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信字的甲骨文怎麼寫的

1. “信”字在古代有哪些寫法

金文和甲骨文都沒有“信”字 小篆寫法 /pic/zy/xz2/4FE1.gif 字典解釋及字源字形 /zd/zi/ZdicE4ZdicBFZdicA1.htm 信 xìn 〈形〉(1) (會意。

信字的甲骨文怎麼寫的

從人,從言。人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

本義:真心誠意)(2) 同本義 [honest sincere] 信,誠也。——《説文》有諸已之謂信。

——《孟子》信,言合於意也。——《墨子經》信者,誠也。

專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定身以行事謂之信。

——《國語·晉語》期果言當謂之信。——《賈子道術》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

——《禮記·經解》信誓旦旦。——《詩·衞風·氓》反賊無信!吾不幸誤中汝奸計也!——《三國演義》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傳·莊公十年》信而見疑。——《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則是無信。

——《世説新語·方正》(3) 又如:信行(信用;守諾言);信人(講守信用的人)(4) 真實,不虛偽[true;sure]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謂為信然。

——《三國志·諸葛亮傳》其事信。——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5) 又如:信官(誠實不欺的官員);信賞(懸賞);信賞錢(懸賞金);信人(誠實的人) 詞性變化-------------------------------------------------------------------------------- ◎ 信 xìn 〈動〉(1) 相信;信任 [believe;trust] 不我信兮。

——《詩·邶風·擊鼓》且單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記·蘇武傳》不自信。

——《戰國策·齊策》親之信之。——諸葛亮《出師表》猶信。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説》笑而不信。——宋· 蘇軾《石鐘山記》(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過;信愛(信任喜愛);信納(相信採納);信不信由你;聽其言而信其行(3) 守信用 [keep one's word;keep one's credit] 已諾不信則兵弱。

——《荀子·富國》小信未孚。——《左傳·莊公十年》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賈誼《過秦論》信義著於四海。——晉·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信義安所見。

——《漢書·李廣蘇建傳》虜帥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4) 住宿兩夜[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詩·周頌·有客》子庚門於純門,信於城下而還。——《左傳·襄公十八年》(5) 證實;應驗 [verify]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6) 知曉 [know]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聊齋志異》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陸游《蝶戀花》(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 信 xìn 〈名〉(1) 信約;盟約[oath of alliance] 以繼好結信。

——《左傳·襄公元年》(2) 符契;憑證 [sign] 行而無信。——《戰國策·燕策》(3) 又如:信籠(內盛物品後封口加蓋印信的箱籠);刻木為信(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傳送函件或口頭消息的人 [messenger] 宜急追信改書。

——《資治通鑑》越絕糧,使 素忠為信,告糶於吳。——《越絕書》司空鄭衝馳遣信就 阮籍求文。

——《世説新語·文學》(5) 又如:信使(使者)(6) 通“訊”。音訊 [message;information] 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李白《大堤曲》(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約定信號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風報信;凶信;信鴿;信鴻;信鳥;信問(信息)(8) 書信,信件(晚起義。先秦兩漢的書信又用“書”字表示) [letter] 函使報信。

——清· 袁枚《祭妹文》(9) 又如:信局(投遞信件的機構);私信;掛號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簡(書信)(10) 姓 ◎ 信 xìn 〈副〉(1) 放任;隨便 [conveniently; at well;at random] 要不拿出綱紀來,信着他胡行亂做,就不成個人家。——《醒世姻緣傳》低眉信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唚。不顧事實,隨便亂説);信着(任着;任憑);信手拈來;信步(3) 果真,的確 [certainly] 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

——《史記·華佗傳》煙濤微茫信難求。——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信知生難惡。

——唐· 杜甫《兵車行》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所有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你對文字沒有一個發展的認識。

