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鄉鎮年鑑怎麼寫

1.怎樣寫年鑑(比如學校的)最好有例子

概況屬於綜合性條目,它在年鑑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鄉鎮年鑑怎麼寫

“概況”條目大都設在分目中各專題條目之前,全面系統地反映了某地區或某行業的基本情況,是對各專題條目的概括和提要。年鑑是逐年編纂、連續出版的資料性工具書,隨着各類各地的年鑑的不斷編纂出版,各項事業、各個地區的發展情況、相關數據詳盡地刊載在各類年鑑上,愈發顯現出年鑑所具有的可供縱橫比較的資料價值。

概況條目為各類讀者(包括領導和專業研究人員)提供了豐富的情報資料。要分析研究某地區(行事業)多年來的發展情況,或對某一年度不同地區(行事業)的發展情況進行比較,最直接的渠道就是概況條目。

一、概況條目的撰寫要求 1、全面記述。概況條目要全面反映某項事業發展的各個重要方面,要反映行事業的綜合情況,要有整體性和概括性。

讀者通過查閲概況條目能對該行事業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瞭解。如《蘇州年鑑2001》中輕工業[概況]條目是這樣記述的。

“2000年蘇州輕工系統(市區)共有工業企業83個,職工2.4萬人,固定資產淨值2.89億元。這一年輕工系統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深化和推進企業改革為突破口,以提高內資企業經濟運行質量為重點,積極探索輕工在困境中有所為的新路子。

全年實現工業現價產值36.48億元,比上年增長31%;銷售收入36.02億元,增長25%,其中內資企業9.87億元,增長11.2%;外貿出口9.3億元,增長53.6%;自營出口9300萬元,增長46.2%;工業增加值6.24億元,增長41%;產銷率98.73%,其中內資企業99.12%。如不包括合資企業和停產企業,其他運行企業經濟質量有所好轉,虧損狀況得到一定遏制,虧損金額大幅度下降。

但是絕大部分企業仍然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下崗職工人數居高不下,仍是困擾輕工系統的突出矛盾。全年用於困難企業支付生活救濟金、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金三項費用高達6000餘萬元。

全系統拖欠職工醫藥費4600餘萬元。千方百計確保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維護一方安定成為輕工系統工作的重中之重。”

該條目的可取之處還在於,既反映了綜合情況,又反映了存在的問題及癥結所在,為了解、分析、解決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除此之外年鑑概況條目還要儘量體現發展趨勢,對行事業未來的發展進行科學預測。

在過去和現在信息的基礎上,加上科學的預測,則為科學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2、內容穩定連續。

概況條目的結構要相對穩定,所選的指標要儘量保持連續。從橫向的比較而言,概況既要反映本行事業的基本內容,大的指標都要收錄,又要體現各地的具體情況和特色。

以工業類概況為例,應具備如下數據——反映企業生產規模的指標,如:企業數量、職工人數、總產值、增加值等;反映經濟效益的指標,如:全員勞動生產率、銷售收入等。這樣,讀者就可以方便的進行橫向對比研究,發現不同地區或不同行事業的優勢和劣勢。

對某一地區或行事業年鑑而言,若干年內指標數據的選取要有相對的穩定性,以便於讀者從縱向上了解發展趨勢和方向。 3、概況寫作的要求。

要寫好概況條目,要求作者既要熟悉本行事業的總體情況,又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年鑑條目作者,一般要求相對固定。

其大部分是各主管部門辦公室或綜合處的工作人員,有的甚至就是本部門總結報告的作者。這給年鑑的撰稿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不能把工作總結或簡報改頭換面,當作年鑑的概況條目。

作為年鑑的撰稿人,尤其是不擔任綜合部門職務的撰稿人,要特別注意資料的積累。平時就要注意收集本部門、本行事業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不要到寫作時才臨時去找,七拼八湊,缺乏系統性。

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才能做到厚積薄發,言之有物。有了豐富的資料信息,還要在加工和提煉上下功夫,而不能將原始資料進行簡單的羅列和堆砌。

