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禪一味的三重境界

茶禪一味的三重境界

茶禪一味的三重境界是指在享受茶禪過程中,心境逐漸提升的三種級別。

第一重境界:靜心淨意。最初的境界,人們需要在喝茶、沏茶、泡茶、品茶等過程中,讓心情平靜下來,消除雜念,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平和。只有在能夠清楚地感受到身心放鬆的基礎上,才能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境界。

第二重境界:合一感覺。在進入到第二重境界時,人們必須在茶道當中找到自身的位置,並將自我與整個宇宙融合在一起。這種境界,就是茶禪一味所追求的境界,消除萬物之間的隔閡,真正實現個體與自然的高度統一。

第三重境界:無我空靈。當人們可以在茶道中達到第三重境界時,就可以認為是真正的茶禪一味達到了頂峯。在這一境界,人們不再是單體存在。相反,他們完全放棄了自我,融入到整個宇宙之中,消除了形而上學上的分離感,從而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和至高無上的內在平和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喝茶的三重境界

台灣作家林清玄説:“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開,人在草木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喝茶的最高境界”,雖然很嚮往,但因沒有領悟過所以保留態度。倒是很同意南懷瑾先生説的:“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兩分的成就,就有兩分的不同。人修到了某一種境界,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

對於不同人,或者人的不同階段,喝茶的境界和體悟應該也是不同的。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唯有茶能入為“茶道”。孔子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外無道,道外無人。一切道理需要人去發掘探索。人們在長期與茶打交道中,發現茶不是木然的,而是充滿靈性的,並探索出茶於人生的哲理。

有人説,“茶沒有品級高下之分,喝的是心情,是意境。”這是一種境界,還是虛無主義?也是因人而異。

人發現了茶有道性,不同的人喝同樣的茶有不同的體會,宋代禪宗大師清原行思説參禪的三個層次:“第一層,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層,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層,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喝茶概也有這三種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還是茶。有些人味覺相對麻木,並不能説出茶之細微差別,感覺茶就這個味,都一個樣;有些人喝茶,味覺特別靈敏,能鞭辟入裏品出個中滋味;而有甚者,已經超越了“色”的境界,一切滋味於其都是甘之若飴。

從世間的標準來説,茶自然是有品級高下之分。就碧螺春而言,明前春茶自古以來都是朝廷貢茶,只有達官貴人才有資格享用,時期,一斤碧螺春可以換75斤大米,普通老百姓是絕對捨不得喝的,即使現在老百姓有錢了,但喝明前茶依然自覺有越軌之嫌。只有貴客來了,才會將家中的好茶拿出來招待,而自己平時喝的常常是品級較低的茶,雖然茶葉粗糙,但是味道淳厚,倒也頗受當地老茶客的喜歡。夏天干完一場農活,舉起茶缸咕咚咕咚一口氣將茶灌下肚,那個沁人心脾、酣暢淋漓,倒也不失為一種單純的快樂。

作為農民和普通老百姓,喝什麼品級的茶,也需要與自己的角色相匹配,喝茶也要喝得舒服自在,心安理得。這是老百姓很淳樸的心理,也是喝茶的一重境界。

不過從品茶的角度來説,茶作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茶同樣追求精益求精,成為文明進程中很重要的標誌。

文人與茶自古佳話,手持清茶一杯書一卷,憑欄聽雨任神思漫遊,茶能提神益思,激發文人的創作靈感。一生嗜茶的白居易在蘇州做官時,寫下“細啜襟靈爽,微吟齒頰香,歸來更清絕,竹影踏斜陽。”的茶詩。文人喝茶之曼妙,已是出於茶之功用之外,升為形而上之意趣矣!

茶者,察也。品茶,可以看出品茶人心的細密與覺知。“三口為品”,品茶要一口一口,細細品飲。俗話説慢慢來,急不得,也就是説,慢慢,則來,急,則不得。“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通過慢慢品飲,心才能靜下來,心靜下來了,才會有清晰的辨別能力,才會有敏鋭的覺知力。

禪宗關於茶的公案最經典的莫過於“吃茶去”。趙州禪師讓求法者曾來者去吃茶,不曾來者也去吃茶。吃茶,最平常的事。貌似最高深的佛理,其實都在平常樸素的生活中。趙樸初有首詩:“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吃茶去!”

