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陋室銘多少字

陋室銘多少字

陋室銘多少字:答案是79個。

陋室銘有八十一字。《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陋室銘》這短短的八十一字,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陋使助投缺列五室銘不加標點一共81個字。

2、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執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葱,映入簾中。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準延逐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閲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排出愛汽望英度孔子説:“這有什麼簡陋呢?”。

陋室銘共有多少個字?

陋室銘共有81字,具體分析如下:

陋室銘全文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為: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於深,有蛟龍潛藏就顯示神靈。這雖然是間簡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佈滿階石,一片翠綠;草色映入簾櫳,滿室葱青。往來談笑的都是飽學多識之士,沒有一個淺薄無識之人;

可以彈未加彩飾的琴,可以閲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使耳朵被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説的:“有什麼簡陋之處呢?”;

所以可以看出,陋室銘共有81字。

擴展資料:

全文賞析:

《陋室銘》是一篇託物言志的銘文。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它單純、簡練、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詩,充滿了哲理和情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陋室銘

陋室銘不加標點一共多少個字

不加標點一共81個字。

唐·劉禹錫《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話釋義: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葱,映入簾中。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閲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説:“這有什麼簡陋呢?”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知縣見作者被貶,故意刁難之。作者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文章賞析:

《陋室銘》是一篇託物言志的銘文。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它單純、簡練、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詩,充滿了哲理和情韻。

開篇幾句從《世説新語·排調》“山不高則不靈,淵不深則不清”翻出新意,運用詩歌中常見的比興手法引出陋室。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興陋室,“有仙則名”、“有龍則靈”則比興陋室之德。“這四句是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頗有哲理詩的精警和含藴。

作者自遠而近,次第寫來,以並列句式造成順流直下的氣勢,隨後托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便覺妙語如珠,勝意迭出。這兩句從《尚書·周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聯想得來,強調以德自勵,確為一篇之主旨與警策。

寫陋室之陋是為了襯托室中主人之賢,而寫室中主人之賢,正好説明陋室不陋,這是一種相反相成的關係。以下寫室之內外之景、室中人、室中事,句句扣住“陋”字,而又不離“德”字。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室內外之景,妙在精切地傳出陋室的佳處,以詩的語言表現詩的意境。“痕”、“色”二字,變概念化的“苔”、“草”為可感、可視的具體形象。

“上階”、“入簾”,化靜為動,寫出“苔”、“草”的神態,又將外景引入室內,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機,洋溢一片盎然春意。而一“綠”一“青”,色彩鮮明,更映襯出陋室的閒雅、清幽與別緻。這兩句為敍寫陋室中的人和事創造了適宜的環境。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室中人,側重寫與朋友的交往,藉以顯示作者身分的高貴和性情的高雅。

“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四句寫室中事,表現身居陋室的雅趣,足見作者行事不陋。“調素琴,閲金經”,見出陋室生活之清雅;“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顯出陋室生活之安適。

一個超然物外、體靜心閒的高人雅士形象呼之欲出。作者寫室中之人心閒體靜,襯托他的勤於修德;而寫他的勤於修德,則揭示陋室不陋、令名遠播的原委。

從句式上看,前二句散句單行,後二句駢儷偶對,駢散相間,頗具韻律美。從寫法上看,一二句從正面説,三四句從反面寫,正反結合,且“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閲金經”與“無案牘之勞形”又形成呼應和對照,頗見文思之巧。

最後引證古人、古蹟、古語作結。把陋室比作諸葛孔明的南陽草廬、揚雄的成都宅第,意在和自勉;援引孔子“何陋之有”,則説明自身的志趣與聖人之道相符合。

而省略上句“君子居之”只引下旬,既呼應上文“惟吾德馨”,又隱含君子居住其內之意,妙在機趣橫生,不露自炫之跡。上下古今,渾然一體,包含着無限的情興和深長的韻味。

《陋室銘》不足百字,篇幅極短,格局甚大。陋室以矮山、淺水相襯,與諸葛廬、子云亭並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賢人、今之鴻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文想象廣闊,藴含深厚,有咫尺藏萬里之勢。

