爹,我們打起火把,爬山過水,就是專門來奪回我們的太陽和月亮,讓千千萬萬的人過好日子的。”老爹爹説:“惡龍兇猛得很,太陽和月亮都能吞下,你們一對小夫妻能行嗎?”水社妹説:“相信我們,一定行的!您放心吧。”説完,小夫妻打起火把又朝前走去。

日月潭的傳説

走到大潭邊了,看見兩條大大的惡龍正在潭裏吞吐太陽和月亮,碰得咚咚響。大尖哥和水社妹伏在潭邊大石頭上,觀察兩條惡龍的動靜,並輕輕地商量着怎樣殺死惡龍,怎樣奪回太陽和月亮。惡龍的嘴巴大大的,只要舌頭輕輕一伸,就可把他倆捲進嘴裏。從力量上看,他們決不是惡龍的對手,怎麼辦呢?這時,大石巖下面冒出煙來。他們低頭下望,大石巖下有個深深的巖洞,煙是從巖洞中飄出來的。大尖哥説:“這巖洞一定通到潭底惡龍住的地方,我們鑽進去看看。” 洞裏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並且有黴濕的泥土氣味。他們走了很久很久,越往裏走,洞越寬大。忽然,發現前面有火光,再走進去一看,啊!原來是一間廚房,一個白髮婆婆在灶邊煮飯呢。他們看到老婆婆慈眉善目,絕不會是壞人。大尖哥走過去問道:“老婆婆你好,你在這裏煮飯呢?”老婆婆這才發現有兩個年青人站在她的面前,她急忙放下鍋鏟,過去抓住他們的手説:“啊!孩子,我許久沒有見到人了!你們叫什麼名字?” 大尖哥説:“我們是在溪邊捉魚的一對夫妻。她叫水社,我叫大尖。老婆婆,你為什麼在這裏呀?”老婆婆摸了摸滿頭的白髮,流下了眼淚,她説:“我年輕的時候,住在山腰上,一家人過着快快樂樂的日子。有一天,我正在後山上鋤甘蔗地,忽然一陣狂風吹來,只見兩條粗大的惡龍在半空中用尾巴向地上一卷,就把我捲到這個深深的山洞裏。從此以後,我每天要替惡龍煮飯吃,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不曉得過了多少年,只知道自己頭髮全變白了,圓潤潤的臉龐變成了一張皺瞼。”老婆婆講到這裏,忽然想起了什麼,説:“孩子!你們快出去吧!惡龍在潭裏玩膩了,就會回洞裏吃飯的,它們見到你們必然要一口吞下去。快走吧!” 大尖哥説:“惡龍吞食了太陽和月亮,地上的人們很難生活,我們特地來殺死惡龍,奪回我們的太陽和月亮。”老婆婆説:“孩子,這是好事,可是你們兩個人怎能殺死惡龍呢?”水社妹説:“您好好想想,一定有辦法!” 老婆婆想了想説:“我年輕時就被惡龍抓到這裏為它們煮飯吃了。有一次,我曾聽到過公龍和母龍在吃飯時候的談話。母龍驕傲地説:我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龍啊!公龍説:我們就怕阿里山底的金斧頭和金剪刀。若是有人把金斧頭和金剪丟下潭裏,金斧頭會自動地劈開我們的腦殼,金剪刀會自動剪斷我們的喉嚨。那我們就完蛋了。母龍慌了起來,説:我們趕快去把它們毀掉吧!公龍説:不要緊,它們埋在深深的山底,沒有人曉得。就是曉得了也沒本事挖得出來呀!孩子,你們要想殺死惡龍,奪回太陽和月亮,只有到阿里山腳挖出金斧頭和金剪刀才行。”

大尖哥説:“老婆婆,我們一定能挖出金斧頭和金剪刀。等我們殺死惡龍,再來接你。” 老婆婆給他們一把大鍋鏟,一把大火叉説:‘這是龍的東西,你們拿去挖山吧,大概會比鋤頭好用。”他們到了阿里山腳。大尖哥用火杈鑿地,水社殊用鍋鏟挖土。不曉得過了多少日子,在山腳底下挖出了一個深深的大洞。忽然洞裏轟隆一聲放出了紅光,金斧頭和金剪刀出現了,小夫妻好歡喜啊!