茶還是那盞茶,生活還是那樣的生活。可是,心不再遠攀外緣,不再有所分別,不再執着外相,神台清明迴歸本來面目,如金剛經中所言,“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又是一層新的境界了。

禪茶文化的八個境界

禪茶原本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製、飲用的茶葉,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語,“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

有人説茶文化其實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空名頭,但是當你真正面對茶,用心去感受茶、沖泡茶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你能有自己感悟,能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泡茶、喝茶,可以説與修行佛陀的教誨“八正道”一致。因為泡茶時,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靜靜地喝茶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發。

從字面來看:“茶禪一味”即喝茶和修禪是一個味道。茶與禪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互相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禪茶文化。

佛教禪師認為茶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交友時以茶為媒廣結善緣”。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煩惱、壓力與日俱增,因而近年來,禪修、茶道等傳統的解壓方式,逐漸興起,為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帶來了一絲清風。

但是又有幾人能從初入茶道的新人做到迴歸生活的茶人,需要經過什麼樣的過程呢,習茶之路和生活一樣,有喜悦、有迷茫、有浮有沉,但最後皆迴歸於自然。

喝茶分為幾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雖然茶起源於神農氏還只是一個傳説,但卻揭示了茶來源於普通百姓日常勞動的事實。可以斷定,當初中國人將茶作為飲品,主要是由於茶能解渴甚至藥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於民間,並由民間逐步流向王公貴族階層。總之,茶為飲者之始,茶只是茶,並無後人所賦於的種種哲理與玄妙,這也算是喝茶最樸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們口渴之際端杯即飲,漫長的商業談判和商談之中舉杯隨飲,無聊之際閒坐茶樓小飲打發時間,都算是喝茶之樸素境界,此時人們並不太在意如何沖泡和茶之味道。

第二種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貴族之後,喝茶被賦於了各種哲理和思想,人們喝的已經不再是茶。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茶道、茶藝、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現。就如茶道,人們認識不一,有最簡單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説,也有如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莊晚芳先生認為的“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之談,還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説,可以稱作為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之論。不管論述簡單複雜,凡事一旦上升為道,就會被賦予一種超乎尋常的哲理與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載道”。因此時空不同,所載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國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道家強調“天人和一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們通過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朝鮮茶道則提倡“中正”的茶禮精神,要求人們處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體現了“喝茶不是茶”的特點。

今日茶之流行於中國社會各界的最大原因應在於“茶可載道”,通俗的説是茶是可以任人和意淫的。商人眼裏喝茶是製造金錢,文人眼裏喝茶是創作,政客眼裏喝茶是謀權,僧人眼裏喝茶是求禪,道家弟子則喝出“重生、貴生、養生”之念。

第三種境界是“喝茶還是茶”。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説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道破喝茶之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這與佛教之禪相似,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謂茶道、茶藝、茶文化,透過浮華背後還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時之茶,已然與樸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質之飛躍,就如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一樣,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月明星朗,縱俗務繁雜,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閒,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何謂茶事三昧

三昧,是一種境界,是一個佛教概念,具體解釋起來比較麻煩。

一般理解為“道行深”或者隱藏在事物表面下的“真理”,比如三昧真火就比一般的火厲害得多。

我沒找到“茶事三昧”,但是找到了“茶禪三昧”,意思是説茶道和禪道的至理。

個人的理解。

附:

1.日本茶道由僧侶引進,始終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自宋代禪宗東布,更使茶、禪融會貫通,達到“茶禪一味”的三昧之境。

2.置身簡樸的茶室、寧靜的寺院,可體味“茶禪一味”的三昧之境。

3.宋代高僧圓悟克勤大師更是深得茶中三昧,據説曾手書“茶禪一味”四字,流傳東瀛。

4.茶與禪都起源於東方,古人喝茶講究禪境與悟性,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三昧人生!