銘是古代一種刻於金石上的押韻文體,多用於與警戒自己。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題意,作者託物言志,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中心,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麼居所雖然簡陋,但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説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麼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此種借力打力的技巧,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

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引論鋪下了基礎。也點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覆思考的,絕對不是一時的靈感衝動。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接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和反覆推敲了。四到七句刁難下祭出此文,並將其刻於石上,具有很強烈的針鋒相對的性質。

從全文的寫作手法來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氣呵成,而不是烘托。那麼“苔痕”和“談笑”二句究竟在説什麼呢? 青苔在石階上(照樣)綠意盎然,野草在荒地裏(依然)郁郁青青。

言下之意是什麼呢?我劉禹錫在哪裏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飽學之士,沒有(你們這些)無學之輩。作者以青苔和野草來比喻自己的人格,這是氣節的寫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説本文的一到三句是一種鋪墊,那麼四到七句則進入了真正的對抗。作者以詩一般優美的語言展示了自己的錚錚傲骨,同時,也對勢利小人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兩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

實際上劉禹錫這樣寫還有另一層深意,即諸葛亮是閒居卧龍草廬以待明主出山。而揚雄呢?卻是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於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後世的典範。

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榮辱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的意思。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志向。這結合作者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結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説明陋室“不陋”。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用聖人肯定的操守來規範要求自己,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最高要求。

這樣的結句,不説其中的內容是何種意思,但結合題意,卻是妙手天成。因為封建禮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標準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孔聖人的肯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注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陋室銘》一共有多少個字?

不加標點一共81個字。

《陋室銘》【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話釋義: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葱,映入簾中。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閲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説:“這有什麼簡陋呢?”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陋室銘》作於和州任上(824—826年)。《歷陽典錄》:“陋室,在州治內,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

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刺史。和州知縣見作者被貶,故意刁難之。和州知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裏差役把作者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作者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作者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陋室銘》到底多少個字呢?

陋室銘不加標點一共81個字。

1、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葱,映入簾中。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閲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説:“這有什麼簡陋呢?”

3、作者:唐代詩人劉禹錫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陋室銘》作於和州任上(824—826年)。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裏住三間三廂的房子。

可和州知縣見作者被貶,故意刁難之。和州知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裏差役把作者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作者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作者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二、賞析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巧妙地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首先,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以山高、水深引出陋室,以仙人、神龍比喻室主的德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以古代著名的陋室映襯今日之陋室,以古代賢人比喻作者自己。

其次,有敍述、描寫,有抒情、議論,有染有點。“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是敍述描寫,是染。最後一句“何陋之有”,是用典,也是抒情、議論,是點,畫龍點睛。點染結合,融敍述描寫、抒情議論於一爐。

在語言表達上,多用四字句、五字句,有對偶句,有排比句,只有最後一句是散文句式,句式整齊而又富於變化,文字精練而又清麗,音調和諧,音節鏗鏘。

三、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集團。

除詩歌與論説文外劉禹錫的辭賦創作在唐代辭賦史中,乃至整個辭賦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視的環節,其存賦十一篇,與唐代各家所存辭賦數目相較,也不算少了。

馬積高在其著作《賦史》中評價中唐時期的辭賦家,列柳宗元為首位,韓愈、劉禹錫並列其次,又將柳宗元之辭賦同屈原相提並論,即可見一斑。

而實際上,劉禹錫本人也是對自己的文章水平頗有自信的,在其《子劉子自傳》中他説:“天與所長,不使施兮。”這裏的“所長”指的即是自己的長於文詞,而在這“文詞”之中當然也包括辭賦在內。在劉禹錫的十一篇辭賦作品當中以《秋聲賦》最受後人推崇。

由於劉禹錫的辭賦多數創作於貶謫時期,因此逐臣之悲與懷才不遇便成了其辭賦創作的重要主題,怨情懷是其主要的情感寄託,同時儒家兼濟天下的思想也貫穿始終。

此外,除了反映貶謫愁思的作品,其辭賦還有應試科舉所作的律賦——《平權衡賦》,懷古傷今的《山陽城賦》,悼亡的《傷往賦》,描寫景物風俗的《楚望賦》。作為唐代重要的文學家與哲學家,劉禹錫的詩歌成就較高,是唐詩研究的重要領域。