他們緊跑慢跑,一直朝惡龍住的大潭跑去。恰好公龍母龍又在潭裏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吐出吞進、一碰一擊的。大尖哥站在潭邊大巖石上把金斧頭丟下潭去。只聽見“空隆。空隆”的聲音,兩條惡龍在潭底翻翻滾滾,浪花掀起幾丈高。忽然,兩條龍滿頭是血地伸了出來,要向天空飛去。水社妹急忙把金剪刀丟下潭去。只聽見“咔嚓、咔嚓”的聲音,惡龍的頭沉下潭裏去。一會兒,潭水平靜了,一對惡龍直挺挺地躺在潭底,頸上冒着鮮血,把潭水也染紅了。

太陽和月亮圓滾滾地從惡龍的口裏滾了出來,在潭裏一浮一沉的,好光亮啊!大尖哥、水社妹還有老婆婆站在潭邊大巖石上拍手大笑。大尖哥看着浮在水面上的太陽和月亮説:“惡龍是殺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裏也沒有用呀。怎麼使它們掛到天上去呢?”老婆婆想了一想説:“我聽老前輩説,人吃了龍的眼珠,就會變得又高又大。你們取來吃了,把太陽月亮拋上天去吧。”大尖哥摘下公龍的兩顆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妹摘下母龍的兩顆眼珠,也一口吞下肚。忽然,他們變成又高又大的人,站在深潭裏像兩座高山。他們捧起太陽往天上拋。太陽在半空中飄了一會兒,又落下潭裏。拋了三次,落了三次。老婆婆站在潭邊大聲喊:“孩子,潭邊有兩棵高大的棕桐樹,拔來託太陽上天好啦!”兩夫妻伸手到潭邊,各人拔了一棵幾十丈高的棕桐樹。夫妻倆抬起太陽用勁拋上天空,他們急忙用棕桐樹向上託着,一衝一衝的。這樣,整整衝了三天,把太陽衝上天空去了。

太陽紅彤彤的,像以前一樣,在天空行走。地上的花草樹木都活了,人們也笑了。他們又抬起月亮用勁拋向天空。他們還是用棕桐樹向上託着,一衝一衝的,整整衝了一天。當太陽走往西邊的時候,月亮上了天空。

晚上月亮明晃晃的,照舊在天上行走。地上的人們在月光下歡快地拍手,唱歌,跳舞。 大尖哥和水社妹卻爬上大潭邊守着惡龍,不讓它們活轉過來;守着太陽和月亮,讓人們過着平安祥和的日子。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後來人們把這個潭就叫了日月潭,把日月潭兩邊的大山叫大尖山和水社山。們非常想念為民除害的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紀念他們,每年秋天,人們便穿起美麗的衣服,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他們學着大尖哥和水社妹的樣子,把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向上衝擊,不讓球落地。後來,這種玩法被叫做“託球舞”。

日月潭還有這樣一個傳説:古時候,日月潭沒有潭水,是一片旱地。那時候,太陽和月亮是姐妹倆,住在天上的日月宮裏。天神讓她們在一天的時間裏分開在天上走,用她們身上的光亮照亮人間大地,為人們造福。太陽是姐姐,長得大,照在地上的光亮多,看到人間的景物也非常清楚。連花草樹木的顏色也看得清清楚楚,每天都很開心;而月亮是妹妹,長得小,照在地上的光亮少,看到人間景物也就非常模糊,連花草樹木的顏色也看不出來,苦悶極了。所以,月亮經常偷偷摸摸地揹着天神和太陽一起出來在天上行走,藉着太陽身上的光亮觀賞人間的景色,也開心極了。

有一天,月亮又偷偷跟着太陽在天上走,不料被天神發現了。天神責怪她們違犯了天現,一怒之下,搬起一座大山,向太陽、月亮砸去,大山落在地上,把太陽、月亮壓在山底下。人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的光亮,人們可怎麼活呀在台灣島北部的一個山寨裏,住着一對十分恩愛的年輕夫妻,男的叫水銀,女的叫社蘭。他們發現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心裏非常着急,眼看着村寨凍死餓死了那麼多人,他們決心要找回太陽和月亮。但是他們的家中還有一個卧病在牀的老媽媽。為了找回太陽和月亮,水銀決定拿着火鏟去挖太陽和月亮,留社蘭在家裏照顧老媽媽。

水銀走後,社蘭在家精心照顧老媽媽,把家裏所有能吃的東西都給老媽媽吃。可是後來,老媽媽再也受不住凍俄,還是死去了。社蘭傷心地把老媽媽安葬後,她也趕到山下要和丈夫一起挖太陽月亮。可是,當她來到山上一看,山頂上挖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大泥坑,水銀已經累死在大泥坑裏了。社蘭傷心不已,她跳進大泥坑裏,把水銀的屍首緊緊抱在懷裏放聲大哭起來,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滴在大土坑裏。不知哭了多長時間,漸漸地大土坑裏滴滿了她的淚水,形成一灣碧潭。社蘭再也哭不出來了,她和水銀的屍體緊緊抱在一起,靜靜地躺着。潭水慢慢地把這座山山肚裏的巖石和泥土滲透了,有些鬆軟了。太陽和月亮呆在山底下正透不過氣來,它們用力供了一下,鬆軟的巖石和泥土鬆動了。太陽的力氣大,先從水銀和杜蘭的屍首的東北面鑽了出來,升到空中,在潭裏留下一個圓圓的窟窿;月亮力氣小,等太陽在天上從東邊走到西邊,天黑下來時,才好不容易從水銀和社蘭的屍首的西南面鑽出來,升到空中,在潭裏留下了一個月芽狀的窟窿。從此以後,太陽和月亮再也不敢一起在天上行走了。人間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人們又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為了紀念水銀和社蘭,人們就把這灣潭水叫成水社湖,把他們變成的那座島叫做水社島,而這座山附近的村落就叫做水社村。這座山上的潭水慢慢滲進太陽和月亮留下的那兩個不同形狀的窟窿裏,形成兩灣不同形狀潭水,這就是日月潭了。

