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故事的啟示怎麼寫

1. 寫一篇童話故事寫了要有啟示

棟樑與地基 一户人家要造一幢新房子。

故事的啟示怎麼寫

在平整的地基上,築起了圍牆,豎起了柱子,架起了棟樑,搭起了框架。 棟樑高高在上,而且身上還繫着房主人專門為它準備的表示喜慶的綵帶,心裏頗為得意。

它不屑一顧地瞥了一眼處在最底層的地基,用風涼的語氣説道: “我説哥們啊,你也真夠冤大頭的:位置那麼低,看不見外面的世界。在這一點上,我比你幸運多了。

站得高方能看得遠,圍牆外面的世界精彩着呢!你難道不想看一看嗎?” 地基聽了棟樑的一番話,沉默了好一會,這才用平靜的語氣慢條斯理地説道: “我的位置是有點低,這是分工的問題。要是像你一樣高高在上,我還是地基嗎?” “看來你還真有點自得其樂的。”

“當然,我們總不該自己看不起自己啊!” 棟樑聽了地基的話,用鄙夷的語氣説道: “你呀,只能給千人踩、萬人踏,有什麼值得自豪的呢?” “給千人踩、萬人踏,這就是我的價值的體現呀!” “這也算價值?要是這算價值,那也太賤了吧!” “價值是不分貴賤的。要是我為了得到像你那樣的千人抬萬人仰的待遇,而往高處走的話,這個世界豈不亂了套?我們還是各自安守本分的好。”

“安守本分常常成為某些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漂亮藉口。難道你不覺得是這樣嗎?” “既然你要這麼看,我也沒有辦法。”

日子一天天過去。 棟樑還是高高在上,只不過它的上面釘上了椽子,搭上了瓦片。

地基還是默默無聞,只不過貼上了漂亮的花崗巖。 有一天,地基聽到棟樑在唉聲歎氣: “唉,這世道不公啊!為什麼那細細的木條,黑不溜秋的瓦片要在我的上面呢?我一整天地受它們的壓迫,苦不堪言啊!” 地基於是勸慰棟樑説: “這才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你在挖苦我嗎?” “我哪敢挖苦你?其實你應該想開一點。頂着椽子瓦片,受着壓迫,這恰恰是你價值的體現。”

“這……這也太賤了吧?難道説咱倆扯平了?” “你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我為你而慶幸。”

從此,棟樑的怨言消失了。它們共同為主人提供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在不同的崗位上實現着自己的價值。

啟示:生活中,每個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價值。

2. 一則成語故事的啟示300字

一個成語給我的啟示

今天我從書上偶然看到一個成語——繩鋸木斷。初次接觸這個詞,我想:這成語是什麼意思呢?我趕緊去翻詞典,原來是“拉繩當鋦子,也能把木頭拉斷。”繩子那麼軟弱,居然可以把結實的木頭拉斷,這太出乎意料了。它是靠什麼鋸斷木頭的呢?我有些疑惑不解了。後來聽爸爸媽媽一解釋,我才恍然大悟。繩子是靠着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把木頭鋸斷的。想到這,我不禁感慨萬千,從古到今,許多人不都是靠着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辦成了看似很難辦到的事了嗎?

古時候有個叫愚公的人,他就憑着堅定的信心和毅力,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那就是後人常常稱道的“愚公移山”。愚公家住在太行山和王屋山腳下,他們每天進出都要經過這兩座山,他們翻山艱辛。愚公決心帶着兒孫要把這兩座山搬掉。這事不知怎麼被智叟知道了。智叟對愚公説:“就憑你那些破本領,還想把山搬掉,真是異想天開。”愚公堅定地説:“我知道憑我的確很難辦到,但我有兒子,兒子也有他的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總會有一天那兩座大山會被我們搬掉的。”這事感動了上帝。上帝派人把這兩座山給搬走了。從此愚公一家出門就再也沒有翻山之苦了。

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三兄弟去爬高山看日出。老三剛剛才爬了一點點,就已經滿頭大汗了,抬頭看那山,高聳入雲。於是,他説:“我不爬了,山那麼高,根本就爬不上,我看還是算了吧。”老二和老大不理睬他,只管往上爬。快到中點時,老大一不留神,摔了一跤,幸好抓住了樹枝才沒有掉下去,可已全身發抖,四肢無力了。他説:“爬不了又怎麼樣,我不爬了。”於是老大也退出了。只有老二依然堅持,繼續爬山,終於在日出之前爬到山頂,看到了壯麗的日出。