而詩文又為當時的文學主流,故劉禹錫的辭賦創作必然要受到其詩歌創作影響的。例如劉禹錫詩歌的主題便影響着他辭賦的主題,許多在其詩歌中描繪的場景畫面、表達的情感內容,同樣也出現在他的辭賦作品中,因此研究其詩文與辭賦的互動關係是其辭賦研究的有利環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禹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陋室銘

陋室銘共有多少個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不算標點共79個字

陋室銘和愛蓮説兩首古詩文一共多少字

陋室銘79字,愛蓮説116字,一共195個字

《陋室銘》全文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擴展資料: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也反映了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賞的思想。

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着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並引古代俊彥之居,古代聖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餘韻悠長。

譯文:

山不在於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於深,只要有蛟龍棲留住就顯神靈。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遠揚。苔蘚爬上台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這裏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

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閲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勞累身心。似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如西蜀揚子云的草屋。孔子説:“這有什麼簡陋呢?”

《陋室銘》作於和州任上(824—826年)。《歷陽典錄》:“陋室,在州治內,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

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裏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見作者被貶,故意刁難之。和州知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裏差役把作者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作者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作者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陋室銘》

陋室銘多少個字 陋室銘原文及譯文欣賞

1. 有81個字符沒有標點符號

  2. 原文:山不高,仙人有名。水不深,龍乃靈。這是一個簡陋的房子,但我是善良的。苔痕是綠色的,草色是綠色的。有大學者在談笑風生,卻沒有白人在交流。你可以給琵琶調音,閲讀金色的聖經。沒有亂耳的絲竹,也沒有形式的文書。諸葛魯在南陽,紫雲亭在西樹。孔子説:什麼是粗俗?#

  3.這座山不高,但以仙人聞名。水不深。有了龍,似乎就有了靈氣。這是一個簡單的房子,但我(住在房子裏的人)有良好的道德(我不覺得簡單)。台階上的青苔印是綠色的;綠草映在窗簾上。來這裏談笑風生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生,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高雅的古琴,閲讀用粘土金書寫的佛經。沒有擾亂耳朵的音樂,也沒有使身體疲憊的公文。南陽有諸葛亮的茅舍,西樹有揚子云亭。孔子説:“這是什麼簡單粗暴?”

陋室銘全文

[編輯本段]原文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編輯本段]譯文

山不在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一間簡陋的屋子,只因我的品德高尚而變得雅潔美好。苔痕給階前鋪上綠毯;芳草把室內映得碧綠。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目不識丁的平庸小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靡麗的樂聲擾亂雙耳,沒有宂繁的公文拖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説:“有什麼簡陋的呢?”

[編輯本段]英譯

英語譯文

An Epigraph in Praise of My Humble Home

by Liu Yuxi

A mountain needn't be high;

It is famous so long as there is a deity on it.

A lake needn't be deep;

It has supernatural power so long as there is a dragon in it.

My home is humble,

But it enjoys the fame of virtue so long as I am living in it.

The moss creeping onto the doorsteps turns them green.

The color of the grass reflected through the bamboo curtains turns the room blue.

Erudite scholars come in good spirits to talk with me,

And among my guests there is no unlearned common man.

In this humble room, I can enjoy playing my plainly decorated qin, or read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quietly,

Without the disturbance of the noisy that jar on the ears, or the solemn burden of reading official documents.

My humble home is like the thatched hut of Zhuge Liang of Nanyang, or the Pavilion Ziyun of Xishu.

Confucius once said: "How could we call a room humble as long as there is a virtuous man in it?"