日月潭的傳説大尖哥是一種什麼精神

日月潭的傳説大尖哥是勇敢無畏,不怕犧牲精神。

故事簡介:古時候,有一對青年夫婦,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他們過着快樂的日子。每當太陽出來的時候,他們就到天地裏耕種;每當月亮出來的時候,他們就在月光下織布。

有一天,太陽和月亮突然不見了,天地間一片黑暗。大尖和水社很難過,決心找回太陽和月亮。

他們跋山涉水在阿里山發現了太陽和月亮落在了一個水潭裏。原來是潭裏的兩條惡龍把太陽和月亮當成玩具,不斷的吞進去吐出來。

大尖和水社在小鳥和百獸的幫助下把惡龍了,太陽和月亮從惡龍的嘴裏跳出來,慢慢地升上了天空。

區域特色

日月潭是台灣地區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台灣地區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

湖岸周長35千米,面積7.7㎞²,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

日月潭四周,點綴着許多亭台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內存放着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當地氣候四季宜人,冬季平均氣温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勝地。

讀日月潭傳説有感?

日月潭的傳説讀後感(一)

《日月潭的傳説》是我們課本上的一篇課文。它講了一個動人的傳説:傳説有兩條惡龍吃了太陽、月亮,天地間漆黑一片。人們説要想打敗惡龍,就要有水性特別好的人拿着從阿里山山洞裏的金剪刀、金斧頭才能降服惡龍。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惡龍。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千辛萬苦,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他們打敗了惡龍,救出了太陽和月亮。他們又累又餓,便吃了惡龍的肉,但轉眼間,他們變成了青山守衞在潭的兩邊。

這篇傳説告訴我們,大家不能怕任何危險,只要有決心,一定能成功!像玉樹大地震,沒有決心,現在能重建家園嗎?像雲南,四川大旱,沒有要引水的決心,能找到水嗎?從現在起,就要樹立決心,朝這個方向努力吧!

日月潭的傳説讀後感(二)

我在大語文書上看到的,故事是這樣的:

很久以前,日月潭裏有兩條巨龍,一公一母。一天,太陽走過這裏,公龍就跳起來,將太陽吞下了 肚。月亮走過那裏,被母龍吞下了肚。兩個勇敢的人——大尖哥和水花姐到他們到兩條巨龍住的洞旁,聽到他們怕埋在阿里山下金斧頭和金剪刀。於是,他們歷盡艱難,終於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再到兩條巨龍的洞裏,把他們打死了。

他們再吞下巨龍的眼睛,就變成了巨人。他們把太陽和月亮拋出來,這個世界就得救了。但是,他們永遠變成了大山。

大尖哥和水花姐真英勇無畏呀!他們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們都沒有放棄,我真佩服他們。

日月潭的傳説讀後感(三)

看完《日月潭的傳説》這篇文章後我知道了: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湖泊,是個着名的風景區,。説起日月潭還有一個傳説。從前有兩條惡龍吃了太陽和月亮,人們一起在商量辦法去對付惡龍。有人説:“惡龍在潭底,只有水性特別好的人才能對付它們。”還有人説:“惡龍非常兇猛,只有拿到阿里山的金斧頭和金剪刀才能對付它們。”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挑戰惡龍救出日月,他們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阿里山,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回到潭邊他們與惡龍大戰了三天三夜,終於救出了太陽和月亮。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餓,便用龍肉來充飢,當他們吃下龍肉一下子就變成了兩座青山。人們為了紀念這兩位英雄,把山命名為大尖山和水社山。潭叫做日月潭。

故事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多勇敢啊,捨生忘死地為人們除害,這樣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我長大了,也要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

感謝閲讀,希望能幫助您

台灣日月潭..