要對這些資料進行篩選、分析、歸納,對發展規律進行研究和總結。這樣,在年鑑的概況中所反映的信息,就是在正確觀點統帥下對資料的歸納和濃縮,真正做到文約事豐。

在年鑑概況的寫作過程中,對信息資料加工的深度,及其所體現的概括的高度、提煉的準確度、挖掘事物本質的深度、所載信息的濃度,是年鑑概況條目撰寫質量的重要標誌。 二、概況條目的具體寫作方法 要寫好概況條目,就要對所收集的信息資料進行科學加工,仔細研究,下一番分析和綜合的功夫。

分析就是要剖析事物之間的原因和結果、表象和本質、一般和特殊、事實和假象、歷史和現狀的關係,通過比較、概括、測算得出判斷,分析出新的認識、知識和結論。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點面結合,突出特點。“面”是事物的概貌,“點”是事物中的典型。

點面結合是宏觀微觀結合的反映方法,只有這樣,概況才能既勾勒全貌,又有縱深感,使行文生動具體,資料性強;也有相互補充、印證的作用,強化條目的説理性。一個行業事業全年的工作千頭萬緒,要恰當反映,就要提綱挈領地抓住關鍵,突出特點,反映主要矛盾。

如《泰安年鑑(1998)》畜牧業概況的記述:“1997年,全市緊緊抓住飼料糧食價格穩定的有利時機,認真組織實施產業化帶動戰。

2.沙鄉年鑑句子賞析(3句以上)(200字)

1、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賞析:微笑着彈奏從容的絃樂,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勝憂傷。

2、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豔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賞析: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已所樂於安享的花花世界。

3、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當幸福突然來臨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被幸福的旋渦淹沒,從幸福的顛峯上跌落下來。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澱其中,如同面對一罈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3.沙鄉年鑑好句好詞

我們的祖父輩不像我們住得這般舒適,不像我們吃得這麼飽,也不像我們穿得這麼好。他們為改善生活所做的努力,就是使我們失去鴿子的兇手。或許我們現在之所以悲傷,是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不確定這項交換究竟帶來了什麼好處。較之鴿子,工業的各種小玩意帶給我們更多的舒適,但是它們可否如各自那般,為春天增添如許的光彩?

想到這顆橡實沒有遭遇這樣的命運,並因而能夠儲存了八十個年頭的六月陽光,就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現在,藉着我的斧頭和鋸子,這些陽光被釋放出來了,在歷經八十次的大風雪之後,温暖了我的小木屋,以及我的心靈。在每次大風雪中,我的煙囱上的每一縷輕煙,在在向眾人證明了太陽未曾徒然地照耀。

野地使他們首次嚐到明智之舉的獎賞和愚昧之舉的懲罰,這是森林居民每日要面對的,但是,文明已經為此營造了一千個緩衝器。就這個特別意義而言,這些男孩是自食其力的。

或許每個年輕人都必須偶爾進行一次野地之旅,以便明白這種自由的意義。

我們應該明白這些事情,然而許多人恐怕仍不明白。

一個物種為另一個物種之死哀悼,這是太陽底下的一件新鮮事。殺掉最後一隻長毛象的克羅馬儂人只想到烤肉;射死最後一隻旅鴿的獵人只想到他的好本事;拿棍子打最後一隻海雀的水手,則什麼也沒有想。但是,我們這些失去旅鴿的人,卻為我們的損失哀悼。倘使這是我們的葬禮,鴿子想必不會為我們哀悼。從這個事實,而不是杜邦先生的尼龍襪,或布希先生的炸彈,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優於動物的客觀證據。

牛的情況也是如此。牧牛人除去了牧場的狼,卻不明白自己正在接收狼的一項工作:削減牛羣的只數,以適合牧場的大小。他沒有學會像山那樣地思考,因此,乾旱塵暴區便出現了,而河流將我們的未來衝入大海里。