[編輯本段]關於作者及創作背景

一、劉禹錫

劉禹錫是《陋室銘》公認的作者。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世稱“劉賓客”。劉禹錫生於嘉興(當時屬蘇州),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縣)。唐代大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和進步的思想家。

劉禹錫文名遐邇。唐貞元年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詞科,授監察御史。後經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他和柳宗元交誼頗深,人稱“劉柳”;後與白居易唱和甚多,亦並稱“劉白”。據史載,劉禹錫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他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及安徽和州縣通判。按王朝規定,他應住衙門內三間三廳之房。但是,和州縣的策知縣是個勢利小人,認為劉禹錫是被貶之人,便給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門外臨江的三間小房居住。對此,他毫無怨言。劉禹錫是個文人,於是就根據住地景觀寫了一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貼在門上。

做賊心虛的策知縣見之,甚為惱火,馬上將劉禹錫移居別地,並把住房面積減去一半。此房位於德勝河邊,岸柳婆娑。劉禹錫見此景色,更是怡然自樂。於是,他又撰寫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策知縣聞訊後,下令攆劉禹錫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牀一桌一椅的破舊小房中居住。

半年光景,劉禹錫的“家”被折騰了三次。他在憤激之中,有話如鯁在喉,傾吐為快,一氣呵成,寫成了《陋室銘》,並請柳公權碑刻豎於門外。(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95年第11期《劉禹錫和他的“陋室銘”》)

劉禹錫(772-842),唐代漢族人,冒稱中山劉氏,洛陽人,字夢得 。劉禹錫出生在嘉興,祖墳原在洛陽北邙,後因地峽不可依,所以後來改葬於滎陽(今鄭州滎陽)。劉家世居洛陽,中原戰亂,他父親徙家江南,劉禹錫生於江南,其父死後,他扶棺返里,同時他母親也從江南返回洛陽,此後可能在滎陽住了一段時間。集異記中有劉禹錫“貞元中寓居滎澤”之説。劉禹錫一生坎坷,四處漂泊,直到晚年,才居於洛陽,後逝於洛陽。劉禹錫説自己是“客居江南”,稱自己是“雒客”,稱“洛陽舊有衡茅在”,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可見,他在嘉興、滎陽、洛陽都安過家。若聯繫到他祖籍洛陽,還是認為稱他為洛陽人比較合理。也有一説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因為劉邦是彭城人,彭城乃劉氏郡望所在而已,如韓愈之於昌黎。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改革集團的一員。具體是什麼身世,我們目前還沒有得到考證。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哲學家、文學家,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他沒有自甘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進行創作,積極向民歌學習,創作了《採菱行》等仿民歌體詩歌。

一度奉詔還京後,劉禹錫又因詩句“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觸怒新貴被貶為連州刺史。後被任命為江州刺史,在那裏創作了大量的《竹枝詞》。名句很多,廣為傳誦。824年夏,他寫了著名的《西塞山懷古》:“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這首詩為後世的文學評論家所激賞,認為是含藴無窮的唐詩傑作。

後來,幾經多次調動,劉禹錫被派往蘇州擔任刺史。當時蘇州發生水災,飢鴻遍野。他上任以後開倉賑饑,免賦減役,很快使人民從災害中走出,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蘇州人民愛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蘇州擔任過刺史的韋應物、白居易和他合稱為“三傑”,建立了三賢堂。唐文宗也對他的政績予以褒獎,賜給他紫金魚袋。

劉禹錫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與朋友交遊賦詩,生活閒適。死後被追贈為户部尚書。

其詩現存800餘首。其學習民歌,反映民眾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詩,題材廣闊,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轉、樸素優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充滿生活情趣。其諷刺詩往往以寓言託物手法,抨擊永貞革新的權貴,涉及較廣的社會現象。晚年所作,風格漸趨含蓄,諷刺而不露痕跡。詞作亦存四十餘首,具有民歌特色,劉禹錫在洛陽時,與白居易共創《憶江南》詞牌。 著有《劉賓客集》(一稱《劉夢得文集》)