5.茶禪一味,入我三昧……

茶禪一味怎麼理解

“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説。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祥、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眾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茶禪一味   中國人與以茶為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藥有治病的作用,《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後茶漸為中國人的主要飲料,那麼,普通的一種茶,能升至茶文化,這裏是因為士大夫們參與茶事,賦予其一種文化理念,故而有種茶、製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漸產生了一系列規則、制度、習慣、風俗與書法、繪畫、美文、詩詞、琴棋,互為表裏,融和成為綜合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內伸層面,又謂--茶道。《周易.繫辭上》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道的內涵,不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學、哲學的理念,所謂茶道即人道。茶事極重「德行」,陸羽的《茶經》説:「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茶事中體現為:「對己,簡樸自律;對客,待之以禮」。   古代的文人墨客記錄了茶所演繹的一幕幕世相,而畫家則用畫筆,描繪了品茶之趣。   初唐有「丹青神化」的閻立本,曾畫《蕭翼賺蘭亭圖》,此本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蕭翼賺蘭亭圖》一畫是根據唐何延之《蘭亭記》而作。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命台御史蕭翼往會稽(浙江紹興)向僧人辯才智取晉代書聖--王羲之所書《蘭亭集序》的故事。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畫面共五人,中為八十高齡僧人辯才,面目清瞿,手持佛塵,坐於禪榻藤椅,正與蕭翼侃侃自誇。蕭翼長鬚飄灑,袖手躬身坐於長方木凳上仔細聆聽,一侍僧立於其間。辯才和尚並不知蕭翼的真實身份,仍令人烹茶以禮。烹茶老者蹲坐,手持茶鐺置於風爐之上做撥爐烹茶狀,侍童手捧茶托、茶碗,欲將茶湯烹好敬獻主客。畫面右下角置一方桌,上置茶托、茶碗、茶碾、茶罐……,畫面描繪了儒士與僧人品茗清談的情景。   明代畫家顧炳所摹繪唐代閻立本所繪《鬥茶圖》中,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的飲茶習俗,畫中將諸人端壺、沖茶、觀茶、品茶。其中提桶站立鬥茶者極有個性,頭裹巾、上身半袒、束腰、着芒鞋,右手提桶,左手正作品茶狀。   以煮茶人畫常常會帶有一種獨特的雅緻情趣。   明代畫家王紱作有《茅齋煮茶圖》,其詩云:「小結茅齋四五椽,蕭蕭竹樹帶秋?。呼童掃取空階葉,好向山廚煮三泉」。題詩與畫面相配,給人一種清寂的氛圍,主人在山野林下,幽然自得,遠離了喧鬧,展現的淋漓盡致。清鄭板橋亦有「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閉柴扉,掃竹徑,對芬蘭,啜苦茗,時有微風細雨,潤澤於蔬林窄徑之間」之雅事也。   古代畫家的「茶味沖淡平和,心悟自省,茶性與禪性相近」之追求,多少也表達出一些不得志者的無奈。   在當代畫家中展現同樣的題材,而別然不同。青年畫家馬海方先生所創作《納涼圖》畫面中描繪一位老者,心寬體胖,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其無拘無束,獨賞鶯哥的鳥啼,一個紫砂壺,概括了老者吃穿不愁,退休後的美好生活,似神仙一般,馬海方先生的畫作簡括,以生動繪畫語言表現了富足的百姓生活中的一角。其作品圖簡意豐,令人回味。   自古茶與文學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有關茶的文學數不勝舉。當代的趙樸初居士曾有一首著名的詩:「七碗受至味,一壼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七碗」的典故出自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見《全唐詩》卷388)。   「吃茶去」是禪門的一個著名公案。唐末趙州從諗禪師,用「吃茶去」接引後人的一種方便。禪師們認為平常心是道,道在自然中,遠水搬柴皆妙道。吃茶是從平常生活中最小最起眼的事,當然也有妙道。趙州從諗禪師的「吃茶去」,目的不在茶,而讓人們在極小的事物中體認自性。   所以趙樸老曾説「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就是如果你引經據典的流入的口頭禪,不如回觀心性,對照修持,自得自悟。其詩從茶詩升格至佛理,令人回味。   茶與「坐禪」修行有很大關係,茶可以消除坐禪帶來的疲勞,且能提神醒腦,去魔祛邪,淡泊去欲,和膝互敬之功能。古人將茶概括為「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驅病氣,以茶樹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於是有了「茶禪一味」的哲學命題。 五龍峯茶業 真誠為您解答!