倘使你沒有一座農場,那麼你將面臨兩個精神上的危險:其一是,以為早餐來自雜貨店;其二是,以為暖氣來自暖氣爐。

孤獨有不同的程度和種類。湖中的一座孤島是一種孤獨,但湖上有船,就會有人造訪;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峯是另一種孤獨,但大多數山峯都有小徑,有小徑就會有遊客。我不知道有哪一種孤獨可以和春天洪水帶來的孤守相比。大雁也不知道,即使它見過更多種類的孤獨。

臭鼬的足跡繼續延伸,顯示出它對於可能的食物沒有任何興趣,也毫不關心鄰居的嬉笑和報應,我很想知道它心裏在想些什麼,是什麼原因促使它離開睡卧之處?這隻胖嘟嘟、拖着大肚皮行過融雪的傢伙,可能懷有浪漫的動機嗎?最後,這些足跡進入一堆浮木之中,不再出現。原木之間傳出清亮的滴水聲,我想臭鼬應也聽見了這聲音。我轉身回家,心裏仍不住地思索着。

我們都在努力追求安全、繁榮、舒適、長壽,以及單調的生活。鹿用它柔軟的腿追求,牧牛人用陷阱和毒藥,政治家用筆,而大多數人則用機器、選票和錢。但是,這一切都只為了一件事:這個時代的和平。在這方面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許是客觀思考的必要條件。然而,就長遠來看,太多的安全似乎只會帶來危險。當梭羅説“野地裏藴含着這個世界的救贖”時,或許他正暗示着這一點。或許這就是狼的嗥叫所隱藏的含義;山早就明白了這個意義,只是大多數人仍然不明白。

4.沙鄉年鑑的與之相關

《沙鄉年鑑》這本書從1941年起就開始尋求出版,但直到1949年,作者去世後才問世。當時正值戰後經濟復甦時期,人們都在充滿信心的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態學的意識和概念對人們來説還十分陌生,所以這本書的出版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影響。書中利奧波德把本來用於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擴展到人與自然之間,要求讓人們改變觀念,遵循生態規律。到了20世紀60年代,人們終於發現了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發現了利奧波德學説的指導意義。利奧波德被尊為新自然保護運動浪潮的領袖,《沙鄉年鑑》也被稱為“美國資源保護運動的聖書”。

5.求《沙鄉年鑑》好句賞析(至少5句)

1、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賞析:微笑着彈奏從容的絃樂,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勝憂傷。

2、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豔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賞析: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已所樂於安享的花花世界。

3、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當幸福突然來臨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被幸福的旋渦淹沒,從幸福的顛峯上跌落下來。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澱其中,如同面對一罈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賞析:人生是一種承受,需要學會支撐。支撐事業,支撐家庭,甚至支撐起整個社會,有支撐就一定會有承受,支撐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壓力。

4、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説,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 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浮生若夢”, “人生幾何”,從生命的短暫性來説,人生的確是一場夢。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怎樣活得有意義,便成了人們的一個永久的話題;“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永恆的自然相比,人生不過是一場夢。

賞析: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在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這歷史的長河中, “人過留跡,雁過留聲”,人來到這世界上走一遭,應當留下一點足跡,一點與山河同在的精神。

5、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無論你在空間的哪一個角落,在時間的哪一個時刻,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着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賞析: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你所走過的路,體驗過的生活,你就會覺得其實你一直活在幸福的包圍圈中。

6、人生如畫,生活本身是一副畫,但在涉世未深時,我們都是閲讀觀畫的讀者,而經過了風雨,辯別了事物,我們又變成書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譯着精彩.幸福更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縷花香,當花開放在心靈深處,只需微風輕輕吹動,便能散發出悠悠的,讓人陶醉的芳香。我們!都有責任!

賞析:每每想任性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心中總有個聲音在提醒自已,這件事不能這麼做,會造成怎樣怎樣的後果。這就是責任!

