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武林舊事,觀潮筆記5則怎麼寫

1.武林舊事

武林舊事--觀潮讀書筆記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觀,即錢塘觀潮。

觀潮筆記5則怎麼寫 武林舊事

由於錢塘江口地形類似一漏斗,每當海潮湧至,受到漸進漸狹的地形影響,波浪便重重疊疊堆積成一道水牆,聲勢極為壯觀。蘇東坡在杭州任佑府時,曾作過一首《中秋夜觀潮》,描述觀潮人數之眾多,及潮水洶湧之氣勢: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鎖,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譟懾吾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武林舊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則更具體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氣勢:「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直至今日,錢塘觀潮仍是浙江省中秋節最具特色的觀光據點。

錢塘江潮是一自然奇觀,古人稱為“壯觀天下無”。觀潮也成了古今盛事。

我國古代的墨客詞人多以錢塘大潮作描寫對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詞《望海潮》中寫道:“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南宋文學家周密的《觀潮》則是用散文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原文還描寫了水軍演習、弄潮表演以及岸上觀眾的情景,既襯托出錢塘江潮的奇偉壯麗,又共同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風景畫、風俗畫,表現了人與自然搏鬥的勇敢精神。

課文描寫生動、形象、細緻入微。而且通過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表現江潮的壯觀、江上活動及觀潮場面的盛大,寫得有形、有聲、有色、有勢。

同學們看過漲潮的壯觀景象嗎?下面請觀看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湧潮”(課件展示“錢江湧潮”及觀潮盛況)。同學們,錢江湧潮從海寧角度看最為壯觀。

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海寧湧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湧,勢如萬馬奔騰;雲移至岸,浪卷轟雷,捲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脱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着無數海內外遊客。

讓我們去感受錢江湧潮吧。

.參考資料:作者介紹:周密,字公謹,號草窗。

原籍濟南,後遷吳興(今屬浙江)。南宋文學家。

宋末曾做過義烏縣縣官等職,宋亡之後不再做官。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書畫。

《觀潮》選自《武林舊事》,是元朝後所寫。課文節選原文的第一自然段。

錢塘潮:我國最大最壯觀的潮汐是錢塘江潮,潮頭高達8米左右,潮頭推進速度每秒達近10米,其壯觀景象,洶湧澎湃,氣勢雄偉,猶如千軍萬馬齊頭並進,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實為天下奇觀。錢塘江在杭州灣流入東海,河口外寬內狹,寬處達100千米,狹處只有幾千米。

海水剛進海口,水面寬,越往裏就越受河流兩岸地形的約束,海水只好湧積起來,並且越積越高,加之錢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擋,又促進水位增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牆。當後面的海水不斷湧入時,就形成了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的壯觀景象。

錢塘潮至遲於東漢形成,觀潮風俗出現在東晉,出名於南北朝,唐時十分猛烈,宋代觀潮成規模。 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

錢塘 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牀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湧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後浪追上,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湧潮。

唐代孟浩然在他的《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曾經這樣描述錢塘潮“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劉禹錫也在他的《浪濤沙》裏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白居易在他的《憶江南》中説:“江南快,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重重遊?”同時在他的作品《潮》中寫出了這樣的詩句“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可見,錢塘潮久負盛名。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是著名的錢塘江天文大潮的最佳觀潮期。

譯文:錢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從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這期間海潮最盛大。

當海潮從遠方海口出現的時候,只像一條白色的銀線一般,過了一會兒慢慢逼近,白浪高聳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嶺一般,波濤好像從天上堆壓下來,發出很大的聲音,就像震耳的雷聲一般。波濤洶湧澎湃,猶如吞沒了藍天、沖洗了太陽,非常雄壯豪邁。

楊誠齋曾在詩中説:“海水湧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市;錢塘江橫着,潮水給繫上一條白玉的腰帶”,就是這樣的。

2.武林舊事

武林舊事--觀潮讀書筆記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觀,即錢塘觀潮。

由於錢塘江口地形類似一漏斗,每當海潮湧至,受到漸進漸狹的地形影響,波浪便重重疊疊堆積成一道水牆,聲勢極為壯觀。蘇東坡在杭州任佑府時,曾作過一首《中秋夜觀潮》,描述觀潮人數之眾多,及潮水洶湧之氣勢: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鎖,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譟懾吾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武林舊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則更具體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氣勢:「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直至今日,錢塘觀潮仍是浙江省中秋節最具特色的觀光據點。