甲骨文是一種極其形象的表意文字,能表示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一個字可以有幾種寫法,但卻沒有表現全部文字的可能,比如説電腦,那時的古人哪能想象得出這東西呀?這種情況一直到秦始皇時才結束——實行“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漢晉尤其是唐宋以後,由於經濟、文化的大幅度發展,又造出了許多新文字,專指性極強,一個字就指一件事物。這在實際生活中顯得多此一舉,所以建國後國家實行文字改革,淘汰掉很多使用概率極低的文字。目前由於網絡的產生,信息交流成指數增長,低頻使用的文字就越來越限制了這方面活動的深入進行,所以目前國家新推出的名字用字指導方案就是基於漢字可以以堆砌的方法造詞、使用頻率低的文字的存在阻礙信息的交流等原因。漢字是表意文字,其結構中的構成元素——筆畫、部首等限制了文字改革的進程,看來今後也會出現像外國,用一些固定的字組成新詞的趨勢。

有些字,《康熙字典》裏有,唐宋時期的就不一定有;隸書、小篆中有,金文甲骨文中卻不會有。你要寫出所有漢字的甲骨文,有些像“關公戰秦瓊”——顛倒歷史了。

3. 信字演化過程

xìn信造字法:會意字形演變字源解説信,金文(人)(口,説話),表示開口許諾。

有的金文(千)(言,説話),表示用千言萬語保證。造字本義:許諾,發誓。

籀文承續金文字形。篆文與古陶字形相近。

隸書將篆文的簡寫成。在現代商業社會,“誠信”是個人應具備的基本而重要的人格品質:言己所思為“誠”* ;踐己所諾為“信”。

1、文言版《説文解字》:信,誠也。從人,從言。

會意。,古文從言省。

訃,古文信。 2、白話版《説文解字》:信,誠實不欺。

字形採用“人、言”會義,是會義字。,這是古文寫法的“信”,採用有所省略的“言”作邊旁。

訃,這是古文寫法的“信”字。

4. “信”字在古代有哪些寫法

金文和甲骨文都沒有“信”字小篆寫法/pic/zy/xz2/4FE1.gif字典解釋及字源字形/zd/zi/ZdicE4ZdicBFZdicA1.htm信 xìn〈形〉(1) (會意。

從人,從言。人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

本義:真心誠意)(2) 同本義 [honest sincere]信,誠也。——《説文》有諸已之謂信。

——《孟子》信,言合於意也。——《墨子經》信者,誠也。

專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定身以行事謂之信。

——《國語·晉語》期果言當謂之信。——《賈子道術》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

——《禮記·經解》信誓旦旦。——《詩·衞風·氓》反賊無信!吾不幸誤中汝奸計也!——《三國演義》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傳·莊公十年》信而見疑。——《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則是無信。

——《世説新語·方正》(3) 又如:信行(信用;守諾言);信人(講守信用的人)(4) 真實,不虛偽[true;sure]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謂為信然。

——《三國志·諸葛亮傳》其事信。——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5) 又如:信官(誠實不欺的官員);信賞(懸賞);信賞錢(懸賞金);信人(誠實的人)詞性變化--------------------------------------------------------------------------------◎ 信 xìn〈動〉(1) 相信;信任 [believe;trust]不我信兮。

——《詩·邶風·擊鼓》且單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記·蘇武傳》不自信。

——《戰國策·齊策》親之信之。——諸葛亮《出師表》猶信。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説》笑而不信。——宋· 蘇軾《石鐘山記》(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過;信愛(信任喜愛);信納(相信採納);信不信由你;聽其言而信其行(3) 守信用 [keep one's word;keep one's credit]已諾不信則兵弱。

——《荀子·富國》小信未孚。——《左傳·莊公十年》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賈誼《過秦論》信義著於四海。——晉·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信義安所見。

——《漢書·李廣蘇建傳》虜帥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4) 住宿兩夜[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詩·周頌·有客》子庚門於純門,信於城下而還。——《左傳·襄公十八年》(5) 證實;應驗 [verify]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6) 知曉 [know]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聊齋志異》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陸游《蝶戀花》(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信 xìn〈名〉(1) 信約;盟約[oath of alliance]以繼好結信。

——《左傳·襄公元年》(2) 符契;憑證 [sign]行而無信。——《戰國策·燕策》(3) 又如:信籠(內盛物品後封口加蓋印信的箱籠);刻木為信(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傳送函件或口頭消息的人 [messenger]宜急追信改書。