喝茶中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這一句所體現出的精神與日本茶道有相同之處嗎

受到許多影視節目的影響,很多中國的年輕人認為,茶道是日本的獨有文化。其實日本的茶道是源於中國,是唐朝時從中國傳至日本的。只是中國茶道注重精神而不是形式,中國茶道在中國文化的傳承過程中又曾經有過一段低潮期,所以相比與沒有斷代的日本茶道,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稍稍欠缺。但是中國茶道的內涵比日本茶道要深厚得多。中國茶道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的五境之美,追求的是“味”和“心”的統一的最高享受,比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要博大得多。

周作人寫過一篇《吃茶》,關於茶道,他是這麼認為的:“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下,清泉經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塵夢”。這個描述中,“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塵夢”可謂得茶道之三味。僅僅因為一杯茶,就可以以半日當十年,忘卻了時間,這便是茶中的禪悟。

將禪與茶相結合,源自唐代趙州禪師。他弘法傳禪達40年,僧俗共仰,為叢林模範,人稱"趙州古佛"。他佛法精深,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有人曾問他:“二龍爭珠,誰是得者?”禪師答曰:“老僧只管看。”趙州禪師回答的這五個字就是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真諦。而他那一句“吃茶去”的謁語,便是以茶與禪相結合,讓無數禪生打破漆桶,徹見光明的禪宗的精神,也是茶道的精神。

中國茶道

茶是中國“琴棋書畫詩酒茶”的七藝之至,是中國的雅文化,中國人喝茶講禮儀,講規矩,喝茶不僅要有完善的規範和品飲方法,還追求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而將二者相結合的,便是茶之精神,也就是通常説的“茶道”。

受到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的核心是“中庸、明倫、儉德、清寂”八個字。中國茶道在唐代傳入日本之後,是本人將其略加改動,形成了以“和、敬、清、寂”為核心的日本茶道,其本質內容還是沒有超出中國茶道的範疇。

中國茶道不像日本茶道那麼重視形式,也不追求極致的茶藝,雙方共同的一個特徵都是追求“心之安放”。但中國茶道強調與佛教的禪宗相結合,追求的是在茶道中的“悟道”,這種悟道從體悟茶之甘苦開始,進而解悟茶之禪藝,最終達到茶禪一味的最高境界。

茶不是白開水,並不僅僅只有解渴的功用;茶也不是咖啡,不是單純去以內含的化學成分刺激提神。只有像修禪一樣的品茶,才能知道茶的妙處。茶能靜心,禪能明性,茶禪一味才能達到內心的恬靜。

要做到茶禪一味,只能自己去體悟。何謂“悟”?但凡體

《茶禪一味,茶禪一心》菊皇茶語 .篇

夜已深了,喧囂吵雜也已漸漸退去,此時此刻的時間裏為自己沏上一杯茶,靜靜將自己融化在裊裊茶香之中,生活猶若一杯清茶,雖然很淡,卻散發着縷縷優優清香,慢慢品味,回味其間,人生百味一杯好茶!

我喜歡這茶的謙靜平和之氣,喜歡品茶時淡若清風的慢心境,喜歡茶中深邃悠遠的禪道。茶是醒神的優水,禪是開悟的修行。唐代高僧趙州禪師的禪語“吃茶去”,則表達出禪的大智慧。人之有品,茶有茶品,從品茶的體悟中去細品人生,是種特靜雅緻,從做普通人的角度去參悟茶的禪意,是種豁達。

茶,集山水之滋潤,沐天地雨露之精華,自然之物,聚天地靈氣;禪,自在隨緣,不在於講,而在印心,明人生之實相,道天地之機關的不二法門。古今禪師以茶悟道、以茶傳道,一茶一禪,內心修為。