錢塘江潮是一自然奇觀,古人稱為“壯觀天下無”。觀潮也成了古今盛事。

我國古代的墨客詞人多以錢塘大潮作描寫對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詞《望海潮》中寫道:“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南宋文學家周密的《觀潮》則是用散文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原文還描寫了水軍演習、弄潮表演以及岸上觀眾的情景,既襯托出錢塘江潮的奇偉壯麗,又共同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風景畫、風俗畫,表現了人與自然搏鬥的勇敢精神。

課文描寫生動、形象、細緻入微。而且通過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表現江潮的壯觀、江上活動及觀潮場面的盛大,寫得有形、有聲、有色、有勢。

同學們看過漲潮的壯觀景象嗎?下面請觀看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湧潮”(課件展示“錢江湧潮”及觀潮盛況)。同學們,錢江湧潮從海寧角度看最為壯觀。

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海寧湧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湧,勢如萬馬奔騰;雲移至岸,浪卷轟雷,捲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脱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着無數海內外遊客。

讓我們去感受錢江湧潮吧。

.參考資料:作者介紹:周密,字公謹,號草窗。

原籍濟南,後遷吳興(今屬浙江)。南宋文學家。

宋末曾做過義烏縣縣官等職,宋亡之後不再做官。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書畫。

《觀潮》選自《武林舊事》,是元朝後所寫。課文節選原文的第一自然段。

錢塘潮:我國最大最壯觀的潮汐是錢塘江潮,潮頭高達8米左右,潮頭推進速度每秒達近10米,其壯觀景象,洶湧澎湃,氣勢雄偉,猶如千軍萬馬齊頭並進,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實為天下奇觀。錢塘江在杭州灣流入東海,河口外寬內狹,寬處達100千米,狹處只有幾千米。

海水剛進海口,水面寬,越往裏就越受河流兩岸地形的約束,海水只好湧積起來,並且越積越高,加之錢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擋,又促進水位增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牆。當後面的海水不斷湧入時,就形成了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的壯觀景象。

錢塘潮至遲於東漢形成,觀潮風俗出現在東晉,出名於南北朝,唐時十分猛烈,宋代觀潮成規模。 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

錢塘 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牀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湧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後浪追上,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湧潮。

唐代孟浩然在他的《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曾經這樣描述錢塘潮“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劉禹錫也在他的《浪濤沙》裏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白居易在他的《憶江南》中説:“江南快,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重重遊?”同時在他的作品《潮》中寫出了這樣的詩句“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可見,錢塘潮久負盛名。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是著名的錢塘江天文大潮的最佳觀潮期。

譯文:錢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從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這期間海潮最盛大。

當海潮從遠方海口出現的時候,只像一條白色的銀線一般,過了一會兒慢慢逼近,白浪高聳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嶺一般,波濤好像從天上堆壓下來,發出很大的聲音,就像震耳的雷聲一般。波濤洶湧澎湃,猶如吞沒了藍天、沖洗了太陽,非常雄壯豪邁。

楊誠齋曾在詩中説:“海水湧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市;錢塘江橫着,潮水給繫上一條白玉的腰帶”,就是這樣的。

3.讀書筆記怎麼寫 <觀潮》讀後感

很難見到潮水翻滾的壯觀景象!懷着好奇心,我捧起課本,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頓時,一幅錢塘江大潮的畫卷在我眼前展開:未見潮水,先聞潮聲。只聽見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身邊的人們一個個踮起了腳尖。有人大喊:潮來了!我往東邊看去,只見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那條白線一路歡騰而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眨眼間,白浪翻滾,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赫然矗立在我的面前。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我合上書,激動地喘着粗氣,錢塘江大潮好像真的就從我面前呼嘯翻滾而過!我不禁佩服作者的出色描寫。他不僅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平靜的江面、雨後的陽光、濛濛的薄霧,遠處的小山這一幅平靜美麗的山水畫,更逼真地寫出大潮到來的時候萬馬奔騰、山崩地裂的壯觀景象,使我們彷彿身臨其境,同作者一起感受潮水的浩大。

