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這本書的讀後感,同心向上這本書的讀後感怎麼寫

1.這本書的讀後感

最近,學校組織全校同學開展“讀書節”活動。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我讀到了一本讓我在歡樂中學習的好書——《數學真好玩》。

同心向上這本書的讀後感怎麼寫 這本書的讀後感

“這是一本能讓人十分鐘愛上的數學書”字。書的扉頁上寫着這樣一行字。書中以作者的弟弟菲洛和爺爺為主角,通過爺爺生動風趣的一個個故事,帶領我們和菲洛一起探索數學王國的奧祕。

這本書看似其貌不揚,但讀起來卻讓人愛不釋手。平常被看得複雜和繁瑣的數字,被書中幽默的對話、生動的例子,充滿意大利風情的插圖,歡快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在作者的筆下,好奇的弟弟總是不斷地向爺爺提出問題,而教齡40年的爺爺總是不厭其煩地向他講解。

書中的爺爺慈祥和藹,弟弟菲洛聰明淘氣,所有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都在爺孫兩人的對話中展現出來,變得親切易懂,你會發現,數學並不僅僅是數字、公式、例題,它還是歷史、趣味和生活道理,原來數學這麼好玩、如此簡單!

當然,書中最令我喜愛的,還是正文前面的那些標題。我不喜歡那些故弄玄虛的標題,一看到那樣的標題,我閲讀的興趣就會大打折扣。而《數學真好玩》這本書,卻給了我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就比如“肚臍的位置恰倒好處”這個標題,一見到它,我的心裏就產生了一個大大的懸念。恰到什麼好處?為什麼恰到好處?急切地催使我繼續看下去。

可相反的,如果把這個標題改為“黃金比例”或“0.618的比例”,給人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文章會顯得呆板、無趣,就更加談不上什麼生動形象了,而這些也正是我從這本書的閲讀中獲取的最大收穫。

同學們,這是一本讓人10分鐘就愛上數學的神奇之書,就在此書中,你會和菲洛一起體驗到前所未有的趣味數學學習方法,認識數學的奇妙與樂趣,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變為生活中的小小數學達人。讓我們一同跟隨爺爺和菲洛在數學世界中探險,體驗一段快樂而充實的數學之旅吧!

2.五本積極向上的書的讀後感

1、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格列佛遊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十八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專家和政治家——江誇生· 斯威夫特。 這一天晚上,我看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似乎意猶未盡。

此時我頭疼的厲害,想要炸開似的。我用力德睜開惺忪的睡眼,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種似乎很熟悉又似乎從未見過的古建築。

我環視四周,竟發現自己一生素白的古裝,躺在浸着莫名液體的水晶棺裏動彈不得。天:我大腦深處的某種東西隱約的告訴我,這是樓蘭。

有許多人抬着水晶棺往某個地方走去。我凝聽着,樓蘭古老的民族音樂浸透哀愁。

潛意識告訴我,這是個葬禮,而將被埋葬的人就是我!我試着側過頭,看到了同樣身着素裝的許多人。那個步履蹣跚、包頭大哭的老媽媽是我的“阿媽”,那個兩鬢蒼白、佝僂着腰的老大爺是我的“阿爸”。

是的,就在我生日的那天晚上。外族人又攻入了我們城市,飛來的流矢劍射中了飯桌前的我,於是,一個生日宴席伴着刀光劍影變成了葬禮。

孔雀神知道我有多麼不願意離開至親至愛的親人們,我的淚混入了水晶棺內的液體中,我張開嘴卻發不出一絲聲音。我已經死了,只能葬入了沙漠的盡頭。

啊,不要!我一驚,便從睡夢中醒了。原來這只是個夢呀!嚇壞我了。

我覺得很巧,斯威夫特經歷了4次旅遊,都是有許多重大發現,並且他從中都很直接諷刺、橫掃了英國的社會和其他的方面。那我的這一次古樓蘭遊記,不僅經歷了一次生離死別,還讓我認識到戰爭的可怕。

《格列佛遊記》這本書每一章從中透露着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令人瞭解許多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這本書無論從內容還是寫法上,我都喜歡。

而做的這個夢只是借題發揮。 夕陽欲墜,一羣聖潔的白鴿迎着粉色的霞暈在雲層重時真時幻。

我對着蒼穹,回憶着《格列佛遊記》,更是回憶古樓蘭! 2、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