所在地區:台灣省 南投縣 魚池鄉

  面積:7.73平方公里 

  深度:最大深度 21.00米 

  成因類型:構造湖 

  台灣地區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稱龍湖,亦為聞名遐邇之山水佳勝。位於南投縣中部魚池鄉之水社村,地處玉山山脈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於集集大山(潭之西)與水社大山(潭之東)之間。潭面遼闊,海拔約760公尺(2,495呎),面積約900餘公頃。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裏社。潭中有小島名拉魯島(舊名珠嶼島、光華島),以此島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似月鈎,故名日月潭。潭水碧藍無垠,青山葱翠倒映,環山抱水,形勢天然。該潭除可泛舟遊湖、賞心悦目外,其環湖勝景殊多,諸如涵碧樓、慈恩塔(9層塔,高約45公尺〔148呎〕,建於海拔955公尺〔3,133呎〕之青龍山上,為環湖風景區之最高點)、玄奘寺、文武廟、德化社、山地文化村及孔雀園等。 

  日月潭是台灣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清人曾作霖説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陳書遊湖,也説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來,日月潭就憑着這“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於五洲四海。 

  環潭一帶地方古稱水沙連,分屬南投縣魚池鄉,是高山族曹族人的聚居地。相傳日月潭之發現要歸功於一隻神鹿:300年前嘉義縣有40個山胞集體出獵,發現一隻體型巨大的白鹿竄向西北,於是尾隨追蹤。他們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蹤影。山胞們又在山中搜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們越過山林,面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峯萬嶺、翠綠森林的重重圍擁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靜靜地閃耀着寶藍色的光芒,就像純潔的嬰兒甜蜜地偎依在母親懷中酣睡。山胞們又發現:碧水中有個樹木茂密的圓形小島,把大湖分為兩半,一半圓如太陽,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於是他們把這大湖稱為“日月潭”,那小島叫做“珠仔嶼”。他們發現這裏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於是決定全社遷居此地,帶頭的部落首領就是今日曹族酋長“毛王爺”毛信學的祖先。 

  往遊日月潭,若自嘉義乘搭專線汽車運往,只需一個多小時旅程。環湖建有遊覽公路,道旁綠樹成蔭,宜行宜憩。但多數遊者仍喜學古人“泛棹出渡”,深入各風景點去充分領略湖山風情。 

  日月潭晨間景色“出渡”先上珠仔嶼。小舟一盪開槳,人便直入琉璃明鏡。上下天光,碧水粼粼,令人頓有憑虛凌空、飛入仙境之感。舟泊珠嶼,上島遊覽。這小島昔日甚大,後因日本人建水電站而大部分被淹沒,變得很小。不過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嶼孤浮四面空”之曠朗。小小珠嶼,既是點綴碧湖的綠珠,又是觀賞日月潭的極佳地點。

  泛棹往北,可泊山麓崖邊。這裏有磴道上山,共365級,俗稱“走一年”而到山上的文武廟。廟內集諸神之大成,濟濟一堂,居中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關公、神農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龍王等等。在山門前遠眺潭景,若披展圖畫,繞岸皆山,雲水四合,“風光不減巫山峽”。

  文武廟山後有羊腸小徑,迂迴下抵潭東北角的孔雀園。園中飼養150多隻孔雀,每見豔裝遊人便意相開屏,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自孔雀園無論循環湖公路或返渡頭泛舟,均可到曹族部落德化社(現名忠孝村)。村在潭東南岸,村民數百,均為曹族。村中有山胞文物陳列館,展出高山諸族的生活用具、藝術雕刻,兼售一些山胞手工藝品。村中又有歌舞組織,經常為慕名而來的人表演民族歌舞,其中《杵舞》表現山胞婦女豐年舂米時的歡愉,節奏輕快,歌聲清越,舞姿曼妙,是曹族歌舞中的最佳傳統節目。

  從德化社環湖往南濱,即到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師全身,曾是玄奘法師靈骨暫藏之所。寺後有石徑,登1300多級台階才到山腰的玄奘寺。玄奘寺是為紀念唐三藏法師玄奘而建的寺廟。寺中大殿三層,三樓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就安藏於塔中。 

  玄奘寺後的青龍山巔,建了一座九層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遼宋古塔式樣,為八角寶塔。據説塔基至塔頂高45米,加上青龍山高955米,恰恰為1000米。登塔遠眺,日月潭風光通覽無遺。有人説在塔上可望見西子湖畔六和塔尖,這固然有如神話,卻也頗藴深情。

  環湖而遊,至西北岸山腳,遠遠就可聽見水流怒吼雷鳴,原來不遠就是從濁水溪上游通過18公里長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這就是日月潭的水源。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至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傲排空,較之濟南的趵突泉更加壯觀。 

