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不相為謀,道不同

《世説新語·德寧》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東漢末年的管寧和華歆原本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有一次,他倆一塊兒去菜地鋤草,管寧意外鋤到一塊金子後非常淡定,把它扔掉繼續鋤草,而華歆拾起來卻是愛不釋手。又有一次,兩人同坐一席讀書,忽然窗外鑼鼓開道人聲鼎沸,管寧充耳不聞,華歆卻要跑出去一看究竟。管寧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非常失望,認為兩人的志趣不投,就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以示從此以後再也不做朋友。這個故事後來成了一個成語——割席斷交,也恰恰成了“道不同,不相與謀”的生動案例。

道不同,不相為謀

事實上,“道不同,不相為謀”是一種果斷的人生抉擇,一種瀟灑的人生態度。《易經》有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與人之間只有志趣相投、立場相同才能融為一體,反之,即使有緣相遇,也是彼此的過客,分道揚鑣是早晚的事。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非同道中人就不必強求。顯然,故事中管寧與華歆就是志趣不同的兩種人:管寧金錢糞土淡泊名利;華歆卻見財心動欽羨名利。二者雖然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伴,卻非同道中人,最終只能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了。

當然,我們並非要對管寧與華歆厚此薄彼,《世説新語》也並無此意。事實上,我們也無需被管寧的情緒所感染,瞬間去給人物臉譜化,看管寧就是高山仰止偉岸聖人,看華歆便是一無是處勢利小人;或認為管寧一生便應該轟轟烈烈興國安民,華歆只配做蠅營狗苟殘喘市井。可事實卻恰恰相反,華歆倒是在事業成就上遠遠超過了管寧。儘管管寧盛名久負卻一生恬淡無欲,只願做山野隱士;相反,華歆早年被察舉孝廉,受吏民感愛而出仕馳名。

但這又能怎樣!管寧一生清靜無為潛心讀書,84歲壽終正寢;華歆為政清明官至太尉,75歲無疾而終。從割席斷交的那一刻起,兩人便各自走上了不同人生路,是隱居山野,還是去宦海沉浮,那只是人生取向不同罷了。從某種意義上説,兩人都是人生的贏家。

當然,這番比較略微顯得有些多餘。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兩個人志趣不同,起初是再好的朋友,縱使天天形影不離也會慢慢疏遠。時間久了,勉強相處,誰都不會暢快。人與人之間,三觀不和才是最大的距離。道若不同,則不相為謀,割席斷交抑或才是最好的選擇!明月在天,溝渠在野,明月當空縱使銀輝滿地,溝渠黯淡又何必在意。

“道不同,不相為謀”是在擲地有聲地提醒我們:無論是交朋友、幹事業、帶團隊,都要選對自己的夥伴,要志趣相同、志同道合、觀點相近,這樣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避免內耗,形成巨大的合力。當然,任何忠告都不能在理解上那麼絕對化,一旦絕對往往會變得偏激,失去了原本意義。

儘管道不同,不相為謀,卻不應該在意氣風發之年,留下自命清高的傲氣。當年華歆割席斷交,現在想來多少讓人感覺還是有些過分。其實有些人就是這樣,我行即為標,凡異於我類均為“邪道”,即使是持有良善動機也嗤之以鼻。這種作風説到底就是夜郎自大,內心只認可自己卻不接納別人。殊不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坐井觀天一葉障目,授天下以笑柄。

儘管道不同,不相為謀,也不應在春風得意之時,就背上峭直刻深的惡名。有些人做出了一些成績,就認為自己就是“權威”,見誰都是尖酸刻薄橫挑豎指。對偶有失足者,沒有憐憫挽救之心,卻有任其自滅之意,隔岸觀火與鄰為壑,實難被人敬服。