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

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説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

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

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再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

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壓抑的太久,讓我們來為有人實現夢想中的自由而歡呼雀躍. 我們是孩子.想象是我們親密的夥伴,夢境是我們達成心願的一條捷徑. 誰擁有一個妙趣橫生的童年誰就擁有了世界,並可以讓我們留戀忘返! 湯姆!湯姆·索亞! ——馬克·吐温筆下的小機靈,全世界少年兒童的親密夥伴. 馬克·吐温是世界聞名的小説家,他擅長將現實主義的刻畫和浪漫主義的抒情和諧地統一起來,因此他的作品被世人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的是以湯姆為首的一羣孩童天真浪漫的美國式生活.他們為了擺脱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偽的教條和呆板的生活環境,作了種種冒險來改變自身的處境.其主人翁湯姆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也有煩惱的男孩子,一個十足的頑童.他叛逆,在他心目中,強盜是劫富濟貧的英雄好漢,於是,"西班牙海上黑衣大盜","血手魔王","海上霸王",都是他嚮往的頭銜.他頑皮,在主日學校,總是惹老師頭痛,"問題"多多.週末被罰刷牆,竟讓別的男孩自願成為他的"俘虜",而且自動奉上謝禮.他正直,去墓地探險,他目睹一起兇殺案,在無辜者即將遇難時,。

3.一本書的讀後感作文500字怎樣寫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

《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描述了主人公魯濱遜漂流海島,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沒有食物,沒有房子,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條,不是被野獸吃掉,就是被野人所嚼……

但是,慢慢的,他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不再整天唉聲歎氣了,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了自己的生活,他建起了房子;做了小桌子、小匣子;用從船上找到的槍來捕捉了山羊;在房子周圍種了小麥、稻子;魯濱遜還獲得了一隻小狗和一隻鸚鵡,做他的夥伴……就這樣,魯濱遜用自己智慧的腦子和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王國。

魯濱遜不僅是一個智慧,勤勞的人,他更是一位有堅強毅力的人。他曾經説過:“我的脾氣是要決定做一件事,不成功絕不放手”因為他沒有助手,缺乏做事經驗,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花費很大的力量,很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板都要四十幾天。並且,他做的許多東西都不成樣子,但他從來都沒有灰心過,而是總結失敗的經驗又從新開始做。

魯濱遜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他欣慰的回報。最後,他變得非常“富有”:有小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使用,還有植物園、牧場、兩處“豪華”小屋,並且還有了一個忠誠的奴隸----星期五。這些都是魯濱遜不知花了多少力氣,克服了多少困難才得來的!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認真的讀完最後一個字時,我的心被震撼了,一個個問號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假如我是魯濱遜,獨自一人在荒島上,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可以做什麼?劈柴?打獵?我會像他一樣鎮定自若嗎?對生活充滿信心嗎?我的回答肯定是“不”,再説了,一個人孤零零的在荒島上,我一定會得憂鬱症憋死的。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自力更生的,因為我沒有那種能力

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魯濱遜不怕困難,面對困難永不低頭的樂觀向上的精神,不管遇上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的去面對,勇敢的活下來。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要爭取堅決不能放棄!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動腦子想辦法克服困難,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取得最後的勝利!

4.跪求積極向上的讀後感

今天第一次通讀了《紅巖》這本書,對於這本人們口中的好書我一直抱着一種敬畏的心態來面對,而沒想到的是參與了這次徵文比賽以後能夠有機會捧着這本紅色皮子的書頁頁地翻閲,細細地品讀。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話:“用鮮血染紅我們的旗幟”,年輕的心就此沸騰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與信仰佔領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國統區鬥爭形勢十分嚴峻,當我看到江姐回鄉下為游擊隊送藥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濕了……雨霧濛濛的城牆門,木籠子裏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映入江姐的眼簾,她盡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去看犧牲者的名單,陡然發現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這種突然失去親人的感覺我實在是無法想象,這麼大的打擊她一個弱女子究竟該如何承受?書中如此描述:江姐熱淚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願再看。她禁不住要慟哭出聲。一陣又一陣頭昏目眩,使她無力站穩腳跟……但堅強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負擔着黨託付的任務,沒有權利在這裏流露內心的痛苦,更沒有權利逗留。她的腳步,不斷踏進泥濘,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漿,濺滿了鞋襪,她卻一點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滿懷悲憤,要把永世難忘的痛苦,深深地埋進心底。漸漸地,向前凝視的目光,終於替代了未曾湧流的淚水。她深藏在心頭的仇恨,比淚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一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她在渣滓洞集中營被敵人連續多日嚴刑拷打,寧死不屈的精神給那裏所有的戰友以無窮的動力。竹籤子釘進每一根指尖,血水飛濺,我們敬愛的江姐沒有發出一點聲音,但她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劇烈的疼痛……是她,一個女**員,平靜地在敵人面前宣佈:勝利永遠是屬於我們的!