  距“水口”不遠有一處探向湖面的小半島,位在潭的西北。當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沒珠嶼大部分時,嶼上的曹族人即遷來此半島居住,現已拓建成充滿現代色彩的觀光旅遊中心地。專線汽車、環湖公路、遊湖路線等多以此為起點或終站。這裏旅社建築頗多,最宏大而高級的建築當推“教師會館”和“涵碧樓”。教師會館是台灣教育界人士休假療養中心,宏大新穎,設備完善。涵碧樓則是達到國際水平的大旅社,三面向潭,四面凌空。在樓上閒眺日月潭的山光嵐影,朝暉夕陽,令人氣爽神怡。

[編輯本段]地理

  舊稱水沙連,又名水社裏和龍湖,位於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堪稱明珠之冠。在清朝時即被選為台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區,是台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台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或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峯,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温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峯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遊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遊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蕩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又名雙潭,過去稱水社湖或龍湖。潭中有一小島,此島以北湖形如日輪,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稱為日月潭,現因蓄水建造發電廠,湖形變得像一張楓葉。攔河大壩長91 米,高48.5米,蓄水量為1.47 億立方米的水庫,水庫的泄水通過15公里長的隧洞注入日月潭,起到枯水時補充水源的作用。在未建水電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積為4.4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4 米,湖面海拔726.8 米。電站建成後提高水位30 餘米,潭邊低地盡被水淹,湖水面積擴大了70%,達到7.73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達19.1 米,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

[編輯本段]風景

  日月潭是台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台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湖岸周長35千米,面積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中國另一個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

  台灣省天然湖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水域面積9平方公里,平時水深30多米。日月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所以這個小島被叫做“珠子嶼”,現在也叫拉魯島。以這個島為界,湖的北半部分圓圓的像太陽,湖的南半部分彎彎的像月牙,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來源。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四周青山環抱,山巒層疊,水映着山,湖面宛似一個巨大的碧玉盤。遠遠望去,潭中的美麗小島——珠仔島,卻像玉盤託着的一顆珠子。珠仔島把湖面分為南北兩半:東北面的形狀好像圓日,故叫日潭;西南邊的如同一彎新月,故稱月潭。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慶祝台灣光復,珠仔島已改名為光復島。

  日月潭美景如畫,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着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為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着又長又粗的竹竿,帶着綵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着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日月潭四周,點綴着許多亭台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內存放着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當地氣候四季宜人,冬天平均氣温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峯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遊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遊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蕩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長滿綠樹的山,而湖水又靜靜的,藍藍的,像一面鏡子,反周圍的山色倒映在湖裏。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裏的景色也不一樣,變來變去,就像傳説中的仙境。

  日月潭四周的羣山還有幾處名勝古蹟。其中潭北山腰有文武廟,廟中有孔子像,左右有文昌君與關羽像,從廟裏看出去,日月潭左右兩個湖,都看得清清楚楚。

[編輯本段]美麗傳説

  寶島明珠——日月潭 

  關於日月潭的名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哩。話説很久以前,這個大潭裏住着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裏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裏快成熟的稻穗也乾癟了,家家户户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日月潭捕魚郎這時,當地一對青年男女,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鑽進惡龍居住的巖洞裏,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後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裏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社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肚子。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裏。大尖哥摘下公龍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裏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社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託着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着水社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甦。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裏稻穀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社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現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着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玩託球舞,學着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樣子,把綵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頂着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社姐這對青少年英雄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日月潭》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日月潭》教案(一)

  【課前透視】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台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同學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同學很少有人去過台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裏有所瞭解。課前教師要安排同學繼續查找相關資料,並拓展文本,開展“寶島台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同學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3、有熱愛寶島台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

  自主感悟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體會那裏的美麗,激發同學熱愛寶島台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中國地圖、多媒體課件或圖片、音樂磁帶、師生蒐集的台灣和其他風景區的資料。

  【課時佈置】

  2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風光圖片:這是什麼地方?

  (假如同學不知道教師就直接告訴同學,這裏就是我國寶島台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

  (板書課題)

  你們對日月潭瞭解嗎?把你課外蒐集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同學對日月潭的嚮往;交流與展示,培養了同學蒐集信息的能力。

  2、談話質疑: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去過哪些地方?

  (同學暢所欲言)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去祖國的寶島台灣遊覽,欣賞一下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板書課題)

  師生在地圖上找到台灣的位置。

  師:看到課題你們有哪些疑問?

  (根據同學的疑問教師進行梳理:日月潭在什麼地方?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那裏的風光怎麼樣?)