茶性“苦澀”,品茶的苦後回甘淡甜,苦中有甘甜。人生有八苦,苦海了無邊。而習佛法、修心養氣正是求得回頭是岸、苦盡甘來。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以求大徹大悟,而品茶有如修習佛法,品味人生,參破苦諦。茶禪一味,是頓想,是感悟,是自我修行。

茶性“靜”,茶道講究和靜怡真,由靜達到潔淨身心、滌除凡塵的境界。靜為佛之首,空為佛之本,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以靜為基礎。禪宗便是從靜中創造出來,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心清如佛,佛者,茶也。

茶性“了凡”,日本茶道宗師利休曾説過:“須知茶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道中茶道本質,禪在心中,悟自心生,從平凡小事中去透悟大道。心中的一份淡然恬靜,清澈了歲月的浮華。

茶性“須放”,人生的苦惱,皆因放不下,修佛特別強調放下。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半日浮閒,放鬆一下被囚禁困鎖的自然心性。在一杯清茶的時光裏似乎沒有什麼放不下的。此時,無牽掛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有着同樣的心境?

佛法存於茶湯,所言誠然。茶與禪,味味一味,融合着無有精神與物質之別,真可謂百和妙殊,恰融一體。茶中有禪,禪在茶中,茶禪一味,茶禪一心,悟道如水;茶與禪,天生因緣,心心相印!

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

茶飲到一定程度,便要講究境界。第一是識茶。中國茶品類繁多,各有特色。飲者的最起碼功夫,要一嘗便知什麼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的區別。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優劣。茶的品質差別極大,也極細。同是綠茶,龍井與碧螺春有差別;同是龍井,特級與一級有差別;同是烏龍茶,巖茶與鐵觀音有差別;同是巖茶,本山與外山有差別。雖然不必如專業茶師那麼精確,至少也要聞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淺薄,這才能品出韻味。有了識茶的基礎,才能進入更高境界:首先是識水。茶既是一種飲料,就要講究泡茶之水的質量。對此古人已有許多高論,經典的説法是“山泉最佳,井水次之,江水又次之”。而且要如王安石一樣能喝得出江中水與江尾水的區別。今天情況已有許多變化。對於都市飲者來説,真正的泉水井水無處可覓,江水則污染得不能飲用。比較容易得到的就是優質礦泉水。注意不要用純淨水,更不宜用自來水。有了好水後,還要懂得沖泡的方法。一般來説,綠茶比較簡單,八十度左右開水即可。烏龍茶的温度要求則較高,既要現燒,又不能沸滾太久。有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茶具。這便是識器。中國的茶器,是一門洋洋大觀之藝術。最好的當然要數江蘇宜興紫砂壺。名壺價值勝過黃金。除此,還有許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鎮的瓷茶器也很漂亮。對於一般飲者來説,要懂得欣賞。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與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烏龍茶要用“曼生壺,若琛甌”,必須將茶水從壺裏倒到小甌裏,考究的還配有拇指大小的聞香杯,先聞後飲,所以又叫功夫茶。綠茶就最好用玻璃杯,看茶葉在晶瑩剔透中如花般綻放,未飲先醉,自然別有風味。識器的還一重意思是要能識大器。即飲茶時的外部環境。品茶是一種高雅的休閒活動,可在陳設典雅的茶室中邊飲邊聽若隱若現的輕音樂;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飲,隨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樹旁水邊,席地持壺,與自然為伍。不管什麼環境,當以清靜、潔淨為上,方有情趣。識得水識得器,就該識人了。現在人們飲茶,已經不僅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種交際、休閒的方式。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館大興的根本原因。俗話説“人以羣分,物以類聚”。若要使這茶飲的身心兩暢,選擇什麼樣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為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熱鬧,越喝越興奮,所以人多一些,雜一些不要緊。而茶呢,一般來説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所以共飲者就不宜多,品格也要高雅。若與勢利小人之流共座,就只會糟蹋好茶,敗壞胃口。飲茶的最高境界,則是識道。飲茶有道,道在何處?有人説:茶禪一味;有人説:和敬清寂;有人説:道在屎橛;種種説法都有一定道理,可惜都叫人一頭霧水。按我的理解,如果將茶作為一種精神的物質載體,茶道就是飲者通過飲茶這個活動形式,感悟到某種人生境界。感悟越深,境界越高。這個過程,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很難用儒、釋、道任何一家的理論來固定。有時候,哪怕只要有一些小小的,甚至很世俗的感悟,也就夠了。到了此種境界,就不再是一般的飲而是“品”了。飲茶之樂趣,或許也就在於此

人生不收負苦追求,茶禪一味爐中煮。境界三分何物意思?