紅巖精神就象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理想和信念奮鬥不息。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員前仆後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衞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這句話説出來是多麼容易,但現在的中國人又有多少真正地從心裏感激,對下一代的教育是否會慢慢淡忘這曾經驚天動地的壯舉和犧牲,不讓孩子接觸血腥,紅巖裏的精神是否會失傳?或只是成為小學課本上一篇機械的誦讀課文?我生怕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因為身處大學,只感覺到大學裏的氛圍並不是一個澎湃激情與夢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無聊,空虛,苦悶,浮躁,整日除了學習和逛街就無事可做,相比於革命年代的青年學生如飢似渴地獲取知識的勁頭,隨時為理想,為革命獻身的熱情,我不禁為我們這一代人汗顏。也許我的觀點是片面的,但追求時尚和刺激卻是當下年輕人的口頭禪。看着眼前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腦海裏浮現的確是江姐堅毅瘦弱的藍色旗袍上鮮紅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鮮紅的旗幟在迎風飄揚,我究竟該何去何從?如何正確定位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我在讀了三年大學還無法參透的。也許紅巖裏最值得我們大學生學習的精神並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隨着時代的改變其具體內涵發生了一些變化,作為當代大學生,要身懷遠大抱負,為建設更加富強的中國和實現自我的價值而奮鬥!也許信仰不再象那個年代那麼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標卻一直牽引着為之付出努力的人們堅持不懈,奮鬥不息!

鐵道校區趙長平同學的勇鬥歹徒的英雄事蹟已經譽滿中南,我從心底裏佩服他。不僅因為他為我們中南人增了光,為我輩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點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韌勁和信念。從他負傷躺在牀上仍堅毅篤定的笑容裏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義前瘦弱卻筆直的身影。這就是新時代傳承的紅巖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大學生捫心自問,認真思考:怎樣去樹立真正的信仰併為之奮鬥?!紅巖,這面用鮮血染紅的旗幟將永遠在我心中飄揚,引我前方。

5.求《同心》的觀後感

昨天晚上單位組織我們這些黨員去看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好久沒有進電影院了,偶和同事下班吃了飯就直接來到了電影院裏,據開場還有15分鐘,我們揀了箇中間的位置坐了下來,電影院裏久違了的氣息讓人懷念。

看完電影在回家的路上,偶和幾個同事順車一道回家,大家都在討論這部電影,一位同事不知道是不是思想開小差啊,她竟然説沒看明白演的什麼。偶想也沒想的就告訴她,全片就突出了兩個字---信念。

影片《同心》作為一部寧夏回族自治區50大慶的獻禮影片,展現了我黨我軍一段特殊而重要的歷史。雖然是一部戰爭題材滴電影,但卻少了許多戰場上殘酷的場面。影片重點把我黨與少數民族羣眾交流和 溝通的温馨場面展現給了觀眾。該片是由我一直很喜歡的巫剛出演男一號----馬和福,他把一個同心地道的回族男人,演的入木三分,那種回族人特有的憨直、淳樸、倔強表露的淋漓盡致。影片圍繞着馬和福為了尋找到心中的**,併成為黨的好兒女,最後為了黨的事業光榮犧牲的故事開展。影片裏沒有華麗的場面,沒有過多的對白,只是把那個時期不同的歷史場面和歷史事件,一一再現在我們的面前,要觀眾領略那個特殊時代的記號。全片大部分戲份都是比較輕鬆詼諧的,觀眾裏偶爾會聽到笑聲。直到馬和福為了黨的事業,不幸犧牲後,他的愛人站在他被殺的那個地方,站在馬和福曾經深深踩出的那個腳印上,閉着眼睛悲痛的仰天流淚時,我的眼裏也同樣為了這個女人噙滿了淚水有同情也有悲傷。我想一部電影能做到讓看它的觀眾流淚,微笑,那麼這部電影就是成功的。

