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弟子規多少句多少字

弟子規多少句多少字

《弟子規》共1080個字。《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其內容採用《論語》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弟子規》是一部蒙學經典,“弟子規”便是説,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成為大丈夫。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弟子規全文有多少字

1080個字。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通篇以“愛心、父母對子女傾注了無私的愛、子女應該以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一類手法,扼殺學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

《弟子規》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事件後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擴展資料: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形式為三字韻語,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為儀止、道德品性、處世之道等,詳於道德教育。

全書以《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章為總綱,分為五部分,各選擇《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編輯而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弟子規

弟子規全文有多少字?

《弟子規》共1080個字。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弟子規》的介紹:

《弟子規》是一部蒙學經典,所謂“弟子”,不是一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見”二字的合體,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識。“弟子規”便是説,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成為大丈夫。《弟子規》就是其入門讀本。

此書原名《訓蒙文》,採用《論語·學而篇》:“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後賈存仁加以改編,改名《弟子規》。此書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遠邪小、走正道,養成忠厚家風的必備讀物。

弟子規全文多少字?

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 

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弟子規》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影響深遠,在清代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傳統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

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準則和行為規範: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生命。

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薦舉山林隱逸、十六年開設明史館、十七年的薦舉博學鴻詞,網羅名士,弘揚儒學。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儒家的發展。《弟子規》正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其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

他以《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賈存仁將其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弟子規

弟子規多少字

《弟子規》共360句,1080個字。

《弟子規》是幼時幼兒啟蒙教育的重要讀本,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它是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

原文節選: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温,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

《弟子規》全書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等。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為儀止、道德品行、處世之道等,詳於道德教育。

TAG標籤:弟子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