這句話意思説的是人追求的極致在於一方面雖然我們很辛苦但是呢我們也不要因此而感到悲痛一定要在平和的心當中不斷的前進

茶禪一味與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起源於中國的茶文化。

而中國寺院的喝茶、茶湯禮的盛行,是禪學與之結合的現實前提;日常生活中飲茶習慣的普及、普遍,是禪學選擇茶文化、引茶文化入於禪修實踐的社會基礎;茶道的盛行、士大夫階層對茶禮的重視,茶宴、茶會、鬥茶等的風行,是唐宋時代禪、茶結合的時代趨勢;南禪一枝獨秀的現實,以及“平常心是道”等禪修生活化、日常化的宗風的倡導,是禪、茶之融合的信仰要素。

茶禪文化可以用之於怡情養性,但其終極的目標是關乎於精神的解脱,承載着深厚的宗教內涵。而中國唐宋時代的禪茶文化,特別是“茶禪一味”之理趣在傳入日本後,真正成為事實上的日本茶道之魂,一直保持至今,併成為當代中國佛教界倡導茶禪文化之借鑑,以及衡量其意趣內涵的座標。

中國的茶文化傳入日本後,歷經幾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潛心研究和改革創新,將飲茶這種簡單的日常活動昇華到極具 形式美和內在美 的藝術高度。日本茶道是禪宗日本化以後孕育出的一種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文化式樣。茶道的內容極其豐富,包括了藝術、宗教、哲學體現了日本人的獨特的審美意識。

茶自唐代傳入東瀛,日本茶道受中國禪宗的影響而創設。 公元1259年,昭明到中國天目山徑山寺拜師學佛,學成歸國時,將茶具、茶葉及飲茶方式和方法帶回日本,廣為傳播。東山文化時期,禪師村田珠光創造了一種在四張半榻榻米大小的草菴點茶的方式,把 清淡、簡樸的審美觀點 應用到茶禮儀之中。16世紀經日 本茶道大家千利休 進一步完善, 把宜人的自然融入庭院的設計之中,用寥寥數石、一朵茶花、一顆小草這種最簡樸的方式將大自然濃縮於一個小茶室中,讓人們直覺地感受、理解自然。千利休的草菴式茶室的外觀和內部的構造都力求表現“不對稱”美:自然、樸素、色彩淡雅,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那份寧靜與肅穆的氣息。

講日本茶道,自然要提到茶室。茶室的簡述單純及茶室裏的器具均模仿禪院,所用的建築材料也意在給人 以清貧或迴歸自然 的印象。每一個細節的設置,每一種材料的選擇,茶人們 以藝術家的匠心,像製作工藝品一樣,求精緻而寓深意,顯現出茶人對藝術追求的理想 。在整個茶的儀式中,崇尚的是平等,茶儀式是追求藝術氛圍的。除了鐵壺中的水沸聲以外,沒有任何聲響,茶室的色彩是柔和的,即使在白天,室內也是幽暗的。客人們會精心地挑選那些顏色不亮豔的服裝,這一切都構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讓茶人在其中充分享受古樸與純真。茶儀式同時又是崇拜自然的, 茶 的主人懷着虔誠的心,在這幅水墨畫中勾勒出生動的線條,讓人感覺似乎可以呼吸到大自然的氣息。

飲茶不僅是一種詩意的消遣,還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方式。個體的人可以是藝術品的鑑賞者,更可以是藝術品本身;所有的興趣在於過程而不在於結果, 真正的生機在於去完成而不在於完成 。掌握了生活藝術的人便可以享受這種自然之美, 世俗的生活可以發現美的極致 ,這些審美理想可在茶道中討諸現實。