7、我可以把我的友誼在水彩畫幅創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義。也許有一天,當時間流逝,早已不小心掉進了遺忘的心湖。記憶的湖水沖淡了美麗的色彩,淡卻了當年的鐵膽錚錚之情,笑傲江湖,乘風破浪。那幅畫早已變的卻是齷齪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 也許是女媧給人類創造了甜美彩畫,怕人類不珍 惜,加點神水的斑跡,希望給人類帶來多姿多彩的畫面,在坎坷中鍛造人類的靈性吧。

賞析: 真不知是人心暫時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值期,還是歲月沖淡了人生水彩的奪目光環。

8、對於心靈來説,人奮鬥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賞析: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裏。

9、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裏安家落户。心裏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後心也跟着亂起來。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裏,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賞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該放就放,當止則止,才能在輕鬆快樂的節奏中,收穫真正應該屬於自己的那份成功。

6.奧利波德 與《沙鄉年鑑》

奧爾多·利奧波德,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被稱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

1887年,利奧波德出生在美國衣阿華州伯靈頓市的一個德裔移民之家。利奧波德從小就喜歡跟着父親到野外活動。位於密西西比河濱的伯靈頓有着絢麗的自然風景,利奧波德的童年和少年時代被大自然的温柔之手愛撫着。1906年,他成為耶魯大學林業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後,他作為聯邦林業局的職員被派往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當了一名林業官。1912年,利奧波德升遷為新墨西哥北部的卡森國家森林的監察官。1924年,他受林業部門的調遣,又到設在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的美國林業生產實驗室擔任負責人,他於1928年離開林業局。利奧波德把興趣轉移到了自己更為關心的野生動物研究上。有一年,他得到贊助,使他有條件在美國中部和北部的一些州從事野生動物考察工作,並寫出了《野生動物管理》。如今,利奧波德已經被公認為是野生動物管理研究的始創者。

1933年,利奧波德成為威斯康辛大學農業管理系的教授,他漸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地生態觀念和大地道德觀念。他與著名的自然科學家羅伯特·馬歇爾一起創建了“荒野學會”,宗旨是保護和擴大面臨被侵害和被污染的荒野大地以及荒野上的自由生命。

為了更好地體驗和研究生態平衡,1935年4月,利奧波德在威斯康辛河畔購買了一個荒棄的農場。在此後的十幾年裏,這個被他稱作“沙鄉”的地方和它上面的一所破舊的木屋,便成了利奧波德和他的家人在週末和假期親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利奧波德寫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書——《沙鄉年鑑》,這是他對於自然、土地和人類與土地的關係與命運的觀察與思考的結晶。他倡導一種開放的“土地倫理”,呼籲人們以謙恭和善良的姿態對待土地。他試圖尋求一種能夠樹立人們對土地的責任感的方式,同時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影響到政府對待土地和野生動物的態度和管理方式。

利奧波德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態功能,以此激發人們對土地的熱愛和尊敬,強化人們維護這個共同體健全的道德責任感。利奧波德通過他智慧的語言告訴我們,土地的倫理範疇包含土壤、水、植物和動物,以及大地上存在的一切。土地的倫理觀就是讓人放棄征服者的角色,對每一個倫理範疇內的成員暗含平等和尊敬,把它們當成跟自己一樣平等的分子。

《沙鄉年鑑》問世於1949年,正值戰後經濟復甦時期,人們都在充滿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態學的意識和概念對人們來説也還十分陌生,這本書的出版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很大影響。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逐漸發現了潛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種危機——征服自然帶來的環境破壞。

利奧波德的聰明睿智、高瞻遠矚遠遠超過了他所處的時代,他被尊為新自然保護運動浪潮的領袖,大地倫理準則於1990年被寫進美國林業工作者的倫理規範中。

《沙鄉年鑑》一書,從1941年起就開始尋求出版,直到1948年4月17日,利奧波德接到一個長途電話,牛津大學出版社決定接受出版他的著作,他感到無比欣慰。然而僅僅4天之後,利奧波德的鄰居農場發生了一場火災,他在奔赴火場的路上,因為心臟病猝發而不幸去世。威斯康辛河畔的荒野上,再也看不見他那大地保護神一般的仙蹤,利奧波德的靈魂迴歸了他一生所熱愛的、併為之奔走和呼號的土地與荒野。

TAG標籤:年鑑 鄉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