——《資治通鑑》越絕糧,使 素忠為信,告糶於吳。——《越絕書》司空鄭衝馳遣信就 阮籍求文。

——《世説新語·文學》(5) 又如:信使(使者)(6) 通“訊”。音訊 [message;information]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李白《大堤曲》(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約定信號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風報信;凶信;信鴿;信鴻;信鳥;信問(信息)(8) 書信,信件(晚起義。先秦兩漢的書信又用“書”字表示) [letter]函使報信。

——清· 袁枚《祭妹文》(9) 又如:信局(投遞信件的機構);私信;掛號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簡(書信)(10) 姓◎ 信 xìn〈副〉(1) 放任;隨便 [conveniently; at well;at random]要不拿出綱紀來,信着他胡行亂做,就不成個人家。——《醒世姻緣傳》低眉信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唚。不顧事實,隨便亂説);信着(任着;任憑);信手拈來;信步(3) 果真,的確 [certainly]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

——《史記·華佗傳》煙濤微茫信難求。——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信知生難惡。

——唐· 杜甫《兵車行》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5. “為”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為”字的甲骨文寫法可參考上圖。

拼音:wéi,wèi

筆劃:4

五筆:YLYI

部首:丶

結構:單一結構

繁體:為

五行:土

筆順:點、撇、橫折鈎、點

不同讀音的釋義:

“wèi”

1.〈介〉

因為,由於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做)。——《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為是(因為是,為的是);為甚(為什麼)

2.替,給

為王吹竽。——《韓非子·內諸説上》

為長安君計短。——《戰國策·趙策》

為楚王作劍。——晉·幹寶《搜神記》

為王作劍。

為國戍輪台。——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又如:為容(替人美言推薦);為我去商店買東西;他的律師為他處理這個事件;為人謀而不忠乎?

3.為了

為市鞍馬。——《樂府詩集·木蘭詩》

則眾何為。——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不為怨者故。

生為之飽。——清·周容《芋老人傳》

又如:為國捐軀(為國家獻出生命);為好成歉(將好事變成壞事);為許(為此)

4.表示動作行為所向,可譯為“向”、“對”、“朝”

為具言所聞。——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不足為外人道。

為弟子説前代事。——清·周容《芋老人傳》

”wéi ”

1.〈介〉

被——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為鄉里所患。——《世説新語·自新》

為予羣從所得。——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為操所先。——《資治通鑑》

悉為逆據。——《廣東軍務記》

又如: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為賊所盜;為敵所敗

2.於,在——表示時間或處所

今之時人,辭官而隱處為鄉邑之下。——《淮南子》

3.和——表示並列關係

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孫丑下》

犀首以樑為齊戰於承匡而不勝。——《戰國策》

4.則,就——表示承接關係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5.如,若——表示假設關係

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史記》

6.或,抑——表示選擇關係

助教顧良戲之曰:“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妥應聲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傳》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為一日五來,為當異日也。”——《詩·周頌·思文》疏

不審先生樑朝出仕,為復隱居?——《太平廣記》

又如:為復(還是,抑或);為是(抑或;還是);為當(抑或;還是)〈助〉

7,。的,之——用於名詞性偏正結構中

豈弟君子,四方為則。——《後漢書》

8.賓語前置的標誌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孟子》

附於單音形容詞後,表示程度、範圍的加深或擴大。如:大為高興;廣為宣傳

附於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後,加強語意。如:廣為流傳;更為重要

用於句尾,表示反詰、疑問,多與“何”相配合使用。如:何樂而不為

用於句尾,表示感歎

予無所用天下為。——《莊子》

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6. 甲骨文的字怎麼寫

甲骨文因鐫刻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

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龜腹甲

一、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宏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二、謹飭期:

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僅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三、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説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麼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四、勁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文武丁鋭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為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五、嚴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中央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蹟。

7. 道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道字目前還沒有甲骨文。

道,dao,從辵(辶 chuò )從首,首亦聲。“首”指“頭”。

道,頭行走也。意識帶領身體(的走向),是萬物萬法之源,是創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禮記·中庸》

辶是辵,指“乍彳乍止、走走停停”。“辵”與“首”聯合起來表示“從頭開始行走”;引申也可以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引領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

李耳(老子)所著《道德經》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瞭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

《老子想爾注》:道者,“一”也。“一”散為氣,“聚”為太上老君。“道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

TAG標籤:甲骨文 信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