二、崔沔

另一種説法,崔沔為傳統名篇《陋室銘》的作者,諸家選集如《劉夢得文集》、《歷代散文選》、《古文選譯》教科書、教學參考書均認定是唐代的劉禹錫。查《中國人名大辭典》劉禹錫小傳:“登貞元進士弘詞二科。官監察御史。以附王叔文,坐貶朗州司馬,作《竹枝辭》十餘篇,武陵夷俚悉歌之。久之召還。又以作《玄都觀》詩,語涉譏忿。出為播州刺史,易連州,又徙夔州。後由和州刺史入為主客郎中,集賢直學士,復刺蘇州。再遷太子賓客。禹錫恃才而廢,乃以文章自適。素善詩,晚尤精,白居易推為詩豪。會昌中加檢校禮部尚書卒。有《劉賓客文集》及《外集》。”傳中只言劉禹錫作《竹枝辭》及《玄都觀》詩,未提及《陋室銘》。作《竹枝辭》的心境與當時遭貶斥的處境相吻合。據《新唐書》卷一六八本傳記載:“憲宗立,叔文等敗,禹錫貶連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馬。州接夜郎諸夷,風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辭》……禹錫謂屈原居沅、湘間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聲,作《竹枝辭》十餘篇。”劉禹錫被謫貶到朗州,其遭遇處境與屈原相似,故仿《九歌》作《竹枝辭》以屈原自況,完全切合客觀實際。倘若作有《陋室銘》,應收入《劉賓客文集》或《外集》,但此二集中未見此文。

《陋室銘》到底出於誰人之手呢?

查《中國人名大辭典》905頁崔沔小傳:“崔沔,唐長安人,字善衝。擢進士,舉賢良方正第。岑羲(侍中)深器之,曰:‘今郗詵也。’沔深明《禮經》,詳定宗廟籩豆之數及六親服法,多所建議。性儉約,祿廩隨散宗族,不治居宅,嘗作《陋室銘》以見志。卒諡‘孝’。”原來《陋室銘》的真正作者是崔沔。僅此不足為據,再查《新唐書》卷一二九崔沔:“性情敦厚,純謹無二言。事親篤孝,有才章,擢進士。玄宗時官左散騎常侍,祕書監,太子賓客。沔深明《禮經》,……性儉約自恃,祿廩隨散宗族,不治居宅,嘗作《陋室銘》以見志。” 《中國人名大辭典》崔沔傳源於史料《新唐書》,確鑿無疑。以崔沔的才華、生世、秉性“儉約”“不治居宅”,作《陋室銘》表明自己的志向,是切合實情的。

[編輯本段]註釋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1)。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斯(3)是陋室,惟(4)吾德馨(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18)談笑有鴻儒(6),往來無白丁(7)。可以調素琴(8),閲金經(9)。無絲竹(10)之亂耳(11),無案牘(12)之勞形(13)。南陽(14)諸葛廬,西蜀子云亭(15). 孔子云:“何陋之有?”(16)

註解

(1)在:在乎、在於,動詞。

(2)名:這裏用為動詞,著名、聞名。

(3)靈:靈異,有靈氣。

(4)斯:指示代詞,此,這。陋室: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

(5)惟:介詞。表原因。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高尚。馨,散佈得很遠的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吾,我。

(7)鴻儒:學識淵博的學者,鴻:大。

(8)白丁:本指科舉時代沒有功名的人,這裏與“鴻儒”對舉,泛指不學無術的平庸小人。通俗講為沒有學問的人。

(9)調(tiáo)素琴:調,原指調弄,這裏指彈奏。彈奏閒雅的古琴。素:不加裝飾的。

(10)金經:古代用泥金書寫而成的佛經,一説《金剛經》

(11)絲竹: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12)亂耳:擾亂。

(13)案牘:dú。指官府公文。

(14)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勞,使……勞累。

(15)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卧龍崗中隱居躬耕。

(1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楊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説,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郡隆中山中。楊雄,字子云,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

(17)何陋之有:有什麼簡陋的呢?之,表賓語提前。全句意為“有何陋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裏,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説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18)銘:古代的一種文體,刻在石碑或器物上,用來或記錄行為,也可以用來提醒,激勵自己的文字。

(19)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蘚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簾中。

(20)上(苔痕上階綠):長到。

古今異義:

在:古義(在乎,動詞)今義(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詞)

馨:古義(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今義(芳香)