4.《觀潮》讀書筆記的心靈感悟怎麼寫

1、處在社交圈中是一種煩惱,而超脱出來簡直是一場悲劇。

2、厭倦,就是一個人吃完盤子裏的食物後對盤子的感情。

3、參加追悼會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後大家一起抽煙喝酒打牌。

4、知識是一種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覺得餓的糧食。

5、愛情是會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裏,最重要的是經常輕輕晃一晃盛裝愛情的“水杯”。

6、戰爭:用舌頭解不開就用牙齒咬吧!

7、憎恨別人就像為了逮住一隻耗子而不惜燒燬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8、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許多夢想,但如果其中一個不斷攪擾着你,剩下的就僅僅是行動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10、幸運之神的降臨,往往只是因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敗發生在徹底的放棄之後。

5.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寫爬山虎的腳讀書筆記 什麼寫

4年級《爬山虎的腳》讀後感

這篇課文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的作者葉聖陶作家寫的。他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葉子、腳的特點,以及它是怎樣一步步往上爬的。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課文的重點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莖上的卷鬚比作“腳”多麼生動地描寫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如何向上爬的啊!最後一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與牆的關係:它的腳要是沒觸着牆就會枯掉,如果觸着牆就會牢

我非常喜歡爬山虎的葉子。它的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我要學習爬山虎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努力向上的優秀品質。我學習時,就要腳踏實地,紮紮實實打牢基礎,將來上重點中學,考著名大學。我還要學習它勇於攀登、敢於挑戰的精神,做一名有主見的會自己學習的爭創第一名的優秀小學生。

6.《觀潮》讀書筆記的心靈感悟怎麼寫

1、處在社交圈中是一種煩惱,而超脱出來簡直是一場悲劇。

2、厭倦,就是一個人吃完盤子裏的食物後對盤子的感情。3、參加追悼會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後大家一起抽煙喝酒打牌。

4、知識是一種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覺得餓的糧食。 5、愛情是會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裏,最重要的是經常輕輕晃一晃盛裝愛情的“水杯”。

6、戰爭:用舌頭解不開就用牙齒咬吧!7、憎恨別人就像為了逮住一隻耗子而不惜燒燬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8、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許多夢想,但如果其中一個不斷攪擾着你,剩下的就僅僅是行動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10、幸運之神的降臨,往往只是因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敗發生在徹底的放棄之後。

7.觀潮這篇課文第五自然段寫了什麼

第5自然段寫潮頭過後的江面的景象與變化。

一是寫“霎時,潮頭奔騰西去”説明大潮過去時急且快,可是餘波未盡,“漫天卷地”“風號浪吼”兩個詞寫出了餘波之大。

二是寫江面恢復平靜以後,江水漲了六七米高。顯然,這時的平靜與潮來前的平靜完全不同。這兩點描寫從另一角度進一步説明錢塘江大潮確實是天下奇觀。

擴展資料

《觀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經典作品,節選自《武林舊事》第三卷。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將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織在一起,用十分精練的筆墨,分四段描繪出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的英姿颯爽和觀潮人羣的驚歎不已,使讀者身歷其境。

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讚美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感情。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觀潮

8.觀潮讀書筆記二百字

好詞:天下奇觀 籠罩 屹立 若隱若現 人山人海 昂首東望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風平浪靜 水天相接 橫貫江面 齊頭並進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好句: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着一層濛濛的薄霧。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第一自然段為全文的中心句。圍繞着“天下奇觀”,展開了課文學習。孩子們分別找出了錢塘江大潮之所以被稱為“天下奇觀”的種種理由:有潮來前觀潮人羣的多,從“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可見錢塘潮之聞名遐邇;有潮來時的一系列變化,風平浪靜—出現白線—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有潮來時的壯觀景象,白浪翻滾,形成兩丈多高的水牆,浪潮狀如千萬匹白色戰馬,聲音如同山崩地裂;有潮來後漫天卷地的餘波,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之後恢復平靜。

TAG標籤:舊事 筆記 武林 觀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