  學會質疑是提高讀書質量的有效手段。雖然這些“疑問”開始時是雜亂無序的,但是教師一定要維護同學質疑的積極性,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並結合同學的問題進行梳理、篩選和整理,將最有價值的問題出現在同學面前,使他們的思維逐步走向深入,提高與文本對話的深度和廣度。

  〖對話平台〗

  一、感知

  1、輕聲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做上標誌。

  2、同桌互相檢查讀文,沒讀好的句子多讀幾遍,再聽聽學習夥伴是怎麼讀的。

  閲讀的過程是文本意義與閲讀主體意識之間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過程。通過同學反覆讀文感知,既鞏固了識字,又提高了朗讀水平,培養了語感。

  二、識字

  1、小組內由組長帶領認讀生字,注意讀準後鼻音“朦、朧、境”,前鼻音“環、隱”,還要注意“繞”讀第四聲。

  2、組內自主識字交流:

  這些生字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是怎麼記住的?

  鼓勵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謎、聯繫生活經驗等。

  3、教師採用多種形式檢查字詞:

  奪紅旗──搶摘“豐收果”──競猜。

  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教師充沛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同學交流識字經驗,在遊戲和活動中鞏固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三、讀議

  1、默讀課文,考慮:

  自身提出的問題哪些能解決了?哪些還有困難?

  2、同學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穫,教師相機進行點撥指導:

  第一自然段寫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寫日月潭名字的由來;三四自然段寫那裏的秀麗風光。

  自身提出的問題讓同學通過自主閲讀嘗試解決,利於提高讀書效率,享受閲讀的樂趣。久而久之,這種良好的閲讀習慣會引導同學走上良性的閲讀軌道,為同學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交流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練習説話:日月潭在……

  第一句話説日月潭在台灣省,第二句説它在台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師引導同學把兩句話合併成一句話。

  ⑵ 聯繫上下文理解“羣山環繞”和“名勝古蹟”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⑴ 默讀第二自然段,劃出寫名字由來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

  ⑵ 結合朗讀,教師畫出日月潭的平面圖,同學畫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還可以讓同學自身填空:

  湖的北邊像(    ),叫(    );湖的南邊像(    ),叫(    )。

  ⑶ 比較感知,指導朗讀:

  ① 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彎彎的”寫出了月潭的形狀,太陽雖然不會變,但“圓圓的”可以跟“彎彎的”對應,讀起來有美感。通過比較同學體會到了準確用詞的好處。

  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瞭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

  ⑷ 引導同學用“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説説日月潭名稱的來歷。

  交流是檢查同學與文本對話階段性效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同學會不時修正自身的認識與理解,使同學充沛感受到自主閲讀的樂趣。

  五、背誦

  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一、二自然段。

  (看圖背誦──想象背誦──根據板書背誦)

  六、練習

  結合插圖讓同學用自身的話介紹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來。

  七、書寫

  1、學習書寫:

  島 展 環 繞 建 紗

  教師根據實際重點指導:“展”字豎提左邊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與走之兒區別。

  2、同學練習書寫,師生一起評價,交流展示。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一、複習

  1、認讀詞語卡片:

  猜詞卡──以打擂的形式搶讀。

  2、分組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讀三、四自然段,劃出自身認為寫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歡的句子,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同學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藏,有效渲染了氣氛。

  三、朗讀

  1、指導讀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江、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

  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豔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2、同學練習讀──範讀──配樂讀。

  四、讀思

  1、齊讀最後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據教師的提問,同學讀最後一句話:

  ⑴ 什麼吸引了遊人?

  (突出“風光秀麗”)

  ⑵ 日月潭吸引了誰?

  (突出“中外遊人”)

  ⑶ 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遊人?

  (突出“許許多多”)

  閲讀是同學個性化的行為。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同學帶着自身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同學對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樂朗讀全文。

  五、背誦

  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中喜歡的局部。

  六、實踐

  1、交流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瞭解日月潭,爭做最佳“小導遊”。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2、辦個“寶島台灣知多少”的圖片展。把蒐集來的圖片配上簡要的説明,辦個小展覽。

  (挖掘課外資源,拓展文本,進一步激發同學探究的興趣,使同學與文本的對話更加深入)

  七、寫字

  1、同學觀察其他六個字的寫法,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強調“隱約、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寫法,同時重點指導:

  隱:左窄右寬,右邊“急”字中間的橫不要超出右邊的折筆。

  茂:關鍵是下邊的“戊”字,斜鈎要有力度,右上的點不可漏掉,中間不能加點(與“戌”不同)。

  省: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鈎。

  3、同學再寫,體會字的結構和書寫規律。

  4、班級展示同學作業,評選“小小書法家”。

  引導同學發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充沛發揮了同學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同學的寫字能力。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羣山環繞: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羣山包圍起來。

  名勝古蹟:指前人遺留下來的建築。

  朦朧:模糊不清。

  仙境:指傳説中神仙住的環境優美的地方。

  〖相關鏈接〗

  1、阿里山:

  阿里山在嘉義縣東北,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峯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峯玉山。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裏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鬆,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豔絢麗的櫻林。這裏的櫻花著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設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温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2、國父紀念館:

  位於台北市仁愛路四段,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孫中山先生是中國的先行者,中華的締造者,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紀念館佔地35000坪,為宮殿式建築。館外有中山公園環繞,還有九曲橋、池塘、假山、柳樹等景色點綴。館內四大展覽室裝飾精美,設計新穎,展示中華建國史和現代名家藝術品。此外,館內的扮演廳、燈光、音響設備一流,經常舉辦高水準的音樂會。國父紀念館成為市民户外活動、休閒以和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日月潭》教案(二)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讀出嚮往之情。

  3、有盼望台灣迴歸、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願望。

  【教學目標】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我們祖國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地方,你去過哪些地方?