儘管道不同,不相為謀,也不應在大展宏圖之際,烙上狹隘偏執的印跡。有些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之後,便開始排擠同事打壓下屬,容不得不同意見,聽不得不同聲音。凡有與我意見相左者,立即劃清界限,好像反對自己就是反對整個事業,把個人與整個集體劃等號。這種“偏執狂”往往打擊的是一個團積極性,破壞的是一個組織的凝聚力,阻塞的是來自於廣開言路所得到的集體智慧。這樣一個瘋狂的攪局者,一個十足的孤家寡人,最終的結果就是毀掉了屬於大家的事業與前程。在此又不得不再次提到華歆,當他官至司徒時,將管寧當作品德高尚、卓爾不羣的人才向天子舉薦;官至太尉時,又上書天子想要讓位於管寧。他沒有因為當年的“割席斷交”而挾私泄憤,反倒是出於公心舉賢任能。相比管寧當年的過激之舉,華歆倒更顯德行高潔胸懷大度。但是,結果想必已有預料,華歆始終未能出山。這或許從另一個側面再一次應證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真知灼見:清高、孤傲、偏執與務實、平和、曠達永遠走不到一起,縱使有人甘心情願也是無濟於事。

“道不同,不相為謀”,從字面上看非常中性,既未褒也未貶,沒有強調人們應該去幹什麼,又不該幹什麼。但我個人認為,能吐出這樣一句話的人,應該多少有一股浩然之氣在胸中,就像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樣蕩氣迴腸。 一個小偷、一個毒販,任何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都不會説這句話,更不配説這句話!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道”就是正道。

所謂“正道”就是一個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維護家庭美德,遵守職業道德,堅守社會公德,從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秉承民族精神的優秀基因,錘鍊時代精神的硬核力量;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的精髓,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堅韌不拔的品質,充滿厚厚的正能量。只有秉持這種正道,我們才能在社會的浪潮中搏擊,在紛繁複雜的競爭當中立於不敗之地。

今天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正在經歷着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面對的是滄海桑田世事變幻、波譎雲詭日新月異,這對於每一個人、尤其是青年人,是機會更是挑戰。它充滿了太多的未知與變數、迷離與驚奇,也就決定着會有太多的尖叫與憂傷,成功與失敗。要想行穩致遠,就必須秉持正“道”,正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

不可否認:世界,任何一處都不可能是一塵不染;歷史,任何一秒都不可能沒有喧囂。在這個偉大時代晴空下的廣闊原野上,一段段轟轟烈烈的精彩變遷正在輪番上演。但是在那些我們目不及暇的犄角旮旯裏,卻總是暗藏着一些除之不去的“混沌”與“嘈雜”,這些“混沌”與“嘈雜”又總會以一種極具純淨與曼妙的形態出現,且永遠無法消失。一個為理想拼搏中的人,在奮進的道路上,難免就會遇到這些“混沌”與“嘈雜”,或有人以利相邀,或有人以權相誘,或有人以義相結,或有人以情相許……這時就要提高警惕,不要理會,繼續躬身前進,去追趕那些志同道合者結伴相行。不僅如此,還要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切莫誘惑之下就見異思遷,看聲色犬馬而奇之,遇紙醉金迷而喜之,一失足便成千古恨。

總之,“道不同,不相為謀”,它有不可撼動的奮鬥智慧,也有靈活玄妙的處世哲學。他提醒每一個人:擺正三觀,找準目標,選對夥伴,共創未來。但是它也不是冰冷的鄙視、殘忍的拋棄、無情的孤立。如果我們相互只是彼此的過客,那便淡淡一笑無需多言,若有善意不忘言謝;如果舊日老友不幸失足而誤入歧途,那便誠懇提醒,止步於懸崖,挽救於水火;如果同仁之間目標一致卻意見相左,不忘求同存異,在和而不同中尋求協作。道不同,不相為謀,既有明辨是非堅決果斷,也有包容審慎温情大度。

人生中可以有很多的好奇,卻不宜做有害的嘗試。前途漫漫,一路大好的風景可以觀賞,偶然的幾處誘惑卻不能駐足。一定要不忘初心,把握“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真諦,擺正三觀去追求理想,相邀志同道和者同舟共濟。人生就像趕上了一趟觀光列車,當繁華看盡,多數人會選擇下車,就此與你擦肩而過,只留下少數幾個想要和你一道,去穿越那片酷熱浩瀚沙漠,奇異的風景只屬於幾個志趣相投的看客。

TAG標籤:不相為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