茶道是基於崇拜日常生活裏俗事之美的一種儀式。品茶,可以超越自我的侷限,使人以達觀順從的態度看待人生命運,在一種純樸、平和、冥想中超凡脱俗。在茶道中可以體會到這種 人茶合一 藝術境界,由此也可以窺探出日本人親近自然的一種審美情趣。

日本茶道作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集日本式建築、庭園、工藝等為一體,體現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茶道的開山者村田珠光提出了“ 謹敬清寂 ”四諦,將佛教中禪的思想引入茶道,為茶道找到了理論依據。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 把茶道提高到藝術境界,改了一個字——“和敬清寂”,自此 成為400多年來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並將其立為茶道的根本精神。 千利休創造了日本美的完整的藝術體系 ,日本茶道是一種以飲茶為手段的禮儀規範,其基本特色是恬靜和樸素,在百忙中擠出片刻閒暇,以達到“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

“和”是指和諧,是説自然萬物要處於一種調和的狀態 。和諧能更好地表達那種支配着茶道進行過程中的精神。茶室的氣氛,就是要在周圍創造出這種和諧的“和”,在這裏,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人與自然的和諧,體會到一種特有的意境之美。

“敬”指的是心靈誠實 、尊敬長輩、愛護朋友和晚輩以及主客之間、茶客之間互敬互愛。茶道吸收了禪宗的“心佛平等”觀,並加以昇華和提煉,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

“清”是構成茶道精神的又一要素 ,可以説是日本人心靈的獨特貢獻。在茶道中,要求 茶具,環境都必須清清靜靜,心也要清淨 ,不能有雜念,用純潔無垢的心情來進行茶事。茶道經典《南方錄》説:“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實現清淨無垢的淨土,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社會。”

作為茶道四諦的第四個構成要素,“寂”也是茶道追求的最終境界,沒有它就沒有茶道的存在意義。 “寂”是指“靜寂”,“閒寂”, 即當茶人完成了各色事物的否定之後,便進入了一個無的世界,“無”在藝術領域裏被看作是藝術創作的源頭和出發點。當茶人們 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審美價值,拋棄了所有的思想束縛之後,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就應運而生了。

“和敬清寂”可以説是茶道思想的精闢概括和總結,從這四個字中我們可以初窺日本茶道的精神內涵。從中體會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審美觀。隨着時代的發展,茶道的精神不變,簡單的儀式、樸素的擺設、幽靜的空間,茶事是在這樣的扭轉中展開的。在茶事進行時,茶人會心生一種美的“空寂”與“幽玄”,置身於這種境界,會對這種意境之美有更深切的體味。

茶禪一味的宗教之美

遣唐僧的來往加強了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茶及飲茶方法才傳到日本。公元805年遣唐留學僧最澄回到日本,帶回了茶種並種植在京都比睿山延歷寺的北側,這裏便形成了 日本最古老的茶園——日吉茶園 。茶道的本質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受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因此,日本茶道美學體現應該是禪學,日本茶道即是美的宗教。由僧侶引進的日本茶道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使茶與禪融會貫通,達到“茶禪一味”之境界。

在茶道大師千利休之前創立“草菴茶湯”的大茶人村田珠光,曾參禪而受禪旨印可。村田珠光從日本高僧一休宗純那裏得到中國宋代著名禪師圓悟克勤的一張墨跡,這一墨跡是與“茶禪一味”有密切關係的茶道界的寶物,後來成為茶與禪結合的最初標誌,村田珠光也由此悟出“佛法存於茶湯之中”的道理。

“茶道是由茶到心,又由心至茶的人生之路。”茶道里“禪”的內涵,在於通過繁瑣的規則來磨練人心,當這些規則不再令飲茶者厭煩,當飲茶人信手而為就符合茶道禮法時,才算領會了茶的真諦,才能喝到一杯好茶,才能最終達到“茶禪一味”的境界。繁複而熟練的茶道禮法是為了使人超然物外,濃如苦藥的茶湯正如人生,別出心裁的插花顯示有限的生命背後人類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日本茶道,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們講述禪的思想,正如參禪需要頓悟一樣,其中藴涵的那些人生經驗,需要飲茶者用生命的美好時光來領悟。