調:古義(調弄)今義(調動)

形:古義(身體)今義(形狀)

詞類活用:

有仙則名,名詞作動詞,變得有名。 有龍則靈,形容詞作動詞,變成靈異的水。

苔痕上階綠,上,名詞作動詞,蔓上。綠,名詞作動詞,變綠。

草色入簾青,青,名詞作狀語,使……變青。

惟吾德馨,馨,名詞活用為動詞,道德美好高尚。

無絲竹之亂耳,亂,形容詞作動詞,使……擾亂。

無案牘之勞形,勞,形容詞作動詞,使……勞累。

一詞多義:

1.之:

①用於主謂之間,不譯:無絲竹之亂耳

②倒裝標誌,不譯:何陋之有

2.往來:

①表示交往的人:往來無白丁

②表示來來往往的人: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記》)

3.是:

①判斷詞,是:斯是陋室

②這個、那個:當是時(《》)

4.名:

①著名:有仙則名

②名詞作動詞:不能名其一處也(《》)

文言句式:

倒裝句

何陋之有(應為“有何陋”)

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自《論語·子罕》)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聯)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是一對對聯。

[編輯本段]作品主題、立意以及主題思想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從立意看,《陋室銘》以襯托手法託物言志。並以反向立意的方式,隻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為"德馨",從而自然地達到了抒懷的目的。

全文81字,可説是字字寫陋,又字字透着不陋。開篇16字,為全文寫不陋奠定了基調。“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從表面看來,“仙”與“龍”是為山、水增色彩,實則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卻那般富有充實:“鴻儒”、“金經”、“素琴”,不單從交往、學習、愉悦幾方面描寫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鴻、金、素”三字內涵之豐富,也是與陋無緣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氣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祿(無案牘之勞形),也不是榮華富貴(無絲竹之亂耳),而是心之潔,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將其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我們説這不但不過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貧樂道”之心,所以説“何陋之有”。

這篇銘文運用託物言志的表現方法,通過讚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寫陋室的詞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也讓人體會不到一點“陋”意,給人更多的則是鬱鬱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滿了勃勃生機。真是陋室不陋。

[編輯本段]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於“陋室不陋”

“德馨”統領全篇

從表達方式看,《陋室銘》聚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緻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高潔隱逸的情懷。

《陋室銘》的寫作技法運用繁雜,在區區八十一字內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借代類比等手法,而且壓韻,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餘音繞樑,讓人回味無窮。

從句式看,《陋室銘》以駢句為主,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和諧,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齊整之美。但《陋室銘》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銘》是駢散結合,使文章節奏明快、語言錯落有致,讀來抑揚頓挫,和諧悦耳,在聽覺上給人音樂的美感。同時,文章又重在五言,間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參差,文章一韻到底。

從線索看,《陋室銘》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貫穿全文的始終:開頭引出"惟吾德馨",而後又以居室環境、往來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後又以"諸葛廬","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襯"惟吾德馨"。這都是作者的主觀感受。

文章藉助陋室説理,以抒情的筆調錶明作者高潔的品格,事中見理,景中顯情,誠可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這樣就把作者的閒情逸事,居室美景寫得含蓄生動而意韻悠遠。

文章巧於用典。如借“諸葛廬”、“子云亭”以自況,且引孔子之語——“何陋之有?” 説明陋室“不陋”,從而增強了文章説理的可信性和説服力。

總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標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業律已,表現為一種對人生失意與仕途坎坷的超然豁達和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惟其如此,我們與其視其為一篇闡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説這是一首讚頌陋室以顯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詩。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根據文章的內容,我們可以將這篇短文分為三部分:

一、(1—3句):

《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引入正題,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後的陋室歌頌功德埋下了伏筆。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淺,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麼居處雖然簡陋,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説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麼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此種借力打力之技,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似有些突兀,但回頭一看,卻又渾然一體,因為上面的對比句恰好為這句的引論鋪下了基礎。

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覆思考的,絕不是一時的靈感衝動。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接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與反覆推敲了。

二、(4—7句):