信念,只要堅持就會實現嗎?也許對於馬和福來説他是幸運的,他不但實現了心中的信念,還將自己的這個信念傳給了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明白了活着的意義和目標。他的這輩子沒有白活,他存在的價值也顯得那麼的重要。

我們的這個時代似乎缺乏的就是信念,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信念。畢竟人活着就要有一些美好的信念和希望,才能使自己活的更充實,才能無愧於此生。此刻走在冰冷漆黑的大街上,偶的心裏卻有暖流在流淌。

我喜歡電影《同心》。

6.求一篇關於一本積極向上的書籍讀後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駱駝祥

.看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的感觸很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著名作家奧四的代表作。書中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的無產階級英雄形象。

並以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蘇聯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鬥爭生活。寫出蘇聯時期鬥爭的艱苦和那個時代的美好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品質。

我很敬佩保爾的這一點品質,他的確是一個頑強的人,當他負傷不得不退出戰場之時,他仍然在後方不停地為社會的發展做着貢獻。當他被診斷出神經中樞有毛病時,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設法的工作,爭取多為社會做事。

最後,他兩腿癱瘓、雙目失明,不得不放棄工作。但他仍然堅決的拿起筆,再次頑強地與命運做起了鬥爭。

正如貝多芬所説:“人應該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應該屈服於命運,應該奮鬥終生,頑強拼搏。在小説中,我最欣賞其中的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

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認為這話很對,準確地説明了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難道不是這樣嗎?一個人不應虛度年華,也不應碌碌無為。

一個人總應該為社會、為大家甚至為自己做一點事,那怕是一點點,也不能虛度此生,才能算得上是在“活着”。 對於我們來説,狼煙滾滾已成為歷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們瞭解了歷史,讓我們銘記許許多多的革命先輩們,認識到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所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愧為是一本好書。

小説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早年喪父,12歲被母親送去車站食堂洗碗,飽受苦難。後到發電廠燒火,認識了朱赫來。

紅軍撤走後,德軍進攻保爾的家鄉,加上階級鬥爭,人民的日子很艱難。布爾什維克朱赫來被追捕時,暫住保爾家,給他講許多革命道理,對他很有影響。

後來,朱赫來被捕,保爾打倒押送兵,放走朱赫來,自己卻入獄。出獄後,他住在冬妮亞家冬妮亞找到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讓保爾參加紅軍。

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重傷,但最終死裏逃生。出院後,不宜回前線,便做團的工作,修築鐵路等,以後他參加工業建設和邊防戰鬥,入了黨。

由於他多次受傷生病,忘我工作等原因,1972年他幾乎完全癱瘓,雙目失明,他在忍受極大痛苦的情況下,決心幫妻子達雅進步,並開始文學創作,以另一種方式生活。保爾能成為英雄主要在於他的追求和努力的塑造。

他從小就有一身正氣,反對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反對官僚主義。他佩服朱澤培·加里波第,在朱赫來的教育下,他更加明白他要做的是什麼——就是將個人事業與祖國的需要相結合,做一個能盡一切力量奉獻於祖國的革命者。

為了這個理想,他經受住了生活和戰爭的考驗,的確稱得上是一名堅強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事業與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在任何情況下,他的革命信念總是堅定不移的,所以他才有力戰勝死亡與病痛,將畢生投入事業中。

這就是保爾這個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鋼鐵就是在這如同烈火燃燒的鬥爭考驗中煉成的。 從小説中,我們也看到了對待挫折的正確方法。

保爾癱瘓失明後,想到自殺,但自殺就等於背叛革命,於是他又極力鼓勵自己振作起來,想辦法活下去。對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辦法,活着就是一種希望,沒有什麼比堅強地活下去更有意義了。

在面對挫折時,應該想到目標,你還有多少沒有完成,你應該從痛苦中走出來,重新為它努力奮鬥,理想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即使破壞了,還可以再樹立一個,像保爾那樣的處境,都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生活道路,你為何不可呢? 保爾曾説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説: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句話説有了人應該有偉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動,行動了就要盡力,盡力了才不會有遺憾,他這種為實現理想而拼搏的恆心、決心與行動實在令人震驚,正是他這種精神讓中老年人懷念,又鞭策了無數年輕人,為千萬青年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在時過境遷的現代社會,人們對事業的追求不再那麼執着了,往往是力不從心,茫然無措或是一蹶不振,人們仍需要從這樣的書中汲取精神。應該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好書,保爾是一個永遠的人生強者,一個樂觀主義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遠是不變的嚮導。