  2、在我國的寶島台灣,也有許多風景如畫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播放有關日月潭的風光短片)

  3、朋友們,上學期我們曾做過一次小導遊,向大家介紹了自身的家鄉。今天,老師想在你們中間挑選幾位優秀的導遊,帶大家一起走進這美麗的日月潭。

  (揭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成為日月潭的導遊,首先要了解那裏的情況:

  請大家自身朗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提示:不要加字,減字)

  自身喜歡的句子多讀讀,自身認為難讀的句子更要多讀幾遍。

  2、反饋朗讀情況:

  ⑴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教師點評、指導、正音:

  (可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

  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讀準“繞、盛”的翹舌音,“盛、省、勝”的後鼻音,“隱”的前鼻音以和“環”的介音。

  ⑵ 看圖識詞:

  在同學朗讀之後,適機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和近 羣山環繞 樹木茂盛 建築

  請4個同學上台,讀詞,並在畫面中指出對應的事物。

  其他同學評議、協助正音。

  ⑶ 看圖,在組內分節朗讀課文。

  三、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喜歡讀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2、你喜歡哪局部內容,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嗎?

  ⑴ 指名讀。

  ⑵ 集體評議。

  ⑶ 教師指導後再指名讀:

  在同學讀文過程中,適機出現“羣山環繞、隱隱約約、清晰 、朦朧”等詞,讓同學多讀讀這些詞所在的句子理解詞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詞語説話:

  ① 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

  ② 晨星和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③ 周圍的建築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④ 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3、朗讀全文。

  (每個自然段請喜歡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4、交流討論:

  你在文中讀到了什麼?瞭解了些什麼?請用讀課文的方法告訴大家。

  5、假如你是導遊,你會先介紹什麼給遊客呢?

  (對日月潭的總體介紹)

  你能來試一試嗎?

  (多請幾名同學説,鼓勵他們用自身的語言説,不看書;再介紹給同桌聽)

  6、説説你認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麼?

  (請每位同學在學習小組裏,把自身最感興趣的內容介紹給組員聽)

  7、你最欣賞哪位導遊?能説説理由嗎?

  8、請同學再次觀看有關日月潭的視頻,幾位優秀導遊為大家作介紹。

  (集體評議,教師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9、向好友介紹日月潭。

  (此內容也可在課後進行)

  10、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自身喜歡的局部可背誦。

  四、課外拓展,組織活動

  (課前要求同學收集有關台灣風景名勝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1、放有關台灣的風景短片,請小朋友來噹噹小導遊,介紹景點。

  2、知道在台灣還有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嗎?你能介紹給大家聽嗎?

  五、生字書寫

  1、出示生字:

  説説這幾個生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麼?

  (“繞”注意不要多加一點)

  教師範寫。

  2、同學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注意同學的書寫姿勢)

  六、課後作業

  1、向爸爸媽媽或你的好朋友介紹日月潭。

  2、畫畫你心中的日月潭。

  3、把你會寫的詞語都抄下來,記載在好詞佳句本中。

  【資料袋】

  〖台灣省〗

  簡稱台。地處我國東南100多公里的海面上,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東臨太平洋,是我國最大的島嶼。高山、丘陵、台地佔全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平原、低地佔三分之一,東部山地統稱台灣山脈,是由台灣山、台東山、雪山—玉山、阿里山等平行山脈組成。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台灣省的風景名勝有台北城承恩門、基隆炮台遺址、安平古堡、赤??樓、石門古戰場和野柳海岸、太魯閣峽、陽明山公園、阿里山風景區、鵝鑾鼻墾丁公園等。其中阿里山風景區有林濤、雲海、櫻花三大美景和塔山斷崖、千年古木等奇觀,本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為著名遊覽勝地。

  〖日月潭〗

  台灣南投縣境內的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水深40米。湖中有座面積8公頃的光華島,高出水面18米,把湖水分成日潭、月潭兩局部。東部形如太陽,面積較大;西南部狀如月亮,面積較小,故得名日月潭。