這幾句寫陋室環境與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完全是作者對於道德品質高尚之士的生活總結。在前面幾句的生花妙筆明瞭作者的志趣後,讀者的思緒也進入了佳境,此時明理,讀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階綠的淡雅之色,隱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馬上以青色入簾青的生機盎然點明恬淡中充滿生機的仙活生活狀態,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交朋識友,皆是同道高潔之士,撫琴研經,生活從容多滋味。遠離嘈雜的音樂,遠離傷神的公務,這種閒暇的生活實在讓人羨慕。這種既像隱士,又存在塵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羨慕的,也是凡夫俗子們嚮往的。通過這幾句的描寫,我們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畫卷,表達了陋室主人雅緻澹泊的生活情趣。

注:第六句為正面描寫,看出作者從容淡定;第七句為反面描寫,寫出作者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者借這南陽的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諸葛亮與楊雄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這二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實際上劉禹錫這樣寫還有另一層深意,即諸葛亮是閒居隆中草廬以待明主出山。而揚雄呢?卻是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於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後世的典範。劉禹錫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達的意思是:處變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榮辱從容的意思。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志向吧。這結合劉禹錫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三、(8—9句):

結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説明陋室“不陋”。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用聖人肯定的操守來規範要求自己,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最高要求。這樣的結句,不説其中的內容是何種意思,但結合題意,卻是妙手天成。因為封建禮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標準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孔聖人的肯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注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可以説,這篇短文表現的主題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歌頌,表達了作者甘於淡泊、不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潔清峻的品格。

[編輯本段]寫作特色

(1)託物言志的寫法

(2)反向立意的構思

(3)對仗工整,押韻

(4)採用類比的手法,讓文章更生動

(5)立意新穎,不落俗套

[編輯本段]文體介紹

銘本是古代刻於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敍述生平事蹟的一些讚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於與昭申鑑戒。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的文體。由於這種文體獨特的歷史淵源,使這種文體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簡約、寓意深刻等特點。 根據古文體的分類, "銘"是應用文。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題意,即對陋室進行歌頌,內接內容,即對陋室內的人的高尚品德進行歌頌。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託物言志,以此闡明作者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這一點與《愛蓮説》頗為相似。

文徵明的陋室銘為什麼加了幾個字

題目:選自《全唐文》.陋室,簡陋的屋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發展成一種文體.   (1) 在:在於,動詞.   (2) 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3) 靈:神奇,靈驗,這裏作動詞,顯現靈驗.    (4) 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詞,這.是:判斷動詞.陋室:簡陋的屋子.   (5) 惟:只.   (6) 惟吾德馨:只是我(陋室主人)的品德而聲名遠播.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氣散佈的遠,古代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吾:我,這裏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上台階;草色青葱,映入簾裏.説明來拜訪劉禹錫的人少.草色入簾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態,渲染了恬靜的氣氛.   (8) 鴻儒:大儒,博學的人,學識淵博的學者.鴻:通“洪”,大.儒:有學問的人.   (9)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這裏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10)調(tiáo)素琴:調,彈奏,調弄;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11)金經:古代用泥金書寫而成的佛經.   (12)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這裏指音樂.   (13)之:助詞,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性,無實義.   (14)亂耳:使耳朵擾亂(使動用法).亂:使……擾亂.   (15)案牘(dú):官府的公文.牘,①古代寫字用的木簡.②文件;書信.   (16)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勞: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17)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卧龍崗中隱居躬耕.   (18)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説,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郡隆中山中.揚雄,字子云,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廬,簡陋的小屋子.   (19)何陋之有:有什麼簡陋呢?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無實義.全句意為“有何陋”.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裏,就不簡陋了.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説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譯文:山不在於它的高低,只要有神仙了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於它的深淺,只要有龍就靈異了.這是一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陋室主人)的品德而聲名遠播.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簾中.在這裏談笑的都是學識淵博的學者,來往的沒有學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閲覽佛經.沒有嘈雜的管絃樂擾亂(我的)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但是因為主人有名,都受到了人們的敬仰).孔子説:“有什麼簡陋的呢?”

TAG標籤:陋室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