在茶道的歷史上,有不少重名的人,為求心之道花費一生的時間。茶道正是在建立與世隔絕的基礎上的,所以它很自然地把追求一種獨特的精神境界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即所謂的求道性。人們通過發現閒寂,幽雅之中的美,掌握“茶禪一味”的理念,識茶道本身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所努力追求的“茶心”,乃求道之心與娛樂之心的重合、感悟。將“茶禪一味”的精神貫徹於飲茶中,把當時流行的禪院的茶禮儀、奈良庶民茶、貴族書院茶揉成一體,給其中注入禪的精神,並根據此精神,對茶室和茶具進行改良,使茶進入道的境界,使茶道文化大放異彩。

豐臣秀吉統治時期,對黃金充滿了崇拜,豐臣秀吉本人對黃金的興趣也很高。當時日本流行喝茶,豐臣秀吉為了炫耀自己的金子,特意推出 “黃金茶”: 所有的茶具全用金子,還特意刻上皇室專用的菊花圖紋,在寬敞的四鋪席半黃金茶室裏,掛中國石畫,擺高貴的古銅花瓶,插大白菊,展名貴金銀茶具,開轟動茶界的北野大茶會。來飲茶的人,看着金光閃閃的茶室,晃得兩眼冒金星。豐臣秀吉志得意滿,心想“黃金茶”一定會成為日本的最新時尚。

同豐臣秀吉正相反,千利休的 “空寂茶” 處處充滿了窮酸的味道。千利休提倡茶道應當 以“貧困”為根底,去掉一切裝飾,追求至簡至素 的情趣。首先將原來“書院式”的茶室建築改為“草菴式”,一切使用自然材料,原木結構,草葺人字型屋頂,屋內外均為土牆,竹窗框,白窗紙,一宇草菴,兩鋪席,展示“枯淡”的茶道精神。但仍有其獨特的審美追求:“草菴式”茶室使用多種材料,不同的質感給茶室豐富的變化,牆壁上抹土,再抹一層厚厚的混合稻草和泥土的塗料,多是灰色、茶褐色。茶具用色同樣沉靜,茶葉罐、茶壺、形狀不均勻的粗陶茶碗,古樸簡素。在壁龕裏掛上意境淡雅的水墨畫或書法。茶几上擺上精巧的竹花瓶,插上一朵小花或花蕾,在用手指在花蕾上輕輕點上一滴露珠,整個茶室象一闋小詩。

茶室外同樣壓韻。茶室前的庭園叫露地,在前庭置石,植鬆、竹,綴苔蘚。置石一般為奇數,七至十五塊,為求自然,以“撒豆法”置石,以不引人注目為美。日本人認為 “鬆無古今之色” 即無色是純潔的象徵,青竹是“ 清寂” 的表現,在松竹間的踏腳石、點景石底部、石燈籠周圍綴滿苔蘚釀造一種“ 枯淡 ”的氛圍。

茶人進入茶室前,先經過露地走到石制洗手缽前,舀水淨手淨口,以“淨身淨心”然後進入茶室,按照嚴格的茶道規範動作喝茶。茶人在靜靜的茶室,悠悠的茶香中得到淨化,體會禪宗思想的空寂幽玄。

漸漸的 千利休的“空寂茶”,被日本人稱為“天下第一” 。這引起了豐臣秀吉的嫉妒,這個靠武力發達的黃金男,下令讓千利休自殺。千利休的“草菴式”茶室,目前保存下來的僅有妙喜庵待庵。古代的月亮照在茶室的花蕾上,千利休的名字永遠散發着淡淡的茶香。

茶道在日本人的藝術生命裏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是在茶事中加入種種藝術性的作法而形成的一門藝術學問,因此,茶道中藴含着非常豐富的藝術特徵,對於提高人的情操和精神修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茶道是體現日本社會傳統文化的綜合性的古老藝術,展現了日本民族獨特的美意識,通過研究茶道,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茶道作為日本獨樹一幟文化結晶,對於我們瞭解日本文化,認識日本社會有着重要的意義。

———南陽-古雅月整理

TAG標籤:三重 茶禪 #