實現理想並不是件容易之事。不過,你應該明白,理想就像空中的風箏,離你再遙遠,你手中的線總是牽着它,一切盡在你的掌握中,你得從每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撿起一顆釘子,為別人倒水,都是實現理想,培養高尚品格的一小步——因為你的事業一定是要奉獻於人的,如果能這樣看待,挫折不也只是一小步麼.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由小事起步,努力鍛鍊自我,你也會是一塊鋼鐵,相信,你一定有抓住“風箏”的一日。

7.讀後感怎麼寫和示範,最好有兩三篇

★怎樣寫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説):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繫實際生活,把書裏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當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閲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首先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脱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範文:

1、《老人與海》讀後感

失敗,在許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來,就能擊潰人的鬥志,讓人徹底崩潰,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敗戰勝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腳下,那麼,成功必定屬於你。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位打不到的硬漢子。

《老人與海》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翁一次特別的打魚經歷。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打到一條魚後,他終於發現了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老人費盡心力,把大馬林魚扎死。然而,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驗。一羣嗅着血腥味而來的大鯊魚撲了過來。最後鯊魚們吃光了大馬林魚,老人憑着頑強的意志勝利返航,儘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禿禿的骨架……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擁有一顆堅強、不屈服的心來面對失敗,成功就一定會向我們走來。

2、《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獲益匪淺。

在一次航行中,魯濱遜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着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二十八年後,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離開了孤島。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麼驚人的一個數字!讀完之後,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幹些什麼?會劈柴?會打獵做飯?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的呢!我覺得我要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頑強地堅持下去,憑自己的雙手創造新天地。

8.求一篇關於一本積極向上的書籍讀後感《鋼鐵是怎樣煉成

在這個學期裏,我讀過許多書籍,可印象最深刻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部書也給了我很大的教育。 人活着要有意義,但怎樣才能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了我們。

他打仗後,全身殘疾。但他毫不灰心,還是努力工作,頑強的學習,絲毫沒有放棄的意義。

然後保爾·柯察金又發生了一起事故“雙眼失明”。幾次這樣受到沉重的打擊,是多麼的痛苦。

經過好心人的幫助,保爾創造了一部小説《牛虻》。每當我遇到困難,保爾那堅強的眼神就出現在我面見。

保爾是一個普通的戰士,但到底是什麼精神鼓舞着他呢?是偉大的共產主義,。這就是他與病魔鬥爭動力。

保爾,讓人敬佩的戰士。記得有一次上體育課,老師讓我們練習跑3圈,我跑到一半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氣喘吁吁。

可一想到保爾,想到她雙眼失明,想到他全身殘疾,我振作起來,跑完了三圈。保爾教育我們如何對待各種困難,告訴我們如何戰勝病魔,怎樣癱瘓時為**奮鬥。

保爾,他激勵着一代一代兒童,鼓舞整我們學習,每當我遇到困難,保爾的眼神又浮現在我面錢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真好呀。

9.蓮東小學同心夢讀後感怎麼寫

夢想是點亮黑暗的一盞明燈,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夢想,他的人生不完整。我們心中有一個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中國夢!

自從我讀了《同心共築中國夢》以後,對中華文明、對光輝燦爛的中國文化、對中華瑰寶有了進一步瞭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冶煉青銅技術的國家,巨大精美的青銅器成為讓世界驚歎的藝術品,比如四羊方尊、三星青銅堆人面像等等,還有聞名遐邇的雕橄欖核舟、翠玉白菜、宋代瓷孩兒枕都是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寶物。

不僅如此,我國還有許多令人讚美的名勝古蹟和風景勝地,如最高的喜馬拉雅山、最美的西湖、最美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秀美的廬山等等。

我們的國家是如此美麗,我們無比熱愛她!《同心共築中國夢》讓我對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了更深的認識,自1840年以來,實現國家、民族振興、安定幸福的偉大“中國夢”就根植於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歷史使命!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學好本領,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發奮努力吧!

TAG標籤:讀後感 同心 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