我們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一心一意地做下去,再困難的事情也能做成。我想學習上大概也是這樣吧,只要有恆心,就一定能成為成績優異的學生。這就是“繩鋸木斷”給我的啟示。

3. 400作文《故事加啟發》

“江西金溪有一個人,名叫方仲永……”今天的故事時間又到了,經過了兩個童話故事,終於輪到我講了。

我興致勃勃地講起來,講到了一半,我停了下來。只見駱藝文上蹦下跳地到處亂跑,絲毫沒有想聽故事的感覺。嘴裏還不停的喊着什麼東西。我不管他,繼續講了起來。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發很大:即使天賦特別聰明的人,如果沒有後天勤奮的學習,也會變成極普通的人。相反,如果你努力學習,就算沒什麼天賦的人,也可能會比普通人強得多。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班上的一位同學,他作文寫得不太好,但他從不氣餒,挑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於在全校同題作文比賽中發揮出了最好的水平。雖然他只得了一個B,但他挑戰了自我,也戰勝了自我。作文被老師當眾讀了一遍,比起他以前的作文,已經很不錯了,進步挺大的。

我又想到:“凡事只要肯去挑戰,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氣餒,因為你去嘗試過了。但僅僅會去嘗試也是不行的,要認真地做,努力地做,用心地去做,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故事時間雖然過了,但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就像一盞燈,引領着我在黑暗的人生路上前進,使我受用終生。

4. 歷史故事得啟示

《孫叔敖納言》出自《説苑·敬慎》。孫叔敖出任楚國令尹,官吏、百姓都來祝賀,卻有一位老人來弔喪,而孫叔敖不但不生氣,反而更加彬彬有禮。這裏寫了兩個奇特的人物:一個是普通百姓,對新任令尹膽敢衝撞冒顏,且“出言不遜”;一個是朝廷高官,面對小民百姓的“無禮”,卻能以禮待之,虛心納言受教。這兩個奇特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相映成趣。自然,“趣”之旨,在於突出孫叔敖為官謙虛盡職,能夠聽取別人哪怕是小民百姓的意見。正因為如此,孫叔敖為楚相,很有政績。孫叔敖的為官之道,在今天也還可借鑑。作者想告訴我們:為官應該謙遜盡職,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

譯文: 宋昭公出外逃亡,到達了鄰國,感慨説道:“我知道亡國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時候,沒有一個不説:‘我們君主聖明!’侍者衞士數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沒有一個不説:‘我們君王長得美!’朝內朝外都聽不到説我的過錯,因此到了這個地步!”在宋君看來,做君王的之所以離開國家失掉社稷,是因為説諂媚話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國但是能夠醒悟,最後得以重振國家。

啟示: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批評和建議,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阿諛奉承者矇蔽,要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5. 寫一個小故事受到了啟示的作文不少於五

自古以來,小草是一種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東西,但我卻認為它是我人生的道路上必不可少 的一種東西。

小草給人生機的動力,它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夢想,充滿了希望。草的作用很廣:它可以製成藥方,供人治病;它可以吸取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讓我們每天都有新鮮的空氣;它可以保護水土流失,讓世界沒有沙漠化……它還有一種品質始終鼓舞着我,那就是堅忍不拔。

記得那是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在期中考時沒有正常發揮,結果考砸了。我一個人走到了小河邊,默默地望着這川流不息的河水,我發愣了,坐了下來。

我坐在這綠油油的草地上,冷靜地反思着我以前的失落。此時,我心中的光芒已消失了,我猶如陷入了一個萬丈深淵,爬不起來了。

想着想着,我站了起來,低頭看見了小草被我壓扁了,我心想:小草也跟我一樣有種失落感吧!我絕望地回了家。第二天,我又來到了昨天的那個地方來反思,沒想到昨天被我壓得遍體鱗傷。

6. 寫一個故事,並説一説你從中受到的啟示

兩隻鍾已經忙活了一輩子。

有一天,一隻老鍾對一隻小鐘説:“你一年裏要擺525600下啦。”

小鐘嚇壞了,説“哇,這麼多,這怎麼可能?!我怎麼能完成那麼多下呢!”

這時候,另一隻老鍾笑着説:“不用怕,你只需一秒鐘擺一下,每一秒堅持下來就可以了。”

小鐘高興了,想着:一秒鐘擺一下好像並不難啊,試試看吧。果然,很輕鬆地就擺了一下。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小鐘已經擺了525600下!

很簡單的故事,卻寓意着深刻的道理,當我們面對大困難的時候,往往望而怯步,孰不知只要根據實際,分期制定小目標,一一完成就行了。我想,這不僅是送給我的學生,同樣是對自己的鞭策。

TAG標籤: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