  〖日月潭的傳説〗

  傳説中曹族有一對非常勤勞的夫妻。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社姐,他們以種植玉米為生。有一天,他們正在田裏工作着,忽然地動山搖,緊接着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來“怎麼了?太陽不見了!”等了又等就是不見太陽的影蹤。人們的心裏擔心極了!直到晚上,月亮出來後,人們才趁着月色,趕緊完成白晝未完成的工作。忽然倒黴的事再次發生,一陣地動天搖後,月亮也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沒有了太陽和月亮農作物都會死亡,人們可怎麼活下去呀!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決定去尋找太陽和月亮。他們經過長途跋涉,在一個大水潭裏發現了太陽和月亮。原來是兩條五彩巨龍正在水中把玩着月亮和太陽。大尖哥和水社姐愣住了,不知道如何這兩條巨龍奪回太陽和月亮。正在這時一位被巨龍抓來做雜事的老爺爺告訴他們有一個方法。在阿里山上藏着一把金剪刀和一把金斧頭,只有找出這兩件寶物才幹巨龍奪回太陽和月亮。他們來到阿里山用雙手刨土刨了一天一夜,雙手都刨出了血,終於找到了寶物。他們把金剪刀和金斧頭丟進潭裏,金剪刀剪破了巨龍的肚子,金斧頭劈開了巨龍的頭。可是怎麼把太陽和月亮送上天呢?老大爺告訴他們只要吞下巨龍的眼珠子就可長高。於是大尖哥跳下潭,挖出巨龍的眼珠,他們各吞下一顆,立刻變成巨人把太陽和月亮拋上了天。大地又恢復了平靜,人們把太陽落下的潭叫日潭;把月亮落下的潭叫月潭。而守護在潭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就是他們夫妻的化身。

日月潭的讀後感受怎麼寫

可以寫實際看到的景物,或者書上的句子然後引申,也可以寫典故。

《日月潭》讀後感1

學習了《日月潭》這一課,我深深地被日月潭的美景所吸引,我恨不得現在就插上一雙翅膀,飛到那裏去看看。 看看那碧綠的湖水,看看那美麗的小島,看看那像太陽一樣的日潭,再看看那像月亮一樣的月潭,還要看看雨後日月潭披上輕紗的樣子,是不是像文中説的那樣像童話中的仙境呢? 有時間,我一定要去那裏看看!

《日月潭》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是關於日月潭的一個古老傳説。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條惡龍吞下了月亮和太陽,天地間黑乎乎一片。人們為了降服惡龍,讓日月重回天地,人們成羣的聚集在一起商量辦法。有人説:“惡龍躲在潭底,需要請水性特別好的人才能打敗它們!”還有人説:“想打敗惡龍,就需要拿到阿里山的兩件寶貝——金剪刀和金斧頭才行。”可到哪兒去找水性特別好的人呢?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漂亮的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打敗惡龍。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舉火把,不知過了幾天幾夜,他們才來到阿里山,經歷了千辛萬苦才拿到金剪刀和金斧頭。他們又累又餓,但想到要打敗惡龍,救出日月,渾身就有力氣了!他們翻山越嶺,歷盡艱辛,終於回到了潭邊。他們跳入潭中,和惡龍激戰了三天三夜,最終大尖哥用金斧頭砍死了兩條惡龍,水社姐用金剪刀剪開了龍的肚子,救出了太陽和月亮,人們終於又見到了光明!

大尖哥和水社姐累倒了。轉眼間,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為兩座青山,永遠地守衞在潭的兩邊。人們為了紀念這兩位英雄,便把這兩座山分別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潭就叫日月潭。

我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多麼偉大啊!他們為了百姓的利益和幸福,歷盡艱辛,英勇作戰而獻身。我要學習他們自信、頑強、英勇、樂於助人的崇高品質。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苦難,只有我們堅持不懈,就能克服苦難,獲得成功。

這個傳説也告訴我們,凡是做壞事破壞人民幸福生活的壞蛋,最終是沒有好下場的。

《日月潭》讀後感3

我在大語文書上看到的,故事是這樣的:

很久以前,日月潭裏有兩條巨龍,一公一母。一天,太陽走過這裏,公龍就跳起來,將太陽吞下了 肚。月亮走過那裏,被母龍吞下了肚。兩個勇敢的`人——大尖哥和水花姐到他們到兩條巨龍住的洞旁,聽到他們怕埋在阿里山下金斧頭和金剪刀。於是,他們歷盡艱難,終於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再到兩條巨龍的洞裏,把他們打死了。

他們再吞下巨龍的眼睛,就變成了巨人。他們把太陽和月亮拋出來,這個世界就得救了。但是,他們永遠變成了大山。

大尖哥和水花姐真英勇無畏呀!他們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們都沒有放棄,我真佩服他們。

TAG標籤:巨